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建筑安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按照省建设厅豫建[2004]8号文,“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全省建设系统建立安全事故急救援预案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做好本公司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有助于做好事先防范,快速反应,组织有效的救援,达到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和危害的目的,结合本公司的情况,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分工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2、应急救援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县政府,建设局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通知,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组织、协调应急反应行动,实施预案过程中所采取应急救援处理措施,并定期组织公司内部进行应急救援的演练工作。
3、应急救援的分工
①应急救援领导办公室
建筑工程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办公室负责日常运作,办公室设在公司。
保证与建设局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及时联系,传达信息收集整理事故档案资料,并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②公司安全科
负责及时将安全生产事故及有关信息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规模,请示公司及建设局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否启动事故救援预案,并根据批示组织有关人员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事故排除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安全鉴定,事故调查取证,快速修复等工作。
③工程项目部
充分发挥人员及机械的优势,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力机械设备对事故现场开展危险排除,应急加固,快速修复和重建工作。并配全本公司组织定期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二、保障措施
1、安保科室,工程项目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有关知识的宣传,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本公司干部及职工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重要性认识,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2、确保人员、机械设备力量,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基本力量进行检查摸底,组织对主要施工抢险、管理人员、担负事故发生现场的工程设施抢险和安全保障工作。
3、设备、技术、物质保障要加强对涉及设备,技术物质的配备、储备和协调,拿出具体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台帐。
4、组织培训,各科室、项目部要对各自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基本力量的骨干人员,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采取各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
5、与县医院应急救室取得联系,确保急救120急时赶赴事故现场。
三、应急救援设备器材
1、挖掘机2台。
2、装戴机2台。
3、发电机2台。
4、吊车2台。
5、污水泵2台。
6、运输车辆10台。
7、投入人力80人。
第2篇 以人为本抓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首先要“识人”,即认识人的重要性。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这是人本管理与“物”为中心的管理最大的区别。人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源泉,而其它资源(如机器、技术、资本)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在施工企业的各种管理主题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疑是一个重要主题。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是人。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企业人有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分。这里的管理主体指的是具备了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拥有了相应的权威和权力、从事管理活动的人或者人的集合。而管理客体则是指领受管理的人。对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分别进行研究和区别对待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管理主体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成因归之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存在还有深一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管理工作者没有发现和认识这些现象的危害,没有就消除和控制这些危害作出正确的决策或没有全面执行所作出的决策。因此,可以说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的失误。管理的失误则往往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有关。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管理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这就要求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者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一个合格的工程管理者除必须具备一定工程技术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素质以外,还要对安全科学有深刻的认识。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管理主体掌握一般性管理工作的理论,遵循这些规律和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就能够更加科学而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各种资源,正确而全面地利用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控制来自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劳动者的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
2、管理客体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起着极大的反制作用
作为管理客体的人是接受管理指令的第一对象。认识这一点,标志着企业开始迈向人本管理。人作为管理客体,从来不是消极地领受管理主体的作用、影响和管理指令,而表现出主动或被动、全部或部分遵从管理主体的要求,甚至可以漠视或抵制管理主体的管理指令。近些年,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打力量。据统计,农民工中初中文化以下文化水平的占60-70%,其综合素质不够,工作中容易走极端。他们行为常常是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很多时候为了发泄对管理者的不满,违章作业,故意损坏机器、支架、护栏等,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他们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起着极大的反制作用。
3、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
业主或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工作环境、行为规范以及一系列外部奖励、惩罚形式,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其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便有效地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系统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励人”。换言之,就是企业和管理者通过施加外部刺激,对员工行为背后的动机产生作用,使员工按照组织希望的方式采取行动,从而达到个人努力与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一致和统一。总而言之,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保证各部门员工所实施的行为符合规定,从而要使员工采取企业所希望的行为。
激励应该是一个完善的三级激励机制体系,即业主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激励,施工单位对其员工的激励,还有社会舆论对整个项目的监督。例如,业主对施工项目部实行团队激励计划,如对其投资项目提出更高的安全标准;也可对安全生产达到标准的施工项目部给予一定的奖励;若是多标段项目则可以在全线掀起“安全生产大比拼”竞赛活动,不定时地组织专家进行安全检查并评分排名,对有安全隐患的项目部进行批评或采用相应的强制措施进行处罚并要求其整改,这样就可使各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自检,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而在施工单位内部激励方面,设置施工安全奖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但是奖金的发放时要注意不能一视同仁,在奖金发放时机的选择上要科学、合理,以月或者季度作为发放单位有时可能比在项目完工后再发放奖金更具有激励作用。同样施工单位可以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等竞赛活动,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此外,采取工作丰富化,对员工特别是对待一线工人(大部分为民工)采取精神和物质综合激励等措施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虽然现在社会上很关心民工,但是施工单位对其重视程度显然不够。施工单位应该意识到一线工人(大部分为民工)的行为可能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做好一线工人的激励工作就非常重要。提高收入,改善环境,在生活给予多些照顾和关心往往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激励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激励方案和激励措施的运用,必须随组织目标的不断调整、组织环境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如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社会舆论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要向公众通报安全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及时通报。此外,职能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这样一来对相关单位所产生的负激励作用就会大大加强。
只有对影响员工行为的激励制度进行仔细地研究和设计并成功运行,才能调动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员工所采取的行动不偏离组织的目标。在完善的激励机制下,员工会以更饱满的姿态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
4、培训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建筑施工企业要转变传统思维,不能再将人当作成本,而应该把人看成是资本。按照舒尔茨和贝克尔在上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同样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人本原理中的“育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而不能称其人力资本。因为员工未受教育,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可言。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减少→较高的产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良性循环。
目前,在建筑施工行业里国家(政府)本应作为人力资本的第一投资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培训仅限于特种作业人员。而施工企业第一线的占绝大多数的生产工人,基本上民工组成;未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文化素质低,不具备相应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施工企业作为人力资本的第二投资人及其利润的受益者,首先要将安全教育纳入企业全员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编制符合培训对象的培训目的的教材,做好各级有关业务部门培训工作,对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第一线的生产工人进行再投资;其次要指导各项目经理部履行国家有关法规、落实地方及企业安全管理规定与制度,培养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最后要在企业形成崇尚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的风气,克服侥幸心理,杜绝冒险蛮干,倡导“安全是福、违章是祸”、“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等思想,使尊章守纪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实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人与责任人,同时也是人力资本利润的直接受益者。所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有责任履行国家有关法规、落实地方及企业安全管理规定与制度,结合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例如,在项目部设置安全教育宣传栏,注意宣传的内容要多样化,更新的周期不要过长;项目部在每道工序之前除了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外,还要坚持对其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则必须成为人力资本的第三投资人,根据政府与企业的安全生产规定与目标,制定切合工程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架构,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落实,从而达到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5、实现有效沟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人本原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即“通人”。每个组织内部,每一个施工企业及施工队伍都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人员之间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保证。
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例如,三级安全教育。它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各级员工所需要的信息,以及探查他们对其本身工作及施工现场环境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各级员工知晓企业及项目经理部正在进行哪些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并让员工参与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决策。在这过程中,管理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包含着沟通,因此对安全管理者来说,有效沟通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存在失真的可能性,那么管理者要利用各种技巧克服沟通障碍。
在上行沟通中,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康、畅通的安全投诉机制,培养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然后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人员对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上级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来消除当前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做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员工直接坦白地向上级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使他们在紧张的情绪和所受压力上获得一种解脱。在这过程中,管理者要积极倾听,不时地运用反馈,在遇到情绪波动的时候要注意自我抑制,最好暂停进一步的沟通直到恢复平静。总之要尽量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在下行沟通中,通常是由安全员传到各施工班组、生产工人。实现有效的下行沟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班前会制度,言简意赅地向施工班组、生产工人传达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规程、措施及知识,这有助于管理阶层的决策和控制,并减少违章现象的产生与安全隐患的出现。
在平行沟通中,多数是指工地专职安全员与施工员之间的沟通、施工班组长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能减少冲突,使各工序之间、各工种之间在工作上能密切配合,防止意外事故的产生。为了增进友谊,实现有效沟通,项目经理部要尽量多组织一些文娱活动,培训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而在非正式沟通中,由于它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弥补了正式沟通的不足,并且带有一种随意性和灵活性,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方法,因此它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在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把握分寸,适时将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规程、措施、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对方;同时,相互交流思想,减少心理上的隔阂,了解和掌握他们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将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与落实。当然,这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要提升自我竞争力,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必须需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人本管理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在运用中它主要体现在如何识人、励人、育人和通人。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识人是关键,励人是前提,育人是基础,通人是保证,它们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在实践中,运用人本原理指导我们的工作,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共同实现。
第3篇 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评价与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运行机制,突出政策方针在行业安全生产上的引导作用,发挥专业协会在安全生产上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我国与国际间的建筑安全工作交流,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和提高安全生产的监管水平,加快建筑安全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大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建设,狠抓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积极建立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积极推行建筑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努力实现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目标,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建筑安全技术进步和安全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施工伤亡事故逐年下降,重大伤亡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开创了建筑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加快建筑业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1)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体系日臻完善,制度建设取得成效。近几年来,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走出了依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部下发文件的行政监管模式,相继颁布实施了《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定,1998年《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标志着建筑安全管理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同时促进了一批配套的行政、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颁布实施,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市、自治区)也结合本地安全生产形势,相继出台了针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一些地方性法律、政府规定、行业规程、规章。全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依法管理建筑安全生产的局面初步形成。
(2)加快了安全生产技术法规建设的速度。《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各项技术法规的出台,《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和规范相继颁布,还有一批标准、规范正在待批或修订中。这些标准、规范的颁布实施,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的地方性技术标准、规定,完善和充实了行业安全管理的技术法规体系,适应了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形势要求,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由过去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的模式的转变。
2、坚持依法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规范了政府行政的行为和程序,促进了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建设部于2002年发布了《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建设部安全生产制度》和《建设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中应当建立防范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责任制度,各地也据以出台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规定,有的地区还制定了《建设系统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导预案》,加大了监管力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有关涉及建设安全的项目审批、审批后的督查、安全生产监督和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国家加大了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对企业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并把企业评优、工程招投标、企业资质年审等工作环节同安全生产相挂钩,促使企业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不敢稍有懈怠。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安全检查机制,建设部和全建工会联合组织的两年一次的全国建筑安全检查已经坚持了10年。实践证明,联合检查是体现安全生产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3、建筑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体制已基本形成
(1)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是政府管理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全国安全监督网络已经形成,目前已有20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省级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1706个市(县、区)设立了安全监督机构,共有安全监督人员8776多人。由于这些机构的严格监管和安全监督人员的辛勤工作,从而保证了全行业的安全生产,使之成为政府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2)施工企业的安全保证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全国建筑行业按照建设部的要求,借鉴上海市关于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经验,在推进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各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及经验,都把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当作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重心,由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体现了职责分明、系统完备、重点突出、封闭管理的原则,建立起了完备的文件、资料体系这些基本要求和内容,强调全过程控制,坚持开展检查、验收和体系审核,职责权限明确,资源配置合理,有序有效地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因而对改变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面貌,提高行业的安全监管水平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和企业安全文化取得了明显效果自上海市首创开展文明工地活动之后,建设部于1996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创建文明工地现场会,并向全国印发了《关于学习推广上海文明工地活动经验的通知》,号召全国各地学习上海经验,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以人为本,以施工现场安全达标为核心的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有利于事故的预防工作,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全面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展示建筑业形象的文明窗口,提高了建筑行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促进了安全技术装备率快速上升,各地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防护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管理和安全科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施工人员作业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昔日以'脏、乱、差、野'为基本特征的建筑工地现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建筑施工开始由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投入型向管理效益型转变;由传统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文明工地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安全文化内涵逐步延伸,创建活动由大、中城市逐渐向市(县、镇)所在地拓展,由高资质企业向所有企业覆盖,由单体工程文明施工向群体工程和文明施工小区延伸,争创文明工地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成为建筑业一项长期的管理目标,正向全面、纵深和长效管理的目标稳步推进。
5、推动科技进步,加大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力度
这几年,通过建立安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科技投入,结合建筑安全生产实际,研究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中的安全程序、预警装置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国推广了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建筑施工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如:深基坑施工选用了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土层锚杆等一批安全、经济、快捷的支护方法;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推广使用了整体提升脚手架;在项目管理中大力推广应用电子监控,对危险性大的起重机械上实行电脑控制,要求施工现场实行临时用电标准化,采用漏电保护器、电焊机故障保护器、密目式安全网等安全性能较好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工具、新设备、新用品。同时,加大了对危险性大的生产工艺、设备的限制、淘汰和禁用的力度,如限制人工扩孔桩的应用范围,淘汰简易龙门架、井架提升机,禁止使用无安全保险和限位装置的简易塔式起重机等,从而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确保了安全生产。
6、依靠信息化管理、科学研究发展安全生产
为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防护科技含量,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十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十五'科技规划纲要》要求,建设部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努力提高全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是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逐步得到应用和开发。建设部建立了重大事故快报系统,实行了事故信息化管理,有的地区还开发了安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开发应用了安全监督管理软件,建筑施工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控制能力,逐步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目标。二是结合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设部已将建设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研究;建筑安全基础数据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建筑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等6项建筑安全生产研究课题纳入《建设部2001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并组织有关单位实施攻关。这些课题完成后,将填补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空白,其开始实施后将对全行业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7、积极推进建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自1998年3月1日《建筑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建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按照建设部《关于印发〈施工现场工伤保险试点工作研讨纪要〉的通知》(建监安[1997]17号)和《关于加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3]107号的要求,依法加强了对本地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引导本地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目前全国已普遍开展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从而对保障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8、加强了国际间建筑安全合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筑企业的境外业务量急骤增加,针对这一新形势,建设部制定了《关于对外承包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处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后,成为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业务交流活动日渐增多。国际劳工组织也多次组织专家来我国进行建筑安全考察,组织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赴欧美、日本等国学习、交流和考察。2003年3月成功在北京举办了'亚太地区施工安全与卫生协会(组织)第三届年会',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各省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安全主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督站、建筑施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关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建筑安全国际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提高了我国在组织中的声望和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加强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建立起了安全生产执法监督队伍,在全国建筑行业开展了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使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观,减少了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全行业思想观念的落后和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滞后等原因,使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更是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目前《建筑法》虽已实施了五年多,但与之配套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仍未出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不齐全,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于建筑安全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较易引发行政处罚纠纷。
2、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同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的队伍的扩大及队伍素质不高的现状无法适应,难以有深度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决策、执行与监督分立,相对集中执法权等改革的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安全监管法规,进一步调整监管体制,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
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安全管理的关键在落实责任,层层推行责任制,但一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力;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措施不坚决,执法不严。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有的企业没有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工作不落实,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4、建筑安全技术科研工作滞后。建筑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还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同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尚不同步,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工作薄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建筑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
5、建筑市场的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一些业主不按照建设程序办事,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违法肢解分包工程,随意压低工程造价,强压施工单位赶工期,恶意拖欠工程款和由总承包单位指定分包单位;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尤其是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因安全设施、设备的费用被压掉,在安全投入上、措施落实等方面都得不到资金保证,因此,导致事故频发;工程建设中一些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不执行强制性标准等等都滋生着安全隐患。
6、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高资质企业和低资质企业之间、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之间、国有、股份、个体等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不规范,不同形式、规模的企业间的安全生产意识、管理模式、安全投入、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差距也很大。由于不同等级的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因而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安全制度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安全管理适应市场机制转变等一系列深层次管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力度和深度,也直接影响、制约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淡漠,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管理十分薄弱,职工素质普遍较低,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加之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有些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安全纪律的现象十分突出,成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根源。
7、安全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建设仍须加强。目前全国建设系统的安全监管力量与建设形势要求相比,仍相当薄弱,尚未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权威的、高效的、专业化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有近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设立安全监督机构,组建安全监督队伍,已建立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其规格、职能、人员编制、经费渠道和监督执法手段各不相同,绝大多数地方的工作经费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了安全监督工作的执行。安全监督机构普遍存在着法律定位不一、职责范围不明、隶属关系不清、监督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紧缺、人员素质偏低、经费匮乏、监督手段落后等问题;一些机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常常是避重就轻,有的甚至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对国家有关规定置若罔闻,明知故犯,袒护违法行为,致使事故一再发生。
8、建筑安全交叉管理问题突出。由于政府机构多次改革,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交替,造成政府部门管理安全的职能交叉,多方插手,多头管理和处罚的现象比较多见,致使企业在同一安全事故上,同时受到来自几个政府部门、机构的不同标准、要求的监督和管理,企业的意见和压力很大。
三、当前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在近20年内再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对我们做好工程建设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是为提高深化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一方面要看到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还一些管理漏洞,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也应当是看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是高度重视的,针对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是积极有效的,安全监督机构作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完善,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流,绝不能对安全生产的主流视而不见,否则,就会只看到问题和不足的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出现偏差。当前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一贯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新一届政府组建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指示,强调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生产当作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近年来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向好转。
(2)安全生产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各级政府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逐步建立了安全监督长效管理机制,树立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思想观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从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深层次上抓落实。
(3)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主体法律已颁布实施,再加上《建筑法》及国家、部门和地方一系列安全生产的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尊重人权、重视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基本要求,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4)国际间的安全合作与交流增多。在今后几年里,我国建筑业工程建设的高潮还要持续一段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要面临着国内建筑市场国际化,国内建筑企业要与国际著名承包商在人才和技术上进行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国际间的安全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我国的安全管理制度借鉴国外通行作法,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符合市场经济的政府安全生产的监督体制,有利于加快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之后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优化,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总体水平的提高。
(5)我国的建筑企业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安全技术进步和安全科学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好的企业,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6)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这几年,加快了建筑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建设的速度,安全监督机构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安全专业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安全生产的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安全检查工作已形成了制度化,持续深入的开展了多发性事故的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推行了建筑施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也有了规范性的程序和标准。
2、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前已述及,尽管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下一步搞好安全生产也有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形势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分析,到2020年,中国因工死亡人数将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倍。作为安全事故多发行业的建筑业,在今后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总量的增加,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还有许多工作要作,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1)当前建设系统安全形势严峻,建筑施工重大事故有上升趋势。2001年全国发生四级以上重大伤亡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全国伤亡事故绝对值有所上升,全年发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3年上半年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582人、重伤68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4.5%和20.7%。另外,有些失修失养的建筑也存在安全隐患。当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比较好的地区和资质等级高的企业在最近以来发生的事故明显增多,自开展多发性事故专项治理以来,施工坍塌、高处坠落、塔吊倒塌、房屋拆除倒塌等事故仍处在多发期,建筑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2)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已经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和行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建筑业特别是施工企业,大部分还停留在粗放劳务型的状态,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安全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3)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建筑行业的整体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还远没有成为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自觉行动。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责任人和责任制不落实,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包工头,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设置防护设施,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十分突出,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屡屡导致事故发生。
(4)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监管工作和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继续提高。有的地方对安全监管不力,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对已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不坚决,执法不严。一些地方在对事故责任追究常常是避重就轻,不严肃,有的甚至只顾局部利益,对国家有关规定置若罔闻,明知故犯,袒护违法行为。当前,对施工安全的状况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及时的信息来源,难以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难以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导向,导致宏观指导和有效监控明显不足。
(5)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需要认真解决。当前,主要是在法制、体制和制度上的一些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当前建筑市场的混乱,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必然导致安全投入不足,建筑市场供需失衡,有一些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同所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操作层面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还非常低。在建设领域里无论是先进的适用技术应用,还是高新技术的应用,都比较落后,传统的、手工劳动、繁重劳动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社会信用建设还比较薄弱。
四、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面对大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树立信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着眼,抓住面临的历史机遇,增强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和落实《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加快建筑业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建筑安全生产。为了保证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当前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1)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争取尽快出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完善操作性强的配套规定。加大对已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的贯彻力度,抓紧考核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运用市场规律,完善激励机制,将安全生产评价及考核效果同企业的资质等级、企业评优、工程招投标等环节挂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建立安全诚信记录。在新闻媒体和网上公开曝光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建立安全生产不良业绩记录,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还要吊销其个人执业资格和岗位证书,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情节特别恶劣的,终身不得申请。建立建设系统重大事故报送系统,规范完善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
(2)加快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对安全事故多发环节和制约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的施工方法、工艺、机具等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要从技术法规、标准及图集等的制定方面先行一步,各方面都要给技术标准的立项、经费、人员、组织等工作予以优先安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紧迫性,通过2~3年的努力,初步完成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改变建筑安全技术标准滞后于建筑业发展的问题。
2、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快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明确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努力从政府财政中解决安全监督机构的经费来源,解决需要的人员编制问题,制订安全管理和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教育计划,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建筑安全执法队伍。
3、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工作。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和监督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建立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与企业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认真开展多发性事故专项治理,要把施工坍塌、高处坠落、塔吊倒塌、房屋拆除倒塌等项建筑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的专项治理作为贯穿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突出抓好,加大对伤亡事故多发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专项治理的工作力度,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落实治理措施,巩固扩大治理成果,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有效控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
5、建立和推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加快建立和推行建筑施工企业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组织保证、制度保证以及资金、设施和设备保证,使两个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得以顺利实施。行业安全监督管理要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政策引导,把建立和推行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当作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重心来抓,作为全面实现建筑安全生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6、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给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注入新的内涵,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激励机制和规范性政策的引导和要求,推动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逐步由粗放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安全生产水平快速提高。
7、积极开展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目前,我国建筑业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程度偏低,尤其是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等还相当落后。困此,要尽快缩短目前建筑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加建筑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建筑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建筑安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速推进建筑安全科学研究基地的建立和科研课题的选定,集中力量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安全技术发展的跨越。
7、健全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要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开设建筑安全专业,培养高级安全管理人才,加快建立国家和省(市)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基地,充分运用大、中型建筑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基地的师资和资源。组织编写安全教育培训大纲,扩大培训教育面,明确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坚持持证上岗。推动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8、全面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对保障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这项工作。2003年内,尚未开展的省(市、自治区)要按照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争取全面开展起来。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形成由保险机制介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活动,根据企业安全生产业绩的优劣,实行浮动保费的市场新机制。
9、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管理。假冒伪劣的安全防护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带来了严重的事故隐患,是造成施工伤亡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通过建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交易市场,建立并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的检测以及使用的监督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第4篇 对创新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领域突出的变化是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行为的多样化,这种变化给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创新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长效监管机制,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首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青岛创新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具体做法,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 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实现政府监管方式的转变
要做好新时期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政府主管部门首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尽
快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包揽式的管理,改变过去政企不分,政府部门越俎代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替代企业行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弊端。政府部门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严格依法监督,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改变过去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单靠施工单位“单打独斗”的管理局面,从机制上构筑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三方共同管理模式,尤其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作用,增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合力,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从推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入手,大胆尝试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创新。自去年6月开始,实行了建筑安全监管人员资格认定制度:规定凡新开工的工程,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面积在4000m2以下的须配备3名,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各一名;4000~10000m2的配备4名,其中建设单位一名,施工单位一名,监理单位一名;10000m2以上的配备5名以上,建设单位一名,施工、监理单位各两名以上。所有安全监管人员经建委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安全监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排除事故隐患,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必须马上向建委施工安全监督部门报告。这样,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做到了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在此基础上,建委施工安全监督部门通过指导、监督安全监管人员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强化全市建筑安全生产管理。通过实施这项制度,政府管理部门从繁重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完成了从市场“守门员”到“裁判员”的角色转换。全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由过去政府几十个人疲于应付的被动管理,变为全市几千人主动管理的良好局面。
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为强化政府监管力度,青岛市建委在去年机构改革中,组建了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管局下设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为处级法人单位,并将编制充实到28人,从体制上保障了我市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县级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健全的监督管理网络。通过实现政府监管方式的转变,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形成了一道严密的组织防线。
二、 联动考核,强化监督,实现政府监管内容的转变
当前国家经济处于转轨时期,非国有和以非国有控股为主的经济已成为市场的主导成
份,在目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建设主体重经营、轻安全的思想还较为普遍地存在。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把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市场评价、经济效益及社会信誉结合起来,紧紧抓住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这两个关键,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由过去单纯对企业要求,转变为对企业和责任人间同时要求,推行人格化管理,从源头上增强市场各方主体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从四个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尝试。
第一、实施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考核制度。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提高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强化对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至关重要。我们制定了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并在施工现场设置了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牌,按年度对全市项目经理进行安全生产计分考核。安全生产成绩优异的项目经理,全市通报表扬,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并在年度先进评选及资格晋级中予以优先考虑;对管理不善,施工现场存在事故隐患的,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严重的取消招标投标资格、降低资格等级或吊销资格证书处罚。为强化项目经理的责任意识,我们还实行了“连带”政策:凡项目经理受到表彰或处罚的,本人所在企业的法人代表也同时予以表彰或处罚,增强了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实行了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评定联动制度。提高企业法人代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全面落实法人代表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对实现安全生产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充分运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严格市场准入与清出实施了安全生产综合评定与资质管理、招标投标管理联动制度。每年度,由建筑施工安全监督部门对所有工程项目和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作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经理、项目总监资质(资格)年检、招标投标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
第三、全面实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我们全面实行了建筑施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将安全保险办理情况作为安全报监、施工许可的备案材料之一,并开始探索试行浮动投保费制度,对连续两年安全生产搞得好的单位,下一年度降低一定比例的投保额;对年度安全生产搞得差、发生伤亡事故的,在下一年度中相应增强加投保额,有力地调动了企业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为方便企业办理保险,我们还在建设工程报建服务大厅设立了专门窗口,进行现场办理和政策咨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第四、强化社会监督制度。发动全社会力量对建筑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是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从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纪检监察、新闻部门等聘请了部分安全生产社会监督员,赋予他们相应的职责,大大丰富了政府安全监管工作的内涵。我们还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设立了“举报奖励基金”,举报违法违规现象属实的,对举报人最高给予一万元的奖励。通过实现政府监管内容的转变,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形成了一道有效的制度防线。
三、 突出重点,严管重罚,实现监督检查机制的转变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从源头上治理,增强事故的预控能力,
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切实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
第一、严格查处无证施工现象。无证施工、违法建设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从根本上解决不办理施工许可即开工建设的问题。我们与规划、监察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的通知》,建委和规划部门高度联动,相互把关,做到了无规划许可,不办理施工许可;无施工许可,不办理开工验线;并将工程项目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开工验线的时间在施工标志牌中标示出来。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我们规定: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在首次进场检查时,必须首先查验“两证”,对无证施工的一律予以停工,并依法做出处理。这项措施的实施,对杜绝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强化政府监管,保障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实施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制度。为杜绝和减少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安全影响,我们实行了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制度。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包括周围边交通、行人、集贸市场和学校等人流密度集区域;毗邻的高压线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状况;周边山体、水体、油库、地下管线、堤坝、军事设施;临建设施选址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安全;围挡墙是否牢固等进行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将安全评估报告上报建委施工安全监督部门,作为安全报监备案的内容之一。
第三、加大对易发重大事故源的专项治理。我们不断加大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深基坑开挖、脚手架等安全生产专项治理的力度,强制性淘汰了井架式塔吊,严格实行塔吊拆装许可制度,强化对起重机械的检测检查;同时规定,凡将深基坑开挖作为单项工程发包的,工程造价30万元以上的,必须进行工程报建,招标投标深度超过1.5m的,必须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从今年开始,新开工高度在10m以上的工程,必须搭设双排脚手架。这些措施的实施,突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突出重点,严管重罚。为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分散的检查方式,建立了多部门综合执法的新机制。在安全检查时,安监部门与质监部门、执法检查处、监察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措施落实情况,项目经理、安全监管人员在持证上岗情况,履行职责情况等,召集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召开“安全质量交底会”,及时提出事故隐患整改意见,把发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我们对事故隐患严重、整改不力或发生重大事故的,坚决依法查处,对法人代表一律全市通报,对项目经理取消一年参加招标投标的资格或直接吊销资格证书;我们还实行了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凡不良行为累计达到一定次数的,视其不同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通报和曝光力度。实行了安全生产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召开通报会,并将安全生产动态情况及时通过互联网、公示栏、触摸屏予以通报;我们还在安全检查时,随身携带摄像机、照相机进行拍摄,并在适当时段播放讲解和剖析,对严重违反强制性标准的,直接在全市大会上或送交省、市电视台公开曝光。通过实现执法检查机制的转变,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形成了一道很强的监督防线。
四、 开展强化教育,实现安全培训机制的转变
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提高人员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的素质。我们通过开展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了教育培训机制的新转变。
对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实行了年度安全继续教育制度。我们在对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的年度继续教育中,将安全生产知识列为必考内容,提升了现场管理层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建立了法人代表、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的安全教育制度。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不达标的法人代表、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进行安全生产强化培训,通过组织观看现场录像,当场进行讲解,当场指导学习,提高企业领导层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我们还通过举办“建筑工地职工夜校”,对建筑工人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提高一线工人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建委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了大规模地培训,已有7000多名安监人员经考试合格,获得了上岗资格证书。通过教育培训机制的转变,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形成了一道教育防线。
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创新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理顺市场各方主体安全生产的责任,对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开创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局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葛黎)
第5篇 建筑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熟悉并认真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
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6篇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题库(多选题)
1、在生产过程中,下列哪些属于事故(abcde)
a.人员死亡 b.人员重伤c.财产损失d.人员轻伤e.设备损失
正确答案:a b c d e
2、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发生的(ace )。
a.人的不安全行为b.自然因素 c.物的不安全状态d.客观因素
e.管理上的缺陷
正确答案:a c e
3、安全生产是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程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采取的(bcde )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a.控制自然灾害的破坏b.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c.环境免遭破坏
d.设备和设施免遭损坏e.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
正确答案:b c d e
4、安全生产管理具体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abcde)
a.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b.行政管理c.工艺技术管理d.设备设施管理
e.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管理
正确答案:a b c d e
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方面的( be)
a.国家标准 b.行政法规 c.行业规范d.规范性文件 e.地方法规
正确答案:b e
6、下列哪些属于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acde)
a.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b.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c.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d.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e.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正确答案:a c d e
7、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指( abcd)制定并颁布的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工作制度。
a.国家 b.行业主管部门 c.地方政府d.企事业单位e.企业技术部门
正确答案:a b c d
8、从90年代起,建设部相继编写出台了多部建筑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其中包括(acde )。
a.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b.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c.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d.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e.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正确答案:a c d e
9、《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0号)确定的我国实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 abcd )。
a.企业负责 b.行业管理 c.国家监察 d.群众监督 e.劳动者遵章守纪
正确答案:a b c d
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国发[2004]2号)中指出:要努力构建(abcde)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a.政府统一领导 b.部门依法监管c.企业全面负责 d.群众参与监督
e.全社会广泛支持
正确答案:a b c d e
11、按照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的有关规定,下列那些属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abcd )
a.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 b.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c.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 d.组织开展安全检查e.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正确答案:a b c d
12、按照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有关规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哪些职责( abde)
a. 时修订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调配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
c.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技术交底
d.监督、指导并评价企业各部门或分支机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e.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处理
正确答案:a b d e
13、按照建设部关于建筑施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的有关规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哪些职责(bcd )
a.调配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负责安全生产相关数据统计
c.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检查d.施工现场安全督查
e.发现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向工程项目经理报告
正确答案:b c d
1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对于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bd )的措施建议。
a.保证施工进度 b.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c.保证工程质量d.预防生产安全事故
e.保障资金投入
正确答案:b d
15、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行为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ce )
a.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b.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c.安全事故隐患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d.安全事故隐患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业整顿
e.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正确答案:a c e
16、为建设工程提供机械设备和配件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施工的要求配备齐全有效的(bc )等安全设施和装置。
a.零配件 b.保险c.限位d.节能e.环保
正确答案:b c
17、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ae )。
a.生产(制造)许可证 b.设备履历书 c.产品使用说明书 d.产品构造图
e.产品合格证
正确答案:a e
1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ace )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a.施工起重机械 b.混凝土输送泵 c.整体提升脚手架d.混凝土搅拌机e.模板
正确答案:a c e
19、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安装、拆卸( abd)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
a.模板 b.施工起重机械c.钢筋机械d.整体提升脚手架 e.混凝土搅拌机
正确答案:a b d
20、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 ace)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
a.周围环境b.资金 c.季节 d.人员e.气候
正确答案:a c e
21、下列对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bde )
a.保证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资金的有效使用
b.监督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
c.建立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d.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并监督检查整改情况
e.及时制止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
正确答案:b d e
2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于(ad )的,应当立即制止。
a.违章指挥 b.违反纪律 c.违反规定 d.违章操作e.违反标准
正确答案:a d
23、下列对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bcd )
a.工程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b.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由于分包单位不服从总承包单位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仍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c.分包单位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不执行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d.施工现场分包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由分包单位负责统计上报
e.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各自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b c d
24、安全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acd)。
a.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 b.质量合格目标c.安全达标目标 d.文明施工实现目标
e.施工进度目标
正确答案:a c d
25、施工单位制定安全目标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de)
a.考核机构和人员组成 b.被考核部门和人员c.考核内容 d.考核时间
e.考核方法和奖惩办法
正确答案:a b c d e
26、下列哪些属于安全管理目标检查考核要求的内容( bcde)
a. 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检查考核b.实行逐级考核制度
c.检查考核应严格按考核办法进行,防止流于形式d.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e.做好考核总结工作
正确答案:b c d e
27、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的(ace )等部门进行会审。
a.施工技术b.劳动人事c.安全d.教育 e.设备
正确答案:a c e
28、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下列哪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acd )
a.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b.水暖通风工程c.土方开挖工程d.模板工程
e.起重机械安装与拆卸工程
正确答案:a c d
29、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工程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abde )
a.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
b.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的工程
c.高度超过2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d.起重吊装工程
e.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正确答案:a b d e
30、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脚手架工程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abcde)
a.吊篮脚手架b.附着式升降脚手架c.悬挑式脚手架d.门型脚手架 e.卸料平台
正确答案:a b c d e
31、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模板工程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abcde )
a.滑模b.爬模c.大模板d.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 e.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正确答案:a b c d e
32、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工程须经专家论证审查专项施工方案(abcd )
a.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深基坑工程
b. b.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深基坑工程
c.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d.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的高大模板工程
e.24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
正确答案:a b c d
33、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 ce)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a.项目负责人 b.施工单位安全员 c.作业班组 d.现场安全员 e.作业人员
正确答案:c e
34、下列对安全技术交底具体要求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cd)
a.各工种的安全技术交底一般与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同步进行
b.交底应采用简短的、口号式的形式 c.交接底双方应当签字确认
d.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e.交接底应当采用口头形式
正确答案:a c d
35、下列对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cde)
a.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b.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
c.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d.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
e.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险和急救措施
正确答案:a b c d e
36、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现不安全状况和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是(abce )的重要手段。
a.消除事故隐患b.改善劳动条件c.落实整改措施 d.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e.防止伤亡事故发生
正确答案:a b c e
37、下列对安全检查制度主要内容的叙述,那些是正确的(abde )
a.安全检查的目的b.安全检查组织及人员的组成 c.经济效益 d.隐患整改与复查
e.奖惩与总结评比
正确答案:a b d e
38、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包括(abcd )。
a.定期安全检查b.经常性安全检查 c.专项(业)安全检查
d.季节性、节假日安全检查 e.三级安全检查
正确答案:a b c d
39、下列对安全检查主要内容的叙述,那些是正确的(abcde )
a.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
b.国家、行业和地方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c.专项治理和专项检查情况 d.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上报、调查处理情况
e.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正确答案:a b c d e
40、下列哪些属于《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所指的“四口”防护(acde )
a.通道口 b.管道口 c.预留洞口d.楼梯口e.电梯井口
正确答案:a c d e
41、下列哪些属于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三定”原则的内容(bcd)
a.定计划b.定人 c.定时间d.定措施 e.定落实
正确答案:b c d
42、根据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 ace)。
a.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b.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c.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d.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人
e.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a c e
43、根据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那些条件,方可参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考核(bcde)
a.相应职务 b.相应文化程度 c.相应专业技术职称d.一定安全生产工作经历
e.经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
正确答案:b c d e
44、根据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以下哪些情况,情节严重的,收回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并限期改正,重新考核(abcd )
a.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b.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c.不按规定接受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d.发生死亡事故
e.不按规定进行年度安全生产检查的
正确答案:a b c d
45、下列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中哪些属于我省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 ace)
a.架子工b.钢筋工c.电工 d.瓦工 e.电(气)焊工
正确答案:a c e
46、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下列哪些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abcde )
a.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 b.爆破作业人员 c.起重信号工 d.登高架设作业人员
e.安装拆卸工
正确答案:a b c d e
47、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哪些基本条件(abcd)
a.年满十八岁,但从事爆破作业和煤矿井下瓦斯检验的人员,年龄不得低于二十周岁
b.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c.具有本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
d.从事爆破作业和煤矿井下瓦斯检验的人员,年龄不得低于二十周岁
e.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正确答案:a b c d
4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作业人员进入(cd )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施工单位 b.工程项目 c.新的岗位d.新的施工现场 e.作业环境
正确答案:c d
49、夏季施工安全教育主要包括(abce )等内容。
a.安全用电知识b.预防雷击知识 c.防坍塌安全知识 d.防物体打击知识
e.防暑降温、饮食卫生和卫生防疫等知识
正确答案:a b c e
50、冬季施工安全教育主要包括(abce)等内容。
a.防冻、防滑知识 b.安全用电知识c.防火安全知识d.防暴风雨知识
e.防中毒知识
正确答案:a b c e
5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ad),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a.生产(制造)许可证 b.产品构造图c.产品鉴定证书d.产品合格证
e.使用说明书
正确答案:a d
52、下列哪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是属于禁止购置和租赁的(abde)
a.国家明令淘汰的、规定不准再使用的b.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
c.未达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年限的d.检测不合格的
e.未提供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技术资料和检测合格证明的
正确答案:a b d e
5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由( bcde)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b.施工总承包单位c.分包单位d.出租单位e.安装单位
正确答案:b c d e
54、施工单位在使用(bce)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
a.混凝土输送泵b.施工起重机械c.整体提升脚手架d.混凝土搅拌机 e.模板
正确答案:b c e
55、国家对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bcd)实行淘汰制度。
a.机具b.工艺c.设备 d.材料 e.技术
正确答案:b c d
56、下列哪些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予以淘汰报废(abce )
a.国家明令淘汰、规定不准再使用的b.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
c.超过安全技术标准规定使用年限的d.发生事故的
e.磨损严重、基础部件已损坏,再进行维修不能达到使用安全要求的
正确答案:a b c e
57、下列哪些属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acd)
a.绝缘鞋b.模板c.安全帽 d.安全带e.消防桶
正确答案:a c d
5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规定,根据事故给受伤害者带来的伤害程度及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可将事故分为哪些类型(abe)
a.轻伤 b.重伤 c.伤残 d.残废e.死亡
正确答案:a b e
59、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e )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b.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c.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d.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e.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正确答案:a b c e
60、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cde.)
a.工程项目、企业名称b.事故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 c.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d.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e.事故报告单位
正确答案:a c d e
61、事故报告中应当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cd)
a.工程规模、类型、结构 b.建设单位的名称、资质等级和资质证书编号
c.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 d.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的姓名、资质等级和资质证书编号
e.职工伤亡情况和非职工伤亡情况(农民工除外)
正确答案:a c d
62、下列对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cd )
a.施工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包括有关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等,应当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报告
b.施工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采取尽可能快的方式,向当地劳动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c.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d.施工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事故报告,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e.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分别上报事故。
正确答案:a c d
63、伤亡事故发生后,下列施工单位所采取的措施,那些是正确的( abcd )
a.积极抢救伤员 b.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c.妥善保护现场物证
d.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e.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a b c d
64、重大事故发生后,下列施工单位所做的工作,那些是正确的( cd )
a.消除现场重要痕迹 b.将受伤人员立即保护起来,防止新闻单位报道
c.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d.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
e.在24小时后写出书面事故报告,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正确答案:c d
65、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abce)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监察部门d.纪检部门e.工会
正确答案:a b c e
66、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规定,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e )
a.事故和受害人的基本情况 b.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c.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执行情况
d.气候、环境情况 e.防护措施
正确答案:a b c d e
67、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规定,死亡、重伤事故,应按下列哪些程序进行调查( abcde )
a.事故的现场处理 b.物证、证人材料、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c.现场摄影和事故图绘制
d.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分析e.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组织事故调查的机关或部门
正确答案:a b c d e
68、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哪些主要内容( abcde )
a.事故基本情况和概况 b.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c.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
c.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d. e.事故的教训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正确答案:a b c d e
69、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bcd)
a. 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b.分析伤害方式c.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d.分析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e.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正确答案:a b c d
70、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事故直接原因中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abde )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c.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d.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e.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乏或有缺陷
正确答案:a b d e
7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事故直接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bcde )
a.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b.使用不安全设备 c.手代替工具操作
d.物体存放不当e.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正确答案:b c d e
7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事故直接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acde)
a.不安全装束b.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c.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d.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e.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正确答案:a c d e
7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况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bcde )
a.物体存放不当 b.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c.劳动组织不合理
d.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e.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正确答案:b c d e
74、事故处理应当遵循下列哪些原则(acde)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b.属地管理c.公正、公平、公开d.分级管辖e.四不放过
正确答案:a c d e
75、事故调查处理应当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下列哪些是“四不放过”的内容(abce)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d.事故应急预案未制定不放过e.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正确答案:a b c e
76、根据事故调查确定的事实,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找出对应于这些原因的人及其与事件的关系,确定事故的责任者。按责任者与事故的关系分为(acd)。
a.直接责任者 b.间接责任者c.领导责任者d.主要责任者 e.次要责任者
正确答案:a c d
77、有下列哪些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abce)
a.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 b.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c.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d.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事故的
e.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正确答案:a b c e
78、有下列哪些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acde)
a.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
b.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c.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
d.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e.作业环境不安全,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正确答案:a c d e
79、按事故的性质可分为哪些类型(abd)
a.责任事故 b.非责任事故c.自然事故d.破坏事故 e.技术事故
正确答案:a b d
80、根据事故责任的大小,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处罚的形式有哪些(acd )
a.行政处罚 b.职务处罚c.经济处罚d.刑事处罚 e.资格处罚
正确答案:a c d
81、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面,施工单位应当做哪些工作(abc)
a.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c.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d.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e.定期组织演练
正确答案:a b c
82、下列哪些属于作业人员使用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abd)
a.安全帽 b.安全带c.安全网d.焊接面罩e.限位器
正确答案:a b d
83、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bd)。
a.遵守劳动纪律的要求b.违章指挥c.危险作业 d.强令冒险作业 e.高处作业
正确答案:b d
84、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cd)。
a.补助费的数量b.注意事项c.操作规程d.违章操作的危害 e.作业方法
正确答案:c d
85、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abe)。
a.强制性标准b.规章制度 c.文明施工操作规程 d.群防群治制度 e.操作规程
正确答案:a b e
86、现代施工安全管理包括(abc)等几部分组成。
a.安全作业 b.文明施工 c.环境保护 d.成本管理e.技术管理
正确答案:a b c
87、施工总平面图编制的主要依据有(abcde)。
a.工程所在地区的原始资料; b.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计划
c.原有和拟建建筑工程的位置和尺寸d.建设单位可提供房屋和其他设施
e.全部施工设施建造方案
正确答案:a b c d e
88、施工现场按照功能可划分为(abcde)等区域。
a.施工作业区b.辅助作业区 c.材料堆放区 d.办公区e.生活区
正确答案:a b c d e
89、施工现场的场地应当清除障碍物,适当硬化,做到(abce)。
a.场地平整坚实 b.雨季不积水c.大风天不扬尘 d.四季绿化e.无坑洼
正确答案:a b c e
90、施工现场围挡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使用的材料应(bcde)。
a.能够循环使用b.稳定c.整洁 d.坚固 e.美观
正确答案:b c d e
91、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佩带的工作卡,必须注明佩带者的(bcd),宜有照片。
a.性别b.姓名 c.职务 d.工作岗位e.年龄
正确答案:b c d
92、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不同抛物高度(h)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正确的是(abcd )。
a.当h为2~5m时,r为3mb.当h为>5~15m时,r为4m
c.当h为>15~30m时,r为5m d.当h为>30m时,r为6m
e.当h为>40m时,r为7m
正确答案:a b c d
93、关于建筑施工现场职工宿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bcde)。
a.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设置外开门,炎热季节应有消暑和防蚊虫叮咬措施。
b.宿舍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m,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
c.宿舍内应当设置2m×0.9m规格的单层或双层单人床,床铺应高于地面0.3m。
d.严禁使用通铺。e.宿舍内严禁存放施工材料、施工机具和其他杂物。
正确答案:a b c d e
94、在施工坠落半径之内的,防护棚顶应当具有抗砸能力,下列对防护棚顶材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 )。
a.强度应能承受10kpa的均布静荷载b.可采用50mm厚木板架设
c.采用两层竹笆时,上下竹笆层间距应不小于400mmd.应当进行结构计算
e.强度应能承受8kpa的均布静荷载
正确答案:a b
95、施工现场应设置医疗保健室,配备常用药以及( abcde )等急救器材。
a.保健医药箱b.绷带 c.担架 d.止血带e.颈托
正确答案:a b c d e
96、安全标志是用于表达特定信息的标志,由( abcd )组成。
a.图形符号 b.安全色 c.几何图形(边框) d.文字 e.灯光
正确答案:a b c d
97、安全标志主要包括( bd )等。
a.安全标b.安全色 c.安全宣传栏d.全标志牌e.安全设施
正确答案:b d
98、安全标志分(abcd)。
a.禁止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 e.允许标志
正确答案:a b c d
99、搅拌站设置的原则是(abcde )。
a.搅拌站应有后上料场地 b.搅拌站尽可能设置在垂直运输机械附近
c.搅拌站场地四周应当设置沉淀池、排水沟
d.搅拌站应挂设操作规程、安全标志、混凝土配合比牌等 e.搅拌站应搭设防护棚
正确答案:a b c d e
100、对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的一般要求有(abcde)。
a.应当根据用量大小、使用时间长短、供应与运输情况堆放
b.各种材料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
c.各种材料物品必须堆放整齐,并符合安全、防火的要求
d.应当按照品种、规格堆放,并设明显标牌,标明名称、规格、产地等
e.要有排水措施、符合安全防火的要求
正确答案:a b c d e
101、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应当明确(bcde)等要求,并逐级落实防火责任制。
a.消防水源b.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c.消防安全责任人d.消防安全培训
e.消防安全要求
正确答案:b c d e
102、施工现场应当制定(bcde)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a.社区联防制度 b.用火用电制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c.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消防值班制度 d.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e.职工消防教育培训制度
正确答案:b c d e
103、申报省级安全文明工地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bde)等。
a.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已被评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的在建的工程工地
b.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取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c.企业连续三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d.施工现场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购置与使用符合有关规定
e.三类人员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正确答案:a b d e
104、申报省级安全文明工地,工程量应当达到以下标准:(bcde)。
a.施工小区:面积≥80000m2,单位工程数量≥8个b.优良工地:土建工程面积≥2600 m2
c.示范工地:土建工程面积≥5000 m2安装、装饰装修工程,造价≥500万元
d.施工小区:面积≥80000m2,单位工程数量≥6个 e.安装、装饰装修工程,造价≥500万元
正确答案:b c d e
105、下列哪些是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目的(abcde)
a.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b.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c.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e.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正确答案:a b c d e
106、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那些安全生产条件(abce)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d.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e.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及作业场所和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正确答案:a b c e
107、下列哪些属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规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单项评价的内容( abcd)
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b.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c.安全技术管理 d.设备与设施管理
e.文明施工管理
正确答案:a b c d
108、下列哪些属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规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abce )
a.安全检查制度b.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c.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d.安全论证制度
e.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正确答案:a b c e
109、下列哪些属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规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业绩单项评价的内容(acde)
a.生产安全事故控制 b.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c.安全生产奖罚 d.项目施工安全检查
e.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
正确答案:a c d e
110、下列哪些属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规定的安全技术管理的内容( abde )
a.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b.施工组织设计(方案)c.安全教育考核管理
d.专项安全技术方案e.安全技术交底
正确答案:a b d e
111、下列哪些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abcd )
a. 要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b.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b. c.要体现在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上 d.要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e.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正确答案:a b c d
第7篇 建筑安全保卫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公司安全保卫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国家、政府部门及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规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做好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生产过程安全控制,辅导工地完善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定期组织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纪律的检查监督和宣传教育工作,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并提出建议意见。
3、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有权责令工地和个人暂停生产,迅速报告上级领导处理。
4、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制订仓库等危险品和有毒材料的保管和保卫制度,严防不法分子扰乱生产秩序,依法打击危及工地安全生产的违法事件。做好与当地公安及街道社区的横向联系,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5、应对各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审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和不够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意见。
6、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安全科权数分配为70%,全权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7、制定年、季消防保卫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批,提出具体建议并监督实施。
8、经常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会同有关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考核。
9、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对火灾隐患进行解决。
10、负责调查火灾事故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11、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8篇 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评价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以_理论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运行机制,突出政策方针在行业安全生产上的引导作用,发挥专业协会在安全生产上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我国与国际间的建筑安全工作交流,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和提高安全生产的监管水平,加快建筑安全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大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安全监督机构的建设,狠抓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积极建立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积极推行建筑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努力实现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目标,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建筑安全技术进步和安全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施工伤亡事故逐年下降,重大伤亡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开创了建筑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加快建筑业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1)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体系日臻完善,制度建设取得成效。近几年来,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走出了依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部下发文件的行政监管模式,相继颁布实施了《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号》、《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等一系列规定,1998年《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标志着建筑安全管理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同时促进了一批配套的行政、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颁布实施,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市、自治区)也结合本地安全生产形势,相继出台了针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一些地方性法律、政府规定、行业规程、规章。全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依法管理建筑安全生产的局面初步形成。
(2)加快了安全生产技术法规建设的速度。《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各项技术法规的出台,《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和规范相继颁布,还有一批标准、规范正在待批或修订中。这些标准、规范的颁布实施,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的地方性技术标准、规定,完善和充实了行业安全管理的技术法规体系,适应了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形势要求,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由过去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的模式的转变。
2、坚持依法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规范了政府行政的行为和程序,促进了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建设部于2002年发布了《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建设部安全生产制度》和《建设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中应当建立防范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责任制度,各地也据以出台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规定,有的地区还制定了《建设系统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导预案》,加大了监管力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有关涉及建设安全的项目审批、审批后的督查、安全生产监督和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国家加大了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对企业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并把企业评优、工程招投标、企业资质年审等工作环节同安全生产相挂钩,促使企业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不敢稍有懈怠。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安全检查机制,建设部和全建工会联合组织的两年一次的全国建筑安全检查已经坚持了10年。实践证明,联合检查是体现安全生产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3、建筑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体制已基本形成
(1)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是政府管理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全国安全监督网络已经形成,目前已有20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省级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1706个市(县、区)设立了安全监督机构,共有安全监督人员8776多人。由于这些机构的严格监管和安全监督人员的辛勤工作,从而保证了全行业的安全生产,使之成为政府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2)施工企业的安全保证体系逐步建立。近年来,全国建筑行业按照建设部的要求,借鉴上海市关于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经验,在推进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各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及经验,都把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当作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重心,由于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体现了职责分明、系统完备、重点突出、封闭管理的原则,建立起了完备的文件、资料体系这些基本要求和内容,强调全过程控制,坚持开展检查、验收和体系审核,职责权限明确,资源配置合理,有序有效地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因而对改变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面貌,提高行业的安全监管水平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和企业安全文化取得了明显效果自上海市首创开展文明工地活动之后,建设部于1996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创建文明工地现场会,并向全国印发了《关于学习推广上海文明工地活动经验的通知》,号召全国各地学习上海经验,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以人为本,以施工现场安全达标为核心的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有利于事故的预防工作,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全面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展示建筑业形象的文明窗口,提高了建筑行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促进了安全技术装备率快速上升,各地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防护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管理和安全科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施工人员作业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昔日以'脏、乱、差、野'为基本特征的建筑工地现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建筑施工开始由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投入型向管理效益型转变;由传统管理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文明工地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安全文化内涵逐步延伸,创建活动由大、中城市逐渐向市(县、镇)所在地拓展,由高资质企业向所有企业覆盖,由单体工程文明施工向群体工程和文明施工小区延伸,争创文明工地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成为建筑业一项长期的管理目标,正向全面、纵深和长效管理的目标稳步推进。
5、推动科技进步,加大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力度
这几年,通过建立安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科技投入,结合建筑安全生产实际,研究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中的安全程序、预警装置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国推广了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建筑施工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如:深基坑施工选用了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土层锚杆等一批安全、经济、快捷的支护方法;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推广使用了整体提升脚手架;在项目管理中大力推广应用电子监控,对危险性大的起重机械上实行电脑控制,要求施工现场实行临时用电标准化,采用漏电保护器、电焊机故障保护器、密目式安全网等安全性能较好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工具、新设备、新用品。同时,加大了对危险性大的生产工艺、设备的限制、淘汰和禁用的力度,如限制人工扩孔桩的应用范围,淘汰简易龙门架、井架提升机,禁止使用无安全保险和限位装置的简易塔式起重机等,从而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确保了安全生产。
6、依靠信息化管理、科学研究发展安全生产
为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防护科技含量,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十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十五'科技规划纲要》要求,建设部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努力提高全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是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逐步得到应用和开发。建设部建立了重大事故快报系统,实行了事故信息化管理,有的地区还开发了安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开发应用了安全监督管理软件,建筑施工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控制能力,逐步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目标。二是结合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设部已将建设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研究。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研究;建筑安全基础数据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建筑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建筑业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等6项建筑安全生产研究课题纳入《建设部2001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并组织有关单位实施攻关。这些课题完成后,将填补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空白,其开始实施后将对全行业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7、积极推进建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自1998年3月1日《建筑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建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按照建设部《关于印发〈施工现场工伤保险试点工作研讨纪要〉的通知》(建监安[1997]17号)和《关于加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质[2003]107号的要求,依法加强了对本地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引导本地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目前全国已普遍开展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从而对保障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8、加强了国际间建筑安全合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筑企业的境外业务量急骤增加,针对这一新形势,建设部制定了《关于对外承包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处理的有关规定》,加强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后,成为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业务交流活动日渐增多。国际劳工组织也多次组织专家来我国进行建筑安全考察,组织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赴欧美、日本等国学习、交流和考察。2003年3月成功在北京举办了'亚太地区施工安全与卫生协会(组织)第三届年会',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各省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安全主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督站、建筑施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关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建筑安全国际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提高了我国在组织中的声望和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加强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建立起了安全生产执法监督队伍,在全国建筑行业开展了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使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观,减少了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全行业思想观念的落后和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滞后等原因,使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更是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目前《建筑法》虽已实施了五年多,但与之配套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仍未出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不齐全,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于建筑安全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较易引发行政处罚纠纷。
2、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同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和建筑施工的队伍的扩大及队伍素质不高的现状无法适应,难以有深度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决策、执行与监督分立,相对集中执法权等改革的深入,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安全监管法规,进一步调整监管体制,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
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安全管理的关键在落实责任,层层推行责任制,但一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力;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措施不坚决,执法不严。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有的企业没有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培训工作不落实,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较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4、建筑安全技术科研工作滞后。建筑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还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同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尚不同步,安全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工作薄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建筑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
5、建筑市场的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产物。一些业主不按照建设程序办事,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违法肢解分包工程,随意压低工程造价,强压施工单位赶工期,恶意拖欠工程款和由总承包单位指定分包单位;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尤其是一些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工程后,因安全设施、设备的费用被压掉,在安全投入上、措施落实等方面都得不到资金保证,因此,导致事故频发;工程建设中一些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不执行强制性标准等等都滋生着安全隐患。
6、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高资质企业和低资质企业之间、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之间、国有、股份、个体等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不规范,不同形式、规模的企业间的安全生产意识、管理模式、安全投入、员工素质等方面的差距也很大。由于不同等级的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因而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安全制度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安全管理适应市场机制转变等一系列深层次管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力度和深度,也直接影响、制约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淡漠,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管理十分薄弱,职工素质普遍较低,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加之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有些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能严格执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安全纪律的现象十分突出,成为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根源。
7、安全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建设仍须加强。目前全国建设系统的安全监管力量与建设形势要求相比,仍相当薄弱,尚未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权威的、高效的、专业化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有近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设立安全监督机构,组建安全监督队伍,已建立的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其规格、职能、人员编制、经费渠道和监督执法手段各不相同,绝大多数地方的工作经费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严重影响了安全监督工作的执行。安全监督机构普遍存在着法律定位不一、职责范围不明、隶属关系不清、监督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紧缺、人员素质偏低、经费匮乏、监督手段落后等问题;一些机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对事故责任的追究常常是避重就轻,有的甚至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对国家有关规定置若罔闻,明知故犯,袒护违法行为,致使事故一再发生。
8、建筑安全交叉管理问题突出。由于政府机构多次改革,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交替,造成政府部门管理安全的职能交叉,多方插手,多头管理和处罚的现象比较多见,致使企业在同一安全事故上,同时受到来自几个政府部门、机构的不同标准、要求的监督和管理,企业的意见和压力很大。
三、当前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经济发展提出了在近20年内再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对我们做好工程建设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是为提高深化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一方面要看到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还一些管理漏洞,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也应当是看到,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是高度重视的,针对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是积极有效的,安全监督机构作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完善,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流,绝不能对安全生产的主流视而不见,否则,就会只看到问题和不足的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出现偏差。当前建筑安全生产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一贯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和新一届政府组建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指示,强调要从实践'____'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把安全生产当作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近年来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向好转。
(2)安全生产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各级政府进一步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逐步建立了安全监督长效管理机制,树立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思想观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从社会主要矛盾这个深层次上抓落实。
(3)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主体法律已颁布实施,再加上《建筑法》及国家、部门和地方一系列安全生产的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尊重人权、重视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基本要求,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体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治理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4)国际间的安全合作与交流增多。在今后几年里,我国建筑业工程建设的高潮还要持续一段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要面临着国内建筑市场国际化,国内建筑企业要与国际著名承包商在人才和技术上进行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国际间的安全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我国的安全管理制度借鉴国外通行作法,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符合市场经济的政府安全生产的监督体制,有利于加快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之后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优化,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总体水平的提高。
(5)我国的建筑企业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安全技术进步和安全科学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好的企业,为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6)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模式初步形成。这几年,加快了建筑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建设的速度,安全监督机构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安全专业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安全生产的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安全检查工作已形成了制度化,持续深入的开展了多发性事故的专项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推行了建筑施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处理和责任追究也有了规范性的程序和标准。
2、建筑安全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前已述及,尽管我国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下一步搞好安全生产也有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形势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据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分析,到2022年,中国因工死亡人数将为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倍。作为安全事故多发行业的建筑业,在今后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总量的增加,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还有许多工作要作,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1)当前建设系统安全形势严峻,建筑施工重大事故有上升趋势。2001年全国发生四级以上重大伤亡事故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全国伤亡事故绝对值有所上升,全年发生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2003年上半年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582人、重伤68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4.5%和20.7%。另外,有些失修失养的建筑也存在安全隐患。当前,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比较好的地区和资质等级高的企业在最近以来发生的事故明显增多,自开展多发性事故专项治理以来,施工坍塌、高处坠落、塔吊倒塌、房屋拆除倒塌等事故仍处在多发期,建筑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2)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已经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和行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建筑业特别是施工企业,大部分还停留在粗放劳务型的状态,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安全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3)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建筑行业的整体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还远没有成为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自觉行动。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责任人和责任制不落实,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个体私营包工头,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不设置防护设施,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十分突出,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屡屡导致事故发生。
(4)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监管工作和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需要继续提高。有的地方对安全监管不力,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对已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不坚决,执法不严。一些地方在对事故责任追究常常是避重就轻,不严肃,有的甚至只顾局部利益,对国家有关规定置若罔闻,明知故犯,袒护违法行为。当前,对施工安全的状况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及时的信息来源,难以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难以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导向,导致宏观指导和有效监控明显不足。
(5)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需要认真解决。当前,主要是在法制、体制和制度上的一些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当前建筑市场的混乱,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必然导致安全投入不足,建筑市场供需失衡,有一些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同所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操作层面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还非常低。在建设领域里无论是先进的适用技术应用,还是高新技术的应用,都比较落后,传统的、手工劳动、繁重劳动这种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社会信用建设还比较薄弱。
四、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面对大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树立信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着眼,抓住面临的历史机遇,增强开创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和落实《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加快建筑业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建筑安全生产。为了保证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当前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1)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争取尽快出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完善操作性强的配套规定。加大对已颁布的安全生产法规的贯彻力度,抓紧考核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运用市场规律,完善激励机制,将安全生产评价及考核效果同企业的资质等级、企业评优、工程招投标等环节挂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建立安全诚信记录。在新闻媒体和网上公开曝光事故责任单位和个人,建立安全生产不良业绩记录,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还要吊销其个人执业资格和岗位证书,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情节特别恶劣的,终身不得申请。建立建设系统重大事故报送系统,规范完善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
(2)加快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对安全事故多发环节和制约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的施工方法、工艺、机具等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要从技术法规、标准及图集等的制定方面先行一步,各方面都要给技术标准的立项、经费、人员、组织等工作予以优先安排。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紧迫性,通过2~3年的努力,初步完成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改变建筑安全技术标准滞后于建筑业发展的问题。
2、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快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明确建筑安全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努力从政府财政中解决安全监督机构的经费来源,解决需要的人员编制问题,制订安全管理和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教育计划,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建筑安全执法队伍。
3、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工作。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和监督考核机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建立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与企业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认真开展多发性事故专项治理,要把施工坍塌、高处坠落、塔吊倒塌、房屋拆除倒塌等项建筑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的专项治理作为贯穿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突出抓好,加大对伤亡事故多发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专项治理的工作力度,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落实治理措施,巩固扩大治理成果,做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有效控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
5、建立和推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加快建立和推行建筑施工企业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组织保证、制度保证以及资金、设施和设备保证,使两个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得以顺利实施。行业安全监督管理要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政策引导,把建立和推行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当作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重心来抓,作为全面实现建筑安全生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6、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给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注入新的内涵,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激励机制和规范性政策的引导和要求,推动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逐步由粗放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安全生产水平快速提高。
7、积极开展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目前,我国建筑业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程度偏低,尤其是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等还相当落后。困此,要尽快缩短目前建筑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加建筑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建筑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建筑安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加速推进建筑安全科学研究基地的建立和科研课题的选定,集中力量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安全技术发展的跨越。
7、健全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要在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开设建筑安全专业,培养高级安全管理人才,加快建立国家和省(市)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基地,充分运用大、中型建筑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基地的师资和资源。组织编写安全教育培训大纲,扩大培训教育面,明确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坚持持证上岗。推动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8、全面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对保障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这项工作。2003年内,尚未开展的省(市、自治区)要按照建设部《关于加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争取全面开展起来。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形成由保险机制介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活动,根据企业安全生产业绩的优劣,实行浮动保费的市场新机制。
9、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管理。假冒伪劣的安全防护产品流入施工现场,带来了严重的事故隐患,是造成施工伤亡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通过建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交易市场,建立并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和报废等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的检测以及使用的监督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第9篇 构筑建筑安全生产体系对策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安全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业自身的特点决定其不安全因素多且点宽面广,而且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比较严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又跟不上,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十分严重。鉴于此,建筑业安全生产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建筑安全生产的现状
1. 1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
1.999年基本建设投入发展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 6%,从业人员达到3327万,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1. 3还多[1.,2]。然而,当前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状况还是喜忧参半,形势不容乐观。
(1)可喜的一面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总体较平稳。建筑施工特大事故数稳中有降,1.999~2001.年分别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2起、1起、2起,2002年发生1起,死亡13人,与上年同比下降50%和68 3%;结合建设规模增长情况,建筑施工每百亿元产值死亡率逐年下降[3]。据统计,1999年为9 84,2000年为7 89,2001.年为6 80,2002年为6 97;部分省区(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出现稳定好转。2002年,北京、湖北、河北、内蒙古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4]。
(2)严峻的一面随着我国建筑业规模逐年增加,伤害事故和死亡人数也一直高居不下。2000年发生846起、死亡987人,2001.年发生1.004起、死亡1.045人,2002年发生1.208起、死亡1.292人。2003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582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上升24 5%和20 7%;一些经济大省(直辖市),事故伤亡人数随建设规模增大呈上升趋势。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仍是我国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它们几乎占了总事故的80%以上,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类型及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1. 2部分发达国家的建筑安全生产情况
从全球范围来看,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直位于各行业之首。统计表明:近年事故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在英国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到总成本的3%~6%,根据美国osha统计,1.988年事故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7 9%,2001.年上升为1.5%。因此,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 2.1美国建筑安全生产情况
1.999年,美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为850万人,约占全美总就业人员的6 5%。当年度建筑业共死亡633人,其中管理人员91.人,工人642人。据统计,建筑业雇佣的劳动力相当于美国全国总劳动力的5%,但是却有1.1.%的致残事故和1.8%的死亡事故发生于建筑业内。鉴于此,美国颁布了《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目前美国的很多项目承包商都把“零事故”(在施工现场不发生任何事故)作为努力的目标。虽然美国的建筑业并没有保持良好的安全业绩,但是建筑安全水平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仍然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1. 2.2英国建筑安全生产情况
英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约1.1.1.万人,1.999~2000年度因事故死亡59人。而2000年4月1.日至9月31.日半年间死亡44人,远高于前一年度同期的29人。但英国在职业健康方面成绩突出,并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英国建筑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工伤导致的工作日损失减少30%,重伤和死亡事故减少1.0%,职业病病例减少20%[5,6]。
从上面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建筑安全生产,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并不断加大对建筑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仍需提高。
2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建筑企业中的部分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甚至一些企业法人,只给员工下达生产指标,不提供安全保障,甚至出了事故也不认真查处,将安全风险转嫁给分包单位和群众,降低了安全的风险值。建筑企业中从领导到员工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
2.2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的数量还很少;现有的《建筑法》、《劳动法》等都比较抽象,操作性不强;而且一些建筑安全生产行政规章发布的时间过久,不适合现行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要求;另外现行的建筑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健全、完善,还有相当多的技术标准尚未制定。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2.3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地区和城市仍没有设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建筑安全监督执法人员,致使一些建筑企业不了解建筑安全技术的法规和标准,更无法贯彻执行;其次,一些机构和人员的定位不明确,极大地影响了安全工作。另外执法监督经费落实不到位,也致使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2.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从目前建筑业的总体情况来看,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普遍缺乏,安全技术素质普遍偏低,以农民工最为突出。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使用的分包队伍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不到位,甚至放任不管,招来即用。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伤亡者也是这部分人。
2.5安全责任不明确
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承包中,一包了之或层层转包,甚至违法签订生死合同,把事故责任全部推给分包商,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3当前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建筑业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业容易成为事故多发行业之一
3.1. 1工序较多,作业过程复杂
建筑施工过程是由不同的施工工序和复杂的作业过程构成。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将不同功能的施工机械、沉重的建筑材料、多工种大量的作业人员和各种各样复杂的施工工序有机结合起来,工作人员的作业面和工作平台在地下、地表及高空每时每刻不断改变,劳动强度较大、工作平台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复杂的作业结构和作业过程是导致建筑业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3.1. 2建筑业的生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施工环境处于不断变化当中
在整个建筑施工生产过程当中,涉及的要素较多:施工环境、施工人员素质、进度情况、地质条件、天气状况、交通情况以及施工场地周边大环境、治安状况等因素对建筑安全生产也有较大影响,各种不同因素相互干扰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施工环境。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也是导致建筑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3.2建筑市场混乱,业务层层分包,业务主体对建筑安全生产缺乏足够重视
目前,建筑市场层层分包,以包代管现象严重。总包单位只关心具体的对外分包业务,工程分包出去后,认为安全生产与己无关,忽视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分包单位承揽到业务后,只关心业务的经济效益,不愿对安全生产进行过多的投入,缺少应有的防护措施和装备,大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缺乏约束力,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4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分析
4.1充分认识安全生产重要意义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当前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建立起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如: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感情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并将它们落实到行动中[5]。二是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4.2建立健全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在我国现有的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考核配套规章;认真做好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地方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法规规定,尽快形成国家和地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比较完善的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4.3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运行机制
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形成完整的监督管理工作系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其次,明确监督机构的性质和责任及其安全管理人员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同时,保证安全监督管理经费的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4.4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首先,进一步完善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基础建设,加快编写各类别、各层次建设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其次,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彻底消除职工“无知”这一最大安全事故隐患。
4.5明确安全责任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并及时结案;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保证做到明确安全事故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企业来说,要重点督促企业落实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尤其是要落实工程项目经理和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经理责任制[7]。
4.6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安全业安全生产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筑业主管部门及建筑业业务主体加快建筑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应用现代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数据库,提高对建筑事故的预测和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本质安全化水平,逐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监控的现代化,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率[8]。建立建筑业安全生产的门户网站,全国各地建筑企业,各级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可以通过该信息系统进行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科研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建筑安全生产的开展和监督,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的工作效率。
5结语
通过对建筑安全生产的剖析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建筑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本身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失控;市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安全管理混乱。
(2)建筑业安全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针对上述状况,政府和企业只有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才能有效的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10篇 建筑安装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5)
建筑安装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五)
1、公司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处)对公司安全生产统一领导和协调,安全处负责日常业务。安全处在分管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生产单位和项目部也必须成立以经理为首,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经理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并设立安全科,负责本单位安全工作。
2、各生产单位及项目部必须配备1-2名思想好、懂业务的专职安全人员,对配备的专职安全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公司下属的各分公司、项目部等也要根据各自的规模设立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各级安全领导机构要建立例会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4、各单位、项目部要成立以项目经理负责人为主,专职安全员及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
5、所有生产项目部均设兼职安全员,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
6、公司对所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各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各工地每周组织一次检查,各班组每天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
第11篇 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
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规定
为保证安全生产及目标责任的具体贯彻实施,特作以下考核规定:
一、检查考核小组:组 长:
组 员:
二、考核时间:
1、项目目标:每月考核一次
2、班组目标:每十天考核一次
3、操作班组职工:每周抽查考核次数不限
三、考核内容:具体的目标措施实施情况及实际操作能力及时间完成能力;是否完成目标并在规范、规程允许范围内;遵章守纪情况。
四、考核办法:现场实测实量、进度完成计划及质量由小组组织人员考核测试。
五、奖罚办法:严格按规定对完成目标的奖励每人次200元,(来自:)对未完成目标计划,每项扣罚50元。
六、年度考核总评价:对完成目标较好的班组及个人和全年奖金挂钩,奖罚分明,实行年终奖金与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挂钩,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各级各部门及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保证安全生产,使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
落实,在各自岗位上起到促进保障安全生产的作用,督促提到其自我安全意识及素质,特制定以下考核办法。
一、公司每季度对项目经理部的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比,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和文明卫生情况。
二、项日部每月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比。
三、项目部施工员每十天对班组责任制执行情况、班组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发现不执行者进行处罚。
四、对不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人员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50-100元
第12篇 建筑安全生产保证措施范本
6.2.1技术措施
1、在施工总平面设计中人流和货流的安全通道的规划,仓库、物料、机具的布置都要符合消防和安全卫生规定,并落实消防和卫生急救设施,设置不同类型的安全防护棚。
2、主体结构施工针对的结构、模板体系分别详细地在分项工程方案中专门编制安全技术交底。
6.2.2施工机械安全
1、井架:井架组装后应进行验收,并进行空载、动载和超载试验。严禁载人和超载运行,附墙架严禁随意拆除,司机离开时,应降下吊篮并切断电源。
2、其它机械:按操作规程使用,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常检、常修、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6.2.3安全用电
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设专用接地线。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设防雨罩和设门锁,同时设相应漏电保护器。从底层通往楼层的电路及楼层施工用的电路一律采用质量合格的电缆,并要正确架设。严格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装置',一切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电动机械必须定机定人专门管理,使用小型手持电动工具时均使用带漏电保护的闸箱。
6.2.4防台风、防雨、防雷措施
外架必须有避雷措施。防雷接地可与工程的避雷预埋件临时焊接连通,接地电阻达到规定要求,每月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设专人掌握气象信息,及时作出大风,大雨预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禁止在台风、暴雨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施工。
6.2.5脚手架安全
外墙施工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外侧采用全封闭密目式安全挂网;脚手架应按施工实际可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进行设计和计算。应在安全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监督下由熟练工人负责搭设;脚手架的检查分验收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使用中要严格控制架子上的荷载,尽量使之均匀分布,以免局部超载或整体超载;使用时还应特别注意保持架子原有的结构和状态,严禁乱挖基脚、任意拆卸结构杆件和连墙拉结及防护设施。项目部安全负责人组织分段验收,并报请公司安全部门核验。
6.2.6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1、安全标志: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标语和标志牌,各种施工机械均需挂设操作规程。
2、安全防护:
(1)、安全防护棚:在建筑四周及人员通道、机械设备、临近小区道路上方都应采用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棚,安全防护棚要满铺一层模板和一层安全网,侧面用钢筋网做防护栏板。高压电线线路侧面和上方采用竹杆和模板搭设隔离墙和防护棚。
(2)、'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现场人员坚持使用'三宝'。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紧帽带,穿胶底鞋,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做好'四口'的防护工作。在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其他通道口设置围拦、盖板、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出入口和井字架,门式架进出料口,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并设置醒目的标志。
做好'五临边'的防护工作。五临边指阳台周边,屋面周边,
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的外侧边。'五临边'必须设置1.0m以上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第13篇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安全经理、科长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颁发的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认真检查监督各单位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和使用,以及安全生产执行落实情况。
三、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施工思想教育,对新工人进行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的教育,编写教育材料。
四、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见,并进行复查,经常深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
五、负责组织审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六、组织好安全方面的会议,总结安全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推广安全管理先进典型。
七、按照伤亡事故管理办法规定,做好事故的处理、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八、负责安全资料编制、收集和上报工作。
第14篇 建筑安全处安全生产职责
①要合理组织生产,贯彻规章制度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加强现场平面管理,建立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秩序;
③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咨询工作;
④经常检查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对项目部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⑤与上级主管机构建立联系,及时了解安全生产信息;
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定期进行分析统计;
⑦进行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⑧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有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报告领导处理;
⑨审查本企业的劳动保护用品,保健食品的发放制度,加强管理;
⑩及时上报各类安全生产资料。
第15篇 建筑安装公司作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贯彻、执行省市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规范性文件。
2、认真学习、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积极参加本班组的班前安全活动。
4、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本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
6、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进行作业。
7、遵守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8、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如实报告。
60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