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栏目

历史研究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01-09 热度:14

历史研究报告

篇一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合作与交往的调控策略的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和国内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当代教育不再是封闭在校园内,而是与整个社会各个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国都把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国家未来战略的高度,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合作和交往意识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说在合作双赢的今天,合作和交往是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需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迄今为止,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具体实践中各国有一定的差异。

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9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后,各学科制定了相应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成为新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历史学科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习历史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的是课程评价,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力求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以说,合作与交往成为历史学科最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今年是浙江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第三年,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教育的民主性、“四个学会”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终身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等新理念都已深入人心,但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来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往的问题仍然存在着“流于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滞后,学习指导经验不足,对理论吃不透,导致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做法。比如,有平等合作交往教学的意识,但在实施中往往过于随意,缺乏持久性和系统性,没有给自己确定新的合适位置,所以大多数教学设计是预设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仍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个性差异和全员参与这些真正问题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导致参与的水平和深度远远不够,同时由于多数学生进行合作和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缺乏,课堂合作和交往的实效性更难说了,再加上课时安排和空间限制,大多数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学生间的交往严重缺乏,在教学交往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并且这种交往也只是单向的静态的沟通,“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交往从本质上说大多仍然是形式的、造作的、老师垄断的、独裁的交往”。由此导致教学目标仍以知识与技能为主,教学评价强调学习的评比和排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关注少数精英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并最终影响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些显然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

“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钟启泉语),实施教学合作和交往要讲究实效性,越是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对教师的指导水平要求越高,抑或说,高水平的学习指导,才能够带来高质量的学习。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如果只凭激情和爱心,而不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做一些调整和研究,恐怕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际效果。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最明显的角色就是教学的促进者,除了把人类文明的知识成果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良好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让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人。

我们期望通过《普高历史课堂教学合作与交往的调控策略及其评价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立足本市实际,准确理解课堂教学合作与交往的理念,正确掌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策略,适时调控,并科学地使用激励性评价机制,构建全新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成教师的实际行为,进而推广变为全体教师长期的自觉的行动,提高教学质量。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是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针对近几年普高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合作和交往出现的一些问题,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等知识,积极探索与研究调控教学合作和交往的策略的方式和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为普高历史学科进行教学合作和交往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模型。

关于合作的概念定义,我国学者有以下几种表述:

“合作”:综合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刘宏武《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

“合作”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三位教育学者均认为合作学习具有异质分组、积极互助、分工合作、奖励体系、资源共享的特征,主要对象是学生。合作学习并非仅仅是让学生们围坐在课桌帝,边做作业边说话,真正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们在身体上接近别的学生,而且还要求他们共同进行讨论,彼此帮助,相互依赖,小组成员有均等的成功机会。

“交往”:典型的表述当属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交往与沟通活动,是“对话”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主一一主)通过教学内容(客体)中介的“双向理解”的交往关系。在这种交往模式中,“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主体和客体的两极摆动,而是教师和学生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交往过程,它生成的是多重主体际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主体际关系、教师间的主体际关系、学生间的主体际关系等。这种多重主体关系实质上体现了师生的交互主体性关系,即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交往就是这种交互主体性的现实表现。反过来,借助于这种交互主体性,教学才能成为一种合作、互动的社会交往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合作与交往的范畴包含了学生间关系、师生间的关系及教师间的关系,本课题主要方向就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进行研究。

“调控策略及其评价”: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合作与交往中,教师承担好促进者的角色,不但要做好充分准备,设计、组织、参与,并对课堂教学出现的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因素,有着高度反应并适时做好调整和控制,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调控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多元化评价。

2.研究理论依据:

(1)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论(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社会互动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社会学的互动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个人不是一组确定的态度,而是有活力的并不断变化着的行动者,一直处在生长中但不会彻底完成。社会环境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它一直在影响和塑造着我们,但这本质上也是互动的过程,因为环境正是互动的产物。人有内心活动,同时又是一个自我,自我并非一心理实体,而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一个方面。互动过程首先是一个符号过程,符号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这种我们与他人共享的意义,关于社会世界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的感知和反应,均产生于互动过程。”这些观点告诉我们,合作与交往伴随着人的成长,合作与交往与我们息息相关,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既促进学生发展,又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即知识与理解是由认识主体构建的。这种知识的建构活动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作为个人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的。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脑袋决不是一个空着的、准备装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一块白板,而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丰富经验已经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所以,教师不能无视这种预结构和先经验,而必须看到这种预结构。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导向”学生的,知识来自于学习者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但这种内部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在学习群体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合作学习协调完成的。面对某一知识,某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又因为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拥有不同思维水平,所以要进行经验的分享,达成理解的丰富性和合理化。因此,要重视课堂上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大家进行合作、协商。社会建构主义召唤我们在课堂上要进行全方位地有效互动,要重视学生构建自己知识的结构。

(3)多尔的后现代主义理论

现代课程观认为知识是预设的、可确定的,教师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具有

篇二 胡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胡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班里姓胡的人很少,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一个是胡知明。平常看电视在电视里姓胡的人也很少见,,就引发了我对胡氏这个姓氏研究的想法。老师也说过,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就对胡氏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胡姓的来源和胡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胡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胡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胡姓的来源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记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君虞帝的妫姓后裔。

书籍

历史上的胡姓名人

胡雪岩.胡适.胡安定.胡安.胡遵.胡曾.胡安国.胡宏.胡大海.胡也频.胡烈…..

上网

胡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目前胡姓人口总数大约有一千八百万人。

上网

胡姓族谱

江苏常州安定胡氏族谱有二十八卷,江苏常州有胡氏族谱十二卷……

四.结论

1.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君虞帝的妫姓后裔。这样来说,其胡姓始祖,应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帝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候。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帝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2.在历史长河中胡姓人才辈出。有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历史名人胡适,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秦汉教育家胡安,三国时魏国大将胡遵,唐代诗人胡曾,北宋经学家胡安国,南宋理学名家胡宏,明朝开国功臣胡大海,中国文学家胡也频,秦汉一位出名的好官胡烈......我们为胡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在百家姓中,胡姓占第13位,据统计,胡姓人口总数有一千八百万人。

篇三 《初中历史情境创设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长期以来,历史课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被学生所重视,很多时候学生会带着厌倦的心情进入课堂。如何克服这样的困境,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我在情境创设方面进行了研究,承担了县级小课题《初中历史情境创设有效性研究》。为了更好得进行情境创设方面的研究,探索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为后面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和提供对策,我对我校八年级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工作。

二、调查方法

调查从学生对历史课重要性的认识、对历史课堂的评价、情境创设的效果和意义、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等方面,设计了15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详见问卷调查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力争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客观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现状。八年级一个班25名学生参与调查,共发调查表25份,回收25份。

三、问卷调查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统计表

序号

问题

选项

选择人数及所占比列

备注

你认为历史学科重要吗?

a、很重要

4

16%

b、重要

5

20%

c、不重要

16

64%

篇四 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每个人拥有的就是姓氏,所以我对刘姓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1. 通过上网浏览和查阅书籍这些方式获得的信息。

2. 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作出的结论。

三、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1、刘姓的来源:(1)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传说为上古陶唐氏之后,居于刘(在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

2.出自姬姓。以邑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子孙亦为刘氏。

3.是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

四、结论

据《史记》所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女嫁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当时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冒顿子孙遂姓刘氏。刘汉王朝赐姓。据《汉书》所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又项羽之伯父项伯缠,在鸿门宴保护刘邦有功,赐项伯家族姓刘氏。

刘姓位列我国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刘姓在当代中国为第4姓,占5.38%,总人口大约在6千5百万。

篇五 恐龙历史研究报告

恐龙历史研究报告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发生在久远年代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今天,这种观点似乎已成定论了。

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持怀疑态度,因为事实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顶住了白垩纪而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提出的.对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富于刺激性和戏剧性的“陨星碰撞说”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二、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三、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四、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五、被子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六、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人们的进一步探究。

[恐龙历史研究报告]

篇六 2023年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

2023年1月——2023年9月,我们历史组在高二年级文科班中深入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是历史科研究性学习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2001年9月——2023年1月,我们召开了多次课题组会议,对在高二年级文科班中再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论证,我们认为是可行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素质较好。近几年来,我校文科高考成绩年年再创新高,在全市多次摘取文科桂冠,使我校文科类学生英才济济,汇聚一堂,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素质较好为全校所公认。2、高考改革的趋势。2000年广东省高考(3+x+1)文理综合试题第十九题(上海市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题)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的考题;2001年高考上海卷第37题(老山汉墓走出西域美女题)亦属研究性学习的考题,这两题的出台代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它表明研究性学习的考题在高考中开始出现,紧跟高考改革的方向,是高二年级文科班历史教学的任务。3、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历史课是我们课题组成员杨柳、周雪红老师任教,这对于研究工作的进行较为便利。4、班主任支持。这几个班的班主任都较为支持,使得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工作

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我们只能利用历史课及一些班会课时间进行动员。首先,请教科所苏敏老师作专题报告(2023年1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际国内研究性学习的最新动态,以及柳州市几所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情况,使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请周梅莉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同学们明确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高考改革的方向,而且能够锻炼大家的学习、工作能力,是高中阶段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最后,杨柳、周雪红老师利用本班历史课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程序,布置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这一任务只能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所以,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以寒假作业(作业全文另存)的方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放假前将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做好,放假时进行研究,开学后再整理研究成果。

三、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在将寒假作业布置下去后,我们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首先,我们组织学生组成课题组,规定1——5人一组,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络等,并负责将研究课题和本组成员名单交给老师。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体现全体成员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其次,为了把握研究方向,保证进度和质量,我们要求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时间进程,小组成员的分工,预期的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并规定了研究方案交给老师的时间。最后,进行开题论证工作,研究方案交上来后,我们组织了开题评审会,对每个组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评审(开题评审会记录另存)。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内容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组所选(拟)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恰当程度、课题组对所选(拟)课题的设想的合理程度、课题组成员陈述课题及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几项,依据这一评分细则对学生的课题进行了评分,好的研究方案建议学生保留,不合格的课题要重新准备后再通过开题评审,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在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并通过开题论证之后,我们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没有课时,我们要求学生用寒假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我们教师着手进行指导工作。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我们首先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其次,我们给学生讲解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的方法:1、通过媒体搜集资料。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媒体搜集资料,如互联网、图书馆、音像制品、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都是较好的搜集资料的媒体。2、实地考察。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由同学们亲自到现场勘察,采集相关素材,并提出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带照相机、摄像机进行摄影摄像,并将资料输入计算机。由于没有课时,只能在假期进行这一工作,所以我们提出必须要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并注意安全问题。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相关部门(如旅游局、旅行社、博物馆等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其实,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除上面的途径外,还可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借助社会关系,访问不同层面的调查对象等等。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一定要注意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像等)的保存,有条件的同学将资料输入计算机保存。

五、研究成果展示

2023年3月,寒假结束了,同学们带着原始资料回到了校园,我们首先指导他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数据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软件资料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得出研究成果。同学们有的写出了研究论文,有的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整理出颇有分量的研究笔记,还有的提交了大量的相片、软件等,取得成果共记42项(大量成果另存,成果一览表附后)。我们指导他们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将所得成果输入电脑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 我们选取了一部分优秀成果,在2023年6月进行了研究成果展示,黄明旻、张超、杨秋慧、胡宾等同学展示了他们制作的课件,对此,我们还进行了现场摄影、摄像(相片、录像带另存),这次展示,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校历史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组建三年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钻研,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到兄弟学校学习,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个人简介

篇七 朱姓历史研究报告

朱姓历史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好朋友姓朱,刚好,在小区里面也有几个同学姓朱。我常常和她们开玩笑:“你们上辈子是不是一家?”我问我的妈妈:“妈妈?朱在全世界排第几?”妈妈说:“你想知道?如果你想知道就自己去查。”于是,我一个人对姓朱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书,上网查有关的信息,了解朱姓的来源和朱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朱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朱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朱姓的'来源 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族竭烛浑氏

朱可浑氏,在孝文帝时住在洛阳,他们一起改为朱姓。

书籍、 历史上姓 朱然、朱治、朱俊、朱熹、朱恒、朱建平、朱庆宇、朱思本、

教科书、 朱的名人 朱世杰、朱升、朱一贵、朱德、朱启……

上网 朱姓的人 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

口数量 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

四、结论

1、朱姓起源只要有五大支系:朱囊氏之裔、曹姓、理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出自朱囊氏。朱囊氏族是以蜘蛛为图腾,亦有认为是以亦心木(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为图腾,活动于河南准阳一带的部落,其后有朱姓,有5000多年的历史。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舜臣朱虎。朱氏氏族或为朱囊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

2、朱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497万,占32.9;a型437万,占28.9;b型440万,占29.1;ab型138万,占9.1。朱姓总人口1512万。 617字

篇八 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历史课题研究报告

2013-2014学年“身边困惑问题”小课题研究报告

组别

13级初一历史备课组

参与人员

董莹、刘建国、

蔡焱爽、俱姗姗

负责人

董莹

研究时间

2013年 9月1日至2014年 6月30日

身边困惑问题的主题

对于初中起始年级,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1、初一学生没有接触过历史课,听讲、手头落实习惯很差,课上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培养,影响教学进度。

2、由于不能留课下书面作业,所以学生的所学内容都要在课堂上消化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量大。

1、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2、利用课堂教学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学习笔记。

3、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忆的能力,教会初一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

4、初步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历史发展的简单规律。

5、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

6、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7、初步培养学生审题和答题的能力。

1、确定课题,制定研究实施方案。集体备课中,汇集备课组的智慧,根据新课标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实施建议,我们研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教学中课堂存在的问题,将关于课堂有效性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2、通过情境创设、课堂竞赛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通过教学内容中的主问题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并能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在课堂教学中协调用好学案和课件,把二者结合起来,节省订正学案的时间,同时保证知识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5、课堂教学中,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对学生分层次提问和指导,教会学生整合信息,指导学生记忆和背诵。

6、坚持课上小测和提问,激励学生课下复习。

7、培训课代表,让课代表成为老师在班内的小帮手,利用课前两分钟、午读等时间督促学生预习和复习。

8、在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时,先由老师帮助学生整理好了每一课的'基础题,让学生对照课本和学案自己复习,而后又给出答案。鉴于很多学生对最后的复习存在一定依赖性,在第二学期我们编排学案时特意在学案的最后附上了七年级下册各课基础知识点的问题,便于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9、为了防止学生走入死记硬背的误区,期末复习阶段我们带领学生进行知识串讲,打破课文的界限,以不同的历史视角归纳所学历史知识。同时,我们利用学案中巩固提高的练习和期末复习练习卷,带领学生分析试题,教会学生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1、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比较好的听课习惯,能够随时记下笔记,并进行有效的整理。

2、学案的自主学习能够在预习时填上,大部分同学养成了预习的习惯。

3、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历史学习兴趣也普遍提高。

4、从期末复习、练习和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初一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第二学期成绩也较第一学期有了明显的整体提高。

1、坚持学案教学难免会使课堂形式单一,时间长了显得枯燥无味。第二学期学案的编写有所改变,同时在使用时结合本课的特点灵活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练习的设计也是根据不同班级的水平而定,教师在这方面有时不能全方位顾及,再加上课时过于紧张,达到日日清很是困难,基础知识落实还不够及时扎实,这个问题始终还是一个困扰,虽然有第二学期学案后面的基础题,但是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及时复习,还很难做到。

3、对于每节课主问题的设置希望能够提纲挈领,但有时效果不太理想。

4、生本小组各班基本建立起来,可以更充分的利用,让学生自己出题,小组间竞赛,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提高积极性,又可以高效扎实的落实基础知识。

5、初二进入近代史教学,属于中考考试内容,应该更好的带领学生及时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史料阅读、答题思路训练,使学生的能力在不断积累中提升。

篇九 关于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杨,听爸爸妈妈说,姓氏是一种很深奥的文化。于是,我对杨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 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了解杨氏的起源。

2. 阅读相关的报刊、教科书,搜集有关杨氏名人的资料。

3. 上网浏览有关杨氏人口数量的资料,记录下来。

4. 查阅书籍和相关资料,了解杨姓在百家姓中的排名。

5. 上网浏览有关于杨姓族谱的资料。

6. 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杨姓迁徙史。

7. 上网浏览,了解杨姓的地位。

三、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杨姓的起源

一、出自姬姓 二、赐姓转姓 三、少数民族杨姓 四、出自姞姓 五、出自扬姓

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杨姓名人

杨纂、杨坚、杨广、杨炯、杨玉环、杨行密、杨延昭、杨士奇、杨延和、杨慎、杨震、杨振宇、杨利伟……

上网

杨姓人口

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约有400万。

书籍资料

百家姓排名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

上网

杨姓宗谱

《弘农杨氏重修房谱》、《墨杨氏家乘》、《武林杨氏宗谱》、《杨氏谱书》、《杨氏族谱》、《杨氏谱系》、《杨氏家谱史》……

上网

杨姓迁徙史

台南佳里杨氏 台北半线杨氏 台中杨氏 台中沙鹿镇杨氏 香港杨氏 海外杨姓 马来西亚沙巴州杨氏 孟加拉杨氏 缅甸仰光杨氏 菲律宾杨氏 新加坡杨氏 泰国杨氏 印度尼西亚杨氏 欧美澳洲杨氏

上网

地位

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也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四、结论

1.我国杨姓源远流长,杨姓的发源也在今山西省汾水中游霍县一带,后来繁衍分布至今河南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

2.在历史长河中杨姓人才辈出。有北宋名将杨震,唐玄宗宠妃物玉环,唐代著名诗人杨炯,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及诺贝尔物理获得者杨振宇。

3.杨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约有人口400万,占全国的3.08%。

4.杨姓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杨姓遍布许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宗谱就有一百来卷,我为自己是一个杨姓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十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当课题或自己提出的问题赢得社会认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好,即撰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为大家分享了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欢迎借鉴!

一、课题名称:初中历史有效学习研究

二、课题的核心理念

历史学科在中考的分数比例上占得很少。学生历史学习普遍主动性差,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仅局限满足于上课被动听老师授课,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初中的历史知识多而繁杂,初中学生难免有“繁多、杂乱、易忘”的感叹,认为学习历史是一种负担。学生们心理自我安慰现象就越来越严重,懒惰、颓废、自暴自弃。如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才能达到有效学习。

三、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教学方式越来越无法让学生们巩固心神努力学习,课程的教育问题仿佛完全跟不上学生们的脚步,而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也越来越感到枯乏无味,伴随21世纪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前进,而生活的条件也越来越好,学生们原本怀着积极进取的心态都随着时间慢慢给淹没了。而学生们对学习态度问题也是引起了教师们的注意,大多数教师都知道学生们对于学习态度低下的问题,无非就是一些“哎!读书那么苦那么累,现在是21世纪啊,随便出去就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了,干嘛还要那么辛苦的读书呢?”这大部分都是如今学生们心中的心声,从而课堂却成了学生们过日子的凭借。 学生们心理自我安慰形象是越来越严重,懒惰、颓废、自暴自弃。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实践、体验,养成学生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成果交流的习惯,并将这些习惯落实于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历史探究合作性学习恰好适应了新教改的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短短40分钟一堂历史课上,如何最大程度地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这就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研究初中历史有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诀窍,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领悟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实践、创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初中学生既能对历史非常的'感兴趣,同时又能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好历史知识,充满自信的面对初中历史中考。教师本人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更加系统地提高历史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新课程的视野》,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师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有了结构,中心、重点一目了然,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分析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历史的学习行为、学习现象和学习效果。

(二)、研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策略以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方式。

(三)、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分析。通过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法,了解学生在学生活动中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找出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

(四)、加强历史学法指导和研究,找寻攻克历史知识难记的堡垒,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影响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因素和低效或无效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采用行动研究法,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操作策略。

七、课题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进行有目的的年级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明确以下问题:怎样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教师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怎样的学生学习活动是有效的?

篇十一 历史课题开题研究报告范文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2023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广东等四省区试点试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皆是,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教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在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领域尚欠深入具体,未能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得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弱,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更是欠缺。本课题主要针对目前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效率较低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应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从现有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上,提出一些实践操作措施,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得到验证,为我市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课题主要是基于我校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实验性创新,会考成绩及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如果达到预期目标,课题组则建议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将此种教学方法逐步推广至茂名其他同类学校的历史教学,扩大实验面积。

另外,此次实验也是新课标条件下历史教学的一次探索,对各地的相关实验也应该具有有益的借鉴作用。

二、可行性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均参加过校级课题研究,多位成员的研究论文获市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本研究一个周期为三年,属历时研究,资料的定期采集和存档十分重要。实验结束后,需要开展横向和纵向对比研究,包括同年级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对比研究,同类实验学校和非实验学校的对比研究等。完成一个研究周期至少需要三年(含撰写研究报告时间)。

三、学术前史

(一)学术专著

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高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80年代后,又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诸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的《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的《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等。

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人对高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的《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的《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合著的《高效率教学》,黎世法的《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等。

此上诸多专著,或多或少涉及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然对于我们国家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领域的研究则甚少。

篇十二 初中历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对我校20xx级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跟踪调查----兼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部分,是培养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关键。同时初中课改已进行好几年了,而且大部分老师都能够采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对本校20xx级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跟踪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对教材、对教学方法、对考试以及作业布置的看法,了解他们历史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力求为我校初中历史教学和改革实践提出适合校情和学情的可供参考的依据和建议,并进一步提高我校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该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和网上搜索,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也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论证,泛泛而谈,而且调查范围也很广,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近些年人们也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开始走校本教研的路子。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符合当前的教学理论,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校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体水平。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向独立,走向终身学习的道路,只有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被培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走向自觉学习,才能实现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乐于学服务。

五、课题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目标: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期使得我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对教材、对教学方法、对考试和作业的看法,了解他们历史学习的质量以及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找到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

⑴调查研究法。从我校20xx级学生历史学习现状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典型访谈和专题调研,获取有效的信息与分析问题的数据。

⑵统计分析研究法。即从学生中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并做成统计图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结论与改进意见。

⑶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分析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及时总结实验的经验和亮点,及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课改实验的工作意见和具体对策。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课题周期(20xx.3~20xx.7)

第一阶段:20xx.3~20xx.7

准备阶段:搜索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交流、讨论,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确定研究课题,确立课题组负责人和实验教师,撰写实施方案,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20xx.8~20xx.2

实施阶段:

(1)精心制作和完善调查问卷。 (2)确定每班历史成绩不同等次的学生做访谈的对象;

(3)做好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 (4)做好受访学生的书面记录并分析。

第三阶段:20xx.3~20xx.7

总结、结题阶段:

汇总、整理课题实验材料,撰写研

究报告,申请结题鉴定。

篇十三 历史文化学院2023届研究生会述职报告

2023届研究生会自2023年9月选举产生以来,在学院党委的英明领导下,在辅导员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学院研究生的热情参与下,主动适应新形势,寻找新方向,坚持'营造氛围、服务同学、提升自我'的工作宗旨,以'打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维权,举办接地气的文艺体育活动,开拓多渠道的网络媒体资讯,进行常态化的对外交流沟通'为工作方向,在全面继承往届研究生会工作传统的基础上,全体研究生会成员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取得了多项突破,在校研究生会组织的29个基层学院研究生会学年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二名,获得'标兵研究生会'荣誉称号,全面提升了我院研究生会的影响力。

一、强化思想引领,助推人才培养

1.学思践悟十九大。2023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一年来,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院研究生会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跟党走,学思践悟十九大'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既有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交流会、《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座谈会,也邀请了寇富安书记解读十九大报告、王玉德教授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观,还与其他学院联合举办了地铁志愿服务和张家湾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全面践行十九大精神。

2.导学建设创品牌。为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增进研究生师生情谊,在陈老师指导下,院研究生会基于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导学关系建设月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魅历好导师·研途伴我行'导师故事征文比赛、元旦师生茶话会等活动,营造了和谐健康的师生氛围;国奖经验交流会、优秀学子专访、毕业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营造了奋发进取的人才成长环境。

二、加强制度建设,打造精英团队

1.整合学院资源,开创'大研会'模式。2023届院研究生会开创'大研会'模式,主席团主持日常工作,秘书处、宣传部、学研部、文艺部、体育部、生活部协力配合,同时紧密团结各年级党支部、团支部,并与本科团委学生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整合各方资源,共谋研会发展。

2.规范例会制度,提升成员素质。本届院研究生会坚持全体例会和专项工作会相结合的原则,全体例会由主席团成员轮流主持,各部门成员轮流上台发言,切实锻炼研究生会成员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新媒体技能培训、新媒体知识分享会、历院马院研究生干部经验交流会等相关培训学习活动的举办,提升了研会成员的综合素质。

三、营造学术氛围,巩固精品活动

一年来,学研部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断巩固精品活动。第五届华大研究生史学论坛走向国际,再创新高,共计收到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1稿件,入围7,得到了多家学术媒体的报道,已成为我院乃至全校的一张'学术名片'.第二届'明理思辨,论战华研'研究生辩论赛、第五届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为学院研究生提供了思辨和教学的舞台。传统活动'春秋读书会'现已举办至第103期,所属社团'研之友'学术交流协会在校社团联合会学年考核中首次位列4星级社团,并荣获校图书馆颁发的'十佳读书社团'荣誉称号。

在学院已有精品活动之外,学研部不断开拓创新,举办了'博观约取'跨校博士生沙龙,为武汉地区历史学专业的博士生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三所高校的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参与此次沙龙,围绕'史料的解读与表达'展开主题交流,周月峰老师、吴柱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指导。

四、丰富校园生活,提供趣味活动

1.趣味文娱显特色。一年来,文艺部致力于丰富我院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成功举办首届 '魅力杯'主持人大赛、'感恩有你'三行情书大赛等特色活动,让学子风采在趣味十足的活动中尽情绽放。同时协助校团委举办了第十一届'华研之星'文艺风采大赛和2023年'女生风采月'系列活动,协助校图书馆筹办了'桂子山问月'经典诵读大赛和'寻找桂子山最美之声'朗读大赛,在彰显校园文化品牌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2.体育竞技筑情谊。一年来,体育部承办了第一届研究生'师生情'乒乓球赛、第十一届'华研杯'排球赛、2023年'体育嘉年华'趣味活动、第三届'华羽杯'师生羽毛球赛等大型体育活动,举办了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各项球类比赛,组织了华师-武大户外素质拓展、荧光夜跑、两人三足友谊赛等特色活动,以多样化方式,鼓励同学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传递了健康向上、顽强拼搏的正能量。

3.调研维权践服务。一年来,生活部开展了四次线上服务维权活动,举办了养生讲座、冬至包饺子、清明扫墓、捐书捐物活动,践行了'服务同学'的宗旨。同时协办了风采寝室、文明寝室评选活动,以宿舍文化的建设助力校园文化的发展。

五、完善宣传阵地,革新网信记录

宣传部作为院研究生会和研究生群体的喉舌,致力于传播各类资讯,提升我院各项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年来,宣传部恪尽职守,撰写新闻稿120余篇,推送微信180余条,内容包括学术讲座、通知公告、活动新闻等,运营的'华师历院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粉丝已接近1000人。首次实行新闻稿三审制,即通讯员本人审核一遍、宣传部部长审核一遍、主席团成员审核一遍,确保稿件的规范和准确。

六、反思工作不足,继续逐梦前行

2023届研究生会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如研会成员获得感不强、研究生活动创新性不足、研究生会影响力不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有赖于新一届研究生会去解决,去完善。希望新一届研究生会充分借鉴本届研究生会的工作不足,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履职能力,争取更加圆满完成的研工部、校团委、学院和指导老师部署的工作。期待新一届研究生会成员,在新的舞台上,上演不一样的精彩故事,带领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会走向新的辉煌!期待大家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

七、致谢

过去的一年,研究生会工作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陈老师的悉心指导;研究生会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各年级研究生干部和全体研究生同学的热情参与和倾力投入。

在此向陈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为研究生会工作辛勤付出的各级研究生干部表示诚挚的问候!

篇十四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2002年1月——2002年9月,我们历史组在高二年级文科班中深入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是历史科研究性学习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2001年9月——2002年1月,我们召开了多次课题组会议,对在高二年级文科班中再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论证,我们认为是可行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素质较好。近几年来,我校文科高考成绩年年再创新高,在全市多次摘取文科桂冠,使我校文科类学生英才济济,汇聚一堂,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素质较好为全校所公认。2、高考改革的趋势。2000年广东省高考(3+X+1)文理综合试题第十九题(上海市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题)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的考题;2001年高考上海卷第37题(老山汉墓走出西域美女题)亦属研究性学习的考题,这两题的出台代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它表明研究性学习的考题在高考中开始出现,紧跟高考改革的方向,是高二年级文科班历史教学的任务。3、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历史课是我们课题组成员杨柳、周雪红老师任教,这对于研究工作的进行较为便利。4、班主任支持。这几个班的班主任都较为支持,使得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工作

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我们只能利用历史课及一些班会课时间进行动员。首先,请教科所苏敏老师作专题报告(2002年1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际国内研究性学习的最新动态,以及柳州市几所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情况,使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请周梅莉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同学们明确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高考改革的方向,而且能够锻炼大家的学习、工作能力,是高中阶段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最后,杨柳、周雪红老师利用本班历史课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程序,布置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这一任务只能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所以,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以寒假作业(作业全文另存)的方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放假前将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做好,放假时进行研究,开学后再整理研究成果。

三、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在将寒假作业布置下去后,我们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首先,我们组织学生组成课题组,规定1——5人一组,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络等,并负责将研究课题和本组成员名单交给老师。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体现全体成员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其次,为了把握研究方向,保证进度和质量,我们要求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时间进程,小组成员的分工,预期的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并规定了研究方案交给老师的时间。最后,进行开题论证工作,研究方案交上来后,我们组织了开题评审会,对每个组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评审(开题评审会记录另存)。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内容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组所选(拟)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恰当程度、课题组对所选(拟)课题的设想的合理程度、课题组成员陈述课题及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几项,依据这一评分细则对学生的课题进行了评分,好的研究方案建议学生保留,不合格的课题要重新准备后再通过开题评审,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该文章由www.ok3w.net()整理;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在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并通过开题论证之后,我们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没有课时,我们要求学生用寒假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我们教师着手进行指导工作。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我们首先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其次,我们给学生讲解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的方法:1、通过媒体搜集资料。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媒体搜集资料,如互联网、图书馆、音像制品、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都是较好的搜集资料的媒体。2、实地考察。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由同学们亲自到现场勘察,采集相关素材,并提出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带照相机、摄像机进行摄影摄像,并将资料输入计算机。由于没有课时,只能在假期进行这一工作,所以我们提出必须要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并注意安全问题。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相关部门(如旅游局、旅行社、博物馆等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其实,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除上面的途径外,还可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借助社会关系,访问不同层面的调查对象等等。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一定要注意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像等)的保存,有条件的同学最好将资料输入计算机保存。

五、研究成果展示

2002年3月,寒假结束了,同学们带着原始资料回到了校园,我们首先指导他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数据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软件资料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得出研究成果。同学们有的写出了研究论文,有的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整理出颇有分量的研究笔记,还有的提交了大量的相片、软件等,取得成果共记42项(大量成果另存,成果一览表附后)。我们指导他们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将所得成果输入电脑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 我们选取了一部分优秀成果,在2002年6月进行了研究成果展示,黄明旻、张超、杨秋慧、胡宾等同学展示了他们制作的课件,对此,我们还进行了现场摄影、摄像(相片、录像带另存),这次展示,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校历史组“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组建三年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钻研,还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到兄弟学校学习,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个人简介

杨柳,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97年获中学一级教师职称, 2002年1月取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她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多次带领学生参加高中历史会考、高考,成绩突出;擅长历史教学及教研活动,任教十余年,有数篇论文获各种奖励,有数篇论文发表于各级刊物中,其中《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一文荣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第二届“全国当代历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全国当代历史教学探索(第二辑)》,《高二历史会考复习指导的二个体会》一文入选《中华教育文选》一书,《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发表于《中国教育》2003年第一期。

篇十五 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陈。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一千年前是一家噢!”这个星期刚好有让我们研究姓氏。于是,我和我的家人对陈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百家姓的书籍,阅读书籍报刊上网浏览,了解陈姓的.来源和陈姓名人。

2.问老一辈人,了解陈姓族谱。

3.通过教科书与因特网

三:调查情况与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网络

陈姓的来源

传说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找到顺后人胡公沟,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一。

书籍、教科书、报刊

历史上的陈姓名人

陈元、陈胜、陈寿、陈亮、陈子昂、陈玄奘、陈毅、陈景润……

上网

陈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目前陈姓人口总数已超过8000万以上

爷爷的讲述

陈姓的族谱

在湖南韶山,有一米多厚的陈氏族谱。足足50卷之长

四:结论

1.我国陈姓历史源远流长,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第五大姓。陈姓最要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从资料中发现,北魏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2.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向下了辉煌的一笔。春秋时有孔子弟子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唐朝高僧陈玄奘, 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陈友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还有近代数学家陈景润……我为陈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

3.陈姓是中国百家姓排名第五的姓氏。据统计,陈姓人口数量超过8000万。

《历史研究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