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技术
栏目

通信安全技术11篇

发布时间:2022-12-14 热度:33

通信安全技术

第1篇 通信施工维护的工具和仪表的使用与检查安全技术

一、一般安全规定

1.工作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工具,正确使用,不得任意代替。工具应保持完好无损,牢固适用,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有缺损的及时更换。

2.有锋刃的各种工具(如刨、钻、凿、斧及各种刀类等),不准插入腰带上或放置在衣服口袋内;运输或存放时,锋刃口不可朝上向外,以免伤人。

3.使用手锤、榔头不允许带手套,双人操作时不可对面站立,应斜对面站立。

4.传递工具时,不准上扔下掷。放置较大的工具和材料时必须平放,以免伤人。

5.工具、器械的安装,应牢固、松紧适当,防止使用过程中脱落或断裂,发生危险。

6.使用钢锯,锯条要装牢固、松紧适中,使用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摆动,以免钢锯条折断伤人。

7.使用板手、钳子时,应进行检查,活动部件损坏或活动不自如,不准使用,不要用力过猛,不准相互替代,不准加长搬手的把柄。

8.使用滑车、紧线器,应定期注油,保持活动部位活动自如。不准以小代大或以大带小。紧线器钥匙(手柄)不准加装套管或接长。

二、梯、高凳

(一)使用梯子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经常检查梯子是否完好;凡是已经折断、松弛,破裂、防滑胶垫脱落、腐朽的梯子,都不得使用。

2.上下梯子不得携带笨重的工具和材料。

3.梯子上不得有二人同时工作。

三、安全带及上杆工具

(一)使用安全带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保坚固可靠,才能使用。如出现有折痕,弹簧扣不灵活,或不能扣牢,皮带眼孔有裂缝的,安全带上绳索磨损和断头超过1/10者及有腐坏的,均禁止使用。

2.应与酸性物、锋刃工具等分开堆放和保管,也不得放在火炉、暖气片和其他过热过湿之处,以免损坏。

3.使用时,切勿使皮带扭绞,皮带上各扣套要全数扣妥,皮带头子穿过皮带小圈。安全带的绳索和安全绳不得乱扣节,也不可吊装物件,以免损坏绳索。

4.安全带每使用或存放一段时间应进行可靠性试检。试检办法是,可将200公斤重物穿过安全带,悬空挂起,无有伤痕、折断,扣紧处要牢靠,才能使用。

(二)切勿使用一般绳索或各种绝缘皮线代替安全带。

(三)使用脚扣注意事项:

1.经常检查是否完好,勿使过于滑钝和锋利,脚扣带必须坚韧耐用;脚扣登板与钩处必须铆固。

2.脚扣的大小要适合电杆的粗细、切勿因不适合用而把脚扣扩大窝小,以防折断。

3.水泥杆脚扣上的胶管和胶垫根,应保持完整,破裂露出胶里线时应予更换。其他同一般脚扣要求。

4.搭脚板的勾、绳、板,必须确保完好,方可使用。

5.脚扣试检办法是:

(1)把脚扣卡在离地面30厘米左右电杆上,一脚悬起,一脚用最大力量猛踩。

(2)在脚板中心采用悬空吊物200公斤,若无有任何受损变形迹象,方能使用。

四、滑车及绳索

(一)各种滑车应经常检查注油,保持良好,如有损坏迹象或缺少零件不应使用。

(二)使用滑车拉起或放下任何重物时,切勿骤然动作。

五、喷灯

(一) 不得使用漏油、漏气的喷灯,加油不可太满,气压不可过高。不得将喷灯放在火炉上加热,以免发生危险。

(二) 不准在任何易燃物附近点燃和修理喷灯。在高空使用喷灯时必须用绳子吊上或吊下。

(三) 燃着的喷灯不准倒放。

(四) 点燃着的喷灯不许加油,在加油时心须将火焰熄灭,稍冷之后,再加油。

(五) 使用喷灯,一定要用规定的油类,不得随意代用,避免发生危险。

(六) 不准用喷灯烧水、烧饭。

(七) 喷灯用完之后,及时放气,并开关一次油门,避免喷灯堵塞。

第2篇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严格按yd5201-2014《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施工。

一、 施工作业特点及危险因素

线路作业属于事故多发工种。通信线路作业由于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外界影响较大,不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自然环境方面,如雷电、河流、湖泊、树林、房屋、气候等;社会因素即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的平行与交叉跨越,与电车馈电线的交叉跨越,与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地下电力电缆的交叉跨越,作业人员的不正当操作以及人为破坏等等。因此,通信线路作业的人身伤害事故是比较多的,属于事故多发工种。

按照国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线路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近年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使用劳务工或农民工,未经培训,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致使线路事故占各类事故的比重较大。线路作业不仅涉及到线务人员安全,也涉及到社会人员的安全,同时,还涉及到机房设备的安全。因此,线路作业安全是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在线路施工作业中存在危险因素,为施工人员安全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制定具体预防措施,在施工作业中存在危险因素有:

高处坠落事故

触电事故

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

二、 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

1、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1)上杆前检查脚扣和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并要正确使用。

(2)砍(修剪)树木时要找好位置,站或坐要稳,必要时也可使用脚扣、安全带,砍树姿式要掌握平衡顺手,用力不可过猛。

(3)登上建筑物(站台)前,要先查看建筑物(构件)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达不到的不要盲目攀登,待采取措施后再攀登。在建筑物(站台)上站稳后再作业,不能用力过猛。

(4)上线杆前要检查杆根的腐朽及损毁情况,腐朽或损毁严重的不能上杆。上梯子作业前,要检查梯子的牢固程度、绝缘性能和防滑措施。

(5)注意外力影响造成倒杆,如剪线时要防止张力失去平衡把线杆拉倒。要注意过往车辆挂线把线杆挂倒。

(6)防止触电后二次事故坠落。作业前要先验电,证明通信线、钢绞线、拉线等无电后再作业。在建筑物(站台)、树上作业应观察周围有无电力线,作业时不能触及电力线,并保持安全距离。

(7)用脚扣上杆时,选用脚扣的大小应与杆径相匹配。上杆应小步,身体与电杆保护适当距离。

预防触电的措施:

(1)教育员工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电的性能、雷电知识、高压放电、跨步电压等,能够妥善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2)增加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遵守操作规程。作业前要观察周围环境,验证有无带电导体,确保安全距离,对用电器具要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线务员应使用触电预警器、双重绝缘或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通信线路与电力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处要安装“三线交叉保护管”。

(3)线路施工、维护人员要正确穿戴和使用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试电笔、绝缘梯等劳动防护用品。

预防气体中毒的措施:

(1)遵守操作规程,进入通信管道人孔(井)作业之前必须先进行通风和检测,确认没有可燃、有害气体或其浓度在安全值以内时再下井作业。

(2)可燃、有害气体检测与下井作业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每次作业前和井下污水排放后,都要重新进行检测。观察有害、可燃气体是否随着时间推移和污水减少经过电缆管道继续流入。不能有麻痹思想,盲目认为昨天或当天上午刚下过的井就不会有问题。

(3)在下井作业过程中,要保持持续通风。同时,井上要有人监护,监护人员应掌握应急抢救方法。

(4)不准在通信管道人孔内抽烟和使用明火照明。确须动用明火的,要认真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机械强制通风,并随时监控可燃气体浓度的变化,坚决禁止冒险蛮干。

(5)普及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知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用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适时监控,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不易从通信管道人孔底部排出,必须进行强制通风。

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措施:

(1)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不随意向下扔工具器材,坠落范围内不准站人,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

(2)立杆时要确保立杆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机械强度,掌握好力的平衡,防止倒杆发生。

(3)紧线器(钳)要安全可靠,挟线要紧。

(4)千斤顶、倒链等起重工具放置地点地面要实,放置平稳,使用中用力要均匀;千斤顶两边要同时用力。

(5)汽车运输器材工具一定要安放平稳,并予紧固。避免人货混装。

(6)爆破工作必须要由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爆破时人员要撤到安全处。

(7)线务员应了解射钉枪的性能,并经培训方可使用,不准随意转动枪口方向,更不准枪口对人开玩笑。修理时一定要先将射钉退出。

三、 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1.施工测量

⑴.通信线路工程在勘察测量施工时,应对路由经过的沿线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有毒植物、毒蛇、血吸虫、猛兽和狩猎器具、陷阱等;要广泛宣传告知交底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⑵.在路由复测中传递标杆,禁止抛掷,并不得耍弄标杆,以免伤人。

⑶.在测量和施工时,凡遇到河流、深沟、陡坡等,要小心通过,不能盲目泅渡和跳跃。

2.装运电杆

⑴汽车装运电杆时,车上应设置专用支架,杆材重心应落在车厢中部。严禁杆材超出车厢两侧。没有专用支架时,杆材应平放在车厢内,杆根向前,杆梢向后,杆材伸出车身尾部的长度应符合交通部门的规定。

⑵如用其他运输车辆运送电杆时,应用绳索捆绑撬紧,保持车辆平衡。卸车时应用木枕或石块稳住前后车轮。

⑶卸车松捆时,应按顺序逐一进行,不得全部松开,以防电杆从车厢两侧滚下。卸车时不得将电杆直接向地面抛掷。

⑷堆放杆材应使杆梢、杆根各在一端排列整齐平顺。杆堆底部两侧必须用短木或石块堵挡,堆完后应用铁线捆牢。电杆堆放时,木杆不超过六层,水泥杆不超过两层。

3.人工运杆作业

(1)电杆分屯堆放点应设在不妨碍行人、行车的位置,电杆堆放不宜过高。

(2)电杆应按顺序从堆放点高层向低层搬运。撬移电杆时,下落方向禁止站人。从高处向低处移杆时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失控。

(3)使用“抱杆车”运杆,电杆重心应适中,不得向一头倾斜。推拉速度应均匀,转弯和下坡前应提前控制速度。

(4)在往水田、山坡搬运电杆时应提前勘选路由。根据电杆重量和路险情况,备足搬运用具和充足人员,并有专人指挥。

(5)在无路可抬运的山坡地段采用人工沿坡面牵引时,绳索强度应足够牢靠,同时应避免牵引绳索在山石上磨擦。电杆后方严禁站人。

4.立杆(人工立杆)

(1)立杆前,应在杆梢下方的适当位置系好定位绳索。如作业区周边有砖头、石块等应预先清理。

(2)在杆根下落的坑洞内竖起挡杆板,使挡杆板挡住杆根,并由专人负责压控杆根。

(3)作业人员竖杆时应步调一致,人力肩扛时必须用同侧肩膀

(4)杆立起至30°角时应使用杆叉(夹杠)、牵引绳等助力。拉动牵引绳应用力均匀,面对电杆操作,保持平稳,严禁作业人员背向电杆拉牵引绳。杆叉操作者用力要均衡,配合发挥杆叉支撑、夹拉作用。电杆不得左右摇摆,应保持平稳。

(5)电杆立起后应按要求校正杆根、杆梢位置,并及时回填土、夯实。夯实后方能撤除杆叉及登杆摘除牵引绳。

5.机械立杆

(1)使用吊车立杆时,钢丝吊绳应牢固地拴在电杆上方的适当位置,使电杆的重心位置在下。起吊时,吊车臂下及杆下严禁站人。

(2)严禁在电力线路正下方(尤其是高压线路下)立杆作业。当架空的通信线路穿过输电线时,经测量计算出现吊线与高压输电线达不到安全净距,则必须修改通信线路设计,必要时可改为由地下通过。

(3)在民房附近进行立杆作业时,不得触碰屋檐。

6.杆上作业

6.1登(上)杆作业

(1)登杆前必须认真检查电杆有无折断的危险。如发现有腐烂现象的电杆,在未加固前,不得攀登。

(2)登杆时应注意观察及避开杆顶周围的障碍物。

(3)登杆到达杆上的作业位置后,安全带应兜挂在距杆梢50cm以下的位置。

(4)上下杆时不准二人以上同时上下杆。

6.2使用脚扣登杆作业

(1)使用前应检查脚扣是否完好,当出现橡胶套管(橡胶板)破损、离股、老化或螺丝脱落和弯钩、脚蹬板扭曲、变形或脚扣带腐蚀、开焊、裂痕等情形之一者,严禁使用。不得用电话线或其他绳索替代脚扣带。

(2)检查脚扣的安全性时应把脚扣卡在离地面30cm的电杆上,一脚悬起,另一脚套在脚扣上用力踏踩,没有任何受损变形迹象,方可使用。

(3)使用脚扣时不得以大代小或以小代大。使用木杆脚扣不得攀登水泥杆,使用圆形水泥杆脚扣不得攀登方型水泥杆。各种活动式脚扣的使用功能不得互相替代。

(4)使用脚扣上杆时不得穿硬底鞋、拖鞋。

7.其他注意事项

(1)登杆时除个人配备的工具外,不准携带笨重工具。材料、工具应用工具袋传递。在电杆上作业前,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安全带保险环后方可作业。

(2)杆上作业,所用材料应放置稳妥,所用工具应随手装入工具袋内,不得向下抛扔工具和材料。

(3)在杆下用紧线器拉紧全程吊线时,杆上不准有人。待拉紧后再登杆拧紧夹板、做终结等作业。

(4)升高或降低吊线时,必须使用紧线器,尤其在吊档、顶档杆操作必须稳妥牢靠,不许肩扛推拉。

(5)电杆上有人作业时,杆下周围必须有人监护(监护人不得靠近杆根),在交通路口等地段必须在电杆周围设置护拦。

8.安装和拆换拉线作业

(1)新装拉线必须在布放吊线之前进行。拆除拉线前必须首先检查旧杆安全情况,按顺序拆除杆上原有的光(电)缆、吊线后进行。

(2)终端拉线用的钢绞线必须比吊线大一级,并保证拉距,地锚与地锚杆应与钢绞线配套。严禁使用非配套的小于规定要求的地锚或地锚杆,严禁拉线坑不够深度或者将地锚杆锯短或弯盘。

(3)更换拉线时应将新拉线安装完毕,并在新装拉线的拉力已将旧拉线张力松泄后再拆除旧拉线。

(4)在原拉线位置或拉线位附近安装新拉线时,应先制作临时拉线,防止挖新拉线坑时将原有拉线地锚挖出而导致抗拉力不足使地锚移动发生倒杆事故。

(5)安装拉线应尽量避开有碍行人行车的地方,并安装拉线警示护套。

(6)拉线安装完毕后,拉线坑在回填土时必须夯实。

9.布放吊线

(1)布放无盘钢绞线时必须使用放线盘,禁止无放线盘布放钢绞线。

(2)人工布放钢绞线,在牵引前端必须使用干燥的麻绳(将麻绳与钢绞线连接牢固)牵引。

(3)布放钢绞线前,应对沿途跨越的供电线路、公路、铁路、街道、河流、树木等调查统计,在布放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安全通过。

(4)在树枝间穿越时,不得使树枝挡压或撑托钢绞线,保证吊线高度。

(5)通过供电线路、公路、铁路、街道时应计算并保证设计高度,确定钢绞线在杆上的固定位置。

牵引钢绞线通过前必须进行警示、警戒。

(6)布放跨越道路钢绞线的安全措施:在有旧吊线的条件下,利用旧吊线挂吊线滑轮的办法升高跨越公路、铁路、街道的钢绞线,以防止下垂拦挡行人及车辆;在新建杆路上跨越铁路、公路、街道时,采用单档临时辅助吊线以挂高吊线防止下垂拦挡行人及车辆;在吊线紧好后拆除吊线滑轮和临时辅助吊线,同时注意警戒,保证安全。

(7)如钢绞线在低压电力线之上,必须设专人用绝缘棒托住钢绞线,不得搁在电力线上拖拉。

(8)防止钢绞线在行进过程中兜磨建筑物,必要时采取支撑垫物等措施。

(9)在牵引全程钢绞线余量时,用力应均匀,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因张力反弹在杆间跳弹触及

电力线。

(10)剪断钢绞线前,剪点两端应先人工固定,剪断后缓松,防止钢绞线反弹。

(11)在收紧拉线或吊线时,扳动紧线器以二人为限,操作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紧线器后的左右侧。

10.布放架空光(电)缆

(1)布放架空光(电)缆在通过电力线、铁路、公路、街道、树木等特殊地段时,安全措施参照布放吊线的相关内容要求。

(2)在吊线上布放光(电)缆作业前,必须检查吊线强度。确保吊线在作业时不致断裂,电杆不致倾斜、倒杆及吊线卡担不致松脱时,方可进行布缆作业。

(3)在跨越电力线、铁路、公路杆档安装光(电)缆挂钩和拆除吊线滑轮时严禁使用吊板。

(4)光(电)缆在吊线挂钩前,一端应固定,另一端应将余量拽回,剪断缆线前应先固定。

(5)使用吊板挂放光(电)缆

①坐板及坐板架应固定牢固,滑轮活动自如,坐板无劈裂、腐朽。如吊板上的挂钩已磨损四分之一时,不得再使用。

②坐吊板时,必须辅扎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挂在吊线上。

③不得有两人以上同时在一档内坐吊板工作。

④在2.0/7以下的吊线上作业时不得使用吊板。

⑤在电杆与墙壁之间或墙壁与墙壁之间的吊线上,不得使用吊板。

⑥坐吊板过吊线接头时,必须使用梯子。经过电杆时,必须使用脚扣或梯子,严禁爬抱而过。

⑦坐吊板,如人体上身超过原吊线高度或下垂时人体下身低于原吊线高度时,必须注意与电力线尤其是高压线的安全距离,防止碰触上层或下层的电力线等障碍物,不可避免时改用梯子等其他方式。

⑧在吊线周围70cm以内有电力线(非高压线路)或用户照明线时,不得使用吊板作业。

⑨坐吊板作业时,地面应有专人进行滑动牵引或控制保护。

11.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

(1)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使用绝缘工具。

(2)在原有杆路上作业,应先用试电笔检查该电杆上附挂的线缆、吊线,确认没有带电后再作业。

(3)在通信线路附近有其他线缆时,在没有辩明清楚该线缆使用性质前,一律按电力线处理。

(4)在与电力线合用的水泥杆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注意与电力线等其他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在电力线下或附近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及设备与电力线接触。在高压线附近进行架线、安装拉线等作业时,离开高压线最小空距应保证:35kv以下为2.5m,35kv以上为4m。

(6)光、电缆通过供电线路上方时,应事先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到现场停止送电,并经检查确实停电后,才能开始作业。通信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将供电线擅自剪断。停送电必须在开关处悬挂停电警示标志,有专人值守,严禁擅自送电。在结束作业并得到工地现场负责人正式通知后方可恢复送电。不能停电时,可采取搭设保护架等措施,但必须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方可施工。

(7)如需在供电线(220v、380v)上方架线时,严禁用石头或工具等系于缆线的一端经供电线上面抛过。此时,可在跨越电力线处搭设安全保护架,将电力线罩住,施工完毕后再拆除。作业中,放线车和吊线均应良好接地。如布放吊线,先在跨越电力线的上方做单档临时辅助吊线,待吊线沿其通过并全程安装完毕后再拆除临时辅助吊线。

(8)遇有电力线在线杆顶上交越的特殊情况时,作业人员的头部不得超过杆顶。所用的工具与材料不得接触电力线及其附属设备。

(9)当通信线与电力线接触或电力线落在地面上时,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有关作业活动,保护现场,禁止行人步入危险地带。不得用一般工具触动通信缆线或电力线,应立即报告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指定专业人员排除事故。事故未排除前,不得擅自恢复作业。

(10)在有金属顶棚的建筑物上作业前,应用试电笔检查确认无电方可作业。

(11)在电力线下架设的吊线应及时按设计规定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

12.敷设管道光(电)缆 人孔、地下室内作业

(1)应遵守建设单位、维护部门地下室进出、人孔开启封闭的规定。

(2)进入地下室、管道人孔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查和监测,确认无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并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时,地下室、人孔应保持自然和强制通风。尤其在“高井脖”人孔内施工,必须保证人孔通风效果。

(3)在地下室、人孔内作业期间,作业人员若感觉呼吸困难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呼救,并迅速离开

地下室或人孔,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恢复作业。

(4)作业时发现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时,人员必须迅速撤离,严禁开关电器、动用明火,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

(5)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地下室或人孔。严禁在地下室吸烟和生火取暖。地下室、人孔照明应采用防爆灯具。人孔内宜选用电压36v以下的工作灯。电瓶应放在人孔外。

(6)严禁在地下室、人孔内点燃喷灯。使用喷灯时应保持通风良好。

(7)在地下室、人孔内作业时,地下室或人孔上面必须有人监护。上下人孔的梯子不得撤走。

(8)地下室、人孔内有积水时,应先抽干后再作业。遇有长流水的地下室或人孔,应定时抽水。并做到:

①、使用电力潜水泵抽水时,应检查确保绝缘性能良好,严禁边抽水、边下地下室或人孔内作业。

②、在人孔抽水使用发电机时,排气管不得靠近人孔口,应放在人孔下风方向。

③、冬季在人孔内抽水排放,应防止路面结冰。

④、作业人员应穿胶靴或防水裤防潮。

四、 施工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应进行围拦和警戒,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仪表的保护。遇到当地群众围观,应耐心劝解离开。

(2)在施工中遇到阻挠时,应请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出面协调解决,不得用强制手段施工,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

(3)施工现场的设备、主要材料、施工机械和仪器仪表必须由专人看守,避免物资被哄抢和盗取。

(4)发生抢劫、盗取事件时,应立即报警,不要与犯罪人员发生正面冲突,在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损失。

(5)雷雨天气,严禁上杆施工作业。

(6)施工所用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运输材料要捆扎牢固,严防脱落伤人

(7)严禁协调困难时,夜间偷袭施工,特殊情况必须经建设、监理方批准方可。

五、 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的应急措施

1.高空坠落后的应急措施:

抢救前先使伤者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休克等。外部出血应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搬走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走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如伤者外观无出血但面色苍白、脉搏微弱、气促等,甚至神志不清,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抢救。骨折时用夹板或木棍等将断骨上下方二个关节固定,如有出血则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迅速送医院。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躺平后,用沙土袋放在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颔使其气道通畅,不能将头部后移或转动。疑有腰椎骨折时,应将伤员平卧在硬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走时应平移,不能扭曲。疑有颅脑损伤,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在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液或将鼻液再吸入鼻内。颅脑外伤时,禁止给予进食。安全监督人员接报后,迅速到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并采取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配合安全监督及上级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触电伤害后的应急措施:

当发现有人触电后,应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动作迅速、方法准确最为关键。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绝缘物体拉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用带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线。切勿用金属材料或潮湿物体作救护工具,更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以防自己触电。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对伤势不重,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安静休息一小时,再送往医院观察;对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者,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对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必须注意,急救要尽快、持续地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有害气体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决不能盲目进入救人,以避免施救者同样出现窒息;应先通风后再戴上氧气呼吸器进入施救,若现场周围缺乏通风设备或氧气呼吸器,应立即报警等待救援,决不能冒险蛮干。急救:尽速将中毒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纠正机体缺氧;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物体打击后的应急措施: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再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拨打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第3篇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一、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保护人身安全,制定本规程。

二、本规程适用于电信线路施工和维护的各类作业。

本规程所称电信线路施工和维护,是指敷设和维护架空电缆、光缆(以下称“线缆”),埋式线缆、管道线缆、水下线缆、天馈线和线路附属设施等。

三、 施工和维护人员在进行高处、供用电、起重、电(气)焊接、爆破、潜水等作业时,除遵守本规程外,还须执行国家现行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和规定。

四、 对环境复杂或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事故的措施,施工作业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

五、 施工和维护单位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

六、 施工和维护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的专业培训与考核,持证上岗。

七、 施工和维护作业中使用的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等,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八、 施工和维护作业中使用的各类工具、用具、设备及防护用品等在作业前必须进行检查。

九、 施工和维护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检查。

十、 施工和维护单位负责人依法对施工和维护作业的安全全面负责。

十一、线路工程的建设、维护、监理单位的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严格执行。

十二、 本规程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解释或修订。

第二章 作业环境安全

第一节 城镇及道路作业

一、 在城镇及道路的下列地点作业时,必须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防护围栏,特殊情况下请交通警察协助。

(一) 街巷拐角、道路转弯处。

(二) 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

(三) 需要车辆临时停止通行处。

(四)挖掘的坑、洞、沟处。

(五) 架空线缆接续处。

(六)已揭开盖的人(手)孔处等。

二、 在城镇道路上进行测量作业时,应动作迅速,分段丈量。

三、携带较长的测量器材和设备时,应防止触碰行人、车辆;手持标杆杆尖应向下;肩扛标杆杆尖应向上;传递标杆严禁抛、掷。

四、 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应随作业地点的变动而转移,作业完毕应迅速撤除。

五、 在作业时,应防止非作业人员接近和触碰下列工具与设施:

(一) 揭盖的人 ( 手)孔或立杆吊架以及悬挂物。

(二) 接续线缆的设备、燃烧的喷灯、照明灯等。

(三) 使用的绳索、滑车、紧线器以及其他料具。

(四) 使用的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

(五) 正在敷设或拆除的各种线缆和电杆周围的临时设施等。

六、在道路和街道上挖沟、坑、洞时,除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外,必要时应用坚固的盖板盖好或搭临时便桥,并派人指挥车辆和行人。

七、 在高速公路附近作业时,必须将施工的具体地点、时间和施工方案报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经批准后方可作业;若跨越高速公路作业时,必须在距离作业点500m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作业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条的工作服。

第二节 电力线路附近作业

一、 在作业过程中遇有不明用途的线条,一律按电力线对待,不准随意剪断。

二、 在高压线下方或附近进行作业时,距高压线最小间距: 1kv-35 kv以下线路为 2.5 m;35 kv以上的线路为 4 m。

三、 遇有电力线在电信线杆顶上方交越且间距较小的特殊情况时,必须停电后作业,且所用的工具与材料不准接近电力线及其附属设施,作业人员的头部禁止超过杆顶。

四、 在电力线附近作业时,必须事先联系电力部门停止送电,并有专人看管,确认停电后再作业,作业时仍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使用绝缘钳子。

五、 上杆前,应检查杆路附近的架空线缆,确认其不与电力线接触,方可上杆;上杆后,先用试电笔对杆上附挂的吊线及附属设施进行验电,确认不带电后再进行作业。

六、在电信线、电力线、有线电视线混用的杆上作业时,必须注意杆上的电力线、有线电视线及变压器、放大器等设备,并不准接触。

七、如需在电力用户线上方架设线缆时,严禁将线缆从电力线上方抛过,必须在跨越处做安全保护架,将电力线罩住,施工完毕后再拆除。

八、 在高压电力线下方架设线缆,应在高压线与缆线交越的上方做保护装置,防止在敷设线缆或紧线时线缆弹起,触及高压电力线。

九、 当电信线与电力线接触或电力线落在地上时,除指定专人采取措施排除事故外,其他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保护现场,禁止行人进入危险地带;不准用导电物体触动钢绞线或电力线;事故未排除前 ,禁止恢复作业。

十、 在地下线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或平行埋设的地区进行施工时,必须反复核对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作业。

十一在带有金属顶棚的建筑物上作业前,应带好绝缘手套,并对顶棚进行验电,接好地线;拆除地线时,身体必须离开地线,再行拆除。

十二 作业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使用电源接线盘,在供电部门或用户同意下指派专人接线;使用的导线、工具必须保证绝缘良好。

第三节:铁路沿线及江河岸边作业

一、 严禁在铁路路基或桥梁上休息。

二、 严禁在铁轨上或双轨中间行走。

三、 携带较长的工具、材料在铁路沿线行走时,应注意避让。

四、 跨越铁路时,必须注意铁路的信号和来往的火车。

五、 遇有河流,在未弄清河水深浅时,不准过河。

六、在船只或木排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水性,并穿好救生用具,听从统一指挥。

七、 在洪水季节,禁止渡河;在融冰季节或冰的承载力不够时禁止从冰上通过。

八、 在铁路、桥梁及有船只航行的河道附近作业,不准使用红旗或红灯;遇有火车、船只通过时,须将测量使用的大标旗放倒或收起,以免引起误会而发生意外。

第四节:野外作业

一、勘测线路,应对线路沿线的环境进行调查,掌握深沟、陡坎、涵洞及毒植物或毒蛇等情况,并告知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二、 遇有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禁止跳跃,以防跌撞扎伤;当地面被积雪覆盖时,应用棍棒试探前行。

三、 进入山区和草原作业应遵守:

(一) 在山岭上攀登,不准站在裂缝松动的土方和不牢固的石块的边缘上。

(二) 在林区、草原或荒山等地区作业,严禁烟火;确需动用明火时,应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并制订严密的防范措施。

(三) 在已知野兽出没的地方行走和住宿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野兽的侵害;夜晚查修线路障碍时,不准单独出行。

(四)不准触碰猎人设置的捕兽陷阱或器具;不准吃食不知名的野果或野菜;不准喝生水。

(五)禁止在有塌方、山洪和泥石流危害的地方架设帐篷。

四、在水田和泥沼地带长时间作业时,必须穿长统胶靴,防止蚂蝗、血吸虫等叮咬。

五、 野外作业应备有防毒及解毒药品。

六、 携带易燃物品,必须由专人负责。

七、 在炎热或寒冷天气,必须注意防暑、防寒;雪地上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八、雨天和雪天后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九、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或暴雨、大雪、浓雾、雷电、冰雹、沙尘暴等恶劣气象条件时,应停止露天作业。不准在电杆、铁塔、大树、广告牌底下躲避。

十、 打冰凌时应躲避落下的冰凌或折断的工具。

第三章 器材储运安全

第一节 一般安全规定

一、 搬运器材,必须检查担、杠、绳、链、撬棍、滚筒、滑车、抬钩、绞车、跳板等能承担足够的负荷;破损、腐蚀、腐朽的,不准使用。

二、 人工挑、扛、抬等作业应遵守:

(一) 每人负载一般不超过 50 kg,抬起超过50kg以上物体时,应以蹲姿起立,不宜弯腰起立。

(二)物体捆绑要牢靠,着力点应放在物体允许处,受剪切力的位置应加保护。

(三) 抬电杆或笨重物体时,应配带垫肩;抬杆时要顺肩抬,脚步一致,同时换肩;过坎、越沟或遇泥泞路面时,前者要向后者打招呼;抬起和放下时互相照应。

(四) 多人抬运笨重设备和料具时,必须事前研究搬运方法,统一指挥,人员多少、高矮、所放肩位都应视具体情况恰当安排,必要时应有备用人员替换。

三、 短距离采用滚筒等撬运、拉运笨重器材时应遵守:

(一) 物体下方所垫滚筒 ( 滚杠)须保持两根以上;如遇软土,滚筒下应垫木板或铁板,以免下陷。

(二)撬拉点应放在物体允许承力位置,滚移时要保持左右平衡,上下坡应注意用三角枕木等随时支垫或用绳拉住物体。

(三) 注意滚筒和物体移动方向,作业人员不准站在滚筒运行的前方。

四、使用铲车搬运器材时,要叉牢器材,离地不宜过高。

五、 用跳板或坡度坑进行装卸时应遵守:

(一) 坡度坑的坡度角最好小于30°, 坑位应选择坚实土质处;若土质不坚实,应在上下车位置,设护土板挡拦。

(二) 普通跳板应选用大于 6cm厚、没有死节的坚实木材,放置坡度比 1:3(高:底),跳板上端须用钩、绳固定;如遇雨、冰或地滑时,除清出泥冰外,地上应垫草包、粗砂防滑;若装卸线缆等较重物体时,其跳板厚应大于15 cm,并在中间位置加垫支撑木凳;跳板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有无破、裂、损、腐等现象。

六、 机动车载运行驶,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准违反装载要求;若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应按照相关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

七、 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若需附载作业人员,应当设置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设施。

八、 器材传递不准使用抛掷;堆放器材不准妨碍交通。

九、 使用起重设备(吊车、电动葫芦)应遵守:

(一) 起吊前必须检查周围环境,注意避开电力线和变压器。

(二) 起吊的物件重量,不准超过设备额定负荷。

(三)禁止在起吊物件时急剧起降。

(四) 吊装物件时,严禁有人在吊臂下停留和行走;如要改变物件搁置方向,必须待物件接近地面或车厢时再由人力慢慢移动。

(五) 严禁利用吊车拖拉物件或车辆;若吊装不明重量物件时,应试吊可靠后再起吊。

(六)吊装有锐利、棱角、易滑物件时,必须加上保护绳索;一次吊装多个物件时,应妥善处理后再行吊装。

(七) 吊装物件应找准重心,垂直起吊,不准斜吊。

(八) 严禁人员乘坐在吊装物品上;吊装物品挂起其他物件时,应立即停车,落下吊臂,取下挂物。

(九)吊装大型管件或铺管时,地面上、下作业人员必须注意吊车动向,随时离开起重臂下。

(十)在架空电力线附近进行起重作业时,起重机具和被吊物件与电力线最小距离如下:

电 压1kv以下 1.5m

电压6-10kv 2m

电压35-110kv 4m

电压220kv以上 6m。

第二节 装运杆材

一、 机动车装运杆材时,杆材平放在车厢内的,应根向前、梢向后;装运较长电杆时,车上应装有支架,尽量使杆料重心落在车厢中部,用两只捆杆器将前后车架一并拴住,并悬挂警示标志;严禁杆杠超出车厢两侧。

二、 用非机动车装运杆材,应先垫好支架,随时调整车辆前后重量的平衡,逐杆架起,用绳捆绑撬紧。

三、 卸车时应用三角木枕塞住车轮前后,以防车辆滑动;松捆时,应逐一进行,防止电杆从车厢两边滚下;卸车时,不准抛掷。

四、 沿铁路抬运杆材,严禁将杆材放在轨道上或路基边道的里侧。

五、堆放杆材应使梢、根颠倒放置,排列整齐,杆堆两侧应用短木或石块塞住;垒放不能超过两层,并用铁线捆牢。

六、 搬运水泥时,须戴口罩、手套,有风时应佩戴防护眼镜。

第三节 搬运线缆

一、 装卸线缆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行动一致。

二、 用人工装卸时,不准将缆盘直接从车上推下,应用粗细适合的绳索绕在盘上或中心孔的铁轴上,用绞车、滑车或足够的人力控制线缆,使其慢慢从跳板(槽钢)上滚下;作业人员应远离跳板两侧,3m以内不准有人。

第4篇 通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 在铁路线路附近进行光、电缆接续时,应将接续伞或接续帐篷搭扎牢固,避免列车通过时危及行车安全。

2、 对电缆芯线进行电气强度测试前,测试点应与各作业点联系,使各作业点停止线路作业,在规定测试时间内不得触碰电缆。各作业点未接到测试点恢复作业命令前不得作业。测试时仪器的保护接地应可靠。

3、 在高压危险影响区段进行通信线路施工作业必须设监护人,并按带电作业规定进行作业,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切割光电缆金属外皮或打开接头套管前,应将光电缆两端金属外皮连通,并临时接地;

2) 用仪表测试电缆芯线有危险电压时,应申请停电作业,无危险电压时,亦应对芯线接地后方准作业。

3) 在高压危险影响区段与电缆芯线的各种外线引入端子相连的设备上作业,必须使用带绝缘柄的工具。

4、 无人站、人孔(井)、手孔(井)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入前应开门通风。未经通风排气不得入内。施工中有异常感觉应立即撤离。

2) 进入时,站、孔外面应设安全标志或专人防护。进出应攀梯上下,不应踩蹬螺栓、机架;光电缆上下。

3) 、禁止烧煮填充剂或其他物品。

4)、 宜用手电筒照明。当用电灯照明时,电源设备应设在站、孔外,灯具应有防护罩。

5、 通信站及中间站通信机械室

5.1 通信站及中间站通信机械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大笨重机架竖立后应及时固定;

2) 竖立机架、放绑配线和光、电缆等作业,不得攀扶骨列架、走线架;

3)在设备加电前,电源极性、电压值、各种熔丝规格以及保护接地应符合要求;

4) 需更换插件板时应逐级切断电源,并采取防静电措施;

5 )不应直视光通信设备和仪表上的激光发射端孔和尾纤:

6) 蓄电池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装环境不应有有机溶剂和腐蚀性气体;

(2) 蓄电池应避免阳光直射,不应接近热源和火源,与变压器、电源开关或保险闸刀等设施的距离应大干o.5m;

(3) 蓄电池密封阀不应松动,不得擅自拆卸密封阀;

(4) 蓄电池重量较重时应选用运输吊装工具;

(5) 清洗时不得使用有机溶剂。

6、站场(区间)通信

1) 通话柱、扩音柱的设置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和影响铁路信号的显示。

2) 股道间的通话柱、扩音柱装设地点不得影响作业人员嘹望信号:

3) 扬声器支撑杆的防雷地线应可靠接地。

7、 无线通信

7.1 漏泄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打孔时施工人员应配备防尘眼罩、防护帽等防护用具。使用的扶梯应有专人防护。

2 各类支架和滑泄电缆均应固定牢固,不得松动、脱落。漏泄电缆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防火夹子。

第5篇 通信电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概况

生活区西区南部通信电缆线对不足、17号楼50$通信电缆损伤,经研究,敷设西区1000$交接箱至12#楼200$交接箱50对备用通信电缆、西区1000$交接箱至17#楼分线箱50对通信电缆,需敷设通信电缆260米。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二、施工内容

敷设生活区西区50对通信电缆

三、施工组织

专业负责人:

区队负责人:

现场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施工人员:

四、施工时间:2012年10月__日至10月__日

五、施工方案

自西区1000$交接箱沿西侧钢绞线至12#楼处200$交接箱敷设一根50对通信电缆,自1000$交接箱沿西侧钢绞线经9#楼楼头向东至17#号楼分线箱敷设另外一根通信电缆。

六、施工质量标准

1、施工时严格按照通讯线缆架设标准,注意相邻架线电压等级。

2、放电缆时,速度适中、用力均匀,防止出现“浪涌”和“被扣”。

3、线路横跨胡同口时,应设专人看守,并应保证跨越障碍物的最小距离。

4、沿途还需留有人员看护线路,防止电缆受损。

5、电缆悬挂均匀,垂度适中。交接箱处预留电缆盘好、扎紧。

七、施工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安排,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传达本措施至每名施工人员,并严格按措施施工。

2、电工持证上岗。

3、施工前,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双述”安全确认,并认真填写“现场安全确认表”,确认无隐患后,方可进行施工。

4、在道路两侧施工时,由工区负责人安排专人监守主要胡同口,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通行。

5、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必须完好。使用时必须悬挂在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禁止系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6、登高作业时所用梯子支撑必须牢固,人员要站稳踩牢,严禁上下乱抛材料及工具,并且一人扶梯一人操作。

7、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止碰伤,确保安全。

8、在抽拉电缆时人员要站在电缆外侧,防止抽拉时碰伤人员。

9、在屋顶敷设电缆时,施工人员站在电缆内侧;在拐角处敷设电缆时,人员要站在电缆外侧,防止抽拉电缆时碰伤人员。

10、人力托运时,口号一致,相互配合,由现场施工负责人专人指挥。

11、在管路上方、屋面等高空处,人员要注意防滑,并且系好安全带,防止滑倒,下落伤人

12、悬挂电缆前必须测试钢绞线是否带电,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绑扎。

12、严禁酒后作业。

13、施工完毕后,由现场施工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检查测试,待正常后离开现场。

14、未尽事宜按公司及《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八、补充规定:

九、施工人员签字:

第6篇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严格按yd5201-2022《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施工。

一、施工作业特点及危险因素

线路作业属于事故多发工种。通信线路作业由于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外界影响较大,不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自然环境方面,如雷电、河流、湖泊、树林、房屋、气候等;社会因素即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的平行与交叉跨越,与电车馈电线的交叉跨越,与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地下电力电缆的交叉跨越,作业人员的不正当操作以及人为破坏等等。因此,通信线路作业的人身伤害事故是比较多的,属于事故多发工种。

按照国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线路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近年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使用劳务工或农民工,未经培训,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致使线路事故占各类事故的比重较大。线路作业不仅涉及到线务人员安全,也涉及到社会人员的安全,同时,还涉及到机房设备的安全。因此,线路作业安全是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在线路施工作业中存在危险因素,为施工人员安全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制定具体预防措施,在施工作业中存在危险因素有:

高处坠落事故

触电事故

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

二、针对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

1、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1)上杆前检查脚扣和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并要正确使用。

(2)砍(修剪)树木时要找好位置,站或坐要稳,必要时也可使用脚扣、安全带,砍树姿式要掌握平衡顺手,用力不可过猛。

(3)登上建筑物(站台)前,要先查看建筑物(构件)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达不到的不要盲目攀登,待采取措施后再攀登。在建筑物(站台)上站稳后再作业,不能用力过猛。

(4)上线杆前要检查杆根的腐朽及损毁情况,腐朽或损毁严重的不能上杆。上梯子作业前,要检查梯子的牢固程度、绝缘性能和防滑措施。

(5)注意外力影响造成倒杆,如剪线时要防止张力失去平衡把线杆拉倒。要注意过往车辆挂线把线杆挂倒。

(6)防止触电后二次事故坠落。作业前要先验电,证明通信线、钢绞线、拉线等无电后再作业。在建筑物(站台)、树上作业应观察周围有无电力线,作业时不能触及电力线,并保持安全距离。

(7)用脚扣上杆时,选用脚扣的大小应与杆径相匹配。上杆应小步,身体与电杆保护适当距离。

预防触电的措施:

(1)教育员工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电的性能、雷电知识、高压放电、跨步电压等,能够妥善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2)增加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遵守操作规程。作业前要观察周围环境,验证有无带电导体,确保安全距离,对用电器具要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线务员应使用触电预警器、双重绝缘或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通信线路与电力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处要安装“三线交叉保护管”。

(3)线路施工、维护人员要正确穿戴和使用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试电笔、绝缘梯等劳动防护用品。

预防气体中毒的措施:

(1)遵守操作规程,进入通信管道人孔(井)作业之前必须先进行通风和检测,确认没有可燃、有害气体或其浓度在安全值以内时再下井作业。

(2)可燃、有害气体检测与下井作业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每次作业前和井下污水排放后,都要重新进行检测。观察有害、可燃气体是否随着时间推移和污水减少经过电缆管道继续流入。不能有麻痹思想,盲目认为昨天或当天上午刚下过的井就不会有问题。

(3)在下井作业过程中,要保持持续通风。同时,井上要有人监护,监护人员应掌握应急抢救方法。

(4)不准在通信管道人孔内抽烟和使用明火照明。确须动用明火的,要认真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机械强制通风,并随时监控可燃气体浓度的变化,坚决禁止冒险蛮干。

(5)普及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知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用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适时监控,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不易从通信管道人孔底部排出,必须进行强制通风。

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措施:

(1)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不随意向下扔工具器材,坠落范围内不准站人,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

(2)立杆时要确保立杆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机械强度,掌握好力的平衡,防止倒杆发生。

(3)紧线器(钳)要安全可靠,挟线要紧。

(4)千斤顶、倒链等起重工具放置地点地面要实,放置平稳,使用中用力要均匀;千斤顶两边要同时用力。

(5)汽车运输器材工具一定要安放平稳,并予紧固。避免人货混装。

(6)爆破工作必须要由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爆破时人员要撤到安全处。

(7)线务员应了解射钉枪的性能,并经培训方可使用,不准随意转动枪口方向,更不准枪口对人开玩笑。修理时一定要先将射钉退出。

三、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1.施工测量

⑴.通信线路工程在勘察测量施工时,应对路由经过的沿线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有毒植物、毒蛇、血吸虫、猛兽和狩猎器具、陷阱等;要广泛宣传告知交底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⑵.在路由复测中传递标杆,禁止抛掷,并不得耍弄标杆,以免伤人。

⑶.在测量和施工时,凡遇到河流、深沟、陡坡等,要小心通过,不能盲目泅渡和跳跃。

2.装运电杆

⑴汽车装运电杆时,车上应设置专用支架,杆材重心应落在车厢中部。严禁杆材超出车厢两侧。没有专用支架时,杆材应平放在车厢内,杆根向前,杆梢向后,杆材伸出车身尾部的长度应符合交通部门的规定。

⑵如用其他运输车辆运送电杆时,应用绳索捆绑撬紧,保持车辆平衡。卸车时应用木枕或石块稳住前后车轮。

⑶卸车松捆时,应按顺序逐一进行,不得全部松开,以防电杆从车厢两侧滚下。卸车时不得将电杆直接向地面抛掷。

⑷堆放杆材应使杆梢、杆根各在一端排列整齐平顺。杆堆底部两侧必须用短木或石块堵挡,堆完后应用铁线捆牢。电杆堆放时,木杆不超过六层,水泥杆不超过两层。

3.人工运杆作业

(1)电杆分屯堆放点应设在不妨碍行人、行车的位置,电杆堆放不宜过高。

(2)电杆应按顺序从堆放点高层向低层搬运。撬移电杆时,下落方向禁止站人。从高处向低处移杆时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失控。

(3)使用“抱杆车”运杆,电杆重心应适中,不得向一头倾斜。推拉速度应均匀,转弯和下坡前应提前控制速度。

(4)在往水田、山坡搬运电杆时应提前勘选路由。根据电杆重量和路险情况,备足搬运用具和充足人员,并有专人指挥。

(5)在无路可抬运的山坡地段采用人工沿坡面牵引时,绳索强度应足够牢靠,同时应避免牵引绳索在山石上磨擦。电杆后方严禁站人。

4.立杆(人工立杆)

(1)立杆前,应在杆梢下方的适当位置系好定位绳索。如作业区周边有砖头、石块等应预先清理。

(2)在杆根下落的坑洞内竖起挡杆板,使挡杆板挡住杆根,并由专人负责压控杆根。

(3)作业人员竖杆时应步调一致,人力肩扛时必须用同侧肩膀

(4)杆立起至30°角时应使用杆叉(夹杠)、牵引绳等助力。拉动牵引绳应用力均匀,面对电杆操作,保持平稳,严禁作业人员背向电杆拉牵引绳。杆叉操作者用力要均衡,配合发挥杆叉支撑、夹拉作用。电杆不得左右摇摆,应保持平稳。

(5)电杆立起后应按要求校正杆根、杆梢位置,并及时回填土、夯实。夯实后方能撤除杆叉及登杆摘除牵引绳。

5.机械立杆

(1)使用吊车立杆时,钢丝吊绳应牢固地拴在电杆上方的适当位置,使电杆的重心位置在下。起吊时,吊车臂下及杆下严禁站人。

(2)严禁在电力线路正下方(尤其是高压线路下)立杆作业。当架空的通信线路穿过输电线时,经测量计算出现吊线与高压输电线达不到安全净距,则必须修改通信线路设计,必要时可改为由地下通过。

(3)在民房附近进行立杆作业时,不得触碰屋檐。

6.杆上作业

6.1登(上)杆作业

(1)登杆前必须认真检查电杆有无折断的危险。如发现有腐烂现象的电杆,在未加固前,不得攀登。

(2)登杆时应注意观察及避开杆顶周围的障碍物。

(3)登杆到达杆上的作业位置后,安全带应兜挂在距杆梢50cm以下的位置。

(4)上下杆时不准二人以上同时上下杆。

6.2使用脚扣登杆作业

(1)使用前应检查脚扣是否完好,当出现橡胶套管(橡胶板)破损、离股、老化或螺丝脱落和弯钩、脚蹬板扭曲、变形或脚扣带腐蚀、开焊、裂痕等情形之一者,严禁使用。不得用电话线或其他绳索替代脚扣带。

(2)检查脚扣的安全性时应把脚扣卡在离地面30cm的电杆上,一脚悬起,另一脚套在脚扣上用力踏踩,没有任何受损变形迹象,方可使用。

(3)使用脚扣时不得以大代小或以小代大。使用木杆脚扣不得攀登水泥杆,使用圆形水泥杆脚扣不得攀登方型水泥杆。各种活动式脚扣的使用功能不得互相替代。

(4)使用脚扣上杆时不得穿硬底鞋、拖鞋。

7.其他注意事项

(1)登杆时除个人配备的工具外,不准携带笨重工具。材料、工具应用工具袋传递。在电杆上作业前,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安全带保险环后方可作业。

(2)杆上作业,所用材料应放置稳妥,所用工具应随手装入工具袋内,不得向下抛扔工具和材料。

(3)在杆下用紧线器拉紧全程吊线时,杆上不准有人。待拉紧后再登杆拧紧夹板、做终结等作业。

(4)升高或降低吊线时,必须使用紧线器,尤其在吊档、顶档杆操作必须稳妥牢靠,不许肩扛推拉。

(5)电杆上有人作业时,杆下周围必须有人监护(监护人不得靠近杆根),在交通路口等地段必须在电杆周围设置护拦。

8.安装和拆换拉线作业

(1)新装拉线必须在布放吊线之前进行。拆除拉线前必须首先检查旧杆安全情况,按顺序拆除杆上原有的光(电)缆、吊线后进行。

(2)终端拉线用的钢绞线必须比吊线大一级,并保证拉距,地锚与地锚杆应与钢绞线配套。严禁使用非配套的小于规定要求的地锚或地锚杆,严禁拉线坑不够深度或者将地锚杆锯短或弯盘。

(3)更换拉线时应将新拉线安装完毕,并在新装拉线的拉力已将旧拉线张力松泄后再拆除旧拉线。

(4)在原拉线位置或拉线位附近安装新拉线时,应先制作临时拉线,防止挖新拉线坑时将原有拉线地锚挖出而导致抗拉力不足使地锚移动发生倒杆事故。

(5)安装拉线应尽量避开有碍行人行车的地方,并安装拉线警示护套。

(6)拉线安装完毕后,拉线坑在回填土时必须夯实。

9.布放吊线

(1)布放无盘钢绞线时必须使用放线盘,禁止无放线盘布放钢绞线。

(2)人工布放钢绞线,在牵引前端必须使用干燥的麻绳(将麻绳与钢绞线连接牢固)牵引。

(3)布放钢绞线前,应对沿途跨越的供电线路、公路、铁路、街道、河流、树木等调查统计,在布放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安全通过。

(4)在树枝间穿越时,不得使树枝挡压或撑托钢绞线,保证吊线高度。

(5)通过供电线路、公路、铁路、街道时应计算并保证设计高度,确定钢绞线在杆上的固定位置。

牵引钢绞线通过前必须进行警示、警戒。

(6)布放跨越道路钢绞线的安全措施:在有旧吊线的条件下,利用旧吊线挂吊线滑轮的办法升高跨越公路、铁路、街道的钢绞线,以防止下垂拦挡行人及车辆;在新建杆路上跨越铁路、公路、街道时,采用单档临时辅助吊线以挂高吊线防止下垂拦挡行人及车辆;在吊线紧好后拆除吊线滑轮和临时辅助吊线,同时注意警戒,保证安全。

(7)如钢绞线在低压电力线之上,必须设专人用绝缘棒托住钢绞线,不得搁在电力线上拖拉。

(8)防止钢绞线在行进过程中兜磨建筑物,必要时采取支撑垫物等措施。

(9)在牵引全程钢绞线余量时,用力应均匀,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绞线因张力反弹在杆间跳弹触及

电力线。

(10)剪断钢绞线前,剪点两端应先人工固定,剪断后缓松,防止钢绞线反弹。

(11)在收紧拉线或吊线时,扳动紧线器以二人为限,操作时作业人员必须在紧线器后的左右侧。

10.布放架空光(电)缆

(1)布放架空光(电)缆在通过电力线、铁路、公路、街道、树木等特殊地段时,安全措施参照布放吊线的相关内容要求。

(2)在吊线上布放光(电)缆作业前,必须检查吊线强度。确保吊线在作业时不致断裂,电杆不致倾斜、倒杆及吊线卡担不致松脱时,方可进行布缆作业。

(3)在跨越电力线、铁路、公路杆档安装光(电)缆挂钩和拆除吊线滑轮时严禁使用吊板。

(4)光(电)缆在吊线挂钩前,一端应固定,另一端应将余量拽回,剪断缆线前应先固定。

(5)使用吊板挂放光(电)缆

①坐板及坐板架应固定牢固,滑轮活动自如,坐板无劈裂、腐朽。如吊板上的挂钩已磨损四分之一时,不得再使用。

②坐吊板时,必须辅扎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挂在吊线上。

③不得有两人以上同时在一档内坐吊板工作。

④在2.0/7以下的吊线上作业时不得使用吊板。

⑤在电杆与墙壁之间或墙壁与墙壁之间的吊线上,不得使用吊板。

⑥坐吊板过吊线接头时,必须使用梯子。经过电杆时,必须使用脚扣或梯子,严禁爬抱而过。

⑦坐吊板,如人体上身超过原吊线高度或下垂时人体下身低于原吊线高度时,必须注意与电力线尤其是高压线的安全距离,防止碰触上层或下层的电力线等障碍物,不可避免时改用梯子等其他方式。

⑧在吊线周围70cm以内有电力线(非高压线路)或用户照明线时,不得使用吊板作业。

⑨坐吊板作业时,地面应有专人进行滑动牵引或控制保护。

11.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

(1)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和使用绝缘工具。

(2)在原有杆路上作业,应先用试电笔检查该电杆上附挂的线缆、吊线,确认没有带电后再作业。

(3)在通信线路附近有其他线缆时,在没有辩明清楚该线缆使用性质前,一律按电力线处理。

(4)在与电力线合用的水泥杆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注意与电力线等其他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5)在电力线下或附近作业时,严禁作业人员及设备与电力线接触。在高压线附近进行架线、安装拉线等作业时,离开高压线最小空距应保证:35kv以下为2.5m,35kv以上为4m。

(6)光、电缆通过供电线路上方时,应事先通知电力部门派人到现场停止送电,并经检查确实停电后,才能开始作业。通信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将供电线擅自剪断。停送电必须在开关处悬挂停电警示标志,有专人值守,严禁擅自送电。在结束作业并得到工地现场负责人正式通知后方可恢复送电。不能停电时,可采取搭设保护架等措施,但必须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方可施工。

(7)如需在供电线(220v、380v)上方架线时,严禁用石头或工具等系于缆线的一端经供电线上面抛过。此时,可在跨越电力线处搭设安全保护架,将电力线罩住,施工完毕后再拆除。作业中,放线车和吊线均应良好接地。如布放吊线,先在跨越电力线的上方做单档临时辅助吊线,待吊线沿其通过并全程安装完毕后再拆除临时辅助吊线。

(8)遇有电力线在线杆顶上交越的特殊情况时,作业人员的头部不得超过杆顶。所用的工具与材料不得接触电力线及其附属设备。

(9)当通信线与电力线接触或电力线落在地面上时,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有关作业活动,保护现场,禁止行人步入危险地带。不得用一般工具触动通信缆线或电力线,应立即报告施工项目负责人和指定专业人员排除事故。事故未排除前,不得擅自恢复作业。

(10)在有金属顶棚的建筑物上作业前,应用试电笔检查确认无电方可作业。

(11)在电力线下架设的吊线应及时按设计规定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

12.敷设管道光(电)缆 人孔、地下室内作业

(1)应遵守建设单位、维护部门地下室进出、人孔开启封闭的规定。

(2)进入地下室、管道人孔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查和监测,确认无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并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时,地下室、人孔应保持自然和强制通风。尤其在“高井脖”人孔内施工,必须保证人孔通风效果。

(3)在地下室、人孔内作业期间,作业人员若感觉呼吸困难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呼救,并迅速离开

地下室或人孔,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恢复作业。

(4)作业时发现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时,人员必须迅速撤离,严禁开关电器、动用明火,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隐患。

(5)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地下室或人孔。严禁在地下室吸烟和生火取暖。地下室、人孔照明应采用防爆灯具。人孔内宜选用电压36v以下的工作灯。电瓶应放在人孔外。

(6)严禁在地下室、人孔内点燃喷灯。使用喷灯时应保持通风良好。

(7)在地下室、人孔内作业时,地下室或人孔上面必须有人监护。上下人孔的梯子不得撤走。

(8)地下室、人孔内有积水时,应先抽干后再作业。遇有长流水的地下室或人孔,应定时抽水。并做到:

①、使用电力潜水泵抽水时,应检查确保绝缘性能良好,严禁边抽水、边下地下室或人孔内作业。

②、在人孔抽水使用发电机时,排气管不得靠近人孔口,应放在人孔下风方向。

③、冬季在人孔内抽水排放,应防止路面结冰。

④、作业人员应穿胶靴或防水裤防潮。

四、施工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应进行围拦和警戒,加强对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仪表的保护。遇到当地群众围观,应耐心劝解离开。

(2)在施工中遇到阻挠时,应请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出面协调解决,不得用强制手段施工,避免与当地群众发生冲突。

(3)施工现场的设备、主要材料、施工机械和仪器仪表必须由专人看守,避免物资被哄抢和盗取。

(4)发生抢劫、盗取事件时,应立即报警,不要与犯罪人员发生正面冲突,在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损失。

(5)雷雨天气,严禁上杆施工作业。

(6)施工所用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运输材料要捆扎牢固,严防脱落伤人

(7)严禁协调困难时,夜间偷袭施工,特殊情况必须经建设、监理方批准方可。

五、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的应急措施

1.高空坠落后的应急措施:

抢救前先使伤者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休克等。外部出血应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搬走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走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如伤者外观无出血但面色苍白、脉搏微弱、气促等,甚至神志不清,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抢救。骨折时用夹板或木棍等将断骨上下方二个关节固定,如有出血则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迅速送医院。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躺平后,用沙土袋放在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颔使其气道通畅,不能将头部后移或转动。疑有腰椎骨折时,应将伤员平卧在硬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走时应平移,不能扭曲。疑有颅脑损伤,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在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液或将鼻液再吸入鼻内。颅脑外伤时,禁止给予进食。安全监督人员接报后,迅速到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并采取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配合安全监督及上级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触电伤害后的应急措施:

当发现有人触电后,应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动作迅速、方法准确最为关键。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绝缘物体拉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用带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线。切勿用金属材料或潮湿物体作救护工具,更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以防自己触电。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对伤势不重,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安静休息一小时,再送往医院观察;对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者,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对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必须注意,急救要尽快、持续地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有害气体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决不能盲目进入救人,以避免施救者同样出现窒息;应先通风后再戴上氧气呼吸器进入施救,若现场周围缺乏通风设备或氧气呼吸器,应立即报警等待救援,决不能冒险蛮干。急救:尽速将中毒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纠正机体缺氧;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物体打击后的应急措施: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再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拨打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第7篇 通信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可以用会议、口头沟通或示范,样板等作业形式。也可采用文字、图像等表达形式。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形成记录,由参加交底的人员签字,井归档。

1.安全技术交底应明确项目技术负贵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职贵。

2.如果工程规模比较大,安全技术交底可以逐级进行。直至交底到施工操作人员,如果工程规模不大,交底工作可以集中进行,直接向操作人员交底。交底必须在作业前进行。并有书面交底资料。

3.安全技术交底的范围包括高空作业。地下作业、大件运输、爆破作业、带电作业及其他高风险作业。对此应进行作业环境专顶的安全技术交底。

4.安全技术交底的记录将作为履行职责的检查依据。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应有统一的标准格式,交底人员应认真填写并签字,接受交底人员也应在交底记录上签字。

5.安全技术交底的重点内容与工程类别、规模大小有一定关联。通常情况下,通信工程技术交底的要点如下,线路及管道工程:应重点交底的内容包括光(电)缆的单盘检验,杆洞、拉线坑深;水底光(电)缆布放:直埋光(电)统、硅芯管道的布放。管道基础施工;管道的清洗、试通;光〔电)缆接续;光(电)缆割接;沟坎加固;隐蔽工程的施工要点等。

设备安装工程:应重点交底的内容包括设备构配件的安装。缆线成端的要求。焊接工艺与操作要点。单机及系统测试、设备接地,电力线割接、天线吊装、俄线布放、馈线头制作的要求隐蔽工程施工要点等。

6.项目经理部应在项目经理的主持下,建立本项目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一般情况下。安全技术交底仅做一次是不适宜的,当安全技术人员认为不交底难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时。应及时交底。

第8篇 安防移动通信网中的安全技术

i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史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是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重要应用领域和组成部分。这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在警察局总部与巡警巡逻车之间的车载移动通信服务并迅速在警察部门得到推广应用。1946年,美国at&t公司开发设计出可以连接移动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的无线电话技术。基于这项技术,at&t公司进一步开发了一套称为安防移动电话服务(mts,mobile telephone service)的安防移动通信系统,它的改进型i mts系统在1969年发展成当时唯一的遍布美国的移动通信网络。1968年,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蜂窝”技术,它能将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划分成很多类似蜂窝的小区,相隔较远的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电频率。蜂窝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并使小区的基站能采用低功率发射,避免高发射功率带来的干扰问题。蜂窝技术的发明是安防移动通信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它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安防移动通信进人了蜂窝移动通信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一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在日本、瑞典、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诸多国家广泛投入使用。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基于模拟通信技术,采用频分复用(fdma,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模式,网络容量基本可以满足移动通信用户的需要。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模拟技术的第一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显得过时。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数字通信技术在第二代安防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如先进的数字语音编码技术,在保证话音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减少通信带宽的需要,提高了网络频段资源的利用率;差错控制技术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基站可以低功率发射;数字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字化用户语音、数据和网络指令;身份证技术可以鉴别移动用户的身份,有效防止身份假冒。所以第二代安防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第一代相比不仅性能优良,而且安全。

1990年,泛欧数字安防蜂窝移动通信网(gsm,global svste~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率先在西欧各国开始运行,让欧洲摆脱了第一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体制众多互不相通的困境。gsm网络在频分复用(fdma)的基础上又采用了时分多址(tdma,timedivision muldple access)来增加网络容量。其后,澳大利亚、中国和一些中东国家陆续采用gsm网络,使得gsm网络成为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大的安防移动通信网络。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因特网与安防移动通信网的融合,低速率数据传输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对高速率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推动着安防移动通信网络走向第三代。为此,国际电信联盟itu就倡导制定一个全球统一的第三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标准——未来公共陆地移动电信网络。1998年10月由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电信标准组织联合成立了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et)组织,旨在制定一种以is-95核心网络为基础的第三代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标准cdma2000。

第三代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在本世纪初开始投入使用,日本的docomo公司于2001年10月1日率先运营第三代安防移动通信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移动通信网络仍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更完美地实现广大安防移动通信用户的通信服务需求。

2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

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如无线窃听、身份假冒、篡改数据和服务后抵赖等等。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作为无线电通信网络的一种类型,同样存在着这些不安全因素。由于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特殊性,它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不安全因素。下面将从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口、网络端和移动端三个部分分析其不安全因素以及在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2.1无线接口中的不安全因素

在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站与固定网络端之间的所有通信都是通过无线接口来传输的,但无线接口是开放的,作案者可通过无线接口窃听信道而取得其中的传输信息,甚至可以修改、插入、删除或重传无线接口中的消息,达到假冒移动用户身份以欺骗网络终端的目的。根据攻击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非授权访问数据、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威胁数据完整性三种攻击类型。

2.1.1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

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无线接口中传输的用户数据或信令数据。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窃听用户数据——获取用户信息内容i

(2)窃听信令数据——获取网络管理信息和其他有利于主动攻击的信息;

(3)无线跟踪——获取移动用户的身份和位置信息,实现无线跟踪;

(4)被动传输流分析——猜测用户通信内容和目的;

(5)主动传输流分析——获取访问信息。

2.1.2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

在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中,攻击者通过假冒一个合法移动用户身份来欺骗网络端,获得授权访问网络服务并逃避付费,由被假冒的移动用户替攻击者付费。

2.1.3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

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的目标是无线接口中的用户数据流和信令数据流,攻击者通过修改、插入、删除或重传这些数据流来达到欺骗数据接收方的目的,完成某种攻击意图。

2.2网络端的不安全因素

在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网络端的组成比较复杂。它不仅包含许多功能单元,而且不同单元之间的通信媒体也不尽相同。所以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端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不安全因素,如线窃听、身份假冒、篡改数据和服务后抵赖等。按攻击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2.2.1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

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网络端单元之间传输的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具体方法如下:

(1)窃听用户数据——获取用户通信内容;

(2)窃听信令数据——获取安全管理数据和其他有利于主动攻击的信息;

(3)假冒通信接收方——获取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和其他有利于主动攻击的信息;

(4)被动传输流分析——获取访问信息;

(5)非法访问系统存储的数据——获取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如合法用户的认证参数等。

2.2.2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

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的主要目的是访问网络并逃避付款,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1)假冒合法用户——获取访问网络服务的授权;

(2)假冒服务网络——访问网络服务;

(3)假冒归属网络——获取可以假冒合法用户身份的认证参数;

(4)滥用用户职权——不付费而享受网络服务;

(5)滥用网络服务职权——获取非法盈利。

2.2.3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端的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不仅包括无线接口中的那些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因为bss与msc之间的通信接口也可能是无线接口),而且还包括有线通信网络,具体表现如下:

(1)操纵用户数据流——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2)操纵信令数据流——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3)假冒通信参与者——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4)操纵可下载应用——干扰移动终端的正常工作;

(5)操纵移动终端——干扰移动终端的正常工作;

(6)操纵网络单元中存储的数据——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2.4服务后抵赖类攻击

服务后抵赖类攻击是在通信后否认曾经发生过此次通信,从而逃避付费或逃避责任,具体表现如下:

(1)付费抵赖——拒绝付费;

(2)发送方否认——不愿意为发送的消息服务承担付费责任;

(3)接收方抵赖——不愿意为接收的消息服务承担付费责任。

2.3移动端的不安全因素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端是由移动站组成的。移动站不仅是移动用户访问移动通信网的通信工具,它还保存着移动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移动设备国际身份号、移动用户国际身份号、移动用户身份认证密钥等。移动设备国际身份号imei是代表一个唯一地移动电话,而移动用户国际身份号和移动用户身份认证密钥也对应一个唯一的合法用户。

由于移动电话在日常生活中容易丢失或被盗窃,由此给移动电话带来了如下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1)使用盗窃或捡来的移动电话访问网络服务,不用付费,给丢失移动电话的用户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2)不法分子若读出移动用户的国际身份号和移动用户身份认证密钥,那么就可以“克隆”许多移动电话,并从事移动电话的非法买卖,给移动电话用户和网络服务商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3)不法分子还会更改盗窃或捡来的移动电话的身份号,以此防止被登记在丢失移动电话的黑名单上等。

2.4攻击风险类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威胁还有无线窃听、假冒攻击、完整性侵犯、业务否认和移动电话攻击等内容,

具体描述如下:

(1)无线窃听——窃听无线信道中传送的用户身份号、用户数据和信令信息;

(2)假冒攻击——假冒移动用户欺骗网络端和假冒网络端欺骗移动用户;

(3)完整性侵犯——更改无线通信控制信道中传送的信令信息;

(4)业务否认——移动用户滥用授权、网络端服务提供商伪造账单;

(5)移动电话攻击——偷窃移动电话、更改移动电话身份号和克隆移动电话。

3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安全技术

从第一代模拟安防移动通信网到第二代数字安防移动通信网的运行经验证明: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不仅威胁到移动用户的隐私和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地影响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并损害到服务商和网络运行商的经济利益。为了保护各个方面的利益,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必须采用相应的安全措施,提供足够的安全技术级别服务。

3.1保密性安全技术服务

保密性安全技术服务可分为5类,其保密级别和目的如下:

(1)用户语音保密性(级别:1)的目的一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用户语音,防止被他人窃听;

(2)用户身份保密性(级别:1)的目的一保护用户的真实身份,防止被无线跟踪;

(3)信令数据保密性(级别:1)的目的一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信令数据,防止被他人窃听;

(4)用户数据保密性(级别:2)的目的一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用户数据,防止被他人窃听;

(5)认证密钥保密性(级别:2)的目的一保护sim和ac只存储的认证密钥,防止被他人窃取或“克隆'sim。

3.2认证性安全技术业务

认证性安全技术业务可分为3类,具体描述如下:

(1)用户身份认证性的目的一鉴别移动用户身份,防止假冒用户;

(2)网络身份认证性的目的一鉴别网络身份,防止主动攻击者假冒网络进行欺骗;

(3)信令数据的完整性检测的目的—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信令信息完整性,防止被他人篡改。

3.3应用层安全技术业务

上述两类安全业务是在移动通信网络的访问层提供。随着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类别的增多和电子商贸的发展,在应用层增设了安全技术业务,其具体描述如下:

(1)实体身份认证——两个应用实体互相认证对力的身份;

(2)数据源认证——接收方应用实体认证数据确实来自于发送方;

(3)数据完整性认证——接收方应用实体确认接收到的数据没有被篡改;

(4)数据保密性——保护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端到端的保密性,防止流分析;

(5)数据接收证明——发送方应用实体认证可证明接收方确实收到了应用数据。

3.4移动电话保护

移动电话生产商为每部移动电话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国际移动设备号imei,每当移动电话访问移动通信网络,它必须传imei给网络端设备号登记处eir;eir检查该imei是否在丢失和失窃移动电话的“黑名单”上,若在则eir就传一个信令将该移动电话锁起来,此时使用者自己不能开锁,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移动电话,这个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非法用户用捡来或偷来的移动电话滥用网络服务而由丢失移动电话的合法用户付费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应用高科技工具改变偷来的电话的imei,从而通过“黑名单”检查。为防止修改移动电话的imei,移动电话生产商通常将imei设置在一个保护单元,即具有物理防撬功能的只读存储器。

4 结束语

由于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网络月户和网络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为了保护其利益,无线电通信网络必须应用上述相关技术的安全业务来消除不安全因素给网络用户带来的威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网络的应用不仅深入到国防军事、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并已深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无线通信网络应用越广泛,它的安全性就越重要。本文仅从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安全技术两个方面阐述了它们的特点和特色,供广大读者参考。

第9篇 通信线路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1. 队里要周密安排施工,并在施工前必须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明确施工现场周围设施的确切位置做好防范措施,并加强监护。

2. 强化本单位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不得擅自脱岗。

3. 施工前,由调度室通知此次施工影响的所有工掘队组将值班人员的手机号码报送调度室,以便通讯中断后调度室随时能与其保持联系,同时,加强干部盯班制度,加强现场管理。

4. 施工前,应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熟悉施工现场环境,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时所用的工具进行认真地检查,要确认配套设备工具齐全完好。

6.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通信工程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

7. 施工期间,井下调度程控电话不受影响,如各单位井下有事向值班室汇报时可直接向调度室汇报,再由调度室工作人员用手机向各单位说明情况。

8. 施工期间,调度中继不受影响,值班人员可用手机拔打7083777、7083778与井下取得联系。

9. 在施工现场要设安全标志和围栏,防止施工中对行人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10. 施工作业前和作业中禁止工作人员喝酒,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11. 线路改造完毕后要对所有电话进行试话,发现故障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井下通讯正常。

12. 在施工完毕后离开工作地点时,应清除施工地点的破碎割刺器材,并检点应用工具,防止遗失。

第10篇 通信线路作业安全技术

一、通信线路作业的性质和特点

线路作业属于事故多发工种。通信线路作业由于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外界影响较大,不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自然环境方面,如雷电、河流、湖泊、树林、房屋、气候等;社会因素即人为因素的影响,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的平行与交叉跨越,与电车馈电线的交叉跨越,与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地下电力电缆的交叉跨越,作业人员的不正当操作以及人为破坏等等。因此,通信线路作业的人身伤害事故是比较多的,属于事故多发工种。

按照国家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线路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原称特殊工种)。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近年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大量使用劳务工或农民工,未经培训,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安全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致使线路事故占各类事故的比重较大。线路作业不仅涉及到线务人员安全,也涉及到社会人员的安全,同时,还涉及到机房设备的安全。因此,线路作业安全是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通信线路作业多发事故分析及预防

(一)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的定义和分级

《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以上定义,判断高处作业时,不但要有它是否具有规定的高度,而且还需要看它是否存在着坠落的危险性。

高处作业的分级:(按坠落高度)

作业高度在2m~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作业高处在5m~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作业高处在15m~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作业高处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1.高处坠落事故原因:

(1)高处作业人为失误。

①不打安全带;

②砍树坠落;

③攀登建筑物失足;

④超出攀登物承重力。

(2)安全带或脚扣损坏。

(3)杆上作业时由于杆根腐朽倒杆,或外力影响造成倒杆或断杆。

(4)高处作业触电坠落(二次)事故。

(5)梯脚打滑或竖立过陡恶倒。

(6)脚扣与杆径不匹配或上杆动作不正确。

(7)坐滑板(吊板)作业由于人的失误或滑板(吊板)损坏。

2.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1)上杆前检查脚扣和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并要正确使用。

(2)砍(修剪)树木时要找好位置,站或坐要稳,必要时也可使用脚扣、安全带,砍树姿式要掌握平衡顺手,用力不可过猛。

(3)登上建筑物(站台)前,要先查看建筑物(构件)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达不到的不要盲目攀登,待采取措施后再攀登。在建筑物(站台)上站稳后再作业,不能用力过猛。

(4)上线杆前要检查杆根的腐朽及损毁情况,腐朽或损毁严重的不能上杆。上梯子作业前,要检查梯子的牢固程度、绝缘性能和防滑措施。

(5)注意外力影响造成倒杆,如剪线时要防止张力失去平衡把线杆拉倒。要注意过往车辆挂线把线杆挂倒。

(6)防止触电后二次事故坠落。作业前要先验电,证明通信线、钢绞线、拉线等无电后再作业。在建筑物(站台)、树上作业应观察周围有无电力线,作业时不能触及电力线,并保持安全距离。

(7)用脚扣上杆时,选用脚扣的大小应与杆径相匹配。上杆应小步,身体与电杆保护适当距离。

(二)触电事故

1.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立杆时,由于电杆距离电力线近,立电杆过程中电杆失控,碰触电力线或高压线放电而造成触电,这种情况易造成多人触电。

(2)线路施工中,在放线或紧线时钢绞线碰触电力线,因为施工人多,也容易造成多人触电。

(3)雷雨天进行线路施工或维护,线路遭雷击或产生感应电,而造成人员触电。

(4)高压线附近作业,由于高压放电或感应电压而造成触电。

(5)电力线断落搭到通信线造成施工维护人员触电。如果电力线断落在地面上,存在跨步电压也会使施工维护人员触电。

(6)电力线接触树木或其他导体,使树木或其他导体带电,线务员碰到树木或其他带电体,造成间接触电,甚至会发生二次事故。

(7)在低压(380/220v)电气线路(包括电车馈电线路)附近作业,人或工具失误碰到电气线路。

(8)低压电气线路电线断落在水塘里,线务员下水作业也可能造成触电。

(9)线务员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或电动机械设备、行灯、电动抽水机、卷扬机、搅拌机等设备漏电也有可能发生触电。

2.预防触电的措施:

(1)教育员工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如电的性能、雷电知识、高压放电、跨步电压等,能够妥善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2)增加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遵守操作规程。作业前要观察周围环境,验证有无带电导体,确保安全距离,对用电器具要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良好。线务员应使用触电预警器、双重绝缘或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通信线路与电力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处要安装“三线交叉保护管”。

(3)线路施工、维护人员要正确穿戴和使用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试电笔、绝缘梯等劳动防护用品。

3.触电伤害后的急救:

当发现有人触电后,应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动作迅速、方法准确最为关键。

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若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可用绝缘物体拉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用带绝缘柄的工具切断电线。切勿用金属材料或潮湿物体作救护工具,更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以防自己触电。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治。对伤势不重,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安静休息一小时,再送往医院观察;对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者,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对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必须注意,急救要尽快、持续地进行,不能等候医生,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和可燃气体爆燃事故

1.一般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遵守操作规程,进入通信管道人孔(井)作业之前必须先进行通风和检测,确认没有可燃、有害气体或其浓度在安全值以内时再下井作业。

(2)可燃、有害气体检测与下井作业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每次作业前和井下污水排放后,都要重新进行检测。观察有害、可燃气体是否随着时间推移和污水减少经过电缆管道继续流入。不能有麻痹思想,盲目认为昨天或当天上午刚下过的井就不会有问题。

(3)在下井作业过程中,要保持持续通风。同时,井上要有人监护,监护人员应掌握应急抢救方法。

(4)不准在通信管道人孔内抽烟和使用明火照明。确须动用明火的,要认真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机械强制通风,并随时监控可燃气体浓度的变化,坚决禁止冒险蛮干。

一旦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决不能盲目进入救人,以避免施救者同样出现窒息;应先通风后再戴上氧气呼吸器进入施救,若现场周围缺乏通风设备或氧气呼吸器,应立即报警等待救援,决不能冒险蛮干。

(5)油机发电产生废气中毒预防参见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

2.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硫化氢中毒症状及急救

1.性状及物理特性: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气体。分子式h2s,相对密度1.19,比空气重;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无色,具有臭鸡蛋味,易挥发,燃烧时可产生蓝色火焰。硫化氢广泛存在于制糖、制药、纤维业、染坊业以及城市下水道内。

2.侵入途径:硫化氢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甚慢。存在于城市下水道内硫化氢气体,很容易进入通信电缆管道和人(手)孔内。夏季更容易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通信电缆管道作业时,若不进行仪器检测和强制通风,很容易发生中毒事故。

3.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时局部刺激症状为流泪、眼部烧灼疼痛、剧烈的咳嗽,胸部胀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随着中毒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甚至引起抽搐;最后陷入昏迷、人事不省、全身青紫,进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吸入高浓度(980mg/m3~1260mg/m3)的硫化氢,只需15分钟便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发生闪电型死亡。

4.急救:尽速将中毒者抬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衣服、裤带,纠正机体缺氧;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预防措施:普及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危害及预防知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用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和适时监控,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方式,降低硫化氢的浓度。特别应注意的是硫化氢的比重大于空气,不易从通信管道人孔底部排出,必须进行强制通风。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急救

1.性状及物理特性: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的,对人体极其有害的含有很强毒性的气体。

凡是含炭的物质如煤、木材、柴油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比重0.97,当工作、生活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15%以上时易发生爆炸。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家用煤炉产生的一氧化碳可以引起生活性中毒(即俗称的煤气中毒)。如,当工作、生活空间内一氧化碳含量超过0.1%,只要30分钟人就会陷入昏迷;达到4%时,就会置人于死地。因此,使用煤炉取暖必须时刻注意防范中毒,尤其是在夜间。

2.侵入途径: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与排出。吸入的一氧化碳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而且不易解离。

3.中毒症状: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与时间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同,一般分为三级:轻度中毒者有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时间不长;及时脱离有毒环境进行抢救,苏醒较快,1-2天内可恢复正常,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重度中毒者迅速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有的苏醒后,意识正常,但经过一段假愈期后,又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神经系统后发症。如精神异常、大脑损伤以及颅、脊神经损伤等。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会立即致人昏迷而死亡。

4.急救:急性中毒者,应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轻度中毒者常于吸入新鲜空气或吸氧后迅速好转,中度至重度患者应积极送医院抢救治疗。慢性中毒者可暂时脱离作业,对症治疗。

5.预防措施:一氧化碳大量存在于油机发电机废气和通信电缆管道中。一是使用油机发电机发电时,室内要保持通风,并将废气通过烟管排出室外。流动使用的小型发电机应在室外发电,或配备和安装临时烟管。二是在通信电缆管道作业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检测生产环境中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加强通风,排出有害气体。三是普及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知识,加强员工个体防护等。应注意的是一氧化碳与空气比重接近,不易自然通风扩散排放(出),因此,作业现场要落实排放措施并加强实时监测。

二氧化碳中毒及预防

二氧化碳中毒绝大多数为急性中毒。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固体(干冰),比重1.53,气体受热发生爆炸,高浓度时可引起窒息。轻度中毒者出现呼吸困难、眩晕、头痛呕吐等;中度中毒者出现呼吸急促、痉挛,甚至丧失意识;重度中毒者出现痉挛、昏睡、中枢神经抑制,窒息致死。局部接触干冰可引起冻伤。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救火时要注意避免灭火剂喷射到人体皮肤上,不要吸入喷射出的气体。

凡是安装co2气体灭火装置的场所,必须将系统自动功能置于手动部位;一旦发生火情,必须确认所有人员均已撤出后方可释放灭火气体。

沼气的性状及危害

沼气即甲烷,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重为0.554。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密闭的地下管道、窖井及淤泥池塘中。

沼气有窒息性,人呼吸大量沼气,会因缺氧而窒息。空气中沼气浓度增加时,氧气含量必然相对减少。当沼气浓度达到43%以上时,氧气含量降到12%以下,能使人窒息。

沼气的引火温度一般为650-750℃。明火、电气火花、吸烟等都足以引燃沼气。

空气中沼气含量达到爆炸浓度(5%16%)时,遇明火可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爆炸。

沼气爆炸实质上是一定浓度的沼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下发生的氧化反应(也叫连锁反应),具有强大的机械破坏作用,同时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高温和爆炸火焰等,可致人员伤亡、设备和建筑损毁。

通信电缆管道和人(手)孔中的污水、垃圾经过化学反应,极易产生沼气。因此,在电缆管道作业时要加强检测和通风;禁止在井(孔)下使用明火和抽烟。

液化石油气、煤气的性状及危害液化石油气是最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之一,其组成为含有多种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的混合气体。它来源于回收炼油厂的尾气,或是炼油尾气经化工厂二次提取后的回收尾气。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已被广泛利用。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被压缩液化了的石油气体,它在气体状态时比空气重1.5倍,容易在地面及低洼处积聚,一遇明火就会造成火灾。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石油气占2%-15.2%体积比)时,遇火即能引起爆炸。

煤气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氢气、一氧化碳和轻烃类,着火温度一般在500-600摄氏度。与空气混合成一定比例后,遇火会爆炸。煤气的种类有二种,一种是天然煤气,一种是人工煤气。从地层中开采出来的煤气叫天然煤气,如开采出来的煤气中不含石油,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称为天然气;如开采出来的煤气是和石油在一起的,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和石油气,则称为石油煤气。将固态燃料或液态燃料转化出来的气态燃料称为人工煤气。把煤加热分解所得到的煤气,称为半焦煤气和炼焦煤气,另外还有空气水煤气、混合煤气、蒸汽氧煤气等人工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被人吸入后便可能发生中毒以至死亡。为防止中毒,操作场所的一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03mg/l。

目前,液化石油气、煤气作为清洁能源已广泛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很多城镇都像供水供电一样供应液化石油气、煤气。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通信管道大多与液化石油气、煤气输送管道一起铺设,一旦易燃易爆的液体或气体溢出或泄漏,对通信线路以及与之相连的通信建筑或设备危害极大,同时也对管道线路维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在通信线路进局时采取封堵并安装防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为维护作业人员配置气体检测仪器及机械排风设备。

(四)物体打击事故

这里所指物体打击是指物体释放能量而对人造成伤害,如杆上(塔上)作业不慎掉下工具或器材砸伤杆下的人员。坠落的工具及器材具有动能,落到人身上释放出能量,对人造成伤害。

1.物体打击事故类型:

(1)高处坠落工具、器材等物体砸伤人;

(2)立杆时发生倒杆,电杆或工具砸伤人;

(3)紧线器跑口,钢线或工具弹起而伤人;

(4)千斤顶、倒链等起重工具不平稳,倾倒伤人;

(5)汽车运输器材工具,行驶中因惯性位移伤人;

(6)爆破作业时,人被炸伤或被飞物打伤;

(7)射钉枪伤人。

2.防止物体打击的措施:

(1)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不随意向下扔工具器材,坠落范围内不准站人,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

(2)立杆时要确保立杆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机械强度,掌握好力的平衡,防止倒杆发生。

(3)紧线器(钳)要安全可靠,挟线要紧。

(4)千斤顶、倒链等起重工具放置地点地面要实,放置平稳,使用中用力要均匀;千斤顶两边要同时用力。

(5)汽车运输器材工具一定要安放平稳,并予紧固。避免人货混装。

(6)爆破工作必须要由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操作,爆破时人员要撤到安全处。

(7)线务员应了解射钉枪的性能,并经培训方可使用,不准随意转动枪口方向,更不准枪口对人开玩笑。修理时一定要先将射钉退出。

第11篇 井下漏泄汇通信改造升级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这次组建的二信道漏泄通信系统工程,井下通信覆盖520、510、420水平运输大巷,铺设漏泄电缆全长24公里,每350 米安装一部中继放大器,每700米处安装补偿一台,在多支巷弯道处安装功率分配器一台,500米安装接线盒一个,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订如下措施:

一、工程组织

1、施工时间:2011年11月15日开始

2、施工地点:井下运输大巷

3、施工队组:_______

4、施工队负责人:____ 现场负责人:____

二、施工内容:

施工范围520、510、420水平运输大巷。主要铺设漏泄电缆全长24000 米。

三、分工职责

施工负责人:负责本项工作的组织,工作前向工作人员贯彻安全措施、作业标准、工作内容,搞好分组、分工工作,负责施工各项材料的准备工作,施工严格按照安全措施规定及标准进行作业。

安全监护人:监护督促工作人员遵守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中事项,负责检查施工措施中所有内容是否布置完备、发现隐患有权停止工作人员工作。

技术指导:负责安装过程中技术指导工作。

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安全措施中事项,听从施工负责人及安全监护人指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各水平大巷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必须汇报调度,施工人数及施工地点。施工结束后,施工负责人必须及时汇报调度。确认所有大巷施工人员当班全部检修完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做到集体开工、集体收工。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 、施工前,必须提前一天在矿碰头会联系施工事宜,确定施工时间,运输工区安排所有参加工程人员注意行车安全。所属运输一、二、三队注意大巷行车安全,机车司机听从警戒人员指挥。

2 、厂家技术人员每天下井实施设备安装调试必须由运输区派专人配合,不得擅自下井工作。

3 、漏泄通讯电缆要敷设在架线上0.5m 处,敷设时漏泄通讯电缆要按规定距离放入电缆钩内,距离其他动力电缆不得小于0.1m。

4 、在施工铺设电缆时,须通过运输工区调度联系同意后,施工铺设电缆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方可施工,此项工作要有专人指挥,专人监管。

5 、施工人员必须穿黄马褂,乘坐人车在指定地点下车,在指定工作地点进行施工,严禁在大巷非施工段行走。

6、施工期间,人员必须集中在施工一侧,不得在另一侧轨道上行走。悬挂电缆时要将电缆悬挂在电缆钩上并要求悬挂整齐。在施工一侧的轨道上前后50米为各设置红灯警戒一盏,警戒灯距底板不得低于1.5米并派人看管。施工人员要时刻注意另一侧通过的车辆,所有经过施工地点的车辆在距施工地点100米处必须减速鸣笛,随时做好停车准备。电机车司机必须听从警戒人员指挥,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警戒区,如需通过时必须由现场负责人各种材料、物体搬到轨道一侧,然后恢复送电,司机在警戒人员和施工负责人的指挥下缓慢通过施工区段。

7、电缆统一用1.5吨车装运,由运输区派专车带至施工地点,散电缆时,必须停车后,逐段散放电缆,不准在车上作业,防止碰触架线出现意外。

8、电缆在架线横担上方悬挂时,必须将作业区域的架线停电,架线分区开关拉闸停电后必须挂停电牌,并验电确认架线无电、打好接地线后方可施工。停送电必须汇报运输工区调度,并且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并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第四百六十八条和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

9、蹬高作业时:(1)使用单梯与其墙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梯长的1/4,使用人字梯,其开脚不得大于梯长的1/2,同时蹬梯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专人扶梯以及防梯倒伤人。(2)不得将梯子架设在不稳固的支持物或钢轨等光滑尖硬的物体上,经行蹬高作业。(3)使用可伸缩梯时,不得将手指伸入梯身的滑道内,以防戳伤手指。

10、当班工程施工完毕后,跟班队干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保证运输畅通。并将施工人员全部撤至指定等车地点后方可撤除红灯警戒,恢复正常通行。

11、未提之处,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运输机械电气设备、设施维护检修安全技术措施》等有关规定,并在开工前与本措施一并执行。

______________

2011年11月11日

《通信安全技术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