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报告 > 学生报告
栏目

中学生写作技巧:报告文学模式(六篇)

发布时间:2024-01-15 热度:28
中学生写作技巧:报告文学模式

篇一 中学生写作技巧:报告文学模式4050字

报告文学,应当正名为“文学报告”或者“文学新闻”, 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的特点是新闻性、 文学性和政论性。

(1)新闻性,是最基本的特点,其核心是科学的真实准确,而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追求作者心理表现的艺术真实。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 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捷的根源。新闻性还讲究时效, 即满足广大读者心理上的近切需要。

(2)文学性,是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 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节, 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文学性首先体现在形象性上,报告文学既需要直接诉诸读者,就是说寓报告于文学, 又吸收了不少文艺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为了更好地刻划人物形像, 报告文学吸取小说的表现手法最为明显,诸如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等。然而,由于思想与哲理表露的强度, 由于外在观察更多和写作发表更快,报告文学仍不是文学作品, 在个体生命的内在体验及艺术表现的执着追求上还需提高,以赢得独立的艺术生命和品格。

(3)政论性。这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是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应当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 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 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以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为代表的一批科技报告文学理直气壮地为长期受歧视、受迫害的研究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歌功颂德,揭露了“_”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在以真理标准讨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中, 反思历次政治运动的报告文学还探寻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闪耀着现代思想的锋芒, 启迪了民族的心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一大批为改革鼓与呼的报告文学相继问世,闪耀着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彩。 如张锲的《热流》,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等, 对改革事业作了多侧面的观照和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概括。还有一大批报告文学,揭开了长期被封闭的政治经济所掩盖的社会矛盾,反映了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 充满了浓烈的参与意识、批判意识、忧患意识和改革意识。 政论性可以说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政论性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这种议论,是在形象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在强烈感情支配下的论断。

报告文学的三个特点是辩证统一在文章中的。

报告文学写作的基本要求已经包涵在上述报告文学的特点中,这里需要强调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共同的要点。一是把握时代精神。立意站在时代的高度,产生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二是坚持真实性原则,不能虚构。文学艺术表现心理真实, 必须建立在虚构上,运用创造性想象,而报告文学反映客观事实, 适当运用再造性想象。 读者对报告文学的接受心理首要的就是真实,否则就会抛弃这种文体。三是大量选取典型细节。小说可以虚构情节,编造故事,而报告文学不能这样, 只能在忠实生活本来面目的基础上选取细节。典型细节能够生动地反映主题, 确切地艺术地体现人物精神闪光点,表现其气质和个性,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说,报告文学是由细节按照不同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的。 以上三个写作要点,适用于所有的报告文学的写作。

报告文学是一种内容广泛而又形式多样的文体, 它的种类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从表现手法上分类,有记录性报告、概括(研究)性报告、报告文学小说等 。从题材上分类,有工业报告文学、农业报告文学、军事报告文学等。从篇幅上分类,有系列报告文学、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等。为了学习的方便,把报告文学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典型人物报告文学模式

●标题。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标题, 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标题一应求实,二应讲究修辞,三应具有概括力和气魄。例如:《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国农民大趋势》、《神圣忧思录》、《亚州大陆的新崛起》、《亚细亚怪圈》、 《白夜--性问题采访札记》、《谁是最可爱的人》、《大海雄性的舞台》等。 另外两种报告文学模式的标题有着同样的要求。

●开头。通常在开头就显示出文章的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 往往把开头处理成文章的思想示意图,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及场面或触目惊心的议论,简明扼要地把主题提示给读者。

(1)展示出一个生动逼真的生活场面,给人以现场实感。有时还尽力使描写的生活场面上升为意境。如《亚洲大陆的新崛起》,开头就写李四光从国外回来的场面。

(2)交待事件的高潮或结局。如《扬眉剑出鞘》,写栾菊杰剑击受伤,被救护车送往医院。又如《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写李月华逝世后人们的怀念。

(3)抒发作者对主人公的感受。如《船长》。

(4)利用悬念,引出矛盾。如《大雁情》写人们对主人公的矛盾的反映。

开头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如交待写作动机、 开门见山地点题等。

中间。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安排好结构,二是写好人物。

精心安排艺术结构。注意二点。 一是报告文学的主题比文学作品更加鲜明、集中、新颖。安排结构不但要在主题统帅下进行,而且明显贯穿和直接表现主题。 二是要反映和适应不同材料内容的特质。主要采用:

(1)借用一般情节小说的结构形式,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常用倒叙手法,引起悬念。还可以采用多线条发展(主副交叉或平行并列)。 一般称这种以时间推移和过程进展为线索的结构为纵向结构。

(2)借用一般散文“以线穿珠”的结构形式,依靠主题思想的论述来直接组合互不相关的材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是这样。这种结构可以称为横向结构。 这种结构还可以安排成“闭合式”(借用戏剧结构术语),即选择主人公所处的一个典型场面和高潮时间,作为中心,将主人公一生发展的主要经历穿插在回忆中。

(3)以作者对主人公的认识发展及感情起伏的过程来安排结构。《大雁情》由四个部分组成;四个小标题“她……”、“她? ”、“她”、“她?!”贴切地表现了作者对报道对象认识深化的过程。

典型人物报告文学主要采用这三种结构。

认真写好人物形象。作者必须对人物有着鲜明深刻的认识评价,充满激情地写作。人物形象绝对不能虚构或者拼凑,必须是生活中的真人。作者对人物形象的艺术加工, 仅仅体现在抓住其精神特征即“闪光点”,选择提炼其言行上。 要懂得现代人际关系学来进行新颖、细致的调查访问。要抓住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 要写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 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

●结尾。常用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 要与人物形象和场面相结合,造成一种余味无穷的意境。

重大事件报告文学模式

●标题。一般要概括或透露文章中重大事件。 如《震撼世界的十天》、《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在这片国土上》等。

●开头。与典型人物报告文学的开头相似, 一般要求描写较大的场面或事件的高潮。还可以交待作者的写作动机来开头,如《热流》。议论入手,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中间。与典型人物报告文学的中间结构安排方式相似, 或借用情节小说的结构,或借用“以线穿珠”式结构。

常常借用电影电视“蒙太奇”的镜头连缀手法, 以时间为经,经空间为纬,灵活跳跃,称为“全景式”报告文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在同一时间内, 展示了不同地点的人们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抢救中毒民工的紧张活动。又称纵横交叉式结构。

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强调交待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 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穿全文,而人物刻划则服从于事件展示。 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 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当然, 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性格特征,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谓重大事件,往往是需要歌颂的社会新事物, 当然也有不少对历史进行反思、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阴暗面进行暴露的事件,更可能是歌颂和暴露兼而有之的事件。 如《历史沉思录--井岗山红卫兵大串连三十周年祭》、 《丐帮漂流记》和《大兴安岭大火灾》就是这样。

●结尾。常常是主题的总结和升华,或者一种感慨和展望。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模式

●标题。突出表明这类报告文学的特点:颇具气魄,一揽无余。如《白夜--性问题采访札记》、《神圣忧思录--中小学教育危境纪实》、《强国梦》等。

●开头。议论为主,宏观把握。常以一个细节引起。

●中间。综合表现社会问题。从某一社会问题出发,广泛采访,综合研究,以宏观的表现和理论的升华见长。随着八十年代经济及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原来长期被封闭的种种社会矛盾一一暴露出来,开放搞活政策也给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背景。 诸如物价、教育、留学、人口、住房、独生子女、家庭婚姻乃至妓女、吸毒等问题,日益引起人民大众的关注专注写作 作文人, 更激起报告文学作家对社会生活深层开掘的勇气。 这类报告文学继承了我国报告文学作为“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分支的优秀传统,忠实于生活的本质,坚持题材严格的纪实性。 作者往往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收集同属于一个社会问题的社会现象,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主导下进行选择、提炼。

结构常常采用“全景式”、“卡片式”。

人物形象往往较多,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一样, 要求写出共同的精神特质,写出各自的个性和语言,服从于全文主题的表达。

具有宏观全景的气魄。然而,易于产生贪大求全、 罗列见闻的毛病。要有理论的升华、形象描绘的细致生动。不能过份追求轰动效应。要以严肃和求实的态度来写作。

●结尾。往往重申和强化问题,引人注意。

篇二 农村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报告2500字

农村小学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找出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及时间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__年4月。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对象为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50分,收回问卷50份。

四、调查情况

问卷共设计了10个问题,调查情况如下:

1、问题1:你对语文课有兴趣吗?问卷结果显示:82%的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16%的学生对语文课有时候有兴趣,2%的学生对语文课毫无兴趣。可见虽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语文,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学习语文的,对语文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2、问题2:你在每学期开学时有没有制订出该学期的语文学习计划。问卷结果为:制订计划的同学占44%,有时候制订计划的同学占32%,没有制订过计划的同学占26%。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不能制订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盲目,没有方向感。而且结果显示,没有制订过学习计划的学生均为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这说明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可能教师认为学生还小,不懂得什么是计划,所以没有引导学生制订。

3、问题3:每节语文课前有没有预习的习惯。问卷结果为:60%的学生能坚持每课都预习,30%的学生只是有的时候预习,10%的学生没有预习惯。预习对新课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有40%的同学不能每课必预习,说明预习惯的培养还不是很到位。

4、问题4是针对学生的预习方法提的,调查学生是否知道应该预习哪些内容。70%的学生知道应该怎样预习,26%的学生对预习的内容只知道一点,4%的学生不知道该预习什么。可见预习的方法、内容,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给学生讲解。

5、问题5:在上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认真听老师讲课。94%的学生能够坚持认真听老师讲课,4%的学生有时候能坚持听老师讲课,2%的学生不能认真听老师讲课。由次可见,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这也说明了他们对语文课有兴趣,愿意上。

6、问题6:你愿意老师从头讲到尾还是多给自己些独立思考及表达的机会。74%的同学希望多给自己一些与全班同学表达、交流的机会,22%的同学希望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讲,自己在听,不愿意参与、表达与交流。4%的同学选择无所谓。这样选择的学生基本上是学困生,可见学困生不愿意动脑,比较懒,这也是他们成为学困生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7、问题7:在语文课上,你希望老师多讲些哪些方面的知识,12%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讲一些字词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生均为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正是识字量大的年级,所以在低年级,我们应该在识字方面,多给学生一些帮助。42%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讲些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生多为三四年级的中年级的学生,可见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方面存在困难,所以应该加强中年级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同时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24%的`学生希望老师讲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22%的学生希望老师多讲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文知识。

8、问题8:你想不想了解一些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00%的同学选择了想。可见所有的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还是很高的,也看出他们对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的欠缺及想要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的迫切心情。

9、问题9:你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你通常是读哪些方面的课外书。全部的学生都是回答的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可见学生愿意读课外书,但是学生的阅读面很窄,大部分都是与作文有关的书,还有学生答的是语文书。而读《格林童话》《地球未解之谜》《西游记》等其他方面的书籍的学生的学生仅占22﹪。可见学生的学习仅靠在学校课堂学习的点滴知识。

10、问题10是你希望语文课是什么样的,20%的同学没有写,不知道改怎么写语文课是什么样的。可见这些同学对语文课的概念比较茫然。80%的同学希望语文课能够活跃些,多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多讲些课外的知识,还有的希望举办汉字听写大赛、趣味成语比赛等。

通过调查我认识到在语文学习方面我们亟待解决的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1、对学生预习惯的培养及预习方法的指导。

2、语文课堂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

3、课外知识的拓展。现在学生的阅读面,生活面都太窄,作为农村小学,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不给学生买课外书,学生接触面实在是太小,思维局限。作为语文课堂,不是40分钟上完了就是结束了,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延伸至课外的,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为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和阅读的内容及方法的指导。

4、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有写作的兴趣,但对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好,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多指导。

总之,我们要探索的语文高效课堂,应该是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真正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发展,语文素养能够提升的。在以后的探索道路上,我们一定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探索出真正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姓名: 班级: 性别:

同学们,你们好:

我们是“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的语文学习现状。下面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请注意哦,你的选择没有好与坏,只要是你的真实情况,老师都是比较喜欢的。谢谢合作!

1、你对语文课有兴趣吗?( )

a、有 b、有时候有 c、没有 d、讲不好

2、在每一学期开学的时候,你有没有制定出该学期的语文学习计划?( )

a、有 b、有时候有 c、没有

3、每节语文课前,你有没有预习课文的习惯?( )

a、经常 b、有时候有 c、没有

4、预习时,你知道应该预习什么吗?( )

a、知道 b、知道一点 c、不知道

5、在上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认真听老师讲课?( )

a、能 b、有时候能 c、不能

6、在语文课上,你愿意老师从头讲到尾还是多给自己些独立思考及表达的机会?( )

a、希望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讲,自己听

b、希望课堂上多给自己一些与全班同学表达、交流的机会

c、无所谓

7、在语文课堂上,你希望老师多讲些哪些方面的知识?( )

a、字词 b、课文内容的理解 c、写作 d、相关的课外知识

8、你想不想了解一些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

a、想 b、不想 c、无所谓

9、你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你通常是读哪些方面的课外书?

10、你希望语文课是什么样的?请写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

篇三 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研究报告4300字

(4)把握时机——善问

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而课堂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任务是在对文本的领悟和问题的探索中完成的。质疑仅是探索的前奏,是解读文本认识事物的手段,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课堂的全部或重点。让学生正确把握质疑时机做到善问,在有限的时间中尽可能呈现问题,而又不影响群体探索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从教学进程看,质疑可有如下时段:

◆课前质疑;

◆课堂阶段质疑;

◆随机质疑;

◆总结质疑;

◆课后质疑;

(5)正确处理问题——护问

学生认知水平是有层次的,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这决定着学生的问题有深浅上的差异和角度、内容上的不同,具有纷繁性。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解决问题纷繁性与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做到既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体现共性,又照顾个别学生,满足个性化需求,从而保护学生质疑热情呢?教师应掌握如下方法:

◆集中筛选法: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矛盾集中的问题,达成共性目标;

◆重点突破法:对领悟文本起关键作用的问题,达成共性目标,深入讨论,提高认识;

◆个别辅导法:对个别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个别辅导;

◆随机处理法:部分在深层讨论中能解决的“浅表”问题让学生随机处理;

◆课外延伸法:对课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组织讨论求解途径,鼓励课外探究;

3.“问题探究,往复推进”的自主化学习操作模式

制约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探索并推广了“问题探究,往复推进”的自主化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探究为核心,充分体现让学生在主动、生动、互动的思维碰撞和深入探究中获得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能力的自主生成。(模式结构见下图)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从教学流程看,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在问题提出和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往复循环中不断推进滚动提高的。上一轮问题解决的成果,是下一轮问题提出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动力;下一轮问题提出,是上一轮探索获得成功体验的结晶。从学习的系统看,拓展性问题可是本堂课的学习环节,也可是课堂向课外的延伸;课外呈现的具有自主性、发散性特征的问题又可带入课堂讨论。从而使学习过程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形成课内外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整合的系统。

六、研究的效果

1.教师树立起了新的教学观念

在研究、总结和深刻反思中,我们认识到教师必须勇于革除一切旧观念,建立起敢于超越学科自身价值,追求教学本真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整个人生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健全人格”有机统一起来的学科价值观;把学生推向前台,以学生为本位,教师诱导学生问题,组织、引导、参与、帮助学生探究问题的课堂教学角色观:教学不完全是为追求某个知识的最终结果,在探索、体验中获得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是过程的最高追求的教学过程观;教学的最佳结果不是追求讲深讲透,让学生完全掌握,心中没有问题,而是让学生“始于迷惘终于最高层次的迷惘”的课堂教学结果观。教师对“教材”、“教学”和“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教材”不是圣经,不是死板的教条,是协助师生学习的资源;“教学”是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师生在互动对话中不断地建构知识,鼓励学生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直面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学习”是一种学习主体展开多元对话——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我对话、与自然对话和与社会对话,形成认知性实践、探究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过程。

2.探索出了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培养的规律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从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增强学生自信心入手

在实验中,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信息的拥有程度,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各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进行追踪观察和案例分析。在分析中发现:低程度组有65%左右的学生提问的兴趣和勇气增强了。对进步较快的同学进一步访谈:“你们为什么对提问题的兴趣提高这么快?”80%的学生回答为:“以前提问有人嘲笑,现在没有人嘲笑了。”“以前老师对我们的问题不太关心有时甚至批评,现在不但关心而且还鼓励提问了。”“以前怕自己的问题提不好,现在不怕了。”从这些回答可以看出:宽松、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提问的必要的外部条件;自信是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心理动力。

(2)增强基础知识,扩大信息拥有量,有利于提高问题的认知水平

在对高、中、低三组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在提问题的认知程度上提高较大的分别为60%、47%、32%。这即是说,高程度组的学生问题的认知水平较低程度组的学生提高较快。再对高程度组提高较快的学生进行访谈,70%左右的学生认为他们之所以能提出较高水平的问题,是因为“掌握了提问的方法”和“自己的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等原因,还有26%的学生认为主要是这众多原因中的一项,还有4%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信息量是学生提出高认知水平问题的基础。

3.学生问题意识得到增强

实验前后,我们分别向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了200份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学生问题意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树立起了正确的问题观 实验前,学生没能充分认识到提问的价值,57.5%的学生认为他人提出的自己难以理解和不合常规的问题是“离奇”“古怪”问题,51%的学生对此采取讨厌、嘲笑的态度。试验后,比例分别下降为3.5%和0。

(2)提问兴趣和勇气都明显增强 实验前,由于自信心不强、对质疑价值认识不够及质疑环境不良等因素,仅4.5%的学生敢于课堂提问,3.5%的学生以提问为乐。实验后,学生的心理障碍得以消除,认识得以提高,环境得到改善,68.5%的学生能自觉提问,是实验前的12.5倍;64.5%的学生认为发现问题能给他们带来欢乐,是实验前18.4倍。

(3)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 实验前期,课堂上90%以上的学生根本不会提问,如果勉强提问,也只能是低认知水平的问题。试验后,在有记录的个案中,80%左右的学生问题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其中有40%的学生能抓住文本的关键环节和文本的矛盾之处提出有个人见地的问题。

(4)敢于怀疑权威 怀疑是衡量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心理依据。实验前,大多数学生在心理上迷信权威,不敢怀疑;行为上把权威当作崇拜的偶像,表现为依赖和顺从。实验后,敢于怀疑书本,指出教师、家长及成绩好的同学的错误的比例较实验前分别提高了77%、26%、29.5%。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已摆脱了对权威的迷信、依赖和顺从,他们的独立人格逐步得到健全。

4.为新课程实施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切人口。

七、问题讨论

1.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仍应抓好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信息量是学生提出高认知水平问题的基础,问题认知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问题意识强弱的重要尺度,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一部分。那么,是否可以说在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为是振兴民族不竭的动力的今天,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仍应把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摆在首位。有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淡化知识的要求,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根据课题研究的情况看来,学科基础知识教学不仅不能放松,相反,还应创造各种条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具有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取得的成果,应该继承和发扬。新一轮课改要改变的应是“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①而不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淡化和弱化。

2.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突破口

质疑、批判本身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培养问题意识就是在培养创新意识。在实验中发现,不少学生随着问题意识的增强,其解决问题的思路也逐步增多。他们已不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途径,而主动的寻求新的解决策略,同中求异,异中求新的观念得以树立。因此,可以说培养创新精神应该以培养问题意识为突破口

3.传统而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再适应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要求

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真关心的问题不是学科知识问题,而是综合性问题。纵使在学科教学中学生提出的较高认知水平的问题也往往超越学科知识本身。因此在课堂改革过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⑥的现象,加强多学科整合,课内外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4.正确处理完成课时目标和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关系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探究,往复推进”的自主学习模式不仅能有效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发展。在对学生的访谈中,80%以上的学生愿意这样学,并且认为,在学习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然而,在对全面完成课时任务,尤其是“双基”任务中,却不尽如人意。有些课,由于学生问题“跑”得太远,造成根本无法完成课时任务。由此可以看出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必将遭遇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探究活动的无限性,达成“双基”目标与培养创新精神等之间的诸多矛盾。因而实验教师也往往面临着困惑。在对此的深入讨论中,有如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问题意识仅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一个部分,不是其全部内涵,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不宜过大,可做适当调整,教师对学生提问要注意调控,从而凸现“双基”落实这一层面。

这种认识在对问题意识的归属上有一定的正确性。然而这种学习模式的基础是问题,而核心却在探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注意调控,凸现“双基”,这势必又将回到传统教学的老路上去。

观点二: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突破口。为此,问题意识培养必须得到强化,基础知识可以作出暂时的一些牺牲,待学生问题意识得到强化后再突出“双基”。

这一观点,显然也不全对。这样做,虽然有利于照顾眼前利益,但训练“双基”与培养问题意识、创新精神本身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和谐的统一中才能健康发展。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这显然不符合教育规律,必将造成人才培养的左右摇摆。

观点三:在夯实“双基”与培养问题意识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追求相互的让步,寻求一种平衡,力求让学生协调发展。

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让学生协调发展”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价值追求,然而在操作层面如何把握这个度,目前还难以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

综合以上讨论,我们认识到要正确处理这诸多矛盾,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追求教学本真意义的前提下,敢于“活化”课时目标,允许其相对超前和滞后。其次要追求“双基”训练与培养创新精神的协调统一。同时要进一步研究矛盾的实质,寻求妥善解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龚春燕、何云山:《创新学习论》,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2.吴克扬:《创造教育》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华国栋:《差异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美」dalescottridley、billwalther著,《自主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5. 「美」lindacampbeu、brucecampell、deedickinson著,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篇四 xxxx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工行实习报告2450字

在中国工商银行实___两个月了,以下简要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想。

我是__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能有来银行实习的机会实属难得,所以决心珍惜机会,用心向周围的同事学习。我的工作性质相当于大堂经理助理,主要负责分流客户,指导客户完成一些基本的填单任务,简单介绍一些银行业务项目等银行的基础性工作。总之这是一项基础性的服务性工作,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用心,要努力起到提高银行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的作用,这就是我对自己工作情况的基本认识。

做银行的大堂工作尤其是我所在的城关支行是__业务量最多最繁忙的银行首先得过体力关,记得第一天上班基本上站一天回答一天的问题,晚上下班还真有些体力不支,浑身酸痛,但是后来这样坚持几天慢慢就可以应付这样的体力消耗量,我想好的身体永远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其后进入熟悉业务阶段,要清楚各项银行业务的办理流程,各种表格、单据的填写方法,以及如何恰当又准确的引导客户等。这阶段的过关要特别感谢我们银行的老师——负责大堂的唐经理,她给了我们细心严格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可以感受到经理在用心传授给我们她的工作经验技巧以及工作心得。还用许多和我们实习生年龄相仿的从事证券和保险行业的哥哥姐姐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互配合,感觉到银行的工作气氛十分融洽,我想我们会成为生活和工作上的好朋友,我会用心的学习这些同事们身上的优点。

现在应该是提高业务水平阶段,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各户交流,准确了解到对方的需求,高效的帮客户解决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识别客户,并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些理财产品,以更好的引导帮助客户。

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并不高端,并不需要太多技术,但却锻炼了做好一份工作尤其是服务性行业的基本素质:很好的交流倾听沟通能力,恰当准确的表达能力以及融洽的与人相处的能力,我想这也是我所学习的汉语言文学所应该掌握的基本素养,这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终生学习提高的方面。

每一天都有近千人来我所在的城关支行办理各项业务,每一人都是那么的不同,来自不同的家乡,操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愿望,不同的生活状态,每天见证不同人的不同的忧乐哀愁,但这些日子的工作经历让我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对于每一个人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位高权重还是身份卑微,聪慧多知还是孤陋寡闻,你都应该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个人,要耐心,认真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想法要求,尽量为客户着想,因为你也需要别人这样对待你、帮助你。只要这样想我就可以以一份很平和的心态对待我每天的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因为我想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另外的不得不提的实习收获是理财意识的提高,一个人不光要会挣钱,还要会有效的管理自己的钱,就是要学会理财,学会投资。在银行的实习让我开始接触保险、股票、基金等理财投资项目,并慢慢开始学习如何去合理规划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方案,比如一个家庭最好要有10%左右的资产投资于保险,60%的资产用于较为稳定的投资等,我想学好理财是在银行实习期间要去研究的大学问,也是一个人要去终身学习的必修课。

每天在工行实习也会有很多小插曲,也因为指导客户填单出现一些小问题而被批评,也经常会遇到有各种急事焦急等待的客户,抱怨连连的客户,谦虚诚恳的接受批评,也不要埋怨别人的坏心情为什么朝你发泄,要理解其实他并不一定针对你,慢慢疏导安慰客户,并学会一些技巧解决棘手的事情,有时候并不要直接去面对问题,而是应该换种思路或者拐个弯去处理它。 2 下一页

下面再谈一下我对工行的一些感想,工行应该是四大银行中客户量最多的银行,每天客户基本上都面对同一个有些头疼的问题——排队,尤其在我所在的银行——__城关支行,这里每天的客户量近千人,客户最多的问题也是:“我这个号要等到什么时候?”“我这个号今天还能办完吗”,“我前面怎么又一百多号在等候?”,我想这个问题还会存在很 长一段时间,而且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予以缓解,工行招收我们这些实习生是一种缓解的手段,我们可以向客户更细致的讲解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的便捷之处以及各项atm自助终端类业务的强大功能以缓解工行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我想开拓技术并推广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长期要做的工作并且是银行分流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现在工行周末会加开一个窗口这也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其次我想是否应该对办理各项业务的比率做一个统计,比如现在办理开户业务的客户比较多且比较耗时,是否可以单开设一个开户窗口;或者一些客户的业务比较简单,可能就是取个工资或是存点钱,是否可以开设一个简单业务窗口,我想细致科学的分工也是可以有效提高效率的,一些客户也经常有这样的要求。

实习的这段时间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大堂经理,我们亲切的称她为唐姐,虽然一开始觉得她有些太过严谨小心,但是后来发现这样的严格细心对于银行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她既像我们的工作上的老师还是我们生活上的良师,唐姐特别喜欢给我们讲人生哲理,而且她拥有一种从生活的细节中提炼智慧的能力,她在不断传授给我们与人相处的技巧,家庭生活的技巧甚至连爸爸妈妈都很少提及的谈恋爱的技巧,经理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认真与用心,无论对于工作还是生活。她总是对我们强调凡事要早做准备,要用心去经营,说实话我这个二十几岁的人面对这样一位人到中年的女性也自愧不如她对生活的热爱与上进心,更重要的是对于家庭和工作的责任感。感谢让我遇到这样的良师益友我们的唐姐。

还很幸运的是能遇到那些从事保险、证券工作的哥哥姐姐们,他们虽然也没比我们大几岁,但却十分照顾我们,从他们身上我看到许多闪光点:壮的热情稳重,旭的耐心坚持,姐的坚强,谢姐的真诚善良,峰哥的个性可爱……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代人的奋斗与坚持,能和他们和谐融洽的配合一起工作真是每天的快乐的事情,我想我不会忘记我这群朋友。

这些日子,在工行遇到的这些人,每天那么多的客户,那么多不同的处境和情况,让我再次坚定我的基本信念:要热爱生活,要有上进心,要坚持和用心,要真诚和尊重每一个人,我想这是一切的根本,我会珍惜下面在工行的日子,慢慢用心积累属于我的生活工作的经验。

1

篇五 文学专业学生实习报告2400字

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四年制师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要求,高校师范类学生不仅应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为此,我系20××级本科(1)班由中文系×主任担任领队,指导教师有×,于本学期10月8日―11月8日到平塘县民族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教学实习。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实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一、充分准备,科学规划

我班在上学期就开始进行实习动员,让学生熟悉自己手上的教材,撰写教案,请教材教法老师担任评委,进行班级微型课竞赛,同时安排部分学生到都匀一中听语文教师的课,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并充分感受到实习前的紧张感。在本学期开学时,就由×主任负责,组建了20××级本科(1)班实习队,拟订实习计划,把实习篇目分到每个学生手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以及实习学校班级的分布情况(高一年级11个班),注意高下结合、特长搭配,使学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将学生分为11个组进行试讲。指导教师责任到人,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学生编写教案,钻研教材教法,听学生试讲并提出修改意见。由于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督促有力,前期试讲效果好,学生积极性高。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备课

前往实习学校前,所有实习生都在实习队指导教师下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并反复修改,写出了教为完整详细的教案,同时在试讲中不断改进。在正式上课之前,安排了半周的听课任务,实习生听原任课教师的课。利用这段时间,实习生虚心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请教,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结合班级实际继续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备课精益求精,做到胸有成竹。

2、课堂教学

本次实习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实习班级为单位把任务落实到各组,由实习学校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备课、上课的把关检查,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所有实习生必须经过指导教师批阅并签字同意其教案后方可上课。在课堂教学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独立写出了质量较好的教案,并在预讲和试讲中得到逐步提高。

在实习上课时,绝大多数实习生都能较好地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掌握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性和学生动态,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流畅,所有学生都能按照要求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板书清楚规整,讲授比较准确生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有近半数实习生上得较好,特别是左慧、杨静、陈娟、石冰燕、罗方亚、陈军、张贵南、莫如能等同学的课堂教学更是取得了明显的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实习学校的好评。

3、作业批改

为使学生的所学得到巩固,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我们要求课后布置一定作业,实习生以组为单位集体进行批改,尽量做到全批全改,增强了教学效果。

4、课外辅导

充分发挥实习生的积极性,凡早读和晚自习是语文科目的,实习生轮流值班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深受学生的欢迎。

5、听课

广泛开展听课,规定同组成员必须全程互相听课,同课头的尽量听,同时有选择地听其它组的课,听课后进行评议。原则上每个实习生必须听课40节以上,并做好规范的听课记录。

6、班主任工作实习

根据实习计划,本次实习除教学实习外,还要实习班主任工作。每实习小组设组长一名,由组长排定班主任的次序表,原则上每人负责五天。实习班主任的实习生首先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全面掌握班级情况,熟悉学生和班干组成情况,了解学生的特点,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目标,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习生负责检查、监督早自习、晚自习和课间操的情况,维持课堂纪律,检查卫生值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如篮球、排球赛等。在实习中,实习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实习工作,以身作则,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受到实习学校师生的称赞和好评。

三、及时总结,共同提高

为利于工作的安排和开展,同时也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的机会和环境,实习队每周六晚8点―10点都要对本周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由领队×主任主持,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谈实习体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评议,及时改进。在会上,指导教师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安排、布置,保证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还共同协商解决一些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如生活问题等,给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在实习师生繁重的实习工作之余,力图增添一些轻松的氛围,劳逸结合。实习队利用周末和学生以班为单位举行联欢会、为实习学校的“文艺周”组织排练舞蹈等节目及组织实习队与实习学校的篮球友谊赛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实习队师生的业余生活,也增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大家都感到这次实习既充实又有意义。

五、团结一心,共创佳绩

领队×主任身体力行,与指导教师一起辛勤指导,严格把关,基本上做到早上听课,下午、晚上试讲,周日上午、下午及晚上全程试讲。每晚10点―10点半查实习生归寝、就寝情况,并对实习生嘘寒问暖。实习生也体会到老师们的一片苦心,自觉遵守实习队的两大“八字方针”(即:“谦虚谨慎,勤学好问”;“举止得体,纪律严明”)。实习师生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工夫不负有心人,临行会餐时实习学校特地为实习队送来了一张“优秀实习班级”的牌匾,对实习队的实习工作做了充分肯定,给实习队以极大的鼓舞。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审视自己,实习队的实习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实习生经验欠缺,个别实习生成绩不够理想等,这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总之,在学院领导及教务处、学生处等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在实习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体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实习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实习,实习生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品尝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甘苦,懂得了为人师的责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今后走上教育岗位、献身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六 文学院学生会年度述职报告2450字

——文学院学生会2023-2023年度述职报告

(2023年4月)陈新怡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是文学院学生会常务副主席陈新怡,受陈科旭主席委托,现将文学院学生会2023至2023年度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近两年来,我们文学院学生会在校团委和校学生会的关心支持下,在院党委和院团委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创新管理机制为突破口,以开展特色活动为主抓手,以扩大交流协作为助推器,以强化自身建设为动力源,切实履行服务同学职能,努力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两年来,我们文学院直接参与学生会工作的达227人,依托学生会平台参与公益和社会服务的志愿者达430人次;累计举办活动文体类27项、讲座交流类20项、自身建设类15项、主题竞赛类11项、公益志愿类18项,其中校际、院际联办活动21项,活动累计覆盖学生超过1500人次;在各类竞赛评比中,累计获得校级以上奖项11个,其中,国学短剧《中华礼仪之美》被团中央评为2023年'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第十七届读书节活动被苏州市政府评为第十届苏州阅读节精品项目,文学院获评第十届苏州阅读节'先进单位',学生会青管部连续两年被独墅湖图书馆授予'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

一、重抓管理机制创新,在激发工作活力上下功夫

一是创新人员选用机制。主席团成员竞选在坚持传统程序的基础上,新增现场答辩、现场评分等环节,实现了由'看准备'到'既看准备又看临场'的转变,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竞争的积极性,确保优秀同学能够脱颖而出。部门负责人的产生,在坚持主席团和上届部门负责人意见相结合的基础上,新增民主测评等程序,实现了由'少数人说了算'到'多数人说了算'的转变,激发了同学们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确保部门工作实现良性运转。

二是创新工作激励机制。学生会设立了'优秀部门'、'优秀部长'、'优秀学生会骨干'、'优秀干事'等多个荣誉称号,表彰覆盖了各个层次,激发了同学们工作中比学赶超的热情。定期组织部门间工作交流,及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共同进步。

三是创新责任管理机制。学生会将各项任务分解到部门,明确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主席为连带责任人,凡出现工作失责、不能按期、保质完成工作任务的,必须在部长会议上讲明原因,深刻反思,提出可行的补救办法。部门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干事人员,对每个干事的工作完成情况,由部门负责人认真记录,量化考评,适时通报。

二、重抓学生活动开展,在提升工作实效上下功夫

一是着力抓好校园文体活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们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类校园文体活动。两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苏州大学读书节、两岸诗歌对话文学主题沙龙、家书征选、汉字英雄、'启航·筑梦'系列培训、'交换空间'宿舍设计大赛等特色文体活动,为同学们展示青春风采、展露似锦才华、展现昂扬风貌搭建了广阔平台。

二是着力抓好青年公益活动。为了增强同学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意识,我们坚持把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活动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两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极简生活'、'减噪取静,和谐校园'等系列公益活动,长期开展独墅湖图书馆志愿工作、吴中聋哑语训学校志愿工作、博爱学校义工、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进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等志愿活动,既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公益意识,又扩大了我院学生工作的社会影响。

三是着力抓好素质拓展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名人故居大搜索'、'古韵苏州'、'金鸡湖徒步'、'奔跑吧,同学'等以'三走'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引领同学们走出书斋,开阔视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先后组织开展了'茶清心,酒浓情——传统茶酒文化推介'、传统诗词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引导同学们回归传统,关注国学,夯实基础,提升素养。

三、重抓对外交流协作,在扩大工作影响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校际交流。今年3月,我们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团学联合作举办了世说·心语——第八届华语原创文学大赛,面向华语地区征集原创小说作品,目前征稿正在火热进行之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是加强院际交流。两年来,我们先后与社会学院、凤凰传媒学院等十余家学院联合举办了近二十场学生活动。其中与社会学院合办的'字铭山海意,墨染风骨魂'——汉字书写大赛、与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举办的文纳好声音,在校园内获得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对我院学生会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加强院内交流。两年来,我们坚持与文学院社联、科协、新闻中心及各社团携手开展学生工作,先后合办了11场学生活动。其中,与社联合办了5场活动,与科协合办了4场活动,与新闻中心合办了4场活动,与各社团合办了5场活动,在院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有效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

四、重抓组织自身建设,在建强工作作风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政治学习,严把工作导向。我们坚持利用主席团会议、部长例会、部门例会、主题活动等会议和载体,组织学生会成员学习政治理论、校纪校规、学生工作相关要求,不断提升学生会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自身形象,确保大家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

二是坚持从严要求,锻造过硬作风。我们对学生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配套工作制度,目前,日常例会制度、人员管理制度、材料上交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都能得到切实有效执行,既实现了学生会的规范化管理,又锻造了学生会成员过硬的工作作风。

三是培育团队精神,提升工作效率。我们要求学生会部门之间、成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注重工作协调,真正做到各项工作既分工负责,各负其责,又互通有无,相互配合,确保以一流的团队精神催生一流的工作效率,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回顾两年来我院学生会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些活动创意不足、成员个人素质不够均衡、个别部门活动质量、相关材料质量有待提高等。我们将认真加以总结,努力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创造特色品牌,不断扩大工作影响,为我院学生会工作谱写更加绚丽灿烂的篇章!

《中学生写作技巧:报告文学模式(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