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
栏目

制冷安全操作11篇

发布时间:2023-02-25 热度:87

制冷安全操作

第1篇 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安全操作措施

1、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0.8mpa,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2、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3、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4、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5、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6、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7、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8、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10、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第2篇 冷库相关氨制冷安全操作

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查看记录,了解压缩机运行情况

(2)检查压缩机各运转部分是否有障碍物

(3)检查润滑油是否达到要求

(4)检查控制台上压力表阀是否开启

(5)检查压缩机地脚螺丝是否松动,安全装置是否合乎要求

(6)检查系统中各有关阀门是否按工作要求开启或关闭

二、开机

(1)向压缩机和蒸发冷凝器供水

(2)将压缩机先盘车几圈

(3)打开排气阀门,检查高低压的气密性

(4)检查能量调节手柄是否在“0”位

(5)启动压缩机,按照启动程序直至压缩机运转正常

(6)调节系统各有关阀门,启动氨泵直至系统正常运行

(7)作好记录

三、运行中检查

系统进入正常运行后,每隔2个小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做好记录。系统运行中,操作人员做到:勤看、勤摸、勤听,认真观察系统中的每一个运行设备,做好安全生产。

四、停机

(1)停止氨泵,调节系统中的各阀门

(2)按照压缩机停止程序停止压缩机,并做好记录,非正常停止必须注明停车原因,并在压缩机上挂警告标志。

(3)压缩机停止5分钟后关闭冷却水。

第3篇 制冷设备安全操作守则

一、开机前的准备

(一)开机前应首先查看运行记录或维修记录,了解制冷压缩机的情况,保证压缩机无病启动。

(二)检查制冷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开机前应对制冷压缩机及制冷系统进行下列检查:

1、 检查压缩机四周是否有杂物,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2、 检查压缩机转子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

3、 检查各自动保护装置是否满足要求。

4、 检查个开关装置是否正常,检查电源是否符合启动要求。

5、 检查油位是否符合要求,油位应保持在试镜的1/2—2/3处。

6、 检查系统中所有阀门所处的状态,吸气截止阀、加油阀、旁通阀应关闭。其它油、气循环管道上阀门都应开启,特别注意压缩机排气口至冷凝器之间管路上阀门都应开启,油路系统必须畅通、油泵正常工作。

7、 检查冷却水、冷媒水路应畅通,且调节水阀、水泵应能正常工作。

8、 检查滑阀是否在0﹪的位置。

9、 观察高低压情况,应处于均压状态。

二、开机安全操作

(一)第一次启动

1、打开冷却水和冷媒水系统,使其正常循环,冷凝器、蒸发器处于正常状态。然后启动油泵,使油路循环几分钟停止油泵。对压缩机手动盘车,应转动灵活。

2、合上电源控制开关,检查各控制灯指示是否正常。

3、启动油泵、调节油压,使之达到规定值,检查加、减负载滑阀是否正常。

4、将负载滑阀调至0位,启动压缩机,缓慢开启吸气阀。

5、检查调节油压,使之高于排气压力0.15-0.3mpa.

6、逐渐增加负载,并相应调节供液阀、观察吸气压力、排气压力、油温、油压、油位及机组是否有异常响声,若一切正常可增至满负荷运行。

(二)正常开车

1、启动冷却水泵和冷媒水泵,是冷却水正常循环。

2、检查排气截止阀、油过滤器前后阀、表阀是否已开启。

3、打开电源控制开关、检查电压、控制灯是否正常。

4、油温低于30℃时,应开启加热器,使油温加之40℃以上,方可打开油冷器。

5、启动油泵,检查油压、调整负载滑阀归零位。

6、启动压缩机,正常运行后,缓慢开启吸气阀,观察油压是否高于排压0.15-0.3mpa.

7、根据情况开启供液阀,注意观察吸气压力和其他运行参数,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8、系统正常运行时,应注意观察并定时记录吸压、排压、吸温、排温、油温、油位、电压、电流值等各运行参数。

三、停机安全操作

1、关闭供液阀,调整负载滑阀,关小吸气阀。

2、待系统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按下停机按钮,关闭吸气阀。

3、负载滑阀到零位后,停油泵、关油冷却器。

4、冷却水泵再运行一段时间,系统压力下降后可停止运行。

5、切断机组电源。

6、做好停车记录。

四、安全注意事项

1、压缩机油泵启动后,10-15s之内应达到规定的油压,机组正常运行后,油压应高于排压0.15-0.3mpa,若低于0.1mpa,应调节油压或停机检查。

2、保证油温在规定范围内。

3、注意压缩机各部位的温度和声音,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

4、调节能量,使制冷量与负荷相适应。

5、调节压缩机的内容积比,是排气压力接近或等于冷凝压力。

6、经常清洗各系统滤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7、加载时应缓慢加,与供液相适应,防止吸气压力保护停机或油冷却器中冷剂过多。

8、值班人员应做好运行记录。

第4篇 制冷设备安全操作规定

1本规定执行gb9237-2001《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适用于以氨(r717)、氟(r22)作为工作介质的制冷设备及冷藏库。

2 制冷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法定机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3 制冷操作人员在岗期间,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设备事故。保证制冷设备安全运行。严格执行库房温度要求,保持储存货物质量。节约能源。

4 制冷操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努力学习制冷安全操作技术,排除设备隐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学习制冷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防止设备突发性事故的发生。要做到四要:要确保制冷设备安全运行;要保证库房和制池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要充分发挥设备制冷效率,降低水、电、油、氨(氟)的消耗。。四勤:勤看仪表;勤摸机器温度;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了解制冰生产和库房进出货情况。四及时:及时放油;及时冲霜;及时放空气;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

5 必须如实填写制冷运行记录,监督出入库工作,减少出入库时间和次数,以控制库温的波动度。定时做好巡回检查工作,密切监视设备运行,润滑,冷却,压力,温度等参数并及时调整。时刻注意防火、防盗、防冻、防泄漏。库内各单元房间呼救信号必须保持灵敏可靠。坚决制止他人的违章操作,拒绝执行他人的违章指挥。严禁酒后上岗。保证安全运行。

6 处理制冷剂泄漏事故时,应使用防毒面具,乳胶手套等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得造成环境污染和超标排放。气温达到零度以下时,停机后要排尽设备、管道内的积水,防止冻裂设备和管道。

7 必须按规定配备和正确使用消防器材,防护用品,工具等,并做到定点存放,定期检查更换。

8 认真监护冷库设备及附属设施,发现损坏,及时修复。机房内保持空气流通,库房、机房、配电室内严禁烟火。

9 冷藏库保管员必须熟悉库房的结构、温度和储藏货物的特性。非砖混结构的墙体,存放货物时,必须堆码整齐稳固,距离墙体不得小于40厘米。不稳定的物品禁止超高存放。

10 存放货物必须坚持归类合理,先进先出、便于存取,堆放牢固,分类挂牌存放,留出足够的通风散热和叉车、人员进出的通道。充分利用库房空间,合理储藏货物。

11 加强对出入库时间、库温要求、品种数量、人员等的登记管理工作,合理统筹安排,尽量缩短出入库时间,减少出入库频次,保障冷库安全贮藏,经济运行。

12 变质货物禁止入库,经常检查库存货物质量,发现异常,查明原因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13 库房内不得私自代存货物,不得将没有密封包装的有异味的物品入库。

14 经常保持库房的卫生清洁,做到货物摆放整齐,地面无积水、无尘土、无杂物,墙壁无污点,闲置物品,托盘、桶盖等杂物,随时清除。

第5篇 制冷机组的安全操作规范

一、启动前的准备

设备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场地周围的环境清扫,设备本体和有关附属设备的清洁情况处理。

2、电源电压的检查。

3、制冷设备中各种阀门通断情况及液位的检查。

4、能力调节装置应置于最小档位,以便于制冷压缩机空载启动。

5、检查蒸发冷凝器上的水池是否有水,如果缺水要及时补水。

6、确保油位的正确,视镜的1/3至2/3处。

7、所有的温度控制设定在预期的运行温度值。

8、确保没有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并会损坏压缩机。

二、制冷设备的启动运行

制冷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注意对启动程序,运行巡视检查内容和周期以及运行中的主要调节方法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正确启动设备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6篇 氨制冷系统安全操作防护措施

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 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一、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二、安全装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如压力、温度等),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动作,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

1、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5、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6、冻结站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7、冻结站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灭火器材,已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

三、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冻安工均须持证上岗,确保安全操作。

1、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检漏、排污、抽真空,当确认系统无泄漏时,方可充灌制冷剂。

2、像容器内充灌制冷剂时,阀门开启操作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坏。

3、制冷系统中,存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

4、为避免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在冻结站和辅助设备间不能有明火,冬季严禁用明火取暖。

5、检修设备和管道时,在制冷剂未抽空或未置换完全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严禁拆卸设备进行焊接作业。

四、事故救援与紧急救护

各项目部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处审批后执行,必要时要进行演练。

项目部应配备专兼职医生,也2可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保证在人员发生氨中毒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冻氨工亦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

项目部应备有硼酸水、凡士林以及其他必备的药品,以备急用。

第7篇 氨制冷作业安全操作要点

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对生产运行中所出现的异常危险情况,防止发生爆炸或重大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但由于错误的操作方式或违反安全技术规程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制冷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制定科学而合理、实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2、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尤其是在系统启动运行的初期阶段),如发现运行中出现异常或根据运行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有可能发生异常时,要及时进行运行调整。如果自动调节不能奏效时,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如运行中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出现异常高压,发生湿冲程,液爆、液击等误操作都将会发生设备重大事故。

一、阀门的安全操作

阀门的启闭操作是制冷操作中的主要工作。阀门的作用是控制和引导制冷剂的流量和流向,切断的导通设备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外界的联系。阀门的操作不当肯定会引起不安全因素而出现故障。所以,阀门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免造成事故。操作阀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阀门的操作一定要做到认准对象,决不能要开甲阀门时而误将不应打开的乙阀门打开而造成人为事故。

2、开启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阀门、冷凝器或储液器的出(供)液阀时一定要缓慢进行,甚至要开、停交叉进行,以避免由于开启速度过快而造成制冷压缩机的湿冲程,同时在开启过程中注意倾听制冷剂的流动声音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各种阀门在开启过程中,尤其在接近最大开度时,一定要缓缓扳动手轮,不得用力过大,以免造成阀芯被阀体卡住、阀板脱落等现象。而且在阀门处于最大开度时(以手轮扳不动为限)应将手轮回转1~2圈。因为对于一般阀门而言,其开度在70% ~100%之间时流量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避免操作者在不了解阀门是开或关的状态时进行开启操作而由于用力过大使阀杆变形或断裂。

4、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和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的阀门关闭。尤其在工作状态下,供液管、排液管、液态制冷剂调节站等管道一般是充满液体的,在停机前都应进行适当抽空。否则,当在满液情况下,关闭设备或管道的进、出口截止阀时,因吸收外界热量,液体产生体积膨胀而使设备或管道引起爆炸事故,通常称为“液爆”。一般情况下,液爆大都在阀门处崩裂。防止液爆的正确操作是:在关闭液管阀门时,应将管内的液体抽空后再关闭。在特殊情况下,液管不能抽空时,应将液管一端阀门关闭,另一端与设备连接阀处于开启状态,如在压缩机全部停止运转时,首先应关闭储液器的供液阀,待系统及液管抽空后再关闭去调节站的总供液阀。

在制冷系统中,可能发生液爆的部位应特别加以注意,这些部位有:冷凝器与高压储液器之间的液体管道;高压储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两端有截止阀的液体管道;高压设备的液位计,在氨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液体分配站,气液分离器出口阀至蒸发器(或排管)间的管道,低压循环储液器出口阀至氨泵吸入端的管道;氨泵供液管道;容器至紧急泄氨器之间的液体管道;所有可能造成液封的管道。

5、长期不进行启闭的阀门,应定期进行启闭灵活性的检查工作。压缩机至冷凝器总管上的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只有全部停车检查时或因事故需要截断管路时(压缩机全部停车后)才可以关闭有关阀门。待事故排除完毕,应全部开启,挂上禁止关闭的牌子,并做好记录,以免开车时出现差错而引起事故。各种备用阀、充液阀、排污阀等,平时应关闭并拆除手轮或加铅封。对连通大气的管接头应加闷盖,防止误开阀门造成事故。

6、所有控制阀手轮上,可以挂启闭牌,调节站上的阀门应注明控制某冷间或某设备的标志,最好在所有靠近阀门的管道上标上制冷剂的流向箭头。

二、设备的安全操作

1、玻璃管液面指示器角阀平时应呈全开启状态。应在一个月左右开关一次,试验其灵活性。开阀时应先开气相体阀,后开液相体阀。关闭时,应先关液相体阀,后关气体相阀。

这样操作,可使玻璃管先承受气相所提供的压力,万一玻璃管不能耐压发生意外,事故可小些。对玻璃指示器阀要求在开启状态时必须呈全开状态,不能只开几圈。因为只有当指示器阀呈全开状态,当玻璃管发生意外爆裂时,阀内钢珠可在容器内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值作用下,密闭地被压紧在指示器阀的内阀座上;若不是呈全开状态,阀芯顶住钢珠,钢珠就不能压紧在阀的内阀座上,不能起安全保护作用。

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定期送检,浮球阀、电磁阀和远距离液位指示器等零件,要进行定期检查、清洗和校正。

3、为了便于安全阀的调试、检测和更换、安全阀前可装设截止阀,但在正常情况下截止阀应处于常开状态。

4、放空器、集油器上减压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以防止容器内的压力升高,保证安全。

5、冬季设备停止运行时,要及时将冷凝器、压缩机缸盖冷却器、油冷却器及水管中的剩水放尽,以防冻坏设备。

6、低压设备如果长期停用,应定期进行设备抽气减压,或抽出氨液,以防止在停用期间因温度升高造成压力超高的危险。

7、配组式双级压缩机停机时,必须先停低压级压缩机,待中间压力降至0.1mpa后再停高压级压缩机。

8、中间冷却器在停用期间,压力不得超过0.5mpa,如超过0.5mpa,要进行及时排液降压处理,并查明原因加以消除。

三、设备与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在设备与管道检修前应准备好水管、通风机、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防护服装及临时急救物品等,以便在拆检中由于阀门泄露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可及时抢救。

为防止制冷系统检修时因设备内残存的制冷剂造成操作者的中毒和窒息,尤其是避免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后通明火而发生爆炸,以及氟里昂制冷剂在遇到明火而分解出剧毒物质,在制冷剂未抽完或未置换完全而未与大气接通时,严禁拆卸机器设备或对设备附件进行焊接作业。

在抢修制冷设备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尤其对于集中控制的系统,必须在电源开关、控制操作柜等处挂上工作牌,检修完后由检修者亲自取下,其他人无权乱动。

在制冷机房、泵房进行设备和阀门检修时,必须使用36v以下电压的照明电源,潮湿地区应采用12v以下的照明电源。

在检修制冷系统的管道时,如果需要更换或增添新管路时,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缝钢管,坚决禁止使用水煤气钢管(有缝钢管)。

四、充灌制冷剂的安全操作

充灌制冷剂的准备工作及整个充灌过程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充灌之前准备好各种工具和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开关制冷剂钢瓶时,应站在阀门接管的侧面缓慢开启,以防伤人。钢瓶角阀冻住时,应将钢瓶移到暖和的地方解冻或用温水淋浇角阀解冻,绝不允许用明火烘烤。

钢瓶应远离高温热源,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充灌现场严禁吸烟或明火作业。

第8篇 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操作与防护措施

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 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一、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二、安全装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如压力、温度等),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动作,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

1、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5、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6、冻结站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7、冻结站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灭火器材,已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

三、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冻安工均须持证上岗,确保安全操作。

1、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检漏、排污、抽真空,当确认系统无泄漏时,方可充灌制冷剂。

2、像容器内充灌制冷剂时,阀门开启操作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坏。

3、制冷系统中,存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

4、为避免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在冻结站和辅助设备间不能有明火,冬季严禁用明火取暖。

5、检修设备和管道时,在制冷剂未抽空或未置换完全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严禁拆卸设备进行焊接作业。

四、事故救援与紧急救护

各项目部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处审批后执行,必要时要进行演练。

项目部应配备专兼职医生,也2可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保证在人员发生氨中毒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冻氨工亦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

项目部应备有硼酸水、凡士林以及其他必备的药品,以备急用。

第9篇 制冷机组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一、启动前的准备

设备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场地周围的环境清扫,设备本体和有关附属设备的清洁情况处理。

2、电源电压的检查。

3、制冷设备中各种阀门通断情况及液位的检查。

4、能力调节装置应置于最小档位,以便于制冷压缩机空载启动。

5、检查蒸发冷凝器上的水池是否有水,如果缺水要及时补水。

6、确保油位的正确,视镜的1/3至2/3处。

7、所有的温度控制设定在预期的运行温度值。

8、确保没有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并会损坏压缩机。

二、制冷设备的启动运行

制冷设备在启动运行中应注意对启动程序,运行巡视检查内容和周期以及运行中的主要调节方法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正确启动设备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10篇 氨制冷作业 安全操作要点

制冷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对生产运行中所出现的异常危险情况,防止发生爆炸或重大事故起到了良好的保证作用。但由于错误的操作方式或违反安全技术规程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制冷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制定科学而合理、实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2、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尤其是在系统启动运行的初期阶段),如发现运行中出现异常或根据运行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有可能发生异常时,要及时进行运行调整。如果自动调节不能奏效时,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如运行中制冷系统的高压部分出现异常高压,发生湿冲程,液爆、液击等误操作都将会发生设备重大事故。

一、阀门的安全操作

阀门的启闭操作是制冷操作中的主要工作。阀门的作用是控制和引导制冷剂的流量和流向,切断的导通设备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外界的联系。阀门的操作不当肯定会引起不安全因素而出现故障。所以,阀门的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免造成事故。操作阀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阀门的操作一定要做到认准对象,决不能要开甲阀门时而误将不应打开的乙阀门打开而造成人为事故。

2、开启制冷压缩机的吸气阀门、冷凝器或储液器的出(供)液阀时一定要缓慢进行,甚至要开、停交叉进行,以避免由于开启速度过快而造成制冷压缩机的湿冲程,同时在开启过程中注意倾听制冷剂的流动声音是否正常,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各种阀门在开启过程中,尤其在接近最大开度时,一定要缓缓扳动手轮,不得用力过大,以免造成阀芯被阀体卡住、阀板脱落等现象。而且在阀门处于最大开度时(以手轮扳不动为限)应将手轮回转1~2圈。因为对于一般阀门而言,其开度在70% ~100%之间时流量变化不大。这样就可以避免操作者在不了解阀门是开或关的状态时进行开启操作而由于用力过大使阀杆变形或断裂。

4、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和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的阀门关闭。尤其在工作状态下,供液管、排液管、液态制冷剂调节站等管道一般是充满液体的,在停机前都应进行适当抽空。否则,当在满液情况下,关闭设备或管道的进、出口截止阀时,因吸收外界热量,液体产生体积膨胀而使设备或管道引起爆炸事故,通常称为“液爆”。一般情况下,液爆大都在阀门处崩裂。防止液爆的正确操作是:在关闭液管阀门时,应将管内的液体抽空后再关闭。在特殊情况下,液管不能抽空时,应将液管一端阀门关闭,另一端与设备连接阀处于开启状态,如在压缩机全部停止运转时,首先应关闭储液器的供液阀,待系统及液管抽空后再关闭去调节站的总供液阀。

在制冷系统中,可能发生液爆的部位应特别加以注意,这些部位有:冷凝器与高压储液器之间的液体管道;高压储液器至膨胀阀之间的管道;两端有截止阀的液体管道;高压设备的液位计,在氨容器之间的液体平衡管;液体分配站,气液分离器出口阀至蒸发器(或排管)间的管道,低压循环储液器出口阀至氨泵吸入端的管道;氨泵供液管道;容器至紧急泄氨器之间的液体管道;所有可能造成液封的管道。

5、长期不进行启闭的阀门,应定期进行启闭灵活性的检查工作。压缩机至冷凝器总管上的各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只有全部停车检查时或因事故需要截断管路时(压缩机全部停车后)才可以关闭有关阀门。待事故排除完毕,应全部开启,挂上禁止关闭的牌子,并做好记录,以免开车时出现差错而引起事故。各种备用阀、充液阀、排污阀等,平时应关闭并拆除手轮或加铅封。对连通大气的管接头应加闷盖,防止误开阀门造成事故。

6、所有控制阀手轮上,可以挂启闭牌,调节站上的阀门应注明控制某冷间或某设备的标志,最好在所有靠近阀门的管道上标上制冷剂的流向箭头。

二、设备的安全操作

1、玻璃管液面指示器角阀平时应呈全开启状态。应在一个月左右开关一次,试验其灵活性。开阀时应先开气相体阀,后开液相体阀。关闭时,应先关液相体阀,后关气体相阀。

这样操作,可使玻璃管先承受气相所提供的压力,万一玻璃管不能耐压发生意外,事故可小些。对玻璃指示器阀要求在开启状态时必须呈全开状态,不能只开几圈。因为只有当指示器阀呈全开状态,当玻璃管发生意外爆裂时,阀内钢珠可在容器内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值作用下,密闭地被压紧在指示器阀的内阀座上;若不是呈全开状态,阀芯顶住钢珠,钢珠就不能压紧在阀的内阀座上,不能起安全保护作用。

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定期送检,浮球阀、电磁阀和远距离液位指示器等零件,要进行定期检查、清洗和校正。

3、为了便于安全阀的调试、检测和更换、安全阀前可装设截止阀,但在正常情况下截止阀应处于常开状态。

4、放空器、集油器上减压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以防止容器内的压力升高,保证安全。

5、冬季设备停止运行时,要及时将冷凝器、压缩机缸盖冷却器、油冷却器及水管中的剩水放尽,以防冻坏设备。

6、低压设备如果长期停用,应定期进行设备抽气减压,或抽出氨液,以防止在停用期间因温度升高造成压力超高的危险。

7、配组式双级压缩机停机时,必须先停低压级压缩机,待中间压力降至0.1mpa后再停高压级压缩机。

8、中间冷却器在停用期间,压力不得超过0.5mpa,如超过0.5mpa,要进行及时排液降压处理,并查明原因加以消除。

三、设备与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在设备与管道检修前应准备好水管、通风机、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防护服装及临时急救物品等,以便在拆检中由于阀门泄露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时可及时抢救。

为防止制冷系统检修时因设备内残存的制冷剂造成操作者的中毒和窒息,尤其是避免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后通明火而发生爆炸,以及氟里昂制冷剂在遇到明火而分解出剧毒物质,在制冷剂未抽完或未置换完全而未与大气接通时,严禁拆卸机器设备或对设备附件进行焊接作业。

在抢修制冷设备时,为了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尤其对于集中控制的系统,必须在电源开关、控制操作柜等处挂上工作牌,检修完后由检修者亲自取下,其他人无权乱动。

在制冷机房、泵房进行设备和阀门检修时,必须使用36v以下电压的照明电源,潮湿地区应采用12v以下的照明电源。

在检修制冷系统的管道时,如果需要更换或增添新管路时,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无缝钢管,坚决禁止使用水煤气钢管(有缝钢管)。

四、充灌制冷剂的安全操作

充灌制冷剂的准备工作及整个充灌过程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充灌之前准备好各种工具和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开关制冷剂钢瓶时,应站在阀门接管的侧面缓慢开启,以防伤人。钢瓶角阀冻住时,应将钢瓶移到暖和的地方解冻或用温水淋浇角阀解冻,绝不允许用明火烘烤。

钢瓶应远离高温热源,不能放在太阳下曝晒。充灌现场严禁吸烟或明火作业。

第11篇 氨制冷装置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1、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0.8mpa,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2、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3、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4、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5、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6、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7、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8、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10、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制冷安全操作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