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
栏目

安全生产文化12篇

发布时间:2022-12-26 热度:22

安全生产文化

第1篇 工会文化中心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工会主席的领导下,抓好文化活动中心安全工作。

2、根据文化中心的特点,做好防火、防盗安全管理。

3、管理和调配好文化中心设备,财产和使用,不得损坏与丢失。

4、做好文化中心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5、对文化中心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协助工会组织落实。

第2篇 强化安全文化教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平禹煤电白庙矿在第二季度安全文化建设中,以提高全员素质为重点,以安全“六网络”为载体,把握安全生产特点,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教育,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有效筑起了安全第一道防线,促进了全矿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坚持人本思想,确立安全文化教育先行地位

矿党总支在第一季度的基础上又制订2007年安全文化建设考核方案,安全文化建设(六网络)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党政副职为副组长的安全文化建设考核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安全,一切服从安全,一切优先安全,一切保证安全的安全工作思想,把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生产的治本途径,从而在全矿井整个安全工作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教育先行的地位。

二、建塑安全文化 促进文明生产

宣传形式多样,安全理念融入生活。一是利用广播、板报、横幅、《白庙宣传》、《安全文化简报》等有效的宣传教育形式,营造舆论氛围,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联动,共同促进的宣传教育格局。二是以“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核心理念为主题,结合安康杯竞赛,瓦斯煤尘爆炸警示教育图板展及模拟演示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及矿井的安全生产目标,开展一系列安全活动,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教育氛围。三是对付井口电子显屏的教育内容进行更新,使职工能够在入井前享受到亲情的呼唤,安全的提示。四是制作了“安全警示卡”,时刻提示职工注意安全。五是把煤电公司下发的近年煤矿事故案例,下发到各区队、班组,作为活教材组织职工学习,吸取教训,增强了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2、全员齐参与,活动多样化。一是组织安全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到区队进行巡回演讲,用先进典型感召;通过“三违”人员现身说法,用坏典型警示人。二是宣传科、团委、工会先后开展了职工家属子女来矿举行安全联演签名活动,安全文艺演出(姑嫂帮哥改违章)、安全知识抢答赛、安全警句的征集、女工与所结对子互动,童心呼唤安全、“巾帼话安全”演讲赛、“安全与我同行”签名、为一线职工送降温茶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受教育职工1300余人。三是“安全咨询日”安监科印发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理念卡片800余份,发放到职工手中,解决职工提出安全疑难问题80余多。四是建立了四级愿景体系,用愿景鼓舞人。五是夫妻互动活动安全,吹好“枕头风”,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线。六开展了爱心工程,第二季度,女工协管共为一线职工送爱心鞋垫100余双,毛巾40余条,各种小礼品835份,安全文艺演出6场,深受广大职工的好评,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构筑安全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安全生产。

3、构建“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

矿井在巩固国家二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的同时,力争向省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迈进。一是不断培养职工的质量意识,各区队坚持每周一给职工上一次技术课,月底对学习结果进行一次测试。二是充分发挥好班前班后会安全教育小课堂的作用,确保每一名职工无一缺漏地都能接受到安全思想宣传教育,班前班后会实行签名制度,职工到会率必须达到当日出勤的100%。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落实“五化”标准,即教育形式多样化、制度科学化、管理精细化、行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教育职工从岗位管理源头做起,对每一个岗位,都要按程序、按标准施工。四是建立了质量标准化建设专业考核组织,每月5日、15日、25日三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分别评出优良品、合格品、不合格品,按有关规定进行奖罚。

第3篇 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在煤矿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是以全体煤矿职工为对象,运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等手段,对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煤矿事故统计资料显示95%以上事故是人的不良习惯、不规范行为、不正确的作业方式即“三违”所造成的。因此,开展和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把握安全生产规律,将人的行为可靠性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上来认识,增强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对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

安全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企业应按照“树立一种正确的安全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培育一支精良的职工队伍、建设一个稳定的安全生产基础”的安全文化建设目标,把“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制定详细的计划,提出明确的实施方案,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并作为确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中心环节,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主体。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安全观念、安全行为等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效果,以人为本,构建安全文化主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把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上升到文化理论高度来认识;以人为核心,突出员工的安全意识、思维、哲学和价值观,增加职工全员培训、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等活动经费,做到全员激励与重点激励相结合;并大力宣传“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一切事故都可防可控”、“安全责任为天,生命至高无上”等先进安全理论,使矿区唱响“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旋律。

二、采用人性化安全管理方法  构建煤矿企业特色安全文化

“人性”也称人的本性或本质,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安全生产本身就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性化安全管理是综合考虑人的各方面需求、技能、承受力、心理、环境等因素,进而制订一系列有效、合理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一)实现安全生产,是人性化最大的体现。

没有安全的生产,先进的文化建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抓住安全生产,既代表了广大职工的最根本利益,又充分体现我们社会制度的人性化。而只有充分发挥人性化管理,也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事半功倍,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生产生命安全,“感人于心,莫先乎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充分关爱职工,从制度建设、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劳动保护和职工生活等方面完善,立足于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布局,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煤矿职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让管理充满人情味,激发员工热爱煤矿和本职岗位。

(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现管理的人性化。

强调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决不是说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更不是说各种制度在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中可以形同虚设、敷衍了事,否则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误区。煤矿企业如何将严格地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执行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片面强调“三铁”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生硬刻板、伤害职工的感情和工作积极性,更不片面理解“人性化”而放弃管理,弱化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是各级安全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遵章守纪和人性化管理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丝毫不存在实质上的冲突,过去有一句话叫做“严是爱,松是害”,一旦因个别员工的不负责任而造成伤亡事故,将给社会、企业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给家庭几代人带来了切肤之痛。我们采取的加强管理措施,严肃查处“三违”人员和事故责任者,看似无情,实有情,目的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是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只有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去约束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铺就安全生产的坦途。我们常常这样要求职工:把“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这里的“要我安全”是强制的,而“我要安全”则是自觉的,强制手段在管理中尽管是必要的,但并非是不近人情的,制度是约束那些不自觉的人的,自觉执行了它,它对你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如果一项制度谁都无法执行,那就说明它不具备可操作性,就形同虚设,就是一纸空文,甚至还会引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抵触情绪,其表现是联合作假,应付检查。

(三)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构建煤矿企业特色安全文化。

“____”的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实现安全生产所保护的正是广大劳动者最根本的利益。煤矿企业领导干部应采用“访、谈、办”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访”就是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职工家庭、宿舍、医院,把企业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使“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生命与安全一线牵,安全与幸福两相连”、“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等成为每个职工的共识;“谈”就是对“三违”人员谈心交友,摸清思想脉搏,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三违”人员的转化工作,使“三违”人员认识到“安全法规血泪写成,违规违章害己害人”、“无情于违章惩处,有情于家庭幸福”,对违章现象的惩处是企业关爱职工生命安全的一种强有力措施;“办”就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困难,改善职工生产、生活和学习环境、充分调动职工管安全、查隐患的积极性,使之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4篇 行业文化与安全生产关系研究

煤矿自营铁路是煤炭工业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它具有高度集中,各环节联系紧密和必须协同动作等特点。为使煤矿自营铁路各部门和工种能安全、准确、迅速、协同地进行生产活动,确保煤矿自营铁路职工人身安全和煤炭工业生产顺利进行,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加强法制建设,颁布一系列的安全法规,整顿和强化了安全管理组织,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支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的安全监察队伍,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的严格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犯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促进安全运输。

煤矿自营铁路运输的安全一直是煤炭运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解决运输安全问题,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自营铁路实行安全监察,就是其中重要措施之一。

一、实行安全监察工作是贯彻安全法规的需要。

实行安全监察的目的是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及一系列的安全法规,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彻底改变煤矿自营铁路形象,保证职工安全和健康,保证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

1、自营铁路的特殊性,是实行安全监察的客观要求

煤矿自营铁路由于地形复杂,煤炭运输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情况。这种特殊的作业环境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很多,线长、面广、点多、坡度大、弯道曲线半径小等特点,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加之管理疏漏,技术措施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都可能诱发重大行车事故。其次铁路沿线村庄多,村民铁路安全意识薄弱,在线路两侧放牧,坐卧铁轨时有发生,这也给安全运输带来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由于煤矿自营铁路运输生产条件特殊、自然的、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多,难以预见和控制的不安全因素多,所以必须采取特殊的安全管理手段,对整个生产活动实行强有力的安全监督检查,使铁路安全法规得以认真贯彻落实。因此,对自营铁路实行安全监察正是为了适应这种特殊性客观上的需要。

2.保证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是保证安全生产,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需要。

自营铁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有章循,违章不究。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违反《技规》、《操规》。为此,必须建立专门机构,对职工贯彻《技规》、《操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有效监督检查,从而制止违章,并追究违章人员的责任,严肃处理,预防事故的发生。没有强制力,再好的方针政策和规程也是一纸空文,《技规》、《操规》的严肃性,权威性也不存在,正如没有交通警察,再好的交通法规也无法实施一样。

二、安全监察工作在煤矿自营铁路中发挥的作用

安全监察工作是企业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其机构属内部职能机构,它执行系统内的自我约束,与所在企业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

1、广泛开展铁路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依法管理铁路安全是安全监察在运输生产中的作用之一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是规范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全面保护铁路运输安全的行政法规。贯彻好、实施好《条例》,对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铁路运输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充分利用沿线城镇集市散发宣传资料、标语、讲解铁路安全小常识等形式,大力宣传《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宣传铁路安全常识。告诉沿线周围的村民自觉遵守铁路运输安全规定,不能扒乘列车和击打列车,更不能在钢轨上坐卧乘凉,重申拆盗铁路设施器材、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是危及行车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沿线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爱路护路意识。同时,在公司内部举办的《安全简报》上,用身边典型的人与事,教育职工学法、知法、守法,增强职工的爱路护路意识,从而使铁路交通事故大大降低。

第5篇 构建安全文化促进电力安全生产

为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给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河南省临颖电业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强化宣传教育,大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石,收到明显成效。

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执行力。在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的前提下,临颖电业局时刻注意开展“反习惯性违章 ”“安全性评价”“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度”、安全生产大讨论等多项活动,做到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基础。在完善安全制度的基础上,把落实安全制度的机制建设作为重要工作,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在安全生产业绩中的综合考评,并与奖金分配挂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从而促进员工自觉遵守各种安全制度和措施。

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增强安全文化感染力。临颍电业局根据员工整体素质的实际情况,在员工业务培训上,不断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 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业务培训制度;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达不到考核要求的予以下岗处理;根据职工能力进行实用性学习,分批派出人员到上级部门跟班作业,到生产厂家车间里跟班组装调试设备,以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临颍电业局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网络、电视、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进行宣传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安全教育活动中,他们坚持人性化教育,创新并推广班前会、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三违” 讲评等方法。还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考核竞赛、安全流动红旗、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安全签名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使“我要安全”变成了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有效提升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强化安全文化渗透力。临颍电业局从实际出发,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进行学习讲解,自觉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同时定期开展安全理念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这些制度约束和理论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得到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行业的规律、特点,制定了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相关责任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建立了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干部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机制的确立,促进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向长治久安的目标迈进。

安全文化的初步构建,使企业全体职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抵御各种安全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在和谐、稳定下得以健康发展。截至2005年10月底,临颖电业局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500天,完成供电量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3%,售电量完成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综合线损5.7%,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第6篇 供电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领域落地的探索

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被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观、经营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对企业安全生产

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是团结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具有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在供电企业管理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保持企业的长效发展,是当前供电企业发展建设中所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供电企业与其他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对于供电企业的重要性也是非比寻常的。只有真正的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安全生产的成效,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1 树立安全理念

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而制定措施并付诸于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承受者。因此,人是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企业文化首先要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从而真正使员工从心灵深处树立“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安全理念。

1.1 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感

思想意识支配人的行为,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影响。供电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安全意识强,不仅能严格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安全作业行为,还能敏感地发现并及时阻止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反之,则往往忽视安全、麻木不仁,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对事故苗头消极处置,对违章作业常见不疑,导致事故由可能变为现实。在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形成“要我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

1.2 把安全教育融入生产技能培训

在各个专业的技术培训中,要结合本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做到专业培训与安全培训的有机融合,不断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安规” 是电力生产者在长期实践中用血的教训写成的,必须熟知并严格执行。同时,要积极开展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教育。各级管理人员要学会对已暴露的不安全问题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制定应对措施,:真正使员工明白“怎么做”,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提高技术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同时,采取了传统的“传、帮、代”方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好局面、好氛围。

1.3 抓好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事故案例教育具有持续改进功能,是逐步充实安全活动内容,不断完善过程运行机制和系统管理体制的有效手段。通过突发事故案例教育,可以震撼职工心灵,产生强烈的警戒作用,引导员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事故的严重性,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警示职工遵章守纪、提高安全技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和员工素质

在安全生产上,企业文化建设包含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的基础建设, 以及企业中人员安全素质的建设,只有两个方面得到同步提升才能真正强化企业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

2.1 强化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规章制度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根本,规章制度管理实际上就是工作行为准则的管理,一切工作行为都必须符合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只有遵守了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

2.1.1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

供电企业要根据“五大”体系建设管理模式的变化和业务范围的调整,对照业务范围、管理职能和安全责任的变化情况,及时组织相关生产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针对“大检修”过渡期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发布了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安全管控措施以及业务流程,并认真组织落实,做到有章可循,避免盲目管理。保证了“五大”体系建设改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1.2 贯彻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只有在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实现制度保证的价值,获得实效。“安规”的每一条内容都是工作中的一道安全防线,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怕麻烦、图省事、找捷径的想法和做法都必须坚决杜绝。

2.1.3 培养精细严谨的工作作风

标准化作业是在操作或作业过程中规范人的行为,用预先编制好的作业指导书对人的行为进行全过程控制,及时提醒员工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按照安全规章制度的要求,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引导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主动、认真地贯彻执行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基层供电企业应强化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指导卡的应用,确保一体化的作业标准得到全面、深入地应用。彻底解决现场安全措施布置不规范、安全工器具使用不规范、现场作业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有效地防止人身和误操作等事故的发生。

2.2 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为全面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应加强对新时期岗位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统筹规划,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2.2.1 安全培训的内容

安全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等。

2.2.2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要把安全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抓好岗位培训,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干部、员工队伍,保证安全管理质量的稳步提高。要务实地开展培训工作,企业根据需要制定培训规划,确定培训任务,组织培训活动,研究培训方法。每年要保证一定的集中培训时间,做到重点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加强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新进人员经常培训。

2.2.3 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开展培训

(1)抓好班组安全活动,坚持领导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指导和强化班组安全活动,提升安全活动质量。

(2)抓好对新进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从岗前开始培养他们守纪律、重安全的良好习惯。

(3)抓好特殊工种人员的安全培训,做到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到期必培。

(4)抓好对班组长、工作票“三种人”及安监人员等骨干力量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真正熟悉业务、懂规章制度、严格执法的把关人员。

(5)抓好外包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将外包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与公司正式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同等对待,并建立培训档案资料。

(6)开展以“学规章、考制度、比技能”为主体的农电岗位练兵活动,组织农电人员技能普考和竞赛,提升农电员工安全意识和岗位技能素质,实现企业整体安全素质的提升。

3 以设备、环境、应急保障构建企业文化支撑点建设企业文化也是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应从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出发,努力构建企业文化的支撑点。

3.1 构建设备本质安全首先,从规划设计和建设人手,科学合理布局电网,尽量避免单线单变和多个变电站串联现象,保证电网在发生n 1 1故障的情况下仍然能可靠供电,提升电网的供电能力;采用先进的新设备、新产品,提高设备安全性能。其次,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完善劳动防护设施,使用新工具、新设施,改善劳动作业条件。如采用采用红外测温、色谱分析、在线监测和带电测试等手段,及时发现设备发热等隐性缺陷,保证缺陷得到及时发现并消除,从本质上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2 营造有利于安全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生产环境,不仅能促进安全生产,还代表着企业的整体形象。通过安全设施、安全隔离、安全警示、安全闭锁、安全防护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本质化水平,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同时,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为解决树线矛盾、外力破坏等造成电力事故的问题,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包括规划、城建、公安、安监等单位)的支持,有效地防止机械施工、盗窃电力设施等造成的电力事故,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建设应急保障体系

建设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安全管理的本质,坚持“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立足于防范事故的发生,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超前分析。

(1)健全“一个体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形成多层次、广覆盖、衔接配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

(2)完善“两个机制”:建立完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

(3)提高“三种能力”:提高预测预警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对处置能力。

(4)强化“四项保障”:强化信息平台建设,为应急处置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强化应急资源整合,为应急处置提供物资保障;强化应急队伍建设,为应急处置提供人力保障;强化研究开发,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4 结合四个要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季节性安全大检查以及创新安全管理等活动相结合,并以此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4.1抓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落实安全责任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在安全管理中,强化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立和落实各级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明晰安全责任界面,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保证安全责任压力层层传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4.2开展有效的阶段性和专业性安全大检查

根据电力生产季节性事故多发的特点,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措施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设备管理、设备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每次活动前都作出具体详细的部署,展开地毯式检查。针对查出的问题,认真制定整改计划,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通过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上薄弱环节,集中精力抓好隐患消除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4. 3超前防范,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供电企业对安全风险要实现超前预防和控制。

(1)要强化生产计划环节的风险分析,在布置工作和下达工作计划时,同时下达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提高计划编制的合理性、内容的规范性和执行的严肃性。

(2)要对照国务院599号 条例 认真开展电网风险分析,重点抓好电网风险分析与管控;同时对电网特殊运行、高危作业和特殊气候预警实行闭环管理,保证控制措施真正落实到现场和个人。

(3)要认真控制作业风险 开展班组承载力分析,确保工作安排科学合理;严格执行现场勘察、两票三制、三措一案、作业指导书、风险分析预控卡,确保作业关健环节和关健节点的全过程管控。

(4)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特别是基建与生产、农电与生产交圈地带以及风险比较高的作业现场,做到安全风险管控全覆盖和全过程。

4.4创新安全管理,使企业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推进。

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特点的工程,要在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手段,完善管理模式。如在落实安全第一责任制等各项安全责任制度的同时,为进一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将输、变、配电设备安全管理全部责任到人,明确安全责任、目标与奖惩规定,定期严格考核兑现,形成“有检查、有跟踪、有回音、有结果”的闭环管理,使生产一线的广大员工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明显增强。通过第一责任人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设备管理,实现管理关口的前移。通过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的有效实行,激发了员工学规章制度、学业务、学技术、学安全管理的热情,第一责任人管理设备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既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提供可靠的保证。

5 通过安全生产痕迹管理来记录、反应、展示管理的过程、方法和成效

痕迹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让所有的管理都留下印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留下痕迹,保证以后有据可查,而这种痕迹是在事物发展中自然留下的痕迹。安全生产痕迹材料管理基本要求:全面记录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形成完整的痕迹材料链,做到安全责任可追溯。

安全生产痕迹管理的前提是单位要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明确的岗位职责划分,形成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到员工的三级“宝塔式”的职责分工,有助于增加职工的责任感,加强工作痕迹的完善和保存。

可以通过痕迹来考察一个单位的管理的过程、方法、效果,评价管理的成败和经营的效绩。通过平时工作中的点滴痕迹“以小见大”的观察和考量了解员工工作的方法、结果和个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上级主管部门用什么来评价下级单位的生产状况呢?就是靠管理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或者说,下级向上级展示、汇报自己的工作,也需要通过观察痕迹;安全生产目标不是空洞的,必须要有各种材料、数据和奖励等平时痕迹的支持,只有平时工作做好了,工作目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问题。

痕迹管理的框架下,每一项工作都有详细的记录,我们可以方便的查找到要找的事件及其事件的进行状态,这样就很容易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问题出现在那个环节,由什么人经办都有详细的记录,这样就能直观的发现工作存在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措施,追查当事人的工作责任,做到了“有据可依、有据可查”,让人心服口服。

强化痕迹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痕迹管理我们必须加强对痕迹管理的研究,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

6 结束语

总之,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更好地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非一日之功可成,也没有捷径可循。供电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和改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出于自身内部结构体系复杂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队伍稳定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理顺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达成安全发展的共识和追求,才能逐步培养全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更好地建设并弘扬企业文化,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第7篇 电力老企业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植根于企业生产活动之中,蕴藏在企业、员工和团队当中,不是某个人创造的,而是固有的、在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是传统安全文化与当前安全理念的传承与融合。

大唐国际下花园发电厂作为有70年建厂历史的电力老企业,多年来,安全生产稳定,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该厂几代人在作业现场、设备运行、检修等安全生产工作中,遵循着成文的规章制度和一套约定俗成的安全理念,在有形与无形间影响着每位职工的行为,这就是长期蕴含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文化,在保障人身、设备安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电力生产具有高容量、高参数、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特点,生产的安全稳定与国民经济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息息相关,电力员工处在高风险环境,安全责任重大。在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以人为本”等安全理念的基础上,安全文化对老企业有着特殊意义。老厂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有着不良习惯,如照搬经验办事,有章不循,靠经验、凭感觉做事,靠师徒传帮带工作。这些传统思想相比新厂新制的企业按制度、按标准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有着很大弊端,要彻底扭转这些弊端,比新厂新制企业从头开始更难。如何把传统的安全文化中好的方面发扬光大,把消极方面抑制掉、克服掉,这绝不是安全监察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企业生产管理者、党政工团所有部门的工作,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要立体、全方位做工作,通过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共同发挥作用,通过一系列制度、规定的有效执行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把安全生产理念植根于职工头脑之中,使得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环境因素至关重要。人在高档酒店、行走在漂亮舒适的地毯上绝不会随意吐痰,就是环境氛围制约人的行为、决定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很好例证。安全文化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职工的思想,支配着职工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因此,党政工团、第一责任人应在营造安全氛围上多做工作,不能依靠处罚来做安全工作,应从正面提出要求,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全方位构建安全屏障,这就是现在所强调的综合治理。有的人在电厂工作几十年,不安全事例知道的不少,为什么同样事情还会重复发生?这时就需要依靠安全文化来解决根本问题。封闭的传统文化有弊端,如果能够借鉴先进文化理念,打造一只看不见的手、编制一张无形的网,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定势,将职工引导到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上来,使职工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变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如何编织这样的网?这就需要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并且充分显示出安全文化的魅力所在。

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口号不能仅挂在口头上。安全是一种状态,是使人能够接受的一个生产过程;安全生产不是简单的一个目标,不是每天老生常谈的说教过程,而是要从思想上教育、制度上完善、标准上明确,使每位职工都清楚要按照安全制度、规定和流程进行作业,因此是一个安全文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安全文化氛围能够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能够促使领导树立安全问题意识,各级责任制落实到位,使作业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提醒和家人之间的亲情寄语发挥着一般行政命令所达不到的作用。这些要靠各个部门、靠每一位作业者去做,靠安全文化的氛围。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在企业上下营造出安全生产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第8篇 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生产措施

为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北京市文化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定》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对本单位经营场所的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本单位正常的营业秩序及人员、财产的安全,杜绝案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如下:

一、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人员:

组长:法定代表人 副组长:值班经理

组员:全体员工

二、明确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1、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公司全面的安全工作计划和应急预备方案。

2、组织和发动群众,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3、建立建全和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治安、消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4、定期组织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保安及工程技术人员按安全检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检查,确实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5、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安全工作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

6、定期总结工作,并随时接受行政部门的检查和完成行政部门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和任务。

三、具体工作安排及要求:

1、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研究安全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

2、召开全体人员会,进行节前安全动员工作,明确节日岗位的安排,强调节日值班制度和岗位交接班制度,要求认真落实。

3、组织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保安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节前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安全隐患及问题,并做好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工作。

4、按照《安全生产规定》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每天对场所营业开始前和结束后,以及在每日营业期间每2个小时至少进行1次安全检查和巡查,检查和巡查应当做好记录。巡视区域要有明确的划分,巡视内容要有明确的要求,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并做好巡视检查和整改记录。

2)每月定期(两次)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特殊情况随时召开例会,比如五一、十一、春节、元旦等重大活动前)。一是查找本单位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当前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重点和目标,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和要求;三是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明确专人分工、完成的期限。

3)每季度定期进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其他特殊时间随时进行),排查的主要内容:对本单位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设施:比如经营场所内的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应急广播、容纳人数等进行排查、明确责任人员、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4)每半年定期对所属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新员工上岗前等其他特殊时间随时进行),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正确操作覆盖全部营业区域的中英文双语应急广播系统;二是组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防火知识、扑火以及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四是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五是至少进行1次消防车应急预案的演练。

四、 对场所内部安全检查的内容:

1、定期测试覆盖全部营业区域的中英文双语应急广播。

2、对消防报警控制系统进行整体操作测试,检验系统灵敏度。

3、检查各楼层消火栓、水龙带及枪头是否齐全,接口部分有无渗漏,手动报警器工作是否正常。

4、检查灭火器压力是否在正常位置。

5、检查各动力设施、设备是否安全运行,工作运转是否正常。

6、检查电源线路、电器设备、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临时架设线路是否牢固安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7、检查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物品阻塞。

五、对场所外部安全检查的内容:

1、检查单位四周、屋顶及各公共死角有无易爆、易燃、助燃物品。

2、关注周边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动态(例如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等),防患于未然。

第9篇 煤矿安全生产的文化思考

近年来,煤矿企业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安全管理,可重特大事故却不断发生。笔者认为: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文化思考知之甚少。

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家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视,煤矿企业瓦斯爆炸、人身死亡事故居高不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但不少企业领导职工并未对安全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突出表现在:一是大量使用轮换工、临时工、协议工,这些职工安全知识缺乏、素质差、盲目冒险作业,遇险后手足无措,缺乏应变能力和自身防护能力;二是煤矿生产条件不达标,煤矿企业领导忽视安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劳动保护资金严重投入不足,生产设备隐患未能有效治理;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十分薄弱,部分领导忽视法律法规和生产企业规程的贯彻执行;四是以包代管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低劣,缺乏基本安全常识;五是部分工人把安全操作与提高效率对立起来,盲目追求产量和奖金而误入危险的怪圈,有的井下采煤工习惯性违章严重,一味拼设备拼体力,缺乏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差;六是基层队(班)安全管理落后,班组长安全文化涵养差,班组人际关系、班长素质也影响着一线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文化与管理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指矿区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安全工作态度、安全管理机制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安全奋斗目标、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审美观、心理素质和企业安全风貌等种种安全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之总和。煤矿安全管理中,仅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即追事故查责任者的事后总结、简单的物质惩罚是被动的管理。要使煤矿企业从被迫到自觉地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煤矿安全管理就应突出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把它看成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加速建设的今天,要有效控制事故减少灾害,仅靠安全工程技术、卫生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科学是不够的。要使企业中的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处于和谐平安,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管理者应当认识到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管理、管理科学的升华。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个煤矿企业要想抓好煤炭安全本质化建设,应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生产氛围。煤矿企业党政领导应组织人力物力制定矿区安全文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并动员企业内各级职工参与实施这个规划。建设煤矿安全文化应着力抓好职工安全教育,从安全方针政策和目标教育、安全法规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措施教育、事故案例教育等五个方面加强企业安全文化教育。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全体煤矿职工安全文化修养,形成自保互爱互救、心和人安,以安全生产为荣的企业形象和风貌,从而在职工心灵深处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奋斗意识。

高国民

第10篇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文化支撑

核心提示: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已成为当今企业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有其生产行业的特点,也始终面临着如何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着力解决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矛盾。

建筑业属事故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及伤亡人数仅次于交通运输、煤炭矿山业。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分析发生建筑企业的安全事故,基本上都是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以往我们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上的欠缺,而这些因素的全面归纳,就是人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文化。因此,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新对策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使人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

安全文化是集体和个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对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在行业中的具体化,关系到广大职工在建筑安全生产中的精神风貌、经济目的、行为准则、作业环境以及员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规范等等,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体,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

作为建筑企业来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建筑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建筑企业的文化背景出发,从广大职工对建筑安全文化的认识出发,从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地推动建筑安全文化建设。

首先,教育先行,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加强安全教育,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每年对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二是坚持利用企业报、黑板报、安全会议、座谈会等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舆论氛围;三是坚持举办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测试、安全演讲比赛、观看安全教育片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四是坚持每天作业前的班组安全教育,针对具体施工作业进行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的交底,增强员工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保护意识。

第二,强化责任,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体系。安全文化建设应强调企业全员参与。随着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实施项目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给安全生产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作为建筑企业,要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设置相应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并与参建单位、分包队伍、作业生产班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考核指标,明确安全生产施工的具体责任和奖惩条款,由此建立横到边、纵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项目全员管理格局,有力地保障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三,建章立制,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标准,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企业形成有错必改、有错必纠的安全文化氛围。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这样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推动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第11篇 某某市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一、年度主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年。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主题,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断深化“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创新监管手段,着力打造队伍,保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一般事故总量,努力实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

三、工作目标

1、完成市级标准化企业、标准化村特色示范点各10个;

2、完成危化企业标准化达标20个;

3、完成教育培训2.5万人;

4、完善中小企业告知承诺和“一企一档”6500家;

5、完成危险化学品等8项专项整治目标;

6、完成职业卫生重点监管120家,职业危害因素申报100家、检测440家;

7、事故结案率95%以上,事前处罚达35%以上;

8、完成苏州、常熟市两级政府挂牌重大隐患整改25项。

四、工作措施

(一)以教育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能力,从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基础工作。2010年在要继续保持2.5万持证培训的基础上,调整培训结构,提升培训质量。逐步加大危险作业岗位职工,有毒有害接毒职工的培训比重,通过二年左右的努力,使这二类职工基本全部轮训一遍,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要改进教材质量,编制各种类型的套餐式专业安全技能培训课件,使复训职工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要紧密联系我市安全生产实际,大量增加案例讲解,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新增危化操作和登高作业两项实践课程,使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

2、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普及安全生产专业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安全文化工作要注重下基层、进工厂,善于总结挖掘企业安全文化的有益做法,加以总结推广。各乡镇、各条线、各经济板块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培育品牌、特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全国、省、市安全文化社区。安全生产艺术团要创作一批新的安全文艺节目,加大下乡、下厂为企业职工特别是为农民工做宣传服务的力度。全年当地演出不少于40场。

(二)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企业安全基础。

1、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要着力把标准化创建引向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轨道,推进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性。标准化创建重在企业,各地要在继续全面开展村、企标准化创建的基础上,选择若干企业建设样板工程,培育行业标杆,形成示范效应。要十分突出村在标准化创建中的作用,不断推动村管安全的经验积累和机制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的村管安全经验,运用现场会等形式加以推广。特别要发挥村在中小企业告知、承诺、安全监督检查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村管企业安全的重要抓手。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安全监管,按照“规范一批、整治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和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基础。

2、大力推进危化企业的专业标准化建设。在2009年起步的基础上,2010年要稳妥扎实地在危化企业中全面推开标准化建设工程。要通过专业培训,为各创建企业培养100名内审员。要搭建服务平台,让企业与各地优秀的咨询辅导机构形成聘用服务关系,全面开展咨询、辅导。要帮助本地中介机构取得评审资质,更好地推动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让参与创建的企业在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确保2010年25家以上企业通过三级以上资质评审,其中二级以上不少于2家。

3、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与隐患排查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布局、工艺流程、设施设备等以及不规范的企业生产活动和员工生产行为作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把是否执行标准纳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政府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与安全评价、行政许可、安全责任保险等结合起来,引导促进企业尽快达标。

(三)以监督检查为手段,着力整改各项安全隐患。

1、要认真贯彻总局24号令,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规范检查的数量、频次、内容、形式,在市政府批准后认真贯彻实施。要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和形式,力求查有实效、查有促进、查有推动。要在做好重点时段、重要季节、重点领域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针对薄弱环节的专项性检查,全面建立隐患整改各级管理制度,做好整改指令的跟踪、复查,确保查出的每一个隐患都能得到根治。要重点培养企业自主管理、自我检查的自觉意识,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内生机制,试点开展零事故管理,班组隐患排查,三不伤害等活动,促进企业主体责任到位。

2、完善重大隐患挂牌整改工作制度。2010年,苏州市、常熟市和各镇三级挂牌整改项目为45个。要全面落实隐患挂牌整改的责任,切实做到定人、定时、定工作标准,确保挂牌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各级政府、主要经济板块要建立较大隐患管理台帐,随时跟踪隐患整改和控制情况,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的重大隐患要心中有数,紧盯不放,舍得投入,务求整改到位。

3、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各类专家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作用,

完善专家参与安全生产辅助管理的制度政策,以安全生产咨询委员会为统领,搭建完整的市、镇、企业专家技术服务平台,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行政许可、项目诊断、安全咨询和重大事故原因分析等诸环节上形成科学决策机制。为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区分,合理分工,科学高效探索新的路子。

4、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建立严密的重大危险源防控机制,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将更好地发挥督促地方、督促企业做好危险源监管工作的作用,对疏于监管,企业装备运行不正常,经常发生不安全状况的企业要加大督查和处罚力度。要全面疏理各级安全生产预案,开展一次市级预案演练,各镇和各经济板块也必须进行每年一次的预案演练,同时要督促企业加强预案演练,扩大岗位风险卡覆盖面,全面完成高危工艺改造工作。

(四)以专项整治为动力,促进各领域安全状况好转。

1、要深化危险化学品、职业卫生、冶金等高危生产领域的专项整治。要继续关停安全生产基础差,安全生产隐患严重且长期得不到整改的工业小区外小化工企业,提高化工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门槛,严控化工专属区外化工企业的新改扩建,引导化工企业向低风险、轻污染、高科技含量的高端产品转移,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的非法生产、经营和储存行为,促进化工产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卫生监管的研究,强化有毒企业法人代表、接毒职工的培训教育,督促企业切实履行危害因素申报和告知、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落实、职工健康监护、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等法律责任和义务,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现场监督抽查,查处职业卫生管理中的严重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要继续加大对冶金行业的隐患整治,督促冶金企业建立健全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完善各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管理,淘汰落后设备,彻底改造冶金吊,对冶金企业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要全面纳入监管,促进规范建设和使用。

2、要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农机使用安全的专项整治。要充分发挥安委会组织的协调作用,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治行动方案,切实解决各领域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大安全环境的平稳。道路交通要以查违章,禁酒驾为重点,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监管,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的综合效应,确保道路交通事故比上年有所下降。建筑部门要强化对进市各类施工队伍的资质管理,强化安全监理,以防范坍塌、坠落事故为重点,抓好深基坑、超高层、大型施工设备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指导各乡镇和各经济板块充分发挥建管机构的职能作用,严防和压降小型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消防部门要紧紧抓住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特殊、薄弱、高危环节,狠抓火灾隐患整治,特别要强化对招商城及其周边地区的“三合一”隐患整治,充分发挥“三合一”消防队伍及各镇消防办的职能作用,着力研究制订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管治能力和效果。

(五)以行政执法为杠杆,全力压降安全生产事故。

1、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领域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普法宣传,不断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提高安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持持续高压态势,遏制“三非”、“三违”现象。2010年要重点打击化工生产经营领域违法生产、违法经营、违法储存的行为;严厉打击在生产工艺中违法使用有毒物质,从而造成严重职业危害的行为;严厉打击拒绝整改事故隐患或长期拖拉,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严厉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进行生产、经营、建设的非法、违法行为;严查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等违规违章现象。非事故性处罚在处罚总量中达35%以上。要加强大队、中队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办案执法的综合能力素质,全面推行网上办案,提高执法透明度。

2、要加强各部门办案执法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公安、监察、检察、总工会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重在总结事故教训,严格落实事故整改责任,做好事故单位隐患整改回头看,寓安全服务于执法过程中,使每一起事故都能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要适度采取部门联合执法的形式,对某些特殊领域的安全生产问题加以集中打击和整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第12篇 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几点思考

安全是企业发展重要保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头等大事。生产事故对企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要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必须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大力推行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确保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需要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建立完善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和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作业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建设安全文化,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做到安全生产,实现文明生产,其关键在于开发和发展企业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建立起安全自护、互爱、互救、应急的安全文化体系,在职工中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安全行为规范以及安全与健康的目标追求。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当今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占领市场及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都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企业要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事故、伤害事件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使生产经营环境长期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稳步提高,才能推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大有益处。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科学领域内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的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是企业达到本质化安全的有效手段。违章行为都不是员工故意为之,而是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只有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才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由强制性到自觉性的转变,员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飞跃。

二、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

第一,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增强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大员工的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和价值观。可见,要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把“人”作为培育安全文化的对象和立足点,工作的开展围绕着“人”的安全需求出发,凡事责任到人,杜绝安全管理缺位现象。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良好的工作习惯一旦养成,习惯性违章自然迅速减少,管理流程自然畅通有序,工作效率自然持续提高。因此,企业安全教育要在培养员工走程序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道路上下功夫,培养员工在安全问题上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良好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生产文化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