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栏目

评价安全管理15篇

发布时间:2022-12-26 热度:41

评价安全管理

第1篇 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内容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应按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企业市场行为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5项内容进行考核,并应按本标准附录a中的内容具体实施考核评价。

2每项考核内容应以评分表的形式和量化的方式,根据其评定项目的量化评分标准及其重要程度进行评定。

3安全生产管理评价应为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的考核,其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文明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等6个评定项目。

4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建立以企业法人为核心分级负责的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未建立各部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考核的制度及未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3)未实行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计划、落实责任和责任人及未落实考核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4)对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等的内容和实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5施工企业安全文明资金保障制度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度未建立且每年未对与本企业施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进行预算和决算,未专款专用,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未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资金使用、监督及考核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6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建立制度且每年未组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专职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企业年度安全教育计划的编制,职工培训教育的档案管理,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7施工企业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建立制度且未对所属的施工现场、后方场站、基地等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隐患的整改、排查及治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8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建立制度且未及时、如实上报施工生产中发生伤亡事故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对已发生的和未遂事故,未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3)未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事故档案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9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的考核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未建立制度且未按照本企业经营范围,并结合本企业的施工特点,制定易发、多发事故部位、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未对各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演练的,则该评定项目不应得分;

(2)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的落实,应根据具体情况评定折减分数。

第2篇 某某公司安全管理评价报告

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评价程序(c_/14)的规定,公司于2009年4月5日召开了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会议,会议由公司总经理主持,指定人员、岸基各主管参加。会议对年度运行期间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金舸16轮三个月以来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指定人员向会议报告了公司和船舶内审的情况,总经理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就进一步有效运行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作了指示,会议认为:

1、我司于2007年5月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初次审核并取得覆盖“其他货船”的符合证明。2008年6月通过第一次年度审核取得符合证明年度审核签注。2008年12月,公司新增散货船船种,月底公司通过安全管理体系临时审核,取得覆盖“散货船”的临时符合证明。公司组织各相关部门主管对nsm规则及有关强制性法规、标准和指南进行了培训学习,加深了对nsm规则的理解,结合公司具体情况修改了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金舸16”轮为新建散货船,于2008年12月21日纳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公司制定了三个月内审实施内审的计划,并按计划切实做好船舶体系运行的推进工作。2009年1月2日经主管机关临时审核,取得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2、岸基设总经理、指定人员、nsm主管、海务主管、机务主管、人事主管、值班员等2个岗位和4个职能部门,管理人员6人。公司船岸各岗位能执行并保持公司的安全和环保方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及防污染活动基本符合公司的sms要求;“金舸16”在三个月运行的安全管理活动基本上都按照nsm规则和公司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无人员伤亡,船舶安全管理状况良好,无滞留、险情、事故和违章行为发生。会议认为公司高层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承诺是保证公司sms有效运行的基础,各级领导尤其是船舶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负责是保证公司sms有效运行的关键。

与会者一致认为:公司建立sms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审核,而是要实现公司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工作的全面受控,为此要求公司员工对体系规定的程序和须知,必须严格遵守,体系规定的标准必须完全达到。各级领导,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主动、自觉和模范地把体系抓真抓实,从而全面实现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否则就会感到sms只是一种负担,运行起来就难免会出现“两张皮”现象。

3、做好培训工作是提高船岸人员素质以及有效运行sms的重要环节,公司重视船岸人员的培训工作。金舸16轮在2008年12月21日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后,人事主管及时下达培训计划,船岸人员按计划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培训、熟悉体系各种文件。在调换驾驶员、轮机员时,先把拟配的驾驶员、轮机员招至公司进行上岗前培训和考核,使他们在上岗前熟悉公司的体系文件和适当的熟悉其职责,三个月试运行期间,共培训驾驶员5人,轮机员4人。新上船人员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做好职责熟悉和培训工作。

岸基和船舶分别按照各自制定演习和训练工作,按计划要求,本年度公司组织实施船岸联合应急演习1次。2009年3月16日,公司与“金舸16轮”开展了船舶发生碰撞演习,并取得显著效果。

船舶按照公司制度的年度维护保养计划,每月按计划的规定进行维护保养,并向公司提交月度维修报告。

4、加强岸基对船舶支持指导方面公司尽力为船舶提供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在人力物力及技术上给予船舶更多的支持, 及时满足船舶对备件、物料的需求。公司给船舶配备了打印复印机、航海信息仪、单边带、电话等。当船舶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岸基加强值班,严密跟踪船舶动态和天气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岸基对船舶的报告、报表做到及时签阅并做出必要的书面答复,指导船舶操作,保证船舶适航。

5、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加强了对船舶的经常性安全检查,公司所管理的2艘船舶,公司职能部门对船舶的安全检查共2次,其中金舸16轮于2008年12月21日纳入安全管理体系,体系在船上运行以来共接受主管机关安全检查1次无滞留现象发生。

6、金舸16轮三个月sms的试运行过程中,为不断完善公司的安全管理活动,共开列不符合规定情况报告 2份(不包括内审),其中于2009年3月26日对金舸16轮进行了内审,共开列3项不符合;2009年3月29日对金舸18轮进行了内审,共开列3项不符合;2009年4月2日、3日对公司岸基进行了内部审核,共开列3项不符合。使这些不符合规定情况都能及时得到报告,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船岸在安全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缺陷都能够及时得到纠正,使公司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工作逐步得到提高。

7、会议认为公司船岸在年度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 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须知进行操作还有不足之处,有的时候工作一忙少数岗位人员的工作就不能完全按程序去做,需要相关部门人员来提醒.

(2) 保持规范记录还有不足之处,从公司的安全检查和内审情况看,记录最容易出问题,虽然经公司各主管多次纠正还是很难完全解决,这说明保持规范的记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对此会议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工作责任心、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内审中已给相关岗位开列不符合规定情况报告9份。

8、会议认为:年度运行和金舸16三个月试运行以来公司的sms在公司船岸能有效运行,因此决定不需要进行sms的管理复查,但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立sms不易,保持和有效运行更难,因此必须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开始,真抓实干,切忌实事虚干,才能规范我们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动。

2009年4月5日

第3篇 安全生产管理评价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它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制订的,是企业中一项最基本的安全制度。在安全性评价中各企业对这项制度一般都已建立,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距离。主要是:

1. 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整

有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仅是因为“达标”等需要,制订了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缺乏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的内容;有的企业在机构改革前制订过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机构改革体制变动后仍运用原来的,内容不规范、较简单,可操作性差,没有按电力工业部的规定进行修订。另外,从总体来看,不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的力度不大,缺乏监督机制及定期检查制度,有形式主义倾向。

2. 行政正职主持安全工作未形成制度

部分企业的行政正职亲自批阅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文件、通报、指令,亲自定期主持安全生产分析会议,听取安监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做得不够经常,没有真正按规定形成制度化,有些重要的文件及会议,均由行政副职签发或参加主持,贯彻力度不够。

3. 安监机构设置不完善

少数企业没有设置独立安全监察机构,安全工作仅是附属在某一生产部门内;一些主要的生产车间(212区)还没有设专职安全员,安全工作仅是兼管,县供电局(公司)等也缺乏独立的安监机构。如某百万千瓦大厂仅有一个半人管安全,某个有三、四千名职工的供电企业,县供电公司还未设安监机构,有的主要工区还未配专职安全员。另外,在人员配备上,安监人员的数量和专业配备尚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个别企业,三级安全网络的运作尚不够正常。4. 企业各级安全目标定位不准

有的企业安全目标未按“三级控制”的要求定位,职责不清,有些车间(工区)将整个企业的控制目标定为自己的目标。如把车间(工区)目标定为“不发生死亡、重大火灾”;班组定为“不发生重大设备事故”等。没有分层次,分安全责任制来制订,措施也不具体,不便于贯彻及考核。

根据上述问题为此建议:

(1) 应根据部和国电公司规定,对各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认真进行修订和补充。必须明确,《规定》中讲的“企业各级领导”,应包括各发、供电企业的主要领导及各车间(工区)和职能科室等领导;所讲的“各个部门”应包括生产、科技、教育、财务、材料、劳资、人事、党群等各个职能部门;所讲的“各个岗位”,是指运行、检修、试验、安装、调试等各个生产岗位,都应制订明确的安全职责,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证一级,恪尽职守,共同自觉把安全工作做好。

(2) 行政正职必须亲自过问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亲自批阅有关安全生产重要文件,定期主持安全生产分析会。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关于安全工作决定》中,要求各企业行政正职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统筹协调,亲自过问重大问题”,这16字方针至今仍体现在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均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3) 对于安监机构和专职人员配备不适应的问题,必须认识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企业都有大量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基础工作要抓,要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抓反事故措施、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要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要实施对“两票”的动态检查并不断提高改进,要加强对多经企业及集体经济和承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等工作,均需要充实安监力量。为此建议按国家电力公司的规定,健全安监机构,进一步增加安监力量,达到专业搭配合理,适应工作需要,更好起到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

(4) 对“三级控制”的安全目标,应按国电公司的要求,逐级按责任分解,分层次提出,并有保证安全目标实施的措施。

第4篇 火电厂安全性评价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查评体会

现有的火电厂安全性评价中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查评规定,基本依据是原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实施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关于发电厂的10章内容及《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其基本内容是:

(1) 贯彻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超前控制;

(2) 贯彻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强化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

(4) 检查反措与安措的落实情况,以确保安全投入;

(5) 检查安监机构、安监人员资质与职权,安全网组成,安全例行工作,事故调查、统计、报告,安全奖惩情况,以理顺企业内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的关系,强化安全管理;

(6) 检查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情况,特别是临时工、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情况以保证从业人员的权利与资质。

查评内容基本包含了《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有的6项职责。当然作为电力生产企业除了要遵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以保障职工安全健康、避免火灾外,还必须保障电网供电、电力设备安全,这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4年1号令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产工作的需要。

电网公司于2003-10-08发行的《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一书,包括了电网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相关内容,进一步贯彻了《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的有关职责与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进行火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安全性评价,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进一步促进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它与《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是一致的,与贯彻2004-01-0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依法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要求是一致的。

现将笔者在参与一些火电厂的安评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查评情况与建议介绍如下,以引起讨论。

1  关于安全目标分解的情况与建议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和杜绝人身伤亡、电网大面积停电、主设备严重损坏、电厂垮坝、重大火灾等重特大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发生。应该说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在提出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后强调要加强对指标落实的过程控制与考核,以及时发现解决带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可见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的关系,因而火电厂内部安全目标的分解与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它一方面可以使总体目标得以完成,而且可以把目标与岗位职责、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但一些电厂内部的安全目标存在上下一般粗的现象,缺乏与各车间、班组职责相关的特色,也缺少中间检查。其实《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已提出了厂、车间、班组实行三级控制的原则,有的公司进一步发展,加上“班组控制差错”,实现四级控制。从运行方面的事故、障碍、异常以及人身方面的死亡、重伤、轻伤来看,三级控制是符合事故金字塔分布规律的,不足的是对技术、检修部门的要求有所欠缺。而火电厂要做到参数稳定,其燃用煤的煤质控制与连续供给,汽水品质的监督与控制,自动控制装置的调节品质与投入率以及运行人员的精心操作都很重要;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保护装置的全过程正确投用以及各项技术监督,特别是金属、绝缘、热工、继保监督的内容对防止事故发生或避免事故扩大都有密切关系,都可成为班组的目标,也可以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措施;而反习惯性违章(包括行为性、装置性和管理性违章)、实行危险点分析也同样是人身安全方面要做到的事,是下一级目标与措施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纳入目标管理,将使目标分解与兑现工作更具体、更可操作、更可检查,更有利于安全的超前控制。

2  关于规程制度方面的情况与建议

发电厂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之一是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一般讲规程是对工艺、操作、检修检验、安全管理等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作的统一规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建立、修订、宣贯是保证规程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规程制度的内容要符合国家、行业及设备制造厂商的要求,特别是强制性要求,要结合电厂的生产实际,可操作、可检查。电厂安监或安全管理的任务是监督规程制度的建立、修订与执行。

发电厂安全生产方面该有多少规程制度?一般的看法是3规10制:3规是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安全工作规程,电厂投运1台设备就要有1台设备的运行、检修规程。10制以及每项制度都要派生的一些规定、办法可参考如下:

(1) 各级责任制: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制;

(2) 运行管理制度:工作票、操作票、巡回检查、定期试验切换、交接班制度(含动火票、热控装置维护工作票、热控保护退复役管理与交接制度),携带型接地线管理、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运行及异常分析制度,反事故演习制度,设备维护制度;

(3)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命名管理、设备系统标示管理、设备分工规定、设备评级规定、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设备技术挡案管理;

(4) 技术监督制度:包括监督网管理规定、监督报告制度、建档规定,其中环保监督含7项规章制度,热工监督含17项规章制度,化学监督含12项规章制度;

(5) 检修管理制度:包括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特种作业安全监护制、检修作业指导书;

(6) 安全管理制度:含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安全标志管理、安全例行工作规定、外包工作安全管理制度、临时工安全管理、事故调查统计报告与安全奖惩制度、异常障碍标准、外来人员参观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两票管理考核规定;

(7) 教育培训管理制度:3级安全教育管理、特殊工种培训考核、全能值班员与仿真机培训管理、安全规程及紧急救护法培训与考核;

(8) 劳动安全和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含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厂内机动车辆、电梯、起重装置、脚手架、电力安全工器具、漏电保护器、临时电源安全管理制度,手动、电动、风动工器具、喷灯及其它工器具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9)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包括贮存、弃置、出入库管理及应急处置;

(10) 消防、防灾减灾与应急预案工作管理制度。

当前的问题是修订不及时,个别规章制度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差。表现在设备已经更改,控制方式业已改变而规程未作修改;国标、行业标准或上级公司要求已提高而标准、制度未变;未把以往事故中总结出的防范措施纳入现有的规章制度体系中。当前两票三制、设备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保护装置退投役管理、事故(障碍)调查处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等,由于其涉及电厂内部多个部门,容易出现管理真空,尤其不能疏忽。

应关注的问题有如下4条。

(1)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中关于运行的条款没有在运行规程中得到体现,包括起动条件(如阀门位置、重要仪表是否可靠,失去控制能源时阀门是否能在安全位置,带蓄能装置的开关、阀门是否正常蓄能等情况的检查确认)、起动前需进行的试验校验项目、紧急停用条件及事故处理要求等;有些电厂的运行规程中故障处理部分缺项(如锅炉运行规程中缺汽水管道水冲击、油管爆破、一次风管堵管、结焦、汽水品质恶化、尾部烟道再燃烧等异常情况等条款),也没有按现象、原因、处理3段落写故障处理的条文,此类问题将不利于故障处理、运行人员的培训与故障分析。

现在大部分机组都实行远动、集控,机组起动    现有的火电厂安全性评价中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查评规定,基本依据是原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实施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关于发电厂的10章内容及《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其基本内容是:

(1) 贯彻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超前控制;

(2) 贯彻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强化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

(4) 检查反措与安措的落实情况,以确保安全投入;

(5) 检查安监机构、安监人员资质与职权,安全网组成,安全例行工作,事故调查、统计、报告,安全奖惩情况,以理顺企业内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的关系,强化安全管理;

(6) 检查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情况,特别是临时工、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情况以保证从业人员的权利与资质。

查评内容基本包含了《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有的6项职责。当然作为电力生产企业除了要遵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以保障职工安全健康、避免火灾外,还必须保障电网供电、电力设备安全,这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4年1号令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产工作的需要。

电网公司于2003-10-08发行的《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一书,包括了电网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相关内容,进一步贯彻了《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的有关职责与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进行火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安全性评价,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进一步促进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它与《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是一致的,与贯彻2004-01-0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依法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要求是一致的。

现将笔者在参与一些火电厂的安评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查评情况与建议介绍如下,以引起讨论。

1  关于安全目标分解的情况与建议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和杜绝人身伤亡、电网大面积停电、主设备严重损坏、电厂垮坝、重大火灾等重特大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发生。

应该说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在提出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后强调要加强对指标落实的过程控制与考核,以及时发现解决带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可见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的关系,因而火电厂内部安全目标的分解与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它一方面可以使总体目标得以完成,而且可以把目标与岗位职责、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但一些电厂内部的安全目标存在上下一般粗的现象,缺乏与各车间、班组职责相关的特色,也缺少中间检查。其实《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已提出了厂、车间、班组实行三级控制的原则,有的公司进一步发展,加上“班组控制差错”,实现四级控制。从运行方面的事故、障碍、异常以及人身方面的死亡、重伤、轻伤来看,三级控制是符合事故金字塔分布规律的,不足的是对技术、检修部门的要求有所欠缺。而火电厂要做到参数稳定,其燃用煤的煤质控制与连续供给,汽水品质的监督与控制,自动控制装置的调节品质与投入率以及运行人员的精心操作都很重要;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保护装置的全过程正确投用以及各项技术监督,特别是金属、绝缘、热工、继保监督的内容对防止事故发生或避免事故扩大都有密切关系,都可成为班组的目标,也可以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措施;而反习惯性违章(包括行为性、装置性和管理性违章)、实行危险点分析也同样是人身安全方面要做到的事,是下一级目标与措施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纳入目标管理,将使目标分解与兑现工作更具体、更可操作、更可检查,更有利于安全的超前控制。

2  关于规程制度方面的情况与建议

发电厂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之一是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一般讲规程是对工艺、操作、检修检验、安全管理等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作的统一规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建立、修订、宣贯是保证规程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规程制度的内容要符合国家、行业及设备制造厂商的要求,特别是强制性要求,要结合电厂的生产实际,可操作、可检查。电厂安监或安全管理的任务是监督规程制度的建立、修订与执行。

发电厂安全生产方面该有多少规程制度?一般的看法是3规10制:3规是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安全工作规程,电厂投运1台设备就要有1台设备的运行、检修规程。10制以及每项制度都要派生的一些规定、办法可参考如下:

(1) 各级责任制: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制;

(2) 运行管理制度:工作票、操作票、巡回检查、定期试验切换、交接班制度(含动火票、热控装置维护工作票、热控保护退复役管理与交接制度),携带型接地线管理、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运行及异常分析制度,反事故演习制度,设备维护制度;

(3)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命名管理、设备系统标示管理、设备分工规定、设备评级规定、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设备技术挡案管理;

(4) 技术监督制度:包括监督网管理规定、监督报告制度、建档规定,其中环保监督含7项规章制度,热工监督含17项规章制度,化学监督含12项规章制度;

(5) 检修管理制度:包括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特种作业安全监护制、检修作业指导书;

(6) 安全管理制度:含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安全标志管理、安全例行工作规定、外包工作安全管理制度、临时工安全管理、事故调查统计报告与安全奖惩制度、异常障碍标准、外来人员参观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两票管理考核规定;

(7) 教育培训管理制度:3级安全教育管理、特殊工种培训考核、全能值班员与仿真机培训管理、安全规程及紧急救护法培训与考核;

(8) 劳动安全和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含劳保

用品管理制度,厂内机动车辆、电梯、起重装置、脚手架、电力安全工器具、漏电保护器、临时电源安全管理制度,手动、电动、风动工器具、喷灯及其它工器具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9)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包括贮存、弃置、出入库管理及应急处置;

(10) 消防、防灾减灾与应急预案工作管理制度。

当前的问题是修订不及时,个别规章制度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差。表现在设备已经更改,控制方式业已改变而规程未作修改;国标、行业标准或上级公司要求已提高而标准、制度未变;未把以往事故中总结出的防范措施纳入现有的规章制度体系中。当前两票三制、设备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保护装置退投役管理、事故(障碍)调查处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等,由于其涉及电厂内部多个部门,容易出现管理真空,尤其不能疏忽。

应关注的问题有如下4条。

(1)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中关于运行的条款没有在运行规程中得到体现,包括起动条件(如阀门位置、重要仪表是否可靠,失去控制能源时阀门是否能在安全位置,带蓄能装置的开关、阀门是否正常蓄能等情况的检查确认)、起动前需进行的试验校验项目、紧急停用条件及事故处理要求等;有些电厂的运行规程中故障处理部分缺项(如锅炉运行规程中缺汽水管道水冲击、油管爆破、一次风管堵管、结焦、汽水品质恶化、尾部烟道再燃烧等异常情况等条款),也没有按现象、原因、处理3段落写故障处理的条文,此类问题将不利于故障处理、运行人员的培训与故障分析。

现在大部分机组都实行远动、集控,机组起动前少关或少开一个阀门,有时可能只是延误起动;但有时起动前并不能发现,例如仪用空气排气阀未关,常常并不影响起动,但一旦运行中空压机因失去厂用电停运,压缩空气罐贮备量便不足以应付事故处理中执行机构的用气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再如减温水截断阀有漏流、其控制调节装置(包括其蓄能器)是否正常缺乏检查并不影响起动,但事故状态下,减温水关不下来,可能导致汽水管道的水冲击,严重时将导致汽缸变形;电气方面如果仅限于屏幕操作,往往难以发现三相操作不同步的问题。然而当前机组运行人员的配置(包括数量与素质)常常难以完成众多的检查与操作,特别是在修后起动时,因此必须采用有计划、有分工地组织一些专业人员共同完成此类任务。事故教训表明,不能安全地将机组停下来,或盲目抢起往往是事故扩大的原因,因此此类检查、试验必须包括故障时能否自动联锁并能使机组安全停役的内容。要知道故障突发时不可能寄希望于许多人都在场,寄希望于运行人员都训练有素、都能正确判断与处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正确测量,放在完善自控装置的调节性能(包括调整投用gcs后的响应速度),放在保护、联锁装置的可靠性方面。

有一种倾向应该注意,就是不加分析地扩大保护定值,延长延时时间,实则等于取消保护。例如,有一电厂发生了汽包低水位保护到了汽包干锅还不动作的事件,其实锅炉缺水对设备的损伤首先是因为水冷壁管间温差超限而变形,在起动中壁式过热器、包复管因疏水不良下行管段出现双相介质时可以见到它们外鼓的现象,而水冷壁管缺少流动汽水混合物的可靠冷却,同时炉膛温度高于金属管壁许用温度才是爆管的原因;变形与爆管可以出现在炉膛熄火前,也可以在熄火后的冷却过程中,况且锅炉蒸发受热面含汽量的变化影响实际存水量,起动阶段汽包水位膨胀和停用时的收缩都不可避免。因此一些厂推行的汽包全充水起动,全炉汽包低水位已失去显示后以可见水位以下还有水为由,增加若干延时时间的作法都不可取。

(2) 要总结采用dcs控制方式后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管理方面的对策。实行dcs控制后,在信号-控制-反馈间有许多环节,这些环节的故障常常使人意外,造成判断失误,如何提前发现是“25项重点要求”的基本原则,应有组织地加以关注与总结;近期各发电公司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例如关于软件管理,工程师站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要求,无线通讯干扰问题等。信息不畅、缺乏交流、缺少落实的动力,是当前问题所在。

(3) 发生故障后要对照厂部规章制度的条文,明确原因、责任,以体现按章办事、强化管理的观念。按章处置是法治的基本观点,所以,一是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可检查、可操作;二要能按规定对照处置;三要找管理上的不足,故障后发现责任不明确的,发生事前未能预料的突发事件或虽有准备但遇事慌乱导致事态扩大的一般都应找管理原因。个别企业出了事以处分某某了事,对策是诸如提高安全意识之类,缺少具体作为又何来教训。应通过故障分析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要实现设备异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异动管理从申请、批准、实施、验收到图纸修改、规章制度修订全过程涉及电厂一些部门,现在的问题是后期工作比较薄弱,容易引起管理脱节,其中“规程、制度发放清册”是重要基础工作,尤要加强。

3  两票管理方面的情况

工作票、操作票制度是发电厂多年来始终坚持并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工作票用于处理各工序间的前后关系,避免人身、设备损伤;操作票用于提示操作者操作步骤之间的先后关系及操作要点;两票制度本质上是防误工作的组织措施。《电力安全技术》杂志近几年已经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提出了许多建议。

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两票合格率虽高,但隔离及安全措施笼统不具体、缺少必要的动态检查,合格率考核内容过分注重票面;经上级安监部门同意检修工作实行系统工作票后,检修后期试验工作管理有疏漏等。作为一种组织措施,要按要求贯彻,但重要的是员工对制度的认同程度与执行态度,否则很容易成为形式,甚至出现无票作业,事后补写以应付检查考核的现象。

3.1  工作票方面应关注的问题

工作票是设备从运行(备用)状态转入检修状态以及检修各阶段间的作业凭证,隔离措施的确定与实施是工作票的关键。原意是由签发人填写,运行接票人补充相关隔离措施,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共同认可隔离措施已执行后方可检修。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签发人越权或厂部过分放权、实行系统工作票以及检修工作外包,加以运行补充措施不够,从而比较普遍地存在隔离措施填写不规范或不全。而严格意义上电气设备的接地,承压部件的消压,煤粉、油、氢系统及其它密闭系统的置换是设备可以进入检修状态的标志,是隔离措施的一部分,但习惯上其中有部分工作属检修工作内容,因此哪些由运行负责装、卸,哪些由检修自理需要明确,以避免疏漏。建议:

(1) 加强工作票签发人、许可人、审票人的培训;在使用系统票的大小修状态下,宜设专人负责协调各项检修工作,办理开工、允许、试验及工作结束事宜;

(2) 要从票面上强调工作开始、结束与工作票开始、终结的区别与关系,前者涉及检修作业的开工与完工,后者涉及设备状态的改变,涉及隔离措施的确立与恢复。使用热机工作票时,工作票终结、复役的概念普遍较弱;

(3) 还有一些涉及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基本是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例如搭脚手架、密闭容器通风、起重安全措施、动火等,它们不涉及设备状态的改变,列入“危险点分析”及检修自身安全交底项目比较妥当。原则上应在工作许可后及结束前由检修设置、拆除;

(4) 热工控制设施,热工、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状态的转变涉及主设备的状态,因而它们的检修存在前后工作交叉问题。要用相关许可手续保证设备安全。例如吹扫炉膛负压表管的简单工作,常常要求运行人员变自动为手动,热控退出炉膛压力保护后才能吹扫,吹扫工作结束才能投保护、自动,此项工作涉及若干部门和人员,现有的热力工作票票面难以约束交叉工作的先后关系,特别是控制吹扫工作结束后的复役工作;有的动火工作需进行系统隔离与置换,也存在先后交叉关系,按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的票样其隔离措施与热机工作票内容重复,同时使用工作票与动火票又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因此应用措施票约束此类工作中的先后关系;

(5) 在外委检修工作的场合,工作票涉及甲乙双方的安全责任,是分析是非曲直的重要凭证,双方都要重视。系统隔离与交底是甲方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免责任不清必须双方签名,检修中工器具的使用以及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理应由承包方负责,而由承包方工作负责人向工作人员交底的,可推行危险点预控方法。采用检修工作外委以后,甲乙双方是合同关系,原《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部分条款,包括工作票票面,签发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许可人及联系人的职责都不完全适应需要,应予调整;

(6) 工作票合格率考核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工作票使用功效,考核办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当前重票面质量而忽视隔离措施,对工作票使用过程中的检查比较少,工作票合格率很高,而出了人身事故又是无票操作,值得研究。建议两票审查应由专工进行,安全员汇总、安监抽查考核的办法。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办法不断调整以提高工作票的使用功效。

3.2  操作票方面应关注的问题

操作票主要是电气倒闸操作票方面,应予关注的是:

(1) 采用闭锁装置(含key bo_)的电气设备只要不乱用开锁通用钥匙,可以避免许多误操作行为,但是防走错间隔、携带型接地线装、卸,以及电缆头的接入与拆开等工作,难以通过闭锁装置防误,仍需注意;

(2) 采用微机开票可以避免漏项错票,减少重复劳动,关键是微机内运行状态与实况保持一致,特别是操作过程中因故不能继续进行时,票面未进行的操作项要对微机内的状态及时加以调整,保持二者状态始终一致;

(3) 实施dcs控制方式后,有条件在控制室进行倒闸操作,但是装拆接地线(拉合接地刀闸),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保险,检查刀闸、断路器、地线abc三相的接触状态、位置是否都正常等工作都在就地,事实上到控制台的位置信号,由于构件的故障曾有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信号本身需要核对,所以就地工作不可少。而且采用鼠标操作要同时实行监护人监护比较困难,因此这方面的改革宜慎重。

现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热机操作票的使用没有作统一规定,但是油泵、水泵、风机、除氧器在切换、解列与并列过程中,由于操作先后次序的过错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故,甚至大事故。并列运行的除氧器要解列,先关水联络门再关汽联络门,若相反操作,运行中的除氧器水位必然大幅度下降,甚至导致跳机,复杂的情况更有防误问题,因此推广热机操作卡(票)提示操作人员防止漏项、错项很有必要。

关于危险点分析

开展作业危险点分析工作,是贯彻执行《安规》的好方法,是防止违章现象屡见不鲜的重要手段。现在的问题是填写在措施栏内的措施过于简单,有流于形式的倾向。谁进行分析,如何分析,依据什么等都是要研究明确的事。当前必须在肯定危险点分析方法的前提下,加强指导以求提高。

(1) 电力系统现有的两票制度已成传统,不宜撇开它们另起炉灶,况且系统隔离是任何与运行系统有关的检修作业危险点分析的重要内容。现有的两票有利于责任区分,不足的是安全措施中检修自理项目的管理存在疏漏。因此,将此部分内容作为工作票的附页,并作为工作负责人向工作人员安全交底的凭证,这有利于贯彻责任制,特别对外委检修项目尤其适合。

(2) 作业危险点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规定安全措施(不含系统隔离)是工作负责(监护)人的责任,具备此能力是当工作负责人的条件;工作许可人可以对有无措施实行监督,但对其是否完整正确不负责;外委检修工作中甲方应对安措进行审查,特别是电厂要害部位的检修工作,因为可能危及电厂设备安全,必须关注。

(3) 目前一些单位危险点预控工作中出现“注意安全”这样的笼统的字样,与编制人员的经验与知识面不足、对整个作业过程的危险性缺乏了解有关,也有组织宣传不够、缺乏要求的问题。预控工作的最终结果是专业技术人员、安监人员、作业班组人员经讨论和实践后不断提高的结果,而讨论本身兼有提高安全意识的功能。采用通用的危险点预控方法而摈弃《安规》的规定是不对的,因为《安规》本身是电力行业事故教训的总结,反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反对违背《安规》这个章程。但仅仅局限于《安规》的规定也不对,因为《安规》有的规定太原则,不好操作;其次《安规》已有多年没组织修订,国家、行业标准中一些涉及作业安全的内容没有或者没有完全编入《安规》,包括特种设备、特殊工种、危险品使用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如此,作为危险点预控的起点,能将《安规》的相关规定纳入措施之中,至少起到提醒的作用。通过危险点预控标准措施卡票加现场补充要求的作法,以及凡是大、小修项目的措施要纳入检修文件包的要求是可行的。电力行业中很多工作是具有共性的,现在出版的行业标准“预控措施” 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甚至可以套用,关键是电厂安监与保障体系的参与和组织。

5  关于应急预案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生[2003]389号文的要求。其目的是:以备不测,减少损失。电力系统在紧急救护、消防预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离《重大应急计划要素及制定程序》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电力产业的特殊性容易使大面积的停电事故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但它是电网--电厂之间的综合问题,电厂在总的应急预案中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要参加电网组织的反事故演习,并从中找出不足。

历史事件证明,火电厂全厂对外停电(特别有直供线的电厂)、灰坝垮坝、灰管爆漏、溢漏油污染曾经对公众造成过威胁;油气系统着火,洪水、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氯、氨气泄漏,放射源丢失等可能对电厂、公众造成威胁,这些都需要建立某些预案以防不测。其中除全厂对外停电的措施已列入《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以外,应急预案的其它内容还应包括组织、通告程序、恢复程序、危险识别、疏散保护措施、应急设施、外援要求、演练要求以及不断完善等内容。

现有的应急预案侧重于组织体系,缺少其它内容,而且缺少演练,万一有事也难以落实。因此应对照上述要求并通过演练来暴露问题,并不断加以完善。

此外,一些人身伤害事例表明,电厂工作人员在火灾中逃生、防止高温蒸汽烫伤、窒息死亡等自

救能力方面缺乏训练和常识。

6  关于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显然包括劳动技能及专业培训的内

容,相当于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及其它操作规定的学习与考核。根据安全评价条款,当前存在以下问题:

(1) “安全日”活动内容偏于事后,当然学习事故通报包括厂内各种不安全现象以引起对自身安全工作的重视,并从中吸取事故教训是必要的;但基于要做好预防,研究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危险点预控工作,制订措施并加以规范,从而学习、完善相关措施也应纳入“安全日”活动;

(2) 从近期一系列的重大伤亡事故分析,员工

要做到“会报警、会扑救初火、会自救逃生”已被列入中央三部局“关于落实消防责任制”的要求中,其中第3会是当前的薄弱环节,应当进行重点培训;

(3) 特殊工种的培训,主要是电工、危险品保

管员、架子工、起重指挥员的培训取证工作有待加强;

(4) 安全教育室的作用是对新老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举办安全展览,其中要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及相关资料;

(5) 安监人员自身的培训。现在要实行注册安全师制度,问题是必须有电力系统的特点,包括传统的和需要更新的内容,即从事后处理向预防为主转变过程的知识层面及工作方法的更新,以及电厂控制方式变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检修工作外委等变化引起的生产、工作关系变化以后的知识更新等;

(6) 要加强各级领导的安全法规的学习。安全法规的学习不仅仅是《安规》的学习,目前与安全相关的法律就有《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职业教育法》、《电力法》、《环境保护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以及国务院关于事故调查、统计及处理的规定等,还应包括上级公司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这些都应予以关注,必要时要组织宣贯。

7  关于设备管理

火电厂设备管理涉及到许多专业以及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安全管理关注的内容主要在于是否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是否存在责任真空和“三不管”问题,包括生产工作的“五同时”和建设工作的“三同时”等闭环式的工作方法等。如一些电厂的吹灰器、电动阀门、振打装置不灵,往往久拖不能解决,常常在分工调整以后才得以解决。现在的问题是:

(1) 备用设备的定期试验、定期切换问题,包

括运行设备、安全装置等的定期工作。安全阀、快关阀、消防设施、直流系统等的定期试验工作较差,还有一些设备、系统、设施、安全工器具、漏电保安器等装置的定期试验工作没有纳入制度,需要改进;

(2) 缺陷管理是电厂日常的重要工作,从发现、判断、分工处理到验收,涉及到电厂多个部门,容易造成扯皮误事,而实行计算机管理则便于信息共享。其次,缺陷分析的目标是:通过改进,提高计划检修的工作质量,减少运行中缺陷处理的数量。它是确定检修工作项目的依据,也是检查检修质量、进一步改进检修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实现闭环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缺陷管理属于设备管理的范畴,但涉及重大隐患的事项要实行安全监督;

(3) 设备异动管理问题。设备异动是电厂经常

发生的事,设备异动工作中的批准、施工、验收的问题属技术管理的范畴。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重点是登记记录、图纸规程修改、有关人员的组织学习、考核与实践中总结工作的监督;

(4) 发生故障后的“四不放过”。任何发电厂都难免发生故障,通过调查对引起故障的违章者进行处分是必要的。但事故调查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来都是为了避免再现。现在有一种倾向:强调事故处罚从快、从严,忽视本质安全。一次误操作事故可以以从严处分责任者为终结,也可以通过设置防误闭锁装置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清河电厂1981年1月的除氧器事故有操作失误的问题,但事后从安全装置、结构、检验以及组织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无疑对防止此类恶性事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四不放过”从字面上与“三不放过”没有太大区别,实际上要从管理层次上找原因、找责任、找对策,从制度上予以保障,从安全的本质上下功夫。要树立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与防范措施并非一一对应,防范措施切忌就事论事,其覆盖面要广阔得多”的理念。

8  关于外委工作

现在发电厂有许多工作需要外委,按《合同法》的规定,各类合同中双方的安全职责各有特点,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而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存在违约责任。因此,从合同生效到合同终止始终存在着安全问题,《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规定了工程承包方的4项资质条件和发包方的4项安全责任;《安全生产法》中有“2个以上单位在同一作业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存在安全威胁的,要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安全协议较笼统,安全交底也缺少双方签字的书面记录。作为承揽工程合同方理应使用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但是在电厂工作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器具借用问题,其安全职责应当事先明确。

外委工作的质量记录是由iso9000系列明确的内容,但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即符号式记录是否适应设备状态的动态分析与寿命分析;其次是应予交接的技术资料内容与深度常被忽视,特别是隐蔽工程的内涵不明确,从而增加了修后技术分析的难度。

加强全过程技术监督的目的是提高发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因而实行依法监督、分级管理,由电网主管电力公司的技术监督部门实行行业归口管理的原则。现在电力体制已发生变化,电力试验研究院的隶属关系已发生变化,主要是经济关系,电厂9项技术监督的内容有的已分别对口于环保局、网公司,还有的是电厂自身的需要。除了标准传递工作内容以外,技术监督工作委托电力试验研究院进行的目的、方式与效果都值得研究。

9  关于安全监督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颁发了《安全生产监督规定》,提出了安全监督机构的8项职责。安全性评价工作已经通过设备评价的方式把与保证体系相关的预防措施纳入整改计划。但人身防范措施,涉及反习惯性违章,涉及安全工器具、劳保用品、安全防护用品等的购置与使用,涉及安措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与上述8项职责有关。相对而言,安全评价9项内容中得分最低的常常是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这一项,值得安监工作者研究改进。

有2个问题比较普遍:其一是劳保用品问题,现在有的电厂错误地把工作服与厂服混淆,误以为发工作服是一种福利待遇,甚至提出统一工作服的要求,其实工作服是为劳动安全而设的,不论临时工、正式工都要穿戴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劳保用品,安监要据此发放、监督使用。穿扣子、拉锁锁头容易脱落的工作服还是穿用布带或粘扣上身的连体服参加锅炉、汽机、发电机的内部检修?穿腰部带攀、弯腰露后腰的工作服还是穿背带裤开机床?那些要用防砸鞋、耐酸碱鞋、耐油鞋的工种,都发皮鞋对吗?女士进现场要把长辫盘在帽内而男士可以带领带,合理吗?纱布口罩不能用作防尘口罩是早有明文规定的,可有的厂还在用。其二是关于特殊工种、特种设备(除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器具管理、职业安全卫生、危险品管理、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国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安全、卫生法规,还有一些强制性的国标,这些都要贯彻落实。

目前在一些电厂落实较差,其中也许是分工的问题,也许是责任制的问题,也可能是人员配置的问题和安排的问题,也有电力行业规程修订的问题,包括《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6222工业煤气安全规程》、《gb11984氯气安全规程》、《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4387工业企业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等。此外在地线配置与工艺方面,在登高、起重、多种经营子企业的消防、机械伤害防护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此类问题涉及安监机构本身的职责,各级安监机构要找出原因,寻求对策。

第5篇 质量安全管理评价细则

一、简述

质量安全管理评价是诚信综合评价的一部分,采用百分制,由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工程安全管理评价、企业良好评价、企业不良评价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培训组成,其中:工程质量管理评价权重为40%,工程安全管理评价权重为60%,企业良好评价、企业不良评价按实计算,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培训一次,每考试合格通过一人得0.002分,总加分不超过2分,并在施工企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诚信评价得分上增加。

二、企业评价

企业评价由广州市建委和各区(县级市)建设局按照广州市建委负责制定的《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企业评价标准》(附表1)和《建筑监理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企业评价标准》(附表2)实施。企业发生评价表中行为时,应由经办人填写评价表,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由专人在次个工作日结束前登录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诚信综合评价系统完成录入,并通知企业。当日18时前录入的企业评价评分参与本日计算,当日超过18时录入的企业评价评分参与次日计算。

三、工程评价

(一)概述。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监理企业综合诚信评价的公平、公开、公正,按照建设工程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要求,结合我市建筑行业综合诚信评价体系的运行情况,我委建立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自动评分系统(下称自动评分系统)。

自动评分系统依托 “监督管理系统”、“混凝土追踪系统”、“检测监管系统”、“深基坑和地下工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筑起重设备实时监控系统”及 “现场考勤定位系统”、“现场诚信评价资料上传模块”等子系统运行,通过自动采集施工监理企业在建筑施工活动中的过程管理、行为管理和结果管理中的质量安全数据,实现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的自动评分。自动评分系统评价标准分为①建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详见附件3~4),②建设(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详见附件5~6),③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详见附件7),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详见附件8~9),⑤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详见附表10)五部分

(二)评价范围、标准、周期和计算。

1.广州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自报监开工之日起至完工,除因法定节假日、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停工外,施工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应根据建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详见附表3~4);施工企业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应根据建设(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详见附表5~6);监理企业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应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详见附表7);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标准进行评分(详见附表8~9),监理企业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应根据建设工程监理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进行评分(详见附表10)。

2.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要求对各阶段工程的质量安全自动进行评价,各个分部工程设置不同分值权重,评价结果是对现有已完成的工程所进行的评价。

3.监理企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与施工企业同期进行。

4.计算日18时前通过自动评分系统采集的数据参与当日计算,计算日18时后通过自动评分系统采集的数据参与第二天计算,计算日当日无在建工程的企业,诚信综合评价系统分别赋予质量管理评价和安全管理评价水准分30分。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和工程安全文明管理评价的最终得分分别乘权0.4和0.6后相加为其工程评价得分。

(三)工程评价规程。

1.工程责任质量监督员和责任安全监督员应对所监督工程的上传资料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确认。

2. 各工程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的工程安全管理评价按本工程总包单位的工程安全管理评价分数计入相应专业评价。工程质量管理评价由总包单位对其按实际进行好、中、差3个等次的评价,获“好”等次评价的,其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得分为本工程总包单位工程总包单位加5分,获“中”等次评价的,其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得分为本工程总包单位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分数,获“差”等次评价的,其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得分为本工程总包单位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分数减5分,计算后评价分数计入相应专业评价。工程总包单位自行完成专业工程的,应另登记为专业工程承包单位,其工程质量管理评价和工程安全管理评价分数计入相应专业评价。

3.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现场诚信评价分数通过自动评分系统上传至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诚信综合评价系统参与企业综合诚信评价的计算,参与计算的分数采用计算日前二天的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得分。

四、得分计算

建筑施工企业每日的质量安全诚信评价得分由企业评价评分、工程评价评分和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培训分相加组成,得出其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最终得分;监理企业每日的质量安全诚信评价得分由企业评价评分和工程评价评分相加组成,得出其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的最终得分。得分超过100分的,计100分,得分低于0分的,计0分。

五、其他规定

(一)各评价单位应根据本细则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制度,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对疏怠职责、徇私舞弊、评价不公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涉嫌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二)被评价企业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或其正常施工工程应当评价未被评价的,应在评价后5日内向评价单位书面提出并说明理由,附证明材料、照片等。评价单位收到书面异议后应在5日内查实情况予以处理和答复。异议企业对答复仍有异议的,应在收到答复5日内向评价单位的上级领导部门或广州市建委(工程质量安全处)书面投诉,投诉受理单位应在10日内予以调查并答复。被答复企业对答复不服的,可按照有关规定提出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三)广州市建委和各区(县级市)建设局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和专项检查,发现未按照规定及时确认上传资料的,责令责任监督员改正,必要时予以通报批评或责令所属监督站予以处理。

第6篇 强化安全性评价工作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一、平安县供电公司基本概况

平安县供电公司地处平安县平安镇,隶属海东供电公司,是海东行政公暑所在地,担负着平安县3镇5乡,互助县1镇2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1090平方公里。县供电公司机关下设“三部两班两组”即综合部、生产技术部、营销部、配网运检班、汽车班、配网监控调度组、客户服务组。下辖平安镇、三合、高寨、沙沟、小峡5个供电营业所,杨柳、上店、三合、巴藏沟、西村5个35kv变电所。公司现有员工 159人,其中全民职工47人,集体职工7人,农电职工86人。临时职工19人。

县供电公司管辖35kv变电所5 座、主变7台、变电容量43150kva;35kv线路3条25.33公里;10kv线路25条466.532公里;10kv线路开关64台;配电变压器763台,容量85091kva(其中公用变352 台、容量26275 kva;专用变411台,容量58816kva);低压线路1028.83公里。管理电力客户总数为40009户,其中高压用户为661户、低压用户为39348户。

二、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不断提高农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准确找出和诊断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着力整改,不断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促进和提高我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根据《青海省电力公司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省电农[2005]723号)文件精神,《青海省电力公司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青电农[2005]723号)文件精神,并结合省电力公司安监字[2007]70号文《关于县级供电公司完成安全性评价自评价报告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和部署,将我公司纳入此次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范围之内。

1、精心组织、健全机构

2007年10月底接到省电力公司《关于县级供电公司完成安全性评价自评价报告的紧急通知》后,公司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专项会议,对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这次工作搞好进行了部署,使本项工作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程序紧凑、有条不紊。在会上立即成立了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由公司第一责任人任组长,主管生产、营销经理任副组长,各部室主任、安全员为成员,并下设生产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三个评价小组,负责督促、指导和协调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制定了安全性评价的实施办法、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为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各供电所也成立了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性评价具体的落实、宣传、检查、整改工作。

2、全面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为使安全性评价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公司召开了全公司安全性评价动员大会,把安全性评价工作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为宣传、动员、学习阶段,各部门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宣传、动员、学习工作,通过培训、安全活动、板报、标语、口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明确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认识,调动公司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人皆知,全员参与,从而促使员工真正支持、关心、参与安全性评价工作,解除职工中可能存在的思想顾虑和厌烦情绪,以便在“自查”时能够做到主动、积极、深入、详实地检查和提出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为正确地评价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阶段:11月16日—2008年10月20日为检查、整改、评价阶段,从11月16日开始,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结合各部门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各部门、班组进行了“自查”,从生产设备、劳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检查、整改、评价工作,在评价中人员按照各自的任务和责任,依据标准,结合实际,运用核对现场、查阅和分析资料、实物检查,并根据现场规程、制度对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部分进行逐项核对、检查,针对从这三方面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人,并对各所的安全性评价打出分数,指出扣分原因,科学的对相关项目进行评价,并认真完成评价结果记录,评价得分和扣分符合实际,真实可靠。

第三阶段:10月21日—11月20日为总结、提高阶段,各部门根据公司安全性评价检查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前阶段开展的评价工作,写出书面评价报告,并报到公司生产技术部。同时进一步使公司摸清了各营业所的安全基础情况,掌握了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明确了反事故工作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反事故措施,为农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安全性评价评分结果及发现的问题

1、评分结果

为扎扎实实地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安评工作进行了“层层分解、细致分解、完全分解、分解到人”的原则,把评价项目分解到相关专业评价小组和自评价部门,在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坚持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各评价小组于10月20日完成了对各部门的评价评分工作,评价得分如下:

项目分数标准分实得分得分率
一、生产设备部分4040254963.09%
二、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部分100077077.00%
三、安全管理部分1200100583.72%
总计6240432469.29%

2、发现的问题

此次安全性评价依据 “贵在真实、重在整改”的原则,共查出各类问题2274条(见附录四)。其中,生产设备部分的问题共1870条,自行能整改的问题有1332条,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有538条,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部分的问题共185条,自行能整改的问题有104条,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有81条。安全管理部分的问题共219条,自行能整改的问题有135  条,需上级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有84条。

第7篇 火电厂安全性评价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查评体

现有的火电厂安全性评价中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查评规定,基本依据是原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实施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关于发电厂的10章内容及《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其基本内容是:

(1) 贯彻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超前控制;

(2) 贯彻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强化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

(4) 检查反措与安措的落实情况,以确保安全投入;

(5) 检查安监机构、安监人员资质与职权,安全网组成,安全例行工作,事故调查、统计、报告,安全奖惩情况,以理顺企业内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的关系,强化安全管理;

(6) 检查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情况,特别是临时工、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情况以保证从业人员的权利与资质。

查评内容基本包含了《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有的6项职责。当然作为电力生产企业除了要遵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以保障职工安全健康、避免火灾外,还必须保障电网供电、电力设备安全,这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4年1号令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产工作的需要。

电网公司于2003-10-08发行的《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一书,包括了电网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相关内容,进一步贯彻了《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的有关职责与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进行火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安全性评价,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进一步促进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它与《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是一致的,与贯彻2004-01-0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依法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要求是一致的。

现将笔者在参与一些火电厂的安评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查评情况与建议介绍如下,以引起讨论。

1 关于安全目标分解的情况与建议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和杜绝人身伤亡、电网大面积停电、主设备严重损坏、电厂垮坝、重大火灾等重特大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发生。应该说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在提出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后强调要加强对指标落实的过程控制与考核,以及时发现解决带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可见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的关系,因而火电厂内部安全目标的分解与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它一方面可以使总体目标得以完成,而且可以把目标与岗位职责、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但一些电厂内部的安全目标存在上下一般粗的现象,缺乏与各车间、班组职责相关的特色,也缺少中间检查。其实《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已提出了厂、车间、班组实行三级控制的原则,有的公司进一步发展,加上“班组控制差错”,实现四级控制。从运行方面的事故、障碍、异常以及人身方面的死亡、重伤、轻伤来看,三级控制是符合事故金字塔分布规律的,不足的是对技术、检修部门的要求有所欠缺。而火电厂要做到参数稳定,其燃用煤的煤质控制与连续供给,汽水品质的监督与控制,自动控制装置的调节品质与投入率以及运行人员的精心操作都很重要;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保护装置的全过程正确投用以及各项技术监督,特别是金属、绝缘、热工、继保监督的内容对防止事故发生或避免事故扩大都有密切关系,都可成为班组的目标,也可以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措施;而反习惯性违章(包括行为性、装置性和管理性违章)、实行危险点分析也同样是人身安全方面要做到的事,是下一级目标与措施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纳入目标管理,将使目标分解与兑现工作更具体、更可操作、更可检查,更有利于安全的超前控制。

2 关于规程制度方面的情况与建议

发电厂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之一是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一般讲规程是对工艺、操作、检修检验、安全管理等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作的统一规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动准则。建立、修订、宣贯是保证规程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规程制度的内容要符合国家、行业及设备制造厂商的要求,特别是强制性要求,要结合电厂的生产实际,可操作、可检查。电厂安监或安全管理的任务是监督规程制度的建立、修订与执行。

发电厂安全生产方面该有多少规程制度?一般的看法是3规10制:3规是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安全工作规程,电厂投运1台设备就要有1台设备的运行、检修规程。10制以及每项制度都要派生的一些规定、办法可参考如下:

(1) 各级责任制: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制;

(2) 运行管理制度:工作票、操作票、巡回检查、定期试验切换、交接班制度(含动火票、热控装置维护工作票、热控保护退复役管理与交接制度),携带型接地线管理、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运行及异常分析制度,反事故演习制度,设备维护制度;

(3) 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命名管理、设备系统标示管理、设备分工规定、设备评级规定、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设备技术挡案管理;

(4) 技术监督制度:包括监督网管理规定、监督报告制度、建档规定,其中环保监督含7项规章制度,热工监督含17项规章制度,化学监督含12项规章制度;

(5) 检修管理制度:包括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备品备件管理、特种作业安全监护制、检修作业指导书;

(6) 安全管理制度:含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安全标志管理、安全例行工作规定、外包工作安全管理制度、临时工安全管理、事故调查统计报告与安全奖惩制度、异常障碍标准、外来人员参观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两票管理考核规定;

(7) 教育培训管理制度:3级安全教育管理、特殊工种培训考核、全能值班员与仿真机培训管理、安全规程及紧急救护法培训与考核;

(8)劳动安全和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含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厂内机动车辆、电梯、起重装置、脚手架、电力安全工器具、漏电保护器、临时电源安全管理制度,手动、电动、风动工器具、喷灯及其它工器具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9)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包括贮存、弃置、出入库管理及应急处置;

(10) 消防、防灾减灾与应急预案工作管理制度。

当前的问题是修订不及时,个别规章制度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差。表现在设备已经更改,控制方式业已改变而规程未作修改;国标、行业标准或上级公司要求已提高而标准、制度未变;未把以往事故中总结出的防范措施纳入现有的规章制度体系中。当前两票三制、设备缺陷管理、设备异动管理、保护装置退投役管理、事故(障碍)调查处理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等,由于其涉及电厂内部多个部门,容易出现管理真空,尤其不能疏忽。

应关注的问题有如下4条。

(1)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中关于运行的条款没有在运行规程中得到体现,包括起动条件(如阀门位置、重要仪表是否可靠,失去控制能源时阀门是否能在安全位置,带蓄能装置的开关、阀门是否正常蓄能等情况的检查确认)、起动前需进行的试验校验项目、紧急停用条件及事故处理要求等;有些电厂的运行规程中故障处理部分缺项(如锅炉运行规程中缺汽水管道水冲击、油管爆破、一次风管堵管、结焦、汽水品质恶化、尾部烟道再燃烧等异常情况等条款),也没有按现象、原因、处理3段落写故障处理的条文,此类问题将不利于故障处理、运行人员的培训与故障分析。

现在大部分机组都实行远动、集控,机组起动 现有的火电厂安全性评价中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查评规定,基本依据是原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实施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关于发电厂的10章内容及《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其基本内容是:

(1) 贯彻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超前控制;

(2) 贯彻以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者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强化规章制度的建立,推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设施标准化;

(4) 检查反措与安措的落实情况,以确保安全投入;

(5) 检查安监机构、安监人员资质与职权,安全网组成,安全例行工作,事故调查、统计、报告,安全奖惩情况,以理顺企业内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的关系,强化安全管理;

(6) 检查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情况,特别是临时工、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情况以保证从业人员的权利与资质。

查评内容基本包含了《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有的6项职责。当然作为电力生产企业除了要遵守《安全生产法》、《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以保障职工安全健康、避免火灾外,还必须保障电网供电、电力设备安全,这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4年1号令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产工作的需要。

电网公司于2003-10-08发行的《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一书,包括了电网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相关内容,进一步贯彻了《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的有关职责与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进行火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安全性评价,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进一步促进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它与《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是一致的,与贯彻2004-01-0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依法加强和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的要求是一致的。

现将笔者在参与一些火电厂的安评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查评情况与建议介绍如下,以引起讨论。

1 关于安全目标分解的情况与建议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和杜绝人身伤亡、电网大面积停电、主设备严重损坏、电厂垮坝、重大火灾等重特大事故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发生。

应该说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在提出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后强调要加强对指标落实的过程控制与考核,以及时发现解决带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可见目标要求与过程控制的关系,因而火电厂内部安全目标的分解与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它一方面可以使总体目标得以完成,而且可以把目标与岗位职责、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但一些电厂内部的安全目标存在上下一般粗的现象,缺乏与各车间、班组职责相关的特色,也缺少中间检查。其实《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已提出了厂、车间、班组实行三级控制的原则,有的公司进一步发展,加上“班组控制差错”,实现四级控制。从运行方面的事故、障碍、异常以及人身方面的死亡、重伤、轻伤来看,三级控制是符合事故金字塔分布规律的,不足的是对技术、检修部门的要求有所欠缺。而火电厂要做到参数稳定,其燃用煤的煤质控制与连续供给,汽水品质的监督与控制,自动控制装置的调节品质与投入率以及运行人员的精心操作都很重要;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保护装置的全过程正确投用以及各项技术监督,特别是金属、绝缘、热工、继保监督的内容对防止事故发生或避免事故扩大都有密切关系,都可成为班组的目标,也可以是完成总体目标的措施;而反习惯性违章(包括行为性、装置性和管理性违章)、实行危险点分析也同样是人身安全方面要做到的事,是下一级目标与措施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纳入目标管理,将使目标分解与兑现工作更具体、更可操作、更可检查,更有利于安全的超前控制。

(3) 发生故障后要对照厂部规章制度的条文,明确原因、责任,以体现按章办事、强化管理的观念。按章处置是法治的基本观点,所以,一是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可检查、可操作;二要能按规定对照处置;三要找管理上的不足,故障后发现责任不明确的,发生事前未能预料的突发事件或虽有准备但遇事慌乱导致事态扩大的一般都应找管理原因。个别企业出了事以处分某某了事,对策是诸如提高安全意识之类,缺少具体作为又何来教训。应通过故障分析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 要实现设备异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异动管理从申请、批准、实施、验收到图纸修改、规章制度修订全过程涉及电厂一些部门,现在的问题是后期工作比较薄弱,容易引起管理脱节,其中“规程、制度发放清册”是重要基础工作,尤要加强。

3 两票管理方面的情况

工作票、操作票制度是发电厂多年来始终坚持并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工作票用于处理各工序间的前后关系,避免人身、设备损伤;操作票用于提示操作者操作步骤之间的先后关系及操作要点;两票制度本质上是防误工作的组织措施。《电力安全技术》杂志近几年已经发表了许多相关文章,提出了许多建议。

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两票合格率虽高,但隔离及安全措施笼统不具体、缺少必要的动态检查,合格率考核内容过分注重票面;经上级安监部门同意检修工作实行系统工作票后,检修后期试验工作管理有疏漏等。作为一种组织措施,要按要求贯彻,但重要的是员工对制度的认同程度与执行态度,否则很容易成为形式,甚至出现无票作业,事后补写以应付检查考核的现象。

3.1 工作票方面应关注的问题

工作票是设备从运行(备用)状态转入检修状态以及检修各阶段间的作业凭证,隔离措施的确定与实施是工作票的关键。原意是由签发人填写,运行接票人补充相关隔离措施,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共同认可隔离措施已执行后方可检修。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签发人越权或厂部过分放权、实行系统工作票以及检修工作外包,加以运行补充措施不够,从而比较普遍地存在隔离措施填写不规范或不全。而严格意义上电气设备的接地,承压部件的消压,煤粉、油、氢系统及其它密闭系统的置换是设备可以进入检修状态的标志,是隔离措施的一部分,但习惯上其中有部分工作属检修工作内容,因此哪些由运行负责装、卸,哪些由检修自理需要明确,以避免疏漏。建议:

(1) 加强工作票签发人、许可人、审票人的培训;在使用系统票的大小修状态下,宜设专人负责协调各项检修工作,办理开工、允许、试验及工作结束事宜;

(2) 要从票面上强调工作开始、结束与工作票开始、终结的区别与关系,前者涉及检修作业的开工与完工,后者涉及设备状态的改变,涉及隔离措施的确立与恢复。使用热机工作票时,工作票终结、复役的概念普遍较弱;

(3) 还有一些涉及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基本是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例如搭脚手架、密闭容器通风、起重安全措施、动火等,它们不涉及设备状态的改变,列入“危险点分析”及检修自身安全交底项目比较妥当。原则上应在工作许可后及结束前由检修设置、拆除;

(4) 热工控制设施,热工、继电保护装置工作状态的转变涉及主设备的状态,因而它们的检修存在前后工作交叉问题。要用相关许可手续保证设备安全。例如吹扫炉膛负压表管的简单工作,常常要求运行人员变自动为手动,热控退出炉膛压力保护后才能吹扫,吹扫工作结束才能投保护、自动,此项工作涉及若干部门和人员,现有的热力工作票票面难以约束交叉工作的先后关系,特别是控制吹扫工作结束后的复役工作;有的动火工作需进行系统隔离与置换,也存在先后交叉关系,按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规定的票样其隔离措施与热机工作票内容重复,同时使用工作票与动火票又增加了管理工作量,因此应用措施票约束此类工作中的先后关系;

(5) 在外委检修工作的场合,工作票涉及甲乙双方的安全责任,是分析是非曲直的重要凭证,双方都要重视。系统隔离与交底是甲方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免责任不清必须双方签名,检修中工器具的使用以及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理应由承包方负责,而由承包方工作负责人向工作人员交底的,可推行危险点预控方法。采用检修工作外委以后,甲乙双方是合同关系,原《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部分条款,包括工作票票面,签发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许可人及联系人的职责都不完全适应需要,应予调整;

(6) 工作票合格率考核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工作票使用功效,考核办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当前重票面质量而忽视隔离措施,对工作票使用过程中的检查比较少,工作票合格率很高,而出了人身事故又是无票操作,值得研究。建议两票审查应由专工进行,安全员汇总、安监抽查考核的办法。重要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办法不断调整以提高工作票的使用功效。

3.2 操作票方面应关注的问题

操作票主要是电气倒闸操作票方面,应予关注的是:

(1) 采用闭锁装置(含key bo_)的电气设备只要不乱用开锁通用钥匙,可以避免许多误操作行为,但是防走错间隔、携带型接地线装、卸,以及电缆头的接入与拆开等工作,难以通过闭锁装置防误,仍需注意;

(2) 采用微机开票可以避免漏项错票,减少重复劳动,关键是微机内运行状态与实况保持一致,特别是操作过程中因故不能继续进行时,票面未进行的操作项要对微机内的状态及时加以调整,保持二者状态始终一致;

(3) 实施dcs控制方式后,有条件在控制室进行倒闸操作,但是装拆接地线(拉合接地刀闸),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保险,检查刀闸、断路器、地线abc三相的接触状态、位置是否都正常等工作都在就地,事实上到控制台的位置信号,由于构件的故障曾有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信号本身需要核对,所以就地工作不可少。而且采用鼠标操作要同时实行监护人监护比较困难,因此这方面的改革宜慎重。

现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热机操作票的使用没有作统一规定,但是油泵、水泵、风机、除氧器在切换、解列与并列过程中,由于操作先后次序的过错曾经发生过一些事故,甚至大事故。并列运行的除氧器要解列,先关水联络门再关汽联络门,若相反操作,运行中的除氧器水位必然大幅度下降,甚至导致跳机,复杂的情况更有防误问题,因此推广热机操作卡(票)提示操作人员防止漏项、错项很有必要。

第8篇 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与评价管理规定

一、项目工程经理部应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每月进行一次月度安全生产情况总结,并将月度安全总结 以书面形式上报集团公司安监(部),另外公司第季度要进行一次季报全面安全生产总结和自我评价,并将自评结果送所在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

二、公司安全 管理中心质安处(科)每月定期对所辖范围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安全生产总结与评价,并将总结的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给公司安监办。

三、各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对公司所属项目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送达安监办。

四、安监办每月对各生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总结,并对各部门 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上报集团安全生产安监部。

五、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与评价具体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指标实现情况。逐条列出。

3、本工程安全管理难点、特点,。

4、本工程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和手段及效果。

5、本工程安全资金投入。

6、本工程安全事故损失(包括无工伤事故)。应详细列出事故损失的子项及金额。

7、有无发生投诉情况(安全文明方面),投诉内容及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8、本工程在各级、历次检查中所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台帐及相对应的整改措施单。

9、安全生产大事记

10、其他

第9篇 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评价管理规定

一、项目工程经理部应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每月进行一次月度安全生产情况总结,并将月度安全总结 以书面形式上报集团公司安监(部),另外公司第季度要进行一次季报全面安全生产总结和自我评价,并将自评结果送所在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

二、公司安全 管理中心质安处(科)每月定期对所辖范围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安全生产总结与评价,并将总结的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给公司安监办。

三、各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对公司所属项目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送达安监办。

四、安监办每月对各生产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总结,并对各部门 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上报集团安全生产安监部。

五、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与评价具体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指标实现情况。逐条列出。

3、本工程安全管理难点、特点,。

4、本工程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和手段及效果。

5、本工程安全资金投入。

6、本工程安全事故损失(包括无工伤事故)。应详细列出事故损失的子项及金额。

7、有无发生投诉情况(安全文明方面),投诉内容及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8、本工程在各级、历次检查中所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台帐及相对应的整改措施单。

9、安全生产大事记

10、其他

第10篇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企业安全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评价说明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应用检查评价表

序号

评价内容

评价说明

应得分

实得分

备注

下列方法应用6种,每种3分,共18分

1. 1. 注“δ”的属必考核项

2. 2. 其它任选3种。

3. 3. 少一种扣3分。

4. 4. 渗透到职能部门业务,应用到生产车间日常管理、职工的自我约束中去。

5. 5. 查证要点见“解析”表1-2-1。

18

1

δ安全检查表

2

δ事故树分析

3

δ目标管理

4

事件树分析

5

安全性评价

6

abc分析

7

信息管理

8

预先危险性分析

9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10

行为科学与心理学

11

pdca循环

12

人机工程

13

计算机辅助管理

14

电化教育

15

生物节律

1 设置原因

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奠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在保证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传统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存在着滞后于生产发展的现象。只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系统物质流、信息流的综合观点,积极、主动开展事故预防预测,研究探讨事故发生规律,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提高安全生产决策能力和促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整个现代化管理发展的要求,克服传统安全生产管理之不足。

2 项目内容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运用于安全管理要做到有内容、有形式、有效果。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主要有:安全目标管理、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安全评价、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分析、abc分析法、生物节律、安全行为科学与心理学、安全信息管理、pdca循环、计算机辅助管理和电化安全教育等。其中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目标管理必须评价。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不是孤立的个人应用,不能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摆花架子、装门面,而是要求企业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体系,形成保障安全生产的整体效应。因此,各种科学管理方法,必须渗透到企业职能部门业务管理中去;渗透到生产车间日常管理中去;渗透到职工自我管理、企业自我约束中去。同时要将传统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与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作,保证安全生产。

3 评价方法

评价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要贯彻有效性原则,做到有形式、有内容、有效果。

有形式。即方法是先进的、科学的、可行的。不限定推荐范围。

有内容。即以现代科学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结合本企业实际,与各职能部门业务、车间日常生产或职工生产操作结合起来。

有效果。科学管理方法渗透到企业职能部门业务管理中去,渗透到生产车间日常管理中去,渗透到职工自我管理和企业自我约束中去,形成整体效应,推动企业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减少工伤事故,改善安全卫生状况。

各种方法查证要点见表1-2-1《现代科学管理评价查证表》。

序号

评价项目

查 证 测 定 要 点

文本资料

抽查考试

现场(执行)记录

说明

1

安全检查表

1) 查阅各类常用检查表:项目正确、有检查时间、检查人。

2) 纳入安技部门业务范围。

查车间、班组有关人员定期使用或日常使用情况

1) 车间班组普遍使用安全检查表,对危险点监控有效,使用面不低于50%,重点危险点必用。

2) 抽查一工人以检查表为蓝本对照检查,判断检查效果。

2

事故树分析

1) 逻辑分析和事故符号无原则错误。

2) 能联系本行业多发性事故或重大事故。

3) 职能部门必用方法。

1)安技人员能了解事故图的逻辑关系,并能定性分析。

2)应用点操作者对事故树基本事件有所了解。

1)出现中间事件能给予制止。

2)对结构重要度较大的事件能有效控制。

3)具有一定预测能力。

3

目标管理

目标明确,有目标分解、实施、检查、控制、评价等内容。

1) 全厂职工明确安全生产总目标。

2) 查有关人员如何进行目标控制。

1)各项指标达到目标。

2)目标分解有效。

3)目标分解落实。

4

预先危险性分析

1) 能正确分析系统内危险因素。

2) 准确判断形成事故原因及危险等级。

3) 采取措施正确。

1) 是否成为常用方法。

2) 有效估计和排除开发系统固有危险。

1)避免不必要设计变更。

2)比较经济的保障系统安全性。

5

pdca循环

1) 制定规划、实施整改、检查结果、分析提高等四环节应无原则错误。

2) 数理统计分析应正确。

1)查有关人员如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目标、制定对策。

1) 能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2) 实施整改有效。

6

安全行为科学与心理学

1) 分析资料能符合行为科学和心理学基本规律。

2) 具有相当数量分析资料。

1)查资料所提供对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理解。

1)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有效果。

7

计算机辅助管理

1) 应用计算机进行事故统计分析,事故树分析,安全性评价等。

2) 应用于危险部位的控制。

1) 查有关人员对计算机应用的看法。

2) 了解危险部位有关的基础资料。

1) 提高安全工作效果

2) 提高危险部位的安全性。

8

故障类型分析

10能查明故障类型和对系统影响。

排除故障措施正确。

1)是否已成为职能部门或车间常用方法。

1) 用于工程安全保障跟踪管理,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2) 消防故障措施有效。

9

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制度、教学计划花名册、教材等。

了解有关人员、查电化教育制度。

能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10

事件树分析

1) 应用本厂事故实例,归纳逻辑正确。

2) 成为安技部门人员应会业务知识。

1) 安技人员、应用点生产管理人员能从多种可能结果中找出关键事件,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2) 工人了解如何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

1) 应用点措施有效。

2) 提高事故预测、不安全因素动态发展、危险辨识能力。

11

a、b、c、分析法

1) 能抓住关键照顾一般进行分析,达到控制总体的目的。

2) 危险性分析正确。

1)a类对象的管理者、操作者能理解abc分析法并了解如何控制。

1)控制点采取措施切实有效。

12

生物节律

1) 查企业有关生物节律应用的规定。

2) 生物节律图无原则错误。

1)查有关人员对生物节律临界期下限等如何加强人为管理。

1) 能按生物节律应用规定执行, 如劝告、警告或禁止工作。

2) 行为约束有效。

13

安全人机工程

1) 能正确地进行人体测量,生理特点分析,动作分析,动作测定,机械、工具和环境改善应符合实际。

2) 成为职能部门业务范围。

1)查有关人员验证所测定数据的可靠性。

1)查应用安全人机工程改进机械、工具、场地、环境等具体实例。

14

信息管理

1) 查企业信息管理应用规定。

2) 计算机信息管理或人工信息管理必须能体现企业信息反馈程序。

1)有关管理人员能应用信息为安全生产采取相应对策。

1) 应用信息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决策能力。

2) 有效预防事故。

现代科学管理评价查证表

4 计分方法

本项目应得分为18分,目标值6种,每种3分。某种方法应用脱离工厂实际搞形式,没有明显的效果,该项不得分。

第11篇 水下分离器的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

水下分离器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安全管理体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并认真贯彻执行。对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即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企业领导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主持制度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计划、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组织制定并完善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主管生产的企业领导人应负责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他企业领导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分管的业务范围内对本系统的安全工作负责。

分管的领导人应对所属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应组织制定并实施水下设备运行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坚持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并大力开展班组安全工作。

相关安全技术员应负责相关的安全技术工作,其中主要包括负责或参与制定、修改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班组的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活动;并负责对消防器材和设施的管理;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制止违章作业,检查落实动火措施,确保动火安全;参加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统计分析,及时上报,健全安全管理资料。

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职责和安全责任,按工艺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违章作业,保证分离器安全、平稳地运行。

(2)安全管理教育

企业领导人应参加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书。企业安全部门领导人、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也要经过安全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按其管理权限逐级组织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任职。

所有新入厂的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班组的安全教育。

对于水下分离器这类压力容器,可以参考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要点,从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角度,主要应作好以下各点:

1.使用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 购置、选用的锅炉压力容器应是持证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并有足够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装置的生产单位,也应有生产许可证,或经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安装锅炉压力容器的施工单位,也须经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

2.登记建档 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后方可启用。在使用单位,也应建立锅炉压力容器的设备档案,保存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检验、改造等环节的技术资料。

3.专责管理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实行专责管理,即责成专门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并使其相对稳定,有职有权,熟悉相关法规,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

4.持证上岗 锅炉司炉及水质化验人员,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分别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获得相应等级的操作证书,持证上岗,操作相应等级的设备。

5.照章运行 锅炉房和压力容器操作间应有完善的操作管理制度。锅炉压力容器必须严格依照操作规程及其他有关法规操作运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违章操作,领导者不得以行政命令让人违章操作。

6.监控水质 锅炉用水必须严格监控,必须同时搞好水质化验、水质处理和锅炉排污三个环节。使运行锅炉的水质符合gb1576《低压锅炉水质》的规定。

7.定期检验及校验 即定期停炉停机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内外部检验,以确定设备完好程度,查明缺陷并妥善处理。并定期对安全装置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可靠。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编制锅炉压力容器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须经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取得检验证和检验员证,方可进行相应级别的检验工作。

对缺陷的处理必须慎重。须修理及更换部件时,修理单位应是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的单位,重大修理方案应符合规程规定,并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审查批准。

8.优化环境 对锅炉压力容器所在的锅炉房和操作间,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建造和管理,使设备和操作人员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中。

锅炉房的建造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gb50041-92《锅炉房设计规范》的规定。锅炉房的管理应依据《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进行。

9.维护保养 包括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和停用保养两方面。

使用中的维护保养主要有:检查维护安全装置,消除泄漏,修复或更换损坏件;检查维护管路附件,消除泄漏;检查维护设备的防腐层和保温层;检查设备门孔,消除泄漏;给锅炉炉膛、烟道和受热面清灰除渣;维护转动机械等。

停用保养主要指锅炉停炉保养。锅炉停炉后如不加保养,其腐蚀损坏较运行时严重得多。锅炉停炉后必须妥善保养。常见的保养方式有压力保养、湿法保养、干法保养、充气保养等种。压力保养及湿法保养均是在锅炉内保留或充注碱性水进行养护的方式,分别适用于停炉不超过一周或一个月的锅炉。干法保养是在放净水的锅炉锅内及炉膛内放置干燥剂进行养护的方式,常用的干燥剂是生石灰或氯化钙,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充气保养是在锅炉水中充入氮气或氨气,以对锅炉进行养护的方式。适用于长期停用的锅炉。停用的压力容器也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10.报告事故 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出了爆炸事故或重大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如实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

安全管理师主要是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开展全员安全、技能培训教育,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找出安全隐患并进行分析、总结、整改,从而防止发生火灾、爆炸及消除导致火灾、爆炸的潜在危险。为此,要在管理、操作、维修维护等方面杜绝不安全因素,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水下分离器对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上一章节的水下分离器的失效分析很容易知道,在水下分离器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有对海洋噪声、电磁场干扰、机械振动等的影响。而当分离器失效时可能发生油气泄漏或分离器开裂、爆炸等事故,这些事故具体为分离器法兰出现泄漏事故,分离器发生堵塞事故。分离器出现开裂或有裂纹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发生爆炸。这些事故带来的后果无一例外的是溢油事故。由于水下分离器是压力容器,具有与海底管道相同的环境因此可以将它定性的简化为参考与海底管道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过程。

1.水下分离器油水分离工艺分析

水下分离器是海上石油处理设备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主要进行油水两相分离、油气两相分离和油气水三相分离等用途。主要是将从水下开采上来的原油混合物,不经过集输直接在水下进行分离,并通过连接管线在水下直接将分离出来的油气水三项各自输送到远处的集输站,这种处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海上平台的空间,而且提高了原油采集和集输处理的效率,省去中间的很多麻烦,实践证明这种开采并初步处理的方法,有利于将有用的油气输送到集输站,进行后续的化工处理,而且能将多余的水通过压力泵重新注入井口,进行注水,省去了将将水重新举升至地面的能源消耗,降低了石油开采与注水的成本,从而在整体上位海洋石油开采节约成本发挥重要作用。。

2.海底设备(水下分离器)工程污染物分析

水下分离器污染物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海底油气水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分析,并结合海底分离器的安装方案,分析海底分离器安装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分离器安装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有废弃泥浆、分离过程中从原油分离出的固体物目前,海上油田一般用的是水基泥浆,废弃泥浆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组分,给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重金属、酸碱类、有机有毒物质等。

(2)废水污染,生产过程中,从原油分离出大量的废水、泥浆、设备润滑等工作步骤都要消耗大量的水,产生大量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废水主要包括机械废水、废钻井液、冲洗废水及其它废水等。而这些污水的特性主要有:①外排量大,特别是到开发后期,采出液含水将逐年升高;②所含有机物种类多、数量大,主要包括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等;③细菌含量高;④油水密度差值小,难以分离;⑤水温高,外排会带来热污染:⑥矿化度高、腐蚀性强、容易沉淀结垢。

(3)废气污染,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氮和烟尘等。主要来源于燃料废气和工艺废气。燃料废气主要是采油过程中加热炉、锅炉、高压蒸汽炉等燃烧产生的大量废气及烟尘。工艺废气主要来自采油场、联合站和油气集输系统轻烃的挥发,主要成分为烷烃。

(4)噪声污染,包括气流噪声和机械噪声两大类。采油生产中使用许多大型机械设备,产生较大的机械噪声。

(5)电磁场干扰,生产过程中分离器的状况监测、分离等都用到了电磁。

3.海底设备环境影响分析

(1)水下分离器安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假设在安装的过程中无事故发生,假如有事故发生就是油气泄漏,与下一步分析的油气泄漏相同):

①水下分离器安装对海水水质的影响:在分离器安装过程中用到各种未处理的化学品,对分离器作业区得水质一定的影响。再则就是安装过程中海底扬起的泥浆等影响海水的水质,总的来说对海水水质基本影响不大。

②水下分离器安装对海底沉淀物的影响:研究资料介绍,钻屑和泥浆一般含有含量不等的有毒重金属,膨地岩、无机盐、表面活性剂、有机聚合物、洗涤剂、防腐剂、杀虫剂、含油润滑剂(含油泥浆)或水乳剂(含水泥浆)等。化合物和污染物含量与岩石的类型和油井深度等有关。钻屑的大量排放可导致海底沉积物产生缺氧条件,产生有毒硫化物,在中等受影响地区,通常要经过2-3年大型底栖生物才得以恢复。

③水下分离器安装对生物生态的影响:

④水下分离器安装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2)水下分离器生产运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水下分离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所划定的安全作业区对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所带来的影响。

4.海底设备油气泄漏事故风险分析

(1)海底管道事故溢油源强计算(略)

根据风险分析及海底管道事故概率,估算泄漏源强时需综合考虑紧急关断前和关断后的泄漏量。溢油泄漏量可本着保守原则按下式估算:

(1)

式中    qa-事故溢油量,m3;

f-最高输送流量,m3/s;

d-管道内直径,in;

l-管线长度,km;

a-管内物流含水率,%

b-事故源点位置系数,a≤1。

(2)海底设备油气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主要是分析溢油对渔业资源、海洋环境等可能造成的影响。石油碳氢化合物的污染带有全球性质,海洋石油污染的生态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影响光合作用 发生泄漏后原油入海形成油膜,油膜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交换, 减弱太阳光辐射透人海水的能力, 影抑制海洋生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从而破坏海洋食物网的中心环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导致生物死亡。

(2)消耗海水溶解氧 油膜覆盖影响海水复氧,石油分解,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使生物死亡。

(3)毒化作用 石油中所含毒稠环芳香烃和有毒重金属,可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油类中的水溶性组分对鱼类有直接毒害作用, 可使鱼类出现中毒甚至死亡油膜附着在鱼鳃上会妨碍鱼类的正常呼吸, 对鱼虾的生存、生长极为不利沉降性油类会覆盖在底泥上, 破坏底栖生态环境, 妨碍底栖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油类可直接使鱼类着臭或随食物进人鱼、虾、贝、藻类体内, 使之带上异臭异味, 影响其经济价值, 危害人们的健康。

(4)影响海气交换,破坏co2平衡 石油污染破坏海洋固有的co2 吸收机制,形成碳酸氢盐和碳酸盐,缓冲海洋ph 值的作用,从而也破坏co2 的循环和平衡。

(5)玷污 海洋石油污染玷污海产品,使之不能食用。鱼和虾对油类的着臭浓度为0.05mg/l油类还可降低鱼类的繁殖力, 在受油类污染的水体中, 鱼卵难于孵化, 孵出鱼苗多呈畸形, 死亡率高, 虽然《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油类含量不超过0.05mg/l, 但是, 当水体中油浓度超过0.01mg/l时, 就已对孵化不利。

(6)海洋石油污染玷污海滩,毁坏海滨娱乐场所。溢油抵岸后, 将影响海洋水产养殖和盐业生产, 甚至造成生产生活设施的破坏。而清除污染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此外, 溢油抵岸还将会制约沿岸旅游业的发展。

5.水下分离器油气泄露防范措施分析

5.1预防泄漏措施

预防措施是通过研究解决事故链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减少事故发生的次数和泄漏量,为了预防、控制溢油事故的发生, 降低溢油风险程度, 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整体设计中考虑导致溢油或其它应急情况发生溢油的潜在风险。

(2)设备的布置考虑容易被应急处理设备接近。

(3)对油田、终端处理厂作业人员和其它有关人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提高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将此作为防治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4)配备溢油应急设备, 具有一定溢油处理回收能力。

(5) 建立溢油应急处理系统。

5.2事故响应计划、训练与管理

事故响应计划、训练与管理是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和更好的组织协调以提高应急响应的后果。包括应急组织、应急设施、应急能力、人员训练等方面。

5.3反泄漏策略和清除

反泄漏策略和清除是提高应急响应者清理漏油, 最大限度保护海洋环境, 主要对策是:

a.针对泄漏源的围堵和对策;

b.水上围堵和恢复设备;

c.海上泄漏对策分散剂和现场焚烧;

d.泄漏轨迹和行为预言;

e.环境恢复方法和技术。

(4)治理技术开发

治理技术开发是通过开发先进的海洋油污染治理技术, 来减少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发展迅速的微生物治理技术尤其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微生物能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关键在于:一是石油污染物与水或与空气相接触时容易受到微生物降解, 为微生物破解石油提供良机;二是选育高效降解石油污染物的菌种, 它们所含特定的酶系是降解石油污染物有利的基础。

第12篇 发电安全管理工作评价规定

第一条为认真落实____公司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安全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安全工作过程管控,健全安全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对公司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客观、全面、公平、合理的评价,促进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巩固和提高“两抓一建”工作成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根据国家电网公司、____公司开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以及《意见》明确的安全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将2022年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内容分为5类26项,每项列出具体评分标准(见附表),作为各发电单位贯彻公司安全工作部署,落实《意见》各项要求的综合评价标准。

第三条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分为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两部分,其中“安全目标”针对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情况,过程评价包括对“安全重点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和奖励”完成情况。

第四条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在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考核有关规定的同时,将《意见》落实情况及日常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评价,作为检验各发电单位安全工作成效的综合指标,引导各单位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实现2022年安全工作目标。

第五条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安全指标考核得分最高为19分,年底减去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评价扣分与安全管理过程评价扣分,所得分数为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安全指标考核得分(最低为0分)。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评价(1-7项)实行扣分办法,年底扣分之和得出年度安全管理目标评价扣分;安全管理过程评价(8-26项)实行加分和扣分相结合的办法,年底最终考核累计扣分与奖励得分之和乘以0.19系数,得出年度安全管理过程评价扣分。

第六条公司安全监察部根据各单位月度安全生产和安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考核,每月10日前将考核结果以正式文件下发各单位,同时在安全监督信息系统上公布。

第七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各发电企业。

第八条本办法由____公司开发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

附表

____公司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发电安全管理工作评分表

序号

项目

评分标准

一、安全目标

1

安全百日个数

比公司规定每少1个扣5分。

2

不发生人身重伤、死亡事故

死亡1人,扣19分;每重伤1人扣5分。

3

不发生五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

①每发生1起一般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扣19分;

②每发生1起五级电网、设备安全事件,扣10分;

③每发生1起六级电网、设备安全事件,扣5分;

④每发生1起七级电网、设备安全事件,扣2分;

⑤每发生1起八级电网、设备安全事件,扣1分。

4

不发生火灾事故

①每发生1起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扣19分。

②发生火灾事件的,根据后果扣3~10分。

5

不发生六级及以上信息系统事件

每发生1起,按照事故性质和后果扣2~8分。

6

不发生本企业负主要及同等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每发生1起,按照事故性质和后果扣3~19分。

7

不发生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安全事件

每发生1起,按照事件性质和责任大小扣5~19分。

二、安全重点工作

8

“安全年”活动

①未成立安全年活动组织机构,扣10分;

②未细化“安全年”活动方案,扣5分;

③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对活动亲自部署、未亲自督办,扣5分;

④没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扣5分;

⑤未制定分级管控目标,扣5分;

⑥未落实具体措施和要求,每项扣0.5-1分;

⑦活动开展不务实、走形式,每项扣0.5-1分;

⑧无活动记录,每次扣0.1-0.5分;

9

安全性评价

①安评查出问题未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每项扣1分;

②安评查出问题未按期完成,每项扣1分;

③自查评开展不深入、不彻底的,每项扣0.2-1分。

10

隐患排查治理

①未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扣10分;

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不健全,扣0.1-0.5分;

③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扣0.1-0.5分;

④隐患治理未做到闭环管理,每项扣0.2-0.5分;

⑤未按期完成隐患治理,每项扣0.5-1分;

11

安全设施标准化

①未成立组织机构,扣10分;

②未制定安全设施标准化实施方案,扣5分;

③未按计划完成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每项扣0.2-1分;

④安全设施配置不完善或不符合标准要求,每项扣0.1-0.5分;

⑤安全设施标准化试点,未按期通过国网验收,扣20分。

12

安全生产反违章

①未成立反违章组织机构,扣10分;

②反违章制度不健全,扣5分;

③反违章监督检查不到位,每发现1次扣0.1-0.5分;

④未对反违章检查进行月度总结,每次扣0.2分;

⑤未建立反违章处罚管理档案,每项扣0.3分;

⑥未对发生的违章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处罚,每发现1次扣0.1-0.5分;

⑦未及时对违章现象进行曝光,每发现1次扣0.1分。

三、日常管理工作

13

安全监督体系建设

①未设置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扣20分;

②未按公司要求配置安全监督人员,扣1-2分。

14

安全例行工作

①企业负责人“四个一”要求落实不满足要求,每项扣1分;

②未召开季度安委会,每次扣5分;

③未召开月度安全分析会,每次扣5分;

④未召开安监网例会,每次扣5分;

⑤安全分析会会议纪要不符合公司要求,每次扣0.2-0.5分;

⑥未召开班前会、班后会,每次扣0.2分;

⑦安全日学习流于形式、内容空洞,每次扣0.1-0.5分;

⑧未发布《月度安全简报》,每次扣0.2分。

⑨上级布置的安全专项活动未及时组织传达实施,每次扣1-5分。

15

“两措”管理

①未制定“两措”年度计划,扣10分;

②未按计划实施“两措”,每项扣2分。

16

应急管理工作

①未按公司要求健全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扣10分;

②未按公司要求制定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每项扣1分;

③未按要求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工作,每项扣2分;

④未制定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扣2-5分;

⑤未按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每项扣0.5-2分;

17

安全教育培训

①公司对各单位领导干部的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制度、《安规》考试,每出现1人次考试不及格,扣1分;

②未制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扣5分;

③未按培训计划实施,每项扣1分。

18

春、秋季及其他专项安全大检查活动开展

①未制定春秋季安全检查工作计划,扣10分;

②检查表及检查标准制定不全面,每项扣0.2-0.5分;

③对自查以及公司督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每项扣0.1-2分。

19

定期报送工作

①各类报表、报告、总结以及公司要求上报的其他材料未按要求上报,每次扣0.2-0.5分

②报送材料不符合公司要求,每次扣0.2-0.5分;

20

安全事故、突发事件报告

①发生机组状态转变,未按规定时限、要求上报,每次扣1分;

②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未按规定时限、要求上报,根据事件性质,每次扣1-5分;

③发生瞒报,根据事件性质,每次扣10-100分。

21

不安全事件调查处理

①发生不安全事件单位未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处理,每次扣1-5分;

②整改措施不落实,重复发生相同不安全事件的,根据事件性质,每次扣1-5分;

③未按时报送事故调查报告,每次扣3分。

22

公司安排的其他工作完成情况

不满足要求扣0.1-5分

四、其他

23

基层单位工作不到位,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性质不同,每次扣1-10分。

五、奖励

24

安全管理典型经验被公司推广

每项加1-2分

25

出色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

每项加1-2分

26

单位获得国家电网或省级以上级别先进安全奖项(含安全专项活动)

每项加3-5分

第13篇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

农网改造结束后,随着电网的不断完善和壮大,对电力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事故发生,如何稳定安全生产显得日益重要。准确进行防范以最小的资本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管理是根本基础和根本保障。如何系统的发现、挖掘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铲除事故隐患,大幅度减少事故率,稳定安全生产,是我们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一、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特点

安全性评价是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综合的对系统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对系统中人、生产设备、作业环境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防止特、重大及频发性生产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大幅度减少和消灭恶性事故,实现生产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创造一个“管理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技术数据分析化,设备无重大隐患,各项运行参数、指标合格”提出的必要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和安全效益。主要表现不安全因素有: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或设备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设备长期带病运行,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用工管理等等是产生不安全的根本原因。

1、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项全面性、综合性的诊断,对安全基础定性和定量分析出安全牢固程度,及时发现安全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推动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实,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2、通过评价和整改,改善企业管理能力,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规程的落实,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安全性评价是一次系统而又规范的安全大检查。分专业设置评价项目,克服检查中的随意性,规范安全检查的内容及要求。 通过安全性评价,使安全管理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克服麻痹思想。

4、安全性评价是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熟悉标准、规章制度、反措等业务水平,发生什么样的事故,心中无数。

5、有利于开展各项技术监督和各级责任制的落实,检查上级颁发的文件执行情况,便于及时修订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极易发现技术监督不到位的地方。

二、开展安全性评价的指导思想

1、领导重视,全方位动员,安全性评价是一项找缺陷、挑毛病的工作,重在查出问题后进行整改,必须全方位地动员参与,不放过一台设备,才能发现问题。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指导和协调该项工作。下设各专业评价考核小组:发变电专业组、电网线路专业组、调度通讯专业组。明确各自职责,认真扎实的组织开展工作。

2、开好动员会和举办培训班。安全性评价查评依据涉及各类规程规定达七十多种,自查填表三种。通过学习培训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人皆知,全员参与,明确目的和必要性,对评价项目、查评方法、标准等逐项讨论,明确所查内容,研究查评工作的具体细节。

3、 认真对照《安全性评价查评手册》,从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自查评分,详细填写自查报告。

4、制定整改措施,所需设备、工器具等均应齐全,对查评的隐患大力整改,填写安全性评价自查报告,申请上级专家组进行查评、验收。

三、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

安全性评包括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其中,设备系统包括输配电、变电、调度、通讯等;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包括劳动安全、作业环境、交通安全、防火、放爆等;安全管理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及考核等。安全性评价内容综合为八个方面:一是生产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二是生产工器具是否符合安全条件;三是反事故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四是生产设备、工器具管理水平;五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六是人员技术素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七是劳动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八是重大自然灾害抗灾、防灾措施落实情况。

四、检验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否到位情况

1、从制度看管理是否到位

安全性评价涉及设备台帐,继电保护管理台帐,设备运行、规程规范,各级人员责任制,运行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巡检、交接班、设备停送电、定期试验、定期维护、接地线管理、防误闭锁装置、反事故演习制度等),检查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备品配件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异动、评级、检修、保养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票、操作票、临时工管理、安全工器具管理、脚手架管理、消防器材管理、防火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事故障碍管理),培训管理(特殊工种,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两措(防汛、防寒、防冻、抗震)计划及应急方案,班前班后会,日志,分析月报等等。

2、从记录看技术是否到位

安全性评价涉及定期试验记录,防雷击保护装置记录,接地网检查测试记录,蓄电池充放电记录,直流系统直流、绝缘电阻测量、耐压试验记录,电气预防性试验报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整定方案与系统运行方式,继电保护定值、分析报表,变压器油质、瓦斯分析报告,大修检验报告、检验记录,大修试验报告,设备异动和缺陷记录,外包工程合同、安全条款及执行记录和各种运行记录等等。

3、从记录及台帐看劳动安全及安全管理是否到位

在安全性评价中查阅的记录、台帐包括:月安全分析会记录,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人身、设备事故障碍月报,事故障碍报告,设备可靠性表,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工作票签发人、监护人名单及考核登记表,培训、考核记录,防误闭锁,安全工器具清册,起重机械清册,电缆清册,防火记录,环境卫生等。

4、通过安全性评价,能更深层次发现问题

(1)规章制度的修订、贯彻执行,机构设置的变动是否产生分工的漏洞;

(2)检修工作的安全、质量、资料管理问题;

(3)保护装置定值的合理性,审定、修改、配套管理的严密性;

(4)保护装置、备用电源、控制系统在故障情况下是否能控制事故的扩大;

(5 设备变动后相应的规程图纸修订是否相符;

(6)设备的运行分析,停用保护、运行设备动态特性的分析,档案的建立与更新问题等。

第14篇 科学开展安全性评价 提高电网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应用目标管理、pdca法等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并按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生产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形成对全部工作,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各要素的优化管理,使整个系统处于良性的动态循环之中,以确保查评的质量和效果。

1 系统内容

安全性评价就是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进行查评,以可能引发的重大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为重点,从定性到定量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和严重程度,给予正确评价,并提出预防措施。通过全面、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这些措施,达到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超前控制事故的发生,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应用系统工程法使该系统形成了一个闭环管理控制系统,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系统输出最优化。图2是安全性评价系统工程控制示意图:

开展安全性评价这一系统工程,是以抓人员、设备 、管理和环境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如下目标:

(1) 防止特大和重大电力生产事故、大幅度减少和消灭恶性频发事故;

(2) 对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加以确认;

(3) 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4) 使企业领导掌握内部各方面、各系统安全基础的强弱,看到“量化”后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

(5) 通过开展安全性评价来推动部颁反措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3 系统工程的实施

系统工程的实施主要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总结(a)等4个阶段来完成。

3.1 p-计划阶段

3.1.1 确定安全性评价为全年安全管理的中心工作

1999年,根据省公司的要求,哈局将开展安全性评价作为全年安全管理的中心工作,并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以确保安全性评价的顺利实施。

3.1.2 制定实施方案

安全性评价涉及到生产系统人员、设备、管理等复杂的查评工作。为了真正使评价工作落到实处,局制定了《哈尔滨电业局安全性评价实施方案》,详细规定了安全性评价的查评方法、组织领导、查评步骤和方法、检查与考核等。

3.1.3 目标分解

局根据送、变、配、试验、继电、仪表、通讯、调度等专业特点,按管辖设备范围和工作任务对查评项目进行分解,输入微机,进行微机化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处室和生产单位应查评的项目和内容,下发到各单位和部门,各单位和部门将本部门负责查评的项目再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人和班组的查评项目。

3.2 d-实施阶段

3.2.1 成立组织机构

建立了安全性评价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担任组长,生产副局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办公室常设在安监处。各基层单位也相应成立了以安全第一责任者为组长的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3.2.2 成立专家查评组

组织成立专家查评组,聘请已离退休,熟悉本专业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情况,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经验,专业综合分析能力强,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老同志为专家查评组成员。专家组按专业分成开关、互感器、变压器、防火、交通、安全管理等小组。局派一名副总工程师为专家组组长,具体组织评价工作。

3.2.3 做好三级培训工作

为了增强人员对安全性评价的理解,使查评人员能熟悉查评的过程,掌握查评办法,局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专家组自修班,学习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网、省公司颁发的标准、规程制度,以及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规定。举办各生产单位领导、专工、安全员参加的安全性评价培训班。对评价的目的、内容、标准、要求等进行了培训,编发了《安全性评价讲义》。同样,各生产单位对本单位参加评价人员进行了培训,使参评人员在明确查什么、怎么查、检查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的情况下进行查评。

3.2.4 基层单位开展自查工作

单位自查是整个评价的基础工作,由各单位发动群众进行自查、自评、自改,并填表总结,将比较明显的问题检查出来,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自查阶段首先是班组进行自查,将自查结果上报单位,单位在班组自查的基础上进行单位内自查工作。

班组自查安排在春季安全大检查之前。在自查过程中,按分解的查评项目及其内容对照查评依据进行检查,做好原始记录,写出查评报告。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登记在“安全性评价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表上;对安全用具、手持电动工具、起重工器具以及安全帽、安全带等采用全数检查,其结果填在“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检查表上”。班组只按查评项目检查,不进行评分。

第15篇 浅谈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海洋石油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海洋石油开发具有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投资大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海洋石油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

自从五十年代我国开发海洋石油以来,已有过多次惨痛的事故教训,如1969年渤海一号采油平台被海冰推倒。1979年11月25日,渤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拖航途中,发生翻沉事故,平台上74名职工,死亡72人。1983年10月25日,美国一家公司租用的美国环球海洋钻井公司“爪哇海号”钻井船,在莺歌海合同区钻井作业时,遇)8316号强台风袭击倾覆沉没,船上81人全部遇难。1991年8月15日,麦克德莫特公司db-29大型铺管船,在珠江口铺设海底管线时,遭9111号强台风袭击翻沉,船上195人弃船、跳海,死亡17人,失踪5人。

国外海洋石油发展也同样走过了艰难曲折历程,事故灾难给人们留下深刻教训。如:1988年7月6日,英国北海piper alpha平台爆炸震惊了世界,这是海洋石油工业最悲惨的一次事故,造成167人死亡。2001年3月15日0时22分(当地时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坎普斯海湾作业的p-36海上半潜式采油平台连续两次发生爆炸,造成11人死亡,虽然经过5天的紧张救助,仍最终于3月22日10点30分沉没。该平台价值4亿5千万美元,投产仅一年零2个月,就葬身于深海之中。

海洋石油作业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减少事故就是最大的节约。我们应正视风险的存在,强化管理,以科学的方法辨识危险源,预测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海上作业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石油资源。

1海洋石油作业风险解析

海上油气田是通过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实现开发的,它与海上船舶航行和陆上油气田的开发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海上油气田全部活动,如采油、注水、油气处理和集输、维修、人员生活和其他活动,全部集中在海上设施上,生产、施工设施空间狭小,危险源高度集中。

(2)恶劣的自然环境——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远离陆地或漂浮或固定于海床,其生存条件直接取决于自然环境,它与海况、气象、浅层地质等密切相关。如台风、海冰、波浪以至海啸、地震、地层滑移等对海上设施都有极大的影响,甚至破坏作用。

(3)产品的危险性——海上油气生产设施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具有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流动、有毒等特点,而海上油气生产过程需要大量各种规格的管线、电缆、设施进行油气处理,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重大事故。

(4)地质条件复杂——目前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海上油气田所遇到的地质条件是很复杂的,高温、高压、坍塌、缩径、h2s气体、浅层气体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多,作业难度大,极易发生井下各种工程事故。

(5)独立于海上的工程设施,后勤战线长——海上工程设施一般远离陆地,孤立于海上,少则几海里,多则几百海里,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得到外援,施救困难,极易升级为恶性后果。

(6)依赖高科技——由于海洋石油面临的海况、气象、地理、地貌及地下情况均较为复杂,面临着各种挑战,只有依赖先进技术,才能安全生存,而先进技术又非单一的服务公司所能全部掌握的。因此,必然形成多专业、多工种的协调作业场面。

鉴于海洋石油作业这些风险性,决定了其安全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控制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建立了一套“以危害识别、安全评价和制定严格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体制,它主要应用在:

(1)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hsems)。

(2)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开发工程风险控制体制。

(3)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作业风险控制体制。

2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是现代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正确认识海洋石油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用系统化的观念去辨识、评价风险,以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制定控制措施,风险就能化为保险。

2.1正确认识隐患与事故的关系,降低事故从控制隐患做起“隐患”是潜在危害,是事故的温床,是事故发生的基本条件;同时隐患是可识别、控制和可排除的。人们在防止和避免发生灾害性事故时,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已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些事故的代价太大,一次事故也不容许发生,因此,获取经验或教训的机会就很少。比如航天飞行、核电站,海洋石油生产装置的爆炸就属于此类。另一方面,采取分析、研究事前预防的方法,采用预先检查、分析、鉴别、判明可能导致发生灾害事故的各种危害因素、条件,运用科学知识和手段,对其危害频率和危害后果进行危险性预测,并进一步做出评价结论。

2.2认识隐患的复杂性,应用系统论的方法控制风险

从隐患辨识角度讲,在现代复杂生产中,所需生产资源多、劳动对象复杂,作业环境变化大,生产程序多、过程长,管理复杂,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巨大,其隐患识别与风险控制难度较大。海洋石油作为液体矿山开采业,它的危险远远大于种植业、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其它行业。但是这些风险无论是来自哪个环节和要素,应用系统论观点,我们可以将整个海上油气生产作业划分为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生产、销售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设计、建造、安装、作业、测试等不同层次,而每个层次中又包括许多要素,然后再对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危险源点,针对这些危险源点一一制定控制措施。再将这些控制措施按照实施生产的组织结构、岗位赋予明确权限、责任加以控制,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安全管理文件。

2.3正确理解安全与危险的关系,将风险控制在最低合理可行范围

“安全”与“危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是可相互转化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与绝对的“危险”。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划分“安全”与“危险”的标准也不相同,有时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行业划分“安全”与“危险”的界限也不相同。为衡量危险大小就引出了“风险”这个概念,风险量是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后果严重度的函数。制定相应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并使其在经济上可以接受,这就是“alarp”基本原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将风险管理中的非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的或半定量的数值进行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定性的、粗略的研究,这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科学、有效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安全评价法(risk assessment)。

2.4关注安全,降低风险是投资人、经营人员、员工、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风险受到投资人、经营人员、员工、社会和政府的多方关注。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而且不可再生的财富;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受益者之一,决不能成为受害者。随着社会总体财富的快速提升,人民除了关注物质回报外,更多的是关注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

获得丰厚的回报是所有投资人的心理,当他们把钱投入到一个稳定的行业中,只能获得低回报率。当他们把钱投入到高风险行业中,他们更关注的是企业是否有一套有效的管理,能否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得到高回报率的可能性有多大。

企业的经营者必须给投资人一个满意的答卷。在商品经营活动中,业主(employer)是经营活动的主体,他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则站在更高层次上,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而制定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企业也深感到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企业发展社会就会兴旺,企业发生事故也必然殃及社会,给所在社区居民造成财产、精神,甚至生命的损失。企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的安全决不是经营者一方的事情,它是投资人、经营人员、员工、社会和政府共同的责任,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他们的共同利益。

3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机制

3.1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属于多工种大兵团的协调作战,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面临着诸多的危险因素,海洋石油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海洋石油不能有任何闪失。在安全管理上必须有一套稳妥、行之有效的办法。在不断探讨、实践,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已建立了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系统化的安全管理体系(见图1)。

3.2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开发工程风险控制

1998年7月6日,piperalpha平台爆炸事故发生后,英国政府组成了由cullen爵士领导的政府调查组,在调查报告中提出了106条建议,这些建议大多为政府采纳。其中之一是:海上每座设施都要向政府提交安全状况报告(safety case),报告中作业者必须证明其海上设施在“全部生产周期”安全地从事各项活动。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借鉴了英国北海的作法,按照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以下称安全办公室)要求,现已形成了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开发工程风险控制机制,其中包括:

在海上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阶段,作业者在编写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同时编写安全评价报告,评价报告的编写采用项目类比方法及初步风险分析方法(pha),对拟建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评价报告书须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设计阶段:作业者应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篇并得到相应的审查批准。安全篇的编制可由设计单位或委托安全评价专业机构,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方法对隐患进行分析。

施工、建造、运输、试运转阶段:由第三方发证检验机构对这一阶段每一环节,如材料、设备厂家、操作工序、操作人员资格(如焊工等)、施工、建造质量等进行严格的监督检验把关,确保建造质量和设备的质量。

在投产前,政府主管部门要对海上油气生产设施、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评价。审查合格后再向作业者颁发有效的作业许可证。

生产阶段:由第三方检验机构对生产设施进行综合评价;由安全办公室组织换发作业许可证检查,检查合格颁发新的作业许可证。

3.3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作业风险控制制度海洋石油历史告诉我们,许多重大事故往往发生在海上作业过程中,而事故原因往往是某一小的环节疏漏。例如发生在英国北海piper alpha石油天然气平台的爆炸事故,原因就是凝析油注入泵的泄压安全阀拆除后,该位置安装了一个盲板法兰,但是盲板法兰没有上紧。结果凝析油从此处泄漏,造成天然气积聚遇明火爆炸。2001年3月15日0时22分(当地时间),巴西石油公司p-36海上半潜式采油平台发生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安装在右舷尾部立柱内第4层甲板处的应急排放罐(emergency drain tank)的排放泵被拆下维修,为安全起见维修人员将该罐放空阀关闭,并关闭了由流程进入该罐阀门,就是因为这个阀门没有完全关严,油气进入应急罐,造成超压爆炸,二次爆炸引发了整个柱体爆炸,损坏了结构,大量海水进入立柱内,导致平台翻沉。

如何控制维修作业风险j实践证明海上维修作业前的安全评价制度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作业前充分识别与作业有关的所有隐患,制订控制措施,判断其是否处于可接受水平。经不断探讨、实践,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已初步建立以安全评价为基础的作业风险控制制度,其做法是:

一是判定作业风险等级。在开始维修作业前根据作业复杂程度,初步判断其风险等级,确保所有的维修项目都要进行安全分析并开展安全评价。

二是组织实施评价。根据作业复杂情况和风险程度确定评价小组组成。重大施工项目,如拖航、吊装等作业,高温高压井钻井作业,边采边钻联合作业,危险性高的重大维修、改造项目,由公司主管部门成立评价小组,组织实施评价;一级动火、进入限制空间等一般性作业,由平台经理或项目经理组织成立评价小组,组织实施评价。

三是严格审查。建立评价结果和控制措施审核制度,维修作业规模较小、风险性低的作业由平台经理或项目组负责审查批准;海上重大维修、施工项目、钻完井作业等安全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应得到上一级公司认可。

4 小结

中国海洋石油作业风险控制采用系统化安全管理方法,对开发项目按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对海上钻井、边采边钻等危险性作业采取作业前安全评价的制度,对降低风险起到了关键作用。2002年中国海洋石油作业业绩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须不断探索,持续改进。逐步建立一套半定量和定量化的科学评价指标,是海洋石油风险管理深入研究的课题。

《评价安全管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