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评课稿
栏目

高一数学评课稿(2篇)

发布时间:2022-08-04 热度:2

高一数学评课稿

第1篇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评课稿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评课稿

5月8日上午,我听了一节高一年数学公开课《正弦定理》。课后进行教研组评议。

1、这是一节师生互动好、教师有激情的课。教师讲解清楚,透彻,由于教师的亲和力大,学生积极性调动得较充分,感觉到课堂的一种和谐的氛围。

2、教师有钻研,课堂条理清晰,但重点处理有偏颇。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正弦定理的证明与定理的简单应用。在评议中,大家认为,三角形的解的`情况的讨论和归纳应该作为下节课的一个重点,提前来讲,显得过犹不及,学生产生知识学习的障碍,同时,由于是在临近下节课的讲解,造成教师抛出结论多,学生无法很好思考和消化理解,当然,教师通过数轴上“01211”,让学生形象理解和记忆,很有新意。事实上,平时学生若能抓住内角和等于180度、大边对大角,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再结合图形,就能很好判断三角形的解个数。

3、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讲哪种更好呢?有老师认为,用三角形面积法证明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够更好地进行定理应用的例题讲解;有老师认为,定理证明的几种应该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更好掌握定理的形成过程,这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老师认为,定理讲解就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班级可以更深入去挖掘一下,拓展学生思维,反之,不提倡讲得太多;有老师认为,定理推导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等。

4、如何进行情境引入创设?本节课从白塔高度的测量引入,但由于塔心不可到达,这样引入效果不好。若能从解三角形需三条边和三个角中,寻找能构成一个三角形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从三角形全等到边角关系(三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三角),会更自然些。

5、定理的应用中的例题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当然,解题中教师板演示范在尽量规范,渗透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6、注意定理表述上图形、文字、符号的转换。

第2篇 高一数学《7.1.2向量的加法》评课稿

高一数学《7.1.2向量的加法》评课稿

今天在高一幻师(1)班,听了倪**上的一节《7.1.2向量的加法》的数学公开课,听完感想颇多。下面就我个人谈谈对倪玲玲老师这节课的看法不成熟看法,如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谅解。

一、从教学基本功来看,倪老师虽然是一个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但她的教学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教学中,倪教师的语言生动准确,板书工整规范,课堂调控能力强,教学富有条理,ppt课件做的漂亮,演示过程有条有理。

二、从教材处理来看,倪老师对于教材的处理还欠缺火候,不敢大胆尝试教学改革,这可能是新教师的通病。我们中职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差,所以我们教师备教案时要从学生的学情来考虑,最好把学生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来教。事实上,我们中职学生没有几个数学基础好的,很多学生会因为一节或两节课听不懂数学课,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倪老师的这节课,从引入看,设置的情境问题起点比较高,问的是“船从码头出发,先向东行驶20公里,再向北行驶20公里,请问船的位置在哪?”。这个问题跟后面的讲解的例题内容大致相同,结果倪老师一提问,所有学生都蒙住了,课堂一下沉闷下来,还好倪老师教学机智比较好,马上转移话题打破冷场,从另一个角度作引导。在讲解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时,倪老师一再强调三角形加法法则要注意“首尾相接首尾连”,但还是没有把向量相加的方向指向讲清楚,确切的说“两个向量连接相加,它的方向由向量最初的起点指向向量最后的终点”。另外,在讲解两个向量求和作图之前,最好能把向量相等的定义事先复习下,这样可以这个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三、从课堂的.动态生成来看,这节课的师生互动性不强,课堂问题形式单一。课堂问题大都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群答形式,不利于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与发觉学生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如果课堂中,能穿插个别提问或其它形式的教学方式,可能对活跃课堂氛围会更好,课堂教学可能会更有效。

四、从教学评价机制来看,这节课还缺少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中肯的评价,都是对学生的鼓励。现代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这方面,我们可能都不够重视,今后要多改观。

《高一数学评课稿(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