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自评报告
栏目

培训自评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3-02-15 热度:14

培训自评报告

篇一 学校校本培训自评报告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校本培训作为推进新课程的重要策略,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性日显突出。

一、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

教导处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校本培训小组,负责制定并落实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调控校本培训工作进程,并定时宣传。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有规划、有布置、有总结、有督查。

学校领导带头上课、评课,使领导还原为一名普通教师,缩短了领导与教师间的距离。学校领导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全校教师,激发了教师自主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培训经费充足、条件充实、奖励及时

为确保校本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对新课程实验研究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学校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比赛、培训,学校尽最大努力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对外出学习、比赛、培训的教师报销其有关费用并且还有外出补贴。定期购买各种教育及教学类书籍及各种音像资料,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完善,并能及时上网,这样就保证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培训培训手段逐步走向多样化,进而逐步走向现代化。

二、校本培训的管理

1.完善校本培训制度

通过实践,我校的校本培训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规范化工作机制,为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提供了保障。

2.教师培训因人而异,分类培养

我们对所有教师的素质提高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领导定期召开师徒会议,了解、听取师徒之间的教学活动情况。每学期都召开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这样,使青年教师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

3.建立业务学习制度

学校建立每两周一次的集中式校本培训制度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做好读书摘录和笔记,鼓励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

4.规范档案管理

学校教导处对法规文件、培训方案、计划、总结、教师培训档案、规章制度等分类存档。校本培训学科负责人做好培训过程记录,各类集中学习有专门的档案记录。做到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同建。

三、校本培训的实施

1.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学校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修改和完善《学校师德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2)分层培训。教育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学校必需、首要的核心因素,我们通过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研修和发展,努力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和活动的平台。

①新教师培训。新教师刚走向讲台,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站稳讲台,为使新教师既能尽快适应常规的工作,努力营造新教师成长氛围,组织新教师进行系统的校本培训。

其次由教导处落实培训内容:基本功、怎样备课、听课、评课、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新课程沙龙等,使新教师懂得教无规矩乱方寸。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如:名师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与新教师就教材的理解、方案的的预设、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互动。新教师当堂完成课例的撰写,再由教研组长作课例点评反馈。由教科处落实的培训的内容有:怎样写案例、优秀案例回放、教科研先进个人经验介绍、怎样写教学论文、怎样做课题研究等。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

(3)分类培训

新课程培训: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我们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并及时检查考核学习情况,这样就能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论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我们学校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还有有班主任培训、普通话培训、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培训、教育理论培训、师生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等。学校为了满足教师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实施有实效性的培训。

2、培训形式与方法

为了使校本培训具人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与方法。

(1)磨课:首先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课的内容、课的形式,进行自主设计、精心准备,并与同年级组的教师反复切磋后,由教导处牵头,组织精干教师进行试教听课。

(2)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亦称“授课心得”,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主要是: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教学过程中的“偶得”;记教学过程中的“智慧火花”;记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记“再教后记”。

(3)听课评讲。结合教师的课例,为他们指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迷惑,讲解新的教学理念,传授新的教学方法,分析前沿的教学动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以资源共享促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供了有将近的途径。

四、校本培训成果

1.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地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

2.教育科研富有成效

首先,校本培训促进了各个层次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翁明、郑秀晓二位位教师评为学区、县教坛新秀。

五、校本培训特色

1.在校本培训指导思想上突出“三全”,即“全员化”、“全面化”、“全程化”。

(1)校本培训全员化。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他们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他们每一个人富有成效的参与,教学改革就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2)校本培训全面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教师的专业定位也从学科专业定位走向教育专业定位。因此,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等基本知识也应列入校本培训的内容。

(3)校本培训全程化。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又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要把培训潜移默化地融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永嘉县古庙学校

XX.6.25

篇二 校本培训工作自评报告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

为了使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起草制订学校远、中、近期的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计划及管理制度,定期指导、检查工作组校本培训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小结、改进。工作组由教导主任任组长,教研组长任成员,负责安排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和日程,组织开展活动,资料归档等。领导的重视、明确的分工,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有力保证了校本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在计划中,突出确定了培训的内容和操作的具体方法。围绕教育观念的更新,以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为重点,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案例分析、互评反思、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培训形式。并在实施中做到了“五个落实”:即有统一的学习时间,固定的培训地点,专门的负责人员,每项培训必须有内容、目标、效果及辅导材料,每位教师培训后有学习笔记、培训体会、研究论文、教学案例。

三、分类提高,分层培训

在培训中对一般教师、新教师、骨干教师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方法。

(一)全员性培训做到“五个结合”

1、实施“读名著,学名师”工程,同教学实践相结合

学校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做到边学习、边理解、边应用。教师们通过学习,结合实际写出 了各种《案例》和《学习随感》,每个《案例》大都能抓住典型事例,《案例分析》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学习随感》既有理论,又有感有发,自学笔记详实、具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2、综合素质培训和师德建设相结合

在培训中,我校注意把培训工作同师德建结合起来。一是抓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理论培训;二是抓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师德演讲、反腐倡廉大讨论、为学生献爱心、组织教师观看专家和先进人物做报告等。同时,制定了师德评估细则,坚持每学期进行自评、学生评、他评和总评,并和优秀教师评选挂钩。四是树典型。经过评估,树立师德典型,使教师学有样板。

3、综合素质培训和新课改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师素质的综合展现,为了把培训工作落实处,我校以新课改为中心,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利用每周二下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通过看光盘、听讲座、学习典型课例,引导教师进行积极地探讨。坚持开展每学期进行的 “五个一”评选活动(每人设计一篇优秀教案,上一节素质教育创新课,承担一项科研课题,总结一篇科研论文,出一份体现新理念的试卷),并结合自学的教育书籍,在课堂教学上进行运用,听课教师依据创新课堂教学评析标准填写评价,进行互评反思,共同解决课改中的困惑。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向市、区内开观摩课,进行课堂升华, 找出课堂闪光点,推广典型课堂经验。积极组织推荐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大赛,涌现出一批在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好成绩的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XX年,我校马丽、孙健、李义军、袁宏艳4位老师获得市“教坛新星”荣誉称号。孙咏梅老师在安徽省小学科学学科评优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孙健老师继代表淮南市在全省课堂教学观摩评比中摘得桂冠后,又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教学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从而使我校乃至我区的数学教学水平不断取得零的突破。浓郁的教研氛围,调动了教师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有力地推进了教改的进程。

4、综合技能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培训工作中,我们把培训的内容同本校承担的一个市级课题,两个省级课题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上优质课、示范课、研讨课、说课、评课等)。80%的教师投入到了课题研究中,加大了教育科研力度。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多位教师的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区级获奖。

5、综合素质培训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近几年我校加大了对现代教育设备的投入,先后构建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并采用集体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目前,我校45岁以下的教师全会使用课件上课、上网查阅资料,60%的教师会自己制作课件,20%的教师会制作个人网页。近年来,我校教师在电教活动中屡屡获奖,10人次的课件制作分别获国家、省、市级奖;多篇电教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1人个人主页获市一等奖。

(二)对教学能力薄弱的中青年教师采用:1、听示范课;2、与骨干教师结对子;3、上互动课。即把这一层次的教师组织在一起进行听课、说课、评课、反思,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纠正,使每一次上课都有新的进步。经过培训,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三)骨干教师培训走培研结合之路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又是一项复杂而难度大的工程,为了在培训中做到因人而异,各得其所,使其不断提高,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建立机制,科学评估

为了加强培训的管理工作,我们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登记表”,详实地记录了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把教师校本培训的等级及分数登在“继续教育手册”上。并把教师完成继续教育情况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对师德不达标的教师在综合评优中采取“一票否决”。 对于在培训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教师,学校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五、规范管理,成绩显著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不断吸收先进学校的经验和自身的不断探索下,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教师受训率达100%。XX年学校被评为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先进集体”,市“先进党组织”,区“示范党支部”;XX年在“省家教名校”复查验收中居全市第二,同年被评为市“思想政治先进学校”;XX年被评为“市校园文化工作先进集体”;XX年被评为“省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市文明单位标兵”;XX年被评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市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市校园文化先进集体”,“市文明行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教师学生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现在我校有省级骨干教师3名,市级骨干教师1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 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勇于创新、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新世纪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此项工作中我们将站在时代的高度,下大力气把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工作引向深入,为振兴教育、为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再谱新篇!

篇三 申报合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自评报告

一、综述:

拥有百万人口的枞阳县地处皖中腹地,西依古城安庆,东接铜都铜陵,物产丰饶,山川秀美。这里人文荟萃,重师尊教,文化底蕴厚重;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经济快速发展;这里政通人和,百姓乐业,社会稳定和谐。枞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就植根于这块土壤,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迈着坚定的脚步,迎接新的辉煌。

枞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前身是枞阳县师范学校,1991年改为现名,主要任务由学历教育转为师资培训。学校坐落在距县城约40公里的汤沟镇,偏僻的地理位置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199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枞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整体搬迁至县城。为做大做强,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建设资金1100万,建设新校区,并与枞阳县电大工作站、枞阳县高级职业中学三校合一,组建安徽省枞阳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1998年8月工程竣工,学校搬迁;同年11月完成组建工作。新校集师训、干训、电大、职业中专为一体,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新校坐落在县城美丽的莲花湖畔,校园占地134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一桥飞架,校分两园,南园为教学区,北园为生活区,布局合理,楼群恢宏,景美境幽,风光天成,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教学和实验设施完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微格实验室、语音室、标准体育场等等应有尽有。为提升办学层次和迎接省、市合格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学校开通了程控电话,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建成了校园局域网。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阵容强大、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88人中,高级教师22人,中级教师41人,他们中有省市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师训干训专职教师就从他们中选拔。承担师训干训工作的34位专、兼职教师,他们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他们还注重自身研修,不断探索继续教育模式,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率。

我校根据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从1999年正式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短短几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师训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师训干训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师训圆满完成全县近7000名中小学教师的

一、二轮继续教育工作,所有参训教师通过培训,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教研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干训先后举办了8期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4期小学校长提高班,通过集中学习和培训,校长们知识得到了更新,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干训工作得到了省、市干训部门的充分肯定,xx年学校被市教委授予“枞阳县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与此同时,学校其它层次的办学也硕果累累,职业教育方面xx年被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经贸委联合授予“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xx年被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考试中心批准为“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培训基地”,xx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大工作站被省电大批准为全省首批招收本科学员的8个县级电大工作站之一,现在在校本、专科学员800多人,学员主要来自于县内中小学,可以说电大为枞阳县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自评:

1、组织领导

1—1 政策保障

主要观测点:政策法规,配套措施

县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法规,认识到位,工作重视,将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列入县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是高度重视。县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枞阳县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意见》,为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二是全力支持。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由县教育局分管人事的副局长亲自挂帅,人事科牵头,教研室、电教馆等职能科室密切配合,教育局下发工作文件,切实保证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是加大投入。为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原教师进修学校、原电大、原县职高合并成立枞阳职教中心。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新校建设和教学设备添置,高投入快发展。

依照教育部关于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文件精神,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枞阳县教师进修学校xx—2023年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并采取具体有效措施分步实施。

1—2 管理体制

主要观测点: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资源整合

我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办学实体,法人代表是吴耀斌校长。学校属于县政府领导、县教育局主管的事业单位。

业务上,学校在枞阳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安庆市师资培训中心的指导下,制定了《枞阳县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枞阳县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细则》,扎扎实实开展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工作,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早在1978年,我校就实行了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职业高中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又建立了与县教育局教研室、电教馆等有效合作的办学机制。并初步形成了上挂电大等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的培训网络和工作机制。

1—3 领导班子

主要观测点:选拔机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核,县委拟任等程序,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现任领导班子成员3人,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班子成员全部接受过教育专业训练和校长岗位培训,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工作,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他们带领全校教职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管理新思路和继续教育新模式,为学校的跨跃式发展和本县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校长吴耀斌同志,原任县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熟悉教师培训业务;后调入枞阳二中任校长,具有丰富的基础教育管理经验;调入我校先是分管师训、电大工作,积累了实际管理经验,xx年起主持学校工作,管理高屋建瓴,学校在他的带领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4 经费保障

主要观测点1:办学经费、人员经费

学校为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县级财政能够保障办学经费,包括机构建设经费、经常性经费,业务工作经费等。

能够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的保障机制,近几年来,学校多方筹措建设资金500多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学校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最近国债资金300万已经到帐,学校计划将这笔资金投放到培训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去,以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

人员经费每年都能按人按时足额拨付,教职工爱敬乐教。

主要观测点2:培训经费

根据安庆市师资培训中心相关文件精神,培训经费由个人和学校承担,同时县教育局和学校都设有骨干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用于支付教师参加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等。

2、基础条件

2—1 占地面积

主要观测点:人口占地,建筑面积

枞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4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楼群恢宏,布局合理。

2—2 校舍容量

主要观测点:培训规模

我校培训校舍含住宿条件,能充分满足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需要。

2—3 专业教室

主要观测点:数量,种类,功能

全校共有普通教室46个,均配有音响等设备,暑期能同时接纳xx人以上集中培训。学校还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建有多媒体教室、微格实验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学术报告厅、图书资料室等专业教室。专业教室够用适用,突出教师专业特点,达到当地先进水平。

2—4 资源建设

主要观测点:报刊种类,图书册数,音像资料,图书更新,使用效率

学校各类报刊远超过30种,图书资料4万册,电子图书3万册,音像资料总量不少于1000小时,达到要求。

图书音像资料三年内补充更新率不低于10%。

图书音像资料内容针对性强,利用效率较高,有数据档案记载。

各类资源向服务区内教师开放,有相关档案记载。

2—5 实践基地

主要观测点:附属学校,实验学校

学校将本校综合高中班作为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并与枞阳县枞阳镇石岭小学签订协议,将石岭小学作为教育教学实验基地,用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等实践活动,基地作用发挥充分、良好。

2—6 现代远程教育设施与管理

主要观测点: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

学校建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能与互联网相连接的高效实用,并与所辖区域内中小学相连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网上教学和资源共享。

以宽带100m的学校局域网为基础,设有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五间,有计算机160多台,大屏幕视频投影仪2幅等,配备浏览、资源存储等功能的专用服务器及保证其正常运行的ups电源,实现在局域网上存储和共享信息。

学校利用市师资培训中心、县教育局和学校网络平台,向学员及时提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及相关信息,有效支持中小学通过远程手段开展校本研修,支持教师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实现自主学习,对学员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

学校具有教学服务设施齐备并较为集中、环境优良、相对独立的学习场

篇四 学校校本培训自评报告格式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校本培训作为推进新课程的重要策略,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性日显突出。

一、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

教导处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校本培训小组,负责制定并落实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调控校本培训工作进程,并定时宣传。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有规划、有布置、有总结、有督查。

学校领导带头上课、评课,使领导还原为一名普通教师,缩短了领导与教师间的距离。学校领导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全校教师,激发了教师自主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培训经费充足、条件充实、奖励及时

为确保校本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对新课程实验研究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学校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比赛、培训,学校尽努力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对外出学习、比赛、培训的教师报销其有关费用并且还有外出补贴。定期购买各种教育及教学类书籍及各种音像资料,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完善,并能及时上网,这样就保证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培训培训手段逐步走向多样化,进而逐步走向现代化。

二、校本培训的管理

1.完善校本培训制度

通过实践,我校的校本培训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规范化工作机制,为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提供了保障。

2.教师培训因人而异,分类培养

我们对所有教师的素质提高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领导定期召开师徒会议,了解、听取师徒之间的教学活动情况。每学期都召开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这样,使青年教师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

3.建立业务学习制度

学校建立每两周一次的集中式校本培训制度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做好读书摘录和笔记,鼓励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

4.规范档案管理

学校教导处对法规文件、培训方案、计划、总结、教师培训档案、规章制度等分类存档。校本培训学科负责人做好培训过程记录,各类集中学习有专门的档案记录。做到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同建。

三、校本培训的实施

1.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学校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修改和完善《学校师德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2)分层培训。教育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学校必需、首要的核心因素,我们通过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研修和发展,努力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和活动的平台。

①新教师培训。新教师刚走向讲台,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站稳讲台,为使新教师既能尽快适应常规的工作,努力营造新教师成长氛围,组织新教师进行系统的校本培训。

其次由教导处落实培训内容:基本功、怎样备课、听课、评课、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新课程沙龙等,使新教师懂得教无规矩乱方寸。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如: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与新教师就教材的理解、方案的的预设、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互动。新教师当堂完成课例的撰写,再由教研组长作课例点评反馈。由教科处落实的培训的内容有:怎样写案例、优秀案例回放、教科研先进个人经验介绍、怎样写教学论文、怎样做课题研究等。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

(3)分类培训

新课程培训: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我们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并及时检查考核学习情况,这样就能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论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我们学校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还有有班主任培训、普通话培训、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培训、教育理论培训、师生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等。学校为了满足教师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实施有实效性的培训。

2、培训形式与方法

为了使校本培训具人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与方法。

(1)磨课:首先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课的内容、课的形式,进行自主设计、精心准备,并与同年级组的教师反复切磋后,由教导处牵头,组织精干教师进行试教听课。

(2)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亦称“授课心得”,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主要是: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教学过程中的“偶得”;记教学过程中的“智慧火花”;记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记“再教后记”。

(3)听课评讲。结合教师的课例,为他们指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迷惑,讲解新的教学理念,传授新的教学方法,分析前沿的教学动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以资源共享促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供了有将近的途径。

四、校本培训成果

1.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地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

2.教育科研富有成效

首先,校本培训促进了各个层次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翁明、郑秀晓二位位教师评为学区、县教坛新秀。

五、校本培训特色

1.在校本培训指导思想上突出“三全”,即“全员化”、“全面化”、“全程化”。

(1)校本培训全员化。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他们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他们每一个人富有成效的参与,教学改革就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2)校本培训全面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教师的专业定位也从学科专业定位走向教育专业定位。因此,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等基本知识也应列入校本培训的内容。

(3)校本培训全程化。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又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要把培训潜移默化地融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永嘉县古庙学校

xx.6.25

篇五 最新学校校本培训自评报告格式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校本培训作为推进新课程的重要策略,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其重要性日显突出。

一、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

教导处等职能部门人员组成校本培训小组,负责制定并落实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调控校本培训工作进程,并定时宣传。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有规划、有布置、有总结、有督查。

学校领导带头上课、评课,使领导还原为一名普通教师,缩短了领导与教师间的距离。学校领导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全校教师,激发了教师自主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培训经费充足、条件充实、奖励及时

为确保校本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对新课程实验研究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学校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比赛、培训,学校尽努力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对外出学习、比赛、培训的教师报销其有关费用并且还有外出补贴。定期购买各种教育及教学类书籍及各种音像资料,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完善,并能及时上网,这样就保证了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培训培训手段逐步走向多样化,进而逐步走向现代化。

二、校本培训的管理

1.完善校本培训制度

通过实践,我校的校本培训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规范化工作机制,为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提供了保障。

2.教师培训因人而异,分类培养

我们对所有教师的素质提高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领导定期召开师徒会议,了解、听取师徒之间的教学活动情况。每学期都召开一次的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这样,使青年教师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

3.建立业务学习制度

学校建立每两周一次的集中式校本培训制度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做好读书摘录和笔记,鼓励教师养成读书思考的好习惯。

4.规范档案管理

学校教导处对法规文件、培训方案、计划、总结、教师培训档案、规章制度等分类存档。校本培训学科负责人做好培训过程记录,各类集中学习有专门的档案记录。做到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同建。

三、校本培训的实施

1.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学校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修改和完善《学校师德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2)分层培训。教育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学校必需、首要的核心因素,我们通过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研修和发展,努力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和活动的平台。

①新教师培训。新教师刚走向讲台,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站稳讲台,为使新教师既能尽快适应常规的工作,努力营造新教师成长氛围,组织新教师进行系统的校本培训。

其次由教导处落实培训内容:基本功、怎样备课、听课、评课、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新课程沙龙等,使新教师懂得教无规矩乱方寸。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如: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与新教师就教材的理解、方案的的预设、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互动。新教师当堂完成课例的撰写,再由教研组长作课例点评反馈。由教科处落实的培训的内容有:怎样写案例、优秀案例回放、教科研先进个人经验介绍、怎样写教学论文、怎样做课题研究等。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

(3)分类培训

新课程培训:新课程培训主要包括性培训和学科教师培训。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我们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并及时检查考核学习情况,这样就能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论内化为教学行为。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我们学校在培训机构、教研部门的指导下,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还有有班主任培训、普通话培训、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培训、教育理论培训、师生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等。学校为了满足教师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办学特色,实施有实效性的培训。

2、培训形式与方法

为了使校本培训具人针对性、实效性,我们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与方法。

(1)磨课:首先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课的内容、课的形式,进行自主设计、精心准备,并与同年级组的教师反复切磋后,由教导处牵头,组织精干教师进行试教听课。

(2)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亦称“授课心得”,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主要是: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教学过程中的“偶得”;记教学过程中的“智慧火花”;记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记“再教后记”。

(3)听课评讲。结合教师的课例,为他们指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迷惑,讲解新的教学理念,传授新的教学方法,分析前沿的教学动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以资源共享促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供了有将近的途径。

四、校本培训成果

1.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地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

2.教育科研富有成效

首先,校本培训促进了各个层次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翁明、郑秀晓二位位教师评为学区、县教坛新秀。

五、校本培训特色

1.在校本培训指导思想上突出“三全”,即“全员化”、“全面化”、“全程化”。

(1)校本培训全员化。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他们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他们每一个人富有成效的参与,教学改革就不可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2)校本培训全面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教师的专业定位也从学科专业定位走向教育专业定位。因此,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等基本知识也应列入校本培训的内容。

(3)校本培训全程化。学校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又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要把培训潜移默化地融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永嘉县古庙学校

xx.6.25

《培训自评报告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