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致辞 > 导游词
栏目

陵园导游词(精选15篇)

发布时间:2023-04-23 热度:15

陵园导游词

第1篇 河北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导游词

(烈士陵园门口)

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您来瞻仰董存瑞烈士陵园。

隆化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的地方。党和人民为永志英雄董存瑞的不朽业绩,1954年经原热河省政府批准,在隆化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现在的园名,是1988年纪念董存瑞牺牲40周年,请肖克将军题写的。这七个大字笔姿跌宕,苍劲浑厚。董存瑞烈士陵园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董存瑞烈士陵园占地71000平方米,现有10项纪念建筑。建筑形式具有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精神的仿古建筑。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396米的中央主轴线上,座北向南,大门、牌楼、塑像、碑、墓、依序坐落其中。在牌楼侧后47米的两条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和革命烈士纪念馆;还有两座题词碑廊。在纪念亭和纪念馆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是翠柏簇拥中的青铜色董存瑞烈士塑像。绕过塑像,沿着甬路走20多米往西是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董存瑞烈士塑像前)

一九四八年五月,东北解放军的第11纵队进行了隆化攻坚战。在战斗的关键时刻,该纵队九十六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董存瑞,为炸毁敌人据守的桥型暗堡,冲到敌堡下手托炸药包,以身体当支架,炸毁了敌堡。英雄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用自己英雄的壮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是董存瑞烈士塑像。它通高8米,像高4.1米。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再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前)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是一座仿古建筑,蓝顶白体,气势宏伟壮观。在30米长的琉璃瓦檐上,悬挂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董存瑞烈士纪念馆”馆名,显得格外醒目。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原察哈尔省(今属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的童年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岁月里度过的。1940年冬,八路军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龙(关)、延(庆)、怀(来)联合县政府。董存瑞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行列。从此,在党的培养下,他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革命战士。我利用这个时间,先给大家讲两段董存瑞的故事。

1946年6月,在隆化县旧屯村,我军围住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战斗中,敌人隐藏在一堵矮墙后面,用机枪封锁了我军进攻道路。董存瑞机智利用地形,躲进火力死角,用双手抓住敌人火烫的机枪筒,脚往墙上猛一蹬,硬把这挺机枪夺了过来。他马上掉转枪口向敌人猛射。我军主力趁势冲上前,歼灭了敌人。

1946年秋,国民党以一个军的兵力,在大炮、飞机、坦克的掩护下,进攻延庆长安岭。为保卫冀察解放区,董存瑞所在部队进行长安岭阻击战。战斗到第十五天,班长负了重伤。敌人快冲到我方阵地前。这时董存瑞对战友高喊:“听我指挥,跟我来!”他端起刺刀带领战士冲向敌群。经过激烈搏斗,打退了敌人,保住了阵地。战士们无不佩服这位“代理班长”。

好了,我先讲到这。要详细了解董存瑞成长的过程,还是进纪念馆参观吧。

纪念馆内,一张张图片,一幅幅油画,一件件遗物,记述了董存瑞光辉一生的动人事迹,展览通过声、光、电的综合运用,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董存瑞无私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

(在纪念碑前)

这座纪念碑高15.5米,耸立在椭圆形的纪念广场上,显得十分高大。碑上正面镶嵌朱德委员长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这是对英雄一生的高度评价;碑顶上有一颗金色五角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象征着董存瑞精神永放光芒。英雄虽死犹生,浩气长存。董存瑞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党委作出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某部六连六班为“董存瑞班”。原冀热察行署决定把隆化中学改称“存瑞中学”。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同志为全国战斗英雄。

董存瑞的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中国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华北烈士陵园、承德烈士纪念馆分别以不同形式展出了英雄的动人事迹。

董存瑞用青春和鲜血,谱写了革命战争史上一部壮丽的诗篇,鼓舞着几代人的成长。董存瑞式的革命战士多次出现,在保卫、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中谱写了一曲曲光辉的篇章。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杰、欧阳海等英雄学习董存瑞无私奉献精神,在战争年代,他们中有的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敌人的枪眼,有的为了战斗胜利,在烈火中至死不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他们有的冲向急驰而来的列车,有的扑向即将爆炸的炸药……董存瑞的精神,将永远得到发扬和光大。

大家请看,在纪念碑侧后,是对称的两座碑廊。这是为纪念董存瑞牺牲50周年,1998年国家拨专款修建的。碑廊里镌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聂荣臻、杨尚昆等人的亲笔题词。还有一些知名人士和著名书法家邓拓、娄师白、李铎等人墨迹,共展出47幅。

(在董存瑞烈士墓前)

这就是董存瑞烈士墓。它用花岗岩砌成,水泥隆顶,在一片松柏掩映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董存瑞舍身为国的英雄壮举,为我们树立起一座光辉永存的历史丰碑。他的崇高品格,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献身精神,永远鞭策和鼓舞着我们前进,激励人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董存瑞──不可磨灭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第2篇 抗日山烈士陵园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一处不同的4a景区,这是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山,它的名字叫抗日山。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被称为“中国抗日第一山”。抗战期间,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以及滨海军区军民曾四次一边战斗一遍修建,这是埋葬抗日烈士忠骨的陵园,是烈士的鲜血铸就的永垂不朽的丰碑,抗日山由此而得名。它是我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

让我们心中带着一份敬仰,进入陵园大门,沿着规整的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圆形的小沙东海战烈士冢 。

公墓里面安葬着小沙东海战中牺牲的彭雄、田守尧等16位烈士的遗体。两边分别是陈毅与陈士榘的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长碑背面刻有《纪念小沙东海战烈士文》,阅读此文,似乎71年前的那场惨烈战斗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1943年3月17日,我新四军团以上干部、战士共51人赴延安学习,途经赣榆县小沙东黄海海面时,遭遇日军巡逻艇,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木船对铁艇的海战。日军汽艇用机枪疯狂的向木船扫射。新四军的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凌晨一直坚持到黄昏。鬼子的铁艇一步步逼近,可我们的木船哪能敌得过日本鬼子的狂轰滥炸,子弹如雨点般落在战士们的身上,海面上泛起了殷红的血水……战斗中,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不幸胸部中弹受了重伤,倒在前舱。他的妻子吴为真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从后舱艰难的爬过来,当她找到身负重伤的彭雄时,只见他口吐鲜血,意识模糊,他想到吴为真已怀孕两个多月,迷离中深情地说:“你要爱护身体,教育好孩子……”

彭雄,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那年才29岁!其实,结婚才四个月。他给吴为真留下了一个遗腹子,也给她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思念。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原来是一座土墓,当年为了建墓,五十多名战士艰苦奋战十天时间,共搬运土方二百五十万斤,平均每人每天搬运土方五千斤。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创造了敌后抗战史上的一大奇迹。

朋友们,让我们亲手去摸一摸刻在纪念碑上的那些冰冷的名字,用我们的体温告诉他们,我们知道和平幸福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其实真的来之不易。

现在我们面朝东方,放眼望去:一座座青山满目苍翠,一道道绿水波光粼粼,天地间一片祥和景象。谁都不会想到这儿曾经是黄沙漫天、横尸遍野的抗日战场。就让我们再一次默念这些英雄的名字:彭雄、田守尧、张池明。

到这里, 沙东海战烈士冢的讲解就结束了,期待朋友们和我一样把这些悲壮的故事沉淀在心中并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世世代代珍爱和平! 谢谢大家!

第3篇 杨子荣烈士陵园的导游词

杨子荣烈士陵园位于海林市区东山,1993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4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列为纪念建筑物重点管理单位,每年前来瞻仰、祭扫、拜谒的人达十余万人次。

杨子荣烈士陵园从1947年2月至今,经过六次迁建、扩建,目前已初具规模,占地8.5万平方米,分纪念馆区、烈士墓区、游乐园区、植物园区四个部分。在纪念馆的前院,矗立着杨子荣烈士的汉白玉雕像,像高3.1米,象征着杨子荣牺牲时年仅31岁。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有六个展厅,共展出杨子荣烈士遗物30多件,有关林海雪原剿匪事迹的画像、照片、展品130余件,威虎山山区模拟沙盘一架,全面介绍了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

由纪念馆后院拾级而上,131级台阶直通墓地,寓含英雄为开创百年大业而牺牲,牺牲时年仅31岁。两侧苍松翠柏,四季常青,象征烈士英灵千秋永驻万古流芳。

烈士墓区占地4500平方米,矗立正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0米,碑座有三层石栏,碑的背面刻有解放战争中在林海雪原牺牲的42位烈士的名字,碑的后面并列着杨子荣、马路天烈士墓。

游乐园区占地一万平方米,内设滑梯、篮球场、爬杆、秋千等体育锻炼和娱乐设施,是供游人休息、市民晨练的场所。植物园区占地7.1万平方米,植有十几种耐寒树木,突出了东北园林的特点。

第4篇 歌乐山烈士陵园导游词

说到我们将要参观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它修筑于原“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地处重庆市西北郊的歌乐山下。重庆解放前夕的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军统局在这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0多名革命者恨饮枪弹,壮烈捐躯。

(如果面试觉得内容不够,可以在这里加上对大型浮雕的描述 )谈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日本。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但是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极度贫乏,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为了称霸世界,1941年日本要建立“大东亚共容圈”,而他们所凭借的就是其海军实力,但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是美国,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就驻扎在珍珠港。

于是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于1941年12月8日凌晨偷袭了珍珠港,与此同时还偷袭了威克岛、关岛、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然而从1941年5月份起,国民党间谍机构就陆续探听到有关此次偷袭的情报,军统头子戴笠将情报报告给蒋介石,再经由美国国防部武官郭德全提交美国国会,但是当国会知晓这一情报时完全不相信觉得非常可笑。

在发生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伤亡非常惨重,在这时,他们又才回过头来想中国的谍工确实厉害,于是决定与中方合作成立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美国海军上校梅乐斯任主任,军统头子戴笠为副主任。它占据了歌乐山下的4平方公里的地方,不仅是一个特务机构还是一个“特区”,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全封锁的地方,周围电网密布,岗哨林立,进出需要特制的通行证,在这里面还有一种专供“特区”内使用的钞票,所以中美合作所是一个特区。

中美合作所成立于1943年7月,解散于1946年6月,在成立的短短三年间,美方提供各种装备、器材近万吨,培养22批、5万名学员,并且建立了156个气象站及通讯电台。而在这三年之间,白公馆就作为来华美军的招待所。

渣滓洞原本是一座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1943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小煤窑和矿工住房改为监狱。

渣滓洞监狱分为内外两院,内院有一个防风坝,一楼一底的牢房有男牢16间、女牢2间,在院墙上写有许多标语用来摧毁革命者的意志。据说孔祥熙是孔子的第72代弟子,所以在这些标语里面有很多儒家的思想。

而这里关押的主要是“

六.一大逮捕”和“华蓥山起义”的革命者,以及“〈挺进报〉案”的被捕人员,比如红岩小说中的江姐——江竹均,许建业等等。关押最多时人数达300多人。

在11.27大屠杀中,共屠杀烈士187个,脱逃志士15个其中还包括2个小孩。他们又是怎么脱逃的呢?大家请看到这一面墙,歌乐山连续降雨把墙冲跨了,就让监狱里的革命志士去修筑,这些革命者呢就用自己衣服里的烂棉花和在泥土里使泥土的粘性减弱,牢固性降低,所以当革命志士躲过特务的机枪扫射后,大家就一起将这面墙推倒,顺利脱逃。

好了,下面咱们就去另一个监狱白公馆看看。白公馆是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国民党用30万两黄金将其买下作为看守所,1946年中美合作所解散以后,白公馆重新开放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这里一楼一底的住房改为牢房,防空洞改为刑讯室,储藏室改为了地牢。

而在这里关押的政治犯都是“案情严重”的,比如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著名爱国人士廖承志等等,许多人从电影《烈火中永生》里认识了一个可爱又坚强的革命小战士--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们一家也关押在这监狱中。在狱中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小萝卜头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的黄泥粉笔和用草纸订成的作业本,引起无数参观者在此驻足沉思:今天的儿童生活得多么幸福,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文化知识。

而这一切,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怎能不珍惜美好幸福的今天呢?关押人数最多时达200多人。在11.27大屠杀 中,在这里,屠杀烈士28个,脱逃19个。

小说《红岩》中的另一个人物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就关在这里。韩子良祖籍山东,1933年入党,1934年在北平车站被捕入狱,关押在南京监狱,后来辗转到贵州的息丰监狱,最后被关押在了白公馆监狱。

1946年8月18日,他在陪车耀先、罗寺文杀场的时候,受枪声惊吓,并且借此机会装疯卖傻,骗过了国民党特务,使他们放松了对韩子栋的警惕,让他负责政治犯的伙食和杂货物的购买1947年8月18日,他跟随狱警去磁器口买菜,狱警去茶馆打麻将疏忽了对他的看管,韩子栋趁机脱逃,搭木船过江,经宜昌到武汉,最后到达解放区脱险。解放后,韩子栋曾任贵阳市委书记以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而韩子栋脱险的地方磁器口,就在离这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叫做千年古镇磁器口。

小南海导游词 ·重庆都市游导游词 ·导游词三峡工程导游词 ·神农架导游词。

第5篇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导游词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革命人文景观为主体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独特类型的风景名胜区。茨坪是风景区的中心景区,是一块四面青山环绕的山中盆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

纪念堂: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城。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这组烈士挂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无法征集到照片,这里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有许多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陈列时就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忠魂堂是为安放老红军灵柩而设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每年的清明节,他们的亲属、好友就会到这里来吊唁他们。

碑林: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1998年去世。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己输入电脑,全球通用。

井冈山碑林(下称“碑林”)为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

碑林分两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两期碑林都是由黄河碑林、石家庄、苏州碑刻研究室几家碑刻单位支援,并代聘名家高手前来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石。此种碑石材质细腻、光滑、耐磨,属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全廊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她给人们启迪思想,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奋发向上。

雕塑园:井冈山雕塑园(下称雕塑园)座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她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肖克上将题写。园内塑造了十九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人的光辉形象。这19尊雕像分别由全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叶毓山、程允贤、潘鹤、曹春生等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艺术之精华,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

纪念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

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

主碑是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儿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

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1928年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

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

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评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第6篇 吉林通化靖宇陵园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

现在已经到了靖宇陵园了,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园内。

这个陵园动工于1954年,历时3年,1957年竣工,1958年从哈尔滨把靖宇将军的遗骨改葬于此。陵园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约20220平方米,由灵堂、灵墓和陈列室等部分组成,一会大家将会一一参观。

杨靖宇将军,192022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领导确山农民动乱和刘店秋收起义,曾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旅顺特别支部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杨靖宇同志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先后任东北抗日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x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从1931年起经过两年的筹备,1933年在磐石县正式宣布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军民一致推举杨靖宇为司令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成立后,采用避实击虚的游击战术,活动在磐石、桦甸、伊通县一带,打得日本鬼了晕头转向、焦头烂额、闻风丧胆。日本军部曾悬赏5万大洋购买将军的头。

1935年,日本纠集了当地的伪军及部分日本宪兵,组成了“讨伐军”,对第一军进行疯狂的围剿。第一军在杨靖宇将军的率领下,在粮食不够吃、棉衣不够穿、枪枝不够用等恶劣的条件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采用迂回的战术,各个击破,最后大获全胜,缴获了大批轻重武器,队伍扩大了一倍,在装备上彻底实现了从普通步枪向日本三八大盖枪的转换,正如当地游击队员唱的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1940年2月,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日益狂妄,对中国的侵略更加嚣张,手段也更加残忍,采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游击队员的条件更加艰苦。时值严冬,粮食不够吃,就吃树皮、干草,棉被不够盖就几个战士合盖一个,但由于叛徒的告密,使杨靖宇的司令部被日军发现,将军及其部下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被日军包围,在突围中,15个战士全部牺牲,杨靖宇将军手持双枪,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先后打死几十个日本鬼子,最后子弹打光了,被鬼子的子弹击中胸部,临牺牲前靠在大树上,立而不倒,怒目而视,壮烈牺牲,使鬼子们久久不敢靠前。当鬼子确信他己经牺牲后,纷纷围拢过来,向将军鞠躬致敬。

日本军方出于好奇,把将军的尸体运至沈阳进行解剖,结果令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将军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将军都是用棉花、草根来充饥的。这使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民族意志和昂扬的反抗斗志,胜利最终是属于中国的,邪恶也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的。

建国后,中央领导对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高度重视,不仅在靖宇县南部5公里的靖宇殉国处为将军立碑留念,还在通化市修建了靖宇陵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寄送了花圈,金日成主席也曾送过花圈,朱德总司令还亲笔题下了“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碑文,后人来此无不驻足瞻仰。眼前的这块碑就是由朱德同志题写碑文的石碑。我们身后就是陈列馆,以上的有关资料大家在陈列馆里大家都能看到。

杨靖宇将军并没有走,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保家卫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坚强斗志。

第7篇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导游词

邯郸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很深的文明古城。它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临太行山,南靠清漳河,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城市为何取名'邯郸',在《汉书》中还有过专门的记载: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故名邯郸。悠久的历史,蕴育了丰厚的文化,使邯郸成为我国著名的成语典故之乡。'邯郸学步'、'胡服骑射'、'负荆请罪'以及'将相和'、'黄粱美梦'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于邯郸。邯郸市内的著名旅游景点除了邯郸市博物馆、武灵丛台、学步桥、回车巷、黄粱梦吕仙祠等外,还有我国建园最早、领导人题词最多的烈士陵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今天我就带大家参观这座具有民族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的我国著名的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邯郸市区中心区域陵园路60号,是为纪念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一二九师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河北省国防办列为'国防教育基地'。我们可以这样说: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筹备、修建和落成的过程,本身就描绘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奉党中央派遣,开辟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30日,在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率领下,由陕西出师抗日。10月初,先头部队进抵太原,19日袭击阳明堡日寇飞机场,焚毁敌机24架。接着一二九师主力挺进太行山区,创建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邓小平任一二九师政委。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下转战华北敌后,开辟了石德、石太路以南,陇海路以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横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共190多个县,我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它以京汉铁路为界,西部是连绵起伏的太行山,东部除泰山之外是富饶辽阔的千里平原,包括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战略区。具有'表里河山'之称,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1941年7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太行山成立,统一了全边区的政权工作,推动了抗日斗争形势的迅速发展。为了指挥华北抗战,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左权率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进驻太行山区,使这一地区成为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心脏和神经中枢。抗战胜利后,刘伯承、邓小平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该区成为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主要战场和全国大反攻的重要战略基地。1948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与晋察冀边区政府合并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晋冀鲁豫边区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光荣使命。

?在晋冀鲁豫边区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数十万优秀的中华儿女,曾经历了4万次浴血奋战,粉碎了日军的野蛮扫荡和蚕食,击退了国民党军队大规模的挑衅和进攻,消灭了数百万敌人,在这里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这些革命烈士,1945年7月,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号召继承烈士的遗志,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中共'七大'代表及延安人民代表举行了'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并酝酿抗战胜利后建立烈士陵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为建立陵园题了词。委托参加大会的晋冀鲁豫边区代表转交边区有关部门。于是,建立烈士陵园便成了全区党政军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1946年3月19日,晋冀鲁豫边区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边区首府邯郸隆重开幕。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在大会上提出了建立烈士陵园的建议,被大会采纳。3月27日,大会执行主席聂荣臻宣布建立烈士陵园的提案时,受到全体参议员的赞同和欢迎,讨论通过了修建烈士陵园的五项办法:'在邯郸建立陵园,作为总的、代表性的陵园。主要纪念八路军前方总部,一二九师暨晋冀鲁豫军区之牺牲士。……'并通过了有关决议。决议通过的当天下午,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戎子和、参议会副议长邢肇棠、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副政委薄一波、张际春、参谋长李达等偕同全体参议员到邯郸城南郊举行破土奠基仪式,刘伯承挖了第一锨土,并发表了讲话。在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领导下,组成了由刘伯承、杨秀峰、邢肇棠、张际春、薄一波组成的'筹建委员会'。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自1946年始建至1950年落成历时四年,在那战火不断,物质及其匮乏的时期,想要建造宏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物是十分艰难的,陵园始建不久,国民党军队对各解放边区发动了全面进攻,陵园建筑物在战火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1947年初,为响应晋冀鲁豫中央局提出的'一切为战争,一切为前线'的口号,陵园主要工程停建。1947年春,在革命胜利的凯歌声中,陵园恢复全面施工,2月5日,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来函:决定将左权遗骨移葬陵园,园名暂定'人民解放军陆军一二九师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并请朱德题字。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南院于同年由晋冀鲁豫军区修建,后归烈士陵园统一管理。1950年,烈士陵园主要建筑竣工,中央决定左权将军灵柩移葬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于1950年10月21日同时隆重举行,《人民日报》刊登了'邯郸烈士陵园落成典礼暨左权烈士等移灵委员会'启事。会上,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谢觉哉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讲了话,解放军总政秘书长魏传统、华北军区代表张南生、西南军区和第二野战军代表姚继鸣、河北省人民政府杨秀峰等发言,邯郸地市党政机关、学校、部队和烈士亲属五千余人参加了大会。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罗荣桓及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交通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妇联等单位与个人送来挽联。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众多我党我军重要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和指示下,在边区人民的血汗浇灌下,在解放战争中的烽火中进行的。朱德在建园伊始,就再三叮嘱,要建设好陵园,让烈士安息,生者缅怀。1947年朱德来园,为陵园建设作了具体指示,看到建园的广大干部职工非常辛劳,于走后寄来二百万元(冀钞)作为奖励,陵园职工万分感动,后来用这笔钱修建了左权将军纪念馆前的'朱德桥'。陈毅多次来陵园小住,写下了'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光辉照环宇,成仁齐圣贤。大众歌圣德,英勇足世传。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的感人诗句。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我国南方的归途中,在邯郸下车,专程来园参谒。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一行于1959年6月来陵园参谒时,周总理对人民英雄纪念墓及'四八'烈士阁都提出了改进意见,后陵园工作人员依照总理提议改建了人民英雄纪念墓,修缮了'四八'烈士阁。纪念墓前两组'八路'和'民兵'的雕塑是用晋冀鲁豫军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遗留下来的一亿元旧币而修建的,其意义深远。1953年,在刘伯承的帮助下,从南京中山陵起来各种松柏三百六十棵,美化了园貌。1954年,西南军区政治部将烈士血衣中的积留款一亿元(旧币)汇来,后又赠我园缴获敌人的各式武器五十件。另外,广州市长朱光于1958年赠花卉一车厢、楠木祭桌等。社会各界的赠予和领导人大量的题词,极大的丰富了陵园的馆藏。至今已有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38件。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始建于1946年3月,到1950年10月落成,历经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和新中国的成立,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分南北两院,总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采用我国传统的主轴线布局,园内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东西十字轴线上,并有绿篱相隔,布局严谨,层次分明。更有无数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气势宏伟,庄严肃穆。主要纪念建筑物有:北院大门、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四八'烈士阁、左权将军墓及左权将军纪念馆、朱德桥、烈士纪念堂、南院烈士纪念碑等。

?现在我们面前是陵园的北大门。这是一座形似凯旋门式的建筑,门楣上'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和'浩气长存'几个大字是1946年朱德总司令题写的。

?进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烈士纪念塔和人民英雄纪念墓。

?烈士纪念塔是陵园最高建筑物,高24米,呈方形锥体,塔上镌刻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题词。塔尖处是包金制作的五角星。塔座旁有两座方形石碑,刻有任弼时、彭德怀、陈毅、林伯渠、董必武、杨立三的题词。塔后刻有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1946年3月30日通过的关于建立陵园的决议。

?人民英雄纪念墓是为纪念所有牺牲于晋冀鲁豫边区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象征性纪念建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高11米,径13米,顶部弧形,四周开设有26个小窗,墓内陈列有300余位团级以上烈士名录。?从四个方向与墓体相连的四座方形石碑上,刻有刘伯承、陈毅、徐向前等人的题词。墓前方东西两侧是主题为八路军和民兵冲锋陷阵的两组群雕。公墓西侧的这一座如飞机形状的古典建筑是陈列馆,是在原侵华日军东亚神社旧址上改建的。馆名为刘伯承所题,馆内陈列着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革命斗争史迹,共130余幅历史照片和实物。是一座综合性的纪念馆。

?走过陈列馆后,我们看到的就是四八烈士阁。这是一座六角双层楼阁,阁顶用白色琉璃瓦覆盖,十二道飞檐用红柱支撑,阁内有螺旋形木梯盘旋而上。这是1946年根据邓小平提议,为纪念1946年4月8日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遇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人而修建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雄浑广大的墓,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墓。墓前的纪念碑坊,刻有谢觉哉的题词'人民共仰'。碑坊下有汉白玉碑,'左权将军之墓'为周恩来所题,碑旁有朱德的挽联和彭德怀撰写的墓志。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我党我军最高将领,是中央军委授予的33位军事家之一。左权具有极高的作战指挥能力,漳洲战役、直罗镇战役、山城堡战役、平型关战役、阳明堡战役、长乐村战役、关家垴战役、百团大战……,无处不留有左权将军的身影。特别是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抗战史上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朱彭左'成为八路军总部的代称。1942年5月,左权在太行山指挥总部机关反扫荡突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朱德总司令在延安总部闻讯后悲痛异常,当即就为这位亲密的革命伙伴写下了'吊左权将军'一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聂荣臻闻讯后,在万分悲哀中写了'祭左权同志'一文,情殷意切,感人至深。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联合作出'关于追悼左权同志'的决定,彭总亲自主持了追悼大会。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为中华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无产阶级的军事家、革命家,晋冀鲁豫的边区政府作出决定,将左权将军的牺牲之地--山西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左权将军墓两侧有附墓六座,安葬着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杨裕民、《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何云、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第二任行长赖勤、中共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华北朝鲜青年联合会负责人陈光华等烈士。1982年7月,左权将军墓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左权将军墓南北呼应的是左权将军纪念馆,原为湖心亭,后改建为纪念馆,馆名是徐特立所题,南北有石桥相连。馆内陈列着左权将军的生平事迹,有187幅照片资料和101件文献和实物。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烈士纪念堂。这是陵园最宏大的宫殿式纪念建筑,仿北京中山纪念堂修建。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堂匾为周恩来所题,红色门柱上有董必武写于1965年的联语:'爆革命火花生有光芒照日月,作献身金鉴死留正气壮山河'。堂内陈列着175位烈士遗像,340余幅资料照片和120余件烈士遗物、遗墨等。是一个群体性革命纪念馆。

?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南北两院,安葬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二百多名烈士,这些英雄儿女中,有左权这样的八路军高级将领,有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范筑先,有1961年薄一波提议移葬进园的前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还有为保护抗战公款而牺牲的陈赓将军的夫人王根英。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正气,中华民族在抵抗外辱,追求真理的十一年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奕奕光辉。此外,抗日战争中牺牲在华北战场上的两位朝鲜义勇军领导人石鼎、陈光华也安葬在这里。

?各位朋友,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我就带领大家参观到这里。其实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文物库还收藏着大量的国家领导人题词,其数量之多位于中国烈士纪念地之首。国家的三代领导人都曾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挥毫泼墨,题词赋诗,最早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题词的是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酝酿在抗战胜利后建立烈士陵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都题了词,这部分题词后来全部转交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949年春,陵园落成前,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要指挥员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从前线寄来的大批题词,丰富充实了馆藏。1950年10月陵园正式落成时,朱德、罗荣桓等纷纷题词,周恩来、刘伯承、林伯渠、徐特立等为各纪念堂馆、碑、阁题名,1991年9月19日,江泽民同志来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谒之后奋笔疾书:'英雄业绩光照万代,烈士捐躯虽死犹生。'从建国至今,许多国家领导人来园谒陵后,也都有题词留念。

?各位朋友,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参观结束了。通过参观您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从建园至今,一直担负着'褒养烈士,教育后人'的职责,而陵园本身就是一座丰碑,记载着中国革命光荣的过去,昭示着伟大祖国辉煌的未来。

第8篇 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

杨子荣烈士陵园位于海林市区东山,1993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4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列为纪念建筑物重点管理单位,每年前来瞻仰、祭扫、拜谒的人达十余万人次。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有六个展厅,共展出杨子荣烈士遗物30多件,有关林海雪原剿匪事迹的画像、照片、展品130余件,威虎山山区模拟沙盘一架,全面介绍了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

由纪念馆后院拾级而上,131级台阶直通墓地,寓含英雄为开创百年大业而牺牲,牺牲时年仅31岁。两侧苍松翠柏,四季常青,象征烈士英灵千秋永驻万古流芳。 游乐园区占地一万平方米,内设滑梯、篮球场、爬杆、秋千等体育锻炼和娱乐设施,是供游人休息、市民晨练的场所。植物园区占地7.1万平方米,植有十几种耐寒树木,突出了东北园林的特点。

第9篇 导游中文导词江西导游词耀邦陵园词

胡耀邦同志是湖南浏阳县人,一九一五年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他从小热爱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思想非常进步,二九年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三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党员,青少年时期就投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参加过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领导。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迫害,当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后,又恢复了耀邦同志在中央担任的重要工作,一九八二年九月,一九八七年一月成为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因病在北京医治无效,享年73岁,与世长辞,我们永远怀念这位好书记,耀邦同志将永垂不朽!共青城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重点,农、工、商联合经营的特大型农垦企业,在一九五五年由上海98名知识青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经解放以来,上海市的第一任市长陈毅的批准,来到庐山南麓,鄱阳湖边,开垦荒地,把这批沉寂的土地苏醒过来,并且这片土地现有鄱湖明珠”的美誉。一九五五年,一九八四年耀邦同志两次亲临共青城,三次为共青城提字共青社”,共青垦殖场”共青城”可以说耀邦同志与我们共青结下了不解之缘。耀邦同志的骨灰在一九九零年的十一月五日由专机护送到我们九江马回岭机场,又护送到共青城的富华山安葬到此。耀邦同志的陵园绿树掩映,可以俯揽鄱阳湖,墓向座西朝东,永远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墓碑是由我们九江地区的特产花岗岩所制,三角形,红旗的一角,重73吨,高4.43米,底座10米,左上角刻着少先队队徽、团徽、党徽,右上角的耀邦同志的像栩栩如生,在墓碑的周围有98棵松树,为了纪念98为上海知识青年,周围有一铁护栏,从上俯视,象正在燃烧的火炬!

江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江南道被一分为二,划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其中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作为直属于唐朝中央政府的监察区,江西”由此得名,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设立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省,这就是江西省省名的由来。我们江西简称赣,是因为赣江是我省境内最大的河流,在江西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赣江的流域面积就占了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赣江也是我们江西人民的母亲河。我省在历史上是一个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春秋时分属吴楚,河流处于吴的上游楚的下游,故有吴头楚尾”之说。江西历史非常悠久,向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章节义之邦”之美誉,是名符其实的江南昌盛之地”,江西省的地形大致分为边缘山地,中部丘陵,北部平原,整个地势由南向北,由外向内倾斜,够成了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盆地,恰如一只米箕”,同时,江西又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省份,被称为革命的摇篮,江西革命烈士达25万人,占全过烈士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江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0,东西最宽约490公里,南北最长约620公里。江西资源丰富,盛产稻米,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鄱阳湖、赣江等江湖水域盛产鱼类,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江西既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又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和刘少奇曾在萍乡安源组织发动我国最早的工人运动,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昌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八一”起义,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创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瑞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所在地,素有红色之都”之美誉;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由此而迈出了第一步。

南昌:南昌地处鄱阳湖的赣抚平原,是江西省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全市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人口408万,市区面积617平方公里,人口180万,市辖5区(东湖、西湖、青云谱、郊区、湾里),4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郡治,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部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以后城区不断扩大,历代都是县治、郡治、和省府所在地,南昌的市树是樟树,市花是月季和金边瑞香。南昌之所以称英雄城是因为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叶挺等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人民革命军队诞生。滕王阁(人杰厅):取意为人杰厅”,是因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厅的墙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画面生动地描绘了从先秦至明末的江西名人80多位,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位人杰吴芮,是秦汉时期威望很高的政治人物。这位身着道袍的老者是道教的创立者张道陵即张天师,东汉人,他在我们江西龙虎山创立了道教的五斗米道”。另一位,手拿菊花的是陶渊明,东晋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非常喜爱菊花,认为菊花的品德高洁,并且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而这位双手抱拳的就是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文天祥,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唐宋八大家中,我们江西籍的就占了三位,他们分别是欧阳修、曾巩和被列宁誉为八世纪伟大改革家的王安石,接下了这位就是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这最后一位人杰是明朝的大相严嵩,大家一定在想为什么把大*相严嵩也列为人杰,其实严嵩在文学和书法的造诣是很高的。

八一大桥:位于南昌市赣江上,南接阳明路,北通昌北庐山南大道,该桥始建于1995年11月。1997年9月29日建成,全长1040米,为江西省第一座斜拉式大桥,整座桥气势恢弘,江总书记的亲笔题字八一大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南部桥头两侧矗立黑白两座猫雕,黑猫为黑花岗岩石,白猫为白玉石,桥北头则屹立着两座雌雄铜狮。

八一纪念碑:坐落在市区中心的人民光场南端,1977年八一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1979年1月落成,塔为长房体,总高45.5米,塔顶直立的花岗岩名雕汉阳造”步枪和用红色磨光花岗岩拼贴的八一军旗,此塔已成为南昌市的标志,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大字为叶剑英元帅提写。

第10篇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导游词

说到咱们即将观赏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它构筑于原“中美协作所”集中营原址,地处重庆市西北郊的歌乐山下。重庆解放前夕的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军统局在这儿制作了惨无人道的大残杀,300多名革新者恨饮枪弹,壮烈舍身。(若是面试觉得内容不行,可以在这儿加上对大型浮雕的描绘 )谈到中美特种技能协作所,咱们就不得不说到日本。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开展的路途。可是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极度匮乏,走上了对外扩大的路途。第二次国际大战迸发之后,为了称霸国际,1941年日本要树立“大东亚共容圈”,而他们所凭仗的即是其水兵实力,可是,其时国际名列前茅的水兵强国是美国,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就驻扎在珍珠港。所以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于1941年12月8日清晨狙击了珍珠港,与此同时还狙击了威克岛、关岛、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可是从1941年5月份起,国民党间谍组织就接连探听到有关这次狙击的情报,军统头子戴笠将情报报告给蒋介石,再经由美国国防部武官郭德全提交美国国会,可是当国会知晓这一情报时彻底不相信觉得十分可笑。在发作珍珠港事情后,美国伤亡十分沉重,在这时,他们又才回过头来想中国的谍工的确凶猛,所以决议与中方协作建立了“中美特种技能协作所”,美国水兵上校梅乐斯任主任,军统头子戴笠为副主任。它占有了歌乐山下的4平方公里的当地,不仅是一个间谍组织仍是一个“特区”,为何呢?这是由于这是一个全封闭的当地,周围电网布满,岗哨树立,进出需求特制的通行证,在这儿边还有一种专供“特区”内运用的钞票,所以中美协作所是一个特区。中美协作所建立于1943年7月,闭幕于1946年6月,在建立的短短三年间,美方供给各种配备、器件近万吨,培育22批、5万名学员,而且树立了156个气象站及通讯电台。而在这三年之间,白公馆就作为来华美军的招待所。渣滓洞原本是一座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1943年军统间谍逼死矿主,强占小煤窑和矿工住宅改为监狱。渣滓洞监狱分为表里两院,内院有一个防风坝,一楼一底的牢房有男牢16间、女牢2间,在院墙上写有许多标语用来炸毁革新者的毅力。听说孔祥熙是孔子的第72代弟子,所以在这些标语里边有许多儒家的思维。而这儿关押的主要是“六.一大拘捕”和“华蓥山起义”的革新者,以及“〈前进报〉案”的被捕人员,比方红岩小说中的江姐——江竹均,许建业等等。关押最多时人数达300多人。在11.27大残杀中,共残杀勇士187个,逃脱志士15个其间还包含2个小孩。他们又是怎么逃脱的呢?咱们请看到这一面墙,歌乐山接连降雨把墙冲跨了,就让监狱里的革新志士去构筑,这些革新者呢就用自个衣裳里的烂棉花和在泥土里使泥土的粘性削弱,结实性下降,所以当革新志士躲过间谍的机枪扫射后,咱们就一同将这面墙推倒,顺畅逃脱。好了,下面咱们就去另一个监狱白公馆看看。白公馆是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国民党用30万两黄金将其买下作为看守所,1946年中美协作所闭幕今后,白公馆从头敞开为关押“政治犯”的监狱,这儿一楼一底的住宅改为牢房,防空洞改为刑讯室,储藏室改为了地牢。而在这儿关押的政治犯都是“案情严峻”的,比方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闻名爱国人士廖承志等等,许多人从电影《烈火中永生》里认识了一个心爱又刚强的革新小兵士--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们一家也关押在这监狱中。在狱中反常艰苦的条件下,小萝卜头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的黄泥粉笔和用草纸订成的作业本,导致很多观赏者在此停步深思:今日的儿童生活得多么美好,可以坐在宽阔亮堂的教室,学习文化知识。而这全部,是很多革新先烈用血、用生命换来的,咱们怎能不爱惜美好美好的今日呢?关押人数最多时达200多人。在11.27大残杀 中,在这儿,残杀勇士28个,逃脱19个。小说《红岩》中的另一自己物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就关在这儿。韩子良本籍山东,1933年入党,1934年在北平车站被捕入狱,关押在南京监狱,后来辗转到贵州的息丰监狱,最终被关押在了白公馆监狱。1946年8月18日,他在陪车耀先、罗寺文杀场的时分,受枪声惊吓,而且借此机会装聋作哑,骗过了国民党间谍,使他们放松了对韩子栋的警觉,让他担任政治犯的膳食和杂货品的采办1947年8月18日,他跟从狱警去磁器口买菜,狱警去茶馆打麻将忽略了对他的看守,韩子栋趁机逃脱,搭木船过江,经宜昌到武汉,最终抵达解放区脱险。解放后,韩子栋曾任贵阳市委书记以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而韩子栋脱险的当地磁器口,就在离这不到一公里的当地,叫做千年古镇磁器口。

第11篇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导游词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三路校场北面的红花岗,建于1954年,以纪念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陵园分陵区和园区两部分。

陵园坐落于中山二路东较场的北面,占地18万平方米,由陵和园两大部分组成,是一个自然式和规则式结合的园林,其中西面陵墓部分是几何规则式,东面园林部分则是自然式风格。陵园的主体主要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陵墓等,构成陵墓部分。东面园林部分辟有人工湖,建有中朝、中苏人民血谊亭,血祭轩辕亭镌刻有董必武、朱德、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咏。陵园西南部还建有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陵园正门朝着中山三路的英雄广场和广东省体育场。大门墙上镌刻着周恩来同志为该园题写的园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园内连着正门的是一条宽30米、长167米的花岗石大道,大道两旁是苍松翠柏,绿荫如盖。

大道的北端是一座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考试大提供,该碑是1987年广州起义60周年时兴建的,面积达2500平方米。纪念碑造型十分独特:三块巨石中,一只有力的巨手紧握钢枪、高举着直指云天;钢枪上系着起义的识别带——红领巾;雕像底部基座宽阔,坚如磐石;枪尖如刺,崇高向上,表现了当年革命先烈举枪呐喊,誓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用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纪念碑正面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三块巨石上刻有4幅反映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纪念碑东面是圆形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1987年二在墓冢东面的墙上镌刻上《广州起义碑记》。

陵园东面,坐落着一个八角湖心亭,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牌匾。考试大编辑,这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后被俘就义,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陈铁军、周文雍两位烈士而修建的纪念亭。

湖心亭的东面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150名朝鲜战友而修建的中朝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德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血谊亭。

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西南侧的岗地上,还耸立着一座叶剑英元帅纪念碑。碑高4.6米,碑体由整块巨大的青灰色花岗石雕凿而成,上面刻着身穿元帅服的叶帅半身雕像,像下刻有“叶剑英”三个镏金大字。像碑前安放着一块大理石卧碑,碑上刻着中共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卧碑下面,安放着叶剑英同志的骨灰。叶剑英元帅纪念碑坐落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周围的花丛与红棉将碑石衬托得庄严肃穆。该碑于1987年10月落成,由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和广州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设计建造。

在陵园的西南部还有一座广东省革命历史博物馆。该馆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一幢仿罗马议会式的圆拱顶二层大楼,门额上悬挂叶剑英题写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横匾。楼房建于1907年,原为清末广东咨议局旧址。1958年筹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时重加修缮,1959年建成开放。现馆内陈列有“广东人民革命斗争史”,展出的文物、图片资料等达900多件。这其中有不少是革命刊物、武器、证章、旗帜等。还向社会各界征集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共和纪念帕”、“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毕业证书和委任状等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园区的“血祭轩辕亭”、“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人工湖、拱桥散落在绿树红花之中,晨观旭日于烈士墓包处喷薄而出,瑰丽非常,因而“红陵旭日”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1986年又被广州市政府评为“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第12篇 江西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导游词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是以革命人文景观为主体与秀丽的自然风光相融合独特类型的风景名胜区。茨坪是风景区的中心景区,是一块四面青山环绕的山中盆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以下称陵园”)是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北岩峰,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陵园门庭:这是陵园的主大门!人们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题写。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陵园后山东侧筑有小型公路,以备年老体弱者和残疾人登山观瞻之用。陵园的绿化配制主要是采用柏树、桂花、杜鹃、翠竹为主配以山体自生的松、杉、山樱花等。主大门前栽种的大树是日本冷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台阶两侧林廊和雕塑园配制的是香柏、黄杨。全园四季绿树常青,素花点缀,显得庄重而肃穆。

纪念堂: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环、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城。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这组烈士挂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历史照片,有的是根据他们的亲属和战友的回忆画下来的。还有的烈士无法征集到照片,这里就用党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对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有许多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陈列时就在这里为他们立了一块无名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忠魂堂是为安放老红军灵柩而设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每年的清明节,他们的亲属、好友就会到这里来吊唁他们。

碑林:首先我们看到的井冈山碑林”五个烫金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名誉主席、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他是江西东乡人,也是一位老红军。1998年去世。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己输入电脑,全球通用。

井冈山碑林(下称碑林”)为江西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

碑林分两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两期碑林都是由黄河碑林、石家庄、苏州碑刻研究室几家碑刻单位支援,并代聘名家高手前来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石。此种碑石材质细腻、光滑、耐磨,属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全廊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她给人们启迪思想,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奋发向上。

雕塑园:井冈山雕塑园(下称雕塑园)座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她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肖克上将题写。园内塑造了十九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人的光辉形象。这19尊雕像分别由全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叶毓山、程允贤、潘鹤、曹春生等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艺术之精华,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观瞻到的雕塑珍品。

纪念碑: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

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

主碑是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儿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

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1928年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

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

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评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第13篇 义乌朱丹溪陵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谢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旅游。作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商城义乌,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在绿化、美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绿色家园。无论在城区,还是到乡下走走,公园、绿地、花草、树木,有如春风扑面而来,令人赏心悦目。

今天,大家要去的朱丹溪陵园,就是这绿色家园中的一块胜地。它虽然是新姿初现,却也叫人留连忘返。

朱丹溪陵园是为纪念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由政府和民间集资修建的陵园,是丹溪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在这里不仅有茂竹修林,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更有旷世名医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是一处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

大家现在所处的朱丹溪陵园建在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大家看到,在景区入口,迎面而来的是原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题词的青石牌坊。现在让我们走进朱丹溪陵园。

现在的朱丹溪陵园为1991年批准修建,陵园占地面积112亩。经过十几年的修建,已经初具规模,建有鹤望轩、松鹤苑、朱丹溪纪念馆、重修的丹溪墓、书画馆、百草园等等。在陵园内,我们还可以看到启功、赵朴初、陈立夫、施祖荃等当代名人的题词和书画作品,还有以不同颜色的药用植物种植配置而成的百草园,不仅让人增长知识,更让人感受到这方园林处处都有医家的踪影。这些也为美丽的丹溪陵园增添了浓厚的中医文化蕴涵。

朱丹溪,诞生于元朝初年即1281年,义乌人,因居住在赤岸镇丹溪岸畔而被人们称“丹溪翁”。后人习惯称他为“朱丹溪”。

丹溪自幼聪慧,青少年时读经书,36岁到东阳八华山向许谦学理学,因母亲患病长久不愈,40岁后专心学医。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他和河北刘完素、李杲、河南张从正,被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名医。

为发掘祖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开展中医文化研究和交流,陵园内规划建设历代医宗纪念馆、名贵中药展览馆、中医历史展览馆、中医研修所等项目。扁鹊、华佗、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国历史上医宗将在这里一一展现。

同时,在陵园内还规划建设了药用植物园,以乔木形成主景,林下种植较耐荫的草本、藤本或灌木,以园林艺术手法布置,在适当地点配以亭、阁、花架、景石等园林小品,让游人在优美的环境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中草药科学知识。

丹溪墓: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朱丹溪墓。元至正十八年始建,屡经兴废。1358年,朱丹溪端坐在他的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葬于离赤岸镇约4公里的东朱村墩头庵。“文化大革命”中,墓地曾经被毁。1982年,在原址重建墓地,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丹溪庙,于丹溪墓右侧后方。朱丹溪陵园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的。

据说,墓地是丹溪与他妻子戚氏亲自挑选的。他们始料不到的是,他们身后会经历如此的坎坷,他们更没料到的是,这里会成为我们义乌市的一大旅游胜地,供中外游客瞻仰凭吊。风景旅游与名人访谒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使得这里的历史显得更为生动,人物更为丰满,风景更为迷人。

大家现在墓前看到的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元名医朱丹溪之墓”的墓碑,在墓左前侧立有朱丹溪生平简介石碑,右侧则立有“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而墓后为其二子的重建墓。丹溪墓布局整齐对称,前后松柏果木成荫,是个幽静之处。所以前来祭扫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

丹溪精神:

朱丹溪精湛的医术与伟大的人格不仅征服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更影响着今时今世的许多人,尤其是丹溪故里。人们对朱丹溪的那份情感,依旧处处体现。如我们大家在稠城看到的那熟悉的丹溪路,已经是市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在旧城改造下,它也即将得到扩建,必将为义乌交通做出更大贡献。正是由于朱丹溪这位扬名海外的名医给了这条道路新的力量,赋予了它新的使命,那就是宣传义乌,弘扬义乌精神,那种勤耕好学的义乌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义乌的名人,了解义乌。这也正是朱丹溪这位名人效应的实质所在。

朱丹溪的那种勤奋好学,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将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我想只有每个人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朱丹溪的精神真正得以发挥。

总而言之,朱丹溪这位传奇名医,这位义乌名人,是最终被历史所记下了,我们后人该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地乐于奉献,在丹溪精魂的指引下,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和富强!

第14篇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导游词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中山西路北侧,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是1948年根据朱德总司令来石家庄市视察时提议修建的。陵园于1950年3月动工,1954年8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园内安葬着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在华北大地的316位团职以上革命烈士遗骨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的灵柩,安放着640多位革命烈士、老红军的骨灰。其中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运动领袖年仅19岁的高克谦烈士;有著名的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民族英雄马本斋;晋察冀民兵爆炸英雄李混子;著名战将楚大明;红军骑兵团创始人--第一骑兵团团长刘云彪;以及闻名全国的'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等。

陵园整体设计采用我国传统的主轴线布局。整个建筑工程由邬天柱规划设计,经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张开济等同志审定后施工,是我国建园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建筑艺术品位较高的著名烈士陵园之一。主要建筑物分布在几条轴线上,建筑物南北呼应,东西对称,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园内苍松翠柏伟岸挺拔,草坪花坛点缀其间,整个园区气势宏伟、庄严肃穆、生机盎然。园内主要烈士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铭碑堂、不朽的丰碑光辉的历程--烈士陵园建园50周年回顾展馆、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亭、文物厅、白求恩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白求恩、柯棣华陵墓,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厅,烈士墓区和铜铸雕像群等。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入这忠魂凝聚的地方进行参观。

穿过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5个金色大字的陵园大门之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气势宏伟的'烈士纪念碑'和广阔的纪念碑广场。

烈士纪念碑碑高2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碑身全部由浅灰色花岗岩贴面。碑身四面分别镌刻着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为纪念碑撰写的碑文。碑身下部的碑基四周是四组汉白玉浮雕。从几个侧面再现了华北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下部基座呈坡形。坡面由黑色磨光花岗岩砌成。八组台阶拾级而上。基座上方的四角各建有一剁斧石饰面的大型火炬台模型。整个建筑雄伟、明快、富有新意。

纪念碑的四周是一个面积为63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广场宽阔壮观,平坦如镜,是举行大型追悼活动的场所。靠近纪念碑的中心地带由灰色花岗岩铺就,外围为水泥地面。广场前方中间,一不锈钢旗杆直插蓝天,五星红旗在顶端迎风招展。广场四周花坛锦簇,更衬托出纪念广场的壮美。

各位朋友,请大家随我手指方向往北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矗立在铭碑堂广场前的三组大型铜铸雕像。它们由我国著名的雕塑专家张松鹤、温庭宽和著名画家蒋兆和等同志设计塑造。中央的主群雕由3名全副武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组成。所塑人物高举'八一'军旗,目视前方,象征着我军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东侧的这一组是由两名手握钢枪的八路军战士组成,象征着我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西边一组是两名男女民兵警戒着埋雷的勃勃英姿。这两组塑像体现了当时华北战场上的兵民两支主要武装力量。主群雕前两排松柏间,矗立着1998年建成的十位著名烈士半身铜像,在中心花坛的衬托下,蔚为壮观。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铭碑堂,这是全园的中心纪念建筑物。由于堂内主要设置了卧碑和领导人题词的石碑,并以此铭志,故称'铭碑堂'。铭碑堂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风格新颖别致。正面以落地玻璃窗装饰,堂内更显明亮广阔,铭碑堂外部由花岗岩石砌成,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堂内中央是一幢大型汉白玉卧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贴金大字。卧碑顶端的汉白玉石台上,镶着一个由奥地利侨民盖斯特精心制作的铜铸花圈。248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铭碑堂北墙的中央。堂内东西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彭真、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撰写的字碑,对烈士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走过铭碑堂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烈士墓群。这里长眠着316位在历次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烈士墓以花岗岩为墓身,打破了传统的前碑后墓的形式,幕后树汉白玉碑。墓顶建有花池,碑身上刻有烈士的生平简历。

这就是抗日英雄马本斋的墓。马本斋,字守清,生于1902年,回族,河北献县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后流落东北,参加了东北军。1932年,因不满旧军队,毅然返回故乡,寻求救国救民的新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母亲教育下,组织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任队长,积极领导乡民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4月参加八路军。任回民教导队队长。7月任回民干部教导总队总队长。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部转战河间、献县、青县、沧州一带,先后作战30余次,打死打伤日伪军500多人;破坏铁路70余次,覆车20余次。1939年7月奉命开赴无极、藁城、新乐一带,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后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兼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8月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10月所部荣获冀中军区授予的'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锦旗一面。1941年1月奉命率部北上,挺进大清河北,粉碎了敌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分割、蚕食政策。同年夏,率部转战子牙河畔,先后作战27次,歼敌500多人,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的正面作战。因此,引起敌人极大仇视。日军山本队长写信威胁:'有你马本斋就没有我山本,有我山本就没有你马本斋……'。他针锋相对地回敬道:'有你山本就没有我马本斋,有我马本斋就没有你山本……'。后其家房屋被烧,母亲被捕。但他仍坚定抗日决心,毫不动摇。母亲牺牲后,他奋笔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1942年4月率部参加了陈庄歼灭战。后奉命率部转战鲁西北抗日根据地。1943年秋又奉命调到范县、观城一带,组织了新的第三分区,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扫荡。同年11月率部参加了八公桥战斗,被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盛赞'后起的天下军事家'。1944年2月7日,身患重病。弥留之际,仍不忘抗日。叮嘱身边同志:'让部队等着我!我不行了,把我的家属送到延安去,告诉三弟抗战到底!'后病逝于山东省莘县张鲁镇。同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他赠送了挽联。吴玉章在悼词中称赞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模范军人和民族英雄。后张鲁镇人民献出6670平方米土地为他修建了祠堂。1956年他的家乡东辛庄被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乡'。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原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烈士纪念碑厅。董振堂,字绍仲,河北新河人。1895出生于一个较殷实的农民家庭。幼年入曹庄初级小学读书。1914年,考入冀县中学。1917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预科清河预备学校。1919年12月毕业后被分配到边防军第一师炮兵团,任军官候补生。1920年暑假后,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九期炮兵科深造。1922年春任冯玉祥部第11师参谋处见习官。后任西北军学兵团炮兵连排长、连长。1924年随冯玉祥参加了推翻贿选总统曹锟,打倒直系军阀吴佩孚,驱逐末代皇帝出宫的斗争和欢迎孙中山先生到北京等活动。同年,任国民第一军机炮教导队大队长和陆炮营营长。1926年9月参加了五原誓师。后任国民军联军第一军4师12旅旅长。随冯玉祥击退了围困西安杨虎城部的河南军阀刘镇华部。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36师师长。率部转战河南、湖北等地,策应北伐战争。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13师师长兼河南洛阳警备司令,剿除匪患,改善了地方治安。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5师师长。1930年率部参加了豫西战役和豫东战役,受到冯玉祥的通令嘉奖。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25师73旅旅长。同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一起在江西宁都率部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13军军长。深入各军团参观学习,亲自撰写了《模范的红五团》介绍老红军的传统和经验,为红五军团的发展壮大做了大量工作。1932年2月率部参加了赣州战役。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率部参加了龙岩、漳州战役。后任红五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了水口大战。同年12月,荣获中共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红旗勋章。1933年2月至9月,率部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担任全军后卫。1936年1月任红四方面军第5军军长。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奉命率部西渡黄河,进驻山丹,一举攻克临泽县城并占领了高台。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组织抗日人民政府,建立抗日武装。1937年1月敌两万余人包围了高台,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指挥若定,从容应战。命令大家:'坚决守住高台!我们人在高台在,誓与高台共存亡!'先后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终因寡不敌众,高台沦陷,他壮烈牺牲。同年,毛泽东主席和许多中央领导都亲自参加了在延安宝塔山下为他召开的追悼会。1946年8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决定将河北省新河县改名为'振堂县'。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与董振堂纪念碑厅相对应的红五军副总指挥赵博生烈士的纪念碑厅。赵博生是河北黄骅人。生于1897年,1914年入保定军官学校。曾先后在北洋军阀的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不久,转入冯玉祥的国民军,历任团副、参谋处长、旅长等职。1926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后,和共产党建立联系。1929年在西安任十四军参谋长兼特种兵旅旅长,并兼城防司令。时值连年大旱,无数农民卖儿卖女,而军阀反动政府却依然横征暴敛,面对惨景,他极为愤慨。于1930年将特种兵教教导大队改成三民主义救国军,拟入汉中,另创革命局面。事未成,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在蒋介石的威逼之下,奉命南下参加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二次、第三次'围剿',均遭失败,困于江西宁都,对蒋介石打内战极为不满。'九一八事变'后,曾请求北上抗日,被蒋拒绝。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4日与董振堂等率部起义,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任军团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1932年2月参加围攻赣州的战斗。4月与一军团组成东路军,东征福建漳州,旋即回师江西与第三军团会合,于7月在水口大败广东军阀陈济棠部。后率部参加攻克建宁之役。这期间,改任五军团副总指挥、第十三军军长。因屡立战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令嘉奖,并授予一级红旗勋章。1933年1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亲临前线指挥,所部多次击退疯狂进攻之敌,不幸在指挥战斗中弹中右额,为革命献出生命。毛泽东称他为'坚决革命的同志'。叶剑英于1962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赋诗怀念。诗云:'宁都霹雳响天晴,赤旗高擎赵博生,虎穴坚持神圣业,几人鲜血染红星。'

烈士陵园东西两条辅轴线上的纪念建筑采取遥相对称的我国民族形式。南边一条辅轴线上,东西两边分别是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和白求恩大夫陵墓。

我们先来到的是白求恩大夫墓。白求恩大夫墓的墓体为方形,墓顶为弧形,坐西向东,墓体前立有'白求恩大夫之墓'的大理石墓碑。墓前广场上矗立着一尊白求恩大夫的全身雕像,像高3米,加上高两米的底座,显得格外高大。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于1938年1月8日率医疗队启程前往中国,3月到达延安,并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热情接见。他谢绝了党中央挽留他在延安的建议,毅然奔赴晋察冀抗日前线,6月17日到达山西省五台县金刚库村。在这里,他受到了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和卫生部长叶青山的欢迎,并被聘为军区卫生顾问。1938年冬他率领由18人组成的东征医疗队随赴冀中。为了配合部队作战,他还发明了'马背医院'。伤员到哪里,他就出现在哪里。1939年6月他回到冀西,向军区提出创建'卫生学校'的建议。他亲自准备教案,亲自为医护人员讲课,并积极争取美国的资金支持。白求恩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为抗日军民服务,培养了大批医务骨干,为我军的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年冬,日军对我根据地实施冬季'扫荡',白求恩夜以继日,紧张工作,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抢救伤员,后因抢救伤员左手中指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1940年6月,当时的晋察冀边区政府将其安葬于唐县军城南关晋察冀烈士陵园,1953年3月15日迁葬于华北烈士陵园。

一个外国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毛泽东同志为此撰文--《纪念白求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柯棣华墓。印度医生柯棣华,1938年随国际红十字会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次年赴华北抗日前线。在晋察冀边区,他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积劳病逝。1943年安葬于唐县军城南关,1953年3月15日迁葬于烈士陵园。墓体呈方形,顶部呈孤形,坐东向西。墓体前立有'柯棣华大夫之墓'的大理石墓碑。墓体两侧的是印度援华医疗队队长爱德华和队员巴苏华的纪念碑。墓前广场立有一尊柯棣华大夫的全身雕像。毛泽东对柯棣华大夫作了高度的评价,称他的逝世为'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

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烈士纪念碑亭。碑亭高10米,径宽9米,顶部呈弧形。下边由六棵小磨石石柱支撑。厅内矗立着一幢大型汉白玉石碑。碑的正面镌刻着中共中央华北局的题词。东西两面分别镌刻着原华北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的题词。以示不忘先辈之功业。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白求恩纪念馆和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纪念馆占地1280平方米,是专为纪念牺牲在华北地区的国际友人而修建的。这在全国为数不多,也是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重要原因之一。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物,生动记述了白求恩在中国的战斗生活经历,并运用光、电等现代化的布展手段再现了白求恩从加拿大温哥华跨越浩瀚的太平洋来到中国,辗转晋察冀抗日前线的生动场景。该馆还利用场景复原法塑造了白求恩在河间真武庙前抢救伤员的蜡像,以及白求恩大夫在我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的房屋,情景逼真,发人深思,充分再现了白求恩大夫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该馆还陈展着许多罕见的珍贵文物,其中有白求恩大夫发明设计并亲手使用过多年的肋骨剪,柯棣华大夫使用过的桌椅、油灯,以及巴苏大夫的护照等大量珍品。

各位朋友,眼前这座建国初期的建筑是烈士纪念馆。面积360平方米,馆前正中墙壁上镌刻着原中共中央华北局撰写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记》。馆内共分三部分,中间为序幕厅,厅内展示着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东西两边为纪念厅,厅内共陈展着安葬于陵园内的马本斋、周建屏、白乙化、楚大明、李混子等16位著名烈士的遗像和他们的英勇事迹。

各位朋友,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掩映中的烈士墓前,追寻往事,缅怀烈士丰功伟绩的时候,我们可否会重新定义一下'幸福'的含义,可否对我们今后的责任有更深的思考!

各位朋友,最后我还想代表陵园管理处的全体人员告诉大家,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的办园方针是'褒扬烈士,教育群众'。所以建园50年来,陵园以其庄严肃穆的纪念建筑、松柏葱郁的园林建设,丰富珍贵的文物,悲壮感人的陈列展览,吸引着海内外的谒陵群众,每年接待谒陵群众约50余万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来园瞻仰。现在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正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和整洁优美的环境迎候各界人士的光临。

第15篇 黑龙江大全之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

杨子荣烈士陵园位于海林市区东山,1993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4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列为纪念建筑物重点管理单位,每年前来瞻仰、祭扫、拜谒的人达十余万人次。

杨子荣烈士陵园从1947年2月至今,经过六次迁建、扩建,目前已初具规模,占地8.5万平方米,分纪念馆区、烈士墓区、游乐园区、植物园区四个部分。在纪念馆的前院,矗立着杨子荣烈士的汉白玉雕像,像高3.1米,象征着杨子荣牺牲时年仅31岁。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有六个展厅,共展出杨子荣烈士遗物30多件,有关林海雪原剿匪事迹的画像、照片、展品130余件,威虎山山区模拟沙盘一架,全面介绍了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

由纪念馆后院拾级而上,131级台阶直通墓地,寓含英雄为开创百年大业而牺牲,牺牲时年仅31岁。两侧苍松翠柏,四季常青,象征烈士英灵千秋永驻万古流芳。

烈士墓区占地4500平方米,矗立正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0米,碑座有三层石栏,碑的背面刻有解放战争中在林海雪原牺牲的42位烈士的名字,碑的后面并列着杨子荣、马路天烈士墓。

游乐园区占地一万平方米,内设滑梯、篮球场、爬杆、秋千等体育锻炼和娱乐设施,是供游人休息、市民晨练的场所。

《陵园导游词(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