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现就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平罗县地处银川平原北部,辖七镇六乡共128个行政村(含原陶乐县),总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人。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中级职称的134人,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
《传染病防治法》颁布施行以来,在区、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强以传染病预防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县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工作队伍和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和防治预案,切实提高了传染病综合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概况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县目前已形成了组织健全、功能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传染病防治工作组织网络。受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县卫生防疫站具体承担《传染病防治法》的执法监督、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均设有防保科,指定专人负责本乡镇及本单位传染病管理工作,聘用了具有卫生专业知识的村级防保员共56名,目前全县从事传染病管理和监督相关技术人员120余人。2003年,全县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达100%;计划免疫“五苗”单苗接种率和五苗覆盖率达99%以上;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97年的394/10万下降到2003年的272/10万。白喉、脊髓灰质炎已分别19年、15年未发病;麻疹、结核病、流脑等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管理的各项相关指标达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标准要求。几年来,我县先后荣获“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项目先进集体”、“全区消灭脊髓灰质炎扫荡免疫先进集体”、“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执行情况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对《传染病防治法》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传染病防治法》的认识和了解,我们采取不同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材料、宣传标语、设立咨询点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纪念日,就《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坚持将《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管理、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加强对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据统计,近年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多万份,悬挂横幅100多副,刷写宣传标语1000多条,接受咨询8万多人,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8万多人。通过宣传培训,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传染病防治法》的了解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防治传染病的意识和卫生技术人员的防治技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为正确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二 室内装修污染和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室内装修常见污染物及其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胶粘剂和墙纸是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释放期长达3~15年。可经呼吸道吸收,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具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点。长期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胶水、油漆、涂料和黏合剂是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苯及苯系物被人体吸入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率增高;还可导致女性月经异常,胎儿的先天性缺陷等。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水泥、砖沙、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地质断裂带处也会有大量的氡析出。氡及其子体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致癌物质。
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防火板中的阻燃剂等。对眼、喉、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轻者引发充血、分泌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炎、皮炎,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高含量氨甚至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t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包括甲醛、苯、对(间)(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十一烷等。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是空气中tvoc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即使室内空气中单个voc含量都低于其限含量,但多种voc的混合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就使危害强度增大。 tvoc表现出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甚至引起一种身体活动是会伴随你一生直到你的生命结束,那就是“呼吸”。
植物消除法(吊兰、芦荟)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
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而有些植物则相反,如仙人掌就是白天释放二氧化碳,夜间则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样晚上居室内放有仙人掌,就可补充氧气,利于睡眠。
二、吸附法(活性炭)物理治理
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它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气态污染物,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 在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焦炭和活性炭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活性炭。
活性炭对对苯、甲苯、二甲苯、乙醇、乙醚、煤油、汽油、苯乙烯、氯乙烯等物质都有吸附功能。
居室异味:居室空气污浊,可在灯泡上滴几滴香水或风油精,遇热后会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如何去除室内新装修的油漆味:
注意:装修好的居室不可马上入住,要尽量通风散味,但又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因为这样可能会给刚施工完毕的墙顶漆带来不利,使墙顶急速风干,容易出现裂纹,破坏美观。
1盛器打满凉水,然后加入适量食醋放在通风房间,并打开家具门。这样既可适量蒸发水份保护墙顶涂料面,又可吸收消除残留异味;2买些菠萝在每个房间放上几个,大的房间可多放一些。因为菠萝是粗纤维类水果,既可起到吸收油漆味又可达到散发菠萝的清香味道、加快清除异味的速度,起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3要快速清除残留油漆味,可用柠檬酸浸湿棉球,挂在室内以及木器家具内;4刚装修过的房屋往往有天纳水等各种刺鼻的化工原料气味,把一只破开肚的菠萝蜜(一种形似榴莲的热带水果,但绝不是榴莲啊!!放榴莲可糟了!)放在屋内,由于菠萝蜜个体大(一般有西瓜那么大),香味极浓,几天就可以把异味吸光;5可以去市场挑选一些高科技的祛味清洁剂,它能去除新装修房、新家具等散发出的有害气体。据有关人士介绍,这些祛味清洁剂一般都是进口产品,利用氨化合物与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了祛味清洁的作用。在新装修的房间中,可把这种祛味清洁剂倒入盘中,将盘分别放在每个房间中,再结合擦洗祛味法,连续几天后就可有效去除难闻气味;6在房间里摆放桔皮、柠檬皮等物品,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味方法,不过它们的见效不会很迅速;7可以在室内放两盆盐水,油漆味会很快消除。如果是木器家具散发出的油漆味,可以用茶水擦洗几遍,油漆味也会消除得快一些;1)通风换气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应尽可能地多通风。一方面新鲜空气的稀释作用可以将室内的污染物冲淡,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助于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的释放出来。每天开窗通风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早晨10点以后,分早、中、晚通风各20 分钟。根据居室的污染程度,可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但要注意,家中有老人的时候,不适宜长时间通风,防止由此诱发的面瘫和中风,室外空气污染很严重时,也不要开窗通风。
2)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过高,大多数污染物就从装修材料中散发的快,这在室内有人时不利,同时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但是在住宅内无人时,比如外出旅游时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湿度。
3)在使用杀虫剂、除臭剂和熏香剂时要适量,这些物质对室内害虫和异味有一定的处理作用,但同时它们也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危害。特别是在使用湿式喷雾剂时,产生的喷雾状颗粒可以吸附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其危害比用干式的严重的多。另外现在市场上的香熏油质量参差不齐,好的香熏油,像一些纯的植物精油,有益健康,并有抗病毒,驱虫,抗氧化等作用。但有些熏香油会对人体眼睛,呼吸道产生刺激,或引发过敏症。在室内密闭环境中,含有化学香精的污染空气进入人体,容易造成身体缺氧疲劳,过敏等症状。尤其孕妇要慎用。
4)尽量避免在室内吸烟,它不仅危害自身,而且对周围人群产生更大的危害。
5.装修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不当造成的,包括甲醛、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因此在装修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少的材料。
1)油性油漆为改变其流动性以满足生产和应用的需要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涂料成膜后有机溶剂会不断挥发出来,而水性油漆是以水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涂料成膜后挥发的大部分都是水。以水性油漆代替油性油漆进行室内装饰会大大降低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量;2)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地毯和石膏间隔板;3)使用干式杀虫剂代替喷雾式杀虫剂;
6.怎样选择环保建材?
环保型材料主要有几种:
1)基本无毒无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
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3)目前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的材料。如环保型乳胶漆、环保型油漆等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材料在目前是无毒无害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重新认定的可能。
在今天的科技时代,越来越多自然界没有的东西被创造出来,种类可谓五花八门,目不暇给,虽然它们能把我们的家装饰得十分美丽,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但就像蘑菇一样,越美丽的,毒性也就越强,所以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
篇三 关于我县水环境污染及防治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县境内嫩江干流以东的水域、草甸、林地构成嫩江上游流域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这三大系统是我省西北部的绿色屏障,也是我省西部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保护区和监督区,在保持嫩江流域及我省西北部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松花江水质水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嫩江上游流域,我县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嫩江的水质水量,进而影响尼尔基水库、嫩江中下游及松花江的水质保证和水量供给。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生态环境已处于因不合理开发遭受破坏的现状,地下水位下降,沼泽普遍缺水,森林、草地、湿地面积减少,区域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多,虽通过一控双达标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废水排放总量却没有减少,特别是由生活污水造成的面源污染因缺少污水处理设施呈加重趋势。据监测,枯水期水质污染程度已达到五类水体。因此,治理辖区内的水污染尤其是城区内的水污染迫在眉睫。
一、辖区内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原因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地表水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流域污染严重,由北向南网络全境,并一直处于劣势变化。
2、地下水环境状况:城区地下水体出现污染势态,由于污染日益积累,已导致部分区域的地下水无法饮用。城区南部水位下降,东北部供水水源地水质浑浊、涩性、异味,部分家属楼居民饮用水有絮状沉淀和异味,西南部170余户居民饮用水被污染,垃圾场附近地下水水质恶化。
(二)水污染原因
1、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城区年产生居民生活污水360万吨,由于我县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由城西排污口直接灌注嫩江干流,恶化了水体生态环境。
2、工业废水。城镇内喇嘛河是工业废水和铁东生活污水集中排放点,虽通过了一控双达标验收,但排入喇嘛河入江口的污水每年仍有25.1万吨。另外,各支流有窝里河年纳采矿废水10万吨;泥鳅河、门鲁河年纳采金废水101万吨。
3、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内非法采金等野蛮行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0.78万公顷,是县营面积的30%,土壤有机质下降了2%,流失的水土进入嫩江水系,造成了河流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和氨氮的严重超标。
4、城区内渗水井、公厕以及排水管线和部分化粪池渗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导致水体恶化。
二、我县在预防水质恶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1、实行总量控制,积极治理重点污染源,巩固达标成果。为保护水质和预防水质恶化,我县在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同时,着重抓了重点污染源治理和达标后的巩固工作。通过开展排污申报登记、发放排污许可证、采取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措施,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查清了水污染源的水质、水量、种类和排污口的设置,在此基础上分配总量控制指标,把辖区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总体来看,我县工业规模不大,经济类型以农业为主,工业污染对水质影响较校因此,县政府把治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作为保护水质、水量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来抓,相继出台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嫩江东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程规划》,通过一系列规划、工程的组织实施,为恢复、保护县域内嫩江流域自然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3、实施重点工程项目推动战略。近几年,我县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每年都确定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专题推进水环境治理改善工作。为保护嫩江干流水质,相继组织实施了北江公园、城镇排水管网、糖厂氧化塘泵站等建设项目,这些基础设施对有效改善水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4、加强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保护水环境,我县制定了《水环境功能保护区划》,将辖区内嫩江干流划分为四段功能保护区,按照不同功能区划,对照3个段面,设立了3个监测点。几年来,通过对10个项目进行监视性监测,每年取得150个有效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枯、平、丰3期水质状况,为嫩江水系办及各相关部门提供水质信息。在建立完善辖区内流域监测网络、实现优化监测布点的同时,设立了省级嫩江源头生态监测站。
5、依法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避免发生水污染事故,我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对造成水污染的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做到该处罚的处罚、该整治的整治,决不姑息。作为砂金主采区,为规范砂金开采秩序,县政府每年都组织有关部门对干流上游及各支流的非法采金船进行清理整顿,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破坏水体的采金船进行严肃查处,依法取缔各种非法作业行为。此外,针对齐齐哈尔市浏园水厂受到嫩江上游江水污染事件,我县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全面清查,同时,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江面水污染状况,组建了环保110联动队伍和环保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了水污染公众参与监督体系。
三、以项目为依托,加快水污染防治进程
我县作为嫩江的水源发源地和主要涵养区,保护嫩江水系义不容辞。在水环境治理和城镇水环境改善方面,应抓住国家振兴东北区域经济,加大投入保护松花江、保护母亲河、保证尼尔基库区水质安全的有利时机,用好区位优势,以建设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为载体,以环保项目为依托,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借势借力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进程。
一是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项目。《嫩江上游流域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现已编制完毕,该《规划》将全县生态功能区划分为三个小区分别进行规划建设,实施水保、治山、治荒三项工程,以保护流域涵养水源为主,控制水土流失,开展流域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立完善的流域防护体系。重点工程规划实施预计费用8250万元。
二是金矿生态环境恢复项目。多年来,由于砂金开采造成嫩江流域内干流及各支流生态环境破坏、水体污染。按盛市要求,2023年全省范围内对砂金全面实行禁采。金矿生态环境恢复将是今后我县实施国土整治工作的重点。在砂金过采区生态环境恢复计划中,国土部门已按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西斯阁砂金过采区确定为重点治理项目。该项目已报市计委立项,项目总投资775.2万元。
三是污水处理及排水管网建设项目。为彻底解决城镇污水污染问题,2002年我县提出筹建嫩江镇污水处理厂,2003年开始运作,其可研报告已得到省计委批复。该项目应尽早启动,以改善嫩江流域的水质环境。
四是东污西排项目。我县铁路以东为主要工业区,目前其工业废水排放去向是喇嘛河,喇嘛河每年承纳的工业废水为25万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污水的排放量将继续增多。喇嘛河穿越东城区后直接排入嫩江干流,是城镇的第二污水排放口。应对喇嘛河进行综合治理,同时铺设管道,实施东污西排,使工业废水经管网排入城西氧化塘,待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集中处理。经测算,管道泵站工程共需投资1000余万元。
五是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多年来,我县一直没有正规的垃圾处理厂,现有的垃圾堆放场地是制砖取土形成的废弃坑,底不防渗漏,且靠近居民区。目前,城镇日产400吨的生活垃圾、生化垃圾和医疗垃圾全部堆放于此。为控制水环境污染,目前我县急需筹建一处防渗漏、具备医疗垃圾处置功能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
篇四 室内装修污染和防治情况调查报告
室内装修常见污染物及其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胶粘剂和墙纸是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释放期长达3~ 5年。可经呼吸道吸收,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具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点。长期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胶水、油漆、涂料和黏合剂是空气中苯的主要来源。苯及苯系物被人体吸入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可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率增高;还可导致女性月经异常,胎儿的先天性缺陷等。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法察觉的惰性气体。水泥、砖沙、大理石、瓷砖等建筑材料是氡的主要来源,地质断裂带处也会有大量的氡析出。氡及其子体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粘膜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形成体内辐射,诱发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致癌物质。
氨是一种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防火板中的阻燃剂等。对眼、喉、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通过皮肤及呼吸道引起中毒,轻者引发充血、分泌物增多、肺水肿、支气管炎、皮炎,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喉痉挛,也可引起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高含量氨甚至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t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室内空气中作为异类污染物,由于它们单独的浓度低,但种类多,一般不予逐个分别表示,以tvoc表示其总量。tvoc包括甲醛、苯、对(间)(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十一烷等。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是空气中tvoc的主要来源。研究表明,即使室内空气中单个voc含量都低于其限含量,但多种voc的混合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就使危害强度增大。 tvoc表现出毒性、刺激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甚至引起一种身体活动是会伴随你一生直到你的生命结束,那就是“呼吸”。
植物消除法(吊兰、芦荟)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
大多数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篇五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72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其中xx年新增4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二)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三)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部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xx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0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xx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xx年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我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明年将组织一次跟踪督查,检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西部山区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函〔20xx〕504号),市国土资源局《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市国土资函〔20xx〕94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xx〕29号)文件要求,区国土资源分局迅速组建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排查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七个大排查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部分镇对于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召开20xx年地灾防治专项工作会,对20xx年地灾防治工作还没有进行部署;二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三是有的还没有编制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应急预案;四是有的对专(兼)职监测员管理不到位,部分监测人员电话不畅通,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
(二)部分防灾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二是有的《预案》公示上墙制度没有落实;三是有的监测人员的监测装备没有落实到位;四是部分隐患点没有设立监测点;五是监测记录不规范。
(三)个别隐患点需作应急处置。一是新乐镇铜鼓村木姜岩危岩隐患点。该隐患点上几个巨石已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危岩下的6户16人和房屋42间随时会有生命财产安全,对巨石应作应急处理;二是白节镇青风村新瓦房滑坡隐患点。该滑坡体上排水沟堵塞严重,严重影响水沟的截排水功能,同时该滑坡体上罗玉生户房屋后侧有巨石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对排水沟和巨石应作应急处理。
二、整改情况
(一)区国土资源分局排查工作小组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当地政府作了汇报,部分镇政府已及时组织召开了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会议,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对于预案公示上墙制度还没落实到位的,区国土资源局正积极对每个点的撤离路线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统一制作公示牌;监测人员装备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落实资金进行统一购买下发;隐患点没有设置监测点的在国土资源所的指导下已逐一进行设置;监测记录不规范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向市国土资源局汇报,市国土资源局已统一印发了监测记录本下发到各监测点,规范监测记录。
三、工作建议
(一)在6月底前都还没有召开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安排布置会和突发地质灾害演练的镇,建议区政府进行通报,并责令其进行整改。
(二)对于存在监测人员素质低,电话不畅通的点建议镇政府加强管理,对于责任心不强的监测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监测人员履职到位。
(三)镇村木姜岩危岩,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并及时请专业队伍对危岩进行排危,确保危岩下6户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镇村新瓦房滑坡,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及时对截排水沟进行清理,保持畅通。同时,对户及时落实避让搬迁。
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
按照《xx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转发近期地质灾害防治监督检查工作通报的通知》及要求,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我乡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排查工作,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4.20xx特大地震后,目前,我乡共7个点,2个市县级:南村坝村十组:牌楼岗;烟溪沟村十六组:小河子。5个乡镇级:南罗坝村团结组:后山滑坡;南罗坝村六组:堰坎上;烟溪沟村十二组:方家平;烟溪沟村十三组:石灰窑;烟溪沟村十五组烂地头。其灾害类型主要是不稳定斜坡和滑坡两种。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领导。地震之后,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将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包到每一位乡、村、组干部,并与监测人员签订了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目标责任书发放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及时制定全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治方案及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预案,逐一落实防灾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并设立警示牌,将防灾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工作,成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机制,建立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做到地质灾害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三是加大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张贴宣传画、办培训班、地质灾害逃生避险演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平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广大干部群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对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等知识不深,预报预警能力不强,监测工作全靠土办法。
二是群测群防基础薄弱。我乡牌楼岗、方家平道路条件都很差,抗灾能力弱。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监测员的监测工作不够规范,影响了监测结果。
三是标示标牌有残损。有一些避险路线牌被损毁或遗失,避险明白卡已经风化,一些已经被老百姓遗失。
四是地质灾害搬迁安置问题。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因经济和土地等原因不原搬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加大对如何监测、如何防灾、救灾等知识的宣传,把宣传重点放在村组,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把政府强制的被动抗灾转化为群众自觉的主动避灾。
二是健全群测群防网络,全民参与防灾、抗灾。进一步完善乡、村、组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动组织各单位(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开展群众性的监测和预防。实行分片包点、群众自测,加大监测力度,全面实现对灾害及时发现、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三是积极探索防御地质灾害的治本之策,将搬迁避让工作进行到底。搬迁避灾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治标”转向“治本”的重要措举,已成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种新趋向。针对我乡部分地区受灾害威胁的农村散户,搞工程治理得不偿失,在考虑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基础上,鼓励和动员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做到主动避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根本上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威胁问题。
篇六 职业病防治规划施情况自查报告范文
区安监局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安监局的正确指导下,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线,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3-2023),紧紧抓住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落实“管业务必须管职业卫生、管生产必须管理职业卫生、管行业必须管职业卫生”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理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职责,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项监督检查和执法行动,认真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形成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监管到位”的工作格局。
一、基本情况
2023年以来,xx区加强了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学习宣传,依法加强监管,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区职业卫生监管水平明显提升,职业病防治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职业病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不断落实,工作场所作业环境有效改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有序开展,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总体情况良好。
二、《规划》完成情况及评估结论
按照《规划》职责要求,xx区安监局在全区开展了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调查摸底工作。经过调查,全区共涉及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达600多家,其中重点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161家,主要分布在非煤矿山、化工、农副食品加工、建材、印刷业、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经过落实《规划》职责要求,截止2023年6月31日,全区实现网上申报企业146家,重点行业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90%;重点企业中44家企业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检测率达63%;56家重点企业组织劳动者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达80%;136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了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率达84 %。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xx区安监局广泛开展职业卫生“打非治违、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开展木材加工行业和家具制造业等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专项治理,2023年开展了职业健康执法年专项行动,均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在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检查中,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联合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建立了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全区各单位同心协力,共同发力,按照一体化监管方案和《规划》既定的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大部分企业能够较好的落实本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自觉完成职业病危害申报、检测、职业健康体检、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为全区如期并较好地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目前为止,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中期目标任务。
三、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一)加强职业病防治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政府依法监管,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提升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2023年12月成立了由区安监局、区卫计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水产畜牧局、区民政局、区林业局和区总工会等11个单位组成的xx区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涉及职业病防治的有关问题,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监管职责,有效提高了职业病防治联防工作水平。
(三)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积极开展执法检查。根据《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每年度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制定每年度执法计划,并按工作要点及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对不按规定落实主体责任,未开展职业病防治基础工作的严格处理,该处罚的坚决处罚,2023年xx区安监局对两家未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木材加工企业处罚12万元,对全区木材加工行业起到了震慑作用,有效提升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
(四)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与宣传。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于2023年和2023年各组织开展了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同时,结合每年度“安全生产月”和“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送法律法规送知识到基层入企业,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防治职业病的意识。
(五)存在问题:
1.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没有完全到位
一些企业负责人认识不足,对职业病危害存在麻痹和侥幸的心理,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到位,职工不懂职业危害,作业现场没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有的甚至防护口罩都没有发放。
2.个别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
少数行业监管部门安全监管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怕担当、怕得罪人,认为职业病防治工作与己无关,监管执法不严,隐患排查力度不大、质量不高。
3.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仍然薄弱
基层职业病防治监管队伍人员少,专业水平不高,开展监管工作难度大。部分乡镇(街道)、单位还不能有效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等级风险实现差异化、动态化监管,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四、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是扩大监督检查覆盖范围,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积极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积极利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举办职业健康专题培训班,督促用人单位重视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将继续以《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3-2023年)》明确的总目标和具体任务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同时,按照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做好职业健康工作交接。
篇七 关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72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其中xx年新增4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二)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1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三)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部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 xx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101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xx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200万元,还未得到全部落实。另外,地灾点群众搬迁补偿标准参照高山移民的政策,由于地灾点的村民大多经济比较困难,建新房的困难很大,导致搬迁工作开展缓慢。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监测管理人员不足,且人员变动大,业务水平难以持续提高。三是监测设备不足,难以做到全面监测。
三、几点建议
我区地质灾害量多面广、稳定性差,山区新的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调研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防灾意识
我区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让受灾群众做到处灾不慌,防灾有数,避灾有路。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和配合应急避险、地质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引导群众尽快搬离重点地质灾害威胁区。要提高群众防灾避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政府强制救灾转变为群众自觉主动避灾。
(二)加大排查力度,力求隐患点无遗漏
我区被列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野外调查试点,国土部门要以此次调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广度和深度,力求做到排查无死角、隐患点无遗漏。要分析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图册,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充实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区上下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防灾救灾成效
一是要在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患应对、水土保持、河流整治、山塘水库加固除险等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提前做好汛前防台抗灾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重点地灾隐患点的治理工作,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亟待开展,此条道路是三个村的出口,一旦发生险情,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国土部门确定的地质灾害重点隐患点有8个,富山乡6个、头陀镇1个、北城街道1个,区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在一年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我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明年将组织一次跟踪督查,检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西部山区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篇八 职业病防治规划施情况自查报告
职业病防治规划施情况自查报告
区安监局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安监局的正确指导下,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线,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3-2023),紧紧抓住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落实“管业务必须管职业卫生、管生产必须管理职业卫生、管行业必须管职业卫生”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体系,理顺职业健康安全监管职责,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专项监督检查和执法行动,认真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形成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监管到位”的工作格局。
一、基本情况
2023年以来,xx区加强了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学习宣传,依法加强监管,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区职业卫生监管水平明显提升,职业病防治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职业病源头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不断落实,工作场所作业环境有效改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有序开展,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总体情况良好。
二、《规划》完成情况及评估结论
按照《规划》职责要求,xx区安监局在全区开展了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调查摸底工作。经过调查,全区共涉及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达600多家,其中重点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161家,主要分布在非煤矿山、化工、农副食品加工、建材、印刷业、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经过落实《规划》职责要求,截止2023年6月31日,全区实现网上申报企业146家,重点行业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90%;重点企业中44家企业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检测率达63%;56家重点企业组织劳动者开展了职业健康检查,体检率达80%;136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加了职业卫生培训,培训率达84%。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xx区安监局广泛开展职业卫生“打非治违、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开展木材加工行业和家具制造业等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专项治理,2023年开展了职业健康执法年专项行动,均取得良好成效。尤其是在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检查中,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联合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建立了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全区各单位同心协力,共同发力,按照一体化监管方案和《规划》既定的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大部分企业能够较好的落实本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自觉完成职业病危害申报、检测、职业健康体检、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为全区如期并较好地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目前为止,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中期目标任务。
三、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一)加强职业病防治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政府依法监管,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提升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立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制度。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2023年12月成立了由区安监局、区卫计局、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经贸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水产畜牧局、区民政局、区林业局和区总工会等11个单位组成的xx区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涉及职业病防治的有关问题,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监管职责,有效提高了职业病防治联防工作水平。
(三)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积极开展执法检查。根据《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每年度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要点,制定每年度执法计划,并按工作要点及计划开展执法检查,对不按规定落实主体责任,未开展职业病防治基础工作的严格处理,该处罚的坚决处罚,2023年xx区安监局对两家未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木材加工企业处罚12万元,对全区木材加工行业起到了震慑作用,有效提升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
(四)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与宣传。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于2023年和2023年各组织开展了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同时,结合每年度“安全生产月”和“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送法律法规送知识到基层入企业,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防治职业病的意识。
(五)存在问题:
1.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没有完全到位
一些企业负责人认识不足,对职业病危害存在麻痹和侥幸的心理,管理不到位、教育培训不到位,职工不懂职业危害,作业现场没有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有的甚至防护口罩都没有发放。
2.个别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
少数行业监管部门安全监管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怕担当、怕得罪人,认为职业病防治工作与己无关,监管执法不严,隐患排查力度不大、质量不高。
3.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仍然薄弱
基层职业病防治监管队伍人员少,专业水平不高,开展监管工作难度大。部分乡镇(街道)、单位还不能有效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等级风险实现差异化、动态化监管,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四、下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是扩大监督检查覆盖范围,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积极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积极利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举办职业健康专题培训班,督促用人单位重视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将继续以《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3-2023年)》明确的总目标和具体任务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同时,按照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做好职业健康工作交接。
篇九 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情况报告
区人民政府:
按照市防汛指挥部《关于转发国家防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做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5月4—17日,由区国土资源局牵头,区级相关部门组成的防汛检查组对全区6个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了大检查,检查组按照市防汛指挥部防汛检查内容及区政府领导的要求,对各乡镇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实地查看,并通
过查资料、听情况介绍等方式对各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
㈠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能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能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了以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为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到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㈡全面落实预案,充分做好应抢险准备
1、科学的预案是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省、市、区地质灾害工作精神和要求,确保全区地质灾害预案周密、细致、科学,各乡(镇)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了精心部署,落实责任,加强巡查。同时,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的宣传力度,坚持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宣传到矿山企业及村、组、户,让每户农户都能明白报警方式和撤离路线,一旦出现险情,能有序撤离。
2、为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各乡(镇)成立了以乡(镇)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乡(镇)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抢险救灾工作需要,对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职责和应筹备的抢险物资,做到有备无患,各矿山企业、村、组也相应成立了抢险救灾应急分队,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㈢强化责任,群测群防
1、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了乡(镇)长是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乡(镇)政府与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签订了监测工作责任书。
2、强化各级责任,实行包干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明确包干行政人员和技术人责任人,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㈣、确保信息畅通,预报准确
1、畅通信息,坚持将天气、领导要求传达到每一个点,通过省市气象部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坚持科学预测,加强对阶段性雨情预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告,确保在灾害来临之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乡(镇)政府、各矿山、企业、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防汛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值班责任人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信息畅通。
通过检查,区境内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工作全面落实,目前尚未发现隐患。
二、检查组工作要求
检查组对乡(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㈠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㈡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工作的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和解决。
㈢进一步落实防治预案,坚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为根本任务,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做到早部署、争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
篇十 市美国白蛾防治情况自查报告
市美国白蛾防治情况自查报告
我市现有林面积40.6万亩,主要树种有杨树、法桐、毛白蜡、国槐、刺槐、柳树、枣树、苹果、梨、合欢等树种和经济树种,受美国白蛾危害的树种主要有杨树、法桐、毛白蜡、柳树、枣树等。今年我市美国白蛾发生面积近5万亩,没有造成重大灾害,防治面积6万亩次,调查监测面积33.41万亩。
在自查过程中,分成两个调查组,以自然村、居民区、单位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街道以街区为调查单位。每调查单位抽查10%―30%的树木,观察树上未下树的老熟幼虫和树下越冬蛹。对重点喜食树种逐株详查,对一般喜食树种根据面积大小进行抽查。
通过自查,我市今年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面积近5万亩,主要分布在**街道、**管辖的`城区道路、林带等。在美国白蛾发生季节,我市多次召开会议,下发通知,林业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督导、检查、指导防治工作,各镇、街道组织人力物力及时进行了防治,全市共投资251万元,其中市财政专款40万元,购置农药、药械,使我市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基本达到了目的要求,有虫株率控制在了0.1%以下。
从今年的自查情况看,美国白蛾在我市存在扩散趋势,我市去年只有北部镇、单位发生,今年在中部的**街道、**镇也发生疫情,现在只有**镇、**街道暂时未发生。危害树种由原来的毛白蜡、法桐、柳树、枣树等扩展到速生杨。我市各镇、街道、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对美国白蛾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但形势仍十分严峻,决不可掉以轻心。
今年我市的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已经结束,基本控制住了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检测防治力度、技术、方法还有待于提高,还需要认真研究,并要努力将工作做细,力争使美国白蛾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确保我市的生态安全。
11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9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