篇一 小学青年教师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了解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工作、ѧϰ和生活状况,研究和加强我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全体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小学青年教师状况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我校对青年教师的状况开展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取查阅材料、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
一、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青年教师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师47人,男青年教师9人,其中党员17人,占30%,申请入党的2人,占3.5%。学历为本科的46人,专科9人,中专1人,师范院校毕业的52人。从教龄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承担了实验课题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并获奖,多人次在省级或国家级获奖。其中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有14人,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人。所有青年教师均在本市居住。
二、调研情况:
从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情况看,我校青年教师的共同点和闪光点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进心强,荣誉感强,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们目前最关心的国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师待遇问题、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的问题。青年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感到满意,觉得工作性质单纯,非常稳定,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不满意的是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热情和激情,缺乏创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师绩效奖还未到位的工资现状,让他们觉得付出大于回报。
在谈到学校的工作时,青年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各项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师们的肯定;领导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工作敬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易于相处;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各级好评。这是老师们感到满意并值得骄傲的。同时,青年教师认为不满意的主要是学校承担的活动频繁,杂事多,老师们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网上研训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疲于应付。综合学科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因班级人数多,用嗓过度,声带经常嘶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班额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对学校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教学管理、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认为我校现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规范,日清月结的精细化管理,温馨快乐的人性化管理,评先争优的创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性。他们希望学校食堂的伙食好一点,增加一些教师、学生锻炼身体的健身设施,就更好了。同时他们希望工会开展一些集体的趣味的文体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只要是对教师身心有益的,他们都欢迎。
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
1、师徒结对方式,安排骨干教师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并加强指导,让他们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在教学研究方面,根据青年教师特点,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青年教师制定特长发展规划,发展自身特长,主动承担1-2个学校兴趣队组活动辅导工作,期末设立特长发展奖项。
4、为青年教师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如学校卫生服务岗、礼仪志愿岗、普通话宣传岗、学校网站服务岗、新教育服务岗等,让他们通过志愿活动体验自我的价值奉献的快乐。如张雷军、刘妮两位年轻教师在志愿者岗位上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志愿者,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干教师师傅的指导下,他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先后在市美育节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关心了解青年教师疾苦:如我校教师张业华的父亲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慰问他病重的父亲,鼓励老人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多次找张老师谈心,张老师感受到领导的一番苦心,在父亲病逝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生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带领学生刻苦训练,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努力搞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运用小器材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评。
三、青年教师状况分析及思考
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和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1、积极进取、认真敬业是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师们大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逐渐成长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省优秀教师郭艳、杨柳,市十佳教师贺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级优秀班主任鲁红、余艳丽,市级师德标兵黄敏、杨莉,魏惠玲、刘艳、何祖姣、王爱玲、夏艳、卫彩娥、袁传玉、柳春、张丽娟、刘小元、肖正勇、龚爱琼等各科教师都在省级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奖。
2、他们关心自身的发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需要机会,也愿意在有条件和机会时加倍努力。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作为学校,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关注青年教师的变化,给予正确的意见。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激励每一位青年教师适应教育新形势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3、部分青年教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师中党员17人,占30%,目前,只有两名青年教师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数青年教师不想加入任何党派和组织,这说明,由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出现偏误,产生信仰危机,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明显不到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多为他们上党课,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为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特别是与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诸如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政策要透明、公开;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关注度应有所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毕竟不是全部。对那些工作勤恳、尽心尽职的老师予以关注;要多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减轻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留出较充裕的时间。
2、要给青年教师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成长,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此提供制度的保障;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培训工作和能调动青年工作积极性的活动,让青年教师感到前途光明;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任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待遇,缓解工作压力,敦促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请专家级的名师来校指导;多组织青年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等等。为青年教师加强业务能力锻炼,全面展示、脱颖而出提供场所和机会,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条件。
3、学校还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例如,多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或其它集体活动等,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青年教师是我们二实小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各项事业得以提升和持续和谐发展的中流砥柱。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篇二 某区教师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四年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大半,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不会对熟悉的校园生活充满好奇,不会对各式各样的社团生活热心参加,不会对各种娱乐活动津津乐道,我们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大学得到了什么,今后的人生道路在哪里?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师范生,在毕业以后很大程度上要回生源地就业。然而,毕业就能就业吗?答案是否定的。纵观近几年家乡教育师资发展状况,就能发现现在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我来自xx市xx区,现就将寒假期间通过走访调查得到的有关xx区教师就业,从业状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职业在xx区的受欢迎程度
xx区位于八百里秦川中段,自古风调雨顺,基本没有遭受过重大的自然灾害,人们都过惯了安静平稳的生活,这种思想观念也深深的影响着当代xx人的就业方向、医生和教师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两大职业,这两大职业,不怕风吹日晒,有稳定的收入,有充足的节假日休息时间,而这两个职业相比,很多人又会选择教师,固为这个行业更容易入门,教师比医生好当,更是随着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各行业都在裁员减薪,而教师这个职业基本是个终生职业,不怕下岗,而且这几年的工资有较大增长,所以,顺理成章的是家乡人最看好的职业。
二、xx区现在的教师资源状况:
三、xx区的教师来源
现在从教的老师,大部分来自:凤翔师范和xx文理,这两所学校在xx地区影响较大,凤翔师范是上世纪xx最有名的中专师范院校,现在小学、中学和部分高中的优秀骨干教师都是从这里毕业,不过现在它的作用明显被xx文理学院取代,现在xx区的年青教师很大程度上来自xx文理。因为他们在xx学习,较在外地学习的同学更了解xx的教育现状,他们在当地学校进行毕业实习,和学校之间彼此知根知底,在竞聘过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给在外地学习的同学返回就业带来了明显的压力。
四、如何顺利在xx区就业
首先,在校期间,应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进入中、小学教收,不一定他在大学期间学什么专业就会当什么教师,有可能学数学的要去教物理,而学生物的要去教化学,甚至一个人负责两门不同的课程,所以在学校期间应该涉猎相当一部分与专业课有联系的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关键时候成为自己的亮点。
其次,作为老师应该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三笔字、普通话演讲、全能讲课等,都能精通,最好在其中有一项专长,使自己有别于千篇一律的应聘者。
最后,应该多和以前中学的老师,班主任去交流沟通,及时了解xx区的教师资源动态,向他们借鉴一些从教的经验,有条件的话和他们保持深入长期的联系,让他们在关键时候为你指点迷津,没条件的话,也要想办法去创造条件,这样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xx区教师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不够全面,还待平时深入了解分析。
篇三 教师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四年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大半,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不会对熟悉的校园生活充满好奇,不会对各式各样的社团生活热心参加,不会对各种娱乐活动津津乐道,我们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大学得到了什么,今后的人生道路在哪里?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师范生,在毕业以后很大程度上要回生源地就业。然而,毕业就能就业吗?答案是否定的。纵观近几年家乡教育师资发展状况,就能发现现在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我来自xx市xx区,现就将寒假期间通过走访调查得到的有关xx区教师就业,从业状况总结如下:
一、教师职业在xx区的受欢迎程度
xx区位于八百里秦川中段,自古风调雨顺,基本没有遭受过重大的自然灾害,人们都过惯了安静平稳的生活,这种思想观念也深深的影响着当代xx人的就业方向、医生和教师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两大职业,这两大职业,不怕风吹日晒,有稳定的收入,有充足的节假日休息时间,而这两个职业相比,很多人又会选择教师,固为这个行业更容易入门,教师比医生好当,更是随着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各行业都在裁员减薪,而教师这个职业基本是个终生职业,不怕下岗,而且这几年的工资有较大增长,所以,顺理成章的是家乡人最看好的职业。
二、xx区现在的教师资源状况:
三、xx区的教师来源
现在从教的老师,大部分来自:凤翔师范和xx文理,这两所学校在xx地区影响较大,凤翔师范是上世纪xx最有名的中专师范院校,现在小学、中学和部分高中的优秀骨干教师都是从这里毕业,不过现在它的作用明显被xx文理学院取代,现在xx区的年青教师很大程度上来自xx文理。因为他们在xx学习,较在外地学习的同学更了解xx的教育现状,他们在当地学校进行毕业实习,和学校之间彼此知根知底,在竞聘过程中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给在外地学习的同学返回就业带来了明显的压力。
四、如何顺利在xx区就业
首先,在校期间,应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进入中、小学教收,不一定他在大学期间学什么专业就会当什么教师,有可能学数学的要去教物理,而学生物的要去教化学,甚至一个人负责两门不同的课程,所以在学校期间应该涉猎相当一部分与专业课有联系的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关键时候成为自己的亮点。
其次,作为老师应该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三笔字、普通话演讲、全能讲课等,都能精通,最好在其中有一项专长,使自己有别于千篇一律的应聘者。
最后,应该多和以前中学的老师,班主任去交流沟通,及时了解xx区的教师资源动态,向他们借鉴一些从教的经验,有条件的话和他们保持深入长期的联系,让他们在关键时候为你指点迷津,没条件的话,也要想办法去创造条件,这样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xx区教师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不够全面,还待平时深入了解分析。
篇四 中国乡村教师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问题展开,除了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xx—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涉及到的“城乡师资水平差异”、“职称评聘”、“城镇教师向乡村流动”、“乡村教师培训”等话题进行了访谈,还对计划中未明确提出的“工资结构”、“职称弊端”、“教师代表大会”等问题进行了采访和分析。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低成为突出问题
xx年以来,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地频发教师抗议“工资过低”、要求“涨工资”的群体性事件。教师工资待遇低已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xx年时任国家总理xx在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出掷地有声的承诺:“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成为各地教师要求涨工资的“尚方宝剑”。事实上,这一规定要追溯到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其中明确写到“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xx年至xx年,国家出台《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均强调“涨工资”。然而我们调研中发现,教师的工资水平依然较低,并且存在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第一,“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得不到落实
四川某县教师,算上学期末、年终奖,月收入比同级别的公务员少xx多元。xx年,河南省某县以收入较高的中学高级教师为例,月工资为3700元(此为税前、未扣除公积金和医保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约3000元)左右,低于该市平均工资4100元。
河南调研点的乡村教师反映,十年前,他们比本地的建筑工人工资高,现在比建筑工人还低1000元(建筑工人平均月收入3000元,而乡村教师月入xx出头)。当地房价平均为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老师如果想买个60平米的房子,要花近xx年时间。
广西调研点的老师们普遍反映,工资增长赶不上物价长得快。有老师说,原来年底会多发一个月工资,但这几年“13薪”发放的频率明显减少了,月工资虽然提升了,总量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那么,老师工资多少算合理?老师们的期待是:工资和福利应该和当地的公务员看齐,这也是总理承诺、教师法规定的;月工资应该能够和当地单位平方米的平均房价不相上下,这样这辈子才有指望买个房子。简言之,教师的工资应该“养得起家”。
第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大
且不论不同的省份,即便是同一个市(地级市)的下属各县之间教师收入差距极大,江苏某市区教师工资与下属较为贫困的县差多出约1500元/月,广西某市同样的情况多出约1000元/月。河南某县小学校长(小教高级)反映,他的工资比该市城区同等级别的老师低约500元/月。在老师工资不高的普遍状况下,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同时,城乡之间教师收入差距大,主要表现在补课费这种隐形收入上。在县城,主要科目教师的有偿补课成为弥补教师收入的主要手段,而乡村教师显然缺乏这种机会。四川调研点的乡村老师反映,同样在城市和农村工作三年,城市学校的老师可能会比农村学校老师多收入至少20万。
此外农村教师的评职称、评优等机会,相对城市教师的机会少,这也导致城乡教师的实际收入差距大。江苏某县乡村中学教师还反映,县城的教师每年公费体检一次,但农村教师每两年公费体检一次。
由于地区、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大,乡村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托关系进入城镇,而城镇教师则希望进入市区,对于老师来说,争取的更高的工资无可厚非;但对于农村儿童来说,则无疑加剧了教育资源的流失,带来进一步的教育不公。
第三,工资构成不合理
教师的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构成,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教龄津贴(3-10元不等)。
老师们反映职称工资权重太大、绩效工资计算方法不合理,教龄津贴占比太低。
薪级工资的标准是职称,教师们反映职称工资差距大,从小教初级到小教高级,广西调研点的工资薪级工资差别在300元左右。从附件二四川某农村小学教师工资表中可以看出薪级工资最高差别超过500元。
每个教师都要被扣除绩效工资的30%,在学期末或年底以“绩效奖励金”的形式发给大家。这一制度引起诸多老师不满,一位工作了20多年的初中老师愤愤不平地说,“要给大家奖励,就在工资上另外再加,把我的工资扣出去,这怎么可以?!”另外,实际考核标准明显倾向于学校领导,因此学校领导的绩效所得(超过被扣除的30%)远远超过普通老师(低于被扣的30%),重庆某区的教师愤怒地说道:“都是满工作量,凭啥领导要拿普通教师的1.3—2倍不等的奖励性工资!何况有些中干还只上几节非统考学科的耍耍课。”甚至有教师反映这是“扣老百姓的钱给领导发奖金”,因此这一全国性的绩效工资制度无法实现其劳者多得、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初衷。
而教龄津贴在教师工资中占比太低,教龄满5年不满xx年的,每月3元;满xx年不满xx年的,每月5元;满xx年不满20年的,每月7元;满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30年教龄的老师,相当于每年才3毛3分!这对老教师很不利。
第四,工资调整后,增幅不大
全国事业单位于xx年开始调整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涨幅约500-1000元上下,但涨工资之日也是启动养老保险改革之时,由于自交保险,许多老师实质上拿到的工资只涨了200-400元。李老师调薪之前的岗位工资是590元,调薪以后岗位工资是1220元,薪级工资从181涨到355元,基础绩效由1538元降到1402元,最终,李老师的工资一共涨了749元,但是需要交380左右的保险等,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比上个月多了360元左右。调整之前工资只有不到2800,调整后3160。甚至有四川某乡村青年老师反映,工资原来2486,现在涨到2760,扣除各项费用,到手工资不增反降,只剩2260左右。他说,去年当地学校有老师罢课,可是“老师是最底层的,抗议了半天还是没用。”
二、职业晋升“难于上青天”
教师职称制度于1986年建立,职称与工资待遇挂钩,也是对教师工作价值的肯定。对教师来说,职称评审具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意义。
可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职称制度的负面性越来越突出。
当前,教师职称是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划拨职称指标,不同层级的学校能够得到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同。农村学校因为办学水平较低,能获得的高级职称的比例也比较少,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职称越高,评审越难。评职称耗时很长,十几年甚至二十年评不上职称的现象很普遍。河南一位乡村教师称,“评职称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位老师评上小教一级已经有20年,始终没评上高级。对学校意见非常大,教学也不再积极。很多老师认为,评职称一方面是钱的问题,评上职称,每个月的工资一般会增加300-400元。生活补贴也和职称挂钩;另一方面是对工作和肯定和面子问题。
老师们主要有如下四点不满:
第一,职称评定中存在暗箱操作,走关系等问题,不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没有权势没有关系的老师,教学成绩再好,也始终评不上。这是评职称难的重要原因。教学成绩不好作假,而评各种奖项则有时会掺进去水分,有许多人为操作。有些老师为了评上职称绞尽脑汁,也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部分教师之间产生很多矛盾,甚至有正面冲突。
第二,“评聘分开”与岗位限额带来的上升渠道的拥堵。老师职称的评定方式是“评聘分开”,例如a老师通过自己考试拿到了高级职称,但学校高级职称名额已满,则可能以中级或初级职称聘用该老师。换言之,即使老师考到了职称在某些没有名额的学校也没法拿到这个职称应有的工资待遇,只能等待年老的教师退休让出名额。四川某县郑老师的妻子,在一个乡镇中学教书,已经41岁,虽然评了中级多年,但一直没有与工资挂钩,而她的前面,至少还有20个老师在排队,她可能十年都没有机会评上职称。
第三,上级教育部门在分配职称名额时应总体统筹、多做调研、因时因地制宜、考虑多重因素,如教学质量、城乡地区差异、教师年龄比例等。调研中发现,每个学校年轻老师和年老老师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在一些整体年纪偏大的学校,就会出现大量达到相应资质却无法以拿到相应待遇的情况。而在年轻人比较多的学校,老师级别升级就相对比较快,这让老师们感到不公平。
第四,职称标准制定不够合理。广西一位老师说他们学校“教龄增加一年增加0.2分,当一个校领导就可以加5分,我要增加多少教龄才抵得了一官半职呀!我们学校老师年龄又偏大,做我旁边的黄老师,居然和自己的小孩一起评上了8级,他小孩就在另一个学校当教务主任,而且那个学校年轻老师多。老子和儿子一起评上8级,哪有这样的道理!”江苏一位老师反映评上高级职称的大多是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他们从不在一线顶班上课,相反老老实实上课,一心扑在学生上的人晋升职称是很难的。
三、工作时间长压力大
无论小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通常没有“加班”的概念,觉得安顿好学生再离开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加班”的缘由也有所不同。
小学老师“加班”通常是因为给学生进行单独的补课以及解决一些学生中的矛盾。一位老师说,她通常早上7点30来到学校,等到下午放学之后还要继续处理一些学生的问题,大约下午六点半到七点才能回家。中午通常到学校食堂随便打一点饭,简单休息一小时。但把学生的作业带回家里修改是经常有的事情,有时甚至要改到晚上11点。即使老师有寒暑假,一部分时间也通常用来准备下一个学期的课程。平均下来,一天的工作时间肯定是超过8小时的。
县一级的初中老师工作时间就更加长。因为县级初中有许多各个乡镇村里过来读书的孩子,都是在学校住宿的,老师们都要管宿寝,这就大大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一位老师告诉我们,他每天早上7点30到学校,陪学生晨练或晨读,晚上学生全部睡下之后才能离开,通常都要等到10:30左右了,“加班”的时间之长,是许多工作不能想象的。
由于缺少父母监管,农村儿童的教育管理需要付出双倍的劳动,乡村教师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更大的社会压力。然而,对老师们相应的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工作辛苦收入低,造成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比较低。
四、性别严重失衡
当今乡村教师群体中,女性人数超过男性,如河南某乡村小学一共17位老师,有6位男教师,11位女教师。四川某县xx的教师招聘,一共要招聘20个人,按照1:3的比例进入面试的只有2个是男性。可尽管女教师人数多,领导层大部分却是男教师。
由于刻板印象与传统观念,一方面,村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女老师比男老师还有优势,有耐心,更容易和孩子沟通;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男人交际能力比女人强,男人更适合做行政,当领导。而女教师不需要在工作中做得多出色,只需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照顾好家里就行。女教师有知识文化,且教师身份更便于照顾孩子,因此她们比其他女性更容易嫁到“好”人家。一位校长就坦然说,“教书的工资低,但是,女的有优势,在婚姻市场中,当老板的,做生意的,都愿意娶个当老师的做媳妇,都认为她们比较会相夫教子,比较抢手。”女教师是通过婚姻来应对收入低下的困境,但同时也造成在经济上对丈夫的依赖,使得女教师在家庭中没有独立性。
对于普通男教师来说则社会地位更为尴尬。由于工资低,很多人对小学男教师有一定成见,觉得一个“大男人”去教小学,很掉价,挣不了多少钱,还没有打工挣得多。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男性知识分子不愿意当小学老师;同时,小学青年男教师(已经上岗的)社会地位较低、成家难。
五、乡村教师群体呈老龄化趋势
四川某县的行知中学,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0岁。人社部门在核编时只看师生比,而不看教师的年龄结构,《计划》中提出“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也没有考虑到老龄化问题。目前,教师的年龄已经出现断层,过几年,如果大批教师退休,而年轻教师又未来得及培养、或不愿意到乡村教学,这对乡村基础教育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六、培训形式化素质难提升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计划》中提到,要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到2023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
一线教师,除了摸教科书,几乎不再摸任何书,知识面窄、更新不够是现实问题。然而目前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网上培训或实地培训,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网上培训,河南、江苏等地所有老师都被要求参加,一年数次,内容包括教学教法、计算机技能、法律常识、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建设等。但很多老师认为,网上的学习大多流于形式:一是因为形式单一,说教比较多,内容不切合当地教育实际,老师们觉得收获不大;二是因为占用教学之外的休息时间,河南省某市教育局长曾说:节假日,老师教育要成为新常态。网络上的培训过多,老师被折腾得太多,耗时耗力,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实地培训,则由于经费问题,出去培训的教师比例太小。如果一个学科每年都能有人出去培训,并且能够起到带动作用,才能对整个学校的教育起到很大的改变。另外,现在很多学校,不是通过民主公开的选拔,而是行政命令安排,一般都是选领导层的人,普通老师很难有机会。
政策建议
1、切实增加教师收入
《计划》中提到“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关键还是要增加教师工资。但如何增加?本报告建议如下:
第一,优化教师工资结构。建议将70%的绩效工资与职称脱钩,与岗位工资合并,作为基础性工资;取消扣除30%的绩效工资的做法,将这部分金额独立,设为“绩效奖励金”,在有条件的地方增加“绩效奖励金”预算,公开、民主、透明地管理该奖励金,奖励奋战在一线讲坛上的教师,劳者多得。
第二,建议增加教龄补贴,3-10元的教龄补贴将使老教师寒心。切实落实《计划》中“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和“鼓励”。
第三,“国标”工资(包括岗位工资、10%工资和薪级工资),继续由中央统筹,我们建议各项补贴、绩效奖励金由市(地级市)一级或更高级的教育主管部门来统筹,确保同一地区(地级市)之内统一等量,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公平。
最后,建议增加评奖的机会,并常态化,以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的方式鼓励踏踏实实奋斗在农村一线讲台上教师。
2、降低职称在工资中的权重
切实落实《计划》中“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如“总体比例向乡村教师倾斜”;乡村教师职称考核中取消外语成绩、论文等要求,注重师德、教学实践;“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等。
在此基础上,建议降低职称在工资中的权重。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工作量最大、投入最多的往往是职称相对较低的年轻教师,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对乡村教育的热情,是乡村教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和解决教师老龄化的关键。而职称工资所占权重过大,难以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事实上,xx年调整工资,仍旧偏向于领导与高级教师,基层青年教师工资并未有实质性增长。或可考虑职称更多作为“荣誉”,加大“绩效奖励金”的权重(在确保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下),激励教学课时长、质量高、师德好,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真正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
一方面,建立乡村教师向城镇流动的常态化机制。作为乡村教师个人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个人考核,或建立选拔机制,使教学优秀的乡村教师有可能进入城市中心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农村教师主动提高教学水平。同时,鼓励农村教师进城交流,提高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
另一方面,建立城镇教师向乡村流动的常态化机制。本报告从《计划》中归纳出三条流动机制。第一,落实“县管校聘”制度,并作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制度保障,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保持乡村优秀教师相对稳定。第二,鼓励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以及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第三,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城镇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本报告在赞同“计划”三点的基础上,另外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切实落实免费教育师范生“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的协议,加大对协议违约者的处罚力度;第二,动员社会资源,设立专项的乡村教育支持资金,以合理的待遇吸引社会各界人才。
4、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在上述教师们意见比较大的问题中,绩效和职称工资的评定标准、培训内容、管理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还在于缺乏民主参与监督机制,各种政策规章的出台没有充分尊重老师的意见,而是自上而下拍脑袋,官僚化、一刀切、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出台的好政策实际上却落实不了,或者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政策变味或形同虚设,部分教师只能通过上访的形式反映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认为应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切实落实教育部xx年第32号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根据调查,现在基层学校“教代会”名存实亡,甚至很多教师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组织机构存在。因此建议切实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对涉及教师利益的政策措施进行民主表决和监督,让矛盾化解在基层。
篇五 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调查,调查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待人接物,懂得了洞察分析人的心理,以下是我这次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7月
调查地点:xx区
调查内容: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教委调查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xx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xx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xx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
篇六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幼儿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虐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
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一些幼儿园园长,不仅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情绪
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
5.工作倦怠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太多,节奏紧张。76.6%的教师认为,尽管很努力工作,却没有成就感;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不均衡,幼儿园的奖励制度不太合理和公正等等。
6.家庭矛盾升级、个人问题受挫,使教师身心受到伤害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家庭问题突出,主要有丈夫下岗失业;子女教育问题;夫妻矛盾大,时有吵闹;年轻教师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状况,诱发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都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改进和建议
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使其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 2.把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
心理疏导以平等对话、理解为先,尊重隐私,重在心灵启迪,通过热情的关怀、宽慰、理解和开导,帮助情绪受困扰的教师树立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心理调适。
3.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
在教师中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还可以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由专业人员实施,专业人员有义务与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干预,使其得到矫治,并进行保密。
4.完善幼儿园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要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尽可能地关心每个教师。要建立宽松的幼儿园心理气氛,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完善幼儿园管理;争取社会支持,形成疏导网络等都可以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工作视角,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个人、集体、社会的发展体系中,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篇七 2023年秋季关于教师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xx月
调查地点:朝阳区
调查内容: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教委调查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获悉,一份针对xxxxxx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xx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xxxxxx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xx.4xx%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拓展阅读
关于市民诚实守信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x月
调查地点:上海市
调查内容:关于市民诚实守信的调查
调查方式:记者采访调查
20xx年,由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诚信作为社会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并未得到肯定,反而成为“吃亏”的代名词,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两年之后,在衢化有个无人菜摊,这个摊上的萝卜、盘子,由过往居民自行称重、找零,一个多月下来,分文未差。有人问摊主,难道不担心有人拿了萝卜不付钱么?摊主回答得好,拿了不付钱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在困难,这种人,就是不拿,也会接济;另一种,就是没素质的人,碰上这种人,只能对他摇头。
2月9日,记者专程在这个无人摊前等候2个小时,这期间,虽然有不少人驻足研究这个无人摊,却未出现“拿了就走”的情况。其中就有一位开车的女士,下车挑了2个萝卜,称重后显示为1.xx公斤,她放下xx元钱才离去。另一位男士则挑选盘子后,不满意走掉了。
对此,本报对xx0名网友进行了随机调查,所有人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在当下全社会遭受诚信危机时候,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是对诚信最好的注解。现状:曾因别人不诚信而吃亏“别的不说,就说现在那些乞讨的人,到底有几个是真的因为贫困而乞讨的!”网友sun说,小时候她都会因为同情而帮助乞丐,但现在她已经对乞丐熟视无睹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被他们骗多了,怕了。
在调查中,有xx9个受访者就在社会上曾因别人的不诚信而吃亏,这也是导致他们最终不愿意相信别人的原因之一。
“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千分之一概率吧!”记者告知衢化有个让居民自己称重、自己找零的摊子时,不少受访者有这样的质疑。
对于“目前社会的诚信状况是否影响您对他人的信任感?”这一选项中,有2xx位受访者认为“有影响”,18位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影响”,仅有9位受访者表示“不影响”。
虽然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他人的信任受到社会不良诚信事件的影响,但当问及面对自己称重、找零的摊子,会如何做时,有41位受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会自觉称重、找零”。未来:如何重塑社会诚信体系
做好自己是根本。――网友“交警叔叔”
“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行为出发,自己讲诚信,相信总有一天整个社会都会回到一个讲诚信的氛围。”这是网友“交警叔叔”的一番话,这与教育专家郑委所倡导的“私德组成公德”一脉相承。
树立守信的标榜,如古代立碑立志,现代做报道宣传。
――网友“天高云淡”
除此之外,“天高云淡”说,还应该通过中小学生来宣传守信,并带动家长一起学习,这一办法已在发达国家广为使用。
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诚信列入个人档案。
――网友“鱼子”
“鱼子”认为,社会制度设计时应考虑不诚信行为成本,比如银行的个人信用档案,一旦进入信用黑名单,就会影响其今后的贷款等。有这么一个制约因素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诚信。
篇八 小学青年教师状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研究和加强我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全体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我校对青年教师的状况开展了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取查阅材料、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
一、青年教师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青年教师56人(含借入5人),女青年教师47人,男青年教师9人,其中党员17人,占30%,申请入党的2人,占3.5%。学历为本科的46人,专科9人,中专1人,师范院校毕业的52人。从教龄上看,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2人,10年以上54人。这些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承担了实验课题的研究,80%的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并获奖,多人次在省级或国家级获奖。其中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的有14人,“省级骨干教师”称号2人。所有青年教师均在本市居住。
二、调研情况:
从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情况看,我校青年教师的共同点和闪光点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进心强,荣誉感强,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他们目前最关心的国家大事首先是甲型流感的防控,其次是教师待遇问题、素质教育如何落实的问题。青年教师普遍对自己的教师职业感到满意,觉得工作性质单纯,非常稳定,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不满意的是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失去了最初的工作热情和激情,缺乏创新精神,加上目前教师绩效奖还未到位的工资现状,让他们觉得付出大于回报。
在谈到学校的工作时,青年教师一致认为我校各项工作秩序井然,人性化管理受到老师们的肯定;领导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工作敬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同事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强,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易于相处;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各级好评。这是老师们感到满意并值得骄傲的。同时,青年教师认为不满意的主要是学校承担的活动频繁,杂事多,老师们精力有限,如班主任网上研训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疲于应付。综合学科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因班级人数多,用嗓过度,声带经常嘶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班额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对学校的管理运行模式和教学管理、教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青年教师认为我校现行的模式、制度、措施合理,管理规范,日清月结的精细化管理,温馨快乐的人性化管理,评先争优的创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性。他们希望学校食堂的伙食好一点,增加一些教师、学生锻炼身体的健身设施,就更好了。同时他们希望工会开展一些集体的趣味的文体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只要是对教师身心有益的,他们都欢迎。
我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采取了:
1、师徒结对方式,安排骨干教师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2、压担子,让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并加强指导,让他们朝着科研型教师发展,在教学研究方面,根据青年教师特点,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青年教师制定特长发展规划,发展自身特长,主动承担1-2个学校兴趣队组活动辅导工作,期末设立特长发展奖项。
4、为青年教师提供志愿者服务岗位,如学校卫生服务岗、礼仪志愿岗、普通话宣传岗、学校网站服务岗、新教育服务岗等,让他们通过志愿活动体验自我的价值奉献的快乐。如张雷军、刘妮两位年轻教师在志愿者岗位上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志愿者,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在骨干教师师傅的指导下,他们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先后在市美育节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5、关心了解青年教师疾苦:如我校教师张业华的父亲身患癌症,他一度情绪低落,工作消极,学校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慰问他病重的父亲,鼓励老人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多次找张老师谈心,张老师感受到领导的一番苦心,在父亲病逝后,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学生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带领学生刻苦训练,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所带的田径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他努力搞好体育课堂教学研究,运用小器材进课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受到一致好评。
三、青年教师状况分析及思考
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思想和工作情况的调查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1、积极进取、认真敬业是我校青年教师的思想主流,青年教师们大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逐渐成长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是省优秀教师郭艳、杨柳,市十佳教师贺芹,十佳班主任胡菊芳,市级优秀班主任鲁红、余艳丽,市级师德标兵黄敏、杨莉……,魏惠玲、刘艳、何祖姣、王爱玲、夏艳、卫彩娥、袁传玉、柳春、张丽娟、刘小元、肖正勇、龚爱琼等各科教师都在省级优质课竞赛中多次获奖。
2、他们关心自身的发展,希望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需要机会,也愿意在有条件和机会时加倍努力。也有少数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作为学校,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关注青年教师的变化,给予正确的意见。要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中来,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激励每一位青年教师适应教育新形势所提出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
3、部分青年教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淡化。青年教师中党员17人,占30%,目前,只有两名青年教师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数青年教师不想加入任何党派和组织,这说明,由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部分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出现偏误,产生信仰危机,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解明显不到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多为他们上党课,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为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特别是与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诸如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政策要透明、公开;对普通青年教师的关注度应有所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毕竟不是全部。对那些工作勤恳、尽心尽职的老师予以关注;要多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减轻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为教学和教育科研留出较充裕的时间。
2、要给青年教师足够的时间、空间进行成长,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为此提供制度的保障;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培训工作和能调动青年工作积极性的活动,让青年教师感到前途光明;让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承担更多的任务,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待遇,缓解工作压力,敦促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请专家级的名师来校指导;多组织青年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等等。为青年教师加强业务能力锻炼,全面展示、脱颖而出提供场所和机会,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创造条件。
3、学校还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例如,多举办一些文娱活动,体育竞赛或其它集体活动等,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和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青年教师是我们二实小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各项事业得以提升和持续和谐发展的中流砥柱。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篇九 现阶段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心理学上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会引起人们适度的焦虑紧张感,使人动作灵敏,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从而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过度的紧张,导致注意和知觉范围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从而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个体持续的心理紧张,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身心疾病。研究还发现,不仅重要的生活事件会造成个体的心理压力,而且即使是生活中的琐事,也会给个体造成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沉重的压力,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或者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冲突,或者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或者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挫折感,总之,都会使教师产生焦虑、不安的紧张状态,给教师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现阶段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难释的教育教学重负“为教师减负”这是近几年小学教师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强烈呼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小学教师已不堪忍受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的身心压力。小学教师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体现在:1.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长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教师的隐形劳动付出越来越多。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长与教师的职业特点有关。小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个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等重任。而要完成这一重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教师与学生在思维方式、态度体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差异;又由于教师与学生分别处于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使得他们在思维特征与品质上各有特点。这些心理差异的存在,为教师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相互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个性方面上的缺陷,如自我为中心、依赖、孤僻、集体意识和劳动观念淡薄、意志薄弱等等。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早,具有较强的民主平等意识、参与意识、主体意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育上的难题增多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加大了,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并让学生了解、去学习和提高自己,转变旧的观念。另一方面,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长也与当前教育中应试教育的依然存在有着直接关系。从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看,仍然是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广大的学生家长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重点中学、考上大学乃至名牌大学的动机驱动下,更是把学生的未来完全寄托在教师身上,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加大投入,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也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及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估学校和教师,并把这些与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等直接挂钩,因而,加重了教师之间的竟争性,迫使教师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教学以及进行课外辅导。2.教师的周授课时数过多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教育行政部门相应制定了一些文件,规定小学教师每周上课的额定标准。但在不少学校,教师的周授课时数还是很多。由于每周上课节数的超出,与之有关的备课、课外辅导、批发作业等工作也随之增加。超周课时现象与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师资数量不足、身体素质差有直接的关系。近年来,学校教师严重缺编;在岗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老弱病”教师。3.教师的工作项目繁多据调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专职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项目有课堂教学、备课(写教案、准备教具、教学实验等)、课外批改和订正随堂作业、课外批发试卷(练习、测验和考试)、课外辅导等。除以上教学工作以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承担其它工作项目。如指导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及各类竞赛活动、上公开课和其听其它教师的课、参加教研活动和其它活动。很多教师还担任了班主任工作,仅此一项便又增加了许多连带性工作,如负责早自习、早操、课间操、午餐、打扫卫生等;组织出黑板报、班队活动、社会实践、庆“六一”“国庆”等组织工作;学生的思想工作,如个别教育、培养班干部、与家长交流联系(家访、家长会等);其他,如写品德评估、填写成绩单以及各种收费等等。教师的工作可谓名目繁多!这无疑给教师带来了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二、 难卸的多重角色如上所述,教师在学校里扮演着多重角色,肩负着多方面的重任。教师不仅仅为学生而存在,作为社会个体,他们分散和生活在其他社会群体中,无疑扮演着其他各种社会角色。一般说来,教师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这便决定了他们对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
务,诸如琐碎繁重的家务劳动、家庭的管理和家庭的发展目标、家庭成员关系的协调、子女的就业安排及与社会关系的联系等等,无一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成为他们精神负担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作为尚不富裕的“工薪”族,面对购买住房、积累子女教育基金等等大宗开支,他们不得不承受着日益沉重的经济压力。在此必须提出的是,教师家庭角色带来的心理压力,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多重角色与角色间的冲突,更导至他们心理冲突的加剧和心理压力的加重。因为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超长、工作项目超多,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教师们常常是全力顾及工作而放弃家庭,顾及学生的前途而牺牲子女的未来。社会对于教师的高期望值和高标准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教师同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及交往过程中的行为,时时刻刻处在周围人的有形和无形的监视之中。因此,教师总是努力成为模范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文明礼貌,为人表率。尽管这也是社会对普遍公民的行为要求,而且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这些文明行为也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但与普通公民一样,教师并非圣贤,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教师一时的行为闪失会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社会道德要求对于教师的双重标准致使教师必须处处留心,尽是做得尽善尽美,从而加重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三、 难圆的职称梦教师具有强烈的精神需要,他们热爱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追求事业的成功,渴望得到同事同行的尊重和学生的尊敬,在工作上作出较大成绩,学术上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晋升高一级职称能够满足教师丰富强烈的精神需要和价值认定。再说,因为职称与教师工资联系在一起,因此,晋升高一级职称就成了教师一定时期内的第一需要,成为教师职业过程中的第一追求。但目前我国教师职称评定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方面缺乏具体明确的指标。解释时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人为因素多,如论资排辈等;因为有些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劳动的特点及教师劳动的效果,使得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简单地从外在的如学生合格率、升学率、工作量等方面提出证据,而忽视了内在的实质性的内容指标上的倾向。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往往指标严重不足。如此反差,不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加重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因为指标有限,接踵而来的是职称评定过程中人为造成的教师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教师心理压力。根据亚当斯的公平论,人们常常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更关心自己所得的相对值的大小,从而产生是否公平的内心感受。这就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心理不平衡和强大的压力感。四、 难以实现的愿望学生在常识品德诸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是教师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否达到,不仅取决于教育自身的许多条件,如知识丰富程度、教育教学能力等,更受制于学生的客观实际。因为,第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学,教师的知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知结构、智力水平、努力程度、学习方法等因素直接相关,仅凭教师的主观愿望是不够的。第二,学校教育可能与不良社会影响、家庭影响相互抵消甚至出现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成长上常常会有局部的失败,教师的愿望也就经常受到工作成功概率不确定性的威协,从而给教师带来成就挫折感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在学术研究上,教师们也经常会感受到成就挫折的心理压力。作为知识分子,教师一般都受过某专业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长期的教学又使他们积累了本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和建树。但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课余自学钻研业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又没有机会参加在职业务进修。因此,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难以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由于社会上发表论文和出版论著过程中不正之风,使一些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难以发表或出版等等,还有其它多种因素,使得教师要承受由于学术研究成就挫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从以上的调查、访谈情况分析可见,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是很沉重的。沉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不少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其它职业差,心理健康问题多,这与他们长期超负荷工作、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对教师过高的要求以及教师工资福利偏低等因素而引起教师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直接关系。综上所述,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因素很多,心理压力过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强烈呼吁“为教师减负”同时,也希望各位教师在巨大沉重的心理压力面前,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篇十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存在问题与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教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也出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2、师表意识淡薄,言行失范。当学生不听话时,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罚站、罚抄课文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抽烟,有的教师打手机,有的教师甚至说脏话,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有的教师没收了学生的东西占为己有。有的教师在排学生座位上排关系位、人情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思想、学习、行为等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动辄将家长叫来,对其训斥,说的话很难听,致使家长不敢到学校开家长会。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好恶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厚此薄彼,让学生、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与学业无关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托学生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或收受礼物、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等等。
二、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教师职业认识失误。少数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2、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
3、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三、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的思考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
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比、学、赶、帮、超,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德能统一,即既要注重师德,又要注重师能,做到两者统一、相互融合。德高为范,业精为师,师德和师能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师德,即使师能再高,也不能教书育人,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能两者统一,缺一不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师德问题,是由师能问题引发的,如有些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遇事不冷静,或者缺乏正确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能力,导致了行为失控。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来进行。
4、丰富内涵,即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师德教育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师职业道德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必须重视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素质的培育、培养。调查显示,学生把幽默风趣型的教师排在最喜欢的教师 的首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
5、寓教于乐,即开展参与面广、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师从中得到乐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质。譬如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宣誓、征集师德论文师德格言、师德文艺演出等都是有利于教师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实践证明,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
6、营造氛围,即营造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化氛围。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校风、教风和学风。一所学校的校风如何,与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密切相关,因而加强师德建设与形成良好的校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良好校风的带动下,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所以,应该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和价值,使他们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师德建设的目标。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
篇十一 2023年教师个人素质状况的调查报告格式
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起到模范代表作用,但当今老师的个人素质却有待考究。为了了解我们老师的素质问题,我小组特地做了如下调查研究。
一、存在问题与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教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也出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2、师表意识淡薄,言行失范。当学生不听话时,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罚站、罚抄课文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抽烟,有的教师打手机,有的教师甚至说脏话,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有的教师没收了学生的东西占为己有。有的教师在排学生座位上排“关系位”、“人情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思想、学习、行为等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动辄将家长叫来,对其训斥,说的话很难听,致使家长不敢到学校开家长会。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好恶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厚此薄彼,让学生、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与学业无关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托学生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或收受礼物、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等等。
二、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教师职业认识失误。少数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2、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
3、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三、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的思考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
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比、学、赶、帮、超,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德能统一,即既要注重师德,又要注重师能,做到两者统一、相互融合。德高为范,业精为师,师德和师能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师德,即使师能再高,也不能教书育人,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能两者统一,缺一不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师德问题,是由师能问题引发的,如有些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遇事不冷静,或者缺乏正确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能力,导致了行为失控。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来进行。
4、丰富内涵,即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师德教育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师职业道德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必须重视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素质的培育、培养。调查显示,学生把“幽默风趣型”的教师排在“最喜欢的教师”的首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
5、寓教于乐,即开展参与面广、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师从中得到乐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质。譬如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宣誓、征集师德论文师德格言、师德文艺演出等都是有利于教师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实践证明,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
篇十二 关于教师个人素质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起到模范代表作用,但当今老师的个人素质却有待考究。为了了解我们老师的素质问题,我小组特地做了如下调查研究。
一、存在问题与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教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也出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2、师表意识淡薄,言行失范。当学生不听话时,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罚站、罚抄课文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抽烟,有的教师打手机,有的教师甚至说脏话,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有的教师没收了学生的东西占为己有。有的教师在排学生座位上排“关系位”、“人情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思想、学习、行为等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动辄将家长叫来,对其训斥,说的话很难听,致使家长不敢到学校开家长会。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好恶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厚此薄彼,让学生、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与学业无关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托学生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或收受礼物、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等等。
二、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教师职业认识失误。少数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2、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
3、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三、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的思考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
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比、学、赶、帮、超,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德能统一,即既要注重师德,又要注重师能,做到两者统一、相互融合。德高为范,业精为师,师德和师能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师德,即使师能再高,也不能教书育人,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能两者统一,缺一不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师德问题,是由师能问题引发的,如有些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遇事不冷静,或者缺乏正确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能力,导致了行为失控。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来进行。
4、丰富内涵,即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师德教育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师职业道德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必须重视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素质的培育、培养。调查显示,学生把“幽默风趣型”的教师排在“最喜欢的教师”的首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
5、寓教于乐,即开展参与面广、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师从中得到乐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质。譬如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宣誓、征集师德论文师德格言、师德文艺演出等都是有利于教师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实践证明,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
6、营造氛围,即营造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化氛围。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校风、教风和学风。一所学校的校风如何,与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密切相关,因而加强师德建设与形成良好的校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良好校风的带动下,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所以,应该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和价值,使他们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师德建设的目标。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
篇十三 教师个人素质状况的调查报告格式
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起到模范代表作用,但当今老师的个人素质却有待考究。为了了解我们老师的素质问题,我小组特地做了如下调查研究。
一、存在问题与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教师队伍师德状况总体上较好,但由于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也出现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少数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教书”外,对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不关心”或“不够关心”,特别是对后进生缺乏耐心和爱心。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听之任之,不去主动纠正和帮扶。
2、师表意识淡薄,言行失范。当学生不听话时,有些教师采取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罚站、罚抄课文等,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抽烟,有的教师打手机,有的教师甚至说脏话,还有的教师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其恶劣影响。有的教师没收了学生的东西占为己有。有的教师在排学生座位上排“关系位”、“人情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思想、学习、行为等问题时,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动辄将家长叫来,对其训斥,说的话很难听,致使家长不敢到学校开家长会。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好恶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厚此薄彼,让学生、家长不满意。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与学业无关的书籍或参考资料,托学生家长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或收受礼物、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更有少数教师大搞“有偿家教”等等。
二、 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师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教师职业认识失误。少数对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认识不足或错误。因而把教师职业看做是“谋生的手段”,不安心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也不注意为人师表,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从根本上缺乏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
2、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负面影响。少数教师受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压力,因而心理失衡,在价值取向上出现“错位”,在行为上违规。
3、缺乏对教师师德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一是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严密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监督、约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是对教师师德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或不够完善,软性指标多,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只要没有违法乱纪或明显违规也就无碍大事。
三、加强与改进师德建设的思考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我市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即提高对加强师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美德的体现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必须充分认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塑造教师形象、树立教师威信、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作用;树立师德为先的观念,像抓安全、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师德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师德教育上“走过场”、“装样作秀”。
2.树立典型,即树立身边的典型形象,以活动为载体,以点促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最终达到全员提升。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学习先进活动,学习和宣传身边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并定期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引路作用,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比、学、赶、帮、超,实现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飞跃。
3、德能统一,即既要注重师德,又要注重师能,做到两者统一、相互融合。德高为范,业精为师,师德和师能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没有师德,即使师能再高,也不能教书育人,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业务素质,空谈师德,也无法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能两者统一,缺一不可。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师德问题,是由师能问题引发的,如有些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遇事不冷静,或者缺乏正确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的能力,导致了行为失控。所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在各种教研活动中,从师德与师能相互融合的角度来进行。
4、丰富内涵,即不断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师德教育的内涵要与时俱进,现代教师职业道德除了传统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必须重视人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科研意识、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人格魅力等素质的培育、培养。调查显示,学生把“幽默风趣型”的教师排在“最喜欢的教师”的首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
5、寓教于乐,即开展参与面广、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教师从中得到乐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质。譬如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宣誓、征集师德论文师德格言、师德文艺演出等都是有利于教师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实践证明,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
6、营造氛围,即营造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化氛围。师德建设与校园文化息息相关,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校风、教风和学风。一所学校的校风如何,与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密切相关,因而加强师德建设与形成良好的校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良好校风的带动下,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所以,应该注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条件使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和价值,使他们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师德建设的目标。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终上对各点的分析,作为老师,要有职业道德,师德,不崇尚拜金,爱岗敬业。
篇十四 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XX年5月
调查地点:朝阳区
调查内容:关于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
调查方式:教委调查
从近日召开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获悉,一份针对1253名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令人担忧。
此项数据来自朝阳区教委日前对该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成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其中,48.28%的教师表现为轻度症状,12.45%的为中度症状,2.71%的为重度症状。
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小学教师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因素的检出率均为最高。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量大而繁琐,相比中学而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智和时间。此外,由于工作效果的隐匿性,其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社会评价均低于中学教师。
为帮助教师疏导压力,朝阳区教委全国率先成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截至今年3月,共接待面询教师94位、接听教师电话2516次。朝阳区计划把该中心建成干预全区教师心理危机状况的主要平台,咨询目的将从“提升工作品质”过渡到“提升生活品质”。
98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58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