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技术
栏目

顶管安全技术15篇

发布时间:2023-03-13 热度:80

顶管安全技术

第1篇 沉井、顶管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基坑开挖

a.沉井制作前,应先在设计位置挖好基坑,基坑开挖采用机械为主.人力配合的方式,适度放坡。基坑标高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b.基坑底部沿四周设置2%坡度的排水沟,四角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深度比四周沟的深度深500mm以上。

2.井壁的制作

a.井壁采用组合钢模板,采用d48钢管做竖向围檩,d48钢管做水平围檩,钢管接头部位错开。围檩水平间距不大于500mm,竖向间距不大于400mm。水平围檩相互用扣件扣牢。

b.浇捣混凝土采用d70型振动棒,并配部分d50的振动棒,以解决因为钢筋间距过密而振捣困难问题,振动间距不大于50cm。

c.混凝土下料时要求沿墙周围均匀进行,不得在某一处的井壁内集中下料,靠振动器赶淌混凝土,不允许造成高差过大的现象,不允许在模板外侧振捣。

d.振捣砼时应控制好振动棒的插入深度,不能少振、漏振、也不能在同一深度过度振捣,每棒控制在30秒左右,以免模板发生爆模现象。

3.钢筋工程

a.依据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编制出钢筋加工的清单,按清单进行来料加工制作。

b.加工好的钢筋必须进行清理、分类、按照施工设计划分点堆放整齐,并挂牌标明种类及使用部位。

c.钢筋采用现场绑扎,进场的原材料钢筋必须有钢材质保书、试验报告,并批量做好原材料试验,经现场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使用,进场成型钢筋的质量资料需齐全。

4.混凝土浇筑

a.混凝土浇筑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

b.沉井根据井高分节制作,采用商品混凝土,通过砼泵车直接运送,接高时下节混凝土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然后再浇筑下一节混凝土且一次到位。

c.沉井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保持同步均匀上升,并密切注意做好沉降观测,若发现不均匀下沉,应即时调整,严防井壁断裂。

d.沉井直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0%以上,刃脚斜面的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拆模。

e.沉井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规程进行,严格控制水灰比,保持骨料清洁和良好级配、振捣密实,精心养护,以防产生早期裂缝,当气温低于5度时,采取保温施工措施。

f.混凝土浇捣前,所有预埋件、套管、预留钢筋等要准确就位。

5.混凝土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a.加强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严禁有任意加水现象产生。

b.反馈现场混凝土实际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等质量信息,以有利于控制搅拌站出料质量。

c.按照浇捣方案,组织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使每个操作工人对技术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d.各种设备的预埋件位置要准确。

e.混凝土拌车进场,混凝土品质严格把关,检查混凝土装车时间、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到场时间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对不合格者坚决予以退货,严禁不合格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

f.混凝土浇捣工程中质量部门要巡回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g.混凝土浇筑前只有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到位,现场各级验收工作顺利通过,混凝土才能开泵进行浇筑。

h.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捣完后,按规范要求浇水养护。

6.沉井下沉

沉井在下节强度达到100%,其余各节达70%后即可一次下沉。

a.沉井下沉根据土层及周围建筑物情况采用排水或不排水法施工,土层中有流砂、软土或距建筑物较近时采用不排水法施工。井内取土时,先挖锅底后掏刃脚。掏土时要对称取土,均匀下沉,每层掏土不要大于30cm,下沉时如遇中风化岩或强风化岩,用风镐凿除开挖。在下沉过程中要及时测量观察,若发现偏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井内取土不得堆放在基坑周围,避免对基坑外围增加载荷。

b.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以上1m时,应适当减慢下沉速度,每天不大于0.3米,这时要减少锅底开挖深度,刃脚掏土时要慎重,防止突沉和超沉事故的发生。

c.不排水下沉时,井内水位宜高于井外水位1米。

沉井下沉纠偏

在沉井下沉各阶段,应即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

a.沉井倾斜:即沉井垂直度出现歪斜超过允许限度。此时应加强观测资料的校核和分析;分区、依次、对称、同步拆除砖模;或在刃脚高的一侧加强取土,低的一侧少取土或不取土,待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还可以在高侧配重加载,设置空气幕等。

b.沉井偏移:即沉井轴线产生位移现象。此时应首先加强测量资料的校核,然后控制沉井不再向偏移方向倾斜,在刃脚高的一侧加强取土,低的一侧少取土或不取土。

c.沉井下沉过快:即沉井下沉速率超过挖土速度,出现异常情况,则应控制底梁等处取土,井外塌方即时回填并夯实,以增大侧面阻力,同时保证井内水位。

d.沉井难以下沉:用配重、泥浆护壁、井外射水等减阻办法。

7.沉井封底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进行素混凝土封底施工。

主要施工步骤为:清除井底浮泥等    井壁等接触部清洗    水下砼浇筑    预留插筋         表层凿除     底板浇注。

浇注平台搭设:平台搭设由型钢、脚手管搭设,以利于施工时控制导管、泵车软管等。导管采用ф250钢管,提升移动用手葫芦控制。注重测量,合理确定导管埋深和导管提升高度,避免堵管或返水事故的发生。封底混凝土的浇注时,应对称均匀。当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井内抽水,抽干后不得有渗水现象,否则应予修补。当浇注底板混凝土前,应先将槽口凿毛,用水枪、钢丝刷对井体与素混凝土接触部位进行清扫,以清除封底混凝土表面的淤泥等,并冲洗干净,底板钢筋应与框架底梁和井壁上的钢筋焊接牢固。

a.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应先将槽口凿毛,清除封底混凝土表面残渣,并冲洗干净,底板钢筋应与井壁上的钢筋用钢筋接驳器连接好或焊接牢固。

b.底板钢筋绑扎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基槽处理验收工作;

②轴线、墙、截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施工图;

③绑扎下层钢筋时,在垫层面弹出钢筋绑扎控制线,以保证钢筋间隔尺寸,其偏差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钢筋保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④底板钢筋绑扎时,每施工二皮即隐蔽验收一皮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以免造成返工,影响进度要求;

⑤所有底板钢筋应在浇捣底板混凝土前,按设计图纸绑扎完毕,并在适当部位加以电焊固定,防止振捣砼时,钢筋移位;

⑥各种设备的预埋件位置要准确;

⑦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验收合格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8.顶管设备选择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采用挤压式工具管,人工出土,这种工具管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土质较好的情况下,顶进速度较快而且排障较强,对地下可以出现的孤石等障碍物可以人工排除,为防止地面沉陷,人工挖土时不能超挖,如遇局部流沙、淤泥质土,则可短距离闷顶。在过河,过铁路等特殊地段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土顶设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采用泥水平衡顶管系统设备,它有以下优点:

a.适用的地质范围比较广,如遇地下水位高以及地质范围变化大的土质条件,它也能适用。

b.可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比较小,施工后,地面沉降也较小。

c.与其他类型顶管相比,泥水平衡式顶管的推力比较小,适宜长距离顶管。

d.工作井内作业环境比较好,作业比较安全,如挖掘面稳定,不太会造成地面沉降而影响交通及各种公用管线的安全。由于采取泥水输送弃土,没有吊土、搬运土方等客观比较容易发生危险的作业。可以在大气常压下工作,不会有因采用气压顶管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等。

e.由于可以连续出土,因此作业速度快。

9.顶管进出洞口措施

顶管顺利进出洞是顶管成功的基础,部分地段土质条件较差,采用以下进出洞口措施:

a.沉井时如造成洞口周围地基塌陷,应进行回填粘土压密加固,必要时加以井点降水疏干土体水分。

b.为使出洞口在施工中不发生泥水流失,洞口止水装置必须良好,必须做到:止水胶圈安装平整牢固,水密性良好;止水胶圈安装位置必须与管道在同一轴线。

c.为了确保工具管安全进出洞,尽量避免泥水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在必要时,我们可以对洞口外的土体采取压密注浆进行加固。

10.管道外围压注触变泥浆减阻

为了减小管道外壁的摩阻力,可以在管道外围压注触变泥浆。

a.触变泥浆压注力和耗量:触变泥浆的压注力应与注入土层的土体压基本相当或略大,而触变泥浆的耗量亦应略大于或等于地层土体的损失量。

b.触变泥浆的配比及拌制:膨润土:水:碱=100:614:2.0(重量比)

泥浆的拌制要均匀。首先将定量的水放入拌和桶内,开动拌和机徐徐投入膨润土,拌和2-3分钟,继续搅拌7-8分钟,即成泥浆。制成的泥浆排放入贮浆池内贮存12小时,使膨润土、水、碱发生置换作用,形成稳定性良好,且有一定粘度的泥浆,使用时用泵压至管道外围。为了防止贮浆池内泥浆离析,应间歇地对贮浆池内泥浆进行搅拌。

c.泥浆的压注方法

在管节上预埋压浆孔,两个压浆孔与钢筋砼圆心为120度。采用在顶管机压浆、中继环补浆的方法,对掘进机压浆要与顶进同步,以迅速在管道外围空隙形成粘度高、稳定性好的膨润土泥浆层。

d.中继站补浆是在已有泥浆层的基础上改善泥浆层,补充其损失量。掘进机尾部第一压浆孔后的10m处设置第一道补浆孔,此后每隔4m通过管节上的补浆孔补浆,以保证管道外围空隙充满触变泥浆,补浆始终要坚持从后向前补压和及时补浆的原则。对于各层土质,特别在夹砂土层施工时根据其渗透系数充分考虑泥浆的损失,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e.泥浆的置换:每段管道顶进完成后,立即用2:1水泥浆将泥浆置换出来,以确保管道外围土体有足够的支撑和减少渗漏水。

11.顶管推进

a.最大允许推顶力

顶管中推顶力不仅受设备的制约,而且受工作井后靠土体稳定的允许反力和管材轴向承压力的限制,因此在顶管施工中允许推顶力应受诸多因素中的最小允许承载力来决定。

b.中继站的设置

顶管施工中,顶管中继站的设置与顶管允许推顶力有关,管道的顶进总阻力由掘进机的正面阻力和管道外壁的摩阻力组成。

12.顶管管材和接口

我们选用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成套管材,进场时按规范进行验收,不合格品予以清除,在施工前,每种规格管材各送一节到市检测中心做破坏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使用该厂管材。

安管前再次检查管子接口的槽口尺寸,橡胶圈和衬板的外观和质地。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接管时可在接口外均匀涂上抹薄层硅油等橡胶无腐蚀性的润滑材料以减小摩阻力,承插接管时加力要均匀,应保证橡胶圈不移位,不反转,不露出管外,顶管结束后要按设计要求对管接口进行处理,对管道进行防腐。

13.顶管施工

顶管施工质量的好坏与设备安装的精确度有直接的关系。安装前,应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标高,准确无误地测放出进出洞口的标高和顶管的轴线,并依此测放设备和安装位置。导轨、千斤顶支架、靠背等设备必须安放准确牢固,以保证顶管的顺利进行。

顶进:

a.工具管出洞:开始顶进前,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经过试运转无故障后,方可开门出洞。开始顶进前,先在洞口安装好止水装置,如土质不好则采用深井降水,确保工具头顺利进出洞口。

b.安装管节:管节安装前认真检查,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管道接口为“f”形接口。安装管节前,应先安装止水胶圈,在管节端面粘贴好松木衬垫,再将管节吊放在轨道上稳好,使管节插口端对正前管的承口中心,缓缓顶入,直至两个管节端面密贴衬垫,并检查接口密封胶圈及衬垫是否良好,如发现损坏,应重新安装,确认完好后方可布置顶铁。

c.工作面工艺:顶进管节的方向和标高控制,主要取决于挖土操作,顶管工作面上的挖土质量不仅影响顶进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质量控制。因此,熟练的操作工是重要的技术力量。

e、顶进:顶进施工,应严格控制前5m管道的顶进偏差,其左右及高程偏差均不能超过0.3cm,在顶进过程中若产生偏差,应及时纠正。要把较大的偏差作为主要突破点予以纠正。纠偏不得急于求成,应逐步进行,必须坚持“勤测、勤纠”的原则,可在污水管内安放水平尺中间设置刻度线控制。管道顶进到离接作井井壁50cm时,应卸管,回程加顶铁,然后继续顶进。大堤顶管穿越原有管道时应注意上下管道,随时观察.

14.顶进注意事项

a.随时注意主泵压力的变化,当发现压力突然上升时,应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以防发生意外。

b.千斤顶的伸长值,不得超过临界冲程。

c.应连续顶进,不得长时间停歇。

d.根据土质进行挖土控制,随挖随顶,顶进时及时补浆,并注意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的控制。

e.加强对顶进速度的控制,加强监测,及时控制,纠正偏差。

f.停止顶进时,一定要使挖掘面保持一定的压力,防止漏水及土层中泥水流失,尤其是出洞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g.在掘进过程中,应注意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务必使挖掘面保持稳定,同时还要注意挖掘面稳定与否,泥水的浓度和比重是否正常,进推泥浆是否正常,防止排泥流量过小而造成泥水在管道中堆积。

在管道顶进过程中,如果出现管段覆土较浅时,在这些管道施工前,要根据具体覆土厚度,计算工具管前的土压力,并在顶进过程中做相应的调整。在穿越池塘时,为防止发生管涌,可先将池塘的水抽干。

15.顶进监控

a.前期测量:顶管前,应在工作井处设置管道轴线控制桩和临时水准点、工作井护桩,以便复核顶管轴线和工作井位置是否移动。开始顶进前,准确测量掘进机中心的轴线和标高偏差,并作好原始记录。

b.顶进测量:测量仪器固定安放在工作井的后部千斤顶架子中心,并在工作井内建立临时测量系统。管道顶进过程中必须按要求测量和控制管道标高及中心偏差,并作好记录。每顶进50cm必须测量一次,每节管道顶进结束后测量管道中心的轴线和标高偏差,记录交工

程师审核确认,测量仪器随时校正,每一次交接班时必须校正仪器一次。

c.竣工测量:一段管顶完后,应立即在每节管道上选点,测量其中心位置和管底标高。根据测量结果,绘制竣工曲线,以便进行管道质量评定。同时测量各地段的沉降,并作好记录以确定顶管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

第2篇 顶管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顶管前,应查明顶管沿线地下障碍物和地质水文情况,对管道穿越地段的上部房屋、桥梁等结构物,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3.顶管后座安装时,如发现背墙面不平或顶进时枕木压缩不均匀,必须进行调整加固后,方可顶进。

4.吊装顶铁或钢管时,必须有持证的起重指挥和司索人员,严禁在吊机臂杆或扒杆的回转半径内站立停留或通过,并有专人监护。往工作坑内下管时,应穿保险钢丝绳,吊点绑扎牢靠,吊钩应有保险盖,并缓慢地将管子送入导轨就位,防止滑脱坠落。

5.顶进前,应检查千斤顶,液压时动系统及接头完好无泄漏,压力表、安全阀正常,电源电动机无漏电,接地牢固,触电保护器灵敏有效。

6.在长距离顶进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7.在拼接管段前或因故障停顿时,应加强联系,及时通知工具管头部操作人员停止冲泥出土,防止由于冲吸过多造成塌方。

8.当吸泥莲蓬堵塞、水力机械失效等原因,需要打开胸板上的清石孔进行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止冒顶塌方的安全措施。

9.顶进过程中,不得站在顶铁两侧操作,以防发生崩铁伤人的事故。

10.工具管中的纠偏千斤顶,应绝缘良好。操作电动高压油泵应穿绝缘水鞋和戴手套。

11.管子的顶进或停止,应以工具管头部发出的信号为准。遇到顶进系统发生故障,应发信号给工具管头部的操作人员,引起注意。

12.严禁带电检修顶进机械设备。

13.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14.现场补充交底内容:

第3篇 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一般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800mm时,不得采用人工方法掘进。

(2)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3)人工挖土,土质为砂、砂砾石时,应采用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4)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5)采用密闭式掘进顶管,管口与掘进机、中继间的连接和管道间的接口必须严密,不得漏水。

(6)施工前,应根据顶进方法、管径、最大顶力等对后背结构、顶进设备、中继间等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7)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应与已完成管段中心重合;顶力必须小于已完成管段与周边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背管口应衬垫可塑性材料保护。

(8)在城区、居民区、乡镇、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区和穿越房屋、轨道交通、铁路、道路、公路和地下管道等建(构)筑物时,宜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

(9)施工过程中应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监测点,设专人对施工影响区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确认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设备与辅助装置

(1)施工前,应根据顶进中的最大顶力选择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

(2)施工前,必须对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查,经试运行,确认合格。

(3)安装导轨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导轨应安装直顺、牢固;设在混凝土底板上的导轨,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不得低于5mpa时,方可安装。

(4)拆除顶进设备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进行;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随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5)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后背结构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油泵压力表使用前应经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6)安装后背墙体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轴线垂直;方木、型钢等组装的后背,组装件之间应连接牢固;后背墙体应与后背土体贴实,缝隙应用粗砂等料填充密实;现浇混凝土后背的结构尺寸和强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背墙体埋入工作坑底板以下的深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50cm。

(7)安装(或拆除)洞口密封装置需高处作业时,应支设作业平台,不得垂直交叉作业;脚手架应置于坚实的地基上,搭设稳固;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施工安全的要求,在宽度范围内应满铺脚手板,并稳固;上下平台应设供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梯;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作业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8)安装顶铁前,应检查顶铁的外观和结构尺寸,确认完好和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顶铁应安装平顺,不得出现弯曲和错位现象;顶铁、千斤顶轴线的中心线应在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安装前,应将顶铁表面和导轨顶面的泥土、油污擦拭干净;顶铁与管口顶接处应采用带有柔性衬垫的弧形顶铁;顶铁顺向使用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采用20cm × 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时应在顺向1.2m处设横向顶铁,顺向总长度不得大于2.5m。

(9)安装工具管和顶管机底板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导轨应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管径2000mm(含)以上的工具管、顶管机时,应支搭作业平台;工具管、顶管机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其主要尺寸、紧固或焊接质量,确认合格;油、气、水等管路应经检查,确认畅通、严密;机械设备经调试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顶进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安装。

(10)使用液压千斤顶前应检查其活塞阀门和管路,确认完好、无漏油;一旦损坏和漏油应立即更换检修;千斤顶必须按规定的顶力使用,不得超载。其使用顶力应按额定顶力的70%计算;最大工作行程不得超过活塞总长度的75%;千斤顶应放置在干燥,且不受暴晒的地方,搬运时不得扔掷,千斤顶和油箱应单独搬运;顶管同时使用的各台千斤顶的规格型号应一致。

(11)安装液压千斤顶、液压泵、管路和控制系统的配置,应符合施工设计规定;使用一台液压千斤顶时,其顶力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使用多台液压千斤顶时,宜对称布置在钢制支架上,支架中心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千斤顶液压系统应采取并联方式,且每台千斤顶都应有独立的控制装置。

(12)使用起重机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作业现场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要求。

2)起重机与竖井边缘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土质、井深、支护、起重机及其吊装物件的质量确定,且不得小于1.5m。

3)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环境、电力架空线路、建(构)筑物和被吊重物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适宜的起重机。

4)配合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被吊物与就位点的距离小于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5)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形成文件。

6)起重机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作业前,指挥人员应检查起重机地基或基础、吊索具、被吊物的捆绑情况、架空线、周围环境、警戒人员上岗情况和作业人员的站位情况等,确认安全,方可向机械操作工发出起吊信号。

3.顶进施工

(1)顶进前现场工作坑起重系统、工作坑口平台、顶管机械和配套设备、管路与配电线路应完好;机械设备安装应稳固,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使用前应经检查、试运行,确认合格;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道路、公路、房屋等建(构)筑物时,加固、防护措施已完成,顶进作业已得到管理单位的同意;监测点已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完成,并明确了专人负责。

(2)顶进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顶铁上或两侧。

(3)土质松软、管径较大时,封门宜在空顶完成后拆除。

(4)顶进开始后,应连续作业,实行交接班制度,并形成文件。

(5)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顶管,列车通行时,轨道范围内严禁挖掘、顶进作业。

(6)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缓慢地启动,待各个接触部位密贴后,方可正常顶进。

(7)拆除封门应编制方案,规定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封门宜采用静力法拆除。

(8)每班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记录后,方可作业。

(9)顶进过程中,严禁工作坑内进行竖向运输作业;进行竖向运输作业时,必须停止顶进作业。

(10)封门拆除后,应立即将首节管或工具管、顶管机顶入土体内。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取密封措施。

(11)掘进过程中,必须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掘进、管内水平运输、顶进和竖向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系。

(12)一个顶进段结束后,管道与周边土壤间的缝隙,应及时填充注浆;填充注浆应遵守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

(13)顶进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情况随时分析,确认正常,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或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14)掘进中,拆接电路、油管和泥、浆、水管时,必须在卸压、断电后进行;接长的管路不得进入运输限界,并及时固定在规定位置;管路拆接后,应检查接口密封状况,确认无渗漏方可使用;拆接泥、浆、水管时,应在作业点采取控制和收集遗洒物的措施。

(15)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敞开式掘进顶管,严禁带水作业。

2)每一循环掘进完成后,应立即将管道推至开挖面前壁。

3)掘进过程中,人员必须在管道内或工具管刃脚内作业。

4)使用设有格孔和正面支撑装置的工具管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挖掘程序。

5)当土质较松软时,宜在管道前端安装带有刃脚的工具管;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刃脚切人土体内。

6)管端前挖土长度,土质良好时,不得大于50cm,不良土质地段不得大于30cm;铁路下顶进,轨道下不得大于l0cm,道轨外不得大于30cm,且必须遵守铁路管理部门的规定。

7)掘进时,管顶部位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管底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在不允许土层沉降的地段,管子周围均不得超挖。

(16)顶进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顶进,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顶进:

1)开挖面发生严重塌方。

2)遇到障碍物无法掘进。

3)后背变形、位移超过规定。

4)顶铁出现弯曲、错位现象。

5)顶力骤然增大或超过控制顶力。

6)管道接口出现错位、劈裂或管道出现裂缝。

7)影响区内地面、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度、结构裂缝和变形等量测数据有突变或超过限值。

8)密闭式掘进机械的切削功率(或切削扭矩)和密封舱的压力大于额定值。

(17)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顶管设备操作工必须听从掘进机械操作工的指令。

2)掘进机械操作工,必须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程序操作。

3)顶进时,应设专人观察管道状况,确认管口无错位、损伤等情况。

4)使用泥水平衡掘进机械时,应设泥水分离装置和排水设施,不得泥水漫流。

5)掘进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密封舱压力,并保持压力稳定,且不得大于控制压力。

6)顶管设备和掘进机械操作工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禁未经培训人员上岗操作。

7)掘进时,应随时观测掘进机械切削功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控制,保持切削功率稳定,且不得大于额定功率。

8)掘进机械运行中,出现故障必须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主管领导研究处理;处理故障前必须编制方案,针对处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中继顶压站(中继间)

(1)中继顶压站的运输道路(轨道)接顺后,运输车辆方可通过。

(2)启动中继顶压站前,应检查其电气、液压系统情况,确认合格。

(3)中继顶压站拼装前应检查各组成部件、配件,确认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4)中继顶压站顶进中,作业人员不宜进入站内,人员必须避离油泵和千斤顶油管接头。

(5)在工作坑内顶进和中继顶压站的顶进作业,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进行。

(6)拼装中继顶压站的壳体宜在工作坑外拼装;壳体各组成部件和配件应拼装牢固,经验收确认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并形成文件;拼装时,壳体应挡掩牢固;拼装管径大于1600mm的壳体时应支搭作业平台;拼装作业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作业人员协调一致。

(7)三角架的三支腿应根据被吊设备的质量进行受力验算,确认符合要求;三角架应立于坚实的地基上,并支垫稳固;三角架的三支腿宜用杆件连成等边状态;吊装作业和移动三角架必须设专人指挥;三角架顶部连接点必须连接牢固。

(8)使用倒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物需暂时在空间停留时,必须将小链拴系在大链上。

2)需将链葫芦拴挂在建(构)筑物上起重时,必须对承力结构进行受力验算,确认结构安全。

3)链葫芦外壳应有额定吨位标识,严禁超载。当气温在-10℃以下时,不得超过额定重量的一半。

4)拉动链条必须由一人均匀、慢速操作,并与链盘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猛拽;严禁人员站在倒链正下方操作。

5)使用前应检查吊架、吊钩、链条、轮轴、链盘等部件,发现锈蚀、裂纹、损伤、变形、传动不灵活等,严禁使用。

6)起重时应先慢拉牵引链条,待起重链承力后,应检查齿轮啮合和自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吊装作业。

7)作业中应经常检查棘爪、棘爪弹簧和齿轮的技术状态,不符合要求应立即更换,防止制动失灵。齿轮应经常润滑保养。

8)倒链使用完毕应清洗干净,润滑保养后入库保管。

9)中继顶压站的千斤顶必须安装牢固,油泵压力表安装前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10)中继顶压站顶进设备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必须在断电、卸压后进行,严禁带电、带压作业。

11)多级中继顶压站作业时,前中继顶压站一个循环顶进完成,并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时,后中继顶压站方可开始顶进,其一个循环顶进长度,不得大于前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12)中继顶压站开始顶进时,其千斤顶应与前后管道端部处于紧密顶接状态;工作坑中的千斤顶应与管道端部处于紧密顶接状态。

13)当顶进段中设一个中继顶压站时,中继顶压站一个循环顶进完成,并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时,工作坑顶进设备方可开始顶进,其一个循环顶进的长度,不得大于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14)中继顶压站宜设独立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当与工作坑顶进设备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并用,并集中控制时,中继顶压站应设手动控制装置。

15)拆除中继顶压站作业应设经验丰富的技工指挥;拆除设备前,必须断电、卸压;当管径大于1600mm时,应支搭作业平台;拆除千斤顶和导向壳体的配件,应自上而下进行;拆除中继顶压站壳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拆除壳体必须按施工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

②拆除壳体和空挡推拢,宜控制在3h以内完成。

③拆除前,必须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④当土壤松软或拆除壳体和空挡推拢不能在3h内完成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空挡的措施。

⑤采用千斤顶推顶方法拆除壳体时,必须设牢固的后背;采用倒链牵引方法拆除时,必须及牢固的锚固点。

5.触变泥浆

(1)注浆压力不得超过控制压力值。

(2)泥浆池周围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3)注浆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处理。

(4)注浆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浆液,作业后的余浆应妥善处置。

(5)补浆顺序应保持向顶进方向逐个进行,不得与顶进方向相反。

(6)顶进过程中,应设专人观察注浆压力表,当表值低于规定压力时,应进行补浆。

(7)注浆前,应检查泥浆搅拌设备、空气压缩机、注浆泵、压力表、安全阀和管路等状况,确认完好、有效。

(8)注浆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控制压力值已确定。

2)压力表已经检测单位检测、标定。

3)封门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已密封。

4)经检查,确认机械设备完好,输浆管接口严密,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第4篇 人工顶管安全技术交底单

工程项目名称:市政工程 编号:

分项分部工程名称: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任务单编号:
安全(环保)技术措施交底内容: 1、一般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800mm时,不得采用人工方法掘进。 (2)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3)人工挖土,土质为砂,砂砾石时,应采取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4)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5)施工前,应根据顶进方法、管径、最大顶力等对后背结构、顶进设备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6)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应与已完成管段中心重合。顶力必须小于已完成管段与周边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背管口应衬垫可塑性材料保护。 (7)施工过程应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监测点,设专人对施工影响区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确认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设备与辅助装置: (1)施工前,应根据顶进中的最大顶力选择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 (2)施工前,必须对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查,经试运行,确认合格。 (3)安装导轨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导轨应安装直顺、牢靠;设在混凝土底板上的导轨,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不得低于5mpa时,方可安装。 (4)拆除顶进设备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进行;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随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5)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后背结构及其安装应符合工设计的要求,油泵压力表在使用前应经具有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6)安装后背墙体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轴线垂直:方木、型钢组合的后背,组装件之间应连接牢靠;后背墙体应与后背土体贴实,缝隙应用粗砂等料填充密实,现浇混凝土后背的结构尺寸和强度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背墙体埋入工作坑底板以下的深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50cm。 (7)安装或拆除洞口密封装置需高处作业时,应支设作业平台,不得垂直交叉作业,脚手架应置于坚实的地基上,搭设稳固。 (8)安装顶铁前,应检查顶铁的外观和结构尺寸,确认完好和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顶铁应安装平顺,不得出现弯曲和错位现象,顶铁、千斤顶轴线的中心线应在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安装前,应将顶铁表面和导轨顶面的泥土、油污擦拭干净。顶铁与管口顶接处应采用带有柔性衬垫的弧形顶铁,顶铁顺向使用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 (9)安装工具管和顶管机底板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导轨应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10)使用液压千斤顶前应检查其活塞阀门和管路,确认完好,无漏油。一旦损坏和漏油应立即更换检修;千斤顶必须按规定的顶力使用,不得超载,其使用顶力应按额定顶力的70%计算,最大工作行程不得超过活塞总长的75%。千斤顶应放置在干燥,且不宜爆晒得地方,搬运时不得扔掷,千斤顶和油箱应单独搬运。 (11)使用起重机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作业现场符合施用电安全要求。 2)起重机与竖井边缘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土质、井深、支护、起重机及其吊装物重量确定,且不得小于1.5m。 3)作业前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环境、架空线路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适宜的起重机。4)配合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应站于安全地方,待被吊物与就位点的距离小于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5)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坚实平整,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形成文件。 6)起重机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作业前,指挥人员应检查起重机地基或基础、吊索具、被吊物的捆绑情况、架空线、周围环境、警戒人员上岗情况和作业人员站位情况等。确认安全后,方可向机械操作工发出起吊信号。 3顶进施工: 顶进前现场工作坑起重系统,工作坑口平台,顶管机械和配套设备,管线与配电线路应完好:机械设备安装应稳固,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使用前应经检查,试运行,确认合格。 顶进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顶铁上或两侧。 封门宜在空顶完成后拆除。 顶进开始后,应连续作业,实行交接班制度,并形成文件。 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缓慢的启动,待各个接触部位密贴后,方可正常顶进。 拆除封门应编制方案,规定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封门宜采用静力法拆除 每班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记录后,方可业。 顶进过程中,严禁工作坑内进行竖向运输作业,进行竖向运输作业时,必须停止顶进作业。(9)封门拆除后,应立即将首节管或工具管、顶管机顶入土体内。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取密封措施。 掘进过程中,必须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掘进、管内水平运输、顶进和竖向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系。 一个顶进段结束后,管道与周边土壤间的缝隙,应及时填充注浆。 顶进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情况随时分析,确认正常,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中,拆接电路、油管和泥、浆、水管时,必须在卸压、断电后进行;接长的管路不得进入运输界限,并及时固定在规定位置。管路拆接后,应检查接口密封状况,确认无渗漏后方可使用。拆接泥、浆、水管时,应在作业点采取控制和收集遗洒物的措施。 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敞开式掘进顶管,严禁带水作业。 每一循环掘进完成后,应立即将管道推至开挖面前壁。 掘进过程中,人员必须在管道内或工具管刃脚内作业。 使用设有格孔和正面支撑装置的工具管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挖掘程序。 当土质较松软时,宜在管道前段安装带有刃脚的工具管,掘进过程中,必须保证刃脚切入土体内。 管端前挖土长度,土质良好时,不得大于50cm,不良土质地段不得大于30cm。 7)掘进时,管顶部位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管底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在不容许土层沉降的地段,管子周围均不得超挖。 (15)顶进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顶进,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顶进。 1)开挖面发生严重塌方。 2)遇到障碍物无法掘进。 3)后背变形、位移超过规定。 4)顶铁出现弯曲、错位现象。 5)顶力骤然增大或超过控制顶力。 6)管道接口出现错位、劈裂或管道出现裂缝。 7)影响区内地面、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度、结构裂缝和变形等量测数据有突变或超过限值。 5触变泥浆: (1)注浆压力不得超过控制压力值 (2)泥浆池周围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3)注浆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处理 (4)注浆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浆液,作业后的余浆应妥善处理 (5)补浆顺序应保持向顶进方向逐个进行,不得与顶进方向相反 (6)顶进过程中,应设专人观察注浆压力表,当表值低于规定压力时,应进行补浆(7)注浆前,应检查泥浆搅拌设备、空气压缩机、注浆泵、压力表、安全阀和管路等状况,确认完好有效 (8)注浆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控制压力值已确定。 2)压力表已经检测单位检测、标定。 3)封门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已经密封。 4)经检查,确认机械设备完好。输浆管接口严密,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检查执行情况安全员: 年 月 日讲 解 时 间
交底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备注:1.凡下达施工任务,必须填写本单,进行安全生产交底。

2.本单一式三份,一联工长留存;二联交施工班组;三联交安全员。

第5篇 顶管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书

本段为电力管沟施工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开挖工作坑土方前应按要求了解地下管线、周围构筑物的情况,掌握管线、构筑物的具体位置。

3、开挖工作坑土方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坑周围场地,场地应符合排管、运管、吊运、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

4、工作坑必须按要求安装支撑。在挖土、支撑等作业中,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支撑件。发现有松动、变形情况,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5、拆除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并按要求及时回填。拆除工作坑支撑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坑内。

6、上下工作坑必须走安全梯,安全梯应固定在支撑上,并设置扶手或护圈。作业中传递工具、材料必须轻拿轻放,稳妥传递,严禁从坑上向下或者从坑下向上抛扔。

7、顶管作业时若遇不明构筑物(管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项目部,经整治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继续作业。因故停顶后恢复顶进前,必须对支撑、平台、支架、电器设备、吊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8、顶进前应检查液压系统、顶铁、后背、导轨、支撑等,确认安全后方可顶进。顶进中发现塌方、后背变形、顶铁扭翘、顶力突变等情况,必须立即停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9、挖土、运土作业时,发现土体稳定性较差、有坍塌先兆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作业时作业人员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砂、渗水、塌方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10、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塌方造成作业人员的人身伤害。各顶管单位在顶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每开挖进尺达50㎝(包括修边在内)时必须往内顶进30㎝,反复进行,严禁超挖。项目安全部对此项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若出现超挖按每超挖进尺10㎝罚款一千元处罚,按超挖进尺累计。对累次超挖的施工队伍项目部将责令清场。

11、吊装涵管前,应对起重机械设备、吊具、吊钩等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仔细检查设备的制动、转向是否灵活有效,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12、吊装过程中,重物下严禁站人或有人经过,现场杜绝多人指挥,造成起重机械操作人员误操作,而发生安全事故。

13、起重机械、泵车作业前,要确认与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10kv高压线安全距离要求为:垂直方向3米、水平方向2米。

14、遇有大雨、大雾或六级以上阵风大风等恶劣气候,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做好基坑防汛措施,安排专人值班,确保基坑安全。

第6篇 顶管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 一般规定

(1) 新工人必须参加入场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 作业前应检查机具、绳索,确认安全方可使用,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作业,服从指挥,协调配合。

(3) 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动用各种机电设备。

(4) 顶管作业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上下工作坑必须走安全梯,安全梯应固定在支撑上,并设置扶手或护圈。严禁运输料斗乘人。

(5) 作业面遇不明构筑物(管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经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6) 因故停顶后恢复顶进前,必须对支撑、平台、支架、电气设备、吊索具进行检查,并对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7) 作业中必须明确联络信号及报警方法;非机电人员不得从事机械、电气作业。

(8) 作业中传递工具、材料必须轻拿轻放,稳妥传递,严禁从坑上向下或者从坑下向上抛扔。

(9) 在顶管作业过程中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2. 运管、下管

(1) 人工自管垛向下放管时,必须先检查底层管的挡掩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应协调一致。放管时前方不得有人,放管速度应缓慢。直径大于600mm的管子不宜人工放管。

(2) 槽边码放管子时,管子不得平行于沟槽,管端与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2m,码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挡掩牢固;槽边放置管子的场地应坚实平整,不得在有坍塌危险的槽边放置管子。

(3) 自墙边向外推管时,必须在管子靠墙一侧进行牢固挡掩,推管人不得站在管子与墙之间。

(4) 装运管子时,绳必须系牢,并挡掩牢固。卸车前,必须确认管子无滚坍危险后方可松绳卸管。

(5) 人工推运混凝土管应设专人指挥,运输道路应平整坚实。推行速度不得超过人的行走速度。上坡道应指定专人备掩木,下坡道应用大绳控制速度,两管之间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管子转向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管子的前方或贴靠两侧。

(6) 下管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下管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7) 吊运管子时,吊管的索具不得直接捆绑在管子上,应用可塑性材料衬垫。

(8) 下管前应先在平台上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9) 下管时严禁管子下方有人。从活动平台下管时,应将管子吊起,稳定后开启活动平台检视坑底,确认安全后方可缓慢吊下。管至坑底30cm~50c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管子进行稳管作业。作业过程中,严禁手扶钢丝绳。

(10) 管子就位支稳后方可摘钩。作业人员避开吊索具后方可提升吊具。关闭活动平台后,坑下人员方可作业。

3. 顶进

(1) 顶进前应检查液压系统、顶铁、后背、导轨、支撑等,确认安全后方可顶进。

(2) 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安装顶铁。顶铁必须保持中心受压,受力均匀。顶铁之间、顶铁与后背之间必须垫实。

(3) 顶进前挖土人员必须在管内,并在顶进中观察管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顶镐作业人员暂停处理。

(4) 顶进中发现塌方、后背变形、顶铁扭翘、顶力突变等情况,必须立即停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5) 顶进作业中,顶镐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挖土人员的指挥。顶进中,顶铁上及顶铁两侧不得有人。

(6) 穿越铁路地段时,必须与铁路管理人员密切配合,遵守铁路管理单位对顶进的规定,列车通过时严禁顶进作业。

4. 注浆

(1) 制浆和注浆前,应检查空气压缩机、压浆罐、注浆泵的压力表、安全阀及管路等状况,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注浆前应封堵掌子面与管道间空隙,加固顶进入口处的工作坑壁,并安装注浆管嘴。

(2) 作业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程序操作并控制压力,补浆必须由工作坑向顶进方向依次推进;必须设专人指挥,明确联络信号及人员分工,作业人员协调配合。

(3) 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的浆液,并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检修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

5. 掏挖、运输土方

(1) 挖土人员应在管内进行掏挖作业,每次掏挖量:砂质土20cm,粘性土50cm。严禁超挖;管径大于2000mm时,人工掏挖应采取台阶法作业。

(2) 作业时发现土体稳定性较差、有坍塌先兆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作业时作业人员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砂、渗水、塌方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管外,立即报告上级。

(3) 穿越铁路、河流、公路、构筑物等地段,管前掏挖量必须符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列车通过顶进段铁路时严禁掏挖作业。

(4) 顶进长度超过60m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管内照明线路及其他设备必须紧靠管壁装设。

(5) 卷扬机牵引小车运行时,管内严禁人员进出。严禁人员乘小车进出或上下。

(6) 垂直运输时,作业人员应检查土车的四个吊点,并将四个吊钩挂好。吊钩必须有防脱钩装置。坑底人员撤至安全地带后方可起吊土车,并用长绳控制,土车在平台落稳后方可摘钩。

(7) 用卷扬机水平牵引运输土车时,卷扬机操作人员必须服从挖土人员的指挥。

(8) 必须经常检查吊索具、地锚、制动装置,确认安全。坑内、管内的照明电压不得高于24v,潮湿时应用12v。

6. 平台、立架、工作棚

(1) 安装平台作业时应按照安全技术的要求选用材料。主梁不得直接放置在坑壁土体上,支承结构应符合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平台方木应满铺,梁、方木必须固定,平台防护栏不得低于1m。作业人员出入口应设不低于1.2m的护身栏;立架安装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顶管坑应设工作棚。工作棚应覆盖至工作坑防汛埂以外。

(3) 利用四脚架吊运的工作坑必须设活动平台,活动平台必须设定位锁固装置。活动平台就位后必须立即锁固;支架的底脚必须固定在梁上,支架的横拉杆不得少于四道。

(4) 拆除作业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拆除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上而下进行,工作坑内不得有人。平台上不得有非作业人员。

7. 中继顶压站

(1) 安装中继顶压站设备时必须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2) 每班启动机械设备前,应检查电气、液压系统和管路,确认连接正确、无漏电、无渗漏油后,方可进行顶进作业。

(3) 顶进作业时,必须设专人协调指挥主顶压站与中继顶压站的顶进作业,并统一联系信号。

(4) 顶进中作业人员不得在中继顶压站内操作和停留,且不得在安装油路的一侧操作。

(5) 中继顶压站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与前后管道连接牢固,工作坑主顶压站与管道应处于紧密顶紧状态。

(6) 中继顶压站每一循环顶进完成后,工作坑主顶压站开始下一个循环顶进前,中继顶压站千斤顶必须卸压,使其处于自由回程状态。工作坑主顶压站每一循环顶进的长度不得大于紧前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7) 顶进作业时,中继顶压站及紧前中继顶压站必须安排专人监视千斤顶顶出和回缩的终端位置,其量不得超过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控制值。

(8) 多级中继顶压站作业时,前中继顶压站的一个行程完全顶完后,千斤顶必须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后中继顶压站方可开始顶进。

(9) 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的油料和杂物,并运至指定地点;严禁带电、带压进行设备检修作业。

(10) 拆除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拆除设备前必须卸除油压,切断电源,拆除导向钢套的钢筒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程序进行。

2) 应有专人指挥,自上而下拆除。传接、搬运拆除的设备、部件时,作业人员应精神集中,协调配合。

3) 管径大于1800mm时,应支搭操作平台。

4) 空挡设计为推拢结构时,设备拆除及空挡推拢应在2h内完成。

8. 工作坑

(1) 拆除工作坑支撑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坑内。

(2) 开挖工作坑土方前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等构筑物的情况,按要求坑探,掌握管线、构筑物的具体位置。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在现况电力、通讯电缆2m范围内和现况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1m范围内开挖工作坑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

(3) 开挖工作坑土方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坑周围场地,场地应符合排管、运管、吊运、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

(4) 工作坑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安装支撑。安装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工作坑四壁支撑框架必须牢固,支撑结构必须符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前方管口可拆卸支撑板必须使用整板。

(5) 在挖土、支撑等作业中,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支撑件。发现有松动、变形情况,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6) 撤除工作坑时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拆除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并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及时回填。在下层完成填土前严禁拆除上一层支撑,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撑。拆撑确有困难或拆撑后可能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安全时,应停止拆撑并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

(7) 严禁在高压线下方设工作坑。

第7篇 顶管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作业前应检查机具、绳索,确认安全方可使用,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作业,服从指挥,协调配合。

2、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动用各种机电设备。

3、顶管作业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上下工作坑必须走安全梯,安全梯应固定在支撑上,并设置扶手或护圈。

4、作业面遇不明构筑物(管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经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5、因故停顶后恢复顶进前,必须对支撑、平台、支架、电器设备、吊索具进行检查,并对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6、作业中必须明确联络信号及报警方法,非机电人员不得从事机械、电气作业。

7、作业中传递工具、材料必须轻拿轻放,稳妥传递,严禁从坑上向下或者从坑下向上抛扔。

8、在顶管作业过程中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一、运管、下管

1、人工自管垛向下放管时,必须先检查底层管的挡掩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应协调一致。放管时前方不得有人,放管速度应缓慢。直径大于600mm的管不宜人工放管。

2、槽边码放管子时,管子不得平行于沟槽,管端与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2m,码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挡掩牢固。槽边放置管子的场地应坚实平整,不得在有坍塌危险的槽边放置管子。

3、自墙边向外推管时,必须在管子靠墙一侧进行牢固挡掩,推管人不得站在管子与墙之间。

4、装运管子时,绳必须系牢,并挡掩牢固。卸车前,必须确认管子无滚坍危险后方可松绳卸管。

5、人工推运管道时,应设专人指挥,运输道路应平整坚实。推行速度不得超过人的行走速度。上坡道应指定专人备掩木,下坡道应用大绳控制速度,两管之间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管子转向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管子的前方或贴靠两侧。

6、下管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下管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7、吊运管子时,吊运的索具不得直接捆绑在管子上,应用可塑性材料衬垫。

8、下管前应先在平台上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9、下管时严禁管子下方有人。从活动平台下管时,应将管子吊起,稳定后开启活动平台检视坑底,确认安全后方可缓慢吊下。管至坑底30cm~50c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管子进行稳管作业。作业过程中,严禁手扶钢丝绳。

10、管子就位支稳后方可摘钩。作业人员避开吊索具后方可提升吊具,关闭活动平台后,坑下人员方可作业。

二、顶进

1、顶进前应检查液压系统、顶铁、后背、导轨、支撑等,确认安全后方可顶进。

2、顶铁必须保持中心受压,受力均匀。顶铁之间、顶铁与后背之间必须垫实。

3、顶进中发现塌方、后背变形、顶铁扭翘、顶力突变等情况,必须立即停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4、穿越铁路地段时,必须与铁路管理人员密切配合,遵守铁路管理单位对顶进的规定,列车通过时严禁顶进作业。

三、注浆

1、制浆和注浆前,应检查空气压缩机、压浆罐、注浆泵的压力表、安全阀及管路等状况,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注浆前应封堵掌子面与管道间空隙,加固顶进入口处的工作坑壁,并安装注浆管嘴。

2、作业时,必须按程序操作并控制压力,补浆必须由工作坑向顶进方向依次推进。必须设专人指挥,明确联络信号及人员分工,作业人员协调配合。

3、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的浆液,并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检修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

四、掏挖、运输土方

1、挖土人员在进行掏挖作业时,每次掏挖量:砂质土20cm,粘性土50cm,严禁超挖。管径大于2000mm时,人工掏挖应采取台阶法作业。

2、作业时发现土体稳定性较差、有坍塌先兆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作业时作业人员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砂、渗水、塌方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3、穿越铁路、河流、公路、构筑物等地段,管前掏挖量必须符合要求。列车通过顶进段铁路时严禁掏挖作业。

4、顶进长度超过60m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5、必须经常检查吊索具、地锚、制动装置,确认安全。坑内、管内的照明电压不得高于24v,潮湿时应用12v。

五、工作坑

1、拆除工作坑支撑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坑内。

2、开挖工作坑土方前应按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等构筑物的情况,按要求坑深,掌握管线、构筑物的具体位置。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在现况电力、通讯电缆2m范围内和现况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1m范围内开挖工作坑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

3、开挖工作坑土方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坑周围场地,场地应符合排管、运管、吊运、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

4、工作坑必须按要求安装支撑。安装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工作坑四壁支撑框架必须牢固,支撑结构必须符合要求。前方管口可拆卸支撑板必须使用整板。

5、在挖土、支撑等作业中,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支撑件。发现有松动、变形情况,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6、拆除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并按要求及时回填。在下层完成填土前严禁拆除上一层支撑,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撑。拆撑后可能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安全时,应停止拆撑并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

7、严禁在高压线下方设工作坑。在高压线附近设工作坑时,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保持安全距离。

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输电导线电压(kv)1以下1~1520~4060~120220
允许沿输电导线垂直方向的最近距离(m)1.53456
允许沿输电导线水平方向的最近距离(m)11.5246

现场补充交底: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8篇 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一般要求:

(1)管径小于、等于800mm时,不得采用人工方法掘进。

(2)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3)人工挖土,土质为砂、砂砾石时,应采用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

(4)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5)采用密闭式掘进顶管,管口与掘进机、中继间的连接和管道间的接口必须严密,不得漏水。

(6)施工前,应根据顶进方法、管径、最大顶力等对后背结构、顶进设备、中继间等进行施工设计,确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制定监控量测方案。

(7)利用已完成顶进的管段作后背时,顶力中心应与已完成管段中心重合;顶力必须小于已完成管段与周边土壤之间的摩擦阻力;后背管口应衬垫可塑性材料保护。

(8)在城区、居民区、乡镇、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区和穿越房屋、轨道交通、铁路、道路、公路和地下管道等建(构)筑物时,宜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

(9)施工过程中应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监测点,设专人对施工影响区内的地面、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确认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设备与辅助装置

(1)施工前,应根据顶进中的最大顶力选择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

(2)施工前,必须对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查,经试运行,确认合格。

(3)安装导轨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导轨应安装直顺、牢固;设在混凝土底板上的导轨,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且不得低于5mpa时,方可安装。

(4)拆除顶进设备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进行;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随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5)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后背结构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油泵压力表使用前应经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6)安装后背墙体应平整,并与管道顶进轴线垂直;方木、型钢等组装的后背,组装件之间应连接牢固;后背墙体应与后背土体贴实,缝隙应用粗砂等料填充密实;现浇混凝土后背的结构尺寸和强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背墙体埋入工作坑底板以下的深度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50cm。

(7)安装(或拆除)洞口密封装置需高处作业时,应支设作业平台,不得垂直交叉作业;脚手架应置于坚实的地基上,搭设稳固;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施工安全的要求,在宽度范围内应满铺脚手板,并稳固;上下平台应设供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梯;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作业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8)安装顶铁前,应检查顶铁的外观和结构尺寸,确认完好和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顶铁应安装平顺,不得出现弯曲和错位现象;顶铁、千斤顶轴线的中心线应在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安装前,应将顶铁表面和导轨顶面的泥土、油污擦拭干净;顶铁与管口顶接处应采用带有柔性衬垫的弧形顶铁;顶铁顺向使用长度,应根据顶铁的截面尺寸确定;当采用20cm × 30cm顶铁时,单行顺向使用的长度不得大于1.5m;双行使用时应在顺向1.2m处设横向顶铁,顺向总长度不得大于2.5m。

(9)安装工具管和顶管机底板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导轨应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管径2000mm(含)以上的工具管、顶管机时,应支搭作业平台;工具管、顶管机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其主要尺寸、紧固或焊接质量,确认合格;油、气、水等管路应经检查,确认畅通、严密;机械设备经调试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顶进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安装。

(10)使用液压千斤顶前应检查其活塞阀门和管路,确认完好、无漏油;一旦损坏和漏油应立即更换检修;千斤顶必须按规定的顶力使用,不得超载。其使用顶力应按额定顶力的70%计算;最大工作行程不得超过活塞总长度的75%;千斤顶应放置在干燥,且不受暴晒的地方,搬运时不得扔掷,千斤顶和油箱应单独搬运;顶管同时使用的各台千斤顶的规格型号应一致。

(11)安装液压千斤顶、液压泵、管路和控制系统的配置,应符合施工设计规定;使用一台液压千斤顶时,其顶力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使用多台液压千斤顶时,宜对称布置在钢制支架上,支架中心线应位于通过管道轴线的铅垂面上,且与后背保持垂直;千斤顶液压系统应采取并联方式,且每台千斤顶都应有独立的控制装置。

(12)使用起重机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作业现场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要求。

2)起重机与竖井边缘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土质、井深、支护、起重机及其吊装物件的质量确定,且不得小于1.5m。

3)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环境、电力架空线路、建(构)筑物和被吊重物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适宜的起重机。

4)配合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被吊物与就位点的距离小于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5)起重机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形成文件。

6)起重机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作业前,指挥人员应检查起重机地基或基础、吊索具、被吊物的捆绑情况、架空线、周围环境、警戒人员上岗情况和作业人员的站位情况等,确认安全,方可向机械操作工发出起吊信号。

3.顶进施工

(1)顶进前现场工作坑起重系统、工作坑口平台、顶管机械和配套设备、管路与配电线路应完好;机械设备安装应稳固,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使用前应经检查、试运行,确认合格;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道路、公路、房屋等建(构)筑物时,加固、防护措施已完成,顶进作业已得到管理单位的同意;监测点已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要求布设完成,并明确了专人负责。

(2)顶进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顶铁上或两侧。

(3)土质松软、管径较大时,封门宜在空顶完成后拆除。

(4)顶进开始后,应连续作业,实行交接班制度,并形成文件。

(5)穿越铁路、轨道交通顶管,列车通行时,轨道范围内严禁挖掘、顶进作业。

(6)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缓慢地启动,待各个接触部位密贴后,方可正常顶进。

(7)拆除封门应编制方案,规定拆除程序和安全技术措施。封门宜采用静力法拆除。

(8)每班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记录后,方可作业。

(9)顶进过程中,严禁工作坑内进行竖向运输作业;进行竖向运输作业时,必须停止顶进作业。

(10)封门拆除后,应立即将首节管或工具管、顶管机顶入土体内。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采取密封措施。

(11)掘进过程中,必须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掘进、管内水平运输、顶进和竖向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系。

(12)一个顶进段结束后,管道与周边土壤间的缝隙,应及时填充注浆;填充注浆应遵守本规程第10章的有关规定。

(13)顶进过程中,应对监控量测情况随时分析,确认正常,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法或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14)掘进中,拆接电路、油管和泥、浆、水管时,必须在卸压、断电后进行;接长的管路不得进入运输限界,并及时固定在规定位置;管路拆接后,应检查接口密封状况,确认无渗漏方可使用;拆接泥、浆、水管时,应在作业点采取控制和收集遗洒物的措施。

(15)采用敞开式掘进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敞开式掘进顶管,严禁带水作业。

2)每一循环掘进完成后,应立即将管道推至开挖面前壁。

3)掘进过程中,人员必须在管道内或工具管刃脚内作业。

4)使用设有格孔和正面支撑装置的工具管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挖掘程序。

5)当土质较松软时,宜在管道前端安装带有刃脚的工具管;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刃脚切人土体内。

6)管端前挖土长度,土质良好时,不得大于50cm,不良土质地段不得大于30cm;铁路下顶进,轨道下不得大于l0cm,道轨外不得大于30cm,且必须遵守铁路管理部门的规定。

7)掘进时,管顶部位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管底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在不允许土层沉降的地段,管子周围均不得超挖。

(16)顶进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顶进,待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顶进:

1)开挖面发生严重塌方。

2)遇到障碍物无法掘进。

3)后背变形、位移超过规定。

4)顶铁出现弯曲、错位现象。

5)顶力骤然增大或超过控制顶力。

6)管道接口出现错位、劈裂或管道出现裂缝。

7)影响区内地面、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的沉降、倾斜度、结构裂缝和变形等量测数据有突变或超过限值。

8)密闭式掘进机械的切削功率(或切削扭矩)和密封舱的压力大于额定值。

(17)采用密闭式机械掘进顶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顶管设备操作工必须听从掘进机械操作工的指令。

2)掘进机械操作工,必须按照机械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程序操作。

3)顶进时,应设专人观察管道状况,确认管口无错位、损伤等情况。

4)使用泥水平衡掘进机械时,应设泥水分离装置和排水设施,不得泥水漫流。

5)掘进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密封舱压力,并保持压力稳定,且不得大于控制压力。

6)顶管设备和掘进机械操作工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禁未经培训人员上岗操作。

7)掘进时,应随时观测掘进机械切削功率变化情况,并进行控制,保持切削功率稳定,且不得大于额定功率。

8)掘进机械运行中,出现故障必须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主管领导研究处理;处理故障前必须编制方案,针对处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中继顶压站(中继间)

(1)中继顶压站的运输道路(轨道)接顺后,运输车辆方可通过。

(2)启动中继顶压站前,应检查其电气、液压系统情况,确认合格。

(3)中继顶压站拼装前应检查各组成部件、配件,确认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

(4)中继顶压站顶进中,作业人员不宜进入站内,人员必须避离油泵和千斤顶油管接头。

(5)在工作坑内顶进和中继顶压站的顶进作业,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进行。

(6)拼装中继顶压站的壳体宜在工作坑外拼装;壳体各组成部件和配件应拼装牢固,经验收确认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并形成文件;拼装时,壳体应挡掩牢固;拼装管径大于1600mm的壳体时应支搭作业平台;拼装作业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作业人员协调一致。

(7)三角架的三支腿应根据被吊设备的质量进行受力验算,确认符合要求;三角架应立于坚实的地基上,并支垫稳固;三角架的三支腿宜用杆件连成等边状态;吊装作业和移动三角架必须设专人指挥;三角架顶部连接点必须连接牢固。

(8)使用倒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重物需暂时在空间停留时,必须将小链拴系在大链上。

2)需将链葫芦拴挂在建(构)筑物上起重时,必须对承力结构进行受力验算,确认结构安全。

3)链葫芦外壳应有额定吨位标识,严禁超载。当气温在-10℃以下时,不得超过额定重量的一半。

4)拉动链条必须由一人均匀、慢速操作,并与链盘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猛拽;严禁人员站在倒链正下方操作。

5)使用前应检查吊架、吊钩、链条、轮轴、链盘等部件,发现锈蚀、裂纹、损伤、变形、传动不灵活等,严禁使用。

6)起重时应先慢拉牵引链条,待起重链承力后,应检查齿轮啮合和自锁装置的工作状态,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吊装作业。

7)作业中应经常检查棘爪、棘爪弹簧和齿轮的技术状态,不符合要求应立即更换,防止制动失灵。齿轮应经常润滑保养。

8)倒链使用完毕应清洗干净,润滑保养后入库保管。

9)中继顶压站的千斤顶必须安装牢固,油泵压力表安装前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定,并形成文件。

10)中继顶压站顶进设备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必须在断电、卸压后进行,严禁带电、带压作业。

11)多级中继顶压站作业时,前中继顶压站一个循环顶进完成,并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时,后中继顶压站方可开始顶进,其一个循环顶进长度,不得大于前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12)中继顶压站开始顶进时,其千斤顶应与前后管道端部处于紧密顶接状态;工作坑中的千斤顶应与管道端部处于紧密顶接状态。

13)当顶进段中设一个中继顶压站时,中继顶压站一个循环顶进完成,并卸压处于自由回程状态时,工作坑顶进设备方可开始顶进,其一个循环顶进的长度,不得大于中继顶压站千斤顶的行程。

14)中继顶压站宜设独立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当与工作坑顶进设备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并用,并集中控制时,中继顶压站应设手动控制装置。

15)拆除中继顶压站作业应设经验丰富的技工指挥;拆除设备前,必须断电、卸压;当管径大于1600mm时,应支搭作业平台;拆除千斤顶和导向壳体的配件,应自上而下进行;拆除中继顶压站壳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拆除壳体必须按施工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

②拆除壳体和空挡推拢,宜控制在3h以内完成。

③拆除前,必须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④当土壤松软或拆除壳体和空挡推拢不能在3h内完成时,必须采取临时支护空挡的措施。

⑤采用千斤顶推顶方法拆除壳体时,必须设牢固的后背;采用倒链牵引方法拆除时,必须及牢固的锚固点。

5.触变泥浆

(1)注浆压力不得超过控制压力值。

(2)泥浆池周围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3)注浆过程中出现故障,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处理。

(4)注浆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浆液,作业后的余浆应妥善处置。

(5)补浆顺序应保持向顶进方向逐个进行,不得与顶进方向相反。

(6)顶进过程中,应设专人观察注浆压力表,当表值低于规定压力时,应进行补浆。

(7)注浆前,应检查泥浆搅拌设备、空气压缩机、注浆泵、压力表、安全阀和管路等状况,确认完好、有效。

(8)注浆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控制压力值已确定。

2)压力表已经检测单位检测、标定。

3)封门洞口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已密封。

4)经检查,确认机械设备完好,输浆管接口严密,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第9篇 顶管-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作业前应检查机具、绳索,确认安全方可使用,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作业,服从指挥,协调配合。

2、作业时必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动用各种机电设备。

3、顶管作业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上下工作坑必须走安全梯,安全梯应固定在支撑上,并设置扶手或护圈。

4、作业面遇不明构筑物(管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经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5、因故停顶后恢复顶进前,必须对支撑、平台、支架、电器设备、吊索具进行检查,并对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6、作业中必须明确联络信号及报警方法,非机电人员不得从事机械、电气作业。

7、作业中传递工具、材料必须轻拿轻放,稳妥传递,严禁从坑上向下或者从坑下向上抛扔。

8、在顶管作业过程中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保护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作业人员不得踩踏被保护的地下管线和构筑物。

一、运管、下管

1、人工自管垛向下放管时,必须先检查底层管的挡掩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应协调一致。放管时前方不得有人,放管速度应缓慢。直径大于600mm的管不宜人工放管。

2、槽边码放管子时,管子不得平行于沟槽,管端与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2m,码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挡掩牢固。槽边放置管子的场地应坚实平整,不得在有坍塌危险的槽边放置管子。

3、自墙边向外推管时,必须在管子靠墙一侧进行牢固挡掩,推管人不得站在管子与墙之间。

4、装运管子时,绳必须系牢,并挡掩牢固。卸车前,必须确认管子无滚坍危险后方可松绳卸管。

5、人工推运管道时,应设专人指挥,运输道路应平整坚实。推行速度不得超过人的行走速度。上坡道应指定专人备掩木,下坡道应用大绳控制速度,两管之间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管子转向时,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管子的前方或贴靠两侧。

6、下管作业必须统一指挥。下管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卡环、钢丝绳、吊钩、支架、平台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7、吊运管子时,吊运的索具不得直接捆绑在管子上,应用可塑性材料衬垫。

8、下管前应先在平台上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下管。

9、下管时严禁管子下方有人。从活动平台下管时,应将管子吊起,稳定后开启活动平台检视坑底,确认安全后方可缓慢吊下。管至坑底30cm~50c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管子进行稳管作业。作业过程中,严禁手扶钢丝绳。

10、管子就位支稳后方可摘钩。作业人员避开吊索具后方可提升吊具,关闭活动平台后,坑下人员方可作业。

二、顶进

1、顶进前应检查液压系统、顶铁、后背、导轨、支撑等,确认安全后方可顶进。

2、顶铁必须保持中心受压,受力均匀。顶铁之间、顶铁与后背之间必须垫实。

3、顶进中发现塌方、后背变形、顶铁扭翘、顶力突变等情况,必须立即停顶,采取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4、穿越铁路地段时,必须与铁路管理人员密切配合,遵守铁路管理单位对顶进的规定,列车通过时严禁顶进作业。

三、注浆

1、制浆和注浆前,应检查空气压缩机、压浆罐、注浆泵的压力表、安全阀及管路等状况,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注浆前应封堵掌子面与管道间空隙,加固顶进入口处的工作坑壁,并安装注浆管嘴。

2、作业时,必须按程序操作并控制压力,补浆必须由工作坑向顶进方向依次推进。必须设专人指挥,明确联络信号及人员分工,作业人员协调配合。

3、作业中应及时清理遗洒的浆液,并运至指定地点妥善处理。检修作业前,必须停机、卸压、切断电源。

四、掏挖、运输土方

1、挖土人员在进行掏挖作业时,每次掏挖量:砂质土20cm,粘性土50cm,严禁超挖。管径大于2000mm时,人工掏挖应采取台阶法作业。

2、作业时发现土体稳定性较差、有坍塌先兆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作业时作业人员遇呼吸异常,有异味或发生流砂、渗水、塌方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3、穿越铁路、河流、公路、构筑物等地段,管前掏挖量必须符合要求。列车通过顶进段铁路时严禁掏挖作业。

4、顶进长度超过60m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5、必须经常检查吊索具、地锚、制动装置,确认安全。坑内、管内的照明电压不得高于24v,潮湿时应用12v。

五、工作坑

1、拆除工作坑支撑作业时,无关人员不得在坑内。

2、开挖工作坑土方前应按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等构筑物的情况,按要求坑深,掌握管线、构筑物的具体位置。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在现况电力、通讯电缆2m范围内和现况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1m范围内开挖工作坑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

3、开挖工作坑土方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坑周围场地,场地应符合排管、运管、吊运、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

4、工作坑必须按要求安装支撑。安装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工作坑四壁支撑框架必须牢固,支撑结构必须符合要求。前方管口可拆卸支撑板必须使用整板。

5、在挖土、支撑等作业中,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支撑件。发现有松动、变形情况,必须及时加固处理。

6、拆除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并按要求及时回填。在下层完成填土前严禁拆除上一层支撑,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撑。拆撑后可能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安全时,应停止拆撑并报告施工技术管理人员。

7、严禁在高压线下方设工作坑。在高压线附近设工作坑时,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保持安全距离。

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输电导线电压(kv)

1以下

1~15

20~40

60~120

220

允许沿输电导线垂直方向的最近距离(m)

1.5

3

4

5

6

允许沿输电导线水平方向的最近距离(m)

1

1.5

2

4

6

现场补充交底:

第10篇 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书

凡本班组员工必须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学习,服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配合现场专兼职安全员搞好本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每个员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上班,严禁酒后上班,严禁赌博,自觉搞好本班组宿舍和环境卫生,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搞好防火防盗工作,自觉维护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协同其他班组共同搞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在施工中本班组员工必须自觉遵守以下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现场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用钢管脚手架及彩钢瓦隔离围蔽,实行全封闭施工,设置警示红灯、等安全醒目标记,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注意安全。避免误撞工地伤害施工人员,造成安全事故。并按文明施工要求贴出相关标语及警示标志。

2、吊运泥土、石块用的箩筐或吊桶、滑轮、吊钩应完好牢固,用箩筐和吊桶装运泥土、石块不要装得太满,防止因装得太满,造成泥土、石块坠落伤人,吊运较大的石块时,井下操作人员必须离开工作面,方可起吊。井下顶管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不戴安全帽作业。吊运上来的泥土、石块要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泥土、石块应堆放在离井口边沿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2米。防止泥土、石块滚动掉入井下伤人,吊运上来的泥土、石块够一车时,应及时用车辆转运走。当天的余泥尽量当天运走,避免污染环境。

井下作业人员实行轮换制。每个作业人员在管内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 小时,避免劳动强度过大引起危险。顶进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洞口必须有施工人员照应,洞内用不大于12 伏照明灯照明,每班作业时必须有合格的电工当班。

利用轴流式抽水泵在工作井设置的集水井内进行抽水, 保持井内无积水,抽水时,施工作业人员不得站立在积水范围内。

采用卷扬机垂直牵引出土时, 井下不能站人, 工作井上平台的作业人员出土时必须使用安全带。

自制木板小车,用于放置压缩空气呼吸器和运载进管人员,并在车尾部拴上绳子,在万一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由管外监护人员迅速将管内人员拉出管外进行抢救。

用鼓风机和软管,输送空气进入管道,加强管内空气的流动和循环。工作挖掘面的工人要佩带含氧量探测仪, 经常检查该处的含氧量、含氧量必须超过18% 。

管外配备专职监护人员, 密切注意入管作业人员状态, 每过一分钟对管内人员进行呼喊, 或用一条绳子每隔一定时间拉一下作业人员, 在得不到安全的反馈情况下、应立刻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井上配备相应药品。作业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紧急救援的培训, 使全体人员懂得使用呼吸器和含氧量探测仪, 懂得救人步骤, 并进行实地现场考核合格后才施工。

在人员进管前要用含氧量探测仪进行管道内氧气浓度的探测, 利用毒气探测仪进行管道有毒气体浓度的探测。

二、栏杆防护

工作井四周设立防护栏杆,栏杆固定在预埋铁板上,栏杆高度 为1.2m,每1.5m立一根直杆钢管,横杆为φ50脚手架钢管,立杆材料为φ50的钢管。采用红丹防锈漆打底,再刷油漆。护拦必须用密目式安全防护,做到牢固、可靠,确保人员的安全。

工作井采用人工掘进方法施工,基坑开挖深度要根据土层和地下水的情况确定,以确保井体周边土体的稳定性,在施工中间无水时或土质情况较好时可以适当增加每层的开挖深度;土体渗水和地下水的处理方法;针对井土体渗水,在每层井壁上设置φ50的钢管泄水孔,间距2m (无土体渗水和地下水时,不需设置)将渗出的水用胶皮软管收集到井下的两个大桶,然后再用水泵抽出井外,针对井底地下水,在开挖井之前先在井坑中间挖一个直径1.0m的集水井,井深始终要低于井内开挖面1m,以便收集地下水,保持能够正常挖井内的土体。

为防止工作井基坑开挖时会出现滑坡或崩坡,在施工过程中对井体周围四个方向上方人行道或永久构筑物上各布置2个监测点,有周期性进行监测,并且将数据汇总分析,以便观察位移和沉降情况,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上下扶梯设置要安全可靠,并设扶手护栏,挂警示牌,下部挂好安全密目网,防止坠物伤人事故发生。

三、顶管施工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地下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特别要加强准备阶段,顶管施工阶段、设备拆除阶段的安全管理。管节下井时,体积大,重量重,吊运深的特点,因此选用的吊装设备必须满足吊装要求,起重指挥必须设专人指挥,严格遵守操作制度。

千斤顶伸缩,管节拼装特别要注意安全操作,并且加强相互监护,统一指挥,明确信号或手势的指示,遵守操作规程。

顶管施工时,必须安装好通风设备,采用φ100胶皮软管连续通风;早、中、晚上班前应先送风换气20分钟后方可下井操作,超过10米的,应先用动物作试验后,无问题方可操作,防止缺氧致息事故发生。

在顶进过程中,对机头前方的土体不要开挖的过多,防止塌方,另外要注意地下土体,在土质发生变化时必须对管道内的气体进行检测,防止甲烷、沼气或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在顶管进入主箱时一定要先检测隧道内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在确保对人体无害,有安全保障时,才能打开遂道口的顶管机头,在进行操作.

四、施工应急处理预案

工作井施工时可能会出现塌方甚至是土体滑坡,施工时应以预防为主,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土体稳定,对于可能出现的险情加强观测。管道顶进时是在洞内施工,机头前方容易出现塌方或管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缺氧使工人窒息死亡,在施工时排风一定要正常运转,经常测试管道内气体,以防万一。

当险情出现时安全人员、施工员和现场理人员要全力及时疏导工人脱离危险地方,并将险情及时汇报给项目经理、现场监理和上级主管部门,以便采取措施处理险情。

发生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到及时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如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搞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五、设备安全管理

实施严格的机械安全管理和安装验收制度。使用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验收,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方可投入使用,所有机械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按期复检。施工中,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率,使用率和安全运转。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工、电工、电焊工等)必须持证上岗,并按期复审,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作业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

六、现场用电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按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实施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规范要求,做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必须是“三箱五线制”,每台机械设备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严禁一漏多机。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临时用电线路必须按规定架设,严禁乱拉、乱接、线路乱开口。施工用电和机械设备维修,现场必须指定专人进行管理,严禁设备带病运转。插针、插座必须齐全完好,严禁使用无插针、插座的设备。

照明设备:井内使用电压不大于12v 的低压照明。

施工现场内电线与其所经过的建筑物或工作地点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加大电线的安全系数。现场架空线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小于1.5m跨越临时设施时垂直距离不小于2.5m ,施工现场内禁止用祼线。

凡是移动式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在配电箱内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照明线路按标准架设,不准采用一根火线与一根地线的做法,严禁借用保护接地线做照明零线。

电焊钳应有可靠的绝缘,不准使用无绝缘的简易焊把或损坏的焊钳。

施工中若有人触电,不得用手拉,应立即切断电源。

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机电设备。

架设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其悬吊高度及距工作地点的水平距离按当地电力部门规定执行。

电线按标准架设。不得将电线捆在无瓷的钢筋下,树木、脚手架上;

生活区室内照明应安装漏电保护器,线路用瓷夹固定,电线接头牢固,并用绝缘胶布包扎。移动式电动机具设备用橡胶电缆供电,经常注意理顺;跨越道路时应埋入地下或穿管保护。

电器设备的传动轮、转轮、飞轮等外露部位必须设防护罩。

遵章守纪、佩戴标记,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各类人员佩戴不同颜色的袖标记;工程负责人(工程队长)戴黄底红字袖章;专职安全员戴红底白字袖章;生产班组安全员绿底白条袖章。

七、本安全技术交底一式二份,项目部、班组各执一份。

项目部交底人(签字):

接受交底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11篇 顶管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工程项目的位于浑南祝科街与浑南东路交界处,全长68m,浑南东路为已建公路,给水管道穿越浑南东路时采用顶管施工,计划开峻工时间为2011年10月20日至2011年11月15日,总工期为45天。

二、安全管理目标

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为:“五无、一杜绝、一创造”。“五无”: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和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坍塌事故,无中毒事故“。“一杜绝”:杜绝重伤以上(含重伤)伤亡事故,轻伤率控制在4‰以内。“一创造”:创造安全文明标准现场。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副总经理——安全生产第一法定责任人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项目生产副经理——分管安全事务

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日常安全管理

各生产班组专、兼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监督

本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李伟

组员:王涛、

三、本工程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方法

1、危险源辨识主要是指对施工进程中,人、机、物所产生的不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同时对这些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措施,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控制方法:

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

c.教育与培训

d.监督检查

e.制定应急预案

2、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见表2—6

表2—6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

施工区域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

1办公室使用电加热器(热的快、电散热器)触电bd
2办公室私拉电线、开关、插座触电bd
3电脑、复印机、空调等房间无用电保护措施触电bd
4办公室用电未接漏电保护器触电bd
5没有灭火器材火灾bd

6宿舍内私拉电线触电abd
7宿舍内使用不合格电线触电bd
8宿舍内使用电加热器(电褥子、热的快)触电、火灾bd
9宿舍内电线从铁架、铁床上缠绕触电bd
10宿舍内使用大于60w照明灯火灾bd
11食堂液化气罐与灶台过近,少于1.5米火灾、爆炸bd
12食堂蒸饭箱没有使用漏电保护器触电bd
13食堂火源处未设灭火器火灾bd
14卧床吸烟,乱扔烟头火灾bcd
15食堂采购腐烂变质蔬菜、肉制品食物中毒bd
16食堂无防鼠、蝇措施其他伤害bd
17食堂与坑式厕所、污水池距离小于30米其他伤害bd
18现场无医药急救箱,无卫生管理制度其他伤害bd

19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无安全技术措施各类事故bcd
20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未及时报审各类事故bcd
21对施工人员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各类事故bcd
22施工前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类事故bcd
23项目部无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类事故bd
24项目部未制定各种施工机械操作规程各类事故bd
25项目部无各工种操作规程各类事故bd
26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各类事故bd
27未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鞋及手套等防护用品各类事故bcd
28工作坑四周,临边未设防护设施高处坠落bd
29挖掘机作业时,回转范围内和铲斗下方有人通过物体打击bd
30挖掘机挖深超过4米,未采取其他措施机具伤害bd
31钢板桩竖立不牢埋深不够,造成倾倒物体打击bd
32大框制作安装后,四周边不在同一水平面物体打击bd
33吊车在吊装门架时,吊车支腿未全部伸出或下沉机具伤害bd
34起吊门架、钢丝绳支点不平衡机具伤害bd
35门架落地稳定后,各连接轴处,未插销子机具伤害bd
36门架两头斜支杆地脚处未做固定机具伤害bd
37电动葫芦未安装过卷限位器及行走止挡机具伤害bd
38电葫芦刹车装置失灵机具伤害bd
39电葫芦吊钩开口大于规定标准机具伤害bd
40电葫芦钢丝绳断股起刺,达到报废标准机具伤害bd
41钢丝绳最终留在卷筒上少于三圈机具伤害bd
续表2—6

42吊斗耳环开焊或受力不均机具伤害bd
43吊斗在起升及下落时,坑内人员未及时躲避机具伤害bd
44顶镐液压油泵压力表失灵,油管连接不牢机具伤害bd
45工作坑上下用爬梯未固定,没有护圈高处坠落bd
46爬梯梯登间距大于30cm,上端未到位高处坠落bd
47工作坑内照明灯未使用安全电压触电bd
48工作坑外照明灯具高度低于3米触电bd
49电源线与铁架子、钢板桩缠绕触电bd
50用电设备未使用漏电保护器触电bcd
51电气设备未做保护接零触电bcd
52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安装混乱触电bcd
53配电装置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原则触电abd
54电缆线随地拖拉、碾压过道无防护触电bd
55控制开关无标识触电bd
56设备外露电源接线柱,无绝缘防护触电bd
57设备外露转动部位无防护罩机具伤害bd
58工作坑积水,板桩外部塌陷未及时填埋坍塌bd
59施工区域未做封闭围挡其他伤害bd
60施工危险区域未设警示标牌其他伤害bd
61施工危险区域或交通路口未设置警示红灯其他伤害bd
62施工区域或危险部位未设置灭火器材火灾bd
63施工区对外电防护安全距离不够触电bd

上一页12下一页四、施工安全组织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包括各管理部门负责人,并将责任目标逐级分解,各负其责。

2、明确各级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形成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3、项目部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协调生产进度、质量、安全、材料、人力安排等的事务,做到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项目部经理每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包括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检查隐患,落实整改,整改必须做到三定: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

5、项目部要保证每日有项目副经理以上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做到每日有领导,有负责人,负责解决当日发生的生产问题。

6、项目部专、兼职安全员要做到每日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7、项目部要严格 反“三违”的原则,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8、进入现场的特种设备、特种作业车辆,必须要有合格证,检测合格证,年检合格证等相关证件。

9、对进行现场的外用工队伍,要履行合法的用工手续,签订安全合同,对租用的机械设备也应签订安全合同。

10、针对施工中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做好相应的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技术措施的总原则

1、在施工现场应有各种机械设备与各类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安全标语、安全护栏、警示红灯等安全设施。

3、对进入现场的各类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各类特种车辆驾驶员,特种作业人员,外用民工。

4、对进入现场的各类施工人员,在开工前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

(二)土方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坑制作如果采用机械挖土时,应清楚地下设施情况,如:是否有电缆、光缆、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供暖管道等,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前,不得施工。

2、进入现场作业的机械情况必须要完好,各类安全防护装置和刹车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不得带病运转。

3、机械挖土、装车等作业区,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为避免铲斗掉落石块伤人,挖掘机在动作前要发出信号,挖掘机铲斗旋转半径范围内不得有人工作或穿行,铲斗不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4、在工作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施工机械,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1m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三)工作坑制作安全技术措施

1、钢板桩要随工作坑挖深而下沉,与大框捆绑牢固,防止钢板桩倾斜。

2、用大锤沉板桩时,要注意轮锤的前方不得有人,锤把要事先检查是否牢固。

3、大框的安装要保证四边都在同一水平面,不得倾斜。

4、利用吊车安装电葫芦大架子时,吊车站位要合理,保证起吊后的平衡性,吊车支腿要全部支出,并垫好垫木,保证吊车的稳定性。

5、钢丝绳捆绑时,支点要平均,保证起吊后架子的平衡。

6、架子的各连接轴处,必须要上防脱销子。

7、架子立完后,两侧要设斜支撑,所有支腿都要固定牢靠,并打好掩 ,防止作业时倾倒。

8、吊车在起吊作业时,其工作半径内不得有人,吊装作业时,由统一人员指挥。

9、供施工人员上下的爬梯要固定,两侧要有栏杆或护圈,爬梯底部要到坑地面,上部到坑口边,梯蹬间距要小于30cm,不得缺蹬。

10、工作坑临边要设护栏和安全围网。

(四)顶管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电葫芦必须安装上升限位器,并设行走止挡。

2、电葫芦钢丝绳应经常检查,不得有断股及毛刺,钢丝绳在卷筒上不得交叉叠压,预留圈数不少于3圈。

3、电葫芦刹车要灵敏,吊物时不得有自动下滑现象。

4、电葫芦吊钩不得有变形裂纹,开口度不得于原尺寸增加15º。

5、吊钩应有防止钢丝绳自动脱落的保险装置。

6、经常检查吊斗的耳环是否有开裂现象及吊斗是否变形。

7、电葫芦起吊时,坑内人员应及时躲避,防止意外砸伤。

8、顶镐在使用前,应检查各连接位置是否牢固。如油管的连接、压力表的连接、各封闭处的连接等,并进行通电试验,无问题后,方可进行作业。

9、在操作顶镐作业时,应随时注意压力表及油泵溢流阀的工作情况,如果出现压力达到标准后,压力仍在增大,应立即停机。

10、管内取土人员,只能在管帽内取土,取土量不得超越管帽。

11、工作坑内不得有积水,如有水应及时排除。

12、工作坑内如发现有不明异常气味,应及时撤离施工人员,待查明是否有害后,方可再行施工。

13、吊车往坑内下管时,坑内人员必须躲入已顶进的管内,待放置稳妥后,再出来工作。

(五)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现场用电应按建设部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2、现场所有用电设施,漏电保护器使用率达到100%。

3、非电工人员不得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维修等工作,严禁无证操作。

4、办公室、宿舍严禁私自拉接插座、插排、床头灯、电风扇。

5、严格控制电加热设备的使用,如电褥子、电热水器、电散热器,大于60w的照明灯等,防止线路过负荷,造成火灾。

6、食堂所使用的电蒸饭箱、电消毒柜、电冰柜、电热水器使用漏电保护器外,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做好保护接零措施。

7、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木质开关箱、铁质开关箱外壳必须做好保护接零措施。

8、工作坑内照明用电压不得超过36v,如需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要使用ⅱ、ⅲ类电动工具。

9、为保证管内人员的安全,应保证管内的通风,金属管内的工作电压不得超过12v。

10、现场电气设施及用电设备应做好防雨防潮。

11、自备发电机组应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置灭火器材。

(六)安全防火技术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防火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相关管理部门和施工队伍。

2、特种施工机械要配置灭火器材。

3、在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的危险点,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如办公室电脑室内,生活区的宿舍、伙房,施工区的仓库、油库、各类气瓶存放处等,都要配备灭火器材。

4、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制定防火管理制度,明确责任。

5、在防火重点部位设置各类防火警示牌。

6、食堂液化气罐与灶具间距保护1.5米以上。烧劈柴做饭的炉灶、劈柴的存量不超过2日的使用量。

7、如发生电气火灾,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拉闸断电或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剪断电源线。

8、电源不能及时切断时,应与供电部门联系停电。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串电体应保持一定充分的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9、扑灭电气火灾时要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水及有导电性能的灭火剂。

10、因意外情况发生火灾事故,千万不要惊慌,应一方面迅速报警,一方面起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力积极扑救。

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土方坍塌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a.目的

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的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b.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呼应指挥部,项目经理任总指挥,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①项目经理:李伟

组员:甲××乙××丙××丁××

②分工与职责

应急抢救组:组长甲××负责组织对坍塌掩埋人员的抢救。

应急物质组:组长乙××负责现场救援物的供应及车辆的调配。

应急救护组:组长丙××组织对受伤人员的临时救治。

应急保卫组:组长丁××组织对现场的治安警戒。

c.应急措施

①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

②各应急小组以最快速度进入工作状态,分组进行实施预案。

③挖掘被掩埋人员,脱离危险区域。

④进行现场临时救治,包括清理伤口、止血、简易包扎。

⑤对有骨折的进行包扎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法、心脏挤压法。

⑥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⑦在抢救人员与物质时,注意周边环境是否还有其他不安全因素,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⑧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恢复正常施工。

d.应急物质

常备药品:消毒品、急救绷带、夹板、止血带、医用剪子、镊子、胶布、担架等等。其他应急物即时调拨。

e.通讯联系

急救:120消防:119公安:110

f.注意事项

g.立即停止施工。

h.派人观察现场是否有连锁隐患出现及时消除。

i.心肺复苏抢救措施不能间断与放弃,要坚持进行,直至医生到达。

第12篇 市政工程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人员必须正确的配戴好安全帽及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经医生检查为不适宜地下管内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作业。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工具必须拿好、放稳,工作时要注意力集中。

4、井下、管内施工照明必须使用36~12v低压电源,并设施二级漏电保护,以防触电。井下、管内严禁使用太阳灯做照明工具。太阳灯应固定设置在场地空旷的地带使用,设置高度不小于2.5米,灯架必须采用绝缘材料,太阳灯外壳必须做可靠接零保护。

5、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拖鞋或带跟鞋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6、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7、井的上、下吊运东西时,必须专人协调统一指挥,井下人员必须避让到安全区域。

8、井顶作业区域临边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栏杆,作业人员不得在栏杆外作业。栏杆搭设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要求佩带安全带或采取可靠的防坠落措施。应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使用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梯道应有可靠的防滑措施。施工人员上下时,必须手抓牢,脚踩稳,严禁手握工具材料上下梯。在顶进工程中,严禁在顶铁、管材、千斤顶上站立或行走,以免发生跌落事故。

9、禁止在井内、管内使用明火或吸烟,井内必须使用电焊气割工艺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特殊工种的要求和消防规定执行。增派专职人员,配备料斗(桶),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严禁无证动用焊割工具。

10、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或继续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离岗位。

11、施工前,必须将进人孔四周的松动土方、石块、建筑垃圾等清理出至安全距离,并设专人在旁看护,同时必须作好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12、在施工中必须保证井内、管内的通风流畅。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要求”。现场用电由配电室集中管理,由配电室用电缆引至各作业面。电缆穿路、沟等要加固保护,必要时按规范要求埋地设置。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做接零保护和通过两级漏电保护器控制。电闸箱必须防水、防潮,箱内设施齐全并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夜间施工必须保证足够照明。所有线路及配电设施必须符合规范后,方可使用。

14、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围护工作,对施工周围必须围护,严禁在无防护处行走或作业,围护必须牢固,不得任意拆除围护。严禁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进入施工场地,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封闭管理。交通道路应设置符合规定的警示标志,并派值班员巡视。

15、设专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作出大风、大雨通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风、防汛、防暑等工作,避免发生事故,同时必须做好应急措施。

16、特殊工种必须由经特种工种考试合格并取有效证件的人员持证进行作业。

17、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促进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18、每班在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机具设备、电器设备、施工现场环境等进行检查,确认均良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19、对作业面潮湿,易发生漏电事故(如井底、管道内等),每班施工前必须对用电设备、电源线路、漏电源线路、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确认用电设备接零或接地良好,电源线路绝缘性能良好,漏电保护器正常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由于井下给机头供电的电缆接头,在每次对接管子时都要拔掉,次数多了会使插头内各触点桩头松动,由此后导致用电事故的发生,电工必须经常对此插头进行检查,保持电源插头触点桩头的牢固并对插头外壳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20、起重机械应根据起吊重量、现场条件和方位、角度选用有富裕承载力的吊机。吊运施工前必须检查机械、索具、夹具、吊环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应进行试吊,如不符合规范要求不能使用。 吊装作业过程中,必须专人统一指挥,特殊工种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十不吊”规定。在向井内吊放管节、顶铁时,井下操作、测量平台上不得站人,井内作业人员应将顶环固定牢固后进入管道内进行避让,待管节吊放至距井底1米高度以下时,作业人员方可下井进行作业。管节对接作业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管节侧面,并与吊车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注意手和脚,以免发生挤伤事故。

21、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22、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或钢板等加固措施。

23、不准在机械的作业半径内工作。

24、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进出场地应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25、在拉设临时电源时,电线均应架空,过道需用钢管保护,不得乱拖乱拉,电线被车碾、物压。

26、箱内电器设备应完整无缺,设有专用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设置。

27、所有移动、手持电具,都应具有二级漏电保护和外壳接零保护,保持电具手持部分有良好的绝缘性,电线无破损,插头插座应完整,严禁不用插头而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28、各类电动机械应勤加保养,及时清洗、注油,在使用时如遇中途停电或暂时离开,必须关闭电门或拔出插头。

29、在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的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注意立足点的牢固性。

30、材料间、宿舍不得使用超过60w以上灯泡,严禁使用碘钨灯和家用电加热器(包括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取暖、烧水、烹饪。

31、使用撬棍等工具,用力要均匀、要慢、支点要稳固,防止撬滑发生事故。

32、起吊时,不可在中途长时间悬空、停滞,吊运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并专人看护,不准载荷行驶或不放支腿就起重,严禁超负荷工作,在近满负荷时,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升降、变幅或旋转)。

33、操作前应检查距尾部旋转范围50cm内无障碍物及人。

34、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大桥、高压线、通信线及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观测,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及时上报,汇同有关单位及部门处理。

35、所有顶管设备,必须经过维修保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运入施工场地。在进入工作坑安装时必须进行单机和整机联动调试,在顶进中必须贯彻例行保养制度,如存在问题应及时调整、维修或更换。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顶管设备、仪表、油管等是否合格,如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完毕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施工。

36、管节在起吊、运输过程中,应轻起轻落,端部接口严禁碰撞,堆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层数应按规定:ø1350及以下一般不超过三层,ø1500~ø1800不超过两层,ø2000~ø2400为单层,底层管节必须用垫块垫塞稳定。堆放在路边处应设安全标志。

37、顶管前和顶进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油管和注浆管是否完好,以防破损伤人。

38、油泵必须装有限压阀、溢流阀和压力表等指示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车,在顶进中应定时检修维护,及时排除故障。

39、下雨、打雷等恶劣天气不得在高压线下进行作业及应停止露天作业。

40、施工人员进入井下、管道内前,必须进行测试,是否有对人员有害的气体等,确认无对人员有害的气体等后,方可进入作业。

41、施工区域必须封闭施工,作好现场围护,围护必须稳固,同时必须设置醒目警示标志等。

第13篇 高压电缆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表

施工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杭州地铁二号线 sg2-5标

单位工程名称杭州地铁二号线sg2-5标交底时间
分部分项工程各工种名称高压电缆顶管施工交底人
交底内容:

(1)施工地点:

①市心北路和振宁路交叉口西南角的丰东加油站北侧绿化带处高压配电室接用高压电线到振宁路车站南端头。

②杭州地铁2号线sg2-5标生活区高压配电室接用高压电线到振宁路车站南端头。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3)认真执行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4)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5)顶管设备和掘进机械操作工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禁未经培训人员上岗操作。

(6)顶管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清洗废液等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7)掘进前应了解地下管线埋设情况,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坏地下管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8)施工前,应根据顶进中的最大顶力选择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

(9)施工前,必须对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查,经试运行,确认合格。

(10)拆除顶进设备必须在停机、断电、卸压后进行;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随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11)顶进设备和辅助装置应完好;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使用前应经检查、试运行,确认合格;

(12)顶进中,施工人员不得站在顶铁上或两侧。

(13)顶进开始后,应连续作业,实行交接班制度,并形成文件。

(14)开始顶进时,千斤顶应缓慢地启动,待各个接触部位密贴后,方可正常顶进。

(15)每班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认合格并记录后,方可作业。

(16)掘进过程中,必须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协调掘进、管内水平运输、顶进和竖向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关系。

(17)顶进过程中,应设专人观察管道状况,确认管口无错位、损伤等情况。

(18)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及纠正。

安全环保部

(交底负责人)

本表一式二份,项目经理安全环保部存、被交底人一表(活页)

第14篇 市政工程顶管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人员必须正确的配戴好安全帽及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经医生检查为不适宜地下管内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作业。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工具必须拿好、放稳,工作时要注意力集中。

4、井下、管内施工照明必须使用36~12v低压电源,并设施二级漏电保护,以防触电。井下、管内严禁使用太阳灯做照明工具。太阳灯应固定设置在场地空旷的地带使用,设置高度不小于2.5米,灯架必须采用绝缘材料,太阳灯外壳必须做可靠接零保护。

5、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拖鞋或带跟鞋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6、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7、井的上、下吊运东西时,必须专人协调统一指挥,井下人员必须避让到安全区域。

8、井顶作业区域临边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栏杆,作业人员不得在栏杆外作业。栏杆搭设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要求佩带安全带或采取可靠的防坠落措施。应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使用的安全扶梯、爬梯或斜道,梯道应有可靠的防滑措施。施工人员上下时,必须手抓牢,脚踩稳,严禁手握工具材料上下梯。在顶进工程中,严禁在顶铁、管材、千斤顶上站立或行走,以免发生跌落事故。

9、禁止在井内、管内使用明火或吸烟,井内必须使用电焊气割工艺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特殊工种的要求和消防规定执行。增派专职人员,配备料斗(桶),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严禁无证动用焊割工具。

10、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或继续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离岗位。

11、施工前,必须将进人孔四周的松动土方、石块、建筑垃圾等清理出至安全距离,并设专人在旁看护,同时必须作好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12、在施工中必须保证井内、管内的通风流畅。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要求”。现场用电由配电室集中管理,由配电室用电缆引至各作业面。电缆穿路、沟等要加固保护,必要时按规范要求埋地设置。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做接零保护和通过两级漏电保护器控制。电闸箱必须防水、防潮,箱内设施齐全并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夜间施工必须保证足够照明。所有线路及配电设施必须符合规范后,方可使用。

14、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围护工作,对施工周围必须围护,严禁在无防护处行走或作业,围护必须牢固,不得任意拆除围护。严禁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进入施工场地,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封闭管理。交通道路应设置符合规定的警示标志,并派值班员巡视。

15、设专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作出大风、大雨通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风、防汛、防暑等工作,避免发生事故,同时必须做好应急措施。

16、特殊工种必须由经特种工种考试合格并取有效证件的人员持证进行作业。

17、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促进强化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18、每班在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机具设备、电器设备、施工现场环境等进行检查,确认均良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19、对作业面潮湿,易发生漏电事故(如井底、管道内等),每班施工前必须对用电设备、电源线路、漏电源线路、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确认用电设备接零或接地良好,电源线路绝缘性能良好,漏电保护器正常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由于井下给机头供电的电缆接头,在每次对接管子时都要拔掉,次数多了会使插头内各触点桩头松动,由此后导致用电事故的发生,电工必须经常对此插头进行检查,保持电源插头触点桩头的牢固并对插头外壳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20、起重机械应根据起吊重量、现场条件和方位、角度选用有富裕承载力的吊机。吊运施工前必须检查机械、索具、夹具、吊环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应进行试吊,如不符合规范要求不能使用。 吊装作业过程中,必须专人统一指挥,特殊工种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十不吊”规定。在向井内吊放管节、顶铁时,井下操作、测量平台上不得站人,井内作业人员应将顶环固定牢固后进入管道内进行避让,待管节吊放至距井底1米高度以下时,作业人员方可下井进行作业。管节对接作业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管节侧面,并与吊车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注意手和脚,以免发生挤伤事故。

21、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22、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或钢板等加固措施。

23、不准在机械的作业半径内工作。

24、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进出场地应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25、在拉设临时电源时,电线均应架空,过道需用钢管保护,不得乱拖乱拉,电线被车碾、物压。

26、箱内电器设备应完整无缺,设有专用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按“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设置。

27、所有移动、手持电具,都应具有二级漏电保护和外壳接零保护,保持电具手持部分有良好的绝缘性,电线无破损,插头插座应完整,严禁不用插头而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28、各类电动机械应勤加保养,及时清洗、注油,在使用时如遇中途停电或暂时离开,必须关闭电门或拔出插头。

29、在高空作业时,必须正确的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注意立足点的牢固性。

30、材料间、宿舍不得使用超过60w以上灯泡,严禁使用碘钨灯和家用电加热器(包括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取暖、烧水、烹饪。

31、使用撬棍等工具,用力要均匀、要慢、支点要稳固,防止撬滑发生事故。

32、起吊时,不可在中途长时间悬空、停滞,吊运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并专人看护,不准载荷行驶或不放支腿就起重,严禁超负荷工作,在近满负荷时,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升降、变幅或旋转)。

33、操作前应检查距尾部旋转范围50cm内无障碍物及人。

34、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大桥、高压线、通信线及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观测,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及时上报,汇同有关单位及部门处理。

35、所有顶管设备,必须经过维修保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运入施工场地。在进入工作坑安装时必须进行单机和整机联动调试,在顶进中必须贯彻例行保养制度,如存在问题应及时调整、维修或更换。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顶管设备、仪表、油管等是否合格,如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完毕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施工。

36、管节在起吊、运输过程中,应轻起轻落,端部接口严禁碰撞,堆放场地应平整。堆放层数应按规定:ø1350及以下一般不超过三层,ø1500~ø1800不超过两层,ø2000~ø2400为单层,底层管节必须用垫块垫塞稳定。堆放在路边处应设安全标志。

37、顶管前和顶进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油管和注浆管是否完好,以防破损伤人。

38、油泵必须装有限压阀、溢流阀和压力表等指示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车,在顶进中应定时检修维护,及时排除故障。

39、下雨、打雷等恶劣天气不得在高压线下进行作业及应停止露天作业。

40、施工人员进入井下、管道内前,必须进行测试,是否有对人员有害的气体等,确认无对人员有害的气体等后,方可进入作业。

41、施工区域必须封闭施工,作好现场围护,围护必须稳固,同时必须设置醒目警示标志等。

第15篇 顶管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顶管前,应查明顶管沿线地下障碍物和地质水文情况,对管道穿越地段的上部房屋、桥梁等结构物,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3.顶管后座安装时,如发现背墙面不平或顶进时枕木压缩不均匀,必须进行调整加固后,方可顶进。

4.吊装顶铁或钢管时,必须有持证的起重指挥和司索人员,严禁在吊机臂杆或扒杆的回转半径内站立停留或通过,并有专人监护。往工作坑内下管时,应穿保险钢丝绳,吊点绑扎牢靠,吊钩应有保险盖,并缓慢地将管子送入导轨就位,防止滑脱坠落。

5.顶进前,应检查千斤顶,液压时动系统及接头完好无泄漏,压力表、安全阀正常,电源电动机无漏电,接地牢固,触电保护器灵敏有效。

6.在长距离顶进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7.在拼接管段前或因故障停顿时,应加强联系,及时通知工具管头部操作人员停止冲泥出土,防止由于冲吸过多造成塌方。

8.当吸泥莲蓬堵塞、水力机械失效等原因,需要打开胸板上的清石孔进行处理时,必须采取防止冒顶塌方的安全措施。

9.顶进过程中,不得站在顶铁两侧操作,以防发生崩铁伤人的事故。

10.工具管中的纠偏千斤顶,应绝缘良好。操作电动高压油泵应穿绝缘水鞋和戴手套。

11.管子的顶进或停止,应以工具管头部发出的信号为准。遇到顶进系统发生故障,应发信号给工具管头部的操作人员,引起注意。

12.严禁带电检修顶进机械设备。

13.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14.现场补充交底内容:

《顶管安全技术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