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讲话稿
栏目

扶贫工作会讲话稿(4篇)

发布时间:2022-10-04 热度:4

扶贫工作会讲话稿

第1篇 县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县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中央和省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我们立即召开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是今年继 9 月召开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和“挂包帮”“转走访”誓师大会之后,县委召开的又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推进会,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表明了县委、县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州委八届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以及中央、省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分析我县与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脱贫攻坚任务,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刚才,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县级各单位签订责任状,立下军令状,向全县xx万各族人民做出庄严承诺,已没有退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要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坚决啃下脱贫致富奔小康这块硬骨头,不断开创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奋斗目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30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扶贫开发行动,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生产总值从1986年的0.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170元增长到2022年的6779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扶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切实加大组织力度、工作力度和推进力度,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 2022年的12.38万人减少2022年的7.9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9.8%下降到32.6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856元增加到6779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向加快发展、单点式扶贫向整体推进、“大水漫灌”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无章可循向依法扶贫、被动脱贫向主动致富的可喜转变。特别是今年9月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以来,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制定出台了《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xx县五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等文件,举全县之力强化落实、加强投入保障、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等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组织部等4个省级部门、32个州级部门、96个县级部门、220个乡级站所共5549名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了“挂包帮”“转走访”,分别对应帮扶全县 2.55万户7.95万贫困人口,确保了帮扶全覆盖。整合包村部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帮扶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力量,组建11支驻乡镇扶贫工作队、125支驻村扶贫工作组,队员共计429人,明确119名驻村党员扶贫工作队员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工作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对策实。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自然条件、市场情况、政策因素、区域环境、发展机会、个体素质等致贫因素的影响,我县乡镇之间、民族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按照现行贫困线标准,到2022年底全县有7个贫困乡镇,占全州 25个贫困乡镇的 28%;有59个贫困行政村,占全州220个贫困行政村的26.8%;有7.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州25.8万贫困人口的30.8%,贫困发生率为32.64%,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均排在全州第一位,酷猫写作范文网脱贫任务艰巨繁重。贫困人口集中分布于金沙江南岸低热河谷地区、高寒冷凉地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三大区域”,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

还要看到,当前脱贫攻坚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一是新的贫困时有发生。不少贫困户稳定脱贫能力差,因灾、因并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社会保障不给力,应保未保、肥上添膘现象仍然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失去工作重新陷入贫困。二是发展条件差。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恶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薄弱,群众行路难、饮水难、增收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弱。三是产业化水平低。贫困地区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种粮保肚子,养猪为过年”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利用优势资源培植特色增收产业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以产业促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农民增收困难。缺

以上是《县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两篇》的酷猫写作范文详细内容,主要描述贫困、扶贫、脱贫、人口、攻坚、县委、全县、工作,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第2篇 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工作会议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全市“三农”和扶贫工作,研究当前农村改革发展暨扶贫开发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全市“三农”和扶贫工作。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会议,会前,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并提出明确要求。李兵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坚定做好“三农”和扶贫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和罕见的洪涝灾害双重压力,面对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绿色化有机化品牌化生产水平不高等结构性矛盾,全市上下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狠抓生态农业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呈现出农业生产稳、农民增收稳、农村社会稳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农业抗灾救灾夺得胜利。农业增加值实现x亿元,增长x%。粮食、油料、蔬菜、肉类、禽蛋产量和生猪出栏虽然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仍然是历史上较高年份。水产品x万吨,减少x%,仅次于2022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元,同比增长x%,高于全国平均水平x元、全省平均水平x元,居全省5位。

二是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见》。生态农业基地x个,获得有机认证证书x张。“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x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居全省第二。“梁心”番茄、仁禾科技、铁皮石斛等5家生态农业品牌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农业部生态循环农业项目落户长港镇峒山村。

三是城乡统筹向纵深推进。不断深化拓展“1+8”城镇格局,沿江滨湖新区成为全市经济最富活力的区域。城镇化率达x%,居全省第二位。大梁子湖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开工。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人社部向全国推介我市城乡一体化大医保经验。

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涂家垴镇万秀村被授予“全国美丽宜居村庄”。5个村被确定为首批“湖北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综合考评居全省前列,梁子湖区成为全省首批验收合格的县(市、区)。全省推进城乡污水统筹治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梁子湖区污水处理经验在全国推广。提前一年完成“绿满鄂州”任务,我市被全国绿委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五是农村改革稳步推进。试点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农民带地入股和被征地农民市民化,激发了农村活力。梁子湖区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部完成,农村“五权”抵押融资进一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发展。供销社、粮食、国有林场、水利、农村金融各项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六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提出脱贫攻坚与小康建设同步谋划、城乡扶贫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实现9999名贫困人口脱贫、14个贫困村出列。各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4亿元。对没有电视机的贫困户开展“有线电视三免费”工作,送出电视机4392台,在全省是首例。落实贫困生教育资助政策;精准扶贫对象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农村“五保”和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670元和350元;完成39个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补齐脱贫攻坚最短板。建立精准扶贫“四包六定”制度,实现全市所有干部都帮扶贫困户和所有贫困户都被帮扶“两个全覆盖”。组织开展“民营百企联百村”、“银龄扶贫”等活动,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三农”和扶贫战线、涉农部门和关心支持“三农”、扶贫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常态下,“三农”和扶贫工作既面临诸多挑战,也孕育难得机遇。

从挑战看:一是生态农业发展标准不高。缺乏大基地、大企业。生产经营分散化、细碎化现象普遍。科技支撑乏力,从业人员老化,职业农民短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突出。二是农业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农业产业链短、功能单一、业态偏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滞后于时代需求。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很大压力。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经济下行影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等。四是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扶贫政策落实不够,产业扶贫发展滞后,少数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干部帮扶措施不准不实等。

从机遇看: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省委书记蒋超良提出,当前“三农”发展发生深刻变化,我省“三农”和扶贫工作必须在发展理念、主要目标、工作重心、主攻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刻的调整,实现重大的转变。二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农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传统农业升级,将会催生我市农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变化。三是消费升级的机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为优质农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大有可为。四是脱贫攻坚政策的机遇。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各级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强调紧盯“准”和“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把重农强农信号体现到落地生效上来。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不能畏首畏尾,而要敢闯敢试;在生态农业发展上,不能徘徊彷徨,而要加快推进;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不能裹足不前,而要高歌猛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不能丝毫松懈,而要加力提速,努力为我市全面建成更高标准小康社会、开启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加快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2022年全市“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两保三增”(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农村稳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目标,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城市建设步伐。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紧紧围绕消费市场升级的需求,以绿色、生态、高效为目标,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和产品。一要调优产品结构。粮油业,坚持“稳、减、扩”,稳定优质稻和双低优质油菜生产,调减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甜玉米生产。水产业,突出减量增效,落实“三增三减三新”,即增加名优品种比例、生态基地和经营主体,减少渔药施放、养殖废水排放和大宗鱼类养殖比重,引进名优新品种、推广生态渔业新模式和普及生态渔业新技术。蔬菜业,调减露地大路菜,扩大设施精细菜规模,加快发展特色蔬菜,加大百亩以上的蔬菜生态园建设力度。林果业,加快发展花卉苗木业,打造武汉城市圈重要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加快推进良种油茶、香椿、胡柚、蓝莓、台湾梨等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速生丰产林和林下经济。多种经营,加快发展湘莲、莲藕、西甜瓜、大蒜等地方特色土特产和小品种,逐步做成能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二要做大做强生态农业基地。坚持“绿色、有机”的生态建设标准,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重点生态农业基地。落实市级领导带头挂点,区、乡镇领导和各级部门分级负责工作责任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全面推动生态农业基地提档升级。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将华容农产品加工园、台湾生态农业创意园等集生产、流通、科技、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引领我市生态农业发展。三要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做实市、区、乡、村四级土地流转登记和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规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创建及评定。大力支持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带地入股”,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的收益。

(二)大力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当前公众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农村良好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我们要发挥鄂州生态优势,下大力气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一要推行农业清洁和安全生产。围绕把鄂州建成全国农产品生态质量安全岛目标,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对生态农业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和产后加工、销售全过程的可追朔标准化管理。加大梁子湖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华容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试点区的创建力度。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水肥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普及推广无公害、绿色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重点推广稻虾共生、稻鸭共生、渔莲共生、稻鱼(鳝、鳅)共生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二要强化农业资源保护。加强山体林地保护,建立更严格的保护制度。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划定畜禽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继续抓好拆除湖库围栏围网养殖设施、取缔珍珠养殖、禁止投肥(粪)养殖和长江资源保护和禁渔期工作。认真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以区为单位开展农业废弃物利用试点。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三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精品名牌创建力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贮存、运输、销售环节监管无缝衔接。投资200万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鼓励各地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推进“三品一标”注册便利化。集中力量打造传统“武昌鱼”和现代“梁”字号(“梁心”蔬菜、“梁道”大米、“梁鱻”生态鱼、“梁香”豆丝)两大品牌。探索众筹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农产品基地和企业加盟到这两大品牌系列。做大做响“武昌鱼”和“梁”字号系列农产品品牌,提升整体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把农业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的“第六产业”。一要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攻武昌鱼、小龙虾精深加工、果蔬汁饮料、脱水蔬菜深加工等项目招商。拉长加粗特色粮油、水产品加工、优质蔬菜、经济林果等4条优势产业链。壮大企业现有加工规模,提升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落实农产品产地加工补助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包装和运销业务。积极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对被命名为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和省部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单位(点)称号的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二要积极推进“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市政府设立1000万元奖励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扶持鄂州品牌农产品进超市。鼓励生态农业基地以现代营销方式销售我市生态农产品。支持中百、武商、万联等知名超市直接对接鄂州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在连锁门店设立品牌农产品销售专区,集中推广和销售我市“三品一标”产品。支持本地农业企业走出去,外出参展农产品或举办生态农业合作论坛,主动参与中国-武汉国际博览会、汉江流域博览会等经贸活动,推介鄂州优质农产品走出去。三要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建立和完善“市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服务终端”三级运营服务体系,构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推动我市农产品上网营销,扩大企业实体销售。大力扶持“湖北淘”鄂州供销电商公司、市农村电商协会等组织,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咨询培训、网店建设、品牌培育、营销推广、仓储物流等专业化服务。支持全冷链物流发展。加快建设“武汉万吨.华中冷链港”项目,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的“大厨房”。四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以农业体验、采摘、游园、餐饮、生态观光休闲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重点发展春季“油菜花海”、长港都市休闲农业、段店台湾生态农业园、红莲湖和梁子湖休闲度假、蒲团荷花、梁子湖红枫、蓝莓、樱花、牡丹观赏以及生态民宿等乡村旅游。加强旅游名镇、名村、名景、名店创建,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特点的景观村镇,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引导乡村旅游向多业态、高品质转型。

(四)深入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将民居新建、综合整治和保护性修缮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宜治则治。一要抓好示范创建。点上加快5个“湖北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启动50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和10个“美丽乡镇”创建,做到有标准、有规划、有任务、有要求、有考核。线上抓好“葛湖线”(葛店-梁子湖)、“樊寺线”(樊口-庙岭)、“百里长港、环梁子湖线”和“鄂东线”(泽林-新庙-燕矶-杨叶-花湖)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面上坚持全域建设整体提升,扎实推进“田园宜居、乡村文化、通畅路网、环境治理、乡村绿化”五大工程。同时,因地制宜实施建筑物风貌管控,加大历史文化村落和特色村落的保护利用力度,加强对古建筑的保留保护,探索形成具有鄂州特色的“荆楚派”生态民居新范式。二要抓好环境整治。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推进分类处理,确保全省领先地位,鄂城区、华容区通过省级达标验收。要加快农村旱厕改造,大力推进集镇和村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以区为单位开展农业废弃物利用试点。三要抓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广泛开展“晒家风、树新风、创十星”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移俗,树立文明乡风。深化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整合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街道)包村(社区)干部、驻村(社区)律师和大学生村官等各类服务力量,强化农村社会化治理能力。

(五)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重点要在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由城向乡倾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一方面,要加强重点生态和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围绕建设江南美丽田园城市目标,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加快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等工程建设。巩固提升“绿满荆楚”行动、“三边”植树成果,实施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加强长江沿岸滩涂复绿保护和葛藤防治,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以区为单元统筹相关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标准、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延伸。统筹全市农村学校布局,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开展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群众体育。继续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行一村一名全科医生。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进一步做好城乡“五类特困群众”保障兜底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六)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要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的农业农村改革,充分激发农民创新创业活力,持续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一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保护农民利益的关键之举。落实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抓住梁子湖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机遇,扩大我市农村经营权抵押贷款规模。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成员身份,量化经营性资产,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利,助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农村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完善市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五权”抵押融资,继续推进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工作。二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这是破解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的根本途径。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强化区以下网点功能建设,向农村社区延伸,设立村镇银行。落实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加大市农发投公司对我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贷款力度。创新农村支付产品服务方式,推广使用手机移动支付产品。支持组建主要服务“三农”的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鼓励现有租赁公司开展农业融资租赁业务。完善农业农村保险制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三要加大改革试验探索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和市民化,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向新区转移,支持农民创业就业。重点在土地、融资、政策、人才等方面支持花湖商贸物流小城镇、燕矶航空特色小镇、梧桐湖科技小城镇和梁子镇生态旅游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升级与产业升级同步。促进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常住人口。依托街道(社区)居民综合服务设施,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使进城农民无后顾之忧、生活有多重保障。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大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落实财政、金融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等政策,完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探索建立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涉水事务一体化模式,全面落实全流域“河湖长制”。

三、以更强烈的政治担当和战略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2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深化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更有效的举措,拿出更过硬的办法,打出更有力的组合拳,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加大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当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如基层干部对扶贫政策没有充分宣传,部分贫困户不知晓扶贫政策究竟有哪些,对脱贫标准不了解。有的认为脱贫就是致富,就是实现小康,对脱贫工作期望值过高。有的贫困户享受了很多扶贫政策也浑然不知,对精准扶贫工作没有获得感。最近,东沟镇伯岩村就有两户贫困户,叠加享受的扶贫政策达7项之多,仍对政府有意见。说明我们扶贫宣传工作有缺失,工作有待加强。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贫困群众知道什么是脱贫、怎样脱贫?要督促各部门出台的政策真正落地,实实在在地发挥好作用。

第3篇 农村建整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农村建整扶贫工作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这次现场经验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的成效,通过现场直接感知的形式,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促进工作。昨天,大家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现场,参观的地方既有农区又有林区,参观的项目既有产业项目又有基础设施项目,行程比较紧凑,内容比较丰富,形式比较活跃,很好地展示了近几年的工作成果,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会有所感触。刚才,会议又安排了两个乡、两个示范村和两个后盾单位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他们的发言都立足本地方本单位的实际,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做法,值得总结和推广。冬华同志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总结安排了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和'抓两头、促中间'的总体思路,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真抓实干,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尽管由于时间关系,这次其他乡镇场一些有特色有代表的产业和项目没能一一参观,但总体感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比较突出:一是重视和扶持力度加大。今年以来我县财政涉农资金的投入达到1447万元,同比增长47.4%。9个新农村示范村和9个建整扶贫村的投入达到了520多万元,同比增长6.8%。挂点县级领导身体力行,加强了指导力度,县委王承江同志挂点的五里牌镇盘大岭村扶贫工作组,在省体育局和省机关事务局两个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两年来先后争取和投入资金380多万元,成效有目共睹。各涉农部门、后盾单位、驻村队员在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了大力扶持服务。各乡镇场也想了很多办法,如理家坪乡对养牛大户每户给予3000-4000元补贴,江村镇为竹根鼠养殖户提供信息服务、五里牌镇对水果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等做法,都值得肯定和推广。二是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加大。经过近年的努力,各乡镇场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并涌现出了一些特色产业村、专业村,增强了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的内生动力。如泷泊镇江西村的大棚蔬菜,五里牌镇线口村的特色水果、甜玉米种植和生猪养殖,平福头乡平福头村的猪、鸭养殖,江村镇五里村的竹根鼠种苗基地,理家坪乡大坪地村的牛羊养殖,何家洞乡的楠竹开发,永江乡的猕猴桃,塘底乡黄泥山村的网箱养鱼,麻江乡湾夫村的禾花鱼养殖,上梧江乡各村的生姜种植,五星岭林场陈家村的大户造林,阳明山管理局太平村的雪莲果种植,尚仁里乡守木塘村的苗木基地,打鼓坪林场西河源村的生猪养殖,茶林乡的白果和葛根种植,这些产业都立足了当地的实际,突出了自身特色,很有发展潜力和希望。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尽管遭受了特大洪灾的袭击,但各乡镇场结合灾后恢复重建,持续改善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今年,全县新建了10个村42公里的通畅公路,3个村15公里的通达公路,特别是上梧江乡上田、上林两条农村道路,在市委黄天锡书记的亲自关心下,一条已于9月1日竣工,另一条正在日夜推进。农田水利方面的投入也不少,小流域治理和病险水库维修卓有成效,土地整理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顺利推进,解决了7200人的饮水困难。偏远山区、无电区特别是水淹区历年反映强烈的电力问题借前年冰灾重建全部纳入了大电网管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四是村容村貌改善力度加大。示范村'三清三改'力度加大,今年,何家洞乡被评为省级生态优美乡镇,何家洞村被评为省级生态优美乡村。五是民主管理水平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培训、教育力度加大,村基层干部的知识、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和储备了一批党的新鲜血液,村级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逐步规范,村民调解、计生等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有54个村建起了村活动中心,195个村全部建好了远程教育点,农民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五里牌镇加强村民小组长建设的做法,很有特色和效果,值得学习和推广。全县农村大局稳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气息。

对下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坚定信心

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是我们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们是有机的统一,新农村建设是建整扶贫的延伸和深化,建整扶贫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巩固农村基层阵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现长治久安和共同富裕的需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项工作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又是一项充满希望、大有可为的工作,道路艰辛但前景美好。说长期性、艰巨性,这两项工作都是我国的长期重大战略,不可一蹴而就,我县作为一个山区林区县,基础差,底子薄,投入难,自然条件差,建设成本高,经济水平比较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解冻非一日之功',现在的各种条件都不允许也不可能采取'大跃进'和'狂飙突进'式的方法,改善农村面貌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当前一些地方干部和群众存在的急功近利、畏难退缩、焦虑浮躁、悲观失望的情绪和思想都是很不现实的想法,我们要切实避免和消除。说充满希望、大有可为,是因为它们切合了广大群众的呼声愿望,有着党和国家强力的政策驱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今年中央出台了第七个一号文件和一系列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不仅维持了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原有的有效政策措施,而且在资金、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今后,中央、省市对农村的关注、重视、支持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既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又要树立永不停歇、积极有为、事在人为的必胜思想,高度重视发挥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两大'杠杆'在农村工作的作用,科学予以谋划、建设和推进。

二、要突出重点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针,也是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各级各部门要瞄准群众最现实、最急需、最希望的事情,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力量,突破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

第一,产业建设要突出一个'特'字。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建整扶贫,产业建设都是基础和核心,各乡镇场要按照我县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各自的资源、区位、市场、劳动力等实际,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群众什么方面积极性高就发展什么,选准一个产业,坚持一抓到底。要通过加大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和项目资金扶持等手段,培植种养大户,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要搞好与县内龙头企业的产供销关系,在企业建基地、开展产品加工方面迈出新步伐,几年内每个新农村示范村和建整扶贫村都要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产品,逐步改变全县农业低效、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低的弱势地位,增强农村自我'造血'的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一个'实'字。水电路讯不通,就谈不上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要紧紧围绕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行路、喝水、住房、用电、生产等方面,办成一批群众欢迎的实事。对这些工作,今年的县委工作报告已经全部明确了目标任务,即要解决1.75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通畅率、通达率分别要达到66%和84%,消灭无电村,并在农田水利方面布局了一批项目,此外,对今年特大洪灾灾后重建任务,县里也出台了专门方案,市里还特别要求倒房户重建在阳历年底前完成,这些都是硬指标,都是向人民承诺过的事情,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能,根据项目性质,采取'一事一议'等办法,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扶持力度,各乡镇场要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优化建设环境,使广大农民群众及早享受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第三,公共服务完善要突出一个'贴'字。紧贴人民群众吃饭、穿衣、保暖、看病、就学、养老、精神文化生活等切身问题,按照'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五有'目标,增加群众的幸福感,让他们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看病方面,要加快实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科学界定乡镇场卫生院职能职责,今年村卫生室的覆盖率要达到85%,让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看病。社会保障方面,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经过我们的大力争取,我县今年已进入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行列,这项工作今年10月份将全面铺开,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场要高度重视,确保万无一失。精神文化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好各类创建活动,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体育服务。此外,要创造条件抓好'三清三改'工作,争创省市文明村镇、魅力乡村、生态优美乡村。

第四,社会管理要突出一个'和'字。要按照建设和谐农村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重点在村组班子建设、村务公开、矛盾调处、教育培训、村民自治等方面予以规范和创新,重点在转变和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法律意识、致富技能等方面进行着力和加强,促进村组班子和谐共事,广大群众和睦共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对那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好做法,只要符合法律政策,只要有利于发展稳定,只要群众欢迎认可,都要鼓励支持,成效明显的还要向全县推广。

三、要强化机制

要立足县情实际,整合有效资源,利用有利因素,增强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的实效。

第一,要整合资金投入。当前,国家涉农方面的投入渠道很多,投入量也很大,但具体到每个地方,'撒胡椒粉'式的分散使用很难见到实效。县委、县政府多次强调要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投入,但涉农资金部门化、分散化的弊端依然存在,对此,要尽快建立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支农资金整合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力度,县财政、涉农部门要就此进行深入调研,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尽快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各涉农资金投入要做到'全县一盘棋',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的原则,整合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似的相关资金,重点投入到那些发展前景广、示范效果好、群众受益多、当地积极性高的项目上去,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促进资金效益最大化。

第二,要坚持办点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继续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和'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搞好办点示范,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对今年确定的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9个建整扶贫村,要在规划、资金、项目、力量、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对那些群众积极性高、建设环境好、示范效果好的村,一定几年,直到抓出成效。对那些群众积极性不高甚至给各类建设制造障碍和麻烦的示范村、扶贫村,要适时进行调整。要通过办点示范,总结办点经验,挖掘先进典型,积极宣传推介,发挥'一带十、十带百'的带动促进作用。

第三,要进行分类指导。我县'九山半水半分田',集农区、林区、水淹区于一身,各村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水平也不平衡。要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产业发展要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去定位去发展,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能再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基础设施建设要算好成本帐,对那些灾害易发区、偏远山区、人口稀少区,可采取易地搬迁集中进行靠路靠镇进行安置;村容村貌整治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建筑风格,能改则改,宜搬则搬;农村社会管理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人口等因素,什么方式有效,就采取什么方式,不能因为追求形式,而生搬硬套,不知变通,做出一些不切实际、扼杀群众积极性的事情。

第四,要抓好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统一并服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善于统筹兼顾,有机结合。要与灾后重建救灾补损相结合,对损毁的基础设施,凡违背客观规律的要进行改建改道,提高抗灾能力;对损毁的农作物,要结合特色产业培育调整结构、改种改制;对倒房户,全药冲三组要统一按照新农村要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其他地方的零散倒房户适合就地重建则就地重建,不适合就地重建则异地重建,统一于当地新农村建设。要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坚持以城带乡,以县城北扩和小城镇建设为带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把更多的农村纳入城市,把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要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坚持以工促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基地建设,形成稳固的产供销关系,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要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妥善处理好拆迁安置与新农村建设、建整扶贫的关系,把支持重点项目的过程转变为新农村建设的过程。要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加快推进阳明山旅游集镇建设,积极培育'农家乐'等新型农村经济形态,发展旅游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区域性旅游特色经济。

四、要加强领导

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方针,调动最广泛的积极性,凝聚力量,合力推进。

第一,要坚持党委政府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各挂点县级领导要加强指导,经常过问,及时协调化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职责加大资金和项目扶持力度,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各后盾单位要按照年初分配的指标任务,单位主要领导每个月至少要下村一次,安排专门资金,帮助解决具体问题。驻村工作队员每月至少要下到村15天以上,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各乡镇场要把这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真正理清思路,真正研究部署,真正落实责任,发挥好组织落实作用。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县农办、县建整扶贫办要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并进行通报,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充分发动群众。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的主体是农民,没有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工作事倍功半。要发挥村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引导百姓消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思想。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项目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对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的安排使用,要通过村民大会等形式公开表决,并可成立专门的理事会,加强对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的监督,让广大群众放心,更加积极地参与、配合、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

第三,要造浓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党中央的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政策,浓墨重彩地宣传推介近年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村、先进人物,现场流动会议要作为一项制度予以固定,每年开展一次,通过多管齐下,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来关注、支持这项工作,加快掀起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的热潮。

同志们,新农村建设和建整扶贫工作,事关全县广大农村的发展,牵涉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福祉,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创造性开展工作,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出色的工作,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广大百姓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村建整扶贫工作会议讲话(二):

同志们:

刚才,**同志对20xx年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作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对20xx年的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会上,一批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充分明确建整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到今年止,我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已开展了十年。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建整扶贫工作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带奔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加快全县“三化”进程,逐步推进小康农村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对待建整扶贫这项工作上,一部分同志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思想认识:有些同志认为,建整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十来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部分基层组织已建设好了,农民也逐渐富裕起来了,没有必要再继续搞了;也有些同志认为贫困村和后进村的问题积重难返,不是派个工作组,一年两年就能奏效的,没有必要去浪费过多的工作精力。这些思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整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制约了建整扶贫工作的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经过多年建整扶贫工作的开展,我县农村工作虽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广大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状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然不相适应。要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必须紧贴我县后发展山区农业县的实际,大力开展建整扶贫等工作,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我们继续开展建整扶贫工作,更是贯彻党中央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对于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建整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为民谋利上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多办实事,坚持不懈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建整扶贫工作。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把建整扶贫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因此,要明确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具体说来,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要抓住驻点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个契机,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在农村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旨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各驻村工作组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为目标,努力提高村干部及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把学习教育与促进村里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各项利益。要通过教育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理清发展思路,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良好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抓住村党支部建设这个关键,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首先,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见,采取内举、下派、回请、公选、兼职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把那些清正廉明、一心为公,勇于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善于做群众工作,有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的党员能人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来,使村支书真正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成为组织群众闯市场、奔小康的引路人。其次,要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要把那些思想好、有技术的专业大户、致富能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尽快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三是要开展好党员帮扶活动。党员帮扶活动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力争通过党员的“传、帮、带”,使更多的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尽快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3、要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重点,进一步壮大村户经济。一是要找准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做好引导工作。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各村实际和村民的承受能力,选准产品和项目,科学地搞好结构调整规划。根据县委安排,烤烟种植是明年我县推广的一项主要产业。对于有烤烟生产任务的村,工作队员要主动做好宣传发动、协调服务工作,争取烤烟生产创出高效益。二是要找准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做好带动工作。具体说来就是做好“两个带动”:即大户带动和开发带动。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扶助产业大户扩大规模,改善管理,增加效益。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把经济大户和相关农户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发展一户,带动一片”。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驻点村的农业开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增强的目的。三是要找准结构调整的支撑点,做好服务工作。要积极和村干部一起,搞好农民群众生活、生产中的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营销服务。另外,工作队员和后盾单位要积极筹措物资,帮助驻点村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驻点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4、要抓住村民自治这个热点,大力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一个村民主政治建设搞得好,村级班子就团结,村务工作就规范,群众的情绪就稳定。反之,则群众意见大,工作难开展。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更要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因此,各工作组一定要抓住村民自治这一热点,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大力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要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程序。要坚持依法治村,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和村民自治章程,实现基层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扎实稳步推进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严格责任,强化管理,切实保障建整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是机关与农村之间的一项联心工程,各级党委和各后盾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重视建整扶贫工作,务必做到“四个到位”:一是领导责任到位。县、乡党委和各单位党组织一定要将建整扶贫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后盾单位一把手要争取每季度下村一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工作情况,帮助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派出队员的单位,一定要当好工作队员的坚强后盾,及时帮助队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手干事业。对德才兼备、素质全面、工作扎实,在驻村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予以重用。二是工作力量到位。这次我们选派的工作队员,都是素质过硬,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肩负着县委和政府的重任。要站在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带着感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要实行“全脱产”,不得“身兼数职”,以免分散精力,影响情绪。三是工作指导到位。各后盾单位和驻点村所在乡镇党委要为工作组定盘子、出主意,特别是在选配村支书、整顿村班子和找准发展路子、确定发展项目等重要问题上,有关领导要及时到村帮助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起解决。另外,县委基层办要加强对各工作组的指导、检查,以增强工作实效,切实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四是财物投入到位。各后盾单位不仅要按照县委要求出足后盾资金,从资金、物资等方面尽力给予支持,还要根据各自职能,为驻点村提供相关信息、技术,帮助驻点村发展村户经济和兴办公益事业,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工作队员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其自身素质和形象,不仅关系到工作的成效,而且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队员们的自身素质建设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当前,要结合学习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切实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其次,要扎实工作。队员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面子”工程,真心实意为驻点村服务。要切合实际制定工作规划,办群众急需办的事、办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并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切忌贪大求全,劳民伤财。第三,要严肃纪律。要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县委基层办制定的工作队员管理制度,大家要自觉遵守,模范执行。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勤奋工作,开拓创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农民群众满意,让单位领导放心,向县委、县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志们,20xx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在新任务新要求面前,希望大家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为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建整扶贫工作会议讲话(三):

抓好今年的扶贫工作,同志们20xx年是xx”扶贫开发工作的起步之年。确保到20xx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发展、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我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抓好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为夺取“xx”扶贫开发工作首战告捷而努力奋力!

主要目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地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今天这次会议。安排布置今年的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为夺取“xx”期间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和脱贫目标的实现开好局、起好步。等一会,县委郑成芳副书记将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具体安排;最后,县委宫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回顾成果。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始终把扶贫开发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紧紧围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目标,努力改变扶贫模式,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把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努力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扶贫开发新模式,有力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特大雪凝灾害和百年难遇旱灾的影响,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效果,20xx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全区年度评比中获一等奖。工作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从20xx年的24.34万人下降到20xx年的17.01万人(1196元标准)净减少7.33万人。二是贫困群众收入显著增加。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60元,为20xx年的1.67倍,年均增长10.8%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xx年实现全县24个乡镇通油路,100%村通公路,比20xx年提高34.6个百分点。五年来新增灌溉面积11.07万亩,解决农村44.13万人和5.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完成沼气池建设2.29万口。新建农村敬老院25所,改造危房14400万户,建设“黔西北民居”10992户。四是产业化扶贫深入开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顺利实施,4个30万亩”农业产业工程整体推进,目前,共完成茶叶种植10.32万亩、蔬菜种植145.6万亩、经果林种植9.8万亩、牧草种植10.1万亩,产业化扶贫工作效果明显。五是劳务输出取得新进展。通过整合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化掊训、绿证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资源,实施有效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守业就业。六是重大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明显。近年来,经过我县有关部门的积极争取,得到实施一系列重大扶贫项目,其中雍熙、寨乐、张家湾、厍东关、维新先后得到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姑开乡、龙场镇被列为孙国强副省长的帮扶联系点,锅圈岩乡被确定为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乡镇,乐治镇被列为20xx年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乡镇,羊场乡得到实施茶产业扶贫项目。这些项目资金投入较大,投向相对集中,对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七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人均受教育年限从6.20xx年提高到6.6年。医疗卫生条件极大改善,xx”时期。五年来完成地氟病防治改炉改灶17万户,20xx年全县新农合参保76.13万人,比20xx年净增30.8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2.57%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善,五年来新建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及3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惠及4.59万户农村群众的村村通工程,新建农家书屋88个。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扶贫开发任务较重。中央和省、地提出到20xx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肯定以上成果的同时。依照新的贫困规范(1550元标准)全县贫困人口将突破27万人,每年需要减少5.4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较重。二是扶贫攻坚难度较大。当前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遥远山区、高寨山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较差,扶贫攻坚难度较大。三是返贫现象时有发生。有些群众虽然暂时越过了贫困线,但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稳定增收后劲缺乏,极易返入贫困境地,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扶贫投入缺乏。由于财力有限,扶贫资金投入严重缺乏,导致需求与投入差别较大,扶贫效果不明显。五是农民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一些地方农民素质不高,不能看到扶贫开发潜在和间接的效益,不理解、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开发扶贫自觉性较差,给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阻力。

但也面临一些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得到中央领导的关怀。xx等中央领导经常关注试验区的改革和发展,尽管当前我扶贫开发工作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多次对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二是各方支持力度不时加大。中央统战部多次召开会议对试验区建设作出安排和部署,民革中央一直对我县倾情帮扶,深圳宝安每年向我县提供捐赠资金达数百万元,一些企业和慈善机构经常对我县实施帮扶。三是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厦榕、杭瑞两条高速公路段即将进入实质性开工阶段,织纳铁路、毕纳水铁路年内立项开工可能性较大。这些主干路网建成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可迎刃而解,对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四是扶贫开发力度不时加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各级财政不时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投入,省、地相继出台了加快脱贫“摘帽”奖励意见,进一步确立了阶段目标任务,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全省上下扶贫形势较好。

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综上所述。困难多,但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县上下一定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安排,切实增强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排除万难,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二、为实现“20xx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抓好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20xx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总的目标任务是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9万人以上。完成20xx年度整村推进任务,完成5乡镇脱贫“摘帽”任务。

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围绕以上目标任务。

(一)大力抓好产业化扶贫工作。产业化扶贫是促进贫困群众继续增收和巩固脱贫效果的最有效的措施。巩固提高烟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抓好以“4个30万亩”农业产业工程为主导的产业化扶贫工作,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要严格依照现代农业和有机农业建设的有关技术规程,认真抓好羊场乡200万元的茶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做到科学规划,规范种植”为全县新建茶园树立典范。要切实抓好乐治镇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根据上级批复建设内容拟定投资计划,实行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高标准打造200亩核心示范区,高效推进1000亩示范基地建设,力争辐射规模达5000亩以上。要认真总结近年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切实抓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的实施,对雍熙、寨乐等老项目区,要搞好已建草场的抚育,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巩固项目效果;对维新等新项目区,要在坚持大户领办、示范带动的原则下,将项目向有积极性且具备一定养殖条件的农户倾斜,积极探索试行滚动发展机制,努力扩大国家扶贫资金的覆盖面,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要突出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和板栗为主的干果产业,适量发展以玛瑙樱桃和布朗李为主的鲜果产业,力争在加工、包装、宣传等方面有所突破,努力提升经果产品的附加值。要抓住当前各级高度重视招商引资的机遇,积极联系马铃薯加工企业进驻我县共赢发展,力争在马铃薯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要结合“4个30万亩”工程的实施,探索建立专业组织管理和农民自约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制定管护制度和村规民约,确保管护到位,巩固工作效果。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大力培育和引进适应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企业,引导建立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开拓精神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成一批农产品交易市场,强化产销加工有效衔接,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要认真落实茶叶、经果林、畜牧养殖等产业发展的贷款贴息及补助政策,积极协助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二)加快减贫“摘帽”步伐。为了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根据地区安排,县已出台了关于对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进行奖励的意见》提出到20xx年全县22个重点乡镇和31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减贫“摘帽”具体“摘帽”规范为:以20xx年为基期年,贫困发生率每年下降3.3个百分点;以20xx年全省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为基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乐治镇、王家寨镇、百兴镇、龙场镇、阳长镇等5个乡镇和71个村在20xx年实现减贫“摘帽”锅圈岩乡、姑开乡、张家湾镇、勺窝乡、沙包乡、老凹坝乡在20xx年实现减贫“摘帽”厍东关乡、昆寨乡、维新镇、羊场乡、曙光乡、左鸠戛乡、新房乡在20xx年实现减贫“摘帽”化作乡、水东乡在20xx年实现减贫“摘帽”董地乡、猪场乡在20xx年实现减贫“摘帽”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切实负起总责,要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领导班子和乡村干部头上,确保工作到位。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布置,科学合理制定外乡镇脱贫规划,确立阶段脱贫目标,强化措施,确保“摘帽”目标按期实现。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动用一切力量,做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建立“县领导联系、乡负责落实、帮扶单位牵头、乡村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对按期完成减贫“摘帽”任务的乡镇,县委、县政府将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用作产业发展,同时对乡镇领导班子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三)大力抓好集团帮扶和“四帮四促”活动。一是抓好省领导联系集团帮扶工作。姑开乡和龙场镇要抓住孙国强副省长联系帮扶的机遇。围绕与群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科学合理安排好项目及资金,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包保项目制度,落实项目点具体责任人,强化考核奖惩,高效推进集团帮扶项目的实施。二是抓好地、县领导联系集团帮扶工作。各乡镇要以地、县领导联系帮扶为契机,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联系沟通,大力争取实施适合于本乡的各类扶贫项目。县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切实树立大扶贫观念,将本部门项目资金向帮扶联系乡镇集中倾斜,助推贫困乡村早日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三是抓好锅圈乡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实施。要依照彩票公益金项目投向比例,结合实际拟定项目投资计划,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实现整乡连片开发。要借鉴姑开乡安坪村互助资金管理模式,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管理章程,及时启动运行互助资金,缓解困难群众燃眉之急。要根据国务院外资中心关于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规范。四是积极抓好“四帮四促”活动。围绕实现“强县升位、跨越发展”目标,依照县委、县政府“四帮四促”活动的布置,积极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协助联系点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形成共同推进发展的大格局。

(四)着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庞大。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一定的技能,就业守业能力不强,极大地影响了县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增收。因此,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争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证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要结合我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实际,充分整合和用好农业、扶贫、劳动保证、职中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和资金,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初级技工培训、农业产业化培训和扶贫干部培训等项目,积极开展适合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守业的各类培训,不时提高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要充分利用民革中央和深圳宝安对口帮扶的机遇,拓宽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联系,积极探索完善异地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着力推行定单培训,努力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机率。要针对高中、初中毕业未续读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他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

(五)继续抓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国家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经过全县广大乡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但由于国家贫困规范从原来的1196元调整到现在1550元,这就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新的规范和相关规定,充分运用“两项制度”开展以来的好的做法,积极开展新一轮的调查摸底,认真测算我县实际贫困人口数量,摸清分布状况,适时完善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认真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逐步形成“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两轮驱动的科学扶贫模式,实行一户一策分类扶持,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科学合理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六)抓好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和项目乡镇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职,共同推进项目的实施。其中县纪检监察部门主要负责对整个项目推销、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监管,票据审核;县扶贫办主要负责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开展项目检查、验收;项目实施乡(镇)主要负责审核项目扶持农户,完善项目村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管理,监督项目工程进度、质量、报账,制定后续管护措施,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同时,要根据民革中央与东部十省区统战、民革达到初步意向,积极做好前期相关工作,大力争取东部十省区统战、民革对我县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即一个省区帮扶一个贫困村,力争在东部十省区的帮扶下,这些贫困村早日实现整村脱贫。

(七)强化扶贫资金的管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扶贫、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从各自的业务角度动身,加强对扶贫资金运行环节的监督,严格资金拨付及备案等程序,确保资金平安运行;三是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三专”管理,即对项目资金一律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支付、专户核算”四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依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截留、滞留扶贫资金现象。

三、为完成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加强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当前扶贫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讲政治、顾大局,依照地委、行署关于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的要求,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对一些扶贫项目还要另行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参与项目的管理和实施。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督查考核。县委、县政府将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的年度目标考核和“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的重要内容。各有关单位参与,每季度开展一次督查,对各乡镇扶贫项目建设情况、减贫“摘帽”情况和阶段性脱贫目标实现情况等进步督查。对未按要求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乡镇,将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对未如期实现减贫“摘帽”任务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实行“一票否决”

第4篇 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这次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八七”扶贫攻坚的成就和经验,研究新世纪初的扶贫开发工作。会上,丹增同志将代表区党委、政府作扶贫开发工作报告,加保同志将全面总结“八七”扶贫攻坚的经验,杨传堂同志还将对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进行部署。这里,我就思想认识和加强领导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旧西藏,占总人口95%以上的广大农奴没有生产资料,没有人身自由,更没有劳动成果的分配权,生活长期处于极端贫困状况。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开创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民-主改革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断的进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来,我们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指引下,制定实施了我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大量人财物力,逐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扶贫工作收到显著成效,农牧区人口长期大面积贫困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到xx年,我区基本实现了粮油肉自给,基本解决了多数群众的温饱问题,郭金龙指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新阶段扶贫开发思路。我区新阶段扶贫工作的任务、范围和政策体制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为:从“八七”扶贫攻坚阶段的对重点县实施扶贫开发已转变为对贫困乡村实行集中连片开发;中央已实行资金到省,权力到省,任务到省,责任到省;改以前定额分配到重点县为中央扶贫补助到省,由省统一安排使用等方面。适应这种变化,统一我们的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是我们搞好扶贫开发的当务之急。新阶段扶贫开发,是在已经基本解决绝对贫困的基础上,进一步扶持低生活水平的群众,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我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一温饱、二提高、三小康”三个步骤稳步推进的战略部署,围绕“吃穿住行”抓建设,围绕开拓市场抓服务,围绕增收致富抓落实。没有解决温饱的,要继续攻坚;初步解决温饱的,要巩固成果,继续提高;已经稳定解决温饱的,要逐步向小康迈进。在扶贫中发展,在发展中扶贫,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牧业和农牧区基础建设,牢牢把握发展特色农牧业和乡镇企业、调整农牧区经济结构这条主线,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中心,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郭金龙强调,当前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处理好四个关系,建好一个机制。一是处理好愿望与可能的关系。在新阶段的扶贫中,无论提高标准还是扩大范围,都是扶持力度的加大,是符合农牧民群众愿望的,也是各地、县,更是乡镇基层干部渴望已久的大好事。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做出自身的最大努力,尽可能多地扶持基层,为农牧民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决策。二是处理好扶贫开发与整个农牧区工作的关系。扶贫开发是农牧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牧区稳定和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但不能把扶贫标准与农牧区的工作标准混为一谈,不能把整个农牧区都作为扶贫的对象,更不能把扶贫开发工作等同农牧区工作。三是处理好扶贫开发项目到村、到户与区域性基础条件改善的关系。在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中,我们既要研究贫困人口一家一户的特点,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把扶贫开发的项目、资金落实到村、户,也要认真分析区域性贫困的环境和特点,注意改善区域性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有重点地实施一批骨干项目,而这些项目又不能离村、户的直接利益过远。四是处理好国家扶持和群众自力更生的关系。要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同时,要努力建立新阶段扶贫开发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区、地、县三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其次是完善各

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再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措施和落实到贫困乡村的要求,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郭金龙要求,要明确责任,真抓实干,努力夺取扶贫开发新的更大的胜利。坚持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检查。结合在农牧区开展的“xxxx”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把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各级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弘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郭金龙最后强调,进入新世纪,我们全力推进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坚信,在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全区

《扶贫工作会讲话稿(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