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如何解决基层农电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症结”
作为农电企业,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全无小事。安全生产有了保证,经济效益才会有显著的提高。多年来,我们为确保安全生产,从上至下制定许多管理目标,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严峻的局面,一些危及安全生产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在基层农电安全管理上“六抓六无”是农电安全生产状况不稳的重要原因:
一是抓形式无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农电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必提的一项内容,但落实到基层时,表面文章多,真抓实干少。特别是有些基层班组长习惯坐在办公室打电话、听汇报,不直接深入施工现场,尽管忙忙碌碌,但安全生产的形式变化不大;有的班组长即使到基层、到现场,也只是走马观花,发现和解决问题不多,发现问题也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是抓措施无兑现。长期以来,为确保不发生农触事故,我们制定了不少安全措施。可以说,每发生一次事故,就要制定一些安全措施,但是真正一丝不苟地抓落实的不多。有些措施只有定性要求,没有定量标准,更没有具体考核。因而在现实管理中,常常是有措施无考核,有要求无检查,有布置无验收。还有一些管理措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兑现率不高,流于形式。
三是抓治标无治本。一些基层单位对上级部署的安全生产工作,喜欢作表面文章,重治标,轻治本,急功近利,顾此失彼,实际上很不扎实,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还有的基层单位抓安全时紧时松,安全生产出了问题,发生了农触事故后,才引起重视。时间长了,一旦安全工作形势好转了,就又忘记了抓安全工作,也就是说在基层“安全第一”的方针缺乏具体落实的一贯性。特别是在强本固基方面,尽管省、市公司一再强调安全生产工作重心要下移,管理控制到岗位,但具体到基层往往不能很好落实。
四是抓处罚无教育。有些单位,每年都不断修订各种安全生产奖罚措施,这种作法从主观上是好的,但从客观上看以罚代教,以罚代管,不能很好的解决来自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中影响安全生产的思想故障,不能紧紧把握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动向,缺乏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抓静态无动态。热衷于就事论事等静态式的常规方法,而不是从动态信息人手,建立信息收集、反馈、分析处理系统,及时捕捉不安全因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认真吸取教训。
六是抓事后无事前。一些基层单位往往事故发生后,做亡羊补牢的多,抓预防控制的少。从上至下都急于查找事故单位还存在哪些隐患,好像一个事故后,这个单位就处处是隐患。而往往忽略了未出事故的单位,造成了未出事故的单位静观事态发展,有时甚至存在侥幸心理。
以上“六抓六无”是安全生产管理上的一个顽症,一直困扰着基层农电企业。要“医治”好这个顽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真正做到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首先作为基层农电企业,无论从一把手,还是分管领导,以至职能干部,要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要率先垂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同时,要从制度、标准、考评几方面去制约从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作风、行为,真正从上至下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二是要真正做到严格考核,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一方面要按照精简、实用的原则,对原有的规章制度和各项措施进行清理,好的继续坚持推行,不足的修改补充、完善,并进行系统化、细化、量化和强化;另一方面,建立起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实行定项目、定数量、定标准的“三定”管理,坚持运用量化考核手段,促进责任的落实。
三是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安全生产工作中要真正把治本作为重中之重。要强化干部员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强化质量管理基础,要从源头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四是要真正以教育为引导,严禁以罚代教。员工违章违纪或发生事故,不能只用简单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制裁,还必须辅之以有效的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消除一些带倾向性的心理障碍。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组织等手段,做到教育本人、警示众人。注重动态,力防就事论事,强化动态管理,随时掌握现场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各个作业环节上的偏差,切实消除隐患,及时解决问题。
五是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信息畅通,坚持实行定人、定时、定流程、定标准、定分析、定考核的“六定”管理,做到逐级收集、反馈、分析、处理,让各种信息在整个安全管理活动中流动起来,使安全管理趋于程序化、科学化。
六是要真正做到安全工作常态化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定期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巡视,要及时处理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彻底杜绝员工思想中存在的侥幸心理,要形成从上至下,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第2篇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事关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事关员工家庭幸福和企业内部和谐稳定,是施工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深刻认识企业当前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绝大部分工程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大了监控力度,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 距。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仓促上阵,被动应付。
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认识不足,不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和应对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直接的根源。新建铁路和铁路客运专线质量标准高、技术标准严,对砼性能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要求高;移动模架生产大体积、大吨位砼箱梁,对地基承载力和高空作业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大隧道施工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也只有在地质超前预报并对特殊地质采取相应对策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然而,一些项目主管对此认识不足,思路和对策还停留在120km/h以下铁路施工模式上,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应对不充分,仓促上阵,被动应付,致使安全隐患频出,苗头频现,焦头烂额,精疲力尽。有的隧道施工在光面爆破或三台阶开挖后,仰拱填充或二次衬砌不及时跟上,有的项目甚至进洞二、三百米,还没有进行仰拱填充,甚至于衬砌台车还没有到位。还有的同志片面认为只要隧道一进明洞,安全生产就等于上了保险,配不配安全员都无所谓;在有的项目,安全员被当作专门领取、发放爆破物品的“专管员”,缺乏对工序施工过程的有效监控。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安全过程监控中的“掉链子”或脱节,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专兼职安全员责、权、利不对等,安全监管终极责任得不到落实。
尽管一些工程项目的三级安全监控网络都上了墙,但真正落实安全监控终极责任的项目不多,尽管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只是少数,但出现大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的项目不在少数。
安全监管终极责任得不到落实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安全监管终极责任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专兼职安全员责、权、利不到位。通常,企业给予专兼职安全员的各种待遇普遍偏低,通常将其定位于一般业务人员,相当一部分拿的是普通工人的工资薪酬。各种待遇的偏低,一方面影响着专兼职安全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因为职责、权限受限,当他们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苗头后,必须请示部门领导和项目主管领导才敢作出处罚决定,对重大安全隐患不敢越级反映,甚至在报告项目主管领导数次无果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关键时刻,安全管理“掉了链子”,很容易出现失控。
专兼职安全员有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尴尬处境是:在正确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和“犯颜直谏”得罪领导面临下岗之间做出选择,鸡蛋和石头的关系,形容专兼职安全员与项目主管也不为过,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出乎常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安全投入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个别同志借口成本管理责任大,项目坚决不配专职安全员,尤其在一些被集团公司列为重、难点工程的铁路项目。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新上项目的不断增多,安全教育培训显得极为重要。而企业把安全员这一重要的岗位作为安置性的岗位,重点照顾50岁以上的老职工。老职工有一定的施工经验,这是优势,但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和旧的思维定式限制着他们的责任发挥,企业表面上在教育培训上投入,但投入的“产品”效能大打折扣,相当一部分不能完全履行安全员的职责。尤其重要的是有的项目以包代管,联营队伍缺乏专职安全员,仅有的兼职安全员得不到及时、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事故频发的工地基本都是外部联营队伍集中的工点,一些联营队伍的员工流动性大,特别是隧道施工人员有的根本得不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在安全生产条件差,安全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大量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不争的事实。
(四)对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力,是导致安全事故一再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力,客观上,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人为”地死角,同时,也给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而出现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者,尤其是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者以侥幸心理,认为麻痹大意、违章指挥、违章施工和监控不力是理所当然的,从而造成一种不负责任、相互推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不仅对企业的社会信誉是一种极大的损害,而且,企业员工也由于缺乏一种诚信度和责任感而变成一堆散沙,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一种无声地伤害。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对安全生产监控得力的人员缺乏必要的奖励措施,对认认真真、任劳任怨、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专兼职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激励和奖励,有时,一年下来,监管得力的安全人员得到的专项奖励仅有区区800~1000元,平均每月仅60—90元。在安全管理环节上辛苦“耕耘”,收获与收入不成正比,也容易造成一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不负责任的心态。
另外专兼职人员大胆履行职责,有时难免会得罪人,面临的风险大,区区每月60元—90元的补贴(当然,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就没有这种补贴),与面临下岗(得罪主管领导而付出的代价)带来的风险孰轻孰重,孰大敦小,就是一个小学生也能算出的答案。
第3篇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须解决好五个方面问题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生产不停,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就不能停止。在长期的宣传教育实践中,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某些思维定式。要想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常抓常新,收到实效,就必须善于思考,敢于突破,着力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定位上要打破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局限在企业的狭隘眼界。目前,一提到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有些人就片面地认为这是企业的事情。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主要是对公共安全与安全生产的界定过于狭隘,只注意到二者在内涵和管理方式上的相对独立性,忽视了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应该看到,不论是公共安全还是生产安全,都需要人们树立一种自我安全意识,这种思想意识的确立,不仅要靠企业,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是在对象上要打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只是面对普通群众的传统观念。就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广泛性来讲,应该着眼于广大职工。但如果从目前安全生产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来分析,又不完全在职工身上。因为某些地方、某些单位安全状况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一些领导和经营管理者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甚至为了追逐金钱和物质利益,置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因此,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必须看准对象,“谁有病就要给谁吃药”,不能再干那种“领导有病让工人吃药”的蠢事。要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是在目的性上要纠正急功近利的短视倾向。提高并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警钟长鸣,持之以恒。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进一步明确,安全本身并不仅仅是保障生产的手段,而且是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个需求应该包括人对自身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抓安全生产,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人文关怀。
四是在方式方法上要改变古板、生硬乃至训斥的简单做法。这种做法实际上有悖于安全工作的本质属性。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应该是愿意接受的。但由于方式方法上存在着生硬简单的现象,减弱了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当工人违章冒险作业时,背后击一猛掌是必要的,但是要研究如何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方法,提高其思想觉悟,这才是最重要的。
五是在舆论导向上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倾向。过去,当重特大事故发生时,往往不作公开报道。这种人为的粉饰太平显然是不正确的。但对伤亡事故不论大小都加以“炒作”的做法,显然也是不对的,不仅无益于引导人们接受事故的教训,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反而容易使人们丧失对搞好安全生产的信心,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因此,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好宣传的尺度和角度。
第4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解决方案
电力生产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安全生产在电力企业中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新中国的电力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总结,已形成了一整套则规范的管理模式与制度,并且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然而,电力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人员责任事故仍屡禁不止。
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系统帮助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方案,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并对各级和个人的安全生产目标实施动态管理和评估分析。
2、安全组织机构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系统实施对企业的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情况进行登记和管理。同事,系统对企业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管理。
3、安全生产投入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实现安全生产投入动态管理和使用效益评估分析。
4、安全法规与制度管理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系统帮助企业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能够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帮助企业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高效的传达给从业人员。
帮助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4.2规章制度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及时、高效的传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危险点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4.3操作规程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通过系统快速、准确、高效的分发到相关岗位。
4.4评估管理
帮助企业每年定期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评估后的新版本资料能够准确的、及时传达给对应部门和相关人员。
4.5修订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4.6文件和档案管理
帮助企业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帮助企业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
5.1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帮助企业建立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安全培训和教育投入的效益。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对企业的的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建档管理,对人员资格证书进行动态管理,对证书有效性进行动态预警。
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包括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的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以及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管理,以及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动态管理。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帮助企业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安全文化建设管理
帮助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帮助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帮助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在坚持“重惩处”的同时,坚持“管理、伦理、法理”并重的人性化教育,实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公司领导深入班组,与一线职工座谈讨论,组织“车间一把手谈安全”、“我为企业安全献一计”等活动;工会组织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生产车间开展 “双无”(党员身边无违章、党员身边无事故)建功活动,实施异常、障碍“说清楚”和公示制度。帮助企业编写《安全文化手册》、《“三德”规范》,拍摄《心系安全 甘做卫士》录像片等手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筑求真务实、争先创优、恪尽职守的工作风气和安全氛围,使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逐渐形成了全员抓安全的“大安全”格局。
6、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帮助企业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帮助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所有设备的基本情况及安全管理台账,保证其安全运行。帮助企业对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帮助企业编制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拆除、挪用或弃置、检维修、复原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①、以缺陷管理为中心加强设备管理。要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②、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③、改善设备性能。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④、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⑤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管理
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等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实施动态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帮助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对组织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7、作业安全管理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
帮助企业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2作业行为管理
帮助企业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虽然企业安全生产机制已比较健全,各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滞后于安全生产的新形势,部分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作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造成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从我做起,决不违章”,营造创建“无违章企业”的良好氛围;坚持推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开展“三个明白、三个严格、一个视同”(即明白检修任务,明白危险点,明白安全防范措施;严格三大措施管理,严格查禁违章,严格责任追究;不明白工作任务、危险点和安全防范措施都视同违章)活动。
7.3警示标志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帮助企业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7.4相关方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帮助企业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线路施工、检修、急修的大部分工作由外包队伍所承担,部分外包队伍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人员技术素质低,流动大,违章作业习以为常。个别车间重用工、轻管理,甚至对未经安全技术培训就登杆干活的无证人员全然不知。为规范对外包工程和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建立了一个有效运转的管理机构,及时修订外包工程和临时工管理标准,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和“与正式职工同等管理”的原则,采取现场考评、安全教育和严管重罚相结合的方法,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对施工单位的“三证”(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资质证书)进行审查;对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及施工现场负责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安规考试;审查并建立外包工、临时工安全管理档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资质审查,施工单位凭《安全审查考核合格证》进场,施工现场负责人凭《安全考核上岗证》上岗。对重大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安全考评,对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的优劣以及现场施工操作过程等进行安全评价、打分、记录,使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形成闭式循环,不断得到加强。
7.5变更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8.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
8.1隐患排查管理
帮助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人、机、环境及安全管理本质安全化进行量化评估,全面查找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对查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是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确保电网安全供电的重要措施。安全性评价“贵在真实,重在整改”。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大对查评问题的整改图谋,要结合大修、改造项目,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费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期完成。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加强监视、采取措施,确保可控、在控。同时,要与春季、迎峰度夏、秋夏、冬季安全大检查相结合,并进行持续改进,实现动态、长效管理。
帮助企业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帮助企业隐患排查前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帮助企业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管理。
8.2隐患治理
帮助企业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8.3预测预警
帮助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9.危险点监控管理
9.1辨识与评估
帮助企业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点辨识与安全评估。
危险点的分类:危险点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静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涉及不完善或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产生长期影响。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动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一般不够明显,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
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时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应该不断调整控制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危险点的变化规律及时加以捕捉,适时地准确进行控制。
9.2登记建档与备案
帮助企业当对确认的危险点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9.3在线监控与管理
帮助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危险点动态监控和预警体系,对危险点建立在线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企业运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10职业健康管理
10.1职业健康管理
帮助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帮助企业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帮助企业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帮助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帮助企业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10.3职业危害申报
帮助企业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11应急管理与救援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11.2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实现企业预案的数字化管理,对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处置方案实现分类、分级管理。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并实现物资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情况的动态管理,确保其完好、可靠。
11.4应急演练管理
帮助企业定制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制定演练计划并实施计划管理,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事故模拟仿真技术,开发和实现电力企业各类重大事故灾难的桌面推演,实现企业应急演练模式的变革,提高演练效果。
11.5事故处置与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辅助企业科学的启动相关级别的应急预案,生成相关应急方案,辅助企业科学的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降低事故的损失。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
12.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能够通过系统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对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进行记录管理。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后,系统帮助快速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查明的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归档管理。系统帮助事故调查组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对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进行管理,并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并归档。
帮助企业实施对事故和未遂要按照“事故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对照《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肃处理。倡导“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营造“从严要求,从严考核”的安全管理氛围。
13标准化考评管理
13.1绩效评定
帮助企业每年定期(如企业发生死亡事故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评定后生成正式文件,并可打印报送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13.2持续改进
帮助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对所有改进过程及文档进行记录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第5篇 实施专项治理解决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长期以来, 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困扰着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如何解决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控制乡镇煤矿事故多发势头,已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专项治理是解决乡镇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专项治理能够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资金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进行整治
乡镇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如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等, 没有一定的人员,不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不花一定的时间很难收到预期效果。通过专项治理,把人、财、物集中起来,从而为解决乡镇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提供必要的保证, 集中精力打好攻坚战。
二、专项治理能够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问题进行重点整顿
专项治理同专项检查一样,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且重点突出,目标和措施也都比较具体和切实可行。通过专项治理, 把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作为重点突出出来,集中精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治,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专项治理能够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老大难问题进行全面治理
乡镇煤矿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 法制意识淡薄; 经营粗放,管理方式落后,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健全;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欠账多; 安全生产条件差, 有的甚至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 清理整顿工作不力, 采矿和流通秩序混乱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在强化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 如开展安全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等等,往往只能就乡镇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中的一二个问题进行治理,虽然也收到一些效果,但从整体看,事故仍然多发,要达到减少和控制乡镇煤矿事故发生的目标, 必须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而专项治理无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环境和契机,即在人员、精力、时间都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对影响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突出整体效果。云南省在曲靖市开展的乡镇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中, 针对实际, 从8 个方面提出了32 条具体治理措施,对煤矿清理整顿、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综合治理, 避免了人员力量的分散和工作上的重复,效果非常明显。
四、专项治理能够把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集中起来,形成合力,采用综合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问题, 单靠某个行业和部门很难解决, 需要在各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下进行综合治理, 如: 乡镇煤矿的清理整顿问题, 涉及地方政府、煤炭、地矿、工会等若干部门,只有在这些部门的配合参与下,才能正常有力地开展。通过专项治理, 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综合整治,可以解决许多单个部门、行业都想解决但又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集思广益, 把各部门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部门之间推广,在专项治理中发挥效用,强化政府和各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五、专项治理能够加大整治力度,使各项措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应该说, 在乡镇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治理上, 我们缺乏的不是好的经验和措施, 而是落实这些经验和措施的有力手段。专项治理正好提供了落实这些经验和措施的有效途径。在乡镇煤矿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一个非常直接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专项治理期间大家都十分重视,人员和精力都比较集中,时间能够保证的途径,强化整治力度,督促各种具体措施的真正贯彻落实。
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也同样认为专项治理在解决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是不可能也做不到把专项治理长期开展下去。既然不能长期开展下去, 那么专项治理的效果又从何谈起应该说,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靠一二次专项治理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通过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我们可以解决乡镇煤矿安全生产中一些基础性问题,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改善乡镇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等等, 这就为我们今后抓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减少和控制乡镇煤矿事故的发生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总之,专项治理是解决乡镇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只要我们肯花力气,下大决心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治理, 乡镇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较好解决, 乡镇煤矿事故的多发局面就能够得到控制, 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局面就能得到逐步好转。
第6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解决预案格式
为了将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公司、项目部和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桐梓坝小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刘松灵
副组长:兰天
组员:廖付芝刘璐李群
火警119医疗急救120 警察110
急救车:浙c jb298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程序图:
三、如发生事故后,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启动各有关应急组织,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各有关处理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得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如发生事故,并可能对区域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危险时,必须在领导小组指挥下,对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对可能威胁到居民(包括友邻单位人员)安全时,领导小组应立即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以及在抢险时发生二次事故。
五、有效的抢救抢险是控制事故、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抢险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并根据事先拟定的抢险方案,在做好个人防范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
六、加强对各救援小组人员的培训、演练工作,使每个人懂得抢险工作的重要性,并使每个人都掌握应急救援、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等基本抢救技能,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应做好自救互纠工作,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七、应急物资、机械准备:
钢管2吨,扣件500只,钢丝绳20米,木板50张,潜水泵2台,随叫随到汽车(工程车)2辆,灭火器10只,及急救药品和抢救医疗器材等。
八、发生事故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人员的疏散,马上进行上报。
安全事故发生上报图:
九、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按当地劳动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的正式通知后,方可撤销事故现场的保护。
十、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对现场进行认真细致地安全防护的全面检查、彻底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后,及时恢复生产。并认真执行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做好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
十一、应急预案:
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坚持“先救人,后抢物,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发现险情,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求相邻可依托力量援助,尽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各抢险小组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迅速展开工作。救护组应迅速组织抢救伤员,必要时可向120求救。抢险组救出伤员后,及时排除险情。疏散组及时做好事故现场无关人员的疏散工作。通讯组及时做好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络工作。保护组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划定警戒区域,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巡查组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与应急领导小组联系,及时排除隐患。保障组做好后勤生活保障工作。
(一)地震房屋坍塌预案:
首先应判断事态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如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则应先控制事态的发展,如采用型钢加固基坑,如不明地下水造成的坍塌事故,则可以增加排水措施。同时迅速疏散危险区域人员,并迅速查明有无人员被埋,如有人员被埋,则应迅速进行处理,救出被埋人员并速送医院抢救。
1、小心谨慎地移动伤员,最为可靠的移动方法是:(1)双手握住伤员肩膀处的衣服;(2)以双手腕支撑伤员头部;(3)拖拉伤员的衣服。
2、抢救:
(1)抢救休克的伤员:a、休克伤员的症状是:皮肤苍白或发青,咬舌,口齿不清;发冷,皮肤潮湿或出汗,瞳孔放大,眼睛凹陷;恶心、颤抖、口渴;心脏、脉搏跳动加快;b、抢救方法:可把休克的伤员(头部、胸部、腹部或大腿处,骨折者除外)双腿抬高离地面0.2~0.3米,让其背部朝下躺着,再使用合适的物体把双腿垫起。这样,能使血液顺畅地流动,达到各器官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程度。c、如果休克的伤员呼吸困难,应让其斜倚或侧卧,使其呼吸顺畅。d、如果伤员有一只腿受伤,可将另一只腿垫高,直至使其他器官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血液。e、如果伤员出现呕吐,应让其侧卧,并给些饮料。
(2)抢救骨折者:a、骨折包扎应包括包扎骨折处的肌肉、肌腱、血管和韧带。b、有的骨折容易发现,有的骨折在皮肤和肌肉里面不容易发现,应通过观察伤员的肢体组织有无变形和伤员自我感觉来判断。c、处理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把骨折断面加以固定,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固定状态。简易的固定方法有:就地取材,如使用薄木板、笔直的棍棒等;护垫用布或毛巾,放于薄木板和伤口之间;两片薄木板之间用领带或布条系紧;不能用绷带正对伤口包扎。
(3)止血:(1)对一般流血伤口的控制:a、把伤口处的衣服移开;
b、用无菌或消过毒的纱布、清洁干净、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放于受伤肢体部位,并系紧;c、如伤口在手上,应使用清洁干净、吸收性能好的材料止血。(2)控制严重的出血,如果伤员流血严重,应在“挤压处”进行直接挤压。这样能阻止动脉直接向伤口供血,如果血从下胳膊处的伤口流出,可直接挤压上胳膊处,即抓住伤员的胳膊上部,挤压内侧。如血从腿部的伤口流出,挤压点应在大腿根部。
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则应安排专业人员观察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情况,如出现不良情况,则应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以防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危险源排除、人员救出后,及时作好危险区域的围护工作,及时处理事故现场。
(二)触电事故预案:
如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再抢救触电者,否则会造成多人连续触电事故。
1、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2、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按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脱离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坠落的措施。
3、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
4、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5、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一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一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一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6、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a、通畅气道;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c、胸外挤压(人工循环)。
7、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8、通畅气道可采取仰头抬颌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减少,甚至消失。
9、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如两次吹气后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10、除开始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11、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12、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的按压位置的步骤:(1)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2)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中点,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3)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13、正确的按压姿势:(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2)以肘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人胸压陷3~5厘米(儿童和瘦身酌减);(3)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14、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两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反复进行,按压吹起一分钟后,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秒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15、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挤压,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每5秒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匀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秒。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16、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不得超过30秒。
17、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18、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
(三)高处坠落预案:
如发生人员高处坠落或物体打击时,应首先抢救伤员,紧急时可向120、110求救。
1、万一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现场解救不可盲目,不然会导致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应首先观察其神志是否清醒,并察看伤员着地部位及伤势,做到心中有数。
2、伤员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应立即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后倒,影响呼吸。另外,还必须立即将伤员口中可能脱落的牙齿和积血清除,以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对于无心跳和呼吸的伤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待伤员心跳、呼吸好转后,将伤员平卧在平板上,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如发现伤员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脑颅损伤,千万不可用手帕、棉布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力增高和细菌感染。如外伤出血,应立即用清洁布块压迫伤口止血,压迫无效时,可用布带或橡皮带等在出血的肢体近躯处捆扎,上肢出血结扎在臂上1/2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2/3处,到不出血即可。注意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4、伤员如腰背部或下肢先着地,下肢有可能骨折,应将两下肢固定在一起,并应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上肢如骨折,应将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躯干上,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搬运时千万注意要保持身体平伸位,不能让身体扭曲,然后由3人同时将伤员平托起来,即由一人托头及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稳运送,以防骨折部位不稳定,加重伤情。
5、腹部如有开放性伤口,应用清洁布或毛巾等覆盖伤口,不可将脱出物还原,以免感染。
6、如伤者被物体所压,则应在确保伤员不受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尽快处理物体,救出受伤者,并视情况尽快给予抢救。抢救伤员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减少途中的颠簸,也不得翻动伤员。
(四)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求立即把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并把封存食品取样送卫生检验部门化验,以便对症治疗及事故处理。如为场外食品引起中毒事故,则应马上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以免造成更多人的伤害。
2、化学品(煤气)等中毒事故,应尽快将中毒人员抬往通风良好处,必要时临时采取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然后急送附近医院抢救。对不明原因的突发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等,然后急送附近医院抢救。
3、如发生传染病,应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急送附近医院治疗,并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彻查与患者接触人员,视其情况做好隔离工作,严格控制来往人员,对现场其他人员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检查,有无传染病扩散现象,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处理。
4、中暑急救
(1)迅速转移
应将中暑者迅速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服,脱掉鞋子,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2)降温
用凉水或50%酒精擦洗全身,直到皮肤发红,以促进散热,有条件的可在病人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必要时可将病人放入凉水中浸浴降温。降温时必须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和心跳状况,当体温降到38摄氏度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免病人虚脱。
(3)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类
对能喝水的病人,应鼓励他喝足加盐凉开水或其他饮料(如汽水和西瓜汁)。对不能饮水的病人,应马上送医院输液。
(4)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涂抹清凉油等,以消毒解署,也可采用民间刮痧法。
(五)防洪、防暴雨、抗台风应急预案
1、当接到暴雨、台风预报后,项目部各应急救援小组原地待命,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在台风、暴雨、洪水袭击到来之前,抢险小组重点对职工宿舍、办公室、仓库、围墙、外架、塔吊等进行检查并做好加固和补救措施,对施工现场排水管道进行疏漏,确保排水畅通,对低洼地段的机械设备进行转移;人员疏散小组,做好人员疏散准备工作,将老、弱、病、妇女同志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生活后勤保障小组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和人员思想安定工作。
2、暴雨、台风、洪水来临时,安全巡查小组加强检查及时发现险情,当出现险情时,抢险小组全力投入工作,控制险情,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抢救过程中,巡查小组密切注意掌控险情,及时提醒救援人员,防止救援人员受伤,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亲临现场,组织合理救援,当发现人力不可抗拒时,应先确保职工的安全,及时作出撤离危险区域的决定。当出现救援人员受伤时,,救护人员应全力投入抢救,并根据伤员受伤程度作出送医院抢救的决定。
3、当暴雨、台风、洪水过后,安全巡查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查出安全隐患,并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加固,整改并复查无安全隐患,方可复工。随后,对暴雨、台风、洪水袭击造成的损失作出调查、统计。并对抢救过程中出现的好人好事、英雄行为进行表彰。
4、人员疏散
(六)防尘、防噪声、防光污染、防废污水随意外流预案
1、防尘主要是控制二次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为解决二次扬尘,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首先控制污染源,做好进出工地车辆的清洗,禁止污车出场;对装载砂子、石灰等车辆做到封闭运输,防止“洒、滴、漏”现象;做到工完物清,减少建筑垃圾。二是严格控制二次扬尘做好散装水泥防尘措施,搭设封闭式防护棚;在清理时,应及时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在楼层清理时,禁止将建筑垃圾直接从楼层倒入地面,应采用翻斗车装运至指定地点,并及时组织外运至当地垃圾场。
2、防止噪声对周围居民带来的危害,还城市一片宁静是我们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应抓牢以下几个环节:(1)在购置和租赁施工机械时,选择噪声小的设备。(2)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减少夜间作业,避开居民早晨、中午等休息时间。(3)严格控制噪声量、合理安排设备同步使用时间,确保噪声在85分贝以内。
3、防光污染对于工地来说,首先应合理安排施工,增加白昼施工人员,减少夜间作业时间;二是在不妨碍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控制灯光强度;三是控制光辐射方向,将灯光辐射方向朝向作业现场;四是严格控制高功率灯具的使用,做到现场施工作业停止时禁止使用。
4、控制废水、污水外流,做到按要求排放,及时申报和领取排污许可证。在工地大门口内应安装进出车辆清洗龙头,设置集水坑。地下室施工时应在地下室周边设排水沟、集水坑,所有工地的废水必须经过集水坑后排入城市废水管道,对集水坑要及时进行清理,保证工地中泥、砂、石、垃圾不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工地厕所应按要求砌筑化粪池,所有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职工食堂应做隔油池、防止废油等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七)、防火、防爆应急预案
1、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抢险小组到位,应急领导组织立即组织自救工作,并根据灾情做出上报和求助信号,说明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地点,燃烧(爆炸)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人员伤亡情况、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详细情况。当拨打119火警求助电话后,应指派专人到路口引导专业消防队,并协助消防队做好灭火工作。
2、当发生火灾时,应分析发生火灾的原因,并立即切断电源、气源,根据灾情、火灾的类别,做出抢救的具体安排。对易爆、易燃化学物品等应进行紧急疏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附表:各类火灾的灭火方案
火灾类别
易燃物类别
适用的灭火器材/灭火方法
注意事项
a类:固体物质火灾
棉、麻、纸、木材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与火源点保持足够距离
b类:液体和可溶的固体物质火灾
汽油、煤油、柴油、原油、油漆、甲醇、乙醇、沥青、电石、石蜡
一般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剂,二氧化碳适宜小范围油类火灾,泡沫用于扑救容器内的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酒精等醇类火灾要使用抗溶性泡沫。
砂土适宜扑救沥青和表面上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禁止使用高压支流水枪直接灭火,可以使用喷雾水枪扑救。
扑救时要保持足够距离。
c类:气体火灾
煤气、天然气、甲烷、氢气
先将气体输送阀门或管道关死,截断气源,断绝气体来源,进行冷却灭火可使用直流水枪或喷雾水枪,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
戴好防护用具,防止烫伤、中毒等。
d类:金属火灾
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等
一般用干砂掩埋
忌用水、泡沫及水性物质,也不能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干粉灭火剂。
e类:电火
棉、木材、气油、油漆
干粉灭火器、用干砂灭火
禁忌用水、泡沫剂水性物质
4、当发生火灾、爆炸时,项目应急疏散组织应及时疏散闲杂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5、人员疏散通道
(八)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
1、氧气、乙炔液化气及有毒气体泄漏时,应迅速将现场人员撤离到污染源上风处,并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出入,迅速切断火源、电源,想方设法堵住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当发生有毒气体泄漏时,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排除险情后,对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合格后再用。
2、酒精、乙二胺、丙酮等易燃液体泄漏时,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并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切断火源、电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露的液体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区域,小量泄漏时,可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四边用大量清水冲洗。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池。大量泄漏时,应构筑围堤或挖坑吸容,用泡沫覆盖,杜绝因蒸发而发生事故。
3、硫酸、盐酸等腐蚀化学品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进行隔离,不可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外泄硫酸、盐酸等进入城市排水管道,小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排入废水池;大量泄漏时,应构筑围堤或挖坑吸容。
四川东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民广场b座三层工程项目部
二o一五年三月六日
第7篇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为了在安全、优质、高效中满足市场需求,集团公司在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的同时,还建立了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工作的实效强化机制,作为一名下属公司的主管生产副经理,我在骄傲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想要得到不断的提升,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拿出解决方案,为此,我就多年来从事安全生产工作所发现的问题谈以下浅见: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督管理意识不强 。就公司现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分析来看,其监督管理意识不强的思想问题存在于其中,致使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频现,有的甚至直接导致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比如说,在安全生产工作过程中,管理者习惯性的、被动的、针对一些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即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才进行一系列的监督和管理,而没有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性的管理,引发这种行为的最终原因就是其监督管理超前意识不强,没有忧患意识,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在日常施工中工作负责人和安全监督人员对施工中的危险点考虑不周全,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利于总结、落实和完善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也使公司安全问题受到了严重威胁,从而引发一些安全生产事件。
二是监督管理过程中人员的监管力度不足、责任心不强。在生产工作中,安全监督行为的严谨程度,直接影响到安全是否到位,而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流程,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类客户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化,势必导致我们电力工作在生产、运行中的安全要求日趋复杂,我们也迫切需要更为先进的电力安全监督管理与之相配合。只有强调和巩固对各类生产、运行的监管内容的领会程度,才能提高监管人员自身对各种危险点发展的判断力,从而促进地电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措施的完善。
从目前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整体水平来看,其在整个管理监督过程中没有呈现出人对不断发展、充实的各类监管要求完全掌握的完整性和可扩充性的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了安全监督管理措施落实的不到位。比如说未监督到基层工作人员的对事故、事件的真实推演工作,没有进行精密的设计和构建,缺乏规范化的指导和设计并让所有的监管人员熟知其中的道理,也没有根据施工计划或在市场导向性的前提下,进行过监督和管理的深层推演,极大的不利于公司现行的安全生产,直接导致基层安全监督人员在履行监管职能时,无法准确判断事件的发展轨迹,更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制止基层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最终导致人身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是监督管理工作缺乏战略化。 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即安全生产缺乏战略化的全盘监督管理,没有做到360度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人对制度化的规范和制度上的规章的执行力,同时也导致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现象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在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督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思想上做好进一步的落实和完善战略化方案的准备,使电力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能够与安全生产要求相适应。
针对以上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只有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丰富安全生产的监察内容,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的监察力度,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我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进步。
二、优化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是强化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意识,对于目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来说是一种突破,尤其是针对公司目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来说,不仅要强化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监督管理超前意识,要将安全生产的监督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来,即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具体规定,使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与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结合,并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提升我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够从主观上引发注意并进行干预和纠正,最终保证安全、可靠,从而促进监督管理工作的完善。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针对公司当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缺乏对应贴切的、合理的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这一问题,急需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在完善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促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挥优势作用。在制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突出的体现规划、制定对应监管要求过程的优势,即针对目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供电需求,统计其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工作要求、标准要求等为基础,根据现阶段公司安全生产的具体情况来完善监督制度,从而体现出监管制度的严密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进一步保证公司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强化责任监督管理。在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和完善电力行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体现出人的责任意识,在整个管理的过程中突出这种责任意识,最终将会带动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完善。要明确责任,即将监督和管理工作这一责任的形式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这样就能使集体的责任层层具体分解,也能使得每一个监督和管理者能够重视自己的责任,这样就能更好的带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体现。当然在强化监督管理责任的同时,也要强化过程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责任意识,带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积极的、持续的、切合实际的工作态度,对安全生产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借以寻求一条科学的、完善的监督管理道路,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发挥优势作用,提升我们电力施工生产中的安全保障性,降低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用保障安全的行为,为集团公司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第8篇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所面临的新问题和解决措施
2002年底,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初步实现了网厂分开。在新的电力体制和市场环境下,如何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是各发电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1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
电力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力工业属于公用事业,电力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美、加等国相继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吸取美加停电事故的教训,认真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电力生产和输配电的安全。
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4-06-21,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不同是作为一个主体负责电网的安全,而是作为不同的市场主体,独自承担相应的安全义务,从此电力安全生产从制度上和组织上进入新的时期。2003-12-05,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电力安全工作的通知》,随后电监会组织制定了《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发电企业要认真领会和落实上述文件,积极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等,积极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三位一体贯标工作,从而更好地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
(1)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煤炭、石油等原料价格飞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国供电紧张形势仍在加剧。2004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六大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均比前一年出现大幅增长。
燃料价格的飞涨使电成本大幅上升,甚至造成发电企业经营亏本,保证煤炭供应已经成为电厂保证发电的头等大事。同时,煤炭质量很不稳定,不仅严重影响了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性,使锅炉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和厂用电率等指标上升,而且对安全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据不安全统计,2004年发电企业灭火和四管泄漏等锅炉事故大幅增加,约占全部发电事故的一半。
(2)电力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发电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使发电企业不得不面对如何处理安全生产和争取利润最大化的问题。由于电力是产供销一体化的商品,而且受地域的限制和输电通道的制约,差异化程度极小,电力商品的竞争只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而电力生产的安全与否将影响到机组经济指示的好坏,从而影响到企业成本的高低。因此,随着电力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发电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3搞好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措施
发电企业要想保持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发电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和用电需求增长的新形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全面加强生产、基建和多经系统的安全管理;以责任管理为中心,以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载体,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确保不发生各种恶性事故。
3.1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1)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开始,从上到下转变观念,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时刻将安全、效益、信誉和企业竞争力统一起来,在安全管理上要有统一的“大安全”意识,不论是领导还员工,不论是主业还是辅业,不论生产还是经营,不论是基建还是技改,在保证安全方面都应该具有统一的理念,并进行统筹安排。
当遇到矛盾时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效益、加快进度。不讲安全只追求效益,所取得的效益只能是眼前的效益,而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加倍地付出代价。
(2)发电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不仅要高度重视电力安全生产,建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有效管理机制,同时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加强安全生产。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在安全生产方面,要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关心和爱护企业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在坚持“四不放过”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减少人为的错误,合理减轻员工的压力,让广大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发电企业事业中去。
3.2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
在新的形势下和特点下,发电企业必须在继承原电力系统几十年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下,进一步加强和创新,采用科学管理来促进安全生产。
(1)坚持管理创新,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2)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转变。
(3)明确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缺位。要认真落实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把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逐一分解,把各项措施层层落实,并且要严明组织纪律,不断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4)建立事故预防责任制度,加大风险控制力度。
(5)推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三位一体贯标工作,建立新型的安全保障和管理体系。
(6)坚持进行双达标、创无渗漏工厂、创一流的工作,坚持开展机组竞赛等活动,通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进一步完善各类考评和竞赛办法,提高竞赛指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7)研究建立适合本企业电力建设和生产运行的技术监督体系,并制订出一套规范的技术监督与管理标准。
(8)加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研究和落实设备管理、部件管理的具体措施。
(9)加强运行管理水平,进行电厂运行参数的优化、各项生产技术流程的管理,实现无异常运行,消除人为误操作、消除误动。
(10)做好检修优化工作,开展状态检修,试行点检制度,确保检修质量和技改工程质量。
(11)针对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要加强燃煤供应、接卸和混配煤工作,落实确保燃煤库存和防止锅炉灭火事故发生的具体措施,防止因煤的问题影响机组发电。
3.3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安全生产
搞好安全生产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电力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大电网、大机组、高电压、高自动化的新阶段,发电企业要针对电力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瞄准电力科技发展的前沿,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
(1)通过对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技术、设备诊断与检修技术、机组的安全评定与延寿技术的研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用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集中仿真机培训。
(3)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p3程序、e_p合同管理程序等,提高检修、技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3.4抓好基建工作的各个方面
基建是发电厂安全生产的主要源头。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和调试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生产设备系统本质安全化水平的高低。
在基建中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到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降低造价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
(2)整个基建过程中要对设计选型、施工质量、材料供货、生产准备、调试试运等关键节点全面把关,不给今后的生产留下隐患;
(3)在投入生产过程中检验建设质量,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
(4)对基建原因造成的重大设备事故进行责任追溯,以促进建设单位、参建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
(5)做好投产前的人员培训工作,确保从基建到生产的平稳过渡。
3.5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每一个发电企业都应该抓紧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3个环节,加强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生产技能人才为主体的“三高”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和培训4项制度改革,建立全员岗位责任、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和教育培训体系四位一体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在安全生产的具体体现为:
(1)大力开展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训,要将专业培训制度化,不断提高职工的认识水平和业务技术素质,培养职工的忠诚和积极主动工作的精神,尽快培养一支好的管理、生产人员队伍;
(2)造就一批检修、维护的专业带头人,专业技术水平较高,且精通设备系统,在关键时刻能积极发挥作用;
(3)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全能值班员,日常能够保证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危急时刻能够保证人员、系统、公司财产减少损失;
(4)合理提高职工待遇,加大对生产骨干的奖励力度,从制度上保证技术人才待遇问题,要让最适合从事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的人才踏踏实实地留在最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岗位上,为企业做最大的贡献。
4结束语
目前,发电公司都面临着更加严峻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千方百计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有决心、有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使之成为发电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坚强后盾。
第9篇 谈对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本文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二)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三)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忱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工艺、工序安全责任书”、“现场作业安全手册”、“工艺、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又如,可在企业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和未遂事故,一定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让事故责任人及其相关人员受到应有的教育并从中汲取教训。
(四)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五)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10篇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电力生产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安全生产在电力企业中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新中国的电力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总结,已形成了一整套则规范的管理模式与制度,并且还在不断地探索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然而,电力生产事故仍时有发生,人员责任事故仍屡禁不止。
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系统帮助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方案,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并对各级和个人的安全生产目标实施动态管理和评估分析。
2、安全组织机构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系统实施对企业的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情况进行登记和管理。同事,系统对企业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管理。
3、安全生产投入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实现安全生产投入动态管理和使用效益评估分析。
4、 安全法规与制度管理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系统帮助企业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能够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帮助企业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高效的传达给从业人员。
帮助企业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4.2规章制度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及时、高效的传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危险点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4.3操作规程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通过系统快速、准确、高效的分发到相关岗位。
4.4评估管理
帮助企业每年定期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评估后的新版本资料能够准确的、及时传达给对应部门和相关人员。
4.5修订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4.6文件和档案管理
帮助企业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帮助企业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
5.1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帮助企业建立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安全培训和教育投入的效益。
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对企业的的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建档管理,对人员资格证书进行动态管理,对证书有效性进行动态预警。
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包括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的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以及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管理;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管理,以及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动态管理。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管理
帮助企业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帮助企业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安全文化建设管理
帮助企业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帮助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帮助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在坚持“重惩处”的同时,坚持“管理、伦理、法理”并重的人性化教育,实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公司领导深入班组,与一线职工座谈讨论,组织“车间一把手谈安全”、“我为企业安全献一计”等活动;工会组织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生产车间开展 “双无”(党员身边无违章、党员身边无事故)建功活动,实施异常、障碍“说清楚”和公示制度。帮助企业编写《安全文化手册》、《“三德”规范》,拍摄《心系安全 甘做卫士》录像片等手段,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构筑求真务实、争先创优、恪尽职守的工作风气和安全氛围,使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逐渐形成了全员抓安全的“大安全”格局。
6、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帮助企业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帮助企业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所有设备的基本情况及安全管理台账,保证其安全运行。帮助企业对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帮助企业编制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拆除、挪用或弃置、检维修、复原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①、以缺陷管理为中心加强设备管理。要应用好红外测温及成熟的在线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②、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合理安排输变配电设备检修计划,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设备检修管理,稳步推进输变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设备状态评估办法。
③、改善设备性能。增加和完善保证安全的技术手段,加快老旧变电站、输电线路的改造,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
④、加强监测与跟踪。对一时难以消除的设备隐患,加强监测和跟踪,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采取果断措施,不能存在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⑤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电网迎峰度夏、防洪、防汛等特殊时期保供电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电网设备各个时期的运行管理,对重要输电通道、枢纽变电站定期巡视,重点检查。
6.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管理
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等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实施动态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帮助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对组织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7、作业安全管理
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管理
帮助企业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7.2作业行为管理
帮助企业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虽然企业安全生产机制已比较健全,各级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滞后于安全生产的新形势,部分生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作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造成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倡“从我做起,决不违章”,营造创建“无违章企业”的良好氛围;坚持推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开展“三个明白、三个严格、一个视同”(即明白检修任务,明白危险点,明白安全防范措施;严格三大措施管理,严格查禁违章,严格责任追究;不明白工作任务、危险点和安全防范措施都视同违章)活动。
7.3警示标志管理
帮助企业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帮助企业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7.4相关方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帮助企业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帮助企业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线路施工、检修、急修的大部分工作由外包队伍所承担,部分外包队伍安全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人员技术素质低,流动大,违章作业习以为常。个别车间重用工、轻管理,甚至对未经安全技术培训就登杆干活的无证人员全然不知。为规范对外包工程和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建立了一个有效运转的管理机构,及时修订外包工程和临时工管理标准,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和“与正式职工同等管理”的原则,采取现场考评、安全教育和严管重罚相结合的方法,由安质部负责组织对施工单位的“三证”(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资质证书)进行审查;对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及施工现场负责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及安规考试;审查并建立外包工、临时工安全管理档案,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资质审查,施工单位凭《安全审查考核合格证》进场,施工现场负责人凭《安全考核上岗证》上岗。对重大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安全考评,对现场施工安全措施的优劣以及现场施工操作过程等进行安全评价、打分、记录,使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形成闭式循环,不断得到加强。
7.5变更管理
帮助企业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8.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
8.1隐患排查管理
帮助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人、机、环境及安全管理本质安全化进行量化评估,全面查找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对查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是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确保电网安全供电的重要措施。安全性评价“贵在真实,重在整改”。因此,电力企业要加大对查评问题的整改图谋,要结合大修、改造项目,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费用,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限期完成。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加强监视、采取措施,确保可控、在控。同时,要与春季、迎峰度夏、秋夏、冬季安全大检查相结合,并进行持续改进,实现动态、长效管理。
帮助企业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帮助企业隐患排查前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帮助企业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管理。
8.2隐患治理
帮助企业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8.3预测预警
帮助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9.危险点监控管理
9.1辨识与评估
帮助企业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点辨识与安全评估。
危险点的分类:危险点一般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静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大多是由于涉及不完善或制造和安装检修质量不良造成的,比较明显直观,不整改无法消除,并对施工作业产生长期影响。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多属动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一般不够明显,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的变化才出现。
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并重。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时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应该不断调整控制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危险点的变化规律及时加以捕捉,适时地准确进行控制。
9.2登记建档与备案
帮助企业当对确认的危险点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9.3在线监控与管理
帮助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危险点动态监控和预警体系,对危险点建立在线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企业运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
10职业健康管理
10.1职业健康管理
帮助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帮助企业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帮助企业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帮助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帮助企业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10.3职业危害申报
帮助企业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11应急管理与救援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11.2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实现企业预案的数字化管理,对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处置方案实现分类、分级管理。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管理
帮助企业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并实现物资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情况的动态管理,确保其完好、可靠。
11.4应急演练管理
帮助企业定制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制定演练计划并实施计划管理,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事故模拟仿真技术,开发和实现电力企业各类重大事故灾难的桌面推演,实现企业应急演练模式的变革,提高演练效果。
11.5事故处置与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辅助企业科学的启动相关级别的应急预案,生成相关应急方案,辅助企业科学的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降低事故的损失。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
12.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能够通过系统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对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进行记录管理。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后,系统帮助快速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查明的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归档管理。系统帮助事故调查组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对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进行管理,并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并归档。
帮助企业实施对事故和未遂要按照“事故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依据《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对照《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肃处理。倡导“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营造“从严要求,从严考核”的安全管理氛围。
13标准化考评管理
13.1绩效评定
帮助企业每年定期(如企业发生死亡事故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在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评定后生成正式文件,并可打印报送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13.2持续改进
帮助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对所有改进过程及文档进行记录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第11篇 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解决对策
近年来,某些煤矿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下面我就技术管理、区队管理、科室管理人员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存在问题
(一)技术管理上,虽然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等多种形式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管理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不善于动脑筋,现有知识跟不上形势,学习的上进性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工作安排上,系统思考不到位,标准低,使本来一次就能完成的工作要分多次完成,易形成安全隐患。
方案制定不合理,给施工造成麻烦,易形成安全隐患。比如:在17506里段,采二队回采时,遇见一断层,由于大小判断不准确,采用了补巷的办法,结果补时,施工困难,采时施工更困难,给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
部分区队技术员的技术管理不到位,工作面遇到问题,不是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而是汇报,看科室怎么办,只起到传话筒的作用。致使现场没有临时性的措施,影响安全生产。作业规程制订粗造,会审后,修改不到位。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性、针对性差。
(二)区队管理存在的问题:
正规循环率差,主要是机电事故的影响。由于机电维修人员的事前预防、检修作的不够,加之备用件不到位,一旦发生机电事故,影响时间就特别长。使采掘队的工人延长劳动时间,易产生疲劳,威胁安全生产。
交接班时间管理松懈,此时,对于工人,急于完成任务,或赶人车,易产生急噪情绪,工作质量差,对于班长、盯面安全员,早走的毛病普遍存在。因此说这时的工作面是安全管理的盲区,最容易发生事故。比如预备队2005年的4.15顶板事故就出在交接班时间。
莽撞人、粗心工人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一般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新工人初下井,心小(怕事),所以就特别小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丰富,操作的熟练,大部分人,心变大,敢放心大胆的干,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些阅历,变的更加细心。这时极少数人随着经验的丰富,操作的熟练易粗心蛮干,不是有这样一个规律:一般一个队受伤的老是那几个人。即莽撞人、粗心人。这些人是安全管理的重点。
3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