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河南开封禹王台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有千古名园美誉的禹王台风景区观光游览。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造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第一组塑像是“康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匾额落款时的情景。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来到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景。在禹王台的后面,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请看这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师旷音乐技艺非常全面,能够弹奏各种乐器。《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给晋平公弹琴,引来玄鹤起舞,天地动容,《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春秋时期,开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当时叫仪邑,仪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深日久,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东西两侧排放着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其中包括战国时期两位、汉代七位、明代七位、清代七位。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饱经水患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怀念。
大殿东侧院是三贤祠。三贤祠建于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纪,被解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来到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这两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酒赋诗的情景。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接下来是“千金买壁”和“十载客梁园”两组塑像。
第2篇 禹王台风景区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有千古名园美誉的禹王台风景区观光游览。
禹王台风景区位于开封市的东南隅,占地面积400亩,是一个古典园林式的公园,园林布局是以名胜古迹古吹台为主景,以五大植物园: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科普园为主体的文化休憩公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开封著名的名胜古迹--古吹台,已经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叫古吹台呢?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音乐家名叫师旷,他的音乐造诣很深,是晋平公驾下的一名乐师,他经常在这座高台上弹奏乐器,人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这座高台叫古吹台。到了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人们饱经水患,谈水色变,为了纪念历史上治水有功的大禹,改古吹台为禹王台。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造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第一组塑像是'康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匾额落款时的情景。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来到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景。在禹王台的后面,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御书楼下还保存着珍贵的康有为书法石刻。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又是保皇党首领,除了政治上的作为以外,其书法自成一体,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书法杰作,这十块石刻是康有为在1923年应河南省督理张子衡的盛情邀请来到开封,在为他饯行的酒宴上即席挥笔,写下此诗以作留念的。我们现在欣赏的诗、书都是康有为的得意之作,也是碑刻中的珍品。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请看这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师旷音乐技艺非常全面,能够弹奏各种乐器。《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给晋平公弹琴,引来玄鹤起舞,天地动容,《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春秋时期,开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当时叫仪邑,仪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深日久,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离开了师旷祠,我们进入禹王台的主殿--禹王庙。禹王庙是为了纪念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东展室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像,西展室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亲笔书写的文字--夏禹碑以及夏禹碑的译文和白话文。中间的这座禹王殿是古吹台之上的主体建筑,里面所立大禹塑像原来是一座八尺高铜像,铜像在1927年被毁,现在的这个塑像是1981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按照大禹陵的塑像原样制作的,像高5米。殿内东西两侧是大幅仿汉代的砖雕壁画,内容是大禹治水图和治水完工以后的庆功图。殿内后墙壁上四块石刻为大禹碑原碑,是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棠刻制的,其碑文主要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东西两侧排放着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其中包括战国时期两位、汉代七位、明代七位、清代七位。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饱经水患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怀念。
大殿东侧院是三贤祠。三贤祠建于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纪,被解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来到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这两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酒赋诗的情景。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接下来是'千金买壁'和'十载客梁园'两组塑像。
首先看第一组'千金买壁'。相传三位诗人在古吹台上饮酒赋诗走后不久,一位端庄俊秀的姑娘宗小姐来到古吹台上,当她看到李白写在白墙上《梁园吟》那首诗之后,被那龙飞凤舞的书法深深吸引,姑娘为了保住墙壁上《梁园吟》那首诗,就拿一千两银子买下了那堵墙,这就是'千金买壁'的故事。当李白知道'千金买壁'这件事之后,对宗小组爱慕不已,于是杜甫和高适他俩亲自到宗小姐家登门做媒,使李白和宗小姐喜结良缘,这件事情当时轰动了整个古城。后来到了明代,人们在李白所写《梁园吟》那堵墙的旧址上建立了三贤祠,以示他们不朽诗作以及对他们之间深情厚谊的纪念与歌颂。
下面请到最后一个古迹景点'碧霞元君祠'参观。碧霞元君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碧霞元君又名泰山老母'据说她是在泰山上修炼成仙的道门女神,被天神封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弦济真人。开封临近黄河,古代经常闹水患天灾,人们在这里修建碧霞元君祠供奉泰山老母,以求助于她的神灵,赐予开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男育女,人丁兴旺。当然,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万里黄河,给沿黄人民带来了无数苦难,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才驯服下来,造福人类。
第3篇 河南开封禹王台风景区导游词
现在我们来到有千古名园美誉的禹王台风景区观光游览。
禹王台风景区位于开封市的东南隅,占地面积400亩,是一个古典园林式的公园,园林布局是以名胜古迹古吹台为主景,以五大植物园: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科普园为主体的文化休憩公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开封著名的名胜古迹--古吹台,已经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叫古吹台呢?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音乐家名叫师旷,他的音乐造诣很深,是晋平公驾下的一名乐师,他经常在这座高台上弹奏乐器,人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这座高台叫古吹台。到了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人们饱经水患,谈水色变,为了纪念历史上治水有功的大禹,改古吹台为禹王台。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坊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造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第一组塑像是“康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匾额落款时的情景。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来到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景。在禹王台的后面,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御书楼下还保存着珍贵的康有为书法石刻。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又是保皇党首领,除了政治上的作为以外,其书法自成一体,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书法杰作,这十块石刻是康有为在1923年应河南省督理张子衡的盛情邀请来到开封,在为他饯行的酒宴上即席挥笔,写下此诗以作留念的。我们现在欣赏的诗、书都是康有为的得意之作,也是碑刻中的珍品。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请看这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师旷音乐技艺非常全面,能够弹奏各种乐器。《史记.乐书》中记载,师旷给晋平公弹琴,引来玄鹤起舞,天地动容,《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春秋时期,开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当时叫仪邑,仪邑的百姓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深日久,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陕西导游词,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离开了师旷祠,我们进入禹王台的主殿--禹王庙。禹王庙是为了纪念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东展室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像,西展室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亲笔书写的文字--夏禹碑以及夏禹碑的译文和白话文。中间的这座禹王殿是古吹台之上的主体建筑,里面所立大禹塑像原来是一座八尺高铜像,铜像在1927年被毁,现在的这个塑像是1981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按照大禹陵的塑像原样制作的,像高5米。殿内东西两侧是大幅仿汉代的砖雕壁画,内容是大禹治水图和治水完工以后的庆功图。殿内后墙壁上四块石刻为大禹碑原碑,是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棠刻制的,其碑文主要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东西两侧排放着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其中包括战国时期两位、汉代七位、明代七位、清代七位。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饱经水患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怀念。
大殿东侧院是三贤祠。三贤祠建于明代(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纪,被解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来到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文坛三杰,风云际会。这两组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酒赋诗的情景。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接下来是“千金买壁”和“十载客梁园”两组塑像。
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