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学生报告
栏目

xxxx年历史地理学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04 热度:69

xxxx年历史地理学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一 xxxx年历史地理学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4650字

实习期三个月,可比较清晰的分为三段,即初始近一个月的大苑村寺庙遗址发掘,中间的室内学习阶段及后段月余的大兴墓葬发掘及整体室内整理,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田野发掘部分和室内学习整理部分。详述如下:

田野发掘

大苑寺庙遗址

大苑村寺庙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东约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东西两边皆为民宅,南边缘靠近公路。为配合北京西六环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发掘区原为民房及果园、耕地等,发掘前已被平毁,遍布树根和碎砖瓦块等。

此次发掘,方便起见,以大概发掘区中心位置一固定物为中心基点,按南北正方向采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个发掘区。其中i、ⅳ区首先发掘,多数布方规格5×5米,少数10×10米,ii、iii区发掘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边角处地理局限布方10×5米,布方规格大致以钻探所得遗迹复杂程度为标准。

遗址从____年2月11正式开方发掘,其后近一月中,我们偶有断续的发掘了i、ⅳ区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个遗址中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一段。

遗址由于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层也相对较简单。统一后,地层分为三层,其中②层又分为②a、②b两层,结合成因具体描述如下:

①层,表土层,土色灰黑,较为疏松,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塑料,碳屑等,厚15-30厘米左右。应为近现代居民生活、耕扰所致。

②a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少量白灰点等,包含物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15—70cm,厚约10-30cm。应为②b层建筑废弃塌毁后,在其上堆积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砖瓦块应与当时人们的挖翻等活动有关。结合遗址推测为明清后期。

②b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较多白灰点、料礓石块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样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见的寺庙房基s1即开口于本层下,打破③层。推断其应为明清此遗址寺庙建筑废弃塌毁形成的遗迹。

③层,土色浅黄,土质致密,包含物较少,深约30-50cm,厚度不明。不见遗迹现象,人类活动痕迹较少,应为原始自然堆积。但我个人推断这应不是原生地层,应仅为自然堆积,与当地河流较多有莫大关系。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层状况总结,个别探方还不见有②b层,土质土色、地层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个体的细微差别。

在这个遗址发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两个左右的探方发掘,这其中我负责了i区的t0301和t0302。两探方都位于i区第三列,南北相邻,地层完整,遗迹方面有一现代沟、两段基槽,却无有价值遗物出土,这与大多数探方的遗物较少状况基本相同。

大兴16#地

大兴16#地,位于北京大兴区新城北区,周围高楼民宅隔路环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主要是墓葬发掘。此区域呈长方形,东西长485-580m,南北宽330-400米,遗迹现象主要分布于此地点偏南部,一线大体呈东、中、西三区。

此地点共有墓葬46座,东区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钱币可知全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布密集而无打破,墓葬规模大小不一,有单、双、三、四人墓,其中双人墓最多,余者数量大致相当。双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随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东,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规律一致,可断定余者非妻则妾。东区墓葬以m14规格最高:四人葬、每人皆双棺、每棺都有随葬品。有趣的现象是,在已初步断定西首为男的情况下,次西位的棺中随葬品数量相当丰富,铜钱、珠花、发簪等都远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为多,联系实际我们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结合当时的风俗生活,几人的家庭地位及内部关系会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中区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较明显的初步判定主体为辽金墓,还有少数唐墓,甚至个别墓时代推测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辽金墓大多数为砖砌顶贴石灰穹庐顶墓室、仿木砖雕斗拱墓门、“凸”字形台阶墓道、“人”字形结构砖封门,垂面梯形砖砌祭台等,墓门上多数有彩绘,但地仗粗糙,甚至直接用颜料涂画于砖面,酥碱、空鼓等病害底部严重,上部略好,但整体保存鲜有喜人者。绘画内容较简单,常大幅面素黑、素红,少量云纹、十字、鸟雀等花纹多黑彩白地。

墓室内皆前半部墙嵌灯台,两边放置随葬品。灯具为白瓷盏,随葬品多陶瓷类,常为罐、碗、盏等日常器皿样式,瓷器质地一般,多白瓷,皆为民窑产品,且多有磨损痕迹,推测应为墓主生前家庭日常所用,瓷器常有伴陶器放置在棺床右边的现象。陶器些许为低温软陶,脆弱易碎,可能是专用随葬的冥器。但都不见鸡腿瓶等类辽金时代契丹等少数民族特色器物。除此外,有些淤泥面上还见有规矩木痕,推测或有木器如桌椅箱奁等随葬。内部建筑也相对比较简单,斗拱多为彩画,个别好些的一圈墓室壁上,有凸砖条表示的桌椅造型和简单重复的彩绘婢女、直棂窗,彩绘保存状况些许略好于墓门上彩绘,这当然与墓室内外的彩绘质地好坏、淤土状况、温湿度、霉菌种类及多少等密切相关。

后半部置有棺床,皆砖砌,贴墙成半圆状,部分棺床上有骨灰台。骨灰周围和其下常见有钱币及木痕,推测应为骨灰和随葬钱币都置于骨灰盒内入葬。这些墓葬无一例外都有骨灰,而不见较完整尸骨,初步推测北京地区在辽金时代这种少数民族火葬葬制应是占主流的,甚至影响了许多不见少数民族特色器物随葬的汉人墓主的葬制。

除过上述形式的辽金墓,还有类极简单的瓦罐骨灰葬式,即骨灰置于一带盖大瓦罐中,然后葬于半米至一米见方左右的或土圹或砖砌的小墓室中,往往几个墓十分集中甚至叠压,而鲜见随葬品。或许是社会最下层或士卒死亡的仓促简易葬式。

唐墓多为船形或近长方形砖室墓,少数有铺地砖及墓道(当然不排除墓道被破坏者),出土有铜钱、交股弹压式环曲柄铁剪、八棱菱花铜镜、蚌壳等,与北京地区之前已作过研究确定的唐墓情况十分类似,比较典型。

推测可能是北魏时期的墓葬较典型的一座特征如下:土圹砖墓,墓圹近似长方形,墓室平面近梯形,南宽北窄。墓室底部铺砖,墓室四壁用砖错缝起券,往上渐渐收缩,至墓室顶部用竖砖交错相差封顶。有人骨两具,皆近南向,比较少见。随葬一铜钱、一罐。铜钱锈蚀不清,所以,仅由罐的形制并结合整个葬制与已有北京地区资料进行对比,推测可能为北魏时期墓葬。

西区共有墓葬四座,皆辽金墓,可较明显的分为两组。偏北两座相互靠近,东西平行,形制等与之上介绍的穹庐顶墓大致相同,保存状况除一座塌顶外其余还都较好。另外一组偏南些,南北向贴近,更一致的是,两墓除墓门两角贴墓道壁处残存数砖外,空无一物,但土圹保存完好,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两墓主同为迁走。

2 3 下一页

以上便是大兴16#地墓葬遗迹的一个大概介绍,在此次发掘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四座墓的发掘和三座墓的整理工作。包括清墓一座,唐墓一座,辽金墓两座,其中由于时间关系一座辽金墓未清理完,转交技工。

发掘经验教训

在北京实习之前,我仅有的一点实践经验是来自于2023年忻州定襄青石遗址二十天的实习,但仅算是个入门掌握,基础还比较差,经验也很贫乏,具体操作的手上感觉也很一般。这次在北京长时间的实习,弥补了我以前的多方面欠缺,比如墓葬的发掘、古代建筑基址的掌握等,同时重温并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具体发掘操作规程和方法技术,而这些是仅靠课堂学习所不能得到的,的确受益匪浅。这其中有几次经历尤其使我印象深刻。

在大苑t0302发掘中,有一次刮面后,发现有一片近圆形区域土质土色偏硬发黑,与周围明显不同,再刮后,依然存在,且有少量石灰出现,这在周围更是不见,推测有可能是灰坑,技工师傅帮看了,也并未予以否定,按照先后关系,决定予以发掘。可在发掘过程中,才发现,偏硬发黑夹杂石灰土竟找不到边,这才明白过来:我把地层做成了灰坑,开了“天窗”。如果之前再多刮几次,再细心一点,随着这种现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或许就不会出此无法弥补的错误。

遗迹是历史的积淀,是“一次性”不可重复的。我深感惭愧……

类似的事情在大兴墓葬发掘中也有一件。m42是一座穹庐顶的辽金墓,我负责发掘了一段时间,在找墓道的过程中,在确定已到原始地面的情况下,但所找出“凸”字形墓道宽窄过渡的一边肩部一段却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虽然已有其他人的肯定。果然,发掘到近一米深的黑色地层土时,发现果然错了,实际肩部距墓门出檐的下垂面仅有五公分左右距离,比我之前所划线要近,老师和技工师傅们有说也可能本来就是上宽下窄坡状过度的,或坍塌的,因为之前的m21就有过类似的情况。但我知道那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因为黑土以下的部分基本都是竖直的,事实不容商量……只有自责和教训。

当然,实践中有忧也有喜,在m19的发掘中,虽然是一座空墓,但并不大影响我们的操作实践,我和l_r在技工师傅的指导下共同剥出了五个原始台阶面(共六个),同时也找出了墓室原始土圹边的大部,原始边(面)非做出的边(面)所能比,同样这种心情也是难以言喻的。

三个月中和技工师傅的工作交流,有几点体会,这或许也可称为书本学习和实践经验之间关系的一些感触。

众所周知,一般的技工师傅,并不是从学校里系统学得田野考古知识的,而是通过类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的,毋庸置疑,这种经验是宝贵的,但由于考古发掘本身的不小成本和经常所进行的配合基建性质,往往会无奈注重速度而降低了田野发掘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和细密性,长此以往,习惯形成,在我们实习中同样也会在正确指导的同时,也参有少量个人的非科学性的内容方法,如刮面找不出边,即打探眼,最后遗迹往往千疮百孔,甚至会破坏重要信息;墓葬主体发掘完毕翻棺时,仅凭经验不全翻,很有可能漏掉遗物及信息;能用锹则不用铲,往往会在去大块土时就把骨架蹭得多有残损;报出土铜钱数时,往往会少报几枚,以便以后有破损缺失而不会高于事物数目;还未到原始地面,却曰已看出墓道范围,往往使我们学生摸不着后脑等等。这中间或许有正确的只是我水平不够,个人武断的观点,但有些确实是不合适的,这一点可以肯定。

常有人说“考古考古,连蒙带唬”,这固然有着外界人群对于考古工作的不理解,但业内人士也有此语时,我个人认为这就并不全为空穴来风了,这往往与我们的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完全承认的是,技工师傅们的发掘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他们往往有着十数甚至数十年的田野发掘经验,对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又长期承受着清苦的工地生活,付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但这并不能掩盖个别不当之处,虽然这也往往有着他们自己的理由,至少从速度和效率上,或许我们某天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陷入工作时间和成果质量等等之类的矛盾中,但即使有妥协,我想也不应是在现阶段的实习中。

室内学习整理

1 3 下一页

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的实习前和实习中穿插了一个月左右的室内学习阶段,这其间领队、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多个通论性及田野实践性的讲座,有些知识是课堂知识的重温,而有些知识则是我们不曾接触和常常忽略的。如李军老师给我们回温了田野发掘常识后,又带领我们在野外仔细了解了当地的地理地势、植被土壤、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状况。这些恰恰是我们所应该了解而又容易忽视的。领队冯老师结合大苑发掘遗址的性质,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晚期寺庙的建筑布局及特点,这些则是我们之前所不曾涉及的,而发掘完毕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些知识。除此外,北京文研所的张主任还在工地结束后专门给做了一节更深领队层面的讲座,可谓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室内整理工作集中在实习末尾的数天,除了每人需交的探方、灰坑、墓葬、灶等常规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做出了遗址各期的墓葬登记表、墓葬统计表、出土器物登记表、标本登记表、铜钱登记表、墓砖登记表等,对于室内整理工作从整体和细节上都有了一个宏观的概念和详细的了解。虽然时间仓促、任务紧张,但仍觉很有收获。

篇二 xxxx年历史地理学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5000字

实习已过去些许天了,可在京实习的一幕幕却还会常常清晰的浮现于脑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三月的北京,春寒还盛,我们便来到了房山大苑村这个陌生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二十余师生一起经历了春天肆虐的沙尘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遗址转战于大兴墓葬群,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却也收获了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发掘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了室内整理的前期记录整理和资料汇总工作等,同时锻炼了身心,拓宽了眼界,工作之余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关照下,也度过得很愉快。整个实习,大家都收获良多。

在此,实践和能力的学习提升过程不可置否是发掘实习的重心,但穿插其间的人情往事也同样让人难忍不提,故此分为实践学习、生活娱乐两篇。

(一)

实习期三个月,可比较清晰的分为三段,即初始近一个月的大苑村寺庙遗址发掘,中间的室内学习阶段及后段月余的大兴墓葬发掘及整体室内整理,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田野发掘部分和室内学习整理部分。详述如下:

田野发掘

大苑寺庙遗址

大苑村寺庙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东约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东西两边皆为民宅,南边缘靠近公路。为配合北京西六环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发掘区原为民房及果园、耕地等,发掘前已被平毁,遍布树根和碎砖瓦块等。

此次发掘,方便起见,以大概发掘区中心位置一固定物为中心基点,按南北正方向采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个发掘区。其中i、ⅳ区首先发掘,多数布方规格5×5米,少数10×10米,ii、iii区发掘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边角处地理局限布方10×5米,布方规格大致以钻探所得遗迹复杂程度为标准。

遗址从____年2月11正式开方发掘,其后近一月中,我们偶有断续的发掘了i、ⅳ区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个遗址中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一段。

遗址由于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层也相对较简单。统一后,地层分为三层,其中②层又分为②a、②b两层,结合成因具体描述如下:

①层,表土层,土色灰黑,较为疏松,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塑料,碳屑等,厚15-30厘米左右。应为近现代居民生活、耕扰所致。

②a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少量白灰点等,包含物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15—70cm,厚约10-30cm。应为②b层建筑废弃塌毁后,在其上堆积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砖瓦块应与当时人们的挖翻等活动有关。结合遗址推测为明清后期。

②b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较多白灰点、料礓石块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样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见的寺庙房基s1即开口于本层下,打破③层。推断其应为明清此遗址寺庙建筑废弃塌毁形成的遗迹。

③层,土色浅黄,土质致密,包含物较少,深约30-50cm,厚度不明。不见遗迹现象,人类活动痕迹较少,应为原始自然堆积。但我个人推断这应不是原生地层,应仅为自然堆积,与当地河流较多有莫大关系。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层状况总结,个别探方还不见有②b层,土质土色、地层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个体的细微差别。

在这个遗址发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两个左右的探方发掘,这其中我负责了i区的t0301和t0302。两探方都位于i区第三列,南北相邻,地层完整,遗迹方面有一现代沟、两段基槽,却无有价值遗物出土,这与大多数探方的遗物较少状况基本相同。

大兴16#地

大兴16#地,位于北京大兴区新城北区,周围高楼民宅隔路环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主要是墓葬发掘。此区域呈长方形,东西长485-580m,南北宽330-400米,遗迹现象主要分布于此地点偏南部,一线大体呈东、中、西三区。

此地点共有墓葬46座,东区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钱币可知全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布密集而无打破,墓葬规模大小不一,有单、双、三、四人墓,其中双人墓最多,余者数量大致相当。双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随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东,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规律一致,可断定余者非妻则妾。东区墓葬以m14规格最高:四人葬、每人皆双棺、每棺都有随葬品。有趣的现象是,在已初步断定西首为男的情况下,次西位的棺中随葬品数量相当丰富,铜钱、珠花、发簪等都远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为多,联系实际我们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结合当时的风俗生活,几人的家庭地位及内部关系会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中区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较明显的初步判定主体为辽金墓,还有少数唐墓,甚至个别墓时代推测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辽金墓大多数为砖砌顶贴石灰穹庐顶墓室、仿木砖雕斗拱墓门、“凸”字形台阶墓道、“人”字形结构砖封门,垂面梯形砖砌祭台等,墓门上多数有彩绘,但地仗粗糙,甚至直接用颜料涂画于砖面,酥碱、空鼓等病害底部严重,上部略好,但整体保存鲜有喜人者。绘画内容较简单,常大幅面素黑、素红,少量云纹、十字、鸟雀等花纹多黑彩白地。

墓室内皆前半部墙嵌灯台,两边放置随葬品。灯具为白瓷盏,随葬品多陶瓷类,常为罐、碗、盏等日常器皿样式,瓷器质地一般,多白瓷,皆为民窑产品,且多有磨损痕迹,推测应为墓主生前家庭日常所用,瓷器常有伴陶器放置在棺床右边的现象。陶器些许为低温软陶,脆弱易碎,可能是专用随葬的冥器。但都不见鸡腿瓶等类辽金时代契丹等少数民族特色器物。除此外,有些淤泥面上还见有规矩木痕,推测或有木器如桌椅箱奁等随葬。内部建筑也相对比较简单,斗拱多为彩画,个别好些的一圈墓室壁上,有凸砖条表示的桌椅造型和简单重复的彩绘婢女、直棂窗,彩绘保存状况些许略好于墓门上彩绘,这当然与墓室内外的彩绘质地好坏、淤土状况、温湿度、霉菌种类及多少等密切相关。

后半部置有棺床,皆砖砌,贴墙成半圆状,部分棺床上有骨灰台。骨灰周围和其下常见有钱币及木痕,推测应为骨灰和随葬钱币都置于骨灰盒内入葬。这些墓葬无一例外都有骨灰,而不见较完整尸骨,初步推测北京地区在辽金时代这种少数民族火葬葬制应是占主流的,甚至影响了许多不见少数民族特色器物随葬的汉人墓主的葬制。

除过上述形式的辽金墓,还有类极简单的瓦罐骨灰葬式,即骨灰置于一带盖大瓦罐中,然后葬于半米至一米见方左右的或土圹或砖砌的小墓室中,往往几个墓十分集中甚至叠压,而鲜见随葬品。或许是社会最下层或士卒死亡的仓促简易葬式。

唐墓多为船形或近长方形砖室墓,少数有铺地砖及墓道(当然不排除墓道被破坏者),出土有铜钱、交股弹压式环曲柄铁剪、八棱菱花铜镜、蚌壳等,与北京地区之前已作过研究确定的唐墓情况十分类似,比较典型。

推测可能是北魏时期的墓葬较典型的一座特征如下:土圹砖墓,墓圹近似长方形,墓室平面近梯形,南宽北窄。墓室底部铺砖,墓室四壁用砖错缝起券,往上渐渐收缩,至墓室顶部用竖砖交错相差封顶。有人骨两具,皆近南向,比较少见。随葬一铜钱、一罐。铜钱锈蚀不清,所以,仅由罐的形制并结合整个葬制与已有北京地区资料进行对比,推测可能为北魏时期墓葬。

西区共有墓葬四座,皆辽金墓,可较明显的分为两组。偏北两座相互靠近,东西平行,形制等与之上介绍的穹庐顶墓大致相同,保存状况除一座塌顶外其余还都较好。另外一组偏南些,南北向贴近,更一致的是,两墓除墓门两角贴墓道壁处残存数砖外,空无一物,但土圹保存完好,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两墓主同为迁走。

2 3 下一页

以上便是大兴16#地墓葬遗迹的一个大概介绍,在此次发掘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四座墓的发掘和三座墓的整理工作。包括清墓一座,唐墓一座,辽金墓两座,其中由于时间关系一座辽金墓未清理完,转交技工。

发掘经验教训

在北京实习之前,我仅有的一点实践经验是来自于2023年忻州定襄青石遗址二十天的实习,但仅算是个入门掌握,基础还比较差,经验也很贫乏,具体操作的手上感觉也很一般。这次在北京长时间的实习,弥补了我以前的多方面欠缺,比如墓葬的发掘、古代建筑基址的掌握等,同时重温并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了具体发掘操作规程和方法技术,而这些是仅靠课堂学习所不能得到的,的确受益匪浅。这其中有几次经历尤其使我印象深刻。

在大苑t0302发掘中,有一次刮面后,发现有一片近圆形区域土质土色偏硬发黑,与周围明显不同,再刮后,依然存在,且有少量石灰出现,这在周围更是不见,推测有可能是灰坑,技工师傅帮看了,也并未予以否定,按照先后关系,决定予以发掘。可在发掘过程中,才发现,偏硬发黑夹杂石灰土竟找不到边,这才明白过来:我把地层做成了灰坑,开了“天窗”。如果之前再多刮几次,再细心一点,随着这种现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或许就不会出此无法弥补的错误。

遗迹是历史的积淀,是“一次性”不可重复的。我深感惭愧……

类似的事情在大兴墓葬发掘中也有一件。m42是一座穹庐顶的辽金墓,我负责发掘了一段时间,在找墓道的过程中,在确定已到原始地面的情况下,但所找出“凸”字形墓道宽窄过渡的一边肩部一段却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虽然已有其他人的肯定。果然,发掘到近一米深的黑色地层土时,发现果然错了,实际肩部距墓门出檐的下垂面仅有五公分左右距离,比我之前所划线要近,老师和技工师傅们有说也可能本来就是上宽下窄坡状过度的,或坍塌的,因为之前的m21就有过类似的情况。但我知道那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因为黑土以下的部分基本都是竖直的,事实不容商量……只有自责和教训。

当然,实践中有忧也有喜,在m19的发掘中,虽然是一座空墓,但并不大影响我们的操作实践,我和l_r在技工师傅的指导下共同剥出了五个原始台阶面(共六个),同时也找出了墓室原始土圹边的大部,原始边(面)非做出的边(面)所能比,同样这种心情也是难以言喻的。

三个月中和技工师傅的工作交流,有几点体会,这或许也可称为书本学习和实践经验之间关系的一些感触。

众所周知,一般的技工师傅,并不是从学校里系统学得田野考古知识的,而是通过类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的,毋庸置疑,这种经验是宝贵的,但由于考古发掘本身的不小成本和经常所进行的配合基建性质,往往会无奈注重速度而降低了田野发掘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严谨性和细密性,长此以往,习惯形成,在我们实习中同样也会在正确指导的同时,也参有少量个人的非科学性的内容方法,如刮面找不出边,即打探眼,最后遗迹往往千疮百孔,甚至会破坏重要信息;墓葬主体发掘完毕翻棺时,仅凭经验不全翻,很有可能漏掉遗物及信息;能用锹则不用铲,往往会在去大块土时就把骨架蹭得多有残损;报出土铜钱数时,往往会少报几枚,以便以后有破损缺失而不会高于事物数目;还未到原始地面,却曰已看出墓道范围,往往使我们学生摸不着后脑等等。这中间或许有正确的只是我水平不够,个人武断的观点,但有些确实是不合适的,这一点可以肯定。

常有人说“考古考古,连蒙带唬”,这固然有着外界人群对于考古工作的不理解,但业内人士也有此语时,我个人认为这就并不全为空穴来风了,这往往与我们的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完全承认的是,技工师傅们的发掘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他们往往有着十数甚至数十年的田野发掘经验,对我国的考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又长期承受着清苦的工地生活,付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但这并不能掩盖个别不当之处,虽然这也往往有着他们自己的理由,至少从速度和效率上,或许我们某天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陷入工作时间和成果质量等等之类的矛盾中,但即使有妥协,我想也不应是在现阶段的实习中。

室内学习整理

1 3 下一页

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的实习前和实习中穿插了一个月左右的室内学习阶段,这其间领队、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多个通论性及田野实践性的讲座,有些知识是课堂知识的重温,而有些知识则是我们不曾接触和常常忽略的。如李军老师给我们回温了田野发掘常识后,又带领我们在野外仔细了解了当地的地理地势、植被土壤、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状况。这些恰恰是我们所应该了解而又容易忽视的。领队冯老师结合大苑发掘遗址的性质,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晚期寺庙的建筑布局及特点,这些则是我们之前所不曾涉及的,而发掘完毕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些知识。除此外,北京文研所的张主任还在工地结束后专门给做了一节更深领队层面的讲座,可谓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室内整理工作集中在实习末尾的数天,除了每人需交的探方、灰坑、墓葬、灶等常规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还做出了遗址各期的墓葬登记表、墓葬统计表、出土器物登记表、标本登记表、铜钱登记表、墓砖登记表等,对于室内整理工作从整体和细节上都有了一个宏观的概念和详细的了解。虽然时间仓促、任务紧张,但仍觉很有收获。

篇三 2023年历史地理学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2600字

实习期三个月,可比较清晰的分为三段,即初始近一个月的大苑村寺庙遗址发掘,中间的室内学习阶段及后段月余的大兴墓葬发掘及整体室内整理,三阶段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即田野发掘部分和室内学习整理部分。详述如下:

田野发掘

大苑寺庙遗址

大苑村寺庙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东约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东西两边皆为民宅,南边缘靠近公路。为配合北京西六环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项目。发掘区原为民房及果园、耕地等,发掘前已被平毁,遍布树根和碎砖瓦块等。

此次发掘,方便起见,以大概发掘区中心位置一固定物为中心基点,按南北正方向采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个发掘区。其中i、ⅳ区首先发掘,多数布方规格5×5米,少数10×10米,ii、iii区发掘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边角处地理局限布方10×5米,布方规格大致以钻探所得遗迹复杂程度为标准。

遗址从2023年2月11正式开方发掘,其后近一月中,我们偶有断续的发掘了i、ⅳ区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个遗址中遗迹现象最为丰富的一段。

遗址由于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层也相对较简单。统一后,地层分为三层,其中②层又分为②a、②b两层,结合成因具体描述如下:

①层,表土层,土色灰黑,较为疏松,包含物为植物根茎、塑料,碳屑等,厚15-30厘米左右。应为近现代居民生活、耕扰所致。

②a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少量白灰点等,包含物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15—70cm,厚约10-30cm。应为②b层建筑废弃塌毁后,在其上堆积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砖瓦块应与当时人们的挖翻等活动有关。结合遗址推测为明清后期。

②b层,土色黄褐,土质较为致密,夹杂较多白灰点、料礓石块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样为碎砖瓦块及个别碎青花等类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见的寺庙房基s1即开口于本层下,打破③层。推断其应为明清此遗址寺庙建筑废弃塌毁形成的遗迹。

③层,土色浅黄,土质致密,包含物较少,深约30-50cm,厚度不明。不见遗迹现象,人类活动痕迹较少,应为原始自然堆积。但我个人推断这应不是原生地层,应仅为自然堆积,与当地河流较多有莫大关系。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层状况总结,个别探方还不见有②b层,土质土色、地层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个体的细微差别。

在这个遗址发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两个左右的探方发掘,这其中我负责了i区的t0301和t0302。两探方都位于i区第三列,南北相邻,地层完整,遗迹方面有一现代沟、两段基槽,却无有价值遗物出土,这与大多数探方的遗物较少状况基本相同。

大兴16#地

大兴16#地,位于北京大兴区新城北区,周围高楼民宅隔路环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项目,主要是墓葬发掘。此区域呈长方形,东西长485-580m,南北宽330-400米,遗迹现象主要分布于此地点偏南部,一线大体呈东、中、西三区。

此地点共有墓葬46座,东区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钱币可知全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布密集而无打破,墓葬规模大小不一,有单、双、三、四人墓,其中双人墓最多,余者数量大致相当。双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随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东,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规律一致,可断定余者非妻则妾。东区墓葬以m14规格最高:四人葬、每人皆双棺、每棺都有随葬品。有趣的现象是,在已初步断定西首为男的情况下,次西位的棺中随葬品数量相当丰富,铜钱、珠花、发簪等都远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为多,联系实际我们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结合当时的风俗生活,几人的家庭地位及内部关系会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中区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较明显的初步判定主体为辽金墓,还有少数唐墓,甚至个别墓时代推测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辽金墓大多数为砖砌顶贴石灰穹庐顶墓室、仿木砖雕斗拱墓门、“凸”字形台阶墓道、“人”字形结构砖封门,垂面梯形砖砌祭台等,墓门上多数有彩绘,但地仗粗糙,甚至直接用颜料涂画于砖面,酥碱、空鼓等病害底部严重,上部略好,但整体保存鲜有喜人者。绘画内容较简单,常大幅面素黑、素红,少量云纹、十字、鸟雀等花纹多黑彩白地。

墓室内皆前半部墙嵌灯台,两边放置随葬品。灯具为白瓷盏,随葬品多陶瓷类,常为罐、碗、盏等日常器皿样式,瓷器质地一般,多白瓷,皆为民窑产品,且多有磨损痕迹,推测应为墓主生前家庭日常所用,瓷器常有伴陶器放置在棺床右边的现象。陶器些许为低温软陶,脆弱易碎,可能是专用随葬的冥器。但都不见鸡腿瓶等类辽金时代契丹等少数民族特色器物。除此外,有些淤泥面上还见有规矩木痕,推测或有木器如桌椅箱奁等随葬。内部建筑也相对比较简单,斗拱多为彩画,个别好些的一圈墓室壁上,有凸砖条表示的桌椅造型和简单重复的彩绘婢女、直棂窗,彩绘保存状况些许略好于墓门上彩绘,这当然与墓室内外的彩绘质地好坏、淤土状况、温湿度、霉菌种类及多少等密切相关。

后半部置有棺床,皆砖砌,贴墙成半圆状,部分棺床上有骨灰台。骨灰周围和其下常见有钱币及木痕,推测应为骨灰和随葬钱币都置于骨灰盒内入葬。这些墓葬无一例外都有骨灰,而不见较完整尸骨,初步推测北京地区在辽金时代这种少数民族火葬葬制应是占主流的,甚至影响了许多不见少数民族特色器物随葬的汉人墓主的葬制。

除过上述形式的辽金墓,还有类极简单的瓦罐骨灰葬式,即骨灰置于一带盖大瓦罐中,然后葬于半米至一米见方左右的或土圹或砖砌的小墓室中,往往几个墓十分集中甚至叠压,而鲜见随葬品。或许是社会最下层或士卒死亡的仓促简易葬式。

唐墓多为船形或近长方形砖室墓,少数有铺地砖及墓道(当然不排除墓道被破坏者),出土有铜钱、交股弹压式环曲柄铁剪、八棱菱花铜镜、蚌壳等,与北京地区之前已作过研究确定的唐墓情况十分类似,比较典型。

推测可能是北魏时期的墓葬较典型的一座特征如下:土圹砖墓,墓圹近似长方形,墓室平面近梯形,南宽北窄。墓室底部铺砖,墓室四壁用砖错缝起券,往上渐渐收缩,至墓室顶部用竖砖交错相差封顶。有人骨两具,皆近南向,比较少见。随葬一铜钱、一罐。铜钱锈蚀不清,所以,仅由罐的形制并结合整个葬制与已有北京地区资料进行对比,推测可能为北魏时期墓葬。

西区共有墓葬四座,皆辽金墓,可较明显的分为两组。偏北两座相互靠近,东西平行,形制等与之上介绍的穹庐顶墓大致相同,保存状况除一座塌顶外其余还都较好。另外一组偏南些,南北向贴近,更一致的是,两墓除墓门两角贴墓道壁处残存数砖外,空无一物,但土圹保存完好,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两墓主同为迁走。

《xxxx年历史地理学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