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某区专题调研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讲话稿
今天到xx区调研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在广大职工和企业中进一步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首先,感谢xx区委以及笕桥街道党工委、万事利集团一直以来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经常讲,工会工作要有“三个一”:一是要有一个开明的领导,二是要有一个敬业的主席,三是要有一支奋进的团队。这两年,xx的工会工作亮点不断、精彩纷呈,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进步和发展,就是因为各级党委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支持。
前段时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工匠精神,强调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中国经济的走向指明了方向,也为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我认为,各级工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首先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如果大家都能够像万事利这样重视技术创新,重视工匠精神,都能够像廷芳创新工作室那样不断地创新,像友云同志那样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认认真真、执着奉献,我们的经济转型就有希望,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
为什么万事利四十年来经久不衰,成为xx工业经济的常青树?究其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坚守,坚守主业,坚守实体,坚守阵地。这种坚守,究其本质,是一种内心的强大和定力,非常难能可贵。第二是执着。这种执着,体现在对事业的追求、对丝绸的热爱,专心钻研,锲而不舍,心无旁骛。第三是创新,不断适应市场新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推出新品牌。第四是重视文化。那种对丝绸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那种现实与古代、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在万事利迸发出了极大的活力和创造力。第五是关爱,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关心企业,企业和员工之间良性互动,使得万事利从小到大、由大变强,不断走向新的辉煌。所以,万事利能够四十年坚守如一,就是工匠精神。
何谓工匠精神?我认为,工匠精神应该包含四层含义。
第一,它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工匠们对产品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那种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
第二,它是一种追求。这种追求,是一种以质取胜的价值取向,以及工匠们对自己所热爱的事比他所热爱的这件事所产生的金钱还要热爱。这就是职业追求,这就是人生追求。
第三,它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就是锲而不舍、坚如磐石、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现在,范文内容地图社会浮躁,都想当老板,哪来这么多的老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非常好的举措,但如果没有工匠精神,创业就没有精神寄托。
第四,它是一种氛围。什么氛围?就是全社会对工匠们的一种敬意,以及全社会给予工匠们较高的社会地位。我认为,自古以来,中国不缺工匠,但缺少工匠精神。何以见得?比如,《卖油翁》里的卖油翁,他就是工匠。他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到什么程度?油从铜板的孔里倒进去都不会碰到铜板。比如,庖丁解牛,一刀下去以后,骨头归骨头,肉归肉。这就是日积月累,就是钻研,就是执著,就是锲而不舍。所以,他们成为了工匠。但是,为什么缺少工匠精神呢?因为没有形成工匠的社会氛围。为什么没有形成社会氛围?孔夫子讲“君子不器”,说的是驾驭人的人是不去做具体事情的。《神童诗》里讲,“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读书,就是做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朝成名以后就当官去了。由此可见,官本位的思想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烧掉阿房宫的项羽口口相传,建造阿房宫的技师默默无闻;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千古留传,修建岳阳楼的技师没有人知道。这就是儒家文化对匠人的贬低。毛主席讲,要取其精华,热门思想汇报去其糟粕。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就应该是这种态度,对工匠也一样。西方为什么有工匠精神?因为西方的历史,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既是一部思想史,又是一部艺术史,更是一部工匠史。达芬奇不光是画家,还是建筑师。为什么我们都知道瓦特?因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很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伴随着它的是工匠史、文化史、思想史。
为什么要弘扬工匠精神?我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弘扬工匠精神,有其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核心是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新发展理念,就是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桥梁、通道和途径。所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理念,或者叫新经济观,是对经济发展更全面的、更深刻的认识。为什么说新发展理念与工匠精神有关系呢?比如,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把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生产的产品能够提高质量,提高效益。alphago以4:1打败了李世石,这不是机器人打败我们人类。alphago是人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结合的一个产品。正是因为有了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人类才打造出了al
第2篇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讲话稿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讲话稿
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中国技工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夺金摘银,为何难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这段时间,这一话题引发热议。强烈的不可思议背后,可能有一些我们忽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
现在主流观点认为技术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这一观点存在片面性。技能人才很重要,但决定产品质量的,难道仅仅是技术人才吗?那些最普通的工人难道就不重要吗?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都是制造业中的基础部分。真正的问题还是出现在基础部分,即基础秩序紊乱的问题。
任何领域都存在一种基础秩序,基础秩序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该领域是否健康。对于制造业来说,基础秩序就是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现在,很少有人不把人才当回事了。但在企业,人才更多还是指向销售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如此一列举,问题出现了,企业大量的人员是普通工人,可在人才的筐里,并没有普通工人的一席之地。具体到现实中,一个普通工人干得再好,也不被称为人才,也很难在收入、地位和前途上,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前些年,人们集体追过“国民床单”。上海货吃香的时代也是劳动最光荣的时代,这难道是偶然的邂逅吗?普通工人是技术人才的源泉,普通工人的勤奋勤勉与技术人才的创新创造,在精神上具有同向性。一个企业存在大量工人“混日子”,怎么会出现技术人才“挑担子”?又怎么会有过硬的产品?
不管何时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基础,不管怎样都不能打破基础秩序。如果基础秩序乱了,劳动价值不能体现,就会“反者道之动”。这就是今天弘扬“工匠精神” 的原因所在。“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勤奋勤勉,还包括创新创造。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同样体现了勤奋勤勉和创新创造的统一。相对于呼吁“工匠精神”,更应该思考如何培养和激发这种精神。
“工匠精神”永远都不过时。造得出高铁却造不好圆珠笔,有技术人才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基础秩序紊乱,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当前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所有勤奋勤勉、创新创造的人,都能有前途有地位有收入。当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形成了,所有的劳动者都能爱岗敬业,还愁不会人才涌现吗?
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