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栏目

山风景区导游词(精选16篇)

发布时间:2023-03-04 热度:16

山风景区导游词

第1篇 辉山风景区导游词

鸟林在辉山脚下秀湖南侧的一处沟谷之内。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四周松林苍翠,环境十分清幽。古人云:“云以天为路,鸟以林为家”,“鸟林”便名出此端。林园全部占地四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一百平方米,规模在亚洲首屈一指,被称为“亚洲第一号鸟林”。设计新颖,布局巧妙,层次分明,独具匠心。

鸟林的“序幕”在正门门前。这里平坦开阔,中心有一花坛,内竖有一座高大的棕色花岗岩题名石。上面有“辉山鸟林”四个大字。

鸟林正门用的是一只巨大的银白色孔雀造型,孔雀作昂首开屏状,其形象颇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表现手法。孔雀下部是正门正人口,寓意孔雀开屏,喜庆迎宾。这项设计主题突出,独到、新颖,十分吸引入。

乌林前区为“绿色广场”和“听鹏园”,这里有涉禽他、鸹鸡舍、听鹂廊、假山、瀑布,雕塑花坛等等,听鹂廊是在树状的走廊里展示着鹦鹉等珍稀鸟类。听鹂园的名字显然典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著名诗句。

鸟林的主体和最精彩的部分是“飞鸟园”,这是一座由庞大的尼龙网罩编织起来的飞鸟世界,占地面积达20577平方米,整个网罩由24根钢柱高高撑起。里面还建有假山、林木。溪流。这座飞鸟大家庭的主要成员有绿孔雀、白一鹅、丹顶鹤、海鸥、湖鸥、鹊雀、锦鸡等等。他们或自由自在,或闲庭信步,或翩翩起舞,或展动飞翔,或引颈鸣唱。各展风姿,各尽其才。

鸟林的最后一区是“水禽园”。里面饲养着各种水禽并设有水面、沼泽、临水平台和步订等等不同环境,以满足水禽们的生存需要。

整个鸟林有鸟禽80余种,共2000余尺。游人到此可以见到许多难以谋面的珍稀鸟品。禽品,饱赏他们的千姿百态,领略他们的美妙动人的歌喉,可以增长许多有关鸟禽的知识。游辉山不可不光顾鸟林。

(向阳寺)

我们沿路继续往前走,左侧可见一寺院,这就是“向阳寺”。向阳寺位于棋盘山北麓,是一座明代古刹。据传,此庙占地数百亩,有上下两层殿,上层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全身塑像,墙壁上绘有彩色壁画,下层殿供奉四大天王。殿的南侧有砖塔一座,佛堂一座,上门前悬挂匾额,上刻“双峰翠水”四个大衣原来的寺院早已不存,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寺院建筑是后来修建的。这里所供奉的菩萨各有不同的讲究,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上殿供奉承的“观世音”是梵文的音译,佛经里说她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待,其德性“大慈大悲”,是所谓“救代初期已见其名。

棋盘山取义于“棋盘石”。对棋盘石的记载很多。如,清代缨公恩在《辉山》一诗注言:棋盘山“山阳之半有大石,平广太余,传是仙人棋盘”《东三省古迹遗闻续编》:棋盘山有平崖一处,中列天然棋盘、棋子,横竖皆可移动,惟不能拾起耳,近被牧畜牧子摧残,已毁坏不复旧观。”民间亦有各种传说流传。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这样一段故事:据传每年长白山天池莲花盛开时各路神仙都会赶来采莲沐浴。一次群仙聚会后各驾云回洞府,铁拐李和吕洞宾结伴而返。行至半途中,忽见脚下有奇山如雪,更有一块平整光滑的巨石。二仙恰好棋性大发,于是降下云头,画石为盘,抬石为子,大战数十回合之后兴尽而返。而在这山上留下了这棋盘还有可移动不能拾起的石头棋子。由于年深日久,棋子或风化或遗失。已不复存在了。据笔者近年调查,棋盘上的沟线很象是民间的五道棋,“棋子’有脸盆那样大小,棋子早已不存在,棋盘石在1968年因采石被毁。近年,棋盘山风景区根据市政府提出的“超前发展旅游业”,将棋盘山建成具有古城岁月的旅游区的要求,与沈阳麒麟居有限公司合作重建这座名闻遐迩的古棋盘。据计划,重建后的古棋盘用汉白玉雕刻长约1.6米,宽2.5—4米之间,高度为0.6米,重15~20吨,棋子直径为0.16-0.3米之同,重225—30公斤。这座棋盘将被安设在棋盘山山顶附近,还计划重建观棋阁,增建残局厅、对弈厅,楼类院等设想。

·星海公园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怎样说好迎接词 ·雷锋纪念馆导游词

棋盘山为景区第二高峰,周转有辉山,大洋山、凤凰山、馒头山,东有波光粼粼的十里秀湖。登棋盘山有两条山路;山的东麓有人行步道,山的北麓有车道。可驱车至半山腰,再改步行道。徒步登山弯转曲折,行走其间却有“深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情趣。山上有“望湖亭”和“观棋阁”。望湖亭是一座四角重檐仿古凉亭,屋顶满铺黄色琉璃,宝顶高矗,飞檐斗翘,耸立在峰顶之上。观棋阁在望湖亭下方不远处棋盘石遗址附近。登上望湖亭举目四望,远山近树,湖光山色一览无遗,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大洋山)

“大洋山”,即秀湖东北的大洋山,海拔241.8米,是景区内第三高山。大洋山方圆约四平方公里,被油松、落叶松、刺槐覆盖成林。谷幽山深,树高林密,浓荫蔽日,人迹稀少。给人以粗扩、乡野之感,是登山旅游,体味自然野趣的最佳去处。山顶建有“翠微亭”,供游人小惠和眺望,领略洋山叠翠的风采。

现在,我们已基本讲完了这里的主要景点,当然,整个棋盘山风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的著名景点,如点将台、仙人洞、妈妈石等,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大都是关于满人勤苦守业。英勇创业的故事。比如,点将台位于秀湖上游、蒲河入口处。高五米,方圆20余米,屹立于十里沃野之中。是当年努尔哈赤招集八旗精兵骁将的地方。立足此处,遥想当年施旗千帜、万将云集的场面,耳边仿佛可以听到战马嘶鸣,战鼓隆隆。

下面,大家可以随便走走,我们一会在秀湖码头旁集合。

(返回路上)

棋盘山风景区是沈阳地区难得的风景名胜,休闲佳处。这里山水相依、林木葱郁。冬日时节,一场大雪落下,便是千里冰封的银色世界,每年12月初至翌年2月末在这里举办的沈阳冰雪节是辽沈地区重要的冬季旅游项目,除高山滑雪、滑冰、各种爬犁、摩托雪橇、冰车等冰上活动外还有冬令营、民俗旅游、狩猎旅游、燃放烟火爆竹等各种表演活动。深受广大游人喜爱。到了春天则漫山遍野的新绿野花,明媚的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季节;而到了夏天,悠然泛舟湖上,茗茶小饮,还有比这更好的消暑方式吗?秋季是棋盘山风景区最美最有魅力的季节了,漫山遍野的金黄色。温暖的阳光透过树隙照在一地落叶的山上,大概能令最冷漠的人心里也不由感受到一丝诗意。而这季节也正是辉山棒子、大山里红果成熟的季节,嘴馋的人可以一饱口福。

总之,无论从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来讲,棋盘山风景区都是沈阳市屈指可数的好地方。只有亲临其中,才可以体会到那种“遮不住的青山隐隐,隔不断的绿水悠悠”的美好境界。

第2篇 河南省嵖岈山风景区导游词

整个景区又分作蜜腊山、南山、北山、六峰山4部分。景点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也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部分。等一会儿我们将在山的左侧进入景区,到前方不远处左转弯,在山谷里面钻洞过峡,攀崖,盘旋而上,到达山顶从左侧回到山门,整个游程约7公里,需要3-4个小时。

好了,我们大家注意朝前看,我们首先看到山顶最高的那块石头,那是“猴子望月”的景观;从猴石沿山坡向左斜下来,中间突出的那块石头,是“睡唐僧”;从“猴石”沿45度角向右斜下来,在山脚又是“醉八戒”景观,在这几处景观中,尤其是“醉八戒”我们不妨仔细观察,他那肥头大耳,张嘴垂舌,还挺着大肚子,醉倒山坡上那憨态可掬的情景,真是惟妙惟肖。

(引导游客到密腊山)

游客朋友,大家请注意看湖对面的这座独立山峰,拔地而起,高约百丈,雄伟挺拔,大家刺破青天之抛。它的名字叫“蜜腊峰”,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呢?相传过去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儿招来了很多野蜂在此采花酿蜜。酿的蜜多,又没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每到夏季,经太阳光的强烈照射,蜂蜜被晒化后都流了出来,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层厚厚的蜜腊,所以人们把这座山取名为“蜜腊山”附近的老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药、放羊时,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传说当时山下有一老财主,他想吃山上的蜂蜜,自己又懒和往山上爬,于是就吩咐家中的一名长工上山上去接蜜,长工端个大瓦盆到山上跑了三天,接了满满一盆蜜,谁知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瓦盆破了,一盆蜜都流了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北坡从上到下那道白色条状痕迹据说就是当年那盆蜂蜜冲后留下来的。

山下的湖中“秀蜜湖”里面的湖水由于过去受蜜腊山常年冲刷下来的峰蜜的影响,湖水到现在还是甜的,不信我们大家可以去品尝一下。

上完这段石板铺就的山坡路,我们就到了“好汉坡”。

我们先抬头向上看蜜腊山的峭壁。大家知道,我国最有名的险山当数华山了,不过华山的山峰再高再陡,山头上都有很多的断层,都可以利用断层攀到顶端去。但是嵖岈山的山就不一样了,像眼前这面石壁,山体成90度直角,不但陡峻,而且整个山头由一块石头构成,中间没有断层。这样的山恐怕国际攀登冠军来了也难以攀登。再看下面这个小山坡,为什么会有“好汉坡”三个字呢?1990年奏,一位台胞游嵖岈山,也是像我们一样,上完这段坡路感到累了,就坐在附近这块石头上休息,无意中回头看到蜜腊山这面石壁的壮观情况,他大发感慨说:“哎呀,不要说前面这个大坡了,就是近处这个小坡谁能爬上去,谁就是好汉!我赏给他8000台币!”山下一位下在割草的山民听到后,鞋子一脱,光着两只脚,一会儿工夫就从坡底爬到了顶端。这位台胞一看,把身上带的8000台币送给了这个山民,后来他又让人找来笔墨,写下了“好汉坡”三个字,请当地石匠把这三个字给刻了上去,大家注意看在这三个字的左下方还刻有他的名字---刘修德,名字上面是他的登山时间---1990年春。不知道我们团友中是否也有人能爬上去,当一次好汉?嵖岈山和别的山相比有他的独特之处,就是山的上部层峦叠嶂,到处都有是奇峰怪石;而山的下部则千孔百窍,棚洞无数,万人洞就是嵖岈山九大名洞的代表。由于万人洞是天然形成的地下岩洞。所以里面洞套洞、洞连洞,曲折迂回。狭窄的地方仅能容一人穿行,甚至爬行,但宽大的地方却也有几间房子那么大,这些空间合起来能容纳上万人,所以取名“万人洞”。

(出万人洞,引领游客到桃花洞)

前面我们将要去的景点是“桃花洞”,在这里我们看到前面有一个民居一样的小院子,在这个院子的一角有一个天然石棚,大约有100平方米,里面供有桃花仙女的塑像,这是为什么呢?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相传在西汉末年,嵖岈山附近有一个叫桃花的姑娘在洞内修行,当时,王莽追击刘秀来到嵖岈山,善良的桃花姑娘把刘秀藏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地方,使刘秀躲过了王莽的追赶。后业刘秀登基做了皇帝,为报答桃花姑娘这段恩情,就封她为“桃花仙女”,并让人们按照她的模样塑起了神像,让后人世代供奉。

(引导游客进入景区二道门)

进入景区二道门,我们不妨停下来抬头向左上方看一下,在这个陡峭的石壁上横悬着一棵大树。此情此景,不由人想起李白在《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诗句。这是一棵“野榔榆”。它和我们河南农村很多地方食用栓钱儿的那种榆树同一个科目,但品种不一样,这种树的叶子很厚,耐旱性旨。据省林业局专家鉴定,它在那里已经生长了600多年。它每年春季发芽,秋季落叶,到冬季它又会枯死掉一部分树枝,来维持生命力强的枝了陆军冬。它为什么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呢?专家们指出,这种树的根部有一种特殊功能,它的根可以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可以溶解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它就全靠吸收这很少的微量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只有生命力,没有生长力,所以尽管自己已经有了600多年的树龄,但它的树体才只有那么大,这里也正应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名言。

第3篇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 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 , 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曰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第4篇 沂山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沂山风景区,首先让我代表沂山风景区管委会的全体员工,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的旅程将有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在途中如果您有需要和帮助,请及时提出,我们将给您最满意的答复。在此,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将由东镇庙景区开始向西的其他四个景区游览。东镇庙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xx年),据史料记载:汉武帝东封沂山,于主峰玉皇顶,设“泰山祠”。到隋朝,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诏祭沂山,并把泰山祠迁至半山腰。到宋朝,赵匡胤于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在九龙口(现在的位置)上重建东镇庙。

现在我们看到的东镇庙是1985年在其旧址上重建的。主要古建有三山门、将军殿、钟楼、鼓楼、大殿、后殿。赵匡胤对于东镇庙的重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时,与后周大将韩通激战于穆陵关,却屡战屡败。赵匡胤夜宿沂山山神庙,山神托梦可助其打败韩通。果然应验。赵匡胤感恩神灵相助,登基后,钦定重修沂山庙宇,重塑了东安王金身。

东镇庙至清末,光绪三十年有碑360余幢,其中御碑16幢,形成了全国著名的“东镇碑林”。

我们经过三山门,看到的第一座大殿是“将军殿”,里面供奉的是尉迟敬德、秦琼。这两位大将是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时的两个护卫将军。传说李世民得天下后,由于杀人太多,经常受孤魂野鬼侵扰而长夜难眠,两位将军知道后,自愿到门外守护,使其安睡。唐太宗为体恤部下,把两位将军的画像贴在门上,同样起到了守护作用。自此之后,尉迟敬德和秦琼两位将军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的门神。

大家过了将军殿之后,请跟我由左面向后游览。古碑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古代帝王所立的碑,也就是御碑。带有龙冠;一类是各地方官员所立的碑,大多是竖向碑;一类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碑,大多是横向碑。

大家看到的这棵银杏树,高18米,胸围4米,原为两棵,西雄东雌,为宋仁宗赵祯三年(1030年)祭祀东镇所植。此树是元朝雷击后补植,距今也已有700多年。西边的雄树,于1968年砍伐,打造成县城剧院整个礼堂的坐椅。大家可想一下那棵树有多么的高大。因为雄树被伐,剩下的雌树只花不果,然而奇事巧成,这棵雌树于上世纪80年代顶端自生雄树,又开始结果,人称“母子连体树”。

大家看到树下这块碑,是山东按察司使刘时效于成化八年所立的碑。这块碑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法价值。其字体为大草,飘逸大方而舒展。二是在于碑文内容的考证。其中的第一句是:曾稽舜典肇加封。其中的意思是说刘时效,考证舜帝时便开始对沂山加封。这块诗碑是对沂山历史地位的定义。

大家看前面这棵柏树是汉柏。据传此树每遇自然灾害如风灾、水灾、蝗灾来临时,就会发出一种独特的声音,皇帝在宫殿里能听到它的吼声,这种声音只有真龙天子才能听到,所以此树又叫“吼柏”。这时皇帝就会亲自或派大臣来沂山祭祀。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棵柏树,称为“汉柏”,最早是尧松汉柏,现仅存柏树,唐代诗人杜甫自有诗称赞此树:“半枯龙骨欲摩天,得地蟠根岁几千。高节自来擎日月,赤心终不变桑田。”现存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繁叶茂,使古老庙宇充满着勃勃生机。

好,我们再看这一块碑。这块碑是弘治元年(1488年)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珝所立。此碑为大理寺少卿李守贞代祀沂山时刘 所作诗序。碑文讲述了李守贞由孔子的家乡曲阜、东岳泰山,又来到东镇沂山祭祀,然后转道东海。碑文书法艺术极高,他的变化风格独具匠心,其中包涵真、行草、隶等多种字体,更为奇特的是碑文中有“乱石铺街”法,验证了板桥体并非郑板桥所创。“在”“学”“东”等简体字在同一碑中出现,说明我们繁体向现行使用文字发展过程是人们经过漫长探索而来的。

大家看到碑楼里的这块御碑,高近7米,宽2米,重达19吨。下面驮碑的是龙王大太子,因为能负重所以专为帝王驮碑。这块碑从碑文上考证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诏定岳镇海渎神号碑。文字记述了朱元璋创业之初的不朽功绩,其后是太祖将岳镇海渎为首的高山广水以山水本名称神,连同各州、府、县的城隍庙和历代忠臣列士诏定天下祭祀。这块碑其中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此碑为宋太祖赵匡胤御制,朱元障来祭祀沂山时看到这块碑碑石高大是赵匡胤的,西边是元朝皇帝铁穆尔的,东西两侧前人占先,所以令工匠将东为上的宋碑上的字磨掉,刻上了自已的碑文。一块石碑两个皇帝使用也是十分少见的。

大家看到正中这座大殿,就是东安王殿。里面供奉的是东镇沂山之神——东安王,在民间人们称东镇爷爷。右边是甘罗,他十二岁做了宰相,其实已晚了三春,为什么说晚了三春呢?因为它九岁的时候就应该坐宰相了,结果十二岁才做了宰相,所以说他晚了三春。左边是岳良好,他八十二岁中状元,它是早三春,为什么说它是早三春呢?它应该八十五岁中状元,结果八十二岁就中了状元,所以说它是早三春。大家可以想一下有两位名相为东安王侍奉,可知其神位是很高的。大家还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大殿是木质结构的,这些木材全部取自东北,然后又用桐油浸过,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居然1994年建庙,到了1995年在殿梁上生出了灵芝,此事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专题报道。每年四月初八,是东镇爷爷的生日,也是东镇庙一年中最大的庙会。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来东镇庙进香,以保佑全家平安。

大殿后面的这座古建是寝殿,里面供奉的是东镇娘娘。殿前东南侧的这幢“东镇沂山寝庙成记”碑中对后殿的建设有详细的记叙。明成化八年前东安王与东镇娘娘同在大殿中供奉,古人认为,男女之神同供奉以为渎礼,于是另建寝殿,将东镇娘娘移至寝殿供奉。

大家可以看到大殿西侧这块御碑,是元朝皇帝铁穆尔于大德二年(1298年)所立,该碑有蒙汉两种文字,是国家一级文物。从碑上考证,在当时五岳四海都有所加封,铁穆尔下旨加封了五镇,其中加封沂山为元德东安王。其中碑文中的巴斯巴文是最古老的蒙古文。说起这块御碑,还有一段故事:元朝推翻宋朝后,元成宗铁穆尔到沂山祭祀,但他来到之后,看东边高高耸立的是宋太祖的御碑,心里很不服气,古人以东为上,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要从文字上做文章。于是将蒙文刻在上面,汉文刻在下面,体现以蒙压汉。但是当时的陪祭官是汉人,他想如果按照铁穆尔说的做,必将留下千古骂名。便建议铁穆尔说:“在此看碑的大多是汉人,不认的蒙文,不如在上面再刻上一块小碑,所以在上面刻上了碑上碑“大元增封,东镇元德,东安王诏”。同时,陪祭官又建议说:“你是真龙天子,在碑上再雕刻四条龙吧”。铁穆尔也同意了。大家可以想蒙古人信奉的是雄鹰,他们的图腾应该是雄鹰而不是龙。所以说铁穆尔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今天从团结的角度来说,蒙文在中间,汉文在两边,蒙汉大团结,蒙汉人民一家亲。

前面这棵树是唐槐。原为三株,现仅存一株。相传此槐为唐中宗工部尚书尹思贞所植,此树在50年代曾枯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火鼎盛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此树1200余年,高大摩天,苍劲挺拔。从树底根部,又重新长出新杆,犹如群孙簇拥膝下,耐人寻味,妙趣横生。

请大家跟我继续向前参观,大家看到这座是鼓楼,东面对称的那座是钟楼,始建于元代,于1994年重修。

前面这块御碑,是康熙大帝亲手所题写的“灵气所钟”碑,它高3.9米、宽1.41米,是康熙五十二年(17xx年)所立。碑文的“钟”字是汇聚和专注的意思,说起“灵气所钟”还有一段原由:大家都知道,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长达62年。每当遇到天时不顺的年景,无论天气干旱,还是洪水泛滥,他派重臣或道人来东镇庙祈求保佑,总有灵验,所以他在位52年时,来东镇庙亲书了“灵气所钟”四个大字,以感谢神灵的赐予。这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透着不可抗拒的王者气魄。

左边这块御碑是乾隆所书的“大东陪岳”碑,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祭告沂山时所立。置于康熙所题“灵气所钟”碑左下侧,这也充分说明了乾隆皇帝对太皇的敬仰之情,再次重申和定义了东镇沂山在全国名山之中的地位。非常遗憾的是原碑已毁于文革期间,我们现在看到的是xx年夏天复立碑。

东镇碑林,其撰文、书丹、全部出自名人之手,不但记述了历代封建王朝致祭东镇的香火盛事,也记载了当时军事、政治和自然灾害等状况,同时歌颂了东镇沂山奇山异水、秀丽绝佳的自然风光,碑刻字体,正、草、隶、篆、行书、狂草均有。东镇碑林可以说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学、书法和古代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好了,东镇庙之行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真诚地邀请大家的再次光临,下面我们将要去的是百丈崖景区。

参观完东镇庙之后,下一个景区是到山东省最高的瀑布——百丈崖瀑布景区。由东镇庙到百丈崖景区乘车需要8分钟左右时间。我们看到前面的村子叫上寺院村,这里曾是沂山香火盛极一时的明道寺旧址。在此处出土了1600余年前的北魏石佛,可谓是佛教文化中的瑰宝,现存于临朐县博物馆。该寺始建于东晋(公元371)年,占地面积50多亩,是青州最大寺院。它毁于公元845年。此寺毁掉之后,又于北宋在此建造舍利塔,此塔设计独具匠心,形制多样、砌筑工整、雕刻玲珑,是宋代最大的舍利塔之一。在明道寺与东镇庙之间还有青竹庵、尼姑庵、凤阳寺等近十处佛道寺院。

过了南门售票处,大家看到前面有一个蓄水坝,它建于70年代中期,设计形式拱圆形。每到雨季时大水漫过坝顶,在此形成壮观的瀑布群。

好了,我们已经到达百丈崖景区停车场。从停车场沿台阶路而上450米到达百丈崖瀑布,大约需要20分钟。

大家看到的石刻《沂山行》是原临朐县委书记王庆德题写的。前边路北侧岩石上的一幅石刻,是沂山上最大的石刻,它高1.9 米,宽1.5米,是由明朝贡生陈几先题写的“海岳”。

大家看前边岩石上有个大“中”字,它是明朝道人雪蓑题写的,其意为“乐在其中”。

各位游客,这就是著名的百丈崖瀑布。

百丈崖瀑布落差86米,一瀑三叠,可与庐山瀑布相媲美。我们现在看到下边的一叠,它落差68米。每到雨水季节,溪水飞流直下,俯冲谷底,汹涌澎湃,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所题的百丈瀑布诗: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从云汉来。

临朐八景诗中有诗赞曰:百丈瀑布六月寒。

百丈崖瀑布还有一大奇观。每当晴日午间,瀑布水气上升,因太阳折射,形成一个圆形光圈,大如面盆,映于水崖之上,远远望去,恰似十五的明月,人称白日见月。

由于百丈崖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与当地的小气候,这里比山外温度至少低5摄氏度。

每年的十二月份至第二年的二月中旬,夏季涛涛的溪水变为冰瀑,其气势宏大,巍巍壮观,它是北方最为理想的攀冰基地。山东电视台与各个户外运动俱乐部曾多次在此举办攀岩、攀冰、速降、溪降等大型比赛。由于百丈崖周围气温较低,崖下冰块可持续到5月份下旬。

沿石阶路而上,在百丈崖北侧我们看到的是吕祖洞。此洞是为纪念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取名,相传唐僖宗年间,吕洞宾周游名山大川,选修身养性吉地,走遍江南北国,未得中意之处,一日漫游到沂山百丈崖,登高一望,风景如画,转身突见百里东镇周围有两圈银光围绕,不仅惊喜曰:“瑞气回合,吉祥之征,此乃仙乡也”!便由此洞修炼,后人为纪念取名“吕祖洞”。

由吕祖洞沿石阶上行300米到达迎仙亭,也称观瀑亭。站在此亭中可以一览百丈瀑布三叠雄伟壮观的景色。

继续攀登,登上崖顶就会看到玉带溪。玉带溪是为太初三年(公元前1xx年)汉武帝东封沂山时,以祭祀官公玉带之名御赐。在玉带溪的中部有公喜亭。相传公玉带陪汉武帝祭祀沂山时遇见道人李少君,欣喜异常,一再称赞东镇沂山是仙乡。 后人于此建亭纪念,故名公喜亭。在公喜亭北侧的山石上有一石刻“尘凡净地”四个字。

公喜亭再向西前进便是法云寺景区。首先进入的是古松群景点,古松群占地面积3万余亩,海拔近900米,百年以上的古松数于千计,千年以上的古松十余棵。古松群景点是沂山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后于xx年8月份新开发的景点,其中新修石阶路2.2公里,增加景观十余处。

沿台阶路攀援而上,进入的是奇松怪石区。映入眼帘的全是形状怪异的花岗岩,千奇百怪、姿态万千。古松自生于岩崖缝隙,或斜身外探,或依石而生,或生于两石间,犹如破石而出。其间的石阶路依山顺势,曲径通幽,可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穿过奇松怪石区在向阳坡上,大家看到的这棵古松就是潍坊晚报的新闻视角中多次报道的沂山松王。它树高近8米,胸围3.5米,据专家测算树龄15xx年左右。松树是坚贞不屈的象征,大家不妨在此留影以作纪念。

继续前行到岭顶,松林间有一空地,这就是齐长城观望台。大家看东面方向的山岭就是齐鲁古长城的遗址。所谓齐鲁古长城,也就是齐国与鲁国的分界线,北置齐国,南置鲁国,那里也就是潍坊地区与临沂地区分界线。古长城在临朐县南境,长达50余公里,由于时代变迁,渐失城防意义,不为军事所用,任风雨剥蚀,人为破坏,现仅存遗址,但它仍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华古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我们的祖先用勤劳智慧创造了人间奇迹。

走到这儿,大家可要放慢脚步了,这里是品氧园。据中科院测定:这里每立方厘米大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8.9万个,是普通空气中负氧离子的4400倍,氧气的最高浓度达到20.9%,因此,被称为“超洁净天然氧吧!”大家可以在此深呼吸,尽情地吸氧!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古松群的至高点,大家可以在此稍坐休息,让我们看这块奇石。这块奇石叫试剑石。相传此石为仙人吕洞宾在此苦练“循天剑法”时,劈而成,故名“试剑石”。

好了,我们欣赏完试剑石,再往前走500米,就会到达沂山第三大景区法云寺。

古松群的西起点、法云寺前的这座湖名叫圣水湖。这是在沂山风景区管委会投资260万,历时近1年时间建造完成。该湖为重力石砌坝,坝高18米,总砌体达到5000方,水面xx多平方米,蓄水达3万立方米。大家可以顺这座吊桥登上坝顶去体验一下“高峡出平湖”的感觉。

游览了圣水湖,我们现在到法云寺景点参观。

法云寺始建于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是当时青州境内最大的寺院,也是该地区的佛教活动中心。它原名“发云寺”,因处于沂山的中心四面环山,常有雾气笼罩,白云沉浮而得名“发云寺”,后来又因佛家尊称曰“法”,两字谐音,后改名“法云寺”,并一直沿用至今,法云寺在沂山众多寺庙中,创建最早,兰若古老,所以人民又称之为古寺。

我们现在看到的法云寺是1994年依据史料记载,在原址上重建的。法云寺依地形而建,座西面东,分前、中、后三座大殿,左右有偏殿、钟鼓二楼、水榭等。

进入寺庙请大家注意一下:第一、寺内不能大声喧哗,第二、殿内的法器不能随便触摸。第三、据说大殿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所以我们只能大步跨过,不能随意踩踏。

下面大家请随我到法云寺内参观。首先看到的是法云寺的寺门,匾额上的“法云寺”三个大字及寺内大殿匾额题字,都是原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老先生所题。

进入寺门迎面是天王殿,里边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大家看这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是对弥勒佛心胸和形象的真实写照。弥勒是梵文音译“慈氏”,它的真名叫阿逸多,也就是佛经所说的慈氏菩萨和阿逸多菩萨。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并非三世佛中的弥勒佛,而是中国的布袋和尚-契此,相传五代梁朝时,奉化有个和尚,常背一个大布袋,肚子很大,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它能预报天气,为人们说福祸,极为灵验,因而名声很大。他在岳林寺圆寂时口中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顿时醒悟,原来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后来人们便根据他的模样,塑造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

在弥勒佛的两边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他们是佛教之中的四大天王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王不同,他们分别是:执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执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执龙的西方广目天王;执伞的北方多闻天王。他们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在中国的寓意是风调雨顺,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在弥勒佛的背面供奉的是韦驮:韦驮与四大天王都是护法天将,共同担任佛寺的严戒工作,保护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佛经上说,佛曾于法旨让韦驮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韦驮是佛国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圆寂后,有个捷疾兔偷走了佛的两颗舍利,韦驮发现后,拼命追赶,夺回舍利,立了大功,于是让他担当保护释迦牟尼的重任。韦驮曾许愿,要在贤劫千佛中,永恒地保护佛法,为众生服务”。

拜完弥勒佛和韦驮菩萨,我们穿过天王殿,后边是南北配殿。

北配殿供奉的是菩提达摩,也称达摩师祖,因他在少林寺首创禅祖,所以被列为初宗。“在西天二十八祖,过东土初开少林”,从殿前的楹联中充分概括了达摩的身世。按照禅宗的说法,达摩为二十八世,来到中国以后,因他是第一个把佛教传入中国,所以被尊为佛师祖。他所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称为禅宗,左边供奉的是慧真,右边供奉的是慧可。

南边配殿是伽蓝殿,供奉的是伽蓝神关羽。相传关羽被杀以后,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普净大师:“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大师点化他:“你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头,又向谁去讨还?”关羽听后,顿时觉悟,皈依了佛门,成了伽蓝神,也就是寺院的守护神,其两边所立是关平和周仓。

游览了南北配殿,登上台阶便是大雄宝殿。所谓大雄,是佛教说法,是说释迦牟尼佛像大勇士一样,一切无畏,并有神力降伏群魔,故称“大雄”,所以“大雄”是佛教徒对佛的尊称。

宝殿正面供奉的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释迦牟尼长大后,深感人间苦恼,所以29岁出家,35岁悟道成佛,80岁在拘尸城郊的一片婆罗林中圆寂。

释迦牟尼左边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为佛国众菩萨首席,她的职责是协助佛普度众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却一切烦恼,永远快乐。人们所熟知端庄美丽、楚楚动人的观世音菩萨能使盲人复明,朽木开花,中国净土宗教传开以后,观音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为了满足世俗的需要,观音逐渐由男变女,成为一个大慈大悲的女菩萨,按佛经上说,观音有33种化身,其中有一些女身,观音为了说法需要,而固定成为了一名女菩萨。

释迦牟尼右边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观无量寿经》记载:“她以智慧普照一切,令离三涂(指地狱、恶魔、畜生)三恶趋得无上力,因此成为大势至菩萨”。她头顶宝瓶存智慧光,让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解脱。

大雄宝殿四周站立的是十六罗汉。罗汉是梵文音译“阿罗汉”,佛教认为,一个人因为修行功夫不同,故取得成果不同,也就有高低之分,罗汉是小乘佛教低于佛、菩萨,佛经称取得这一果位就可以灭尽一切烦恼,他们将永远进入涅磐不再生死轮回,并弘扬佛法。

穿过大雄宝殿,登上66级台阶到达药王殿。中间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如来佛,又称大医主佛,因为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终生病痛,苦难和灾害,所以人们尊称为“消灾延寿佛”。左边是日光菩萨,右边是月光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药王殿四周站立的是十二夜叉将军。夜叉是梵文音译“捷疾鬼”,夜叉种类颇多,有地夜叉,虚空夜叉,飞行夜叉等,每个夜叉将军身下又有3000个夜叉,他们队伍非常庞大,他们的职责是保护众生和修行者安全。

药王殿台阶南侧这棵高大的松树是有名的沂山迎客松。迎客松树高15米,胸围2米,它虬枝外探,斜向道旁,犹如一位巨人伸手探臂向游客招手致意。此树为明朝嘉靖(二十四年三日)皇帝朱厚璁祭祀沂山时所植,距今已有450余年树龄。

迎客松树下是圣水泉。它是沂山四水(沂水、汶水、弥水、沭水)之一的汶水源头。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仁宗皇帝赵祯祭告东镇沂山时,赐名“天水”,观文殿大学士武城庞籍为其撰书。据传,圣水泉是人参精的浴池,由于人参精洗过澡,内容百草之髓,可解百毒,治百病,身体健康者饮用还可延年益寿,沂山水中还含有镁、钙、钾等无机盐,种类较多,量较大,有助于降血压,还有保护血管之功效。

药王殿北面是蟠龙松。相传此树为元成宗铁穆尔皇帝登封沂山时所植。据史料记载,一共种植三棵,后来两棵枯死,仅剩这一棵,距今已有700余年树龄,又称“御松”。树高6.5米,呈现出老态龙钟的风韵,颇像蟠龙之姿,被古树专家指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名木。

药王殿殿后有一棵奇松——栗抱松。距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在古板栗树的根部又自生三株幼板栗,大小不一,人称“四世同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40年前,从老树腐朽洞穴处,自生一株油松,高3米。老栗新松,异树同体,相映成趣。待到秋后古板栗,硕果累累,据当地人介绍所结的果实有一股浓厚的松香味。

沿栗抱松旁边的这条石阶路上行,可到达神农阁宾馆。

神农阁是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而建造的,可供300人同时用餐,120人会议活动,并设有露天舞台。您可在此夜晚赏月,清晨健身,不但是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还可以满足您的胃口,品尝到沂山的山珍野味。其中有“灵芝炖山鸡”、“沂山全羊”等名吃,还有玉竹、何首乌、槐花、野菊花、薄荷、野芹菜等药膳100余种。神农阁夏无酷暑,最高温度在26度左右,是您休闲、度假、避暑的最佳场所。

下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玉皇顶景区。

玉皇顶是沂山主峰,海拔1032米,是山东省内五大高峰之一,每当太阳西下,立于玉皇顶极顶可观览临朐八大景诗之一的“沂山晚翠接云端”。让我们一同去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们所要攀登的这条路线,十分陡峭,沿途路险,石滑,请大家相互照应。注意安全。

好了,大家可以在此稍作休息,再往前走15分钟我们将要进入的是天衢门。

天衢门东侧是望海亭和探海石。望海亭为六角,瓦木结构,高6米。该亭始建于宋初。此亭亭名源于东北侧探海石。立于亭上,众景荟萃,凭栏观云海,听松涛,顿感不愧其名。清雍正间吏部主事张曾裕有诗赞叹:立台半转观三溟,坐石未动览千山。

玉皇顶的东侧有一巨石飞身外探,猛看似有坠落之感,姿态极为险峻,高约3米,长约6米,宽约3.5米,名为探海石。相传很早以前,沂山虎豹成精,危害百姓,玉皇大帝命仙人张果老离蓬莱,到沂山驱除虎害,时间久了便非常想念东海的仙友,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站在探海石上可以看见对方,醒后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便按梦中的点化登上探海石,果然应验。它和泰山的探海石一样,每当晴日清晨,人登探海石上极目远眺,在红日喷薄而出的一霎那可看到东海波光闪耀,托起一轮美丽的红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玉皇阁是沂山最高的建筑,相传此阁是玉皇大帝诏会群神的地方。由于登临能够观看沂山万千风景,所以人们又叫它“观景台”。在玉皇阁西侧有石刻“东镇沂山,人世蓬莱”,是迟浩田将军登沂山时所题。另有极顶石“1032米”石刻。

玉皇阁后面是玉皇庙,庙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道教的最高统治者,法力无边,可以统领一切。

在玉皇阁正前方的山崖下是太清洞。相传老子骑青牛遍游神州,定阴阳,查善恶,行至沂山,居于此洞为沂山降妖伏魔。因老子是“三清天尊”之一,住在三天界的太清仙境。此洞因而得名“太清洞”,俗称“老子洞”。

玉皇顶的西侧是山东省电视台——沂山转播台。该台建于1974年,它承载着向胶东地区和沂蒙山区广大人民转播电视信号的重任, 传递了信息,同时也为古老的沂山增添了现代气息。

在沂山极顶可以观赏到三种特殊天气的胜景:云海、日出和日月同辉。

云海多出现于春秋两个季节。需有足够湿度、较高气压和空气上下对流不大的特殊气候。雨过方晴或久雨后的第一个晴日,在极顶多见沂山胜景——云海。放眼百里,云海无边,如波涛汹涌,排山倒海;又如千军万马,势不可挡。让人疑如仙境,心旷神怡。

在玉皇顶或海拔比较高的山峰如歪头崮、狮子崮,每到晴日的初晨通常能够看到日出。极目远眺,东方乍明的云海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一霎那满天红霞尽染,气象万千,令人心驰神往。

另一胜景为沂山日月同辉奇观。日月同辉顾名思义,就是白天在天空中同时看到太阳和月亮,有幸见到者可谓吉祥之兆。由于沂山海拔高,空气质量好,能见度相当大,这种现象在沂山时常出现。

游览完玉皇顶景区,下站我们要去歪头崮景区,乘车大约需要10分钟,沿途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天然石狮——狮子崮。

狮子崮是天下第一形象的山峰,远观如一只卧岗等待捕捉猎物的雄狮,故名“狮子崮”,它是沂山的第二大高峰,海拔973米。在雄狮背部南侧石断崖下有“锁虎桩”。相传,沂山有猛虎为害,仙人张果老路过东镇沂山,闻知此事,施法将虎擒拿,锁於此桩,囚禁惩处。

下面我们来到的是歪头崮停车场。停车场西边这座亭叫天台亭,始建于东汉永元间,1994年春复原。传说此亭是为去天台山采药的仙女所建,专供她们在此休息或观赏歪头崮的美景。

俗话说:“沂山不登歪头崮,如入宝山空手回”。我们由此游览歪头崮需走850米的台阶路,来回往返大约需要1个小时。歪头崮三面都是峭壁,只有这一面能沿石阶路到达山顶,所以在攀登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累的时候,可以在原地休息或原路返回天台亭。

现在我们沿石阶路去歪头崮。利用这段时间我给大家讲一下歪头崮由来。传说很久以前,歪头崮比主峰玉皇顶还要高,由于高于天外,常常偷听天宫秘事。有一次被东方天王抓了个正着,一巴掌把它的脖子打歪,头也永远不能扶正,故称歪头崮。

各位游客,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其目的是安全,大家想看风景的时候可以停下脚步仔细观赏。

大家注意一下,在前方20米处的石壁上有一天然巨石,沂山的天然石佛,大家目光向前平视看去:她头戴宝冠、眼睛、鼻子、嘴、下巴都非常形象,有参拜的可以在此参拜一下,石佛是非常灵验的。

看完天然石佛之后,我们继续前行,在西南侧山坡上很多巨石垒砌,形状各异,其中一处,酷似《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仰卧山坡闭目酣睡,猪鼻子上翘,形象逼真,观者无不惊奇叫绝,人称八戒石。

前面这段非常陡峭的石阶路,被称作沂山的十八盘,虽然它没有泰山十八盘的雄伟、壮观,但它独具自己的特色,有句话说:“沂山十八盘,登上仙人间,人在天上走,云於脚下翻”,就是说,它处于两座山的中心位置,每当清晨或雨过天晴,云便从这里发生,形成云海,缭绕在我们的脚下,我们一步步登上台阶,犹如进入仙境。

登上十八盘之后,看一下我们右边石壁上的摩崖石刻-救苦观音。据有关资料统计,东魏唐代摩崖造像,三十余尊,由于北周,唐末两次毁佛运动,至清末已所剩无几,轮廓清晰的,只有“救苦观音”。“救苦观音”较好地保存,据说是自保其身的结果。相传唐末武宗毁佛时,当工匠举锤刚把观世音菩萨鼻子砸下一小半时,不料观音显灵开口说道:“砸毁我,我无愁,众生苦临头,灾难谁搭救”。工匠一听,观音生气降临,吓得扔掉锤子逃跑了。直到今日,每逢香火,许多善男信女都要在这里烧香化纸,祈祷救苦观音保佑。

救苦观音左前方是风动石:这块巨石重三吨多,而且只有三分之一立于平台之上,三分之二探出平台,面临万丈深渊,风吹能动,却掉不下去,让人胆战心惊,真可谓:“英雄曰其观,懦夫丢七魂”。

经过风动石,在右边石壁上是一处保存非常完整的“人世蓬莱” 石刻。上书:“人世蓬莱,同治乙丑,了一子书”。据考证该石刻是清末青州的一个史官,惊叹歪头崮是人间难得的仙境,刻下了“人世蓬莱”这四个大字,形容歪头崮的山水可以同蓬莱相媲美!

前面看到城堡式建筑就是十八盘的尽头南天门。南天门始建于宋朝,清代中期倒塌,1994年重建,是通往歪头崮的必经之路。

进入南天门首先看到的是王灵官庙。里面供奉的是宋朝真人王善,他是保护游客和修行者安全的护法神将。

穿过古榆林沿石阶而上60米便到达碧霞祠。沂山碧霞祠是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行宫,全国最早的碧霞祠有四座:分别是泰山碧霞祠、沂山碧霞祠、北京碧霞祠和台湾碧霞祠。沂山碧霞祠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间,因年久失修复加战乱至清末中期倒塌,为发展旅游事业于1994年进行了全面重修。其布局为中国传统院落式结构,正殿为老母殿,左、右偏殿分别为送生殿和眼光殿。

进入碧霞祠首先看到的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年祭游东镇沂山时亲手栽植的白蜡树。听当地人讲,此树经历二百年的风雨,非常有灵气,香火不盛,此树也随之枝梢干枯。近些年沂山香火渐盛,枯树发芽,靠着仅剩的一点表皮吸收养分,却依然枝叶茂盛,传为“神木”,人们喜称为“枯木逢春”。

大殿内供奉的是碧霞元君,又称“泰山老母”,是全国最早的“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祠”之一。据说,因为小泰山之称的沂山,其景色优美,特别是北奇、南险、东秀、西幽的天赐佳景,被泰山老母选为第一行宫,并时常移居沂山。

大殿左边为送生殿,相传远古时期,皇帝接九天玄女的天书,征伐宥龙等部落,统一华夏,战争连年不断,成年人多数死于战乱,剩下的只有独儿、弱妇,幸亏这位送生娘娘将那些无依无靠无法生存的独儿女收拢,再四处奔波安排给无儿无女的人们收养,她的做法拯救了人类,功德永留世间,后来人们便称她为“送生娘娘”,塑像祭拜,若有缺少儿女,有求必应。

大殿右边为眼光殿,相传眼光奶奶年轻时,娴熟善良,节食缩衣,孝顺老人,有一年,天降灾难,一方人全都双目失明,唯有她免于灾难,从此她便整天为失明的老人煎药熬汤,但仍不见好转,万般无奈,她只好冒生死进山采药,拯救了这一方的人们,在众生获救之时,她已驾云升天成为神仙,后来人们变塑像在此,长年祭拜她,并感激她的救命之恩,若患有眼疾,也是有求必应。

由碧霞祠继续北行,可攀岩登上歪头崮崮顶。立于崮顶环顾四周,令人心胸开阔,脚下三面都是万丈悬崖,低头下望白云缭绕,令人生眩。正如诗赞曰:俯首听天外,垂手悬云间。

歪头崮崮顶北侧是长春亭,它始建于北宋景佑年间,后来明末清初,因年久失修而倒塌,于1994年重修。据说长春亭是为纪念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来过沂山而建,因丘处机道号长春真人,故名长春亭。“长春亭上一坐,返老还童百年”。大家可以在亭中休息,因山顶面积非常小,三面都是峭壁,请大家不要推挤,注意安全。

在歪头崮西南侧的巨石,高7米许,直径3米有余,挺拔如柱,顶端有一天然洞穴,大如面盆,水清见底,虽下无泉源相通,却四时注水,常年不断,所以名为“天池”,相传此处是碧霞元君的净面处,当然就是天泉神水,据当地山民说,世俗凡人若有皮肤病,取此池的水洗便能痊愈。

大家游览到此,我们沿原路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请大家要相互照顾,关照好老人和儿童。

第5篇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通用)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通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1

各位团友: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麦积山。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2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在西秦岭北支脉的东段,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其中,以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势险峻,周围绿树成林,环境清幽。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十六国后秦(公元384-417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有洞窟194个,泥塑和石刻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诸多石窟寺庙中风景最为秀丽的一座,以七佛阁、万佛洞、牛儿堂、寂陵等最为著名。泥塑以形传神,神形兼备,反映的内容具有彻底的世俗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塑绘手法是上彩不重彩,特色显明。麦积山景区有一植物园可供参观游览。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于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和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一起于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3

迎着秋风,踏着青草。我们全家人前往天水旅游。而在这次的天水之游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旅游景点便是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了。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天水市。住进旅馆,吃过午饭,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一个旅游目的地——麦积山石窟。

“真是凑巧,刚刚还阳光明媚,现在却已细雨绵绵。唉,下雨可怎么玩呀!”我低声抱怨着。“这你就错了,”爸爸说,“‘麦积烟雨’可是麦积山的一大奇景,一般可碰不到呢!”听了这话,我眼前一亮,盼望着早点看到这“奇景”。

到了麦积山山脚,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远远望去,山体酷似农家麦垛,因下雨形成的雾气,环绕着山头,朦胧的景象给人带来一种神秘的气息,犹如仙境一般。

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青草的香味,我们徒步走到了麦积山石窟下。

听导游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经十多个朝代重修建造,距今约一千六百年历史,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现存洞窟194个,大小造像7200余尊,分泥塑,石雕和石刻造像碑三类,以泥塑为主,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深厚的民族传统,鲜明的世俗化和浓郁的生活情趣,是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征。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们不知不觉走到了山顶(指人能走到的最高处)。看着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这座陡峭的山上,利用他们的智慧,造出这一尊尊神奇的雕像。他们有的在雕刻,有的在上色,有的在固定……总之,到处都有他 们勤劳的身影。

在这么多雕像中,令我赞叹的有两处。首先便是位于山东侧的“西方三圣”雕塑。中间的阿弥佗佛长13米,威严壮观,神形兼备,琉璃珠做的眼睛炯炯有神,衣服上的褶皱做得细致入微,因为在和泥时加入了发丝等材料,使得佛像看起来光滑细嫩,像真的一样。其次就是被称为“东方微笑”的小沙弥。他两眼微闭,嘴巴上翘,头微微低下,显出东方人特有的可爱与含蓄。非常讨人喜欢。

游完麦积山,我心中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利用他们的智慧、勤劳与恒心,为后人留下了这样值得骄傲的文物。而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更应该将祖先们勤劳朴实,持之以恒的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第6篇 大珠山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光临胶南,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珠山风景区的导游员,姓x,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游览州中第一胜地——大珠山,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我的导游服务能够增添您旅途的乐趣,使您的旅行轻松、愉快。 下面我把胶南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

胶南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是青岛西郊的卫星城市,也是一个新兴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东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北、西、南部分别与胶州市、诸城市、五莲县、日照市相邻。全市总面积189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3公里,共有人口80.6万。 胶南市地处东南暖温带,属海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度假、避暑、疗养胜地。胶南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便捷的陆海空交通赐予胶南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胶南市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众多。“山、海、谷、俗、仙、奇、美”构成了胶南的旅游特色。海上名山大珠山和小珠山同被誉为“双珠嵌云”;闻名遐迩的齐长城蜿蜒千余里,胶南境内就长达55公里,途经二十几个山头,气势壮观,可谓“缘冈峙崇观,跨谷绝惊虹”;千古名胜琅琊台驰名中外;全国第三高岛——灵山岛,俨如画屏,孤悬海中,被誉为“灵岛浮翠”;巍峨屹立的铁橛山悬泉如盖、滴水淅沥,素有“铁橛悬泉”之美称;发源于铁橛山,流经胶南、胶州的胶河,享有“胶河澄月”的美誉。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珠山景区。大珠山滨临黄海,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主峰大砦顶海拔486米,巍峨挺拔、风光秀丽,以“谷秀、峰奇、石怪、花繁”著称于世。山中峰峦叠嶂,云霭雾绕,远远望去,宛如在海边撒下了一串珠子,清人周于智有诗曰:“累累形胜隐苍烟,九曲谁将一线穿?神女倦游何处去,双珠抛在水云边。”自古被誉为“岸海名山”,清乾隆年间的《胶州志》称之为“州中第一胜地”。 大珠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汇之地。有建于隋唐年代的佛教造像石窟,有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门古寺,有麻衣庵、珠山石室等古代名士隐居和文人墨客探幽的遗迹;有奇峰异石一百多块,惟妙惟肖,每一座奇峰异石,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大珠山东麓珠山秀谷内,生长着杜鹃花、迎春花、棠梨花、野玫瑰等大量花卉,特别是蔓延三个山谷的万亩野生杜鹃花,盛开时,花海浩瀚,极为壮观,堪称江北第一奇观,被人们誉为“春来飞红第一山”,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一年一度的“山东•胶南杜鹃花会”也在此隆重举行,前来赏花的游客充谷盈川。

大珠山景区现分为两大主要旅游区——自然生态旅游区(珠山秀谷景区)与佛教文化旅游区。 佛教文化区

我们首先参观佛教文化区。这里依山面水,环境优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整个珠山景观与佛教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寺庙里梵音阵阵,香烟渺渺,珠山中佛迹遍布,每处景,每块石,都透露出与佛文化的不解之缘。大家若不信,就随我一路看下去。

(在外停车场)大家往前看,我们首先观赏第一处与佛教有缘的自然奇观。前面的那片山峰构成了“菩萨献睡姿”的景象。据说在久远的年代,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来到大珠山,他见这里峰峦雄奇,水色清秀,生机盎然,便连连称道此处为人间胜地。为了表达他对大珠山的喜爱之情,他将自己优美的睡姿化为一道山岭,永远留在了这里,形成“菩萨献睡姿”的奇观。文殊菩萨的睡姿清净、舒展、和谐,给大珠山增添了佛光灵气。在无量菩萨中,文殊菩萨的智慧第一,据说连他的梦也是妙诗华章。由于他把自己的睡姿奉献在这里,所以大珠山才满腹锦绣,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向着菩萨的睡姿膜拜,祈求智慧文采。

大家再看,在文殊菩萨的脚下有一个凤凰的象形石,文殊菩萨来到这里后,吸引了很多的凤凰栖息,听他讲经说法。长年累月就变成了凤凰的象形石,在山后还有个叫凤凰村的村落呢。

随着这条路往前走就是狮子峰了。由于雨水的冲刷,我们看到的狮子峰已不如从前一目了然了,整个狮头露了出来,只见狮身不见狮尾,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是为这处佛教圣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为了保护大珠山的这片佛地胜境,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将自己乘坐的那头狮子的雄姿化为一座山峰,极其威严地守护在通往石门寺的山口道旁,成为“雄狮护胜”的景观。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奇石就是“螭”。螭是还没长出角的幼龙。经上说:文殊师利菩萨是早已成了佛的,他的名字叫“龙种上佛”,佛国的名称叫“平正”,他在《处胎经》里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相传东海龙王的幼子对“龙种上佛”非常崇拜,得知他在大珠山奉献睡姿后,便同好友“鳌”一起来到大珠山朝拜,为了永远追随后来称为“大行文殊师利菩萨”的“龙种上佛”,龙王的幼子就留在此山狮子峰一侧,成为名曰“螭”的奇石。他的好友“鳌”呢?也没回东海,留在西山化作名曰“鳌” 的奇石,与一位老僧为伴。这样,石门寺胜境就出现了“东山有螭,西山有鳌”的景观。

大家看东山上的这一只天鸡,它按佛的旨意,天天登上山顶鸣唱,召唤翠色生命繁衍成长。因此,石门寺佛教胜境一年四季都有青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大家看这块巨石就是卧象守玉溪。相传大行普贤来到石门寺,见寺前这条山溪水澄清透彻,溶天光山色于其中,犹如碧玉一般,正好与自己明净的心境相映照。他打量溪水流出山外哺育一方众生,更觉它的珍贵,便吩咐自己乘坐的那头白象守在溪畔,呵护这碧玉般的溪水。白象想到自己还有驮着普贤菩萨四处弘扬佛法的使命,于是就将身旁的一块巨石度化成自己卧于溪边的样子,并赋予它守护玉溪的灵性,这块卧象巨石为保护溪水的洁净,一直守到现在。卧象石上镌“卧象”两个隶书字,是明代琅琊文人刘翼明所书。

游客朋友们我们面前就是千年古刹-石门寺了,从外停车场一路大家已观赏了几处象形石,大珠山中与佛教有渊源的象形石还有很多,如天然大佛、金童拜师、倒坐观音、僧道对弈、金蟾拜观音等等,我会一一给大家讲解。这些足以证明古代僧人为何会在此选址建庙的原因了,我国古代非常讲究风水学,就是说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佛光普照、神灵护佑之所,难怪石门寺庙宇不大,却香客云集,香火旺盛。 为什么叫石门寺呢?因为寺门是由三块天然巨石自然形成。山门朝东,在国内寺院中是少有的一座庙门朝东的寺庙。为何朝东?三个原因:一是因地制宜。因以石为门;二是风水好。风水讲究的是“藏风聚气”,石门寺背面有高山为靠,前面远处有低伏小山,右侧有护山环抱,山门前地势宽敞,且溪水流畅,具备了“藏风聚气”所有的条件;三是五行学说,水能克火。石门寺香火旺盛,最怕引起火灾,山门正对溪水,为的是水能克火。

石门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据说李世民东征高丽时,被高丽王盖苏文追杀到此,他又困又渴,走到寺门处,见巨石下流出潺潺泉水,趴下就饮,顿感体力大增,后被寺里的僧人藏在了弥勒佛的大肚子里,躲过了追兵,李世民在寺内得到僧人的精心照料,修养几日后,身体得以康复。李世民登基后,下旨出重金扩大寺院规模,据说当年在大雄宝殿的正中,刻有“唐王重修”四个赤金大字。大家看左侧的清泉,一年四季清澈见底永不干涸,就是当年李世民喝过的玉泉。因为此泉,水碧如玉,甘甜可口,含大量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据考证,此水有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现在大家随我进入石门寺,首先看到石台上有两根斑驳的石柱,石礅、石门耳,南面有一盘古老的石碾,是修复石门寺时从原址上清理出来的石门寺的建筑遗物。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建筑遗物不是方的就是圆的,方圆代表天地,九州方圆,说明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地大物博,万物在这个国度里和谐共存。圆中规,方中矩,方圆又代表规矩。石门寺的方圆之梦,是佛教追求规矩与和谐相统一的理想,也是石门寺的灵魂。它教导我们要远离贪欲,诚信做人、乐于助人、善待他人。

据说寺院内曾经古木参天,有五棵古老的大银杏树,其中有一棵号称“天下第一树”,在门西侧,为秦汉遗物,距今已有2022多年的高龄,主枝若虬龙凌空,周旁逸出的枝叶繁茂,覆盖达1亩多地。58年大跃进伐银杏树时,石门寺内的和尚非常无奈,所以在石门旁刻了一个“海”字“一xx九年”,就是“恨”的意思。这棵古银杏树到底有多粗呢?据说有这么一位年轻人慕名来到石门寺,想实际丈量一下这天下第一树。年轻人量了七搂八拃以后,恰巧有一小媳妇,在此避雨,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由于古时有男女授受不亲之说,无奈之下,年轻人只好离开。所以后来也有了“七搂八拃一媳妇”之说。

大家现在看到左右两旁的就是钟鼓楼。所谓“晨钟暮鼓”,是我国唐代一种计时方式,意思是早晨敲钟,一天开始,晚间击鼓,一天劳作结束。晨钟是警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迷路人。希望人们听到钟声,提起正念,象征吉祥。暮鼓是闻鼓声烦恼轻,智慧长,菩堤增,愿成佛,度众生,象征智慧。来到石门寺敲击钟鼓有祈福平安一生的说法。

按佛教仪规布置,一进山门见到的建筑就是天王殿。迎面看见一位笑颜常开、大肚子的和尚,他就是“皆大欢喜”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既定继承者,也就是未来佛。释迦牟尼曾预言,在他涅槃后4000岁(相当于人间56亿7000万年),弥勒将降生人间,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位,弘扬佛法成为未来世的佛祖。进入殿内在弥勒佛两侧分别是四大天王,他们手持斩妖除邪的法宝,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风指剑锋,保护众生,调指琵琶,用音乐感化民众,雨指宝伞以制服群魔,顺指龙,以净天眼来观察保护世界。在弥勒佛的背后将军打扮的人就是韦驮菩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驮。大家请看,韦驮金盔金甲,威风凛凛,手持降魔金刚杵,面朝里面的大雄宝殿,其职责是保护寺院和修行者的安全。关于弥勒佛与韦驮菩萨,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民间故事。相传,弥勒与韦驮起先各是一寺之主,弥勒因笑口常开,他住持的寺庙香火极盛,却不善管理,甚至连自己的鞋子都被人偷走。而韦驮呢,防外治内倒是极严,使坏人望而生畏,但也是敬香者望而却步。释迦牟尼发现后,出面协调,云:“两人扬长避短,弥勒在前,笑迎客从四方来,争得更多香火;韦驮在后,严峻相送,可以更好地管家。”从此两人和谐合作,寺庙甚为繁荣,堪称团结合作的楷模。看来释迦牟尼也是非常懂得用人之道的。 大家请随我向里走,右边的是玉泉宫。这里供奉了五位神仙,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关帝和送子娘娘。因佛教与道教都是以普度众生,给人类造福祉为己任,所以佛道本是一家,佛家寺院里同时供奉佛、道两家神仙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国寺庙中同时供奉佛、道两家神仙的有很多。

玉皇大帝是道教中最高的神之一,东汉后期道教产生,道徒们把天帝请进来让他当仙界皇帝,道教理论家特意编了一部《玉皇经》记述玉帝一生“神迹”。玉帝塑像或画像一般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旁侍金童玉女,完全是秦汉帝王的打扮。

王母娘娘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神仙,因为她是尊贵的天界第一夫人,王母有两件宝物一是不死药,二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桃。王母又叫“瑶池金母”,为人间赐福添寿。

太上老君也称老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学问很大。

关帝俗称“关公”被民间尊称为“武圣”,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可他英雄传奇的一生,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为一身,光顺治帝给他的封号就长达26个字之多,是道德的楷模,所以道家、佛家都供奉他。

送子娘娘,她是位洋神仙,珂利帝母是她的大名,是500鬼子之母,又俗称“鬼子母”。她每生一个孩子前,都要吃掉人家另外一个孩子,终于有一天惹怒了如来,便藏起了她其中一个孩子,她十分想念孩子整日悲涕,如来便说:“你的孩子是孩子,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从此她如梦方醒,幡然悔悟,当即皈依佛门。民间因其是个多产母亲,便常将她作为送子娘娘,送子观音来礼拜。

走出玉泉宫,我们来到了地藏殿。走进殿内,只见中央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左侧是道明和尚,手持“锡杖”(“锡杖”原为僧人行路和乞食用,后来成为佛教的一种法器)。右侧是道明的父亲闽公(闽公:原是九华山下的一位大财主,积德行善,后跟随地藏王菩萨)。 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有插地藏香的风俗,因为这一天是大愿地藏菩萨的圣诞,也是菩萨的成道日。因此每逢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插地藏香来表示对他的纪念和敬意。我国的安徽九华山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如您有未实现的愿望可以求地藏菩萨,他能保佑我们的愿望实现。

现在大家请往东边看,那有一块龟石。传说远古时候有一只恶龟,游到山下的大海,发现此地山清水碧,就起了恶念,想占为己有来修练,当然它是得不到的,于是运用魔法掀动潮水,想淹没这个地方,它爬高一米水便跟着涨高一米,眼看就要爬到山顶,突然听到佛经阵阵,它被这梵音所吸引,驻足细心聆听,不知不觉听得入迷,也被佛法所感化,就永远留在这里成为佛家的忠实弟子。神话虽不足信,但从山上多处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来看,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地壳变化,海水下沉,浮起了这座大山。

在龟石的旁边是大佛说法石。很早以前,有一位大佛来大珠山讲经说佛法,他端坐山顶,面对这现在大雄宝殿的方位。大佛宏论精湛,前来聆听的僧众如林,恶龟都被他感化。前方山顶的麻衣庵,东侧有平敞的“说法石”,现在依然留有当年盛会的遗迹。大佛的讲法连山也被感化了,在人们不知不觉间,说法石后面生出一座高峰,与大佛讲经说法的形象一模一样。旁边一位双手抱着单膝的弟子正在认真聆听。那全神贯注的神情更是惟妙惟肖,甚至叫人还能看出他在不时地点头领悟呢。

现在大家跟我进入大雄宝殿。为什么佛寺中的主殿叫大雄宝殿呢?大雄宝殿是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地方,“大雄”两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歌颂佛祖像勇士一样,一切无畏;二是出自佛祖的德号“大雄”。宝殿正中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曾在古印度的深山老林里苦修六年,最后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他胸前的金色“卍”符号,读作“万”,意思是万德吉祥或万福,也是太阳与火的象征,寓意是无穷无尽、无限循环。佛教有轮回观点,若要用一个符号表达,“卍”这个无穷无尽的符号是再恰当不过了。

佛祖两边站立的塑像分别是迦叶与阿难,他们是释迦牟尼的得力弟子。佛祖涅槃后,迦叶在灵鹫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第一次聚会,确定佛教经典,功业显著;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跟随佛祖25年,聪明智慧,擅长记忆,第一次佛教聚会时,他能背诵出佛祖生前讲的经文,并写在贝叶树的树叶上,成为佛经,所以有“真经书贝叶”之说。

左边端坐雄狮背上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又名叫“龙种上佛”,是释迦牟尼有力的弘法助手。这位菩萨的行愿是处处以众生为根本,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右边的这座是普贤菩萨。这位菩萨创建了十大行愿功德,是一位大慈、大悲、大智慧的菩萨。四川的峨眉山是普贤的道场。他的坐骑是六牙象王。

在释迦牟尼佛的后面有一尊倒坐观音。“问观音为何倒坐?为众生永不回头”。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以救苦救难为己任,让众生获得安乐。观音作为菩萨,本无性别,但在南朝后,为更好地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产生了女身观音像,又称“大悲菩萨”。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现在我们来到了依山居。大家看前面,半山腰处有一道士和一和尚在下棋,这块奇石叫僧道对弈。细心的游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道士垂首注视棋盘,在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布子,而和尚手拿棋子停于半空之中举棋不定,他还不时地向下看石门寺内来往的香客和游人,心烦意乱不知该如何走,恰成举棋未定姿态。据说,大珠山这片灵秀的名胜之地,佛家看好了,道家也看好了。最早来到这里的僧人和道士都选中此地,互不相让。最后,要比赛下棋,以输赢定去留。结果呢,棋逢对手,他们对弈三年三月又三天,也没比出个输赢高低来,僧和道都留了下来。所以直到今天,石门寺里既有佛家的大雄宝殿,又有道家的玉泉宫。

旁边是僧人读经石。传说有一位博学多才、能言善辩的和尚,知道不少天文地理风土民情,他来到石门寺宣讲他的经书博论,可是无人听他的滔滔阔论,他一气之下上了山对着石头讲,无论晴天下雨、酷暑严寒他都不停,他的全神贯注,竟忘了自己在对石头讲法,便大声发问:“你们说对不对?”突然这些石头竟点头,原来他的痴迷感动了天神,他成佛后便留下此石,称赞他坚持不懈的毅力,教人为善的哲理。

大家看在最低的山峰上有一只被佛法驯化了的老虎,它卧踞山巅,年年月月守护着这块佛教的风水宝地,成为虎踞山巅的景观。 倒坐观音石,多数寺院的观音都面南而坐,我们这里自然天成的观音跟大雄宝殿内的观音却都是面北而坐。他们为什么都是倒坐的呢?

因为观音看到山南面是波涛浩瀚的大海,北面才有芸芸受苦受难的众生,为了帮助拯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所以他面朝北,是倒坐的。人们向南而拜,倍觉亲切,对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更加敬仰。

大家看在倒坐观音的山脚下有一只青蛙,它悄悄躲在那听观音菩萨讲经,是那么的虔诚,这个景点我们叫金蟾拜观音。寺周围这些跟佛教有渊源的象形石更增添了石门寺的灵气。

沿着这条山路,我们走到了塔林。塔林是历代住持和有地位、有贡献的僧人的墓群。按照佛教的葬仪形式,僧人圆寂以后,根据死者的佛学修养,佛教地位,生前的威望和经济地位,徒孙多寡等条件,来建造层级和高矮,大小不同的墓塔。一般是十代住持才能立一个墓塔。按层级分,有单层和多层,最多层级为七级,即“七级浮屠”。来上香的居士大多都在拜过寺院及珠山中的众佛后,再来拜一拜塔林,因为下面葬的都是得道高僧。石门寺现遗留下的墓塔有12座,最多层级为2层。

大珠山巍峨屹立,挺拔险峻,无论从东面还是从西面远望,它都是一道青峰相连的半岛风景。清人高凤举有诗《游大珠山下》“夹岸山花红浸水,夕阳倒影动鱼罾。胡麻莫问秦人饭,只此风光已武陵”都是对大珠山秀美风光的称赞。 石门寺西线 (西上东下)

沿石阶上山,我们可以看到母子相依、雄狮回眸等奇石。在路边还有一种浑身长满刺的树,当地人称 “后娘棍”,它的学名叫“刺楸”。据传在封建的旧社会,有棍下出孝子这一说法,人们对后娘持有偏见,后娘用全身带刺的木棍教育儿女,所以当地人称此种树为“后娘棍”。此树有收敛镇痛,治脚气、腰膝痛的作用。在建筑中因其木材硬度适中,所以可作建筑用材。

再往前走到了通天遛,因以前此地险、陡、滑,行走时难于通天,而人们历尽艰辛上去后,在下面的人抬头望去,好似站在天上,故得名“通天遛’。穿过瘦身石,我们来到的是山顶休息区,在这可以欣赏刻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典中最为经典,也是字数最少的佛经(全文264字),经文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经句,为多数人所熟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能代表佛教文化的经典之作。

内容:(唐三藏法师玄奘奉召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瀎.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口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木栈桥,此桥于2022年竣工。桥上视野开阔,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形似手掌的奇石,手掌五指分明、纹络清晰。在手掌石的上方还有一块形似企鹅的象形石。我们可在桥上欣赏千年古刹石门寺及胶南市区、小珠山、大海等风景。走过索桥我们来到了拜佛台,拜佛台东视小砦顶,西连心经石,北望石门寺,南仰天然大佛,佛、台、寺三点一线,是参拜天然大佛的最佳位置。 沿木栈桥到达大磨,在这里有空谷传声的刻石,还可以听到钟声回荡于山涧间。

千古冰臼奇观:从桥上向下看,在一块磨盘形状的大石中间有一石孔,据科学研究,这个石孔是冰川曾经存在的有力证据之一,是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冰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并由此推断,距今大约200万至3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早期,这里曾被冰川覆盖,这对研究大珠山古气候、古地貌均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冰臼”这一奇特地质现象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曾发现,曾引起世界地学界的高度重视,堪称“世界奇观”和“天下一绝”,这在世界地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难怪有不少专家对冰臼的发现曾这样评价:“冰臼的发现若能最终被证实,则世界的第四纪地质环境历史将重新改写”。究竟结果如何?还需科学家们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可观奇石有:

鳄鱼探海:在天然大佛的前面,有一块石头相互连接好似鳄鱼身上的鳞片,鳄头从洞中探出,一副虔诚聆听佛经的模样。

倒脱靴:传说八仙中铁拐李曾云游到大珠山,被珠山的风光山色所吸引,就掏出酒葫芦把酒吟诗,酒过三巡后东倒西歪,两只靴子也不知甩到何处去了,酒醒后到处寻找也不见靴子的踪影,岂不知一只扔在了山涧里,另一只正倒悬在悬崖边呢,怎么会找到。这两只靴子就留了下来,这是其中的一只,另一只在观景台。

沿着山路往下走,在路的左侧(休息区)看到石门涧、石门古寺、大珠山水库的另一番景色。特别是咱们现在看到的石门涧,涧内青松翠藤,苍深蓊郁,一条山溪蜿蜒曲折,溪水潺潺;到夏天雨季,有飞瀑悬挂山崖,流水般从这面长满绿苔的石壁上一泻而下。在古时,石门涧是文人墨客常来游览聚会的地方。涧内有一巨石,因刘翼明、王无竟经常在此吟诗,所以又叫“吟诗台”。直到现在,刻石上还留有明代文人王无竟手书的一首诗“苍霭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复一炉,煮茗溪光里”。在路的左侧巨石下有一清泉,此泉沾有天地之灵气,山下石门寺的僧人和山上麻衣庵的尼姑都到此处打净水,为佛像开光,因此当地人叫它“净坛”。

从净坛顺溪水往山下走,整个石门涧从正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涧内巨石嶙峋,到夏天雨季,溪水与巨石相撞,迸发出无数条飞瀑,银珠玉粒四溅,而脚下的煮茗溪依然低声慢语,柔软地漫过小桥。正是“石上看云坐夕辉,野花香处竟相忘。云来云去人何在?一片泉声下翠微”。(《石门南涧》王无竟) 全程: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翻山了,时间有点长望大家做好准备! 剪子峰:在路左边有一形似剪刀的山峰被称为剪子峰。

青石河:青石学名济南青。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后,于1932年由德国建筑师毕娄哈主持修建天主教堂,此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称圣弥爱尔大教堂,于1934年建成,占地2470平方米,当时德国人勘测到大珠山石质较好,就大量盗采,因此此教堂的建筑材料一大部分来自珠山青石。

麻衣庵:这里就是麻衣庵遗址。据胶州志记载,汉代的朱仲、晋代的陈仲举、宋代的赵麻衣等名士在此隐居。现在的麻衣庵虽仅剩屋基断墙,但周围的遗存众多(有石碑、石臼、石磨、石碾、石桥、石梯、石室、石洞、刻字、庵基、望海楼石基等等)。其中庵后的峭壁上有一悬空石室,石室呈椭圆形,深三米、宽两米半、高两米半,室门凿造得很精致,顶为孤形,有石门框和石雕门槛。明诗人孙镇“划然古石室,元冥河代剖”疑为汉代所凿建。在离石室前约3米处有刻莲花图案的大石,过去有铁板桥与石室相通。在石室东侧的山壁上有数百个刻字,中间部分已水蚀剥落,模糊不清,两侧有大字“太清岩”“雲逍庵”,均遒劲有力而俊秀,不知何人所题。“太清岩”书写年代较“雲逍庵”早。庵东侧有一石前额刻“朝阳洞”三字,石顶平坦可供10多人在此休息,石上还有刻字和旗杆窝。

据传此地在唐朝以前归道家所有,建有“玉泉观”,后归佛家所有,改名为“雲逍庵”。宋时因赵麻衣在此隐居,人们把这又称为“麻衣庵”。(朱仲是汉代人士,《列仙传》记载事迹:曾献世间罕见的夜明珠于皇宫。 陈仲举是晋代人士,史料记载晋朝时曾做过豫章太守,后隐居大珠山修仙成道。赵麻衣是北宋年间有名的易学大师,善于看相,经常穿用麻制成的衣服,周游于民间)。

望海楼:位于麻衣庵西侧,留有遗址,条石砌的建筑基础依然很规整,古砖古瓦随处可见。志书和民间都说这里建有望海楼。此处峰高330米是观海赏景的最佳地方,向东望沧海浩淼,向西望海湾连着海湾,海滨风光尽收眼底.

朱朝洞:这是大珠山的一个著名景点。高凤翰在《平山和尚石门寺题壁诗》跋中载:“崇祯第九子削发为僧游至石门寺。”洞以两块巍峨的天然石为门,中间夹一条通道。院内有石砌建筑物遗址,在山洞前有一空地依稀能辨认出石碾、石臼。洞内巨石相摞相叠,幽深阴凉。据附近村庄老人们所讲:明代末年李闯攻进北京城,皇帝的一个儿孙化装成老百姓带着聚宝盆逃出京城,逃到了大珠山躲进山洞里,他就地取材制成石碾、石臼等,从此在山上住了下来。这个姓朱的人死后将聚宝盆埋在大珠山一个较隐蔽的地方。因此人是明朝朱姓所以称“朱朝洞”。

前行不远经过松林,在林中听松涛阵阵,观大自然赋予珠山的神奇色彩,您能观看到更多的奇石,大诗人陆游曾说过:“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让我们共同来欣赏珠山的奇石吧!前方欣赏奇石“金猪运石”。

观景台:观景台位于大砦顶南,在台上遥望远方,您会欣赏到古镇口湾、灵山湾、北方第一高岛灵山岛和山下秀谷的美景。在主峰大砦顶(海拔486)西侧的山峰上有一道狭小的缝隙,从这望去仅能看到一小片天空,所以人们称“一线天”。 在观景台附近的奇石有:

杜宇护花:杜宇,蜀国人,蜀人对杜宇的故事最多、最美,传播也最广。史书上说:“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据说,杜宇是“从天而降”的,他的妻子则是从井中出来的。他的最大功绩是“教民务农”,以致他“仙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来临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种,以致啼出血来。 倒脱靴:这是铁拐李找不到的另一只靴子。

由山顶向下走,经平地松林时向左前方望去,会看到两座像烟囱的山峰,因有大小之分,所以叫“大釜台”、“小釜台”;又称“双釜呈祥”(寓意双福呈祥)。欣赏着珠山的美景,您看右侧山顶,一只巨蜥昂首遥望天空,好似在寻找突然不见的月亮,神情是那样紧张这就是有名的“巨蜥望月”。沿滨海大道向西走,大珠山上还有一处相似的巨石,同样出名,名为“神龟望月”。 自然生态旅游区(珠山秀谷景区)花区下山路段

珠山秀谷以“花繁、谷秀”著称。秀谷谷长5里,谷内溪水潺潺,青山碧水相依相拥,南坡生长着野生杜鹃花、迎春花、棠梨花、牡丹花等多种花卉。每年四、五月,秀谷内野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傲然挺立在悬崖峭壁、山梁沟壑和潺潺流淌的小河边,漫山遍野,争奇斗艳。

观花云径(山顶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几处山谷里盛开着杜鹃花,远远望去,如云似霞,好似红衣少女在翩翩起舞。沿着观花云径向下走,你就好似进入了花海中。这里是谷内杜鹃花生长最集中的地方。大珠山的杜鹃花有三姐妹蓝荆子、映山红和崆峒花。春分刚过,杜鹃花的大姐蓝荆子首先绽放,花儿红中透着蓝晕,比山外的梅花更早地报告春天的消息。到四月末,蓝荆子、棠梨花、连翘花开始慢慢

凋谢但花潮并没有退。杜鹃花的二姐映山红在大珠山的山坡上、溪水边,悬崖峭壁间迎着春风细雨悄然开放,烛火般的红颜色为五一黄金周掀起了第二次花事高潮。在映山红开到正旺时,三姐崆峒花也迎着暖风走来,她的颜色是红白相间,生长在悬崖峭壁和平地矮坡上,它不像映山红和蓝荆子先开花后长叶,而是一开花就枝繁叶茂。大珠山的花事高潮迭起,一直可以持续到夏末。

平台:站在这里我们看到的“珠山秀谷”四个大字,是原胶南市领导潘盛国题写,落款“虚白”是他的笔名。从这向上看,在山崖峭壁上,红色的杜鹃花从谷底一直开到崖顶,花丛茂盛,花影绰约。杜鹃花为落叶灌木,高为1—2米,枝叶褐色。她有喜阴恶阳的习性,喜欢冷凉的气候,所以一般生长在山的阴坡。杜鹃花除有观赏价值外,还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小儿食花味酸无毒,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所以杜鹃花又叫红踯躅。

仙人庐:这里是花会期间举办茶道表演、下棋比赛等活动的场所,也是平时供游客休息、观景的地方。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面山上的连翘花、芍药、牡丹和杜鹃花。

刻石:选自清乾隆版《胶州志》,对古时的大珠山做了详细的描述。内容为“清乾隆版胶州志卷一 大珠山在治南百二十里 齐乘云 岸海名山也 嶙峋萬仞 勢壓群峰 山麓石辟爲門 有石門寺 旁一泉若珠璣 曰玉泉 故又名玉泉山 泉側有臥象石 東有獅子峰 鐘峰皆形肖 南行二里許 有飛來石 層級而上曰 南天門 過石板橋有石室 一名麻衣庵 又有珠朝庵 黑龍潭 皇壇 地藏庵 琳宮仙迹不可枚舉 為州中第一勝地 ”

仙人拳:您看看这块巨石上面的痕迹,像不像人的拳头?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云游天下,行至大珠山,见这里风景宜人,兴致大起,于是喝酒比武,酒至酣处,吕洞宾一拳打在巨石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拳印,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仙人拳。

板栗谷:大家从这向上走,谷内树深林密、郁郁葱葱,这便是板栗谷。说起板栗谷,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大珠山下有户人家,一位老人临终前对他懒惰儿子说“一旦遇上饥荒年,没有粮食吃时,就吃咱家粮仓的墙壁。”过了不久真出现了饥荒,百姓们很快都吃完了存粮。老人的儿子也吃光了本来就不多的存粮,他在饥饿中想起了他爹临终前的话,就半信半疑的吃起了粮仓的墙壁,不料坚硬发白的墙壁吃到口里竟然又香又甜,细细一看原来是用板栗磨成粉砌成的。老汉的儿子靠板栗墙渡过了饥荒的事慢慢传扬开来,人们纷纷效仿,在山上大量种植板栗树,以防再次出现饥荒,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的板栗谷。

谷内的板栗树有的树龄已达百年了。板栗树全身都是宝:树木是制作家具的良好木材;树枝、树皮可以提取烤胶;而花是很好的蜜源。板栗可以做成栗粉和糕点等,也可入药辅助治疗肾虚,故又称为“肾之果”。板栗一般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成熟,那时您就可以来采摘板栗了。

在花区,随处可见的还有檀树,多为黄檀,又名不知春,一年四季常绿,4、5月份开花,花为蝶形,花朵为黄白色。檀木一般生长在山路、沟谷、峭壁石隙处,檀木的材质好是选做家具的良好木材。

游客朋友们,我的讲解工作即将结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我的工作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最后希望您能再次光临花满谷,诗满涧,高僧坐云端的大珠山风景名胜区!

第7篇 历山风景区英文导游词范文

everyone, first of all, represent of anhui travel agent, i welcome all of you to li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to visit.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i was wang ping, is your guide during this tour. you can call me guide wang. sitting close to me is our driver. we hope that our services could make you satisfied; we also hope that you could have a good visit experience today.

now, let me introduce you li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briefly.

lishan, known as the mountain of the king shun, is about 12 kilometers far away from the east town, close to 206 national road, jinhu nature reserve landscape, east daogongci, natural towers, and other famous scenic spots. in 1998, it was approved by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the provincial level scenic area, in 2001 was named the first batch of grade aa national tourist areas.

in our legend, lishan is where the yao and shun abdication and not onl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many cultural relics, but also is very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 it is divided into west area, underground caverns area, fazang temple area, the eastern wangjiang taiwan, and other five areas.

we now come to the west area. first of all, we can see an arch gate attraction, which is 12.88m high and 13.8m wide. the style of arch is hui style, with three floors and four pillars. and it is carved by white marble. lishan word is bao tin masters’ original handwriting. yao and shun towards the pure land is written by the famous chinese calligraphist, vice chairma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zhong ming shan. this words show the tremendous changes of lishan. the arch was destroyed in the war.the one we now have seen is rebuilt by the original style and now it has become the particular sign of the lishan area.

now we go to yao shun cultural square. this sakura garden is planted in april the 23-24 of 2003 by the 29 volunteers from japan kochi and many our people. including sakura, plum blossom, ginkgo biloba, bamboo, this project witnesses the china-japanese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 as the first item in anhui jiangnan, it also hints the china-japanese friendship in the 21st century toward the more glorious.

you can freely take photographs, tour. 20 minutes later, we will gather in the plaza to where there are the most scenic areas and the most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lishan attractions ----fazang temple scenic spots and the cave scenic spot.

you tourists, the area where we are now are the area of the cave. by the roadside is barn swallow hole. this hole goes through the yangtze river and was named swallow hole because of too much swallow inside. lack of repairs in long-term, it has been dust-laden for a long time and occupied by the bats. people can hardly enter it. in double dragon hole, the limestone formation of the calcification looks like two giant dragon roaming and life likely. the local people said that they are the embodiment of yao and shun king.

there is still tiger hole, the 8- prophet hole, 100-dragon hole, and cloud hole near this hole.

after the cave wonders,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 the path, we come to another spot-- bamboo sea. this bamboo sea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peak, a famous ancient toll of the temple fazang. wangjiang stage is placed in the green shadow of the bamboo sea. by the stone steps, we come to the foot of fazang temple .we can see that at the end of the sky-like stage, the temple looks like hanging in midair and being wrapped by the sacred light. it is also hanging like a piece of an ink painting. a solemn feeling of intelligence arises spontaneously. entered the temple, there is a pair of scrolls on both sides: kind and the people know, not real kind. evil afraid known, is the big evil, i do not know whether you can comprehend about the true meaning of buddhism. when we finished the last step, a big censer meets us. it is heavy enough, and it is for the visitors who had come from far away to offer joss sticks. looking up, the kind-looking and self-confidence buddha maitreya smiles toward you. it is precisely this often laugh, laugh ridiculous, people of the world; big stomach to accommodate, accommodate the things hard to accommodate”. his open-minded and looking down at all creatures affected us.

after the king hall is treasure hall. in the middle is skamania buddha, with the 18 arhats standing on his both sides. surrounded by incense wind, you will easily come from the light atmosphere into the buddhist world; it seems that we are doing a wash to soul.

we finish the fazang temple, now it is the end of the trip here today. i thank everyone for your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i hope that you can give me valuabl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the good thing is the new goods or old friends. this time, we are new friends. if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come back next time we will be old friends. i hope by that time i could once again serve you.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and i wish you a good trip, thank you!

第8篇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作文

黄山有奇形怪状的岩石,有“猴子望月”、“仙人指路”、仙女弹琴”……, 还有美丽的风景。下面是带来的黄山风景区导游词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作文

黄山的险峻山势,如诗如画的风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每当我回忆起黄山之行时,突突地涌动在我的记忆中的却是那云。至今我还认为黄山的云最为生动,最有气势、最是绚丽。

站在黄山脚下仰首望山,就见白云分成好几层缭绕在山间,最低处是幽谷中一缕缕淡淡的云气,好像是下面的山涧被煮沸了一般。山间的白云如带,既相对的固定,又缓缓地移动,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峦,遮掩得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远处的一个个山峰,就被云隐藏在云海中,含羞般只露出个山尖尖,扑朔迷离的样子使你感觉到这般图景只有天庭才有。

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际,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辽阔浩瀚云海中的孤岛。阳光照耀,云更白,松更翠、石更奇。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云来雾去,变化莫测。风平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静,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度卷群峰。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

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宿稍纵即逝。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时为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如大河奔腾,又似白色的壶口瀑布,轻柔与静谧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涌动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楼观南海,清凉台望北海,排云亭看西海,白鹅岭赏螯鱼峰眺天海。由于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时西海云遮雾罩,白鹅岭上却青烟飘渺,道道金光染出层层彩叶,北海竟晴空万里,人们为云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谓之“赶海”。

黄山与云相依为命,才构成了一幅幅旖旎的黄山风景。

第9篇 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天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城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1

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你们好!因在此的朋友们来自祖国不同的地方,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相聚在里,这就是缘份,希望各位朋友都能珍惜旅途中一起同行的缘份,能在旅游活动中彼此关照。请大家跟随我。大家来四川之前一定听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广告词。今天我们就先“问道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千米,距都江堰市区16千米。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郭,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千米,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千米,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通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1982年,青城山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xx年,都江堰及青城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于自然,不加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彰显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诗圣”杜甫来到青城山后,写下了“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彩,作品逾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20世纪60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晚年自云:“看山还是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青城山著名道教宫观——建福宫。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一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南宋诗人陆游有诗描写当时的建福宫是“黄金篆书榜金门,夹道巨竹屯苍云。岩岭划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观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老君阁,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米,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20世纪80年代末改亭建阁。20xx年“5.12”特大地震毁坏后,今重建阁高33米,共九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意天地人三才。

重建以前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老君阁建筑群包括东华殿等处。其中东华殿的一百平方米,长五间,中祀东华帝君,左右龛分祀吕纯阳及锺离权。老君阁于一九九二年秋兴建,历时三载竣工。为八百里青城圣境,又创一宏伟奇观。

各位朋友,咱们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在这里呢,我想把祝福送给大家,我衷心祝愿咱们能够再次重逢在阳光灿烂的季节。谢谢大家!

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青城山景区参观游览!我是各位今天的导游小×,很高兴能陪伴大家旅行,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请您全程紧跟团队,注意安全,祝您旅途愉快!

作为川中名山的青城山,背倚莽莽苍苍的千里岷山,面对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距离成都仅68公里,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早在汉代,这里就已经成为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青城山与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相距仅12公里,这一山一水相映成辉,并于20xx年,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旅的精华景区。

青城山又称“赤城山”,因为传说中“赤城”乃是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创始人张陵当年在青城山一带创教传教,以青城山为道教祖庭的所在地。唐玄宗时力主道教,使青城山的道教宫观有了空前的发展,最鼎盛的时候全山有道观七十余座,现保存下来的有天师洞、上清宫、祖师殿等几座较大的宫观。青城山全山有三十六峰,峰峦如聚,林木茂盛,终年四季常青,状似绿树包围的巨大城池,故名为“青城山”。在蜀中众多名山里,青城山更是以其“幽”独树一帜,不管是参天古木还是通幽小径,无不与宫观楼阁相映成趣,幽中见奇,幽中见秀,难怪世人皆道“青城天下幽”。于是这一道一幽,就巧妙地构成了我们探访青城山的线索,让我们走进青城山,拜读道教文化,感悟幽深清静。

游客朋友们,我们一路走来,不知您是否在已感受到青城山独特的清凉幽静了呢?现在,我们来到了海拔1260米的老宵顶,而您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绝顶之上的老君阁。

老君阁原为“呼应亭”,有“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后改亭建阁,而得名“老君阁”。老君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青城山所有的道教建筑,都依自然地理环境而建造,上下重叠错落有致,并都以“三”为建筑构思,体现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乾坤概念。建筑上布满了绘画和浮雕装饰,表达了道家清静无为,健康长寿的思想。老君阁选择在青城绝顶上而建,上接天下连地,也正是对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的最好诠释。当我们登阁远望,岷邛群山和天府平川尽收眼底,即使是山雾缭绕时,也能感受到天地间仿似仙境,有攀云登日之感。在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老君阁曾遭受重创,好在修复及时,才让这绝世之作今天还能呈现在大家眼前。

老君阁的由来,是因为阁内所供奉的太上老君骑青牛巨像,请大家随我走进老君阁,一睹太上老君的风采。大家可以随我手指方向看去,眼前这座就是老君阁镇阁之宝——太上老君骑青牛像。老君像高13.6米,连牛身通高16米,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造像过程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堪称是自古及今绝无仅有的老君塑像。

老君即“三清”中的“太清道德天尊”,其原型便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据传,周昭王22年,老子对周王朝的衰败感到无力,不得已的情况下准备离开家乡,去四处游历。待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的总兵尹喜将他拦了下来,因为尹喜在城关上眺望时,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漂移而来,接着,风骨非凡的老子就骑着青牛出现,所以尹喜认为老子是贵人,想要挽留。但是老子去意已决,尹喜想要留下他,于是想了一个为难老子的办法,让老子留下自己的文章,如果老子写不出来,那么就不放他出关。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子仅仅花了非常短的时间就将文章写给了他,于是轻松地出了函谷关。而他留下的这篇文章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道德经》,文章中阐明“道”即是宇宙之源,是万物生化规律,具有清静无为自然的本性。老子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据说是羽化成仙。后来,老子出关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和演绎着,而老子出关时的“紫气东来”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其后,张陵创建道教,拜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有趣的是,老子出关所乘坐的青牛也成为道家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成为后来神仙道士的坐骑。

坎到这里,想必大家已按捺不住想要等阁远眺,众览青城群山,一尝飘然成仙之感了吧?接下来我们在此作短暂的自由活动,请大家一定注意脚下安全。

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3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四川青城山。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听出青城山的基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保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肯定。当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文化——

据地质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青城山区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单八是一个吉祥数字,表示景点很多,但人们更向往的是这里满布山岭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无尽的清凉幽意,以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护完好的宫观建筑艺术。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护。可以说,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发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称“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雷渊广福真人”,一时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兴旺起来。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帮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

从此,青城山道系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来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变,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响的一支。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莹被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其后,傅元天道长也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2年当选为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来青城山的。

——山门——

各位贵宾,现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辉煌的山门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总是让每一个来客感到—股浓浓的幽意,急于走进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请不要着急,让我们先看看山门旁的建福宫。

卡福宫,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卡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索道——

盔山门,我们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这条林间山道首先进人眼帘的是路旁并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

月城湖到了。这里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形成湖泊。我们过湖乘索道缆车直达上清宫。从高处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时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游览了。索道全长980米,采用安全舒适的循环式吊椅载客,游人凌空观景,眼界开阔,别有情趣。

各位朋友,现在顺路下山。我们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时候更青幽、更美丽,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也比任何时期更多。这是因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宫观亭阁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保护,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正式申报自然文化双遗产,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青城山焕发了青春,更加靓丽。

大家就要离开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带土特产回去馈赠亲朋好友,我介绍四样青城山有名的特产:白果炖鸡、洞天乳酒、青城贡茶、洞天泡菜。谢谢大家!

青城山风景区导游词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的青城山旅游。我是大家此次旅游活动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xxx。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青城山虽然不高,但终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即使站在山脚,都能感受到那股沁人心脾的灵气。

【建福宫】我知道现在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进山,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先去山门旁的这座建福宫看看。

卡福宫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建福宫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筑于峭壁之下,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现有大殿三重,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左是东华帝君,为全真道祖师,右为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内柱上有一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山门】看过了建福宫,穿过眼前的景区大门,我们就正式进山了。青城山山门上有我国已故上将张爱萍手书的“青城山幽子规啼”,子规也就是杜鹃鸟,传说是蜀王杜宇变的。“杜鹃啼血猿哀鸣”里的杜鹃啼血说的就是他。

【天然图画】从山门西行1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眼前的建筑就是天然图画坊。它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天师洞】我们通常所说的天师洞景区是指以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现存殿宇建于清末。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山雾缭绕,古树参天。相传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后一殿。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熟话说:“世间好话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青城如此美景,佛教怎会放过。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皇帝信道,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这个故事并非传说,有碑为证。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而神座前就是唐开元皇帝书碑,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

1943年,画家徐悲鸿曾来青城写生。他在天师洞独居一室,先后创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等作品,还送了青城道士《奔马》和《天马》图,现已制成石刻陈列。

三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宏伟和最值得欣赏的道教宫观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化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乃三清殿上的对联。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然而青城山不仅有千年树,更有百岁人。

三清殿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直径2米有余。相传乃张天师手植,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道家视其为“镇山之宝”,连修剪枯枝都须上报相关部门。在20xx年荣膺“天府十大树王”榜首。“银杏千年征道性,青城一洞试幽深”乃天师洞银杏阁上的对联。想必大家还不知道吧,青城山其实还是一个长寿之乡。一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上百位之多。

【祖师殿】大家请看南面那条山缝,从崖顶直到山脚笔直裂开的一条石缝,山缝约有18米宽,深达70多米,传说是张天师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念咒画符之后,朱笔一掷,笔迹裂山为槽,人们就叫它为“掷笔槽”。快到祖师殿了。

祖师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年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冯玉祥将军在抗战期间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就住在祖师殿。当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存祖师殿内,作为文物保护。

【朝阳洞】前面就是朝阳洞。朝阳洞位于主峰老霄顶岩脚,洞口正对东方,深广数丈,可容百人。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近代画家徐悲鸿也曾在此撰联:'空洞亲迎光照耀,苍崖时有凤来仪'。

【老君阁】朋友们,经过九道拐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到了青城山的主峰绝顶了。眼前的楼阁就是老君阁,老君阁于92年兴建,历时三载竣工,共六层。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塑造而成。接下来大家自由活动30分钟,站在峰顶看看风景,拍拍照,买买纪念品。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上清宫】上清官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1180米。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

【索道和月城湖】现在我们乘索道下山,大家可以好好的从高处看看青城山。月城湖原是丈人泉,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就形成了眼前这一汪清澈的湖水。湖的那一边有许多商店,在卖青城山的各种特产。大家可以买一些带给家人。

好了,我们本次旅游也就结束了,大家可以把旅行的快乐和相机里的美景带回家和家人分享。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再见。

第10篇 辽宁望儿山风景区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望儿山风景区!下面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景区的概况。

望儿山风景区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望儿山村,是以母爱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1992年7月开发,1993年5月对外开放。景区内现有慈母像、拜母亭、步母石、哺乳轩、望儿塔、拜母寺、报母泉、母恩池、念母祠、仙人桥、母子桥、母爱世界、慈母馆、风范园等20多处主题旅游景点。慈母管由原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题写馆名,是中国唯一的母亲纪念馆。

千百年来,在望儿山脚下,在营口地区,流传着一个慈母盼儿归的动人传说。依托这一传说,为弘扬“爱母亲,爱家乡”精神和中华名族敬母爱家的传说美德,营口市政府于1995年创办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每年5月份“母亲节”这天,望儿山风景区都要开展各种敬母爱母活动。不少人还在慈母管内为自己的母亲立碑铭志,以表达对母亲的崇敬。

望儿山风景区于1996年被辽宁省建设厅[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以望儿山为中心,以熊岳镇委主体,以青龙山、金沙滩为两翼,集山、海、林、泉、城等自然景观和寺庙、古塔、古洞等人文景观为一体,规划面积68.52平方公里。1997年9月,望儿山风景区被评为辽宁五十佳景之一。1997年10月被评定为营口市一级旅游区。2001年10月,被评为首批国家aaa级旅游区。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休闲旅游区。2009年12月,望儿山旅游区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0年4月,被辽宁省旅游协会和《游客》杂志评为游客喜爱的“辽宁五十佳景”。

下面请大家自行参观!

第11篇 甘肃麦积山风景区导游词范文

麦积山风景区地理环境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和栈道修复,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笔下的险恶情景早已成为历史。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游各个崖阁,随心所欲地进入各个洞窟,感情奔放地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至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有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平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顶、圆形小浅龛、盂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达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相传,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时,就动用人工40万个。直到现在,当地还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平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给人以美感。苏联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来是最引人入胜的。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麦积山塑像有数千身,这里只能指出几件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东崖造像,最壮丽的是4号窟上七佛阁。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严可亲,华美而不俗,充满着人间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龛间都装饰着天龙八部的浮塑,面容狞怪而不丑恶,表现了男性的健美、威严、正直、勇猛、坚毅的性格。与上七佛阁紧接的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有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一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顽皮地注视前言,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农人非常喜爱,称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在牛儿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四个字。相传在明朝古历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摆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众衙役只得火速请 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鹞子翻身,牛儿堂”的说法。

麦积山周围还有几个引人入胜的风景点。如麦积山后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汉末年,雄居天水自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避署宫。当年的避暑宫,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琉璃碧瓦泻翠,红墙金龙辉映,三檐四簇雕凤,花影翠竹婆娑,银练珠玑飞溅。随着时间的流逝,金碧焕彩的避暑宫早已绝迹,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飞瀑、古柏苍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异兽尚存,组成处处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观。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系的一座孤峰。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区内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距天水火车站三十公里。麦积山山高142米,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仅二十米,有的高达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

20xx年12月15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麦积山俗称麦积崖。五代天水人王仁裕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形象说明了麦积山得名的缘由。麦积山景区松竹丛生,清流遍地,山峦叠翠,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春来一片苍翠,夏日山花烂漫,秋季白云红叶,冬天玉树琼枝,颇有四季皆景的南国风光。“麦积烟雨”为秦州十景之一,那如仙如幻的美景使游人为之陶醉。清翰林邑人吴西川在《麦积烟雨》诗中赞曰“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可见烟雨之撩人。登上麦积山石窟的“散花楼”俯瞰,方圆百里林海茫茫,如诗如画,满目生碧,气势磅礴。如将色彩缤纷的花瓣腾空撒下,随着气流缭绕而上,可出现“天女散花”般的迷人景象,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景区的主要游览点,它开凿在距地面80米的悬崖绝壁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从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20xx年)时期开始营造的。谚云:“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可见建造时的工程浩大与艰辛。据梁《高僧传》载,南朝宋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三百余人,可知当时佛事之盛。西魏刚刚立帝时,在这里“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发修行,赐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大诗人庾信为此写了《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隋文帝仁寿二年,杨坚在全国敕葬“神尼舍利”时,秦州使将舍利葬在麦积山顶上,山顶还有高九点四公尺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不断开凿或重修。历史上虽遭多次地震、火灾的破坏,现仍保存窟龛194个,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画千余平方米,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西汉末年,麦积山已成为天水名将隗嚣的避暑宫。这里松桧阴森,横云飞渡,烟雾团绕,碧水长流,“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共计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现存造像中以北朝(南北朝时期代指位于北方的政权)造像原作居多。

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素有“小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风景区石窟艺术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独峰耸立,最初有许多天然岩洞。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馆”。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麦积山风景区崖阁特点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

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

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因历代地震的缘故,遂将山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洞窟现有编号194个。

各时代特点:

1、后秦(公元384-420xx年):创始阶段--剽悍雄健 第74、78窟

2、北魏(公元386-534年):辉煌发展阶段--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3、西魏(公元535-556年):精练提高阶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4、北周(公元557-581年):创新阶段--珠圆玉润 第4、62、44窟

5、隋代(公元581-620xx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 第37窟

6、初唐(公元618-720xx年):新发展期--丰满夸张 第5窟

7、宋(公元960-1120xx年):大规模重修期--写实求真 第165窟

第12篇 齐云山风景区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齐云山风景区了。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他有很好的头衔,请大家耐心听小王道来:

齐云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它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皖南三大名山。又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并称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齐云山风景秀丽,就连清朝最风流雅气、爱江山也爱美人的乾隆皇帝在巡游江南时候,也称赞“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我们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游览齐云山,写下了《游白岳日记》。我听到刚才又游客朋友问了,怎么是游白岳日记,不是游齐云山日记?是不是说错啦。。其实我没有说错,徐老就更没错了,因为在古时候,我们齐云山就叫白岳。有史为证“新安多佳山,以白岳为最”,但是又因为一句诗“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与碧云齐”故得名齐云山。看来这得名还蛮有诗意的。那么让齐云山得名的那一石又是哪一石呢,这里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在后面的游览中我将会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想在我们已经到风景区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物品下车,随我去领略齐云山的美景吧。进入景区要从登封桥开始,前面就是登封桥啦。她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她是徽州知府古之堡倡议修建的。关于这座桥还有个有趣的故事。据《登封桥碑记》记载:在登封桥建成典礼的那一天,当地老百姓就邀请古知府来参加,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剪彩活动。正在典礼进行到最热闹的时候,朝廷派使者送来了驿书。这上面写什么啦?是给我们古知府升官啦,皇帝提他做广东按察司副史,那这又是什么官职呢?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给他升官来了呗。当地百姓一听就乐了,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啊,就在桥头立了个“登封”的华表。祝贺古知府步步高升,封官拜爵,这就是桥名的又来了。在休宁还流传这样的一种说法:登封桥上望一眼,升官拜爵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这话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先不管,赶紧上去走一走,沾沾福气啊。回头要是哪位回去就公司加薪,老板升官的也告诉我一声,好让我替你也高兴高兴啊!

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了许多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搜体现了齐云山的美景,我觉得,这些文人留下的真情实感,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回味。

现在我们到了齐云山的精粹景点真仙洞,真仙洞是由许多东组成的,又供奉家喻户晓的八仙的八仙洞,又有保佑妇幼平安的碧霞洞,又送子观音,主宰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大家有什么愿望,在这都可以许愿,我们将在这里停留一下,大家可以去洞中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希望齐云福地可以给您带去福气。

爬完这段天梯,我们就到了月华街。明代的嘉靖皇帝曾拍官员来齐云山求子,不久就灵验了,于是龙心大悦,赐建了这座玄天太素宫。刚才是乾隆,现在是嘉靖,这齐云山还真是受到皇帝的青睐啊。大家看宫殿的后面是玉屏峰,那后面更高的的是“廓岩”,这也是“齐云山一石插天”的那一石啦。大家来看看,真武殿前面的那座山像什么啊,是不是有点像个香炉啊,那就是香炉峰啦。峰顶上有座铁亭,重量又万余斤,相传是朱元璋赐建的。关于这铁亭还有个传说,有天晚上风雨交加,铁亭就突然变得很轻就自己飞上了峰顶。当然那是不可信的,但是古人把这样的庞然大物搬上山顶真是不易啊。都说华山险,但是我们香炉峰也不逊色,要是想上山就只能沿着从铁亭上放下的铁索,手脚并用的爬上去。

现在我们就到前面的小壶天看看,大家看着门就像个葫芦啊,让我们一起去探探宝葫芦里的秘密吧。里面还真是别有洞天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清凉世界”吧。我们在这这稍做休息,大家可以和倒是一起煮茶看风景,等下我们马上进入下个景点。

第13篇 大坪山风景区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远近闻名的大坪山风景区观光。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黄名慧涵,大家可以叫我小黄。希望今天我能够带给大家美好快乐的一天!

你们看呀!那就是大坪山, 美丽吗?现在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大坪山吧!大坪山位于泉州旧城区之东,海拔130.8米,远远就可以看到山顶上立着郑成功骑马铜塑像,大家还不知道大坪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吧郑成功公园。这是一座集景观、休闲、娱乐、锻炼于一体的公园。

大坪山要爬到山顶的话还真的需要费点力气,但从前门刚刚开始爬的时侯呢,大家如果没有什么情况的话都应该精神百倍,神清气爽的,在我们爬石阶的时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有风一吹来,树叶就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春天一到,石阶两边开满了花儿。整个登山的过程是非常愉悦的。

最有特色的要数道路旁边的提示牌了,一百步了、两百步了、三百步了加油哦!这个提示牌既让我们知道了目前所处的位置,又能鼓励我们勇往直前,胜利就要到来啦!我们大家加油努力的话一定能到山顶!

一登上山顶就能看见郑成功塑像,这可是目前为止亚洲最大的骑马座像。它是泉州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总高度38米,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这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而建,只见郑成功面对大海,骑马举手侧望于大坪山上,远远地关心着海峡对岸

这就是大坪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尽情游览吧!

第14篇 齐云山风景区优秀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进入齐云山风景区了。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他有很好的头衔,请大家耐心听小王道来:

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黄山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舍身台是一座笔直独立的山峰,又叫悬坛、舍身坛。峰顶平坦处有5米见方,一条石造小径将其与紫金顶连通。相传伏羲坐于悬坛之上,听八方来风之气,画出八封之形。舍身台三面皆为悬崖,台下是几十丈高的深渊,令人心悸腿软。上舍身台,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现在增设了护栏,所有的人都可以登台观景了。

孔望山景区,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距连云港市区2.5公里,因孔子登山望海而得名,这里有原始社会新时器时代祭海的杯盘石刻,有秦王朝的东大门遗址;有中国最早的东海神庙遗址;有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汉代圆雕石象~~~

金刀峡上段入口处,右侧峡岩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鹰嘴头突入峡空,清澈泉水从鹰嘴洒淌而下,使峡口显得特别荫凉滋润,森严壁垒,这就是金刀峡内第一胜景--神鹰峡。站在本道上,远观神鹰其鹰爪又幻化为一只俯视清潭的小鹰头,从它张开的嘴中流出晶莹剔透的珠串。这一大一小两个鹰嘴泉集于一身,使得神鹰峡更加神奇壮丽。

齐云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它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皖南三大名山。又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并称为中国四大道教圣地。齐云山风景秀丽,就连清朝最风流雅气、爱江山也爱美人的乾隆皇帝在巡游江南时候,也称赞“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我们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游览齐云山,写下了《游白岳日记》。我听到刚才又游客朋友问了,怎么是游白岳日记,不是游齐云山日记?是不是说错啦。。其实我没有说错,徐老就更没错了,因为在古时候,我们齐云山就叫白岳。有史为证“新安多佳山,以白岳为最”,但是又因为一句诗“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与碧云齐”故得名齐云山。看来这得名还蛮有诗意的。那么让齐云山得名的那一石又是哪一石呢,这里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在后面的游览中我将会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想在我们已经到风景区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物品下车,随我去领略齐云山的美景吧。进入景区要从登封桥开始,前面就是登封桥啦。她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她是徽州知府古之堡倡议修建的。关于这座桥还有个有趣的故事。据《登封桥碑记》记载:在登封桥建成典礼的那一天,当地老百姓就邀请古知府来参加,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剪彩活动。正在典礼进行到最热闹的时候,朝廷派使者送来了驿书。这上面写什么啦?是给我们古知府升官啦,皇帝提他做广东按察司副史,那这又是什么官职呢?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给他升官来了呗。当地百姓一听就乐了,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啊,就在桥头立了个“登封”的华表。祝贺古知府步步高升,封官拜爵,这就是桥名的又来了。在休宁还流传这样的一种说法:登封桥上望一眼,升官拜爵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这话到底是真是假我们先不管,赶紧上去走一走,沾沾福气啊。回头要是哪位回去就公司加薪,老板升官的也告诉我一声,好让我替你也高兴高兴啊!

在神女峰主山前屹立着的一小金鞭,看上去似被天神以巨剑从主山劈开一般,中间则形成了地道的一线天美景。

湖光岩共有两个大门,东门是今年新建的。大家看到的两座雕塑就是神龟,龙鱼,其中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头雕刻完美,活灵活现的巨型神龟雕塑是中国最大的石龟,它身长22.5米,宽18米,高6.3米,总重约360吨,是湖光岩风景区根据当地居民传说湖中的“龙鱼、神龟”设计而成,经过8名工匠一年多的精心雕刻,于2006年3月顺利完成的。

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了许多的摩崖石刻,这些石刻搜体现了齐云山的美景,我觉得,这些文人留下的真情实感,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回味。

现在我们到了齐云山的精粹景点真仙洞,真仙洞是由许多东组成的,又供奉家喻户晓的八仙的八仙洞,又有保佑妇幼平安的碧霞洞,又送子观音,主宰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大家有什么愿望,在这都可以许愿,我们将在这里停留一下,大家可以去洞中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希望齐云福地可以给您带去福气。

眼前大家看到的这条布局美观的步道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步道”的神农步道。神农步道全长3000米,总台阶4321个,入口处为99级。走走神农步道入口,在云阳河东南山坡,去阳寨门右上方,八座错落有致的山峰蓦然回转,呈叩拜状面向东北,其山势独特,令人遐想不已。

爬完这段天梯,我们就到了月华街。明代的嘉靖皇帝曾拍官员来齐云山求子,不久就灵验了,于是龙心大悦,赐建了这座玄天太素宫。刚才是乾隆,现在是嘉靖,这齐云山还真是受到皇帝的青睐啊。大家看宫殿的后面是玉屏峰,那后面更高的的是“廓岩”,这也是“齐云山一石插天”的那一石啦。大家来看看,真武殿前面的那座山像什么啊,是不是有点像个香炉啊,那就是香炉峰啦。峰顶上有座铁亭,重量又万余斤,相传是朱元璋赐建的。关于这铁亭还有个传说,有天晚上风雨交加,铁亭就突然变得很轻就自己飞上了峰顶。当然那是不可信的,但是古人把这样的庞然大物搬上山顶真是不易啊。都说华山险,但是我们香炉峰也不逊色,要是想上山就只能沿着从铁亭上放下的铁索,手脚并用的爬上去。

现在我们就到前面的小壶天看看,大家看着门就像个葫芦啊,让我们一起去探探宝葫芦里的秘密吧。里面还真是别有洞天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清凉世界”吧。我们在这这稍做休息,大家可以和倒是一起煮茶看风景,等下我们马上进入下个景点。

第15篇 泰安新泰莲花山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莲花山景区来。

莲花山古称新甫山, 是一座风景秀丽、 古迹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山。登临莲花山,既是观光休闲,也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艺术的享受!

莲花山东西绵延15公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主峰天台峰,海拔999米。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以山秀、石奇、林翠、水美而称誉。特别是在莲花山西部发现的距今28亿年前的科马提岩,为莲花山的地质地学价值,增加了耀眼的光环。它是亚洲唯一的具有鬣刺结构的太古宙超基性喷出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在全世界也只有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现了这种岩石,具有特殊的科研价值。“走进莲花山,还你二十八亿年”,已成为莲花旅游的一个响亮口号。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空气纯净、水质清澈、森林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誉为“天然氧仓、健康驿站”。202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22年又与泰山组合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莲花山九峰环抱,状似莲花,为观音菩萨显化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北方的最大的观音道场、山东省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区,被誉为“观音胜境,北方普陀”。风景区内人文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佛教文化类资源最为突出,又极富地方特色。观音菩萨在这里的地位至高无上,在观音院、太平禅院、云谷寺、高泉寺等诸多寺院的大殿中,都主奉观音菩萨。而且,民间还在观音菩萨的众多功能之外,请观音菩萨增加了一项送子功能,并专门设置了送子观音殿。观音朝圣是莲花山旅游的一大特色,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莲花山观音圣诞、得道、出家三大香会,及六月初六莲花山民间庙会,从观音院到云谷寺,香客如涌,秩序井然,场面蔚为壮观。全山寺院彻夜灯烛辉煌,讲经诵佛之声通宵达旦,一派佛国升平气象。

莲花山自古以来就有“天然佛国”之称。在苍松翠柏中时隐时现的观音崖上,一座已经屹立了亿万年之久的奇石,酷似观音菩萨正在结跏趺坐、传经说法、降福赐寿,成了目前莲花山的标志性景观,她就是莲花山天成观音,特别震撼人心,为“天下第一天然观音”,是“天然佛国”的“终身住持”。她目光所及,正是观音院、太平禅院和云谷寺的方向。远离尘世的烦嚣与浮躁,不辞辛苦攀上崖来,游客们有的为朝圣天成观音而顶礼膜拜;有的则静静地瞻仰她的尊容;有的甚或思考:当年观音菩萨在莲花山开设道场,是这尊天然观音的召唤,还是她自己心有灵犀?天成观音在展现极高观赏价值的同时,又把自己与传统的观音文化神奇地融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莲花山作为齐鲁佛教朝拜圣地的氛围和地位。金禅望月、经书五卷、罗汉推车、寿星变猴、千手松、佛掌立子等百余处奇石奇树,都是“天然佛国”的重要成员。

天然佛国游,观音送福寿。

山东新泰莲花山欢迎您!

天下第一天然观音--莲花山天成观音

观音广场游览区

观音广场游览区,为莲花山的核心景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 海拔260-326米,气候温和,林木葱郁,人文景观相对丰富。有菩提大道、慧济天下牌坊、梵音亭、观音院、观音阁等佛教建筑,有佛掌立子等奇特植物景观。

1、岱宗襟带刻石

一下车,迎面相对的是岱宗襟带刻石。“岱宗襟带”四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1998年题写的。岱宗指的是泰山,襟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莲花山是泰山的支脉,古人把莲花山称作是泰山的后身,二是指当地的老百姓信奉的莲花山老母观音菩萨,传说与泰山老母碧霞元君是连襟姊妹。这一佛道连襟、中西合璧的传说,为虚无缥缈的神灵增添了一点世俗人情的温暖。

2、菩提大道

眼前的这条台阶路,全用花岗岩大理石铺砌,从这里一直到观音院、观音阁,贯穿整个观音广场游览区,为莲花山“菩提大道”。大道两边有六百余棵银杏树,在我国历来是把银杏树视为佛门圣树而代替菩提树的。银杏树生长慢树龄长,是植物中的活化石,也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

3、新泰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标志碑

菩提大道起点西侧的巨型花岗岩石,是新泰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碑。2022年12月,新泰莲花山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4、莲花山世界地质公园标志碑

菩提大道右侧与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碑相对的,为新泰莲花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标志碑。2022年8月18日,新泰莲花山与泰山组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座巨型标志碑材质为距今28亿年前形成的莲花山科马提岩,它是亚洲唯一的具有鬣刺结构的太古宙超基性喷出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在全世界也只有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现了这种岩石,具有特殊的科研价值。

5、慧济天下坊

登上菩提大道不远,就是慧济天下牌坊,由山东泰山染化集团董事长夏庆奉先生于2022年11月捐资创建。牌坊高12米,宽16米,全部为花岗岩材质,总重160吨,四列三跨,三踩斗拱,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它是莲花山风景区的点睛之笔,突出了莲花山风景区作为观音道场的主题形象。正额“慧济天下”四字,既蕴含佛法“用智慧之心普度天下众生”之意,也包含莲花山人对天下人民美好祝愿之情。“观音胜境”意指新泰莲花山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观音道场,“北方普陀”正好与南海佛国普陀山遥相呼应。

6、莲花山旅游开发记碑

牌坊附近的一块巨碑是莲花山旅游开发记碑,它记载了莲花山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莲花山旅游开发开始于2022年6月,2022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历时一年零三个月,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被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誉为“莲花山速度”。

7、莲花山山门

从牌坊向前不远,古朴典雅的莲花山山门就呈现在眼前。它坐落在莲花山向阳处270多亩的开阔腹地上,于2022年6月开始建设,2022年8月建成。它东西长136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是一座集售票、检票、导游服务、办公、接待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被专家誉为“中国山岳型景区仿古建筑第一门”。山门匾额上的“莲花山”三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2022年题写的。山门前的一对雕刻精美的石狮,造型生动,威武雄壮,如同山门侍卫,日夜守护着这座佛教名山。

这座山门前曾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气象现象,使莲花山“观音胜境、北方普陀”的盛名更加远播。莲花山于2022年9月30日开放,此前一周阴雨不断。当天一早,仍然是云雾撩绕伴着小雨下个不停,大家都担心10点钟的开放典礼能否准时举行,可谁料到在9点50 分,所有来宾都集合到莲花山山门前时,奇迹出现了,雨停了,头上的天空,突然云开雾散,阳光四射,形成了难得一见的莲花祥云图案,中间晴朗的天空状如莲心,四周的云彩神似莲花瓣,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摄影人员忙举起相机,不少来宾也拿出手机,拍下这片美丽的天空。仪式结束时释放的彩色气球随着微风,都向天成观音方向飘去了。真是神异!一些宾客惊呼:莫不是观音菩萨显圣,让我们免受雨淋之苦。不少信众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真是充满法喜,福报不浅。其实,莲花山作为中国北方最大道场,如同一片福海,你只要来了,就会受到一次全身心的洗礼,实现“登上莲花山,增福增寿保平安”的愿望。

8、玉莲花

一过山门就能看到一座好似正在绽放的玉莲花,。它由坚硬的花岗石雕刻而成,高3米,花冠直径3 米。莲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君子品质,是佛教的吉祥物。这座石雕象征着莲花山为佛教净土,寓示着禅的博大精深和宁静致远。它的附近栽植了大量的柏树、柿树、杏树等大型树木,一是为了营造一个优美清净的环境,让游客从中去感受“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禅境,二是栽柏树是为了增加“新甫拥翠”的胜景,《诗经》中“徂徕之松、新甫之柏”诗句记载了莲花山当年柏树茂盛的场面;同时,柏树具有长寿、永恒的象征意义。栽柿树是为了祝福人们事事如意、时时如意;栽杏树是为了祝福人们事业兴旺发达。希望景区管理者们的良苦用心,能够提醒各位游客珍爱树木,珍爱生命。

9、汉武碑亭

前行不远,左边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的一座亭子,是汉武碑亭,它是为保护与汉武帝有关的两通碑刻,于2022年6月创建的。两碑原在莲花山西南部的汉武帝庙旧址,2022年3月迁移至此。

关于汉武帝与莲花山还有一段故事。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盛世君主,但是他也秦始皇一样爱好寻仙求丹,以求长生不老。他在东封泰山时,听说新泰有一方士李浮邱,会长生不老之术,就亲自召见,询问不老丹药之事。李浮邱对他说:欲求不老丹, 需到莲花山。 汉武帝听后就钦封李浮邱为御医,在莲花山上建炼丹院,熔炼丹药,他自己也在莲花山下簪发学道,并下令在山上建造了行宫。所以莲花山古代也称宫山就缘出于此。

10、响铃碑

左碑俗称响铃碑,是莲花山上现存石碑中最早的一通石碑,高2.5米,宽0.8米,厚0.3米,龟趺螭首,它发出的声音类似古代宫廷乐器磬的声音,据传当年为报警之物。相传山中有五百神蜂,如果有敌来犯,敲击此碑,神蜂就飞出助战,战则必胜。凭借此碑威力,汉武帝悠然安闲地在莲花山寻仙炼丹,建“离宫”、修“侯城”、筑“望仙台”,很是壮了莲花山的威名。但汉武帝千不该万不该,把五百神蜂之事告诉随行妃子。汉武妃子频频敲击石碑取乐,致使神蜂屡屡受骗,终不复出。武帝妃子敲碑戏神蜂,大有褒姒(bao si)烽火戏诸侯之意,都只是为了开心一笑而已。可是响铃碑却失去了报警功能,让人遗憾不已。即使如此,后世游玩者还是敲击以做验证,在碑上留下了这些大小不等的圆凹。此碑距今已有两千年多历史,两千多年来,究竟有多少人敲击过这通石碑,这通石碑究竟被敲击过多少次,可能谁也说不清,能说清的只能是,它因被敲的面目全非而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的石碑。

11、汉武皇帝之碑

右边的龙头碑,是莲花山上现存规格最高的一通石碑,由于文革时期人为原因,现在只剩下了上半部分。碑额篆书“汉武皇帝之碑”六字,左下有“大元至正”年代落款,此碑距今有近72022年历史,为新泰羊流籍人、湖北麻城县尉徐彬所立。徐彬之父徐琛是元代名臣,历任数个职务,最后任安徽亳州知州,为官刚正不阿。

关于汉武帝碑,除这两通外,据清代泰山学者唐仲冕所著《岱览·新甫山》记载,还有一通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的石碑,已经佚失。

12、佛掌立子

在一小型平台上,有一棵巨大的板栗树,已有300余年树龄,它的枝杈自然分布,像一个巨大的佛掌。板栗树在当地又称吉祥树,其果实叫栗子,味道甜美,营养丰富。人们借其树型和果实之谐音,把它命名为“佛掌立子”。 “抚摸树,能增福”,当地百姓相信摸摸这棵树,能给自己和远方的亲朋好友带来福气。您看,有不少游客还把红丝带系在树上,每一根都含有一个美好的心愿。您如过有兴趣,也可摸树许愿,拍照留念。

13、善缘石刻

从佛掌立子处登上台阶,刻在路右岩石上的“善缘”两个大字便夺目而来。“善缘”二字是长安杨翰林题写的。这处石刻意在提示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缘指的是关系,善缘指的是自利利他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以及举手之劳的服务、 真诚的慰问关怀、诚实守信的行动,都能给对方莫大的快乐,都能给对方莫大的快乐,增进彼此之间的融洽关系。这就是广结善缘。广结善缘能使我们的人生之路更宽阔更平坦,还能极大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何乐而不为呢?

14、梵音亭

这个重檐圆亭为梵音亭,于2022年6月建成。亭内立于莲花宝座之上的观音铜像,是我们进入莲花山风景区看到的第一尊观音圣像,她高两米一九。选择这个高度,是为了纪念观音菩萨二月十九的圣诞日。梵音亭因相邻观音院,游客朋友在瞻仰、朝拜观音的同时,也能听到观音院悠扬飘荡的经声佛号,可初步领略梵音妙趣。

15、观音院

登上菩提大道北端的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宏伟建筑,是莲花山风景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观音院。

观音院最早为汉武行宫,佛教东兴后成为佛教场所,后来被辟为观音道场,为齐鲁著名佛教寺院。寺院主体建筑钟鼓楼、天王殿、准提楼、圆通宝殿,呈中轴线依次层层升高,子存殿、九莲菩萨殿向左右对称展开,整体层次分明,俯仰相应。这些建筑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在阳光映衬下,泛出道道光芒,常能呈现 “佛光普照”的绮丽景观。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莲花山观音圣诞、得道、出家三大香会,及六月初六莲花山民间庙会,从观音院到云谷寺,香客如涌,秩序井然,场面蔚为壮观。全山寺院彻夜灯烛辉煌,讲经诵佛之声通宵达旦,一派佛国升平气象。

(1)钟鼓楼

经过院门,左边的为钟楼,右边的为鼓楼,晨钟暮鼓是我国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有一对联说:“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置身于佛门净土,聆听钟鸣鼓乐、佛号经声,可使大家暂时放下人生顾虑,忘却尘世烦恼。

(2)精神石

院内的巨大天然花岗石,原来与莲花山融为一体,是亿万年前莲花山地质变化的神来之笔,也是观音院建成后的镇寺之宝,她聚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光辉,被人们誉为“神石”。不少练功之人说它周围存在一个强大的气场,并经常来此“吐故纳新”,就是我们这些人,闭上眼睛,摸着“神石”转上一圈,也能感悟佛法智慧,放松身心、增加体力。上面的“精神”二字,为清末民初时寺院主持请人做的题刻,本来它的中间还应该有一个“气”字的,“精、气、神”,是人们常说的人之三宝,中医认为三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保养好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寺院主持特意把“气”字隐去,为的是让来这里的人们自己体验“神石”之气,达到平衡心智,延年益寿。这也是千百年来,莲花山能够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天王殿

天王殿是观音院的第一重大殿。中间供奉笑口常开的弥勒。“弥勒”是慈悲的意思,他是菩萨,还没有成佛。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释迦牟尼佛说,他灭度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才会重降人间成佛,三次说法,广度众生。所以称他为“未来佛”。由于他的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所以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他因此又被称为“欢迎佛”。大家可能了解有关他的对联。有的对联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也有的对联说:“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都体现了弥勒的性格,更突出了他宽容大度的高尚品德。联语有很深的哲理,启迪人们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要有容人之量。

左右两厢分列的是佛教护法神“四大天王”,右厢一为东方持国天王,身白,手抱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一为南方增长天王,身青,手执无鞘剑,意为劈开爱锁情枷,斩尽妖魔;左厢一为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无鳞龙,左手念珠,叫吞龙吐珠,意为如意吉祥;一为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无骨伞,左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这些法器,均有含义:剑为锋,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万事如意,国泰民安!这些横眉怒目、凶猛威武的佛教护法神,已被中国的老百姓赋予了十分美好的理想寄托。

弥勒身后供奉的是韦驮,他是佛教的护法神。韦驮是中国佛教徒造就的,所以他是地道的中国武将打扮,身穿金盔金甲,左手卡腰,右手按降魔金刚杵,年轻英俊,威风凛凛,颇像赵云、马超一类勇将。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对外来游僧不开放,至多只能在寺中吃两餐,不得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韦驮的手臂上,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握金刚杵拄地表示寺庙对游僧要适当收费。

(4)准提楼

天王殿后的阁楼式建筑是观音院的第二重殿准提楼,底层为拱门,顶层为准提菩萨殿。里面供奉的准提观音,三眼十八臂,坐在出水莲花之上,显示其功德无量,能为众生消灾除病,增进福德智慧。另外她还能止住小儿夜哭,很受妇女们欢迎。

(5)圆通宝殿

第三重殿为圆通宝殿及其左右的子存殿、九莲菩萨殿。中间的圆通宝殿为观音院的主体中心,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罄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这座殿名“圆通宝殿”,意指观音道场,因为“圆通”是观音的三十二个法号之一,意思就是“明白”、“开窍”。正中供奉的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她的左边是经过五十三参修成正果,常伴随在观音菩萨身边,施撒种种神迹的善财童子,右边是自幼智慧通达、八岁就已善根成熟的龙女。

观音菩萨的两边端立的是她的三十二种不同身份的化身。观音菩萨为了度脱世间众生,随不同的状况和需要而变化为适宜的形象和身份,这就是所谓的“现身说法”。

关于观音菩萨,在这里做些介绍。观音出自印度佛经,本译作观世音,意为观世人疾苦,听百姓之音。她又名观自在,取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之意。因唐人避李世民之“世”字讳,略称观音。世俗也称她为观音娘娘,莲花山附近的老百姓还把她称作莲花山老母。观音菩萨原为男像,后来在中国民间的长期流传过程中,老百姓依照民族的喜好和审美心理,不断为观世音的形象,添加了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唐代以后,观音已逐渐变为中国化的女性形象了,并成了家喻户晓救苦救难的菩萨,在中国民间的名气、影响和拥有的信众,几乎超过了一切神佛形象。在信众的心目中,她最亲近,最知心,是解危解难的救星、慈祥的长者和高洁的“圣母”,受到世俗最广泛的敬爱与崇拜。观菩萨音代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与人为善的精神,已经成为整个华人世界的文化,代表着和平和真善美。朝拜观音求的是心安,为的是祝福,在这种众生向善的层面上,对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6)九莲殿

圆通宝殿东侧,为九莲殿,供奉九莲菩萨。九莲菩萨为中国所特有,其原身为明朝万历皇帝之母孝定皇太后,她拜泰山碧霞元君为师,修成正果,被万历皇帝封为九莲菩萨,能为众生赐福增寿。

(7)子存殿

圆通宝殿西侧是子存殿,供奉送子观音。送子观音并不在观音的化身序列,而是地地道道的民间创造,“送子”功能是人们请观音在已有的众多功能之外又增加的一项。民间非常崇拜她,认为她能使没生育的妇女生育,使产妇顺利生产。也有人家,怕儿女长不大活不长,便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寄名”,把孩子交给送子观音“照看”,认为万无一失。所以,这里香火甚旺。看看这些众多还愿的人们,就知道送子观音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

(8)鲁柏汉松

院内这几株大的古柏以及山腰处的一株古柏,为鲁柏孑遗,已有2600多年树龄。《诗经·鲁颂·閟宫》篇有“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的诗句,并记载春秋时期的鲁僖公年间(前659—前627在位),鲁国为建新庙而大量采伐“新甫之柏”,以充当梁柱。说明当时莲花山柏森松茂,高大挺拔,郁郁葱葱。

准提楼前的这株古柏,神似锡杖。锡杖为僧人外出所持禅杖,又称卓锡,其上头有一铁卷,中端为木,下安铁纂,振时有声,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所执就是锡杖。因此这棵古柏被叫做卓锡柏。

圆通宝殿前的这株斜卧的油松为卧龙松,传为汉武帝东巡时手植,它虬枝螭干,冠如华盖,以动求静,动静相须,如盘曲深藏、凌空欲飞。树龄已达2100多年。

(9)财神殿

在观音院内一侧,还有一座财神殿。正中供奉的财神,容貌富态,身穿红袍,左手持如意,右手托元宝。财神信仰在中国比较普遍,不少家庭、商店、饭店、公司企业供奉着财神,谁不想钱越多越好呢? 拜财神是为了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愿。这或许就是近二千年来财神信仰久经不衰的真谛吧。

有人可能要问,怎么在佛教场所里还有道教的财神殿?这里暂不作答,等参观了云谷寺后就会明白了。

16、观音阁

出观音院西行不远,就是莲花山观音道场的标志性建筑――观音阁。它地处海拔320米的低山地带,总高36米,具有气拔山岳之势,在3公里之外也能看到。

观音阁始建于唐代,后因战祸被毁,2022年开始重修,历时一年。它为大型仿古单体建筑,三重飞檐,设有外廊,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上高阁高达30米,阁内正中仿金观音铜像从莲花宝座上拔地而起,直入观音阁顶部的藻井。地下功德厅高6米,供奉999尊小型观音铜像。观音阁建筑结构设计由山东意匠设计院承担。建筑工程采用了高新技术,可防止岩层滑坡和岩石风化,抗震抗风,防雷防火。仿金观音铜像设计则由设计无锡灵山大佛的南京油画雕塑院承担。著名古建筑设计师袁良书、著名油画雕塑艺术家王宏志,分别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为莲花山塑造了观音阁和莲花山仿金观音铜像的完美艺术形象。

仿金观音铜像,总高15.38米,重达12吨。共用2毫米厚的黄铜板289块,由南京苏利来环境艺术雕塑公司分片锻造,2022年11月初开始现场安装,当月19日隆重落成。她微微朝前倾斜9度,双目垂视,眉如新月,手托净瓶,象征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当瞻仰者举首仰望时,会感受到她的博大精深和慑人心魄的威力。观音圣像取15.38米的高度,蕴含纪念观音出家日6月19日、成道日9月19日;底部 莲花座高2.19米,直径6.19米,蕴含纪念观音菩萨诞生日2月19日,出家日6月19日。

观音阁处在两条山脉之间,观音铜像背依莲花山主峰,面朝小南海,具有绝佳的“前有照、后有靠、两边抱”的风水意境。整个工程集设计、艺术造型、表面保护、几何形态、建造工艺等多学科新技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山、水、楼阁、铜像四者的高度和谐统一。

整个工程造价1000多万元,没花政府的一分钱,皆来自民间信众的捐赠,捐赠者的名字均在公德厅内外留有镌刻。厅内的小型观音铜像也均由信众供奉。

第16篇 褒禅山风景区导游词

褒禅山褒禅山,旧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进而处。因唐贞观年间(627——649)慧褒禅师结庐山下,卒葬于此而得名。山色翠霭,四面如围。中有起云峰,欲雨则云先起,春夏往往风之。有龙洞、罗汉洞,洞穴曲折,洞壁怪石错落,钟乳石倒垂其间。有袭女泉、白龟泉,泉水清洌,终年不竭。

山上多井,有民谚云:黄山三百六十顶,褒山三百六十井。下有慧空禅院(即华阳寺),为明人郑和所建,气势宏伟,后屡有修建。院内古柏参天,有大、小石塔各一,今已毁坏。四周山势突兀,景色秀丽,北宋大臣王安石曾游此,作《游褒禅山记》文章中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今碑记尚存,众多洞天,泉水之胜,仍吸引游人。古人这里是“路入云堆,禅房四面,峰随意立座,野梅香满山。王安石在游记中记的华山洞,洞内轩敞开阔,石壁上满是记游者的字迹。洞内翠蝶绿裹,树木繁茂,树从中传出铮钲之声,象有人弄琴。次地真乃人间胜景。

褒禅山风景区导游词

《山风景区导游词(精选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