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是关乎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标准化管理则是保障这一环节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新手往往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对标准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1. 明确目标与责任
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应设立明确的安全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这不仅需要在项目启动初期就设定,而且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断强调,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明白自己的职责。
2. 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章制度
制定一套全面、细致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基础。规章制度应涵盖施工全过程,包括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应急处理等方面。规章制度要易于理解和执行,避免过于复杂,导致执行困难。
3. 安全教育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新手可能在培训初期会感到困惑,但这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可能会忽视潜在的风险。
4. 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此外,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5. 风险评估与预防
在施工前,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的危险源,并制定预防措施。尽管新手可能对此感到陌生,但通过学习和实践,他们能逐渐掌握这种方法。
6. 应急预案
设立应急预案,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迅速响应。预案应包括事故报告、救援行动和后期处理等内容,以减少损失。
7. 持续改进
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以适应工程变化。
以上所述的管理标准涉及目标设定、规章制度制定、安全培训、现场管理、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等多方面。
主要包括安全目标设定、安全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现场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以及持续改进机制。
在书写这些管理标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专业术语过多,方便理解。
- 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定制,而非一刀切。
- 逻辑清晰,各环节之间要有逻辑关联,便于执行。
- 强调实践经验,避免空洞的理论描述。
管理标准书写的格式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明确、简短地概括内容;
2)引言:介绍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
3)主体:详细阐述各个管理标准及其实施方法;
4)附录:可包括相关表格、流程图等辅助材料;
5)修订记录:记录标准的更新和修改情况。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实际,持续优化,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保障工程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自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着,一个个被现代人类发掘的古建筑遗址及现存完好的雄伟建筑见证了人类的文明的足迹。走在21世纪的中国,更有一个个超级工程的出现,展现出人类的现代文明在建筑领域的伟大智慧。21世纪的中国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建筑领域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因而一个新的名词在建筑领域诞生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引着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建设,为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技术标准。
何为“安全生产标准化”?2023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管理规范》对其进行了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规范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建设。
目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工业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表现在建设领域安全事故风险增大,处于事故易发期,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
现代的建设工程项目其为一个巨系统,其项目安全目标控制集中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因而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落实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采用pdca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不断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在安全标准化方案实施过程中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生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施工单位应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及项目特征首要工作即是制定其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明确工伤、工亡事故指标;无伤亡事故指标;危险源管理指标;安全投入指标;职业危害防治指标等。其目标的各项指标的制定应全体人员参与,各部门能够各施其职共同努力,自上而下切实可行,形成以总目标为核心的完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体系。为保证实施过程不偏离安全目标值,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组织检查和考核,在目标完成后要及时组织对目标体系的评价,从中找出管理运行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积累经验。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为其项目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配置应根据项目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满足国家《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后,应明确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各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提取相应的安全费用,并制定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制度,明确其具体的使用范围、管理监督程序、建立安全费用台账。施工单位应当在季度或年度的财务报告中披露其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费用提取和具体使用情况,确保其安全经费的有效使用。
施工单位自项目开工建设人员入场时应及时登记所有进场人员信息,因项目人员流动性大,因而其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其出入场人员信息登记。对进场所有人员应做到三级安全教育,对特定的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前做到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开工设备进场,涉及到大型临时设备安装如拌合站、塔吊等特种设备必须制定安全专项方案,特种设备安装后需经当地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报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登记后方可生产使用。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测并制定其台账记录。设备生产使用原则上定人定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备案登记。
对于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及生产过程的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中最为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物料自身的安全特性及其流动情况、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器材的定制机使用情况、安全通道的占用情况及作业环境的变化情况等,都必须处于动态的监控状态。监控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动态的隐患排查,发现存在的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及时整改治理发现的隐患。对于大部分建设项目来讲,现场最为常见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及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在各项作业活动前对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充分的危险因素分析辨识与评估,在分析辨识及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其切实可行的安全控制措施。从安全事故统计看,其事故发生原因归纳主要集中表现于两点:一是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打击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保证物和环境处于安全状态。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整个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对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编制可靠、可执行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不仅包括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而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等。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本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应急救援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因抢就人员、防止事故扩大机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事故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的级别由相应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组织相应的事故调查组,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细则制定,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指导安全生产管理。
6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