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报告 > 实践报告
栏目

2023年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04 热度:32
2023年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2023年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1650字

__年7月20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致远传承寻访团一行10人在海口市人民公园开展抗战七十周年问卷调查活动。活动期间突下暴雨,避雨之时偶遇爱国且博学的孙老先生。

孙老先生大约六十出头,头戴一顶白色圆形凉帽,身穿一件白色t恤,外加一条黑色短裤,脚着一双运动鞋。红润气色倍显年轻,给人特别的亲切感。尤令在场学生深受启发的当属同孙老先生的交谈言论。

孙老先生以爱国开篇,讲述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并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乃是儒道精神的缺失。他还勉励当代大学生要了解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古代圣贤及其著作。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等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奉为经典之作。随即生动形象的为大家讲述了孔子《论语》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具体内涵。老先生说:我们理解古文不能像苏轼诗中所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要义,扎实学好文化知识。

通过和孙老先生的交流学习,寻访团各位成员都受益匪浅。并且也深深意识到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者,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富强。

7月22日,告别连续的阴雨天,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一行12人开始了新一天的寻访活动。本次目的地为“李硕勋烈士纪念亭”。

“李硕勋烈士纪念亭”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勋亭路39号。

刚到“李硕勋烈士纪念亭”,映入寻访团眼帘的是李硕勋烈士雕像及纪念亭。随后寻访团参观了镌刻有朱德,__等领导同志题词的题词壁,并且跟随着当地管理处解说员的脚步参观李硕勋烈士生平业绩展览。展览室里,讲解员以时间脉络为一行人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当年的事迹。一个世纪的峥嵘岁月,是____领导全国人民不屈不饶,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李硕勋烈士用其短暂的28个春秋,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诗篇。他是我国早期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人民军队的卓越指挥官,英勇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寻访团在临走前,为“李硕勋烈士纪念亭”周围除草打扫,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热血铸丰碑,浩气贯千秋。让我们传承先烈的革命遗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______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__年7月20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在雨天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寻访活动。

这一站,寻访团来到位于琼山区云龙镇的玉仙村,走进云龙,走近村民,探寻当年那一战的记忆。寻访团分组寻找抗战老兵及其家属。雨中,我们通过村民的指引,来到了沈因明老先生家中,沈老先生是“潭口渡口第一枪”烈士的家属(堂侄子),曾经为当地的老师。沈老先生提到,当年的潭口渡口是主要交通站,潭口渡口第一枪足足打了一天,随后在此地建立了琼崖地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也建立了琼崖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另外,沈老先生极为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全村人民热情迎接招待____战士们的情景,拆门铺浮桥帮助战士们渡南渡江,后山盖茅房解决战士的住宿等具体情况。热情淳朴的沈老先生为我们讲诉了他所经历并了解的故事,并在寻访团返程前送上了自家种的瓜果。

潭口渡口第一枪,吹响了琼崖纵队抗战革命的号角。英勇战士们为保护人民、保卫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故事将永远留存。本次寻访活动意在走近抗战人物,触摸抗战历史,通过进一步的调研与宣传,唤醒当代学子珍爱和平,强我中华的情怀。抗战英雄是我们心中一座晶莹的丰碑,为当年战斗的英雄先烈们致敬。

篇二 2023全国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社会实践报告4250字

__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地都将举行各自的纪念活动,而中国则将9月3日确定为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以“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的中国全国抗日战争,历经8年艰辛,首次取得中国近代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全面彻底的胜利。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能够抵抗日军的进攻并在抵抗中不断消耗与歼灭敌人,除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维护这个重要的政治条件,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军事条件,这就是抗日持久战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早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____就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争。

1935年,___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提出“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又一个特点。”1938年5月,___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____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___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之后,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4个特点。

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中国的弱同样表现在这些方面。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

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这些分析,科学总结了中国必须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其次,___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

中国必须实行抗日持久战是由上述客观情况决定的,但持久战的实施还需要有充分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___在《论持久战》中,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用专门的章节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

关于军队,他特别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才能极大提高战斗力。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他看来,如果实现了人民战争,“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事实上,共产党在全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___为首的____人,不仅依据抗日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地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

1938年5月,___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了游击战争在中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问题。与抗日持久战密切相关,___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并且由于中国的进步,就是说有共产党领导的坚强的军队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存在,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等等一全套的东西都发生了。”

“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___还具体地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建立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战略作用。

____提出的抗日持久战战略,引起了中国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论持久战》刚刚发表的时候,周恩来即把其中的基本精神向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训部长的白崇禧进行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并立即向蒋介石转达。蒋介石赞成___的观点,并授意白崇禧,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口号,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国民党军队的一些高级将领如傅作义、卫立煌等,都予以高度评价。《论持久战》还被翻译成英文向海外传播,得到爱国华侨、华人以及关注中国抗战的外国人士的一致好评。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___和____最早提出的,在此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抗日持久战思想。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蒋百里、李宗仁、陈诚等人的言论。而对中国抗战战略制定有最高权力的蒋介石,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也提出包括迁都、调查与开发战略资源、国防工业西迁等长期抗战的筹备计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很多言论。这种不约而同的认识都是源于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的小国。看到和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不约而同地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对于客观情况的把握,因立场的不同、视角的不同、思想方法的不同而有片面与全面、浮浅与深刻的不同。

蒋介石等人看到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这个基本事实,但是他们缺乏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很容易从“持久”跳到“速胜”,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从这个立场出发,国民党倚重正规军队,希望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战役引起国际影响。淞沪战役和南京战役期间,蒋介石寄希望于布鲁塞尔九国公约签字国主持公道以及国际调停,但均未如愿,反而造成了作战的混乱和无谓的伤亡。

而____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外援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保存自己和消耗敌人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的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____是抗日持久战的真正实践者

虽然国共两党都承认中国抗战的持久性,但两党在如何实行持久战方面,却存在着很大差别,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抗战路线。

在1937年8月7日召开的国防会议上,国民党正式提出了实行“持久消耗战”的战略。这个战略有它正确的一面,但是,对于如何实行持久战,国民党的路径却存在着很大缺陷。蒋介石提出“固守阵地,坚忍不退”,“层层布防,处处据守”。虽然这种作战方法在战争初期起到了延缓日军推进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日军,但也很快造成了中国军队的大量伤亡。因此从长远看,很难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转换。这是一种单纯依靠正规军作内线持久防御战的片面抗战路线。

现在也有人对国民党是否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有过许多发动全民族抗战的宣传,乃至实际的人民动员。不能否认,这种说法不无根据。比如,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蒋介石就提出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全民动员号召。与此相应,国民党在抗战初期也制定了开放民主的政策。

但这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事实说明,国民党并没有把人民作为支持持久战争的力量源泉而加以珍惜和爱护,相反,在很多时候采取了违反人民利益的政策与行动。例如,1938年6月在河南花园口发生的黄河决堤事件,直接的后果是使豫、皖、苏3省40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成为“泽国”,89万无辜百姓葬身洪水,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形成了影响至今的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又如,1938年11月在长沙发生的文夕大火事件,是在日军远离长沙的时候发生的,在“焦土抗战”的决策下,一把大火造成了长沙全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街巷、房屋被烧,3000多名平民葬身火海。又如,1944年的豫西作战国民党军队大溃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军队严重扰民而丧失了人民的支持。这些事实说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确实是片面抗战路线。

与国民党以片面抗战路线实施持久战战略的方法不同,共产党是以全面抗战路线来实施持久战战略。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共产党于8月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___在会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和____在抗日战争时期基本任务的重要报告。在报告中___特别强调,“单纯的政府抗战只能取得某些个别的胜利”,“只有全面的民族抗战才能彻底地战胜日寇”,因此,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

事实上,在抗日战争的全部过程中,____正是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以游击战争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卓有成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其中,正规军、地方武装和民兵的结合,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的广泛开展,不放松有利形势下的运动战,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等等,都起到了消耗与消灭敌人并同时壮大自己的作用,从而达到在持久战中逐渐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最终向敌人发起反攻并战胜敌人的目的。

有人说,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避开了主战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实际情况是,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它是不是主战场不仅要看战役的规模,更主要的是看这个战场是否能够有效地牵制与消灭敌人。这里可以引用1938年至1940年在日本侵华部队华北方面军参谋部任职的加登幸太郎的回忆,他说:在华北战场,整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50名。50名虽不多,但一年就有18000人离开战列,是大消耗战。

由此可见,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一样,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其实,国民党也看到了敌后战场牵制与消耗日军的战略作用,并且一度组建军队到敌后作战,但最终国民党军队在敌后作战并未取得成效。究其原因,除了军事训练的不完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把人民群众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力量源泉。

综上所述,____在抗日战争时期,不仅科学地系统地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而且成功地实践了这个战略,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侵略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目标。

篇三 202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1600字

“寻访红色印迹”锦州实践团纪实

早上8点40分我们乘火车到达了沟帮子,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实践地-------沟帮子中共党支部旧址:是沟帮子火车站向东几百米的一座老式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古朴,这里诞生了辽宁最早的党支部。

我们的第五站是东北交通大学辽宁军政两署暨抗日义勇军创建地遗址:东北交通大学遗址现位于锦州铁路高级中学南。1931年10月辽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在张学良的支持和中共地下党员刘澜波的协助下出台了发展民众抗日武装的《收编加委方案》,成为创建抗日义勇军的纲领性文件。此后,辽宁乃至全东北的抗日义勇军迅速发展,锦州由此成为抗日义勇军的发祥地。

这次的实践让我们寻找到了我们家乡抗战的遗迹,找到了从前我们从未注意到的地方,感受到了从前我们为感受到的情结。还有很多的遗址遗迹我们没有被保护起来,有的被保护起来的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抗日战争是一段历史,我们有必要让那段历史被保护起来,让我们的后辈了解他们家下的土地,是一批又一批爱国人士用他们所珍视的一切换来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永矢不忘——参观万忠墓纪念馆

7月13日上午10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实践队员抵达万忠墓,上图为实践队员的合影。虽然气候十分炎热,但是站在碑前,想到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惨案,想到在这片土地上曾流过的鲜血,庄严的气氛还是令我们感觉到阵阵寒意。曾经在这里,发生过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今天我们实践团队来到万忠墓纪念馆,追忆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

曾经的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在一夜之间就被日军的侵略与杀戮毁于一旦。

遍地的尸体、血水,悲惨的场面让我们不寒而栗。

为了更好的了解游客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和采访等形式。游客们都非常热心的填写我们的问卷,也提出了许多他们的宝贵建议。

在采访中,一位年轻人表达了他的观点“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今天的我们应该向先烈致敬,同时不忘自强,铭记历史。这样在未来才可以走得更有底气!”他的这一观点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引起我们深思。

苏联红军烈士,可爱的人们

那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红五角星,代表着那些为了世界和平而献身的苏联红军们。

当我们进入陵园时,正好有一些外国游客从陵园中出来。从他们的外貌看,似乎他们是来自俄国的,也不知道是旅游,还是来祭奠亲人。

当我们参观之后,又看见了一些来红色旅游的国人们。还有一个基本上都是孩子的夏令营团。里面的孩子大概都只是十多岁,还有几个小一些的。一些孩子是家长陪同。

一对陪同孙子来的爷爷奶奶和我们聊天说,这样的历史遗址极具教育意义,希望小孙子能多了解历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关东军司令部·建筑背后的痛与伤

——海风红色寻迹者实践团队

7月15日上午9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海风红色寻迹者实践小分队到达实践目的地——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到达之后,队员即开始参观。旅顺关东军旧址博物馆由3个大展厅、3个复原室和1个音像室组成,通过近300幅珍贵历史图片、图表和100多件实物,进行'罪孽之师----关东军'展览,展示日本关东军从其建立至灭亡的历史,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特别是关东军的罪行。我们看到了当年关东军所犯的罪孽,明白了何谓历史何谓教训:不是场馆里匆匆的脚步走马观花,而是灵魂触及那个时空的痛与伤。

最后,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当地情况,我们幸运的采访到了当地工作人员及带团导游,他们的观点:“红色旅游路线的开发重要但由一定难度”给了我们极大地启发。我们录制了视频音频资料,为后期整理实践报告留下了详实的资料。

观东鸡冠山望台炮台

8月10号下午一点半,我们走访实践小分队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后,最终顺利抵达我们的调研地——东鸡冠山望台炮台。尽管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大风吹乱了我们的头发,但是这没有影响我们走访的步伐,更为我们增添了一份厚重的色彩,让我们对这个曾经的抗战炮台怀着更尊重的情谊,也是抗战胜利70周年带给我们的厚重与使命。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四 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2100字

7月20日,告别连续高温,海岛迎来持续雨天。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寻访活动。

这一站,寻访团来到位于琼山区云龙镇的“琼崖纵队抗日第一枪纪念园”以及事发的潭口渡口。雨中13人寻访团走进云龙,走进村民家中,参观纪念园。屹立着的纪念碑在风雨中默默述说着琼崖人民当年的英雄事迹。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寻访团穿行于杂草丛中,来到了潭口渡口,仿佛看到了当年琼崖纵队战士们的身影,寻访团友们不禁面向大江致敬。寻访团走进附近村民家中,探寻当年那一战的记忆。热情淳朴的村民为我们讲诉了他们所了解的故事,并在寻访团返程前送上了自家种的瓜果。

纪念碑永驻人间,战士们的故事也将永远留存。通过进一步的宣传,希望唤醒当代学子爱国之心。珍爱和平,强我中华,为当年战斗的先辈致敬。

(1)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纪念碑

上午8:00在纪念碑处献花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精神,拍照留念。该活动预计持续半个小时。

(2)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管理处

① 纪念园管理人员红色宣传经验丰富,我们将会与管理人员交流红色文化的宣传意见,相信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经验会给我们的活动带来很大的便利。

② 向纪念园管理人员了解现在景区内的红色文化保护现状,针对现状,学习景区内保护工作的优良之处并发现不足,以建议的形式提供给管理人员。

③据了解,目前在许多景区存在不文明游览行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计划向纪念园中的管理人员咨询纪念园客流情况及游客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并结合我们对景区的了解,向管理委员会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管理人员共建和谐景区。我们将做景区管理志愿者活动,协助管理人员规劝景区中的不文明现象。 以上两项活动大概会持续三个小时。

(2)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内

据了解,趋近中午纪念园中的游客数量会有所增长,我们将在中午这个时间段会进行随机采访调查活动,调查 “当地人对铁道游击队的了解及看法”,并向游客宣传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以及革命先驱的爱国主义精神、宣传革命旧址的保护等,借此向游客及当地人宣传爱国主义。

该活动大概持续一个小时。

(3)老党员家中或革命前辈经常活动的区域(提前了解)

15:00预约老党员、老革命前辈,与他们进行真诚的交谈,听他们讲述革命故事,并进行记录和收集。该活动大概持续两个小时。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历史课”,缅怀抗战先烈,传承革命精神,__年7月18 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组建的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团一行16人,在学院辅导员崔建兵老师的带领下,赴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开展抗日英雄冯白驹将军事迹寻访活动。

冯尔动老先生(冯白驹将军侄子)极其生动的为寻访团讲述了冯白驹将军带领琼崖纵队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故居内以时间为脉络,图文并茂的描绘了冯白驹将军生平事迹,全景式的向世人展示了一名人民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抗击日寇的真英雄的光辉形象。

通过此次寻访,一种激越而凝重的血液在党员的心中流淌,让党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为革命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年代,看到一种为人民无私奉献、为祖国抛洒热血的伟大情怀,让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强我中华。

__年7月18日至21日,长安大学“红色心•延安情”研究生“青马”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团为红色教育类校级重点资助团队,实践活动以“红色心•延安情”为主题,以学习延安精神为核心,通过参观革命旧址、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历史,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用心重温红色历史,实践团先后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张思德广场,实践团队参加了《为人民服务》现场教学,学习英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于全党全军的重要意义;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实践团队参加了《黄土地的儿子》现场教学,学______在陕北插队时为民谋福、坚定人生目标和信念的光荣岁月;在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名家讲堂,实践团队认真听取了中共党史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杨延虎教授作的《___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报告,全面了解党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业绩,认真学习了延安精神的内容、内涵和现实价值。

用心弘扬青春正能量,实践团积极开展研讨交流、高校联谊和宣传报道,争做延安精神的播种机和宣传队。在张思德广场,队员们对英雄的缅怀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张思德纪念碑前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畅谈对建设服务型研究生会的建议。在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高校联谊会上,队员们集体朗诵了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表达对革命圣地和延安精神的崇敬之情。活动中,队员们边走边拍、边走边思、边走边写、边走边发,实时展示活动照片和个人感悟,研究生会官微“长大微生活”开展“我的红色心•我的延安情”专题宣传,和身边青年一起学习延安精神、一起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篇五 纪念抗战胜利暑期慰问百岁老兵社会实践报告2200字

今年暑假9号,我跟随“关注 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一起到凯里去看望抗战老兵潘牛九老先生。

6号联系到慰问团贵阳负责人汤明白。7、8号开始做行程的安排。

在此之前,问过初高中同学关于抗战老兵的信息,得到的消息均是没有。唯一一个同学说家附近有老兵可是却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不符合要求。我爷爷说株洲的抗战老兵几乎都已经作古了。毕竟今年都已经是胜利70周年。株洲能留下的老兵少之又少。

“既然株洲已经没有了,要不就去在贵州去找找吧。”我想。爸爸妈妈在贵阳工作,这个暑假正好要去那儿。到了贵阳,我开始联系当地的报社,日报、商报、晚报,最终在《贵阳晚报》找到关于“寻找抗战老兵”的报道。我连忙打通了文章下面留的电话。联系到了一位“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的成员,给了我一个慰问团的qq群号,加进去,我借此找到了贵阳的负责人汤明白先生。他告诉我这个月的8号、9号要去贵州凯里施秉县马号乡黄古村潘牛九老兵家祝他老人家的百岁大寿。问我要不要来当志愿者。我高兴极了,赶快答应把握好机会。

7号早上有一个小插曲活动,来贵阳艺术馆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书画展。顺便面会一下汤先生讲了一下怎么的行程安排。

老照片,老故事

这位老兵由于___坐了将近20年的牢,当他出来已经物是人非。一生穷困。志愿者找到他并给他提供帮助。他在讲述自己当初的境遇的时候泣不成声。

陈友礼老人是一位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贵州籍老兵。

他1岁丧母,自小被遗弃,11岁就随远征军赴滇西参加抗战。

70多年后的__年8月21日下午,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走访慰问陈友礼老人。得知他自幼参兵,又从没有拍过军照,于是赠送了他一张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中国抗战“娃娃兵”照片以表纪念。84岁的他顿时眼眶湿润,谁知那张世界出名的“娃娃兵”照片中的主人公就是他!

有些人认为事情不可能有这么巧。但是他把所有当时的情节和细节,包括穿着、手势、壶子和袋子里面装的什么都真实还原的时候,不得不让志愿者们感到神奇。

计划8号本来按计晚上7:00坐火车和汤明白先生去凯里在当地住下第二天早上去会见凯里志愿者,但是爸爸担心我的安全于是决定第二天清早送我去凯里。和凯里当地接待志愿者孙建梅联系后说凯里这一组已经满员了,要我去联系镇远的陆凯江,和陆约好之后9号早上5点我们就从贵阳开车出发,9点钟到达镇远古镇。全家人在镇远古镇四处游玩了一下到下午一点,我们跟着陆凯江叔叔的车开往施秉县马号潘牛九老兵家。

黔东南的大山

大山里的空气很新鲜,山里面用木头做的房子刷的都是桐油,桐油是用山里的桐树果子做的防虫防火防湿 。听陆叔叔说,为了避免汉族的追杀,苗族才到这大山中定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系列以大山为中心的风土习俗 。每户人家都有一条狗 那里的狗全是白色的 毛比较杂乱 是猎犬的一种 。河旁边有刺梨,挺大只的很多刺,但这个时候没有成熟,吃起来还是会有酸涩 。穿靛蓝色苗服的老人家累了就坐在亭子里面休息,走一会儿又到另外一个亭子

绿色的大山随着蜿蜒的路重叠明灭着。 其实这样看着心情也是特别的好

在山路上旋了1个多小时到一个路口会见其他两路志愿者的车子后 因为陆叔叔家车子的底盘比较低怕不能走接下来的更崎岖的路所以陆叔叔一家坐上了我家的车子。

陆叔叔在车上讲了很多之前慰问过的抗战老兵的故事 我听得心里很是震撼和感动 继续赶往潘老家中。

到达

老兵的家里人热情好客 唱苗歌,敬酒来欢迎志愿者们的到来。

送给老人的礼物

儿子讲述了老人抗战的经历。

向老人献花

和老人一起吹生日蜡烛

吃寿宴

老人的全家福

感动3

其实很多细节用图很难说明,但是用心想象一下用意就能够特别感动:

志愿者把包放在我爸爸车里不存戒备,潘老家大二的孙子问我要联系方式直接把手机给我自己就去招待客人对我特别放心。现在在城市里面只有朋友家人才会这么放心,第一次见到的陌生人能够这样,可见心里是多么纯良;

为了招待我们杀了一头牛,牛可是十分宝贝的,送毛巾又递酒递烟特别客气,而自己人就只吃吃猪肉和骨头;

志愿者们吃饭的桌子都是新的,而其实苗族人吃饭不用桌子,可以想到,他们为了招待我们我们特地把桌子弄来,没有向我们多说一句;

虽然住在大山里道路蜿蜒陡峭,但还是有一条可以通车的水泥路通往老兵家,听志愿者说,是政府拨款,村干部协调动员村民们一起来修的,这中间村干部是要怎样子去自愿协调,村民怎样子去出力帮助,中间的善良程度可想而知;

从前只见过电视里面苗族让远方而来的宾客喝迎客酒,拦客酒,可当自己经历的时候,还是被真真切切的热情所打动。

感悟

这是一次红色旅程。

从一开始对抗战这段历史停留在教科书程度,到看书画展听讲解听到好多真实的故事,学着去虚心了解真实的真相,去搜索相关的材料了解,问志愿者们相关历史,去采访参与到这段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自己来衡定来重新认识应该还原的历史,这是没有参加实践不会有的崭新认识,以后也会秉着客观真实的心看历史。

这是一次清心的旅程。

热心善心的志愿者们和淳朴好客的苗族人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了不少,心开阔了,不再只是关系自己还会学会去关心社会和他人。

当然这是一次幸运的旅程。

幸运能够和抗战老兵这么近距离的接触。

幸运能遇到那么美的风景和那么纯朴的苗族。

幸运能遇到靠谱的慰问团负责人和热心肠的志愿者们。

当然还幸运一路上这么好的爸爸妈妈的陪伴让我不用为安全担心。

总而言之,有意义而难忘!

再会!

篇六 202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历史路--感受抗战精神4000字

【第一篇】

XX年7月18日清晨8点半,缘梦之家志愿者服务社的队员们已经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整装待发了。今天,为了纪念抗战中的老西门,我们与其他9支队伍在老西门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一次定向越野活动,我们的目的地设置在了诸多具有深厚抗战历史的地点,在奔跑与任务中逐渐重温当年的抗战历史,体验老西门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赛由抽签开始,我们队伍的第一站抽到了梅溪小学,作为大学生团队,我们对这一带并不太熟悉,为了找到梅溪小学也是费了不小的气力。梅溪小学的文化气息确实比较突出,在学校的围墙上展示了很多古训,据我们了解,这所小学早在1878年就已成立,原名正蒙书院,辗转至今易名为梅溪小学。时值暑假,我们并没有领略到这所历史悠久的小学的日常。离小学不远便是蓬莱菜场,“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之时,蓬莱菜场被烧毁,匡仲谋老先生在抗战胜利后重新开设蓬莱菜场。如今的蓬莱菜场,我们也希望更多居民在买菜之余,还能对这段历史有所印象。

历经两个站点后,我们顿感小有成就,随着紧凑的步伐,我们走过敬业中学,走过市十中学,走过黄埔学校。短短15分钟的路程,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学堂,也是颇为惊动,老西门,它悠久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这里一所又一所知识之源,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不忘老西门,不忘我们的革命历程。我们完成任务的地点大多在校史馆,虽在比赛的环境中,却并没有着急赶路,而是静下心来去瞻仰每一所学校的坎坷发展历程,每所学校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然而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抗战。这些中学在当年抗战期间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即便是处于危险之中,这些学校仍不忘教书育人的职责,辗转反侧,寻找安全的地方继续授课。我时常觉得,一所学校从战火中走来,总能更好地珍惜资源,珍惜学生。

我们的行程也快接近最后一站了,任务很是顺利,在活动之初,我们本来互不相识,然而此时我们已经彼此了解,分工明确,我很喜欢这样的经历,在追寻历史的脚步中邂逅同道的朋友,交流彼此的生活和见解。我们又走过了少年路、普育里,来到老西门,自然要逛一下老上海的弄堂,我们的地点包含了两个弄堂地址,做完了任务,我们照常在弄堂小道间走了几圈。说起老上海的生活,一条条弄堂诉说着往昔的岁月,那时街坊邻里住的紧密,人与人间多了些嘘寒问暖,虽然生活条件艰苦朴素,然而人心却是温暖的,我们寻找任务问题的答案时,依旧能够感受到弄堂里居民们的热情,他们耐心地指引着我们方向,基于了我们很多关怀和帮助。

最后一站是文庙,我们的定向越野活动也接近尾声,一声铜锣敲响,我们的历史之旅由此圆满结束。我们这一行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队伍之间争相追赶着,去探寻下一个“革命根据地”,我们的历史之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今日,不虚此行。

活动结束后,我站在外滩黄浦江畔,回忆着自己踏过的每一个街角,回忆着今天遇到的每一个历史追寻者,回忆着老人们所讲述的革命历程。外滩的钟声响起,仿佛又是曾经那个租借地,又是曾经那个半殖民地的老上海,看着这些建筑,叫人不忘曾经的峥嵘岁月,也倍感欣喜如今的欣欣向荣。我感激这次旅程,这一天的追寻,伴随着汗水与智慧,我结识了新的朋友,看到了不一样的上海,时至下午,江风吹过甚是舒爽,我望着外滩熙熙攘攘地行人们,希望你们走过外滩,亦能带走一片老西门的历史片段,分享给你们周围的人。

【第二篇】

黎城县东骆驼村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晋东南太行区根据地的一个小村庄,地处晋冀二省交界。这个村子山连山,沟连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当时是只有几十户人家、一百多口人的贫瘠小山村。

时隔七十几年,透过一段段掩埋在历史尘烟中的往事,重新追寻抗战时期的村庄故事,依然可以清晰而又强烈地感受到血雨腥风下,村庄曾经的红色轶事。

杨秀峰夜宿西场院

1942年春的一天傍晚,一位八路军首长和三个士兵路过东骆驼村,后经村干部指引,借住在西场院王宪家里。

村中老人回忆,此人高个子,骑着马,耳朵有点聋,与房东谈话声音很高,三个士兵忙里忙外,有扫院子的,有去挑水的,半夜里听见北屋有达达声,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第二天上午,他们起身再三答谢老乡,并递上二块银元给房东,房东不要,戴眼镜的首长说“这是八路军的纪律呀,不能破坏。”并夸老乡招待的好。

其实就在这位首长入住的当天夜里,大约二更到三更时分,有两个八路军战士来到刘福成家里,说他们要借用前院西厢房南两间的房子,晚上驻哨用,于是刘福成给两个战士拿来一条毯子和一件棉衣御寒。第二天早上,估计就是5点钟左右,刘福成起床喂完牲口,看见两个人出门要走,就想送别,两个八路军示意留步,并且叮嘱千万要保密。

后来才知道西场院住的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这两个八路军战士是保卫杨秀峰的暗哨。

十字口大院秘密印报纸

1941年冬,日军井关36师团和第4、第9混成旅团一部共5000兵力,陆空配合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兵工基地黄崖洞发起进攻,《新华日报》报社奉命埋藏机器,坚壁资财,背起“报馆”打游击。在总部的周密安排下,分成小组,事先做好了小型轻便的活动铅字架和小型脚踏机,用牲口驮着,工人和编辑人员荷枪实弹,一面和鬼子转山头,一面设法印报。尽管环境恶劣,炮火连天,但《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出报。

新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转战到东骆驼村的时候,就住在十字口这个大院里,房东姓王。院里还有许多保卫报社的士兵,另外两部分士兵分别住村西(包括村南口)、村东两个出口。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共住了有六七天时间,直到他们撤走以后村民才知道是报社在这里。印报在正房、东房,机器都是用脚蹬和手摇的,铅字印刷。送报纸的时候用扁担担着、驴驮着,上面还蒙着麻布,送往敌后根据地。报社要走的那天有个村民还帮着叠报纸。几十年后专管接待的村干部证实就是新华日报社在印报纸。

十字口的王家院落还在,曾经的故事却渐渐模糊,将近消失!

1941年11月底,《胜利报》停刊,大部分人员合并到《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华北版》因战争环境的残酷而暂时收缩发行范围,1943年10月1日改为《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太行区委机关报,直到1949年8月10日停刊。《新华日报·华北版》从创刊到1943年9月30日终刊,在太行山中坚持战斗了4年零9个月,出刊846期。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艰苦岁月,铅字和子弹共鸣,笔杆和枪杆齐飞。朱总司令称赞说,“一份新华日报,等于10万军队!”。

注:曾任《胜利报》,后来在《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从事记者工作的刘江、鲁兮也到过东骆驼村。(见刘江回忆录)

陈赓关帝庙歇息讲革命

1938年响堂铺伏击战前夕,陈赓旅团于3月28日由襄垣下良东移至黎城县南委泉。772团于29日对南委泉至东阳关沿线村庄进行消息封锁,其一部驻扎于东骆驼村。30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晨7时,各兵团均由现驻地出发,天黑前于龙王庙村与马家峪村之间隐蔽集结。

30日的上午东骆驼村关帝庙旁的榔树上喜鹊在不停地叫着,似乎在迎接匆匆而过的八路军战士。刚下过小雨,路上泥泞难行,春寒咋暖,灰蒙蒙的山梁上,透出一种祥和,没有一丝打仗的气氛。大概十时左右,一个首长骑着马进了村,来到足够两人合抱的榔树下,下马歇息,只见此人戴着眼镜,走路有点瘸,走到树根的石头下,坐下来拿出公文包,在本上写写画画。这时站在村口看大过兵的村民中,有人给这位首长端来热水。首长放下手中的公文包,接过水碗放到另一块石头上先凉着,开始询问村民生活的怎么样,春耕都备好了吗等等,然后就讲现在的革命形势,说日本鬼子很快就会被赶出中国,老百姓会过上好日子的。

首长端过水碗一饮而尽,顺手将碗递给村民说:这水甜啊!说着站起身,有点蹒跚的走到马跟前,和村民道别后上马朝后贾岭方向去了,弯曲的路上,只听见士兵欻欻的脚步声。这时有人感叹:八路军大过兵,只能听见脚步声!

第二天早上,震惊中外的响堂铺伏击战胜利了,村民之后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陈赓旅长,还听说后贾岭王家楼底做过386旅临时旅部。后贾岭这件事情,后来在陈赓日记中终于觅到真迹。

在东骆驼村关帝庙旁的榔树下,陈赓的老师长刘伯承于1942年6月中旬(端午节前)路过本村,前往南委泉,刘师长也是在这块石头上歇息的。当时他看着山上的石寨说了一句话:一村两寨(应该是说东骆驼村山上有两个石头山寨,后贾岭是386旅旅部)!遗憾的是,榔树早已在1947年的土改运动中被卖掉了;所幸的是,两位首长的故事却流传下来了。

注:摘录陈赓日记 1938年4月1日。

四月一日

昨晚及今日四时前,各部(本旅)均回到三街、西庄、庙上村及马家峪一带集结,七六九团回到福堂沟集结。各团均以少数部队在公路及东阳关一带游击,并扰乱敌人,主力休息一日。

据报,敌增千余人至东阳关与涉县,将响堂铺一带民房全部焚毁。终日炮声、机枪声不息,但对我毫无损失,仅证明其残暴、愚蠢与对我恐慌而已。

师又决定主力转移到西井、南北委泉、源泉、三十亩一带集结。留七七二团一个连归亮平亲率,在苏家蛟一带游击侦察,并准备敌人深入山地时,由七七二团杀一回马枪。后贾岭架设电话,以便随时得到前面情况。

游击队组织送差忙支前

抗日战争时期,东骆驼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共产党八路军号召,组织民众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曾在王老屯、王合上组织下成立抗日游击队,为后方抗日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组织送军粮、做军鞋为八路军战士送饭、接济困难时期的人民子弟兵,秘密保卫八路军首长等。

全村男劳力大概四十人左右,响当铺战役时帮助八路军运送战利品物资。八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支前。每户出一个人一头牲口,曾前往长治市南石槽、潞城、襄垣、武乡、榆社、太谷、辽县、黄崖洞、索堡等地送差,如果遇到打仗就临时组成担架队上前线。民兵王老闷在抗战转移中被鬼子杀害于后贾岭。有不少村民草房被烧,三十多头牲畜被抢,人民与八路军同生死,共患难,奋力抗战。

抗日战争过去几十年了,为抗战做出过积极贡献的小山村—东骆驼村,现在村里人已稀少,村庄面临消失,当年的烽火日子已经被人们遗忘,搜集整理这些陈旧轶事,也算对先辈流血牺牲的一点缅怀吧!

篇七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报告:寻访老兵4950字

一、实践目的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让人们铭记历史,更好地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为了让抗战英雄们接受他们应得的敬意,我们以个人为单位开展了在全国各地寻访抗战老兵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过程

01

民政局

先去市民政局查询居住在本市的抗战老兵,得知仅存一位听力障碍的老兵之后,我辗转来到了州民政局,希望能在邻近的县里找到。

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在距离最近的凤凰县城有一位名叫胡彪的抗战老兵,抄下他的住址后便准备择日拜访。

02

第一次去凤凰

首先我们找那个模糊的住址找了很久,到了以后敲了很久门也没有人应答,于是在等了将近三个小时后只能在门口留下纸条和礼品离开。

在回程的途中意外得知有一位同学的爷爷的好朋友是抗战老兵,而且正好家也住在凤凰,但是最近他不在家,所以决定改日再去。

03

第二次去凤凰

这次去的是同学爷爷的好友家,老人名叫饶明仲,九十多岁了精神还很好。我们首先在他家里聊了一会儿,然后老人家带着我们去了万寿宫门口和沈从文墓地,为我们解读了不一样的烟雨凤凰。最后还赠给我们一本自己写的书。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原因,并没有去拜访胡彪老人家。

04

第三次去凤凰

本已经放弃的时候突然接到了胡彪爷爷打来的电话,他说非常盼望我们去家里作客,于是第二天我们便再次踏上了去凤凰的汽车。

这次在老人家里进行了非常深刻的交流,主要是讲述了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讲到动情处我们也不禁为之落泪。老人身体很好,这让我们很欣慰。

三、感悟

首先,我想感谢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陪着我一次两次三次跑民政局、跑凤凰的朋友们,不仅没有实际的利益还要自己掏钱买车票和礼品,在烈日当头的时候陪着我露天奔走,在令人窒息的大巴车厢内一起上下颠簸,在等待的失望中无功而返后乐观的安慰,如果没有他们,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他们的鼓励支持和陪伴是我的动力。而他们这种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也正是对抗战精神的延续。

其次,我想感谢两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抗战老兵——饶明仲和胡彪。

饶爷爷一生戎马,尤其是在抗战后还参加了湘西剿匪,生擒当时的匪头“窜山豹”,他的故事还被当作原型拍成了电视剧。而最近几十年,老人家更是一心向学,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研究,在各大高校开展讲座,空闲时不断写作,出了随笔集《伏枥集》。

胡爷爷重情重义,抗战时舍身救师长,抗战后心心念念报答救命恩人,就算是当年被当成_分子进行批斗的时候,也能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尤其是两位老人的友情更加令人唏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当身为国民党军排长的胡彪被无辜当作_分子抓走后(当时的规定是连长及以上职位才要接受批斗),作为共产党员的饶爷爷替他到处奔走求情,才将他放回,避免了更多的磨难。而几年前两位老人一起在沱江边散步时,耄耋之年的饶爷爷跳下水救了不慎落水的胡爷爷。

老一辈人两肋插刀的情谊让我印象深刻,而他们为了全人类的和平自由艰苦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更让我动容。战火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战争中的人们和属于他们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然后,我想小小地骄傲一下,感谢在整个过程中都坚持下来的自己。虽然有时候被高温炙烤得差点失去耐心,被漫长的等待折磨得几乎快要放弃,被和老人家交流的障碍困扰得忘了提前准备好的问题……但是最后一切都得到顺利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成长,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一步一步理清思路、寻找采访对象、确定采访主题、走访采访地点……也许刚开始我有点羡慕那些跟着媒体单位实习的同学,没什么需要操心的,但是一番操作之后,我发现也许自己单独做一件事反而能成长得更快。我学会了与政府单位打交道、利用社会资源寻找信息、单枪匹马到陌生的地方、与不熟悉的人交流……这些都是让我受益终生的东西。

最后,我想感谢在整个过程中给予了我援助之手的所有人,包括民政局的“同门师兄”,感谢他热心的指导与尽一切可能的帮助;还有关爱老兵志愿者协会的姐姐,热心提供给我们电话号码(虽然最后打不通);以及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感谢他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对这件事甚至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充满斗志……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世界中的,每一件微小的事情背后都凝结着许多人的努力,感谢这次社会实践让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和大家。

如今已94岁高龄的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因激动而微微发抖的嘴里不断重复着“盼望盼望、欢迎欢迎”,我们似乎一下子就随着这极富时代特征的见面礼仪穿越到了七十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刻着屈辱,也刻着成长

老人名叫胡彪,和《智取威虎山》里共产党员杨子荣深入虎穴时的化名一样,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伴随着声声正义号角的一生戎马。

那是在1938年,抗日战争的炮火刚刚燃起来的时候,国民党因兵源枯竭四处抓壮丁,胡彪被编入73军77师230团第三连。此时他还未满16岁,“甚至只和部队为我们配备的步枪一样高”。

也许是年龄小、加入队伍的时间短,胡彪还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反而是好奇地打量着周围自己从未见过的一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因为以前和哥哥弟弟一起上过私学,读了十一年书,甚至70多年后的今天还能张口就背出四书五经,所以胡彪成了部队里少有的“文化人”,帮着做一些清点文册、复刻军令等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一个“师爷”样的职位。

然而闲散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很快,胡彪迎来了人生中第一场战役:突袭鸦雀岭。

那时胡彪的军队在湖北一带负责长江江防,他们决定渡过长江夜袭日军在鸦雀岭的驻扎地。万万没想到,日军早已在周围竖起了几米高的电网,只看见蓝紫色的电流“嗞啦啦”地流窜着,不时还有电火花闪起,胡彪哪里见过这阵仗,顿时整个人都懵了,还没缓过神的当口,就听见了撤退的命令。

这场战役最终以惨败收场,师长柳际明不止一次说过“突袭鸦雀岭未果是本师的耻辱”,所以胡彪深受感染,开始认真学习作战知识。匍匐前进、射击技巧、军事理论……一边刚学习训练的东西还没完全消化,另一边战场上的号角就已经吹响。

在“边打边学”的过程中,胡彪渐渐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

1941年,胡彪参加了长沙第三次会战。军队到橘子洲河边时,军长彭位仁召集全军官兵讲话,指着河对面慷慨陈词:“长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要拼了命也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胡彪奉命从后路围剿敌人,在巷战里,枪炮声就像放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响个不停,胡彪刚开始吓得上下牙齿直打颤,连枪都拿不稳,后来看我方将士个个英勇无畏、以一敌五,打得敌人节节败退,便也放开了胆子往前冲。黎明时,双方抢占韩家山高地,战斗异常激烈,耳畔全是杀敌声、冲锋声、号角声。这时敌方派来了飞机掩护撤退,炸弹、燃烧弹让战友们接连丧命。

正是因为无数献出了生命的战士,才让长沙成了一座日军久攻不陷的城市。

刻着牺牲,也刻着大义

次年,胡彪奉命调往岳阳。由于联系中断,在尚未交接的情况下前线队伍已经零乱不堪,在老百姓中间有汉_混在一起逃亡,怕伤及无辜的团长李钲亚因此被活捉。水旱两路被围得水泄不通,有的战士游进湖中,却被日军的橡皮艇围歼扫射而亡,幸存的战士则藏匿在芦苇中过夜。胡彪则坐在一块木头上用手划,饿了就在芦苇丛中找野鸭蛋充饥,就这样在水里漂了几天,竟生生从岳阳到了常德!到收容所报到收编归队时浑身都泡发白了,“现在想起来肉都是麻的,像蚂蚁咬过一样”。随后胡彪跟随部队负责排除日军在常德一带暗投的瓦斯毒气弹。

1943年9月日本向常德石门猛攻,房屋几乎被炸毁烧光,而且因为日军有飞机的支援,胡彪军队伤亡惨重,仅仅剩下几个战士。当时他是副排长,被安排掩护副师长田君健撤退。在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胡彪和一名叫段排附的战士留到最后撤离。刚翻过一个小山坡,段排附猛然向他喊道:“你的双脚红了!”胡彪低头一看,汩汩冒出的鲜血把整个绑腿都染红了,瞬间脚一软就站不起来了。段排附要来帮他,他含着泪说:“不行,敌人要捉活的,你快跑!我死了,你就给我家里带个信,再给我烧点纸钱罢!”然后将身子猛地往旁边的荆棘堆里一滚,在里面藏匿了一夜,竟然从而躲过了日军的搜寻。第二天天刚亮,双脚骨头被弹片打穿的他无奈之下只有咬紧牙关跪着爬走,双脚全是血肉混着泥沙,在几近晕厥之际被善良的百姓所救。

胡彪暂住在一名叫做“胡七鸽子”的人家里,幸而得到当地懂草药的村民替他医治。而且发现这里的人都姓胡,所以大伙都亲热地喊他为“家门”。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草药无法让枪伤的伤势得到改善,正好听说部队在慈利驻扎,就派人将他抬到那去。

到达部队时,天已断黑。“喂,开门,你们的副排长胡彪回来了!”热心的老乡吆喝道。段排附出来一看确是本人,就帮着把他抬到屋里,大家都围着他哭了起来,原来他们都以为再也见不到他了,纸钱都烧好了,甚至还有人上来掐他看是人是鬼。见此情景,胡彪反而笑了起来:“你们不要哭了,我不是回来了嘛,你们快招呼我的救命恩人。”因为抗日,军民都拧成一股绳,结了鱼水之情。次日恩人回家了,但是胡彪却一生也忘记不了他们,他默默地记下了他们的住址,时刻准备着报答他们。

. 第二天他被送往野战医院医治,田副师长来慰问并指名把他评为“战斗英雄”。说到这里,头发花白的老人多次哽咽,最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舍不得师长啊!”原来他和师长都是凤凰老乡,但那次慈利一别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这时胡彪的腿伤又久治不好,主治医生建议锯掉右脚避免腹部中毒,但他死也不愿签字:“挨枪挨炮都挨过来了,砍脚就划不来了!”后来调来一医务主任看了他的伤情替他在无麻药的情况下开刀动手术,才慢慢好转。经过疗养后,走路基本恢复正常,然而在当时伤兵出逃大有人在的情况下,他却在伤愈后毅然决然选择归队,只因“祖国需要我!人民需要我!”

刻着委屈,也刻着荣光

1944年归队后胡彪一直负责益阳的城防工作。有一天他们正和日军在郊外战斗得难解难分,枪炮密集之间,忽然听见有人大喊“不要打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高兴得跳起来,然而接下来就陷入了迷茫:不打仗了,干什么去呢?

辗转在岳阳、武汉剿灭残余部队、驯养战马几年之后,他在1948年追随老长官黄鸿钓在广西南宁团管区当准事务长。同年南宁和平解放,有的去了海南,有的去了台湾,而他和女扮男装一路跟随的爱人回到了老家凤凰,家里还有92岁的老母亲等着他。

为了生计他去了贵州汞矿当井下运输工,眼看着工作和生活渐渐有了保障,但好景不长,在1958年的整风政治运动中,胡彪被划为_分子,矿上分文不给地就把他从贵州遣返回凤凰。因生活没有着落,他做过挑水工、锅炉工、炊事员、采矿工,后来企业倒闭他便改行做挑夫,每天肩挑背驮劳动度日。

苦难并没有结束,在1965年的“四清”运动中,工作组长张世昌把他过去参加抗战和负伤等证明文件全部没收烧毁,还对他进行了批斗。说到这里,老人懊恼得直拍大腿,浑浊的眼角再次湿润:“都怪我当年在部队呆久了,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然也不会让他把所有东西给拿了去,现在什么都没有了。”1968年,胡彪全家被下放到偏远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监督和再教育,那时他几乎是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知道要赶紧低着头到前面去接受大家的“批斗”。直到1978年__届__全会后,他才恢复身份回到凤凰。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他在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的抗战岁月中奋不顾身、浴血奋战的事一直得不到承认。直到去年,当第一批媒体记者走进他家门的时候,他郑重地说道:“今天能够有幸得到你们以看望抗战英雄的名誉来采访我的过去经历,我很感动,请允许我代表我的那些为抗日阵亡的弟兄们向你们鞠躬和感谢。”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再之后的事就顺理成章了,不仅每年会有相关组织来探望老人家,政府每个月也有几千块钱的补贴,老人感叹道:“还是现在的时代好啊,只讲抗日英雄,不分什么国民党与共产党。”并且还伤感地说,只怕当年那些曾经批斗过他的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了。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胡彪老人表示自己目前的两个愿望,一是9月3日那天去北京看大阅兵,一是去大龙潭感谢当年救了自己一命的恩人。

四、作者手记

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大地仍记得炮火的创伤,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见证者们渐渐离我们远去,抗战精神也似乎在愈演愈神的“抗日神剧”中慢慢消弭。历史,不能忘记,也不容忘记。在反抗外敌入侵过程中,中国人民焕发出的以爱国主义____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

篇八 202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感恩缅怀革命先辈之旅1300字

__ 年 8 月 1 日,恰逢建军节,也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在郑州慈善总会的牵引下,在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吴若旻老师的带领下,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我的抗战”小分队以及管理学院“星火”暑期实践团队再次踏上征程——慰问抗战老兵吴长春老爷爷。

吴长春老爷爷 1944 年参加八路军,那时的他只有 16 岁。在十年军旅生涯中,吴长春爷爷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和平解放云南、广西十万大山剿匪等。 1951 年 3 月,他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的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都曾是他的战友。

上午九点半,吴老师及管理学院星火团队全体到达吴老爷子家所在的家属院。未免人多惊吓到吴爷爷,吴老师先打电话说明情况,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吴爷爷马上说要到门口接我们。吴爷爷出现后,反倒我们受到了惊吓,年近九十的吴爷爷身体如此硬朗,这也令大家都很欣慰。十分钟后,我们到达吴爷爷家,吴爷爷热情的为我们准备凳子,吴老师也送上了事先准备好的慰问品,并颁发“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荣誉证书,今天的访问正式开始了。

说到打仗,吴爷爷马上来了兴致。说到第一次参加战斗,吴老爷子印象十分深刻,当时的他还是一名通讯兵,接到连长的命令后,马上赶往通知另一驻地的三连迂回包抄敌人,最后部队成功歼灭敌人,十六岁的他也在返回驻地的途中缴获了一把三八大盖。说到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儿,吴爷爷显得非常骄傲。当时的一次会议时,突然吴爷爷感觉不对劲,他马上把一旁的政委扑到,并趴在政委的身上,身边响起了炮声,政委毫发未损,弹片落在了吴爷爷身上,所幸没有什么大碍。

当吴爷爷被问及在追随大部队解放全中国时有没有想过亲人时,吴爷爷说:“打仗嘛,有什么好想。”当被问及在打仗时有没有顾忌过自己的生死时,吴爷爷说:“打仗嘛,死就死了嘛。”我被这样的回答深深的震撼,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气魄。是啊,打仗,这就是当时的爷爷生命中的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却不为自己。战争胜利了,吴爷爷却伤痕累累。

吴爷爷就这样追随部队作战,河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跑遍了全中国,也解放了全中国。在吴长春漫长的戎马生涯中,参加过无数次战役,解放过无数个城市和村庄。然而,这其中与他最有缘分的,还是郑州。在解放了这座城市 31 年之后,他“解甲归田”,来到这里生活,度过生命中最安宁的时光。如今, 80 岁的吴长春在城市西区一套简朴的三居室里安享晚年。他的子孙后代,也在这个城市里成长、学习、工作、生活,成为地地道道的郑州人。说起当年为这个城市浴血奋战的经历,暮年的老人眼中仍有激情在燃烧。

寻红色之花,育红色枝桠。战争结束了,而革命精神并不是尽头。时间可以带走树木森林,带走俊美的风景,却带不走这伟大的精神,这舍己为国,不惧艰险的革命精神。我们这些大学生就是初生的嫩芽,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我们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但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感恩,去报答所有的为祖国奋斗过的英雄们。“感恩革命先辈,弘扬红色精神”——我们在路上。

篇九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实践报告1000字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暑假期间,江南学子寻访抗战老兵,向抗战老兵致敬。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红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辅导员洪筱的带领下走访了无锡市空军干休所的卜仲谟、许映泉、吴辛三位老党员,倾听了老党员的抗战经历。

吴老作为三位老前辈中第一位发言者为同学们讲解了抗战的部分历史,而后向同学们讲述了抗日精神的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卜老为大家详细讲述了抗战过程中的历史事实和战斗经历。同学们听的特别认真并积极地就抗日战场上国共战场的分布、当代一些青少年不了解抗战历史的现状、现如今中日关系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许老向同学们介绍了三位老党员的事迹,包括他们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担当学校课外辅导员的经历,并且向我们透露卜老用意念战胜癌症的事迹,同时许老也提出他们在工作向中小学生普及抗日历史知识时中小学生不重视的现状,许老希望当今的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能够认真回顾抗日历史,珍惜现在的生活。

理学院“铭记”实践团在学院分团书记李勤的带领下,前往七三〇二部队无锡第一干休所,开展“我与抗战老兵”面对面活动。

在学校关工委离退休处蒋老师的帮助下,实践团有幸联系到了许老、林老两位抗战老兵。尽管岁月在两位近90岁的老人脸上留下了纹路,但军人那坚毅而又深邃的目光丝毫不减,静静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许老,1943年加入新四军,主要活动在浙江、江苏一带,参加过长兴、抗美援朝等战役。许老在采访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现着老一代革命者如何一步步树立并坚定自己的信念,他所展现的坚定与乐观让在座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林老,1942年在山东加入八路军。他以“信仰,使我前进的动力”为中心,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历。尽管他们都已是耄耋老人,记忆力大不如前,但对于抗战的那段历史,始终铭记于心。他们想通过叙述自身经历,向大家还原70年前的历史,“牢记历史,开创未来”便是二老对后辈的期望。

近距离感受抗战老兵的峥嵘岁月,领会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在享受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同时,肩负起历史责任,传承民族精神。

让过去的故事传递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凋零老去的是青葱岁月,永不消逝的是爱国情怀。

篇十 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寻访社会实践活动报告1300字

重庆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 ——“为英雄正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九十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社会实践调研团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已圆满结束。团队成员共9人,邓雪梅老师为带队教师。以下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总结。

一、完善自我管理,提高团队凝聚力

活动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合作,但是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前提。作为大学生,参加校外三下乡活动的时候,礼貌和形象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代表了个人,而且还代表了团队和学校。在社区宣传抗战胜利70周年时,团队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了进来,热情地为社区的居民讲解,让宣传目的得到全面体现,吸引带动了居民参与到活动当中。团队的凝聚力则需要在和谐和愉快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提高。

二、开展走访活动,了解历史

开展拜访抗战老兵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收集调查问卷中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完成我们的调研报告,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那段让人不能忘却的历史,通过直接和抗战老英雄对话,听老英雄讲述那些他们抗战的故事,体会当时战乱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拓展工作领域,为人民服务

在拜访过程中,团队为老兵带去了一些慰问品,据了解,抗战老兵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裕。团队应该做的是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情况,保障老英雄的生活。现在幸福的生活都是这些老英雄打下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团队也会定期去看望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九十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调研队赶赴铜梁区开展拜访抗战老英雄、参观纪念馆等活动。

7月19日上午,团队来到铜梁区巴川镇陈奎老先生家中,陈老英雄今年91岁高龄,但是身体很硬朗,精神矍铄。他为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生死故事,老先生讲述时,眼里还泛着泪光。老英雄因日军的轰炸,不幸被弹片击中,导致腹部左侧受伤,当老英雄给我们看他的伤疤时,突然感觉战争离我们这么近又那么远。下午拜访了另一位老战士江伯高,团队为老英雄表演了节目,和老英雄一起合唱了革命歌曲,老英雄被我们的热情所感染,老英雄还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合唱,更显精神抖擞,让大家仿佛看到了当年老英雄上战场奋勇杀敌的风采。他们就是“活历史”,生活在我们身边,为后人讲述着那些老故事。当听到这些故事,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团队成员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应更加珍惜。

7月20日,我们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邱少云纪念馆和冯玉祥故居,每段故事、每张图片、每件遗物都震撼着团队的每一个人。仿佛大家都置身在那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峥嵘岁月当中,真实地感受了那段历史。

此次活动强烈地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聆听作为“活历史”的两位老先生口述抗战历史,艰苦奋斗,与敌人顽强拼搏的事迹。让记忆永存,让精神永恒。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该饮水思源,感恩抗战老兵,向抗战老兵致敬。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责任。

篇十一 202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社会实践报告1600字

__年7月19日早上,“追寻红色记忆弘扬抗战精神”——北京体育大学思政部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活动。活动第一天,为了追寻红色记忆,我们参观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遵义民俗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___、张闻天、王稼祥故居。

早上8:30我们在张也老师的带队下,到达了遵义红军山,这里也是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的所在地,与当年红军鏖战的红花岗、老鸦山遥遥相望,集中了建国后在遵义各处找到的红军遗骨,故又称红军山。走进陵园,沿着数百级石阶而上,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震撼人心。纪念碑高30米,下宽6米。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该标志由钛合金浇铸的风铃片组成,每块风铃片表面都覆有9999纯金箔,抬头望去,标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每逢风起,标志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风铃声,好似烈士英魂在耳旁细语。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的底座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大圆环由4个5米高的红军头像支撑,用花岗岩石雕凿而成,分别对应红军指挥员、卫生员、战士和赤卫队员的形象,寓意着红军威震四方。圆环的内壁是4组汉白玉石浮雕,内容分别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

从一旁的小路上去,只见满山青松翠柏,一座巨大的红砂石墓茔掩映在万绿丛中,里面安葬着红三军团参谋长邓平同志的骨灰。山上还有一座青石圆坟,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红军坟”三个大字。里面葬着一位当年为遵义人民治病而惨遭反动派杀害的红军卫生员。在这里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对烈士进行了一个缅怀仪式。

继续沿着小道前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刻满名字的石碑,看着一个一个的名字,心中不由的肃然起敬。穿过纪念碑往下,便是邓萍墓。邓萍是四川富顺人,他少年投身于革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加入____,是党派到黄埔军官学校的早期毕业生,有较深的政治、军事素养及其他渊博的学识。邓萍墓形如一个巨型花圈,造型端庄,深切表达了遵义人民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和悼念之情。

从红军山上下来,实践团一行10人到了遵义民俗博物馆,遵义民俗博物馆毗邻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红军街上,遵义民俗博物馆的建成与遵义会议纪念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博物馆内有古朴典雅、精雕细琢的明清家具、汉宋的陶瓷、石雕、傩戏等。藏品有明清瓷器、宋元石雕、黔北雕花门窗、明清家具、傩戏面具等,这也是贵州省第一家民营博物馆。

在领略了遵义的民俗民风之后,我们到了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___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成立了由___、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确立了以_______新的___的正确领导和___在红军和___的领导地位。同时,在这里我们跟随历史材料以及一些艺术作品重新的回顾了一下这段历史路。追寻当年他们的艰苦生活,学习他们的抗战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将这种优良品质传承下去。让他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从遵义会议遗址出来,我们沿途参观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这里正是红军播下无数革命火种的地方,看到了当年《红星》报的编辑部、宣传部;理解到了救国的方式不仅仅只有一种上战场,还有一种就是用无形的手,帮助大家。

最后一站,我们到了___、张闻天、王稼祥故居,___住在楼上左前间,张闻天住在楼下左前间。王稼祥住在楼上右前间。两位同志的住室,其陈设与___的住室大体相同。其余楼上楼下的房间是___干部与警卫员的住室。长征中,这几位重要的领导人常常走到一起,住到一起,交流看法,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篇十二 202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专题优秀社会实践报告650字

一、机缘

广西梧州广电大型系列节目《铭记——抗战胜利70周年》联合藤县电视台采访组来到了我的家乡藤县开展探寻抗战遗迹、采访健在老兵活动,我有幸跟随藤县电视台记者前去藤县和平镇,虽然我没有采写、拍摄的任务,但是我能参与到这些记者的探访过程中。

之前藤县电视台已联系好了和平镇抗战老兵的家人,7月29日一早,我们便携带器材设备赶赴和平镇大良村。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廖焕明

走访了文圩镇大明村抗日老兵廖焕明,听取老人讲述和平镇座垌村群众英勇抗日的故事。

其中一名记者查阅了廖焕明老人的日记,详细了解当时战争的艰苦处境。

藤县电视台还特别联合爱心企业给老人送上鲜花、字幅、慰问品,诵读《致老兵的一封信》,组织医护人员给老人作免费体检。

虽然廖焕明老人已93岁高龄,但他讲诉起那段刻骨铭心的抗日经历时,仍然条理清晰、热忱满满。而廖焕明的妻子回忆起抗日战争那段辛酸往事时,也不由得泛起了泪花。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黄祖武

抗日航空烈士黄祖武的女儿向大家展示了其专门为父亲印制的纪念册,讲诉了黄祖武在生前最后时刻为拯救战斗机而拒绝跳伞的英勇瞬间。

二、感悟

原来在我一直生活的熟悉的家乡藤县,也曾发生过战争,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顽强不屈保卫着这一片疆土。我在采访过程中,看到了专为抗战而建造的建筑物,现在看来已十分老旧简陋。老兵走过去,用树枝将门前的蜘蛛网扫去,轻微的举动却触动了我,更加体会到今天美好的生活正是由这些勇士用血与汗换来的。而让这些抗战故事代代相传,也是记者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十三 2023大学生暑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950字

暮春时节,我们来到蔡家崖,来到晋绥老党员温荷芝家。

其时,老人正独自一人撑着拐棍,坐在门口的石碾子上晒太阳。听说我们来采访,老人立刻站了起来,陪我们往家走。两间旧窑洞,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平静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在老人开门的瞬间,我们发现他身上还吊着个导流袋。

这个土生土长的晋西北老汉有71年的党龄,一生没有离开过这块土地。当年的小八路,如今已到耄耋之年。温荷芝的女儿告诉记者,自从8年前做过一次手术后,老人身体已大不如前,而且记忆力也不行了。

聊起当年晋绥边区,老人异常高兴,说起贺龙、说起李井泉、说到习仲勋……话匣子一打开,就有讲不完的故事。老汉的女儿一再劝他慢慢讲别激动。

陪同我们的村委会副主任温利川介绍,多年来老人疾病缠身,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好。

没想到老人接过话茬说:“很好了,知足吧!毛主席在这里住的时候,最好吃的也就是个油糕粉汤,现在的日子跟过去比,真是天上地下了。”

但一说起现在的一些干部,老人颤巍巍想要站起来:“我看电视……我看电视……有些干部忘本了,太不像话……太不像话。贪污那么多钱干什么?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就是为了老百姓不受剥削不受压迫……”

当记者问他有啥困难时,老人说:“比起那些一起闹革命早早死去的人,我活了快90了,很知足,没什么要求了。”他加重语气说:“跟共产党没错,共产党没有亏欠咱老百姓。”

在蔡家崖村口,我们遇见了蔡家崖村的老村委会主任、69岁的温二油。当了几十年的村干部,温二油对蔡家崖村的情况了如指掌。

“蔡家崖是红色老区。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蔡家崖人可以自豪地说,时代在变,但我们跟党走的决心没变。蔡家崖永远是红色的。”

历史退回到一甲子前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1948年3月23日正午,在老船工的划桨摇橹声中,___满含深情地离开了他生活战斗将近__年的陕北,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在蔡家崖,毛主席说:“要早上想一想,中午想一想,晚上想一想,一日三思,不要犯错误。要做一个自觉的、完全清醒的革命者。”他还以黄河上掌船的老艄公为例,意味深长地对一些干部说:黄河上的老艄公,不管风吹浪打,眼睛总是朝着前方,双手总是牢牢地掌着舵。

篇十四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报告1650字

实践内容

参加市内纪念《抗战70周年图片展》、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了解沂蒙革命先烈抗战英勇事迹,学习红色沂蒙精神,增强爱国情感,纪念中国抗日战争70周年。

时间

2023年8月1日 周六

实践总结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得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奇耻大辱,使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越陷越深;三十多年后,“九一八事变”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七七事变”的战火硝烟弥漫在卢沟桥畔。曾经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失去了原有的尊严,整个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只有挺身而出!只有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于是____站出来了,互相奔走呼号,带领全民族人民举起愤怒的大刀,浴血奋战,正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沉重而辉煌的一页。

我的家乡山东临沂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这里播撒革命的火种,领导创立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沂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面对日军疯狂的“扫荡”、“蚕食”和“封锁”,八路军和沂蒙人民紧密团结,同仇敌忾,生死与共,同日寇展开了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中国抗战史上的壮丽诗篇。张元寿、常恩多、沂蒙六姐妹、红嫂明德英等一大批抗日英

雄在沂蒙大地涌现,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实践过程

首先,我先去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其坐落在陵园的中央,为五角亭柱式构筑,凸显出东西方建筑风格的有机结合。塔座为一石质平台周围有石栏环绕,四面各有12级台阶,通向环塔甬道。塔身挺拔雄伟,耸入云霄。正面为___主席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大字,金光闪耀。四周石碑上刻有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___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以及华东局、山东省人民政府、鲁中南行署的建塔碑文。塔身五个角上各有两条石柱,石柱顶端和亭内五面塔壁上各有一大型浮雕,讴歌了华东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塔身四周以青铜栏杆护围。塔顶缀一大型景泰蓝质红五角星,红光闪映,象征革命烈士功高及天,光照千秋。

参观完烈士陵园,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耸立在馆前的是名为“永恒”的雕塑,象征着革命英雄永远在我们心中永不泯灭。纪念馆分为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解放战争纪念馆。抗日战争纪念馆主要展出了沂蒙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日作战、日军在山东犯下的暴行、铜墙铁壁等内容。解放战争纪念馆主要展出了华东军民在陈毅、粟裕、谭震林领导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重大战役。两馆展出有较高历史价值的革命文物300余件,并运用照片、文字、雕塑、场景及电视、投影等较先进的声光电展示手段,再现了这一重要的历史。

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雕塑,和挂在墙壁上___主席2023年在这里参观,缅怀先烈时的重要讲话。乘扶梯上楼去,进入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厅,可以看见挂在墙上的详细的沂蒙抗日根据地战略地图,从地图中可以清楚的了解沂蒙地区抗日的路线走向。馆内成列着很多抗日浮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革命先烈英勇奋战的战况。展馆内还介绍了沂蒙地区英勇抗战的民众,如 沂蒙六姐妹,以及沂蒙山区人民看日战争时期赖以生活和帮助红军的生活工具。

接着我去了位于市图书馆六楼展览中心的“山东抗战70周年图片展”。

展内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参观的民众,其中最多的是孩子以及带领孩子的家长。承办方市图书馆还派出志愿者和讲解员服务前来参观的民众。

我们不应遗忘“9·3”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作为一名中国人,必须牢记:九月三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抗击法西斯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主要国家。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了。今天,我们追思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纪念那场伟大胜利,我们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吸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启发,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

篇十五 2023大学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追寻红色记忆社会实践报告400字

7月16日,化工与制药学院“触摸抗战遗迹,重温浴血岁月”红色回忆寻访团一行14人来到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继续追寻“红色记忆”。

炎炎夏日,在这座清朝道光年间的四合院中,百余清一色的砖瓦房,庄严肃穆,给人带来视觉的震撼和心灵上洗礼。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参观了解救亡室、电台室、刘少奇住室等多个展室,在展室内,一件件旧物、一杆杆长枪、一幅幅图片,向大家诉说着____的光荣历史,记录着我党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光辉革命历程,展示了革命英雄的独特风采,体现出了____的革命、建设的奋斗史历史。

“红色寻访”告一段落,“爱国”之情难以言表,队员们通过实地寻访亲身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经历会一直萦绕在脑海之中,时刻鞭策自己,作为祖国未来的主力军,要认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2023年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十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