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集输系统供配电安全管理标准
1 本标准适用于集输系统供配电
2 引用标准:gb50183-9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
3 安全管理标准
3.1 一级油气集输厂(站)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3.2 配电室应设应急照明,门应外开并能自动关闭,应采用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电容器室应通风良好。
3.3 电缆沟应无积水,地沟应封堵。
3.4 用电设备用及线路走向应合理,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应符合安全规定,线路应无老化、破损和裸露现象。
3.5 配电间应有“当心触电”安全标牌,配电柜前应铺绝缘胶皮。
3.6 配电闸刀应挂“运行”、“检修”、“禁止合闸”等标牌,并与运行状
3.7 电气设备检修时,配电室送电闸刀应挂“禁止合闸”标牌,并有专人监护。
3.8 电气设备的接地应完好、可靠。
3.9 配电室内应按规定配齐合格的安全用具,并定期送检。
3.10 户外变压器应有围栏,有变压器室时应上锁。
4 变、配电室事故预案
4.1 火灾预防
4.1.1 变、配电室的屋顶、门、窗等防雨措施要完好,防止阴雨措施要完好,防止阴雨时漏雨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
4.1.2 门、窗、电缆沟、穿墙洞等处防小动物措施要完好,防止小鸟、老鼠等进入,造成短路发生火灾。
4.1.3 电缆沟、电缆沟墙壁一定要严密,防止油品、油气窜入、渗入,遇电火花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1.4 配电室正压通风设施、瓦斯报警仪等,要经常检查、保养、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4.1.5 变、配电室防过载、防过热、防接地、防接触不良、防电缆老化、防雷电接地等安全技术措施要齐全完好。
4.1.6 消防器材放置的地方要安全、干燥、取用方便。
4.2 火灾扑救:
4.2.1 电气设备着火,应立即用1211、co2、干粉等灭火器,对准着火点,直接扑救。但要注意灭火器至高压电气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4.2.2 配电室电缆沟油着火,先停电,再用干粉等灭火器等进行扑救,并注意保护电气设备和电缆。
4.2.3 配电室电缆沟、电气设备、房屋建筑等均已着火,火势很大无法控制,应立即断电灭火,直接用干粉器等进行扑救;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带电灭火。
第2篇 集输系统供配电安全管理规范
1 本标准适用于集输系统供配电
2 引用标准:gb50183-9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规范
3 安全管理标准
3.1 一级油气集输厂(站)应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3.2 配电室应设应急照明,门应外开并能自动关闭,应采用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电容器室应通风良好。
3.3 电缆沟应无积水,地沟应封堵。
3.4 用电设备用及线路走向应合理,导体选择及线路敷设应符合安全规定,线路应无老化、破损和裸露现象。
3.5 配电间应有“当心触电”安全标牌,配电柜前应铺绝缘胶皮。
3.6 配电闸刀应挂“运行”、“检修”、“禁止合闸”等标牌,并与运行状
3.7 电气设备检修时,配电室送电闸刀应挂“禁止合闸”标牌,并有专人监护。
3.8 电气设备的接地应完好、可靠。
3.9 配电室内应按规定配齐合格的安全用具,并定期送检。
3.10 户外变压器应有围栏,有变压器室时应上锁。
4 变、配电室事故预案
4.1 火灾预防
4.1.1 变、配电室的屋顶、门、窗等防雨措施要完好,防止阴雨措施要完好,防止阴雨时漏雨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
4.1.2 门、窗、电缆沟、穿墙洞等处防小动物措施要完好,防止小鸟、老鼠等进入,造成短路发生火灾。
4.1.3 电缆沟、电缆沟墙壁一定要严密,防止油品、油气窜入、渗入,遇电火花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1.4 配电室正压通风设施、瓦斯报警仪等,要经常检查、保养、维护,使之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4.1.5 变、配电室防过载、防过热、防接地、防接触不良、防电缆老化、防雷电接地等安全技术措施要齐全完好。
4.1.6 消防器材放置的地方要安全、干燥、取用方便。
4.2 火灾扑救:
4.2.1 电气设备着火,应立即用1211、co2、干粉等灭火器,对准着火点,直接扑救。但要注意灭火器至高压电气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4.2.2 配电室电缆沟油着火,先停电,再用干粉等灭火器等进行扑救,并注意保护电气设备和电缆。
4.2.3 配电室电缆沟、电气设备、房屋建筑等均已着火,火势很大无法控制,应立即断电灭火,直接用干粉器等进行扑救;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带电灭火。
第3篇 冯坪集输站安全管理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作为采油厂脖颈要害部位的原油集输站,由于其特有的工作特点和不同的工作介质,使其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所以加强集输站的安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工作场所特点分析:
1、原油运输中静电的产生
由于我厂原油生产采用的是单井集油、单井汽车拉油方式,且泵油车在运输过程中路况复杂,起伏不定,原油和罐壁的激烈摩擦极易产生静电,在收油过程中放油采用自流方式,也极易产生静电
2、 原油集输中的油气分离
目前冯坪集输站油气分离采用的是简单的自然分离,原油在开式罐中沉淀脱水后泵输外运,要油不要气,原油处理采用沉降、加温、加破乳剂等脱水和沉砂,工艺过程简单,但裸露的伴生气安全隐患突出。
3、 集输中的原油加热
在集输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要将原油加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加热,即热量通过火管(或辐射管)和烟管(或对流管)直接传给炉内(或管内)的原油;二是间接加热,即以水或汽等其他介质作为传热介质,间接地将热量传给罐内的原油。冯坪集输站原油加热工艺的配套在建站伊始就采用间接加热,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4、 原油储存
原油一般是由大罐储存,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较多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 原油外输
我厂原油外输由管输公司完成(但刘渠至冯坪为我厂自行管输),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管和工艺管线等。一般输油泵均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定浓度的可燃蒸气,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输油系统大多属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介质危险性(3)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易燃性液体。
(2)原油的油蒸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3)易蒸发。原油蒸发主要有静止蒸发和流动蒸发两种,所蒸发出的油蒸气,由于密度比较大,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既增加了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又增加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4)容易产生静电。原油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摩擦或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当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5)容易受热膨胀、沸溢。原油受热膨胀,蒸气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鼓凸现象。相反,高温油品在储存中冷却,又会造成油品收缩而使储油容产生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含水油品着火受热还会发生沸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引燃其它物品而造成重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天然气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性。由于天然气中所含组分中包括大量气态烃类,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天然气的烃类气体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等;非烃类气体主要有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气、氮气以及极少量的有机硫化合物。天然气的易燃性是它所含各组分性质的综合体现。
(2)易爆性。天然气的爆炸往往与燃烧相联系,爆炸可转为燃烧,燃烧也可转化为爆炸。当空气中天然气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旦接触火源,天然气就先爆炸后燃烧;当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超过爆炸上限时,与火源接触就先燃烧,当浓度下降到爆炸上限以内时,会发生爆炸。
(3)毒性。在天然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有机硫化物,长时间工作在含有天然气的作业场所,容易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1 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 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
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 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 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5)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应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露、防中毒与腐蚀,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1 防火
防火是联合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原则,在联合站生产中可采取一些基本的防火措施:
(1)在危险场所应严格控制火源。
(2)在危险场所设置防火安全装置、自动报警系统及通风设施。
(3)在危险场所应设置能够防止火焰蔓延的构筑物。
(4)生产设备在投入生产前和定期检修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机泵、管道、阀门、法兰、管件及接头等易漏部位,应经常检查,严防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
(5)组织训练义务消防队伍,建立健全防火与消防的组织机构。
(6)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定期检验,确保消防器材的灵活和使用效果。
(7)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 防爆
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
(1)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
(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严格控制和消除火源的产生,如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
(3)一旦燃爆发生就及时泄出压力,使之转化为单纯的燃烧,以减轻其危害。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威力及冲击波对附近人员、设备及建筑物的损伤。
(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防静电
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
(1)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
(2)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
(3)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
(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石油静电的控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因为影响静电灾害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且还存在着不可预见的问题。为控制和防止静电灾害,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一是要使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石油静电基本知识;二是要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 防蒸发和泄露
油品泄露事故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维修不及时等,但也有一些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引发的。蒸发则是由于生产装置及系统不密闭造成的。所以,要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5 防中毒与腐蚀
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对于防中毒措施,大体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严格控制排放量(其中包括防止泄露),对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密封,以及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等。
(2)及时排除聚集于工作场所的油气,主要是采取通风措施。因油气比空气重,常积存于地面上及低洼处,故通风设备应设置于低处。
(3)对工作人员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健全劳保制度,强调使用防毒用具等。
(4)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生产中常见的腐蚀性介质主要是硫化物。严重的腐蚀会损坏设备和管线,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腐蚀可造成事故隐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设备管线爆破,酿成中毒、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所以,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设备的保养,采取防腐措施;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不得超压运行。
对于冯坪集输站这样一个要害部位,除了日常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对其他典型事故安全的分析和学习,举一反三。针对本单位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该下决心整改,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
第4篇 油气集输泵站的防火安全管理
泵站是收集、储存和外输油品的重要场所,是易燃、易爆甲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是协调原油收集、处理和外输的纽带。油气集输泵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做好油气集输泵站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保护国家及油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有十分重要意义。
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自1965年元月建立第一座油气集输泵站至今,已连续建成7个油气集输泵站,总占地面积697549平方米,立式铁质油罐36座,原油储量215000立方米,日处理原油8600吨、天然气日处理300000立方米,是胜采消防中队辖区的防火重点保卫单位。40年以来,由于各级领导和消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严格把关,不折不扣地落实防火安全管理措施。油气集输泵站在40年的使用过程和多次技术改造涉及危险部位的上千次明火作业中,从未发生过任何火灾爆炸事故,确保了油库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秩序,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防火安全管理要做到万无一失,就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但是,油气集输泵站要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还必须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
1
、有形管理的协调和紧凑性有待加强
“明者远见于萌,而智者避免于无行”。胜利采油厂的油气集输泵站经历了近40年的运作,所建立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形成了有形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hse安全管理模式,以规章制度建立为基础的有形管理在一个单位中执行是有效的,但在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则有待加强。随着改革的深化,对所有在油气集输泵站及厂区危险部位的动火项目审批,交由胜利采油厂安全科、滨北公安分局消防大队负责审批签署,由所在生产、施工单位把关。而对不属消防监督部门直接监控的项目,我们只进行抽查。在抽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的使用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协调性和紧凑性较欠缺。有的项目施工期限拖延,有的出现操作程序不规范现象,有些环节出现管理上的空白,每个细节该谁管、该谁负责不够清晰。这是需要纠正和加强管理的。1996年河口义和首站油罐爆炸火灾,就是在防范不严,措施不当,严重违反有关安全操作程序而造成特大火灾的发生,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一是施工前明确消防管理负责人,明确各自的职责,分清责任,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二是坚持报告制度,逐级上报动火作业进度和完成情况,形成有效监督。三是若延误作业时间,不管是使用单位或施工单位都要做出解释,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以便实施有效的跟踪管理。只有通过强化管理,促使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搞好相互间的配合协调,使工作更加紧凑,才能达到有效的防火安全管理。
2、义务消防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油气集输泵站均建有义务消防队伍,担负本单位的防火、初期火灾的扑救和及时地向所在辖区专职消防队报警,在油库防火安全管理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义务消防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业务技能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从目前掌握的一些情况看,有些义务消防队伍的人员数量严重缺编,日常训练消防业务技术程度简单,难度不够,标准不高,甚至满足于现状。有些义务消防员的年龄结构偏大,体质较差,难以适应运动量大的训练和担负起消防工作职责。义务消防队员平时还担任油库的日常工作和平时的安全保卫工作,日常训练难以得到时间上的保证。这些都是影响消防训练效果及业务技术提高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一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宗旨,狠抓义务消防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义务消防队伍。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油气集输泵站各级领导应把义务消防队的建设摆在议事日程上,经常过问训练情况,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配合专职消防队训练,采取针对性措施去解决存在问题。二是义务消防队伍人员的配备必须严格按规定标准去配备,并注意对义务消防队伍的调整充实。三是要严格按训练标准组织好日常训练,并做好基础资料的记录,训练演习项目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做到不仅消防员能熟识灭火应急方案,还必须熟练掌握与专职消防队协同作战的技术能力。四是队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要求,概括为“四会”“四熟悉”即一会宣传消防知识和报火警;二会使用灭火器具;三会消除一般的火灾隐患四会扑救初期火灾。熟悉本岗位设备(物品)性能,熟悉本岗位的生产(储存)过程,熟悉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熟悉本岗位的消防器材、设施和灭火方法。
3、加大防火安全检查力度、防范工作放在首位
常言道“君子以思患防之,先其未然谓之防”。“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防为消创造条件,消为防提供补充。方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避免火灾的危害。油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消防检查,为的就是消除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都带有形式主义色采。例如所制订的检查项目表,每次的项目内容都一样,没有侧重点,没有根据气候变化和作业情况变化去突出必须要检查的项目内容。有的经过检查和自我检查找到存在问题没有及时整改消除,下次检查时,原有问题依然存在。这里有主观意识存在。这里有主观意识的原因,也有客观水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一是要大力夯实消防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组织严肃认真的检查。检查的组织者在编制检查项目内容表时,要按有关规范要求对消防组织管理;油品的储存、外输管理、罐区的电器管理、火源控制、消防设施及器材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编制。要充分估计和考察到那些内容忽略及较为隐蔽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写进检查表里。按检查项目逐项仔细检查,才能发现问题、查出隐患。防火安全检查切忌跑马观花式的快速巡回检查。二是在整改上下功夫。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作为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人员,虽说对油库的防火安全管理实施严格的监督是责无旁贷的,但同时应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防火安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及隐患如实反馈给油库泵站的领导,协助制订整改措施,跟踪落实改进情况。避免防火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4、加强防火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建立
长期以来,有些部门存在着不重视防火安全档案管理的问题。上至油库泵站管理部门,下至基层单位,对防火安全检查的资料都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或很好地分类归档。不利于总结经验教训,
也不利于查寻和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一是企业一定要把防火安全管理的档案资料纳入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依据安全质量管理体系hse的规范要求进行细化规范管理。二是分类整理各种资料,及时归档,妥善保管,便于查阅。三是将本单位及收集到的外单位有关防火安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编印成册,丰富安全教育内容。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教育在先、防范在前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管理中,时刻牢记姜泽民同志“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讲话,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工作两不误,切实地把各项工作深入地落到实处。
第5篇 集输站 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一、站点简介
下寺湾集油站于2022年1月扩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位于甘泉县关家沟村以北3公里处,处理规模为10-15万吨/年;设置油罐3具,计3000m,所净化原油由管输公司管道输至外输延炼。
二、危险源识别情况
1、一般危险源
可能发生部位风险级别可能的后果:1火灾、爆炸场站、外输系统高人员伤亡、设备损坏;2高处坠落场站中人员伤亡;3物体打击场站、外输系统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4机械伤害场站中人员伤亡;5车辆伤害机动车辆中人员伤亡;6中毒、窒息场站、外输系统中、高人员伤亡;7电气伤害线路、电气设备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8物理爆炸场站、外输系统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9高压伤害场站、外输系统中人员伤亡;10雷击危害场站、外输系统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11山洪危害场站、外输系统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12地质危害场站、外输系统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13大风、沙尘暴危害场站、外输系统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14噪声危害场站低影响听力;
2、重大危险源:库存原油与临界量之比为2.1,集油站属于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三、管理机构和职责
为让集油站重大危险源安全正常运行,确保职工生命健康安全,避免国家财产、经济不受或尽量减少损失的目的。本站成立了集油站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王长平(站长)
副组长:张明亮(副站长)乔文刚(站长助理)
成 员:胡延林、杨树理、王晓强、李宏利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项事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领导小组成员每月检查不少于两次。站长月向厂安委会汇报站内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需要厂安委会解决的工作难题。
集油站亦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见备案至安全环保质监科的《关家沟集油站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四、安全管理策措
1、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管理责任,定期进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检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配备的应急器材和设施应应放在固定的便于的使用位置,并安排专人负责保管,不得随意拿走或移动。
3、加强重大危险源的防静电、防雷设施维护,并定期检测合格。
4、配备的消防器材应按规定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确保好用。
5、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警示标志,并加强重大危险源自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6、针对重大危险源的特性,完善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7、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8、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严格控制其发生的可能性及职工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9、集油站周边主要为生产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及应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确保应急系统的安全撤离。
10、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应急演练。
五、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1、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危险能量和安全设备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3、设置的重大危险源监控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完好。
4、应设有相对独立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相关现场探测仪器的数据宜接入到系统控制设备中。
5、系统所用设备应符合现场和环境的具体要求,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使用寿命。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设置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防爆、防雷、防静电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6、对于监测方法和仪表的选择,主要考虑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和测量精度、稳定性与可靠性、防爆和防腐、安装、维护及检修、环境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监控设备的性能应满足应用要求。
7、对于安全监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校验,保持其正常运行。
8、强制计量检定的仪器和装置,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计量检定,保持其监控的准确性。如站控室流量计计量数值不准,建议加强对仪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等各类设施的管理,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9、安全监控项目中,对需要定期更换的仪器或设备应根据相关规定处理;建立安全监控装备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仪器的维护人员及其责任。
六、工作要求
1、全体员工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安全管理方案的要求,真正在意义上有增强,在行动上有进步,在管理上有提高。
2、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程序,把握重点工作,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安全生产的监督,规范队伍的管理工作。
3、进一步完善值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严格履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严禁脱岗、溜岗,如遇重大突发情况要妥善处理,及时上报站领导小组。
总之,全站人员要提高认识,将安全工作作为长期、重点工作,确保集油站安全平稳运行。
第6篇 集气站集输管线运营管道天然气安全管理办法
1 范围
为规范集气站、集输管线运营的管道天然气施工作业现场,有效杜绝天然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明确了天然气气体的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关键措施等相关管理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及各集气站、集输管线作业现场。
2 术语和简略语
2.1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2.2 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 )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5%-15%。
2.3 窒息性气体:使空气中氧的浓度下降,危害人体呼吸的气体。
3 职责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文件的制修订工作。两级安全、工程技术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 管理内容
4.1 理化性质
天然气中的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化学分子式ch4),并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无硫化氢时天然气为无色、无臭、易燃、易爆气体,常温、常压下,甲烷的密度相当于空气的55%(甲烷密度/空气密度=0.55),极易挥发,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为5%-15%。当天然气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
4.2 危害
4.2.1 侵入途径:吸入。
4.2.2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
4.2.3 当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达到5%~15%时,遇明火(包括金属撞击、电器启动产生的电火花),会发生爆炸着火。
4.3 安全技术措施
4.3.1对于有或可能出现天然气的场所,现场所有施工作业人员都应该接受天然气气体防护的培训。
4.3.2来访者和其他非定期作业人员在进入天然气生产作业场所前,应接受天然气气体安全防护教育,主体作业单位应与服务单位签订相关方告知书。
4.3.3集气站应在醒目地方悬挂防毒、防火、防爆等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用品存放标识。
4.3.4 禁止在集气站和天然气管道运营场所使用明火。确需动火时,办理动火作业许可审批手续。动火作业具体执行bt.18.3《工业动火监控管理办法》。
4.3.5 人员进入集气站前必须穿戴好齐全有效的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并且完全释放人体静电,且要求任何人员不得在集气站内穿脱劳保。
4.3.6 外来人员进入集气站要执行门禁管理,并由站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检查外来人员是否具有入站条件。
4.3.7五级天然气站场值班休息室距甲、乙类工艺设备、容器、厂房不应小于22.5m;当值班休息室朝向甲、乙类工艺设备、容器、厂房的墙壁为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减少,但不应小于15m,并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
4.3.8 天然气井场、集气站及天然气放空作业点50m内严禁烟火和接打手机。
4.3.9 任何车辆不得进入井场和集气站内。因生产需要进入天然气生产现场时,车辆必须安装防火帽。
4.3.10 集气站和天然气管道运营场所至少配备以下安全检测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a)集气站应在醒目地方悬挂防毒、防火、防爆等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用品存放标识;
b)集气站进站管汇区、分离器区、自用气区、污水罐区、外输区、压缩机、发电机房、食堂操作间、壁挂炉间应安装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每个集气站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氧气报警仪、硫化氢报警仪各两台;所有气体报警仪每年检测一次且合格,否则更换;集气站内制高点设风向标2个;
c)集气站内至少配备2套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半小时的正压式呼吸器、2个备用呼吸气瓶和1台气瓶充气泵;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附件完好,安装至备用状态,气瓶压力值为240bar以上,报警哨在55bar报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存放在方便、干净卫生且能快速取用的地方,不能上锁,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检查记录至少保留12个月;充气泵放置在上风位置,始终处于待命状态;
d)每个集气站至少配备全套防爆工具一套;
e)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f)集气站内所有设备都有合格的防雷避电设施,且一年两次检测合格,否则立即整改。
4.3.11 天然气集输现场作业过程控制要求:
a)天然气生产井每周巡井一次,集气干线每季度巡护1次。新投产的井及冬季生产时要加密巡井。每季度对采气树各阀门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具体执行bz.8.6《天然气井及干线巡护管理办法》;
b)集气管线需要打开进行检维修作业、更换阀门、压力表等部件以及其它有可能天然气泄漏的作业应使用防爆工具操作,作业完成后,应采取验漏措施,检查各部件连接部位是否密封完好,具体执行bz.8.13《集气站作业规程》和bt.14.3《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c) 集气站设备、管线流程进行放空作业时,必须通过放空火炬,放空时必须点火。放空火炬点火作业时,应先点燃母火,然后打开放空阀门。严禁不通过放空火炬的放空作业;紧急情况下,采取不通过放空火炬作业时,应有许可和防护措施;
d) 启动发电机前,应首先观察该部位的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的显示是否在安全状态,确认安全后,然后打开发电机房门窗进行一定时间的通风;
e) 分离器或闪蒸罐清污作业时,首先切断气源,然后放空压力至零,下一步用氮气置换完全,后打开容器人孔进行通风一定时间后进行可燃气和氧气浓度检测,检查合格后开始清污作业。如果清污需要人员进入容器,进入人员应系好安全绳,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外面设2-3名专门的安全监护人员,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做好监护。作业人员每10分钟轮换一次;
f) 严禁无风条件下进行单井井场外输流程放空作业;
g) 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允许直接用总阀和测试阀门控制进行井筒放空作业。
4.4 应急关键措施
4.4.1 集气站天然气泄漏应急处置,现场应:
a) 第一发现人立即大声呼叫,并按上报程序报警;
b) 基层应急小组接警后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c) 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进入火灾、爆炸应急处置程序。
4.4.2 采气井口天然气泄漏应急处置,现场应:
a) 巡井人员发现采气井口天然气泄漏后立即按上报程序报警;
b) 基层单位应急小组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根据现场泄漏情况进入应急处置程序;
c) 如在天然气大量泄漏过程中发生着火,立即进入采气井口天然气泄露着火应急处置程序。
4.4.3采、集气管线天然气泄漏,火灾爆炸应急处置,现场应:
a) 如发生采气管线泄漏、火灾、爆炸,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基层单位应急小组,应急小组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b) 如发生集气支线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基层单位应急小组,应急小组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c) 当抢险过程中有人员受伤或中毒,立即进入工伤、中毒处置程序。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5.1 相关程序和管理作业文件
5.2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5.3 相关技术文件
5.4 相关记录
第7篇 集气站、集输管线运营的管道天然气安全管理办法
1 范围
为规范集气站、集输管线运营的管道天然气施工作业现场,有效杜绝天然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明确了天然气气体的理化特性、健康危害、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关键措施等相关管理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及各集气站、集输管线作业现场。
2 术语和简略语
2.1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2.2 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 )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5%-15%。
2.3 窒息性气体:使空气中氧的浓度下降,危害人体呼吸的气体。
3 职责
质量安全环保处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文件的制修订工作。两级安全、工程技术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 管理内容
4.1 理化性质
天然气中的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化学分子式ch4),并含有少量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无硫化氢时天然气为无色、无臭、易燃、易爆气体,常温、常压下,甲烷的密度相当于空气的55%(甲烷密度/空气密度=0.55),极易挥发,易燃易爆,爆炸极限为5%-15%。当天然气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
4.2 危害
4.2.1 侵入途径:吸入。
4.2.2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
4.2.3 当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达到5%~15%时,遇明火(包括金属撞击、电器启动产生的电火花),会发生爆炸着火。
4.3 安全技术措施
4.3.1对于有或可能出现天然气的场所,现场所有施工作业人员都应该接受天然气气体防护的培训。
4.3.2来访者和其他非定期作业人员在进入天然气生产作业场所前,应接受天然气气体安全防护教育,主体作业单位应与服务单位签订相关方告知书。
4.3.3集气站应在醒目地方悬挂防毒、防火、防爆等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用品存放标识。
4.3.4 禁止在集气站和天然气管道运营场所使用明火。确需动火时,办理动火作业许可审批手续。动火作业具体执行bt.18.3《工业动火监控管理办法》。
4.3.5 人员进入集气站前必须穿戴好齐全有效的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并且完全释放人体静电,且要求任何人员不得在集气站内穿脱劳保。
4.3.6 外来人员进入集气站要执行门禁管理,并由站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检查外来人员是否具有入站条件。
4.3.7五级天然气站场值班休息室距甲、乙类工艺设备、容器、厂房不应小于22.5m;当值班休息室朝向甲、乙类工艺设备、容器、厂房的墙壁为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减少,但不应小于15m,并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
4.3.8 天然气井场、集气站及天然气放空作业点50m内严禁烟火和接打手机。
4.3.9 任何车辆不得进入井场和集气站内。因生产需要进入天然气生产现场时,车辆必须安装防火帽。
4.3.10 集气站和天然气管道运营场所至少配备以下安全检测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a)集气站应在醒目地方悬挂防毒、防火、防爆等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用品存放标识;
b)集气站进站管汇区、分离器区、自用气区、污水罐区、外输区、压缩机、发电机房、食堂操作间、壁挂炉间应安装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每个集气站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氧气报警仪、硫化氢报警仪各两台;所有气体报警仪每年检测一次且合格,否则更换;集气站内制高点设风向标2个;
第8篇 集输站安全管理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作为采油厂脖颈要害部位的原油集输站,由于其特有的工作特点和不同的工作介质,使其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所以加强集输站的安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一、工作场所特点分析:
1、原油运输中静电的产生
由于我厂原油生产采用的是单井集油、单井汽车拉油方式,且泵油车在运输过程中路况复杂,起伏不定,原油和罐壁的激烈摩擦极易产生静电,在收油过程中放油采用自流方式,也极易产生静电
2、 原油集输中的油气分离
目前冯坪集输站油气分离采用的是简单的自然分离,原油在开式罐中沉淀脱水后泵输外运,要油不要气,原油处理采用沉降、加温、加破乳剂等脱水和沉砂,工艺过程简单,但裸露的伴生气安全隐患突出。
3、 集输中的原油加热
在集输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要将原油加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加热,即热量通过火管(或辐射管)和烟管(或对流管)直接传给炉内(或管内)的原油;二是间接加热,即以水或汽等其他介质作为传热介质,间接地将热量传给罐内的原油。冯坪集输站原油加热工艺的配套在建站伊始就采用间接加热,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4、 原油储存
原油一般是由大罐储存,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较多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 原油外输
我厂原油外输由管输公司完成(但刘渠至冯坪为我厂自行管输),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管和工艺管线等。一般输油泵均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定浓度的可燃蒸气,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输油系统大多属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介质危险性(3)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易燃性液体。
(2)原油的油蒸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3)易蒸发。原油蒸发主要有静止蒸发和流动蒸发两种,所蒸发出的油蒸气,由于密度比较大,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既增加了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又增加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4)容易产生静电。原油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摩擦或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当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5)容易受热膨胀、沸溢。原油受热膨胀,蒸气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鼓凸现象。相反,高温油品在储存中冷却,又会造成油品收缩而使储油容产生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含水油品着火受热还会发生沸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引燃其它物品而造成重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天然气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性。由于天然气中所含组分中包括大量气态烃类,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天然气的烃类气体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等;非烃类气体主要有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气、氮气以及极少量的有机硫化合物。天然气的易燃性是它所含各组分性质的综合体现。
(2)易爆性。天然气的爆炸往往与燃烧相联系,爆炸可转为燃烧,燃烧也可转化为爆炸。当空气中天然气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旦接触火源,天然气就先爆炸后燃烧;当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超过爆炸上限时,与火源接触就先燃烧,当浓度下降到爆炸上限以内时,会发生爆炸。
(3)毒性。在天然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有机硫化物,长时间工作在含有天然气的作业场所,容易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1 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 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
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 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 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5)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应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露、防中毒与腐蚀,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1 防火
防火是联合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原则,在联合站生产中可采取一些基本的防火措施:
(1)在危险场所应严格控制火源。
(2)在危险场所设置防火安全装置、自动报警系统及通风设施。
(3)在危险场所应设置能够防止火焰蔓延的构筑物。
(4)生产设备在投入生产前和定期检修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机泵、管道、阀门、法兰、管件及接头等易漏部位,应经常检查,严防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
(5)组织训练义务消防队伍,建立健全防火与消防的组织机构。
(6)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定期检验,确保消防器材的灵活和使用效果。
(7)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 防爆
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
(1)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
(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严格控制和消除火源的产生,如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
(3)一旦燃爆发生就及时泄出压力,使之转化为单纯的燃烧,以减轻其危害。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威力及冲击波对附近人员、设备及建筑物的损伤。
(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防静电
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
(1)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
(2)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
(3)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
(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石油静电的控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因为影响静电灾害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且还存在着不可预见的问题。为控制和防止静电灾害,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一是要使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石油静电基本知识;二是要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 防蒸发和泄露
油品泄露事故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维修不及时等,但也有一些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引发的。蒸发则是由于生产装置及系统不密闭造成的。所以,要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5 防中毒与腐蚀
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对于防中毒措施,大体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严格控制排放量(其中包括防止泄露),对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密封,以及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等。
(2)及时排除聚集于工作场所的油气,主要是采取通风措施。因油气比空气重,常积存于地面上及低洼处,故通风设备应设置于低处。
(3)对工作人员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健全劳保制度,强调使用防毒用具等。
(4)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生产中常见的腐蚀性介质主要是硫化物。严重的腐蚀会损坏设备和管线,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腐蚀可造成事故隐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设备管线爆破,酿成中毒、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所以,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设备的保养,采取防腐措施;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不得超压运行。
对于冯坪集输站这样一个要害部位,除了日常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对其他典型事故安全的分析和学习,举一反三。针对本单位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该下决心整改,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