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措施
栏目

高校安全措施6篇

发布时间:2022-12-26 热度:98

高校安全措施

第1篇 高校工程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高校建筑工程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以便确保施工工地和一切临时设施的安全。雨季中应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及时疏浚,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2)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以防陷车和翻车事故的发生。对路基易受冲刷部分,应铺石块、焦渣、砾石等渗水防滑材料,或者设涵管排泄,以便保证路基的稳固。雨期中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抓紧抢救或晴天及时修好,以便消除隐患。

(3)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整个加固完毕,应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脚手架、井架底脚的埋深,缆风绳的地锚等应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大风大雨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马上处理,马道上必须钉好防滑条。雨季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等,保证雨季中正常供电。

(4)怕雨、怕潮、怕裂、怕倒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入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在较高处,或用蓬布封盖严密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

(5)根据土的性质、湿度和挖槽浓度按规程中规定放坡,并在建筑物四周做好截水沟或挡水堤,严防场内雨水倒灌。基槽也要挖好水沟、集水沟随时抽水,若基槽开挖后发现地下水较多时,可沿槽底开挖同一方向的引水沟,沟宽一般为200-300mm,沟深比槽底深200-300mm,将基槽内地下水引向集水坑,用抽水机排出,挖出的土方要及时运至场外,如需回填,应集中堆置于槽边3m以外。若槽外有机械行驶,应距槽边5m以外,手推车距槽边则应大于1m。

(6)吊装:堆放构件的地基要平整坚实,周围应做好排水。构件堆放或就位时,基垫木、临时支撑、插放或靠放一定要牢固可靠和安全。塔式起动机的新垫路基,必须用压路机逐层压实,石子路基要高出周围地面150mm,道木两旁就应加封木板,防止石子下滑。对垂直运输设备的基础提前做好灰土垫层,必要时还应改作混凝土垫层或基础。在整个雨季期间对塔吊路基和垂直运输设备基础,应严防雨水浸泡而发生事故。并装好防雷设施。电、气焊应采取措施触电、防引爆。

(7)屋面应在雨季前施工,并安装好水落管,以利雨季排水。

(8)室外散水应在雨季前施工完毕,以避免雨水浸入地基土而发生事故。

第2篇 高校工程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高校建筑工程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冬季拌制混凝土时,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

(2)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除满足热工计算要求外,一般以15-250c为宜,在加热养护时,养护前的温度亦不得低于200c,冬季拆除模板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气温之差不应超过200c,且不低于50c。

(3)当温度低于-200c时,严禁对低合金钢筋进行冷弯,以避免在钢筋弯曲处发生强化,造成钢筋脆化。

(4)蓄热法加砂石时,若采用炉灶焙烤,操作人员应穿隔热鞋;若采用锯末生石灰蓄热,则应选择安全配合比,经试验证明无误后,方可使用。

(5)电极加热时,应划定范围,并围上安全围栏,悬挂'有电危险'、'严禁行走'的警告牌,当采用边浇筑、边通电时,应将钢筋接地,地线深度不得小于1.0-1.5m;采用棒以单独插座与电源相联;电热时应采用逐个闸刀送电;并应设电压调整器控制电压,导体应有良好绝缘,连接牢固,且应多处设置测量点。

(6)采用暖棚法以火炉为热源时,应注意加强消防和防止煤气中毒。

(7)调拌化学附加剂时,应配戴口罩、手套,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刺激皮肤。

(8)高压泵房水箱间,应昼夜有人值班,室内生的火炉必须与可燃物保持1m以上的距离。

(9)各种有毒物品、油料、氧气、乙炔(电石)等应设专库存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领发料制度。

(10)脚手架和上人棒、斜道、浇筑混凝土的临时运输马道等应牢靠平稳,大风雪后要认真清扫,并及时消除隐患。

(11)冬期混凝土强度必需有技术人员批准,方可拆模,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有冻害现象,应暂停,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对已拆除的模板应用保温材料对混凝土加以遮盖。

(12)冬期施工前应组织现场职工进行冬施安全和消防的宣传教育。并制定安全生产、防滑、防冻、防火、防爆、防中毒等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教育职工严格遵守。

第3篇 高校工程防火安全措施

高校建筑工程防火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和管理

1)施工现场的防火要求:施工现场放置消防器材处,应设置明显标志,夜间设红色警示灯,消防器材须垫高放置、周围3m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

2)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3)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烧堆放、仓库、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域。

4)施工现场的道路应畅通无阻,夜间应设照明,并加强值班巡逻。

5)不准在高夺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6)土建开工前应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与应敷设好室外消防水管、消防栓、砂、铁锹等。

7)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电石桶和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不得小于30m。

8)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的存放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m。

9)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完整而有效,否则严禁使用。

10)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①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工作业;施工现场明火作业,操作前必须办理用火证,经现场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并经现场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做好防护措施并派专人看火(监护)后,方可操作,用火证应限当天本人在规定地点使用。

③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

④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物时,不得进行焊、割;

⑤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或未排除之前,不准进行焊、割;

⑥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冷却层、隔间、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的前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⑦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

⑧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之前,不准焊、割。

⑨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

⑩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11)冬季施工采用煤炭取暖,应符合防水要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2)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管理

1)施工现场发生火警或火灾,应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部门,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抢救。

2)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共同做好现场保护,并会同消防单位进行现场斟察工作。

3)施工现场电气发生火情时,先切断电源,再使用砂土、二氧化碳、'1211'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得用水及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4)每日作业完毕后或焊工离开现场时,必须确认用火已熄灭,周围已无隐患,电闸已拉下,门已锁好,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木材加工等易燃、易爆作业同时上下交叉进行。高处焊接下方应设专人监护,中间应有防隔板。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区、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区物周围、严禁吸烟。

(3)施工现场仓库的防火

1)易燃仓库的设置

①易着火的仓库应设在水源充足、消防车能驶到的地方,并应设在下风方向。

②易燃露天仓库四周应有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作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碍物。

③贮量大的易燃仓库,应设两个以上的大门,并应将生活区、生活辅助和堆场分开布置。

④有明火的生产辅助区和生活用房与易燃堆垛之间,至少应保持30m的防火距离。有飞火的烟囱应布置在仓库的下风地带。

⑤易燃仓库堆料场与其他建筑物、铁路、架高电线的火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⑥易燃仓库堆料场应分堆垛和分组设置,每个堆垛面积为:木材(板材)不得大于300m2,稻草不得大于150m,锯末不得大于200m2堆垛与堆垛之间应留3m宽的消防通道。

⑦对易引起火灾的仓库,应将库房内、外按每500m2的区域分段设立防火墙,把建筑平面划分为若干个防火单元,以便考虑失火后阻止火势的扩散。

2)贮存

①对贮存的易燃货物应经常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②稻草、锯末、煤等材料的堆放垛,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应经常注意堆垛内的温湿度变化。发温度超过380c,或水分过低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自然起火。

③在易燃物堆垛附近不准生火烧饭,不准吸烟。

(4)易燃仓库的装卸管理

1)拖拉机不准进入仓库,堆料场进行装卸作业,其他车辆进入仓库或堆料场装卸时,应安装符合要求的火星熄灭器。

2)在仓库或堆料场进行吊装作业时,其机械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防产生火星,引起火灾。

3)装过化学危险的车,必须在清洗干净后方准装运易燃和可燃物。

(5)易燃仓库的用电管理

1)仓库和堆料场内一般应使用地下电缆,若有困难设置架空电力线时,架空电力线与露天易燃物堆垛的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

2)仓库和堆料场所使用的照明灯与易燃堆垛间至少应保持1m的距离。

3)安装的开关箱、接线盒,应距离堆垛外缘不小于1.5m,不准乱拉临时电气线路。

4)仓库或堆料场严禁使用碘钨类,以防电气设备起火。

5)对仓库或堆料场内电气设备,应经常检查和管理,贮存大量易燃品的仓库场地应设置独立的避雷装置。

第4篇 高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高校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必须按方案和规范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凡直接从事带电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施工现场的临时变电所应为现场施工专用,不得与(低压)外电线路联络。

(3)临时变电所的进线侧额定电压不宜高于10kv变电所内应设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变电器室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4)电缆配电路采用埋地和架空两种方法。埋地电缆应敷设与专用电缆沟槽内并每隔30m设'下有电缆'的提醒标志。

(5)室内配电线路和由绝缘导线、瓷瓶(塑料)夹等组成。接户线在档柜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外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cm。

(6)现场电气设备使用必须有合格证和经安全部门检查认可,电气设备必须按规定和要求接地。

(7)现场电气设备必须在线路上设漏电保护器,逐级设置,逐级保护。

(8)施工中不得在高压线下施工,搭设作业棚或堆放物件、材料及杂物等,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高压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塔吊的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架空线路的边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m。对达不到上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措施包括:屏障、遮栏、围栏、保护网以及标志牌等,护防设施的搭设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高压线路额定电压(kv)1-

线路边至棚栏的安全距离屋内

屋外82.5

风格

线路边至网状遮栏的安全距离屋内

屋外17.5

(9)塔吊、外用电梯必须按要求设置避雷装置,作业层脚手架上设避雷装置与主体避雷装置连通。

(10)触电急救

1)人体触电伤害事故发生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另一种方法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接触触电者。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则应使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如果是肺部暂停止呼吸,心脏暂停止跳动,或者肺部虽有呼吸,但是呼吸比较困难,这时必须毫不迟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

①人工呼吸法

将触电伤员身体伸直并仰卧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触开衣服、裤带、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接着救护者用一只手捏紧伤员鼻孔,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瓣开伤员嘴巴,取出伤员嘴里的异物(脱落的假牙等)。然后救护者紧贴着伤员的口吹气约2秒钟。这样吹气和放松应连续不断在进行下去,如果瓣不开嘴巴,可以捏紧伤员的下巴,紧贴着伤员的鼻孔吹气和放松。在人工呼吸法进行中,若伤员表现出回转象征(如眼皮闪动和嘴唇微动),应停止人工呼吸数秒钟,让其自然呼吸;若伤员还不能完全恢复自行呼吸,必须再进行人工呼吸,直至伤员能正常自行呼吸为止。人工呼吸应坚持长时间进行下去,在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死亡症状以前,切勿轻易放弃,死亡症状应由医生来判断。

②心脏按摩法

将触电伤员身体伸直平放在木板上,头部稍低。救护者应站在伤员一侧,将一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下端,另一只手迭于其上,靠救护者上身的重量向胸骨下端适当用力加压,使其陷下30mm左右,随即放松,让胸部自行弹起,这样有节奏地压和放松,每分钟约60-80次。若伤员肤色恢复,瞳孔缩小,动脉博动可以摸到,自发性呼吸恢复,则说明急救奏效。

2)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法可以同时进行。

在无特殊医疗措施的情况下,抢救伤员严禁注射强心剂药物。

第5篇 高校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必须按方案和规范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凡直接从事带电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施工现场的临时变电所应为现场施工专用,不得与(低压)外电线路联络。

(3)临时变电所的进线侧额定电压不宜高于10kv变电所内应设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变电器室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4)电缆配电路采用埋地和架空两种方法。埋地电缆应敷设与专用电缆沟槽内并每隔30m设'下有电缆'的提醒标志。

(5)室内配电线路和由绝缘导线、瓷瓶(塑料)夹等组成。接户线在档柜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外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cm。

(6)现场电气设备使用必须有合格证和经安全部门检查认可,电气设备必须按规定和要求接地。

(7)现场电气设备必须在线路上设漏电保护器,逐级设置,逐级保护。

(8)施工中不得在高压线下施工,搭设作业棚或堆放物件、材料及杂物等,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高压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塔吊的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架空线路的边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m。对达不到上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措施包括:屏障、遮栏、围栏、保护网以及标志牌等,护防设施的搭设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高压线路额定电压(kv)1-36103560110

线路边至棚栏的安全距离屋内

屋外82.5

风格

线路边至网状遮栏的安全距离屋内

屋外17.5

(9)塔吊、外用电梯必须按要求设置避雷装置,作业层脚手架上设避雷装置与主体避雷装置连通。

(10)触电急救

1)人体触电伤害事故发生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另一种方法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接触触电者。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则应使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如果是肺部暂停止呼吸,心脏暂停止跳动,或者肺部虽有呼吸,但是呼吸比较困难,这时必须毫不迟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

①人工呼吸法

将触电伤员身体伸直并仰卧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触开衣服、裤带、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接着救护者用一只手捏紧伤员鼻孔,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瓣开伤员嘴巴,取出伤员嘴里的异物(脱落的假牙等)。然后救护者紧贴着伤员的口吹气约2秒钟。这样吹气和放松应连续不断在进行下去,如果瓣不开嘴巴,可以捏紧伤员的下巴,紧贴着伤员的鼻孔吹气和放松。在人工呼吸法进行中,若伤员表现出回转象征(如眼皮闪动和嘴唇微动),应停止人工呼吸数秒钟,让其自然呼吸;若伤员还不能完全恢复自行呼吸,必须再进行人工呼吸,直至伤员能正常自行呼吸为止。人工呼吸应坚持长时间进行下去,在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死亡症状以前,切勿轻易放弃,死亡症状应由医生来判断。

②心脏按摩法

将触电伤员身体伸直平放在木板上,头部稍低。救护者应站在伤员一侧,将一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下端,另一只手迭于其上,靠救护者上身的重量向胸骨下端适当用力加压,使其陷下30mm左右,随即放松,让胸部自行弹起,这样有节奏地压和放松,每分钟约60-80次。若伤员肤色恢复,瞳孔缩小,动脉博动可以摸到,自发性呼吸恢复,则说明急救奏效。

2)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法可以同时进行。

在无特殊医疗措施的情况下,抢救伤员严禁注射强心剂药物。

第6篇 高校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要求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必须按方案和规范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凡直接从事带电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施工现场的临时变电所应为现场施工专用,不得与(低压)外电线路联络。

(3)临时变电所的进线侧额定电压不宜高于10kv变电所内应设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变电器室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4)电缆配电路采用埋地和架空两种方法。埋地电缆应敷设与专用电缆沟槽内并每隔30m设'下有电缆'的提醒标志。

(5)室内配电线路和由绝缘导线、瓷瓶(塑料)夹等组成。接户线在档柜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外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cm。

(6)现场电气设备使用必须有合格证和经安全部门检查认可,电气设备必须按规定和要求接地。

(7)现场电气设备必须在线路上设漏电保护器,逐级设置,逐级保护。

(8)施工中不得在高压线下施工,搭设作业棚或堆放物件、材料及杂物等,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高压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塔吊的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架空线路的边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m。对达不到上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措施包括:屏障、遮栏、围栏、保护网以及标志牌等,护防设施的搭设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高压线路额定电压(kv)1-

线路边至棚栏的安全距离屋内

屋外82.5

风格

线路边至网状遮栏的安全距离屋内

屋外17.5

(9)塔吊、外用电梯必须按要求设置避雷装置,作业层脚手架上设避雷装置与主体避雷装置连通。

(10)触电急救

1)人体触电伤害事故发生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另一种方法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布带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物品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的木棒、布带等)接触触电者。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则应使伤员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静卧休息;如果是肺部暂停止呼吸,心脏暂停止跳动,或者肺部虽有呼吸,但是呼吸比较困难,这时必须毫不迟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的方法

①人工呼吸法

将触电伤员身体伸直并仰卧在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触开衣服、裤带、使其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使舌根不致阻塞气道,接着救护者用一只手捏紧伤员鼻孔,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瓣开伤员嘴巴,取出伤员嘴里的异物(脱落的假牙等)。然后救护者紧贴着伤员的口吹气约2秒钟。这样吹气和放松应连续不断在进行下去,如果瓣不开嘴巴,可以捏紧伤员的下巴,紧贴着伤员的鼻孔吹气和放松。在人工呼吸法进行中,若伤员表现出回转象征(如眼皮闪动和嘴唇微动),应停止人工呼吸数秒钟,让其自然呼吸;若伤员还不能完全恢复自行呼吸,必须再进行人工呼吸,直至伤员能正常自行呼吸为止。人工呼吸应坚持长时间进行下去,在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死亡症状以前,切勿轻易放弃,死亡症状应由医生来判断。

②心脏按摩法

将触电伤员身体伸直平放在木板上,头部稍低。救护者应站在伤员一侧,将一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下端,另一只手迭于其上,靠救护者上身的重量向胸骨下端适当用力加压,使其陷下30mm左右,随即放松,让胸部自行弹起,这样有节奏地压和放松,每分钟约60-80次。若伤员肤色恢复,瞳孔缩小,动脉博动可以摸到,自发性呼吸恢复,则说明急救奏效。

2)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法可以同时进行。

在无特殊医疗措施的情况下,抢救伤员严禁注射强心剂药物。

《高校安全措施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