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学生家长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业改革在操作过程中尚需完善和改进之处,这与我们尝试改革以来暴露的一些问题相一致。
经过深入冷静地分析,发现改革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放权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内涵提高不够。为此,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优势外,应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调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师加强指导,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二强化学生学习汇报,让学生表现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学习气氛;三加大学生自主发展的幅度,教师应加强作业开放性的研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4.课题组成员不断积极探讨,经过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
(1)以理论学习为起点,为作业设计多样化打好基础。
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构建新型作业设计模式,并不断总结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好做法,从而在不断修正中前进。
(2)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作业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积极到外校学习,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
5.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
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6.学生的作业形式逐渐丰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不像原来那样漫无目的地不知作业了,而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活动性”。以前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都是老师当作自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从来不去涉及的,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意识到了这类作业的重要性,不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总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师对习题的处理能力及作业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习题、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习题的创造性运用和作业形式多样化的设计。都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有了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的支撑,教师设计作业心里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太少,学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缺乏指导力度。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3.课题管理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积极主动性不强。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行为显得非常粗糙和随意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再加上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没有进行分析和反思,就难以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虽然有时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说总结资料也十分丰富,但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相对不足。虽然多次要求按时上报过程研究资料,但效果却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时报来的资料,参考、推广价值也不高,纯粹为完成任务。 五、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管理、指导力度。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一是定期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材料。小论文、总结、经验体会等均可。二是学期末课题组要进行专项总结,把一学期来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以此促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一所普通小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会沉浸在暂时的喜悦之中,我们的全体研究成员将继续努力拼搏,扎扎实实研究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力争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真正理由。
篇二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范文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篇三 2023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范文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篇四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调查问卷报告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调查问卷报告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对数学分层作业布置的认识、看法、意见,并对教学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2、因材施教,更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分层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二)调查对象和过程
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校不同班级的学生1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答卷时间为10分钟左右。尽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100名学生的样本容量有些少,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在初中随机抽了100名学生调查,统计学生各项人数所占总体百分比如下:
1、你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a、很简单 b、一般 c、有点难 d、太难 a、11% b、58% c、23% d、3%
2、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量()a、较少 b、合适 c、有点多 d、太多 a、7% b、93% c、0 d、2%
你觉得数学作业有分层的必要吗?()a、必要b、没必要 c、无所谓 a、96% b、3% c、0
4、你认为数学分层作业最好应分为几个层次?( )
a、不用分层b、两个层次 c、三个层次d、四个或更多层次
a、15% b、19% c、61% d、5%
5、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认为a、b、c三种题型的题量所占比例应为( )
a、3:5:2b、4:5:1c、5:4:1d、6:3:1
a、45% b、16% c、28% d、10%
6、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通常选择做哪些等级的的题目( )可以多选 a、a级b、b级c、c级
7、你喜欢哪种选择分层作业的方式( )
a、完全由我们自主选择b、老师适当建议,我们自主选择
c、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我们选择d、无所谓
a、6% b、32% c、54% d、8%
8、你完成数学分层作业的时间是( )
a、45分钟内b、45-60分钟c、60-75分钟 c、75分钟以上
a、28% b、49% c、21% d、1%
9、分层作业后,你能按时上交作业吗?( )
a、能b、基本能c、经常不交
a、57% b、42% c、1%
10、你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是( )
a、没有时间做b、太难了,不会做c、太简单了,不想做d、我从来都按时完成作业
a、10% b、37% c、3% d、49%
11、你喜欢那种程度的作业?( )
a、难,要深入思考的 b、中等,稍微思考的c、容易,不要思考的
a、77% b、19% c、4%
12、在碰到较难的拓展探究型作业时,你会选择( )
a、一个人解决b、请教同学或老师c、抄袭d、放弃
a、13% b、75% c、3% d、9%
13、你对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意见是( )可以多选
a、只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b、造成学生之间学习任务的不公平
c、增加教师的负担,但有利于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d、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a、4% b、6% c、11% d、75%
14、你同意老师针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吗?( )
a、同意b、不同意c、无所谓
a、64% b、18% c、18%
15、分层作业后,你觉得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上( )
a、没有影响b、有一定点的影响 c、影响较大 d、影响很大
a、18% b、58% c、20% d、4%
(四)问卷分析如下:
1.学生对数学作业现况的态度
大部分的学生能积极应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学习的热情较高,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对学习的意识很淡薄有困难,据了解,学生害怕写作业或只喜欢某些课程作业的根本原因,是与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适合自己而决定。
2、学生对分层作业的认识情况
学生认识到分层作业布置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大部分学生愿意积极的配合,赞同分3个层次,基础巩固型、能力提升型、拓展探究型,通过分层作业模式减轻了课业负担和学生学习的压力。
3、 分层作业布置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及完成作业的情况
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他们选择布置,乐于接受老师的分层作业,并能按时上交,完成作业的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45-60之间,认为通过分层作业模式减轻了课业负担和学习的压力。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大部分选择请教同学和老师。
4、分层作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学生通过完成适合自己的分层作业时,尝试到了成功的机会,并有所收获,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再也不会坐到那发呆,学生的参与度高。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分层作业克服了一刀切教学的缺点,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篇五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有效教学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作业的有效性正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升学的影响,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作业'一刀切'、量大以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教师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喜欢做作业、怕做作业甚至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干扰了教师从作业中获取有用信息,降低了作业反馈的效果,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优化。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课程改革对作业的要求,我拟申报'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二、立论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数学作业的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益。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将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
2、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的设计往往只偏重作业的认知功能,忽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评鉴功能以及认知心理学功能,作业评价单一,往往局限于学生对错的判断。目前好多学校和地区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都进行了研究,很多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和书写时间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促使教师布置作业合情合理。对作业设计也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作业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为了解'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借助网络搜索了部分资料,还查阅了部分科研方面的报刊及专著。从目前我们检索到的资料看,天津市、广州市、深圳市、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等相关学校及教科所有关于小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等指标上有明显地提高,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范围较广没有分化到细节,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实施研究。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作业设计同样应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到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进行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同时它还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而我们倡导自主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在作业练习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4、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内容的研究,以从教材中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作业、拓展作业为研究切入点,在实践过程中,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更加富有有效性,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真正达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服务的目的。
2、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形式的研究,以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保留数学作业布置中的优点,创新作业的形式,使课内外数学作业能有效地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根据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年级进行分层次作业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促进数学学习质量提高。
四、课题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并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对现阶段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对今后数学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2、对前测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并写出研究方案。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第二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实施阶段。
1、研究人员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设计研究。
2、定期组织交流作业形式的信息。
3、收集学生作业。
4、分析试用效果,进一步完善作业形式。
5、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 2015年5月~2015年6月,总结阶段。
1、收集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整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2、对各种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论文。
3、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理论创新:在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实践创新:充分利用百年老校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的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源以及数学组强大的教研力量,对目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展开调查,构建有效作业设计的标准,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作业设计的机制。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及有效性研究上有所突破,以此为载体构建'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 有效教育',最终实现教学双赢、师生共同发展。
七、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变得十分重要。使作业设计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设计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八、研究保障
1、专业支持:我汉语言本科毕业,工作十二年,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多次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可以从面上推进研究工作的进展。
2、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负责人有一定理论与研究能力,对小学数学作业有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关注,对教育教学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另外,本负责人还查阅了丰富的文献著作,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篇六 xxxx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课题述职报告范文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3.学生家长的支持率高。认为学生作业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对作业改革的建议中普遍反映,“自从作业形式和内容改变以来,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很好,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作业,做到因材施教”;“有创意,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如“应做的作业还是要布置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较少,应该再增加一些作业”;“学生自我设计作业的形式不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较难掌握,老师需给予建议和指导”;“除了语文学科以外,其他学科能否也进行作业改革,使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学生也便于把握”等等。还有一些家长对作业改革能否适应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担忧。 2 3 下一页
学生家长的意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业改革在操作过程中尚需完善和改进之处,这与我们尝试改革以来暴露的一些问题相一致。
经过深入冷静地分析,发现改革初期我们地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放权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内涵提高不够。为此,我想在今后的研究中,除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优势外,应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调整。主要策略有:一教师加强指导,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二强化学生学习汇报,让学生表现自己,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学习气氛;三加大学生自主发展的幅度,教师应加强作业开放性的研究,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四加强作业设计内容的应用性开发,形成作业设计的新概念——贴近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校所学知识的价值。
4.课题组成员不断积极探讨,经过研究,使我们了解了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
(1)以理论学习为起点,为作业设计多样化打好基础。
我们积极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构建新型作业设计模式,并不断总结作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好做法,从而在不断修正中前进。
(2)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室,微机室等多个功能室,形象、直观甚至动画式的课堂作业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教师仅凭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很难应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积极到外校学习,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去,取长补短。
5.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
初步构建多样化设计作业的模式,使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6.学生的作业形式逐渐丰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不像原来那样漫无目的地不知作业了,而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活动性”。以前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内容,都是老师当作自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从来不去涉及的,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意识到了这类作业的重要性,不仅不去省略,反而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去总结,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就感。
7.教师对习题的处理能力及作业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习题、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习题的创造性运用和作业形式多样化的设计。都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有了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的支撑,教师设计作业心里有底了。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太少,学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缺乏指导力度。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3.课题管理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积极主动性不强。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行为显得非常粗糙和随意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再加上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没有进行分析和反思,就难以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虽然有时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说总结资料也十分丰富,但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相对不足。虽然多次要求按时上报过程研究资料,但效果却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时报来的资料,参考、推广价值也不高,纯粹为完成任务。 1 3 下一页
五、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管理、指导力度。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一是定期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材料。小论文、总结、经验体会等均可。二是学期末课题组要进行专项总结,把一学期来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以此促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一所普通小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会沉浸在暂时的喜悦之中,我们的全体研究成员将继续努力拼搏,扎扎实实研究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力争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真正理由。 1 2
篇七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有效教学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作业的有效性正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升学的影响,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作业'一刀切'、量大以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教师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喜欢做作业、怕做作业甚至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干扰了教师从作业中获取有用信息,降低了作业反馈的效果,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优化。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课程改革对作业的要求,我拟申报'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二、立论依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数学作业的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益。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将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
2、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的设计往往只偏重作业的认知功能,忽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评鉴功能以及认知心理学功能,作业评价单一,往往局限于学生对错的判断。目前好多学校和地区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都进行了研究,很多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和书写时间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促使教师布置作业合情合理。对作业设计也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作业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为了解'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借助网络搜索了部分资料,还查阅了部分科研方面的报刊及专著。从目前我们检索到的资料看,天津市、广州市、深圳市、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等相关学校及教科所有关于小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等指标上有明显地提高,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范围较广没有分化到细节,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实施研究。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作业设计同样应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到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进行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同时它还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而我们倡导自主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在作业练习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4、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内容的研究,以从教材中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作业、拓展作业为研究切入点,在实践过程中,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更加富有有效性,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真正达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服务的目的。
2、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形式的研究,以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保留数学作业布置中的优点,创新作业的形式,使课内外数学作业能有效地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3、关注学生个个体差异,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根据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年级进行分层次作业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促进数学学习质量提高。
四、课题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并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对现阶段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对今后数学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2、对前测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并写出研究方案。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第二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实施阶段。
1、研究人员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设计研究。
2、定期组织交流作业形式的信息。
3、收集学生作业。
4、分析试用效果,进一步完善作业形式。
5、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 2015年5月~2015年6月,总结阶段。
1、收集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整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2、对各种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论文。
3、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理论创新:在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实践创新:充分利用百年老校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的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源以及数学组强大的教研力量,对目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展开调查,构建有效作业设计的标准,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作业设计的机制。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及有效性研究上有所突破,以此为载体构建'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 有效教育',最终实现教学双赢、师生共同发展。
七、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变得十分重要。使作业设计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设计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八、研究保障
1、专业支持:我汉语言本科毕业,工作十二年,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多次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可以从面上推进研究工作的进展。
2、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负责人有一定理论与研究能力,对小学数学作业有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关注,对教育教学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另外,本负责人还查阅了丰富的文献著作,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篇八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得更自主,更活跃。课堂充满探索和研究的氛围。但作为新课程教学一个重要方面,作业设计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作业设计上,我们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抱残守缺,延续应试教育下的作业观念,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智慧往往微乎其微。对作业设计,教师常常随意为之,拿一些现成的练习册和补充习题,适当的进行选择。即使进行设计也依然存在这些现象,即现成模仿作业多,创造性作业少;封闭训练多,开放作业少;机械练习多,探究体验少;脱离实际练习多,联系生活实际少;限制思维作业多,解题策略多样化少;个体独立练习多,合作探索练习少;课内练习多,课外实践少;简单划一多,分层要求少。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令学生望“业”生畏,苦不堪言。学生觉得这些作业,“一点也不好玩”,感到做作业“味同嚼蜡”。
而以量取胜,提高教学质量,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应试教育在作业设计中的残余做法。违背了“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作业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却依然关注不够。通过学生作业设计,对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本课题要着重研究实践的。
二、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国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有不同的探索,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
2、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实施新课标以后,很多教师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类:一类是,作业的设计的形式上多样化,诸如“基础性作业”“开放性作业” “探索性作业” “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二类是以学生角度提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生活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和情感。也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践的经验
3、从取得的成效看,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一定的提高,学习负担有所减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自从“减负”以后,有不少的教师进行过有关作业的设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的实施。特别是,近年来有许多学校进行其他形式的作业改革,对学生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课题的界定
“新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程提出三大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其中,第一条是核心。
“相适应”本意是:当环境(客观条件或需要)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本课题的“相适应”是指我们设计的数学作业,在原有状况的基础上,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进行的改变。
“学生”我们研究的学生是小学生,是义务教育中低段的学生的作业设计,他们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作业”是指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它主要是针对生产活动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作业的涵义,即对教师而言,作业是他们为完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而向学生布置的任务;对学生来说,作业是一种延伸性的学习活动。与练习的区别在时间上的开放性,空间上的开放性,形式上的开放性。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业设计”专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布置给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统筹、改编,从而达到新课程发展学生的要求。
本课题《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是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和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和操作要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们主要的切入点有两个,一是学生的作业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的十个核心概念,二是学生的作业设计体现2023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的要求,特别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
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中提出:教材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个过程要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他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基于此,教师在数学新课程作业设计及应用时要重视和学生共同探索、交流、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调整和建构清晰、完整的认知结构,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3.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当个体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的奖赏和奖励。人本主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在本课题研究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论,寻求科学的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个性发展、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后达到自主、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从 “质”、“量”、“形”、“情”四个维度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研究,体现新课程的十大核心概念和关于“四基四能”目标的要求,探索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和操作要领。
2.在情感上,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数量上,探索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师通过作业设计的研究,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的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
4.通过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促进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课标及与之有关的解读的书籍的研究
重点研究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如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研究培养学生四基四能力的论述,指导作业内容的设计。这是作业设计的灵魂。
2.从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数量、形式、情感四个维度进行设计研究
以新课程标准的标准的要求为指导,从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数量、形式、情感四个维度进行设计研究,探索出作业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操作规则。使得作业设计在内容上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数量上找到科学的依据,在形式上适合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品质,情感上感受数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 对各年级教材的深入研究,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
我们不能单一的理解教材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更要研究各年级的教材它蕴含的诸如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教学价值,更好的来指导我们对数学作业的设计。
4.作业设计的个案研究
教师通过个案的设计,并通过学生做作业后的效果对比研究,不断改进作业的设计,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数学作业的设计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作业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理论认识的再现过程,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业设计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业设计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改、提高、完善的过程,从理论的学习中进行作业设计,从作业设计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我们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行动的指南。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为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利用文献指导课题研究,全面把握研究方向。
(2)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分析、比较探求每个知识点形成能力所需要作业的数量,科学地找到减轻学生的负担的依据。
(3)问卷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作业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等情感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作为调整作业设计的依据。
(4)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结合教学的内容,把设计的数学作业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新课程需要渗透的思想方法、培养的能力、形成的观念等,找出其中一般性的规律和设计策略。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设计的数学作业案例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合理化、科学化,形成系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八、课题研究的计划进度
首先学习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文献,在学习的基础上从作业设计的“质”、“量”、“形”、“情”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制定各年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标准。通过实践修改完善作业设计标准,开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数学作业设计汇编》。本课题拟用二年半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论证阶段):2023年5月----2023年2月
1.收集资料,拟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进行先期的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初步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重点和研究方案。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4.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第二阶段(准备探索阶段):2023年3月----2023年4月
教师了解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制定相关研究目标、内容、重点和研究详细计划或方案。
第三阶段(探索研究阶段):2023年5月----2023年12月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结合学校的教研课,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验收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23年1月——2023年9月)
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开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部分年级作业设计汇编。
3.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读书笔记、案例,随笔、研究论文专辑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4.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 部分年级开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作业设计汇编》
3.编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作业设计论文集》、优秀案例。
十、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一)人员落实
该课题研究在学校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由抓教学的校长具体抓落实,选拔配备科研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人员组成课题组,确保课题研究的人员落实。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共11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一级教师4人。其中一人为市骨干教师,1人为市级教坛新秀。
组长:陆永兵
成员:赵汉平、陆永兵、陆卓霞、徐金、史晓燕、戴雪琴、江晓燕、侯丽君、沙璐艳、江花萍、汤英
陆永兵为课题负责人,指导课题实验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领导课题实验的开展;课题内容的五个方面分别有五组核心组人员分工负责,其中组长(用星号表示)负责具体实验流程的策划安排,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教学实践、方案实施、案例分析、整理数据、撰写文章。
负责作业形式的设计与研究
戴雪琴、赵汉平、徐金:负责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及个案研究,
陆卓霞、侯丽君、江晓燕、江花萍:负责中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及个案研究
史晓燕、沙璐艳,汤英:负责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及个案研究
(二)思想落实
狠抓教育观念:转变和更新、强化科研理论的培训。现代的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是进行课题的先导,教师培训做到四落实:时间、资料、方式、效果。
(三)管理落实
1、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课题立项的管理方法,按程序立项。
2、严格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每一阶段都要有周密的计划,明确的任务,严格的落实,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保质保量实施方案。
3、严格课题组成员的管理。课题组成员要专项专人,原则上不得兼任多项课题。课题研究人员一经确立,不得随意更改,确保研究人员稳定性。
4、采取激励运行机制,子课题公开招标,实施课题(项目)责任制管理,签定责任协议,表彰和奖励成功者。
5切实落实课题研究的总结、验收、评价的管理,对于科研成果的形成及转换,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四)资金落实
80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21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