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
栏目

安全生产钢铁3篇

发布时间:2022-11-18 热度:50

安全生产钢铁

第1篇 钢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四个为零”(工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促进生产持续发展,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厂各级干部和员工以及来厂从事各种作业的外来单位或人员,都要遵守本制度,各部门、作业区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适应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则,并认真贯彻执行。

三、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每个员工都应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程和厂内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违反或不执行。

四、建立以厂长全面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实行全员安全自主管理。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第一责任,各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所负责的专业及分管的作业负有安全管理责任。

第二章 各级干部的安全职责

第一节厂长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政策、法令和集团公司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完成集团公司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任务时,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在审批生产建设计划的同时,审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时解决重大事故隐患和改善劳动条件,遇有特别危急情况,危及人身安全时,要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发生伤亡和其他事故。

三、厂长每月不少于两次分析研究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对重大问题做出相应决策或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四、经常对本单位的干部和职工进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针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五、按规定配备安全监督检查专职人员,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定期听取安全员的工作汇报,做出正确对策并检查督促,支持安全员的工作。

六、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厂长参与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对事故责任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并对事故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第二节党委书记的安全职责

一、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保证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积极支持行政领导在重大的或带全局性的安全工作问题上的决策,并保证决策的贯彻实施。

三、负责对党员进行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执行“安全第一”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列为评选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的条件之广。

四、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事故情节、责任大小,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五、督促所属各部门,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安全生产。

六、支持和指导团组织积极开展“青年岗”活动。

第三节分管生产、安全副厂长的安全职责

一、全面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认真执行“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任务时,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每天调度会安排生产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具体布置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避免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工作事故和其他事故。

二、经常布置、检查、督促安全员的工作。定期分析厂安全生产动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处理,由专人负责限期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应急防护措施,并监督贯彻落实。

三、在组织指挥生产时,对各方面提出的安全问题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不违章指挥。在组织处理生产事故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如急需排除事故恢复正常生产时,某些环节或作业需采取特殊措施方能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现场指挥,并落实可靠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

四、参加安全例会,教育各部门作业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指挥组织生产工作的首位,不违章指挥,并制止违章行为。

五、参加对重大事故的组织调查,制定防范措施,审查事故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并根据事故情况,追究责任,按章处理责任人员。

六、积极配合厂长分析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措施,协助落实。

七、会同专业技术人员扩审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节分管设备副厂长的安全职责

一、进行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要认真执行安全'三同时'的要求,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安排大、中修工程项目,要有计划地结合解决事故隐患和治理其他物理因素危害。

二、组织指挥设备检修和工程施工时,要督促施工检修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教育职工认真贯彻执行。

三、组织设备、电器、压力容器、吊具、工具等引发的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参加重大伤亡事故、重大生产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定期分析厂房、设备、压力容器、电器、行车、吊具的技术状况,布置或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安排、督促有关单位限期解决。厂、部无法解决的应书面报告集团公司和安全部门。

五、会同专业人员,审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节工会主席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贯彻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和《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网络,协助并督促作业区和班组搞好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

二、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先进经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劳动竞赛评比活动,积极培训班组长和工会小组长,提高全员素质。

三、积极支持行政领导在重大的安全工作问题上的决策,并监督、保证决策的贯彻实施。

四、参与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并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事故情节、责任大小,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五、检查督促员工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女职工“四期”劳动保护工作。完成集团公司工会、厂部领导交办的各项安全任务。

第六节团委书记的安全职责

一、根据青年特点,开展各种形式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知识,提高青年职工搞好安全生产、加强自我保护的自觉性。

二、建立以团的各级组织为领导的青工安全监督岗(哨),发挥广大青年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互助监督作用。

三、积极协助行政领导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完成集团公司团委、厂领导交办的各项安全工作任务。

第七节部长(助理)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和分厂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厂部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任务,排除应由本部门解决的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安全、可靠”。

二、每天布置任务、组织生产检修时,根据当天的生产检修实际情况具体布置保证安全的措施,并做好记录,要把安全工作贯穿到生产、检修的每个环节中,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自己不违章指挥,并制止别人违章作业。

三、每周要组织专业人员、作业长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其所用机械、工具、电气设备的防护信号、栏杆及联锁等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发现装置不灵、不全、不可靠的要及时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要报告厂部,未解决前,要采取临时、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四、要经常对作业区负责人和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组织各工种工人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抓好职工安全培训工作。

五、发生伤亡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厂领导和集团公司汇报,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参加事故调查,制定防范措施,对违章违纪人员严格按厂有关规定考核。

六、检查督促职工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女工“四期”保护工作。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

第八节作业长(副作业长)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贯彻厂、部规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厂、部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任务。排除应由本作业区负责解决的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安全、可靠”。

二、每天布置任务、组织生产时,必须根据当天的生产实际情况具体布置保证生产安全的措施,并做好记录。要把安全工作贯穿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去。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自己不违章指挥,并果断制止别人违章作业。

三、每周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所用设备、工具的防护栏、防护罩及联锁等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不灵、不可靠现象的要及时解决或报告有关部门解决,末解决前,要采取临时、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四、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组织各工种工人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制度。组织好班组安全活动,每月检查班组安全台账并签署意见。并负责对新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中的作业区教育,负责工伤伤愈复工、探亲、出差及调整工种后人员的安全教育。

五、发生工伤及伤亡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上报部领导及安全部门,积极组织抢救伤员,参加事故调查,查明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处罚肇事者,写出书面报告。

六、检查督促员工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女工“四期”保护工作。

第九节班组长的安全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厂、部、作业区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负第一位的责任。

二、熟悉本班组所用的设备、工具、电器的性能和技术状况,实行专人维护管理,每天班前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或采取临时、可靠的安全措施,同时报告作业区以确保安全。

三、熟知本班组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经常组织班组成员学习,严格执行规程,不违章指挥并及时制止违章;督促班组成员正确穿戴劳防用品,对劳防用品穿戴不齐者,有权停止其作业。

四、负责每天班前、班申和班后安全检查,根据生产任务、操作环境和人员思想、身体状况,具体布置安全注意事项,指定专人对离岗15天以上人员和新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五、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于各级领导的违章指挥都应立即提出劝告,劝阻无效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做好文字记录。如在处理重大生产事故过程中,某些环节或作业要采取特殊措施方可作业时,必须要有部级以上领导在场指挥并采取可靠防范措施后,方可作业,否则有权制止。

六、发生事故后要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作业区并如实反映事故情况,不得隐瞒。组织好抢救伤员工作。认真落实预防措施,对班组发生的事故险情和违章行为,做到“四不放过”和“百分之百”的处理。

七、负责组织每周班组安全活动日和安全检查,做好事故预案和安全活动记录,保管好安全活动台账。

第十节员工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节

一、按时上班,参加班前会,做好交接班工作,穿戴好劳防用品,检查本岗位的设备、电器、工具及安全装置,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二、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制度,不违章作业。必须做到:

1.知道本岗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安全上的薄弱环节及发生意外情况时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2.知道本人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制度和安全职责,并能熟练地操作。

3.知道本单位、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特点,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三、认真维护好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不得擅自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保持生产现场整齐有序,物流畅通。

四、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发现他人违章应及时劝阻,对于违章指挥,有权拒绝作业,并及时越级报告。在处理生产事故过程中,某些作业需采取特殊措施方可进行时,必须在班组长和其他干部的统一指挥下,做好可靠防范措施方可作业,否则不能作业。

五、在生产作业中,前后上下工序要互助配合,同事之间要相互关心,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发现生产设备、作业现场存在危及人身安全及造成财产损失的明显危害时,有权停止作业,立即报告。

六、发生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参加事故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不得隐瞒事故。

七、工作时要思想集中,精心操作,禁止在工作时间打闹、斗殴、干私活;禁止在危险区域内休息、闲谈,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

八、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格禁止无证操作特种设备。

第三章 附则

第一节安全检查制度

一、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四大法定节日,厂部组织安全大检查,督促各作业区认真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保卫,要害部门管理和易燃、易爆、电器、吊具的安全检查。

二、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防暑、防寒的季节性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整改或先采取临时、可靠的预防措施并限期落实整改措施,同时报告分管安全厂长。每月要组织不少于两次的安全文明生产检查。

三、机动部设备专业人员每月中旬对厂房建筑、工艺设备及其防护、信号装置等进行安全可靠性检查,发现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报告安全部门。

四、作业区班组每周迸行一次安全检查,根据“三定四不推”(即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个人不推班组、班组不推作业区、作业区不推厂、厂不推公司)的原则,及时解决。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厂、部有关领导。

五、岗位操作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安全防护、信号装置,每班都要进行逐项检查,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作业区采取措施,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停止操作。

六、各作业区作业长和班组长是当班生产、检修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当班必须认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处理。发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和事,应立即制止并做好记录。

第二节安全教育制度

一、安全教育有:厂部、作业区、班组(岗位)三级教育形式。

二、凡进厂的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教育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三、因各种原因离开操作岗位15天以上者,需要复工,都要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四、对调换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工种)的安全教育及安全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五、对特殊工种工人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换证工作。

六、经常组织员工收看安全电影、录像,剖析事故案例,防止重复性事故发生。

七、厂部每年分期分批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组织全员安全考试,参考率必须达98%以上。

第三节安全互保制度

一、员工在生产活动中,要结成互保对子,订立互保合同,报作业区批准。

二、互相督促对方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三、互相监督提醒对方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按操作规程作业。

四、发现不安全隐患应互相提醒,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五、互相检查包机设备及其防护信号装置和所用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发现对方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异常,应及时提醒,防止发生意外。

七、共同协助搞好交接班工作。如互保一方因事不在,另一方要和其他同志形成自然互保。

八、凡发生事故,互保对子应负连带责任。根据情节,给予应有的处分。

第四节工伤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制度

一、全部在册员工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均应按国家《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的规定执行。农民工、外包工、临时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按“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管理,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部门。

二、凡发生重伤、死亡或重大爆炸、火灾、中毒事故,当班作业长必须立即用电话向厂领导、调度室、工会、安全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事故现场未经安全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撤除。

三、发生工亡或其他恶性事故,厂部领导要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查清事实,分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防范措施,并于事故发生后5~7日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安全部门。

四、发生轻伤工伤事故,当班作业长应立即报告部门领导和公司安全部门,事故责任单位需在事故发生的24小时内填报“职工工伤事故报告表”送交集团公司安全部门。

五、发生重大险情事故,事故单位必须如实填写'重大险情事故登记表'报公司安全部门备查。

六、发生工伤事故和险情事故都必须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认真查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严肃处理肇事者。

第五节检修挂牌制度

一、检修挂牌是日常设备检修中确保人身、设备安全的一项重要防范措施。因此,各单位在检修时,必须执行检修挂牌制度,在相应的操作室、主电室实施挂牌检修。

二、挂牌区域的划分

1.加热炉区域在pl操作台挂牌。

2.轧机区域(从出炉夹送辊到风冷线辊道,包括下面1~10#风机)在p2操作台挂牌。

3.精整区域(从集卷到卸卷小车)在p3、p4操作台挂牌。

4.电修、运行车间在有关区域检修时,必须到相关区域挂牌。

5.液压系统在液压值班室挂牌。

三、检修中各类牌的划分

操作牌:绿底 黑字

检修牌:红底 黑字

送电牌:黄底 黑字

电修检修牌为粉红底黑字。

四、挂牌程序及方法

1.检修前,检修人必须先到相关的操作台登记,用检修牌换操作牌,并持操作牌到主电室与当班电工共同到电气柜前停电并进行核对,将操作牌挂在电源开关处,取走送电牌,方可进入现场检修。检修完毕,检修人持送电牌到主电室换回操作牌,并持操作牌到操作台换回检修牌,并进行检修完毕登记。电气柜无送电牌,当班电工严禁合闸送电,操作台人员严禁操作无操作牌设备。

2.多工种检修同一设备,挂牌顺序如下:操作台-电气柜-检修现场。检修完毕换牌顺序:检修现场-电气柜-操作台。第一检修人按第一条操作程序换牌,第二检修人先在相关操作台登记,然后持自己的检修牌到电气柜,用检修牌换走操作牌,方可进入现场检修。如第二检修人先结束检修,到电气柜用操作牌换回检修牌,并到相关操作台登记;如第一检修人先结束检修,则和第二检修人共同到电气柜,用送电牌换回第二检修人手中的操作牌,用操作牌换回电气柜上的第二检修人的检修牌,再到相关操作台换回自己的检修牌,将第二检修人的检修牌挂到相关操作台,并进行检修完毕登记。第二检修人持有送电牌,并核对电气柜处于停电状态时,再继续检修,检修完毕,按第一条检修挂牌程序进行。主电室换牌必须由值班电工负责,送电牌只允许换操作牌,值班电工必须坚守岗位。

3.各单位在检修前一定要严格执行停机后再进行检修的规定,先挂牌后检修,坚决制止边挂牌边检修或先检修后挂牌,甚至检修不挂牌的违章行为。

4.对挂牌要求,一张牌只限一个具体项目,检修结束后要立即收回本项目自己挂的牌,防止拿错牌。

5.检修一但结束,各操作台及当班作业长要严密观察并认真检查,以防检修后突发的各类事故苗头。

五、检修结束,各单位要取回自己所挂的牌,防止漏拿或拿错牌,各操作台及当班作业长开机前,要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开机。

六、pl、p2操作室,液压站要妥善保管好检修登记本,任何人不得在登记本上乱画和撕毁,使用完要立即向安全部门报告。

七、检修结束,挂牌人未及时取走检修牌,造成的停机工时由责任单位承担。

八、因生产和检修确需停电挂牌,而电工当班脱岗造成停机时间,由责任人单位承担。

第六节禁火区动火制度

一、凡生产、储存、使用下列物资的仓库、液压站、润滑站、设备罐体、管道及周围10米的区域列为禁火区:

1.易燃易爆液体:苯、汽油、柴油、煤油、重油、油漆、香蕉水、石油液化气等。

2,易燃易爆气体:煤气、乙炔气等。

3.易燃气体:氧气、氯气等。

4.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

5.凡按规定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的其他危险品。

二、凡在禁火区域内动明火或进行容易产生火花的作业,必须先办理动火许可证。

三、动火类别和办理动火许可证手续:动火类别分一类动火和二类动火两种。

1.一类动火:凡在生产、贮存、输送汽油、煤气、柴油、油漆、稀油、液氨、氧气、氢气、氯气、氨气、乙炔气等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罐体、主管道、贮柜、贮槽等本体及联通的管道上动火均属一类动火,应由动火单位的动火负责人报请厂部,由厂部向集团公司安全处、公安处申请,经批准落实安全措施后,由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门签发动火许可证后方可动火。

2.二类动火:凡在生产、贮存、输送上述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的罐体、主管道、贮柜、贮槽本体周围10米内区域以及从主管道通向各车间的文管道上动火均属二类动火。二类动火应由动火单位的动火负责人报请厂部,由安全员、保卫干事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后,签发动火许可证,经厂部领导批准后方可动火。

四、办理动火证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提出切实可靠的具体安全防范措施,需要取样分析的,要在动火前半小时内处理完毕,一类动火项自在动火结束前要保留样品。

五、动火现场发生意外紧急情况,如排气管道和设备泄漏破裂等影响动火安全时,动火负责人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员停止动火,待恢复正常,取样合格,经安全部门批准后方能继续动火。

六、动火许可证由所在单位办理,安全防护措施由施工单位负责予以落实,不办理动火许可证,严禁动火。

七、动火执行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必须在动火前将动火许可证交给动火所在单位负责人,安全员、保卫干事查验后签名,检查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并指定专人负责监护。

八、每次动火前,动火负责人必须对动火执行人员交代清楚安全注意事项。动火执行人员要清楚动火许可证上所提的安全措施是否切实可靠,否则有权拒绝动火,其他人员也有权对违_火规定的动火加以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追究责任。

九、动火执行人员要随身携带动火许可证,以备接受检查,严禁动火证转借、涂改和更改动火地点。

第七节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一、消防器材应放置在醒目、干燥和取用方便的地方。

二、消防器材实行“定人、定位、定岗、定责”和入箱管理。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保持清洁有效。

三、消防器材只能用于火灾扑救,严禁任何人私自动用或用于与消防无关的方面,违者除赔偿器材损失外,视情节按有关规定处罚。

四、消防器材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失,除照价赔偿外,另按有关规定处罚。

五、消防器材用于火灾扑救后,应及时更换。因长期使用造成损坏的,由所在单位书面报综合部,经核实后,予以更换补充。

第2篇 钢铁安全生产事故控制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人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因此,安全需要便成了人们的第一需要。

根据历史事故统计分析,钢铁企业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主要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煤气中毒事故等几大类。事故的发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装备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增进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技术素质、完善安全制度、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机制、采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来避免钢铁企业事故发生成为必然。

1. 事故发生的机理与控制方法

1.1. 事故发生的机理

要想保证安全生产,控制事故首要的是要了解触发事故的原因。我们知道,由于事故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它所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为原因、物质原因、环境原因等等。根据生产事故统计调查得知,在事故发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制约这两种因素的管理原因。。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中,重点要素是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重点要素则是设备、设施缺陷。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交而发生的。即人的不安全行为触发了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由于管理控制缺陷造成的。管理原因制约着人、物、原因,只要管理控制措施上存在着缺陷就会促成人为或物质因素的存在,引起事故的发生。所以,错综复杂的事故从本质上分析离不开这几种原因,而能够制约这几种原因的则是管理原因。

1.2. 事故控制方法

至此,我们知道了事故的发生,物的因素是产生事故的基础条件,物存在着不安全状态如遇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触发就会造成事故,在人一物体系中,人一物是相互影响,相互干扰,互为条件的。根据事故交叉模式理论,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交叉,就出现了控制事故的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人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而且受作业环境的影响(这是工效学观点)。另一观点是事故的原因是物质条件(机器、工具加工方法等)的设计,不具有本质安全化,遇到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即在个人出现失误与疏忽时,要求设计具有人身故障自动安全保险性能。这两种方法并非互不适应,只是侧重点不同,控制措施的制订不可片面地偏向一方,控制事故必须是全面地、全方位地系统控制人和物危险因素。

1.3. 控制事故的一般方法和优选次序

(1) 消除机械设备、加工方法、材料或厂房结构中的危险因素。

(2) 用封闭或防护手段控制危险出现之处。事故的产生是能量失去约束失散而造成的。在能量易蓄积、变化以及可能与人接触的部位,采用封闭或防护手段,如压力容器安全阀、传动轴装安全罩、吊车吊钩极限装置等等。安全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求控制安全装置在使用中保持可靠性。

(3) 严格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4) 强化安全教育,开展危险预知训练,提高人的安全技能,减少人为失误。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钢铁企业安全生产

完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制度化、法制化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关键是严格管理,从严治厂,依法治厂,采用培训先行,依法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发展观的方式。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从建立健全企业的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这一基础工作抓起。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上,根据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在及时修订完善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上下功夫,实现生产有章程、管理有制度、作业有标准。同时采取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它是一种安全技术措施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检验安全目标实施、管理方法落实的安全管理措施,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为了保障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具体方案如下:

1) 创新安全管理制度, 筑牢体制防线,这又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a) 强化队伍建设, 完善监管机构;

b)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c) 创新安全检查模式, 完善监控体系“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d) 完善安全预警体系, 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

2) 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建立规范、高效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3) 坚持教育优先,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 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落实各项安全工作

5)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

3. 建立钢铁企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近年来,国内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重大、特大事故,特别是一次死亡几十人的事故呈现上升趋势。事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或《事故应急预案》未规范化、程序化,执行不力,导致事故扩大,人员伤亡增加。

3.1. 《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预案》是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针对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处理紧急事故的程序、方法和步骤,它主要包括人员组成、事故现场组织、内外联系、人员抢救疏散、救护知识等,目的是控制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职业安全健康审核规范》中明确要求,企业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时,必须对潜在重大安全事故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并做到全员熟练掌握。

3.2. 钢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种类

根据历史事故统计分析,钢铁企业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主要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煤气中毒事故等几大类。在《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过程中,要充分调查本企业潜在的或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根据不同的事故制订不同的《事故应急预案》,宁全勿缺。

3.3. 《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步骤

《事故应急预案》在制定程序步骤时,应本着简单、明了、易掌握的原则,明确地告诉职工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如何去做。

3.4. 《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急设备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还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需要不同,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并且每年对应急设备至少检测一次,确保应急设备的性能良好。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投人使用。

3.5. 现场救护常识

通常安全事故发生后,会或多或少出现人员伤亡。如果救援人员不具备一定的救护知识,凭一时之勇,反而会扩大事故。所以在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增加现场救护常识的内容,并通过不断培训,做到全员掌握。救护常识的制定要结合事故性质和造成的危害而定。

4. 钢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作,它具有保障员工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重要性意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它不仅包括安全宣传、文艺活动、管理、教育、经济等软手段的建设,还包括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设备等硬技术的建设因此,在企业基层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是对职工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的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深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强化安全管理,控制事故,才能增强钢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竟争力。

第3篇 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人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人们越来越希望自己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因此,安全需要便成了人们的第一需要。

根据历史事故统计分析,钢铁企业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主要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煤气中毒事故等几大类。事故的发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装备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增进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技术素质、完善安全制度、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机制、采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来避免钢铁企业事故发生成为必然。

1. 事故发生的机理与控制方法

1.1. 事故发生的机理

要想保证安全生产,控制事故首要的是要了解触发事故的原因。我们知道,由于事故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它所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为原因、物质原因、环境原因等等。根据生产事故统计调查得知,在事故发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制约这两种因素的管理原因。。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中,重点要素是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重点要素则是设备、设施缺陷。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交而发生的。即人的不安全行为触发了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由于管理控制缺陷造成的。管理原因制约着人、物、原因,只要管理控制措施上存在着缺陷就会促成人为或物质因素的存在,引起事故的发生。所以,错综复杂的事故从本质上分析离不开这几种原因,而能够制约这几种原因的则是管理原因。

1.2. 事故控制方法

至此,我们知道了事故的发生,物的因素是产生事故的基础条件,物存在着不安全状态如遇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触发就会造成事故,在人一物体系中,人一物是相互影响,相互干扰,互为条件的。根据事故交叉模式理论,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交叉,就出现了控制事故的两种极端的观点:一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忽略了人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而且受作业环境的影响(这是工效学观点)。另一观点是事故的原因是物质条件(机器、工具加工方法等)的设计,不具有本质安全化,遇到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即在个人出现失误与疏忽时,要求设计具有人身故障自动安全保险性能。这两种方法并非互不适应,只是侧重点不同,控制措施的制订不可片面地偏向一方,控制事故必须是全面地、全方位地系统控制人和物危险因素。

1.3. 控制事故的一般方法和优选次序

(1) 消除机械设备、加工方法、材料或厂房结构中的危险因素。

(2) 用封闭或防护手段控制危险出现之处。事故的产生是能量失去约束失散而造成的。在能量易蓄积、变化以及可能与人接触的部位,采用封闭或防护手段,如压力容器安全阀、传动轴装安全罩、吊车吊钩极限装置等等。安全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求控制安全装置在使用中保持可靠性。

(3) 严格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4) 强化安全教育,开展危险预知训练,提高人的安全技能,减少人为失误。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钢铁企业安全生产

完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制度化、法制化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关键是严格管理,从严治厂,依法治厂,采用培训先行,依法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发展观的方式。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从建立健全企业的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这一基础工作抓起。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上,根据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在及时修订完善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上下功夫,实现生产有章程、管理有制度、作业有标准。同时采取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它是一种安全技术措施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检验安全目标实施、管理方法落实的安全管理措施,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为了保障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具体方案如下:

1) 创新安全管理制度, 筑牢体制防线,这又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a) 强化队伍建设, 完善监管机构;

b)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c) 创新安全检查模式, 完善监控体系“ 隐患险于明火, 防范胜于救灾”;

d) 完善安全预警体系, 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

2) 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建立规范、高效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3) 坚持教育优先,不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 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落实各项安全工作

5)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本质安全化水平

3. 建立钢铁企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近年来,国内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重大、特大事故,特别是一次死亡几十人的事故呈现上升趋势。事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或《事故应急预案》未规范化、程序化,执行不力,导致事故扩大,人员伤亡增加。

3.1. 《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预案》是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针对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处理紧急事故的程序、方法和步骤,它主要包括人员组成、事故现场组织、内外联系、人员抢救疏散、救护知识等,目的是控制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职业安全健康审核规范》中明确要求,企业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时,必须对潜在重大安全事故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并做到全员熟练掌握。

3.2. 钢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种类

根据历史事故统计分析,钢铁企业潜在的重大安全事故主要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煤气中毒事故等几大类。在《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过程中,要充分调查本企业潜在的或曾发生过的重大事故,根据不同的事故制订不同的《事故应急预案》,宁全勿缺。

3.3. 《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步骤

《事故应急预案》在制定程序步骤时,应本着简单、明了、易掌握的原则,明确地告诉职工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如何去做。

3.4. 《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急设备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还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需要不同,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并且每年对应急设备至少检测一次,确保应急设备的性能良好。一旦发生事故,立即投人使用。

3.5. 现场救护常识

通常安全事故发生后,会或多或少出现人员伤亡。如果救援人员不具备一定的救护知识,凭一时之勇,反而会扩大事故。所以在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增加现场救护常识的内容,并通过不断培训,做到全员掌握。救护常识的制定要结合事故性质和造成的危害而定。

4. 钢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作,它具有保障员工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重要性意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它不仅包括安全宣传、文艺活动、管理、教育、经济等软手段的建设,还包括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设备等硬技术的建设因此,在企业基层搞好安全文化建设,是对职工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的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深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强化安全管理,控制事故,才能增强钢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竟争力。

《安全生产钢铁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