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宣贯和实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践基础上,融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遵循煤矿安全生产客观规律,形成的矿井安全基础建设工作体系。故此,基于笔者单位所在辖区内煤矿在目前基础条件和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要积极稳妥地抓好这项工作,务必更要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笔者谈谈个人认知。
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的宣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切实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做好标准化工作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落实监督检查责任。要把煤矿标准化纳入矿井科学管理总体规划当中,把标准化贯穿于矿井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2.加强培训工作,吃透新标准
要以新增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做好新、老标准的对接。要分级、分层培训煤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使他们真正搞清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掌握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工作步骤,达到懂得业务、会做工作的目的。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利用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大造声势、舆论,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额参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的实践
1.对表梳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局对辖区内煤矿深入开展“学标准、抓整改、促落实、保安全”活动,要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按隐患等级分级治理,明确治理重点,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隐患闭环整改机制。要与安全“体检”相结合,细化工作内容,逐条、逐项对照自检表专业和项目,认真开展安全自检工作。要与局月督查、矿旬检查、科室周排查、队组日巡查相结合,逐级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突出重点,抓好“一通三防”这个关键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阶段,我局必须抓住那些对矿井生产安全具有制约作用的关键性环节,集中主要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所有工作中,“采掘机运通”是重点;在“采掘机运通”当中,通风管理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煤矿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多数是由于通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就拿我局曲江公司来说,“9.30”安全事故发生,充分说明了该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我局因地制宜,区分出轻重缓急,优先抓好“一通三防”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标准化。由重点到非重点,循序渐进,首先完善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全方位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并结合曲江公司实际情况,集中力量抓好“一通三防”和机电运输“主项达标”。通过解决主要问题,把安全事故的势头牢牢遏制住。在矿井安全状况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再开始进行其他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3.切实做好标准化试点工作
要求我局辖区内的尚庄煤矿、流舍煤矿必须达到二级标准,其他生产煤矿达到三级标准。确定试点矿井和目标后,制定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个人,全面掌握工作进程,实事求是的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并对在试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认真总结好的经验,为下一步在我局全面施行新标准的达标创建创造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矿井搞好和促进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说煤矿标准化工作是矿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矿井安全生产的不二法宝。
第2篇 以项目实践谈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
我公司顺安项目部承建的顺安爆破器材搬迁工程,在单位工程多(共有47栋,分为办公区、炸药区、雷管区、库房、生产车间等)、战线长(1.5km左右)、工期紧(468天)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人为本,把安全工作当成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开展好项目安全监管工作,使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效果不断地提高,有效地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实现了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一、切实建章建制,做到用制度约束人
安全管理的基础就是制度的完善和细化,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部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奖惩、安全会议、安全生产违章处罚、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管理制度。通过运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来规范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使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使项目全体员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到了用制度约束人,杜绝“人管人、人约束人”打不开情面的情况出现,真正做到了安全生产“凡事有章可依、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
二、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落实安全责任
项目部要求,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项目主要安全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此外,项目部还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名,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项目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培训项目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项目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
项目部认真落实好两个责任: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监管责任。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即项目部的生产经理、施工员等都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他们有调动人、财、物的权利,生产的组织实施及安全措施的实施必须由他们来进行。安全监管责任即安全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他们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指导,对违法违章生产进行纠正和制止,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可靠性。
三、实行责任承包,切实做到奖罚分明
项目部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明确领导、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具体落实到部门、岗位。领导及各类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与工资挂钩,实行安全结构工资和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使领导、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增强安全责任感,明确自己在安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激发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自觉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和奖罚,项目部安全奖励9800元,安全罚款13500元,奖在实处,罚在疼处,做到奖罚分明,增强了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四、抓好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增强意识
项目部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职工在施工过程中的一堂必修课,通过对项目人员进行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和杜绝违章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了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讲求实效。
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均参加了主管部门组织的“三类”人员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培训合格证。项目部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2380人次,使内部职工技能水平提高,掌握相应标准、规范、施工工艺、操作技能、安全生产防护和自我保护、危险品的使用。项目部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培训不到位也是安全隐患的安全理念,抓住不同类型员工的安全心理,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并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安全教育培训和员工的心理形成共鸣,员工将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违”情况从培训前的5-8人次/月降低到培训后的1-3人次/月,切实承担起安全责任,逐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五、做好方案编制、审核,有效落实安全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安全专项方案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细化,是对具有较大危险性工程施工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安全生产的指令性文件,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专项安全方案要求内容详细、全面、计算要有根据,要符合现行标准、规程的规定。项目部编制了专项安全方案152个,负责审核的人员根据工程实际进行了认真审核,并报公司、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负责人按照审批后的专项方案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到作业层人员,交底人、所有接受交底人在交底记录上签字。施工时严格按审批后的专项方案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方案不适宜、不便于施工操作,或者是条件发生变化,及时修改方案,并把修改后的方案按原方案审批程序审批,再按审批后的修改方案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组织施工。安全检查时把方案实施的情况纳入检查的范围。
六、加大安全投入,保证人、财、物全面到位
安全投入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是安全方案落实到位的保证。安全投入包括人员的投入、设施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安全人员的投入:项目部设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人、班组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9人。安全设施的投入:根据项目中各单位工程施工的特点,编制不同专项方案152个,按方案要求投入了安全设施。资金的投入:项目安全资金投入200万元。
七、加强安全检查,深化安全管理
安全检查是查找不安全因素、发现事故苗头和隐患、建立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的重要手段,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项目部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包括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班前检查、日巡查。项目单位工程多,战线长,涉及的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和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而安全管理人员的常规检查、日巡查及班组的班前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发现隐患及时纠正整改。除此之外,项目部还组织了专项、定期或不定期等形式的检查68次,查处“三违”39人次,查出安全隐患239处,整改隐患239处,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扎扎实实的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了安全生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
终上所述,我公司顺安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生产实践表明,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只有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不断创新,才能最终实现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
第3篇 实践“三个代表”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针,也是煤矿的永恒主题。抓好安全生产、实现长治久安是所有煤矿管理人员动脑子最多、下功夫最大、长期探索追求的大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方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安全监察体制的改革,使安全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但是,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致使煤矿安全并没有达到现实意义的长治久安。为寻求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站在实践“____”的高度对待安全工作。
一、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新时期必须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安全作为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如果忽视其重要性,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甚至见利忘义,置职工群众生命财产于不顾,就会导致各类事故的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实证实,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幸福。
搞好安全生产,首先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安全生产决不是一般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工作大局。重大特大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对本单位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会引发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酿成矿区社会动荡,使职工群众缺少安全感,严重损害行业以及政府的形象。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就必须站在“____”的高度来对待安全工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煤矿企业一切从职工利益出发,对群众负责。反映在安全生产上,就是必须确保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广大群众有一个安稳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职工群众利益是一个综合体,内涵是多方面的,而保证其生命财产安全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煤矿事故迭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遭受损失,那么,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如何体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何谈起?“安全不好、如何向老百姓交待?”,同志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
按照“____”的要求认识安全工作,需要煤炭企业的领导人和各级安全管理者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看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具体要坚持做到三个牢记:牢记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安全生产这个“人命关天”的大事时刻放在心上;牢记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安全生产上决不能麻木不仁,置若罔闻;牢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安全生产越重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各方面的关系,把安全摆在生产经营工作的第一位,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不动摇。
二、注重创新和装备,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研究安全技术,追求安全工作创新是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动力。提高装备水平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要推进技术创新,拓宽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革力量。依靠科技进步,完善安全技措工程、提高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是提高煤矿综合抗灾能力的首要条件。作为集世界先进技术设备于一身,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和兖矿发展缩影的兴隆庄矿,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推动矿井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努力提高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安全装备和技术水平。在抓好常规安全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大安全科技资金的投入。据统计,我矿每年投入安全生产的资金都在600万元以上。矿井投产以来,在安全生产和监测领域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先后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tf-200型矿井工况监测系统,kjf束管监测系统和地面监测分析、化验系统,实现了调度指挥现代化;广泛应用了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成功地预测预报了煤流运输、提升、通风等大型设备系统的事故隐患,为矿井安全工作的超前预测、超前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井下主要运输皮带实现了地面集中控制,采区主要行人道安装使用了“猴车”,煤巷辅助运输使用了梭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矿井安全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持久攻关,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关键问题。坚持科技工作面向安全生产实际的方针,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和科研推先活动,先后与国内外50多个科研单位和有关大专院校密切配合,相继完成了行业“八五”和“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方向的“十五”攻关“700万吨高效洁净示范矿井建设”项目,重点解决了综放工艺中存在的粉尘、火、瓦斯、水患防治、顶板控制等安全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矿自投产以来,共获得包括综合防灭火、安全信息微机化管理、特厚煤层沿空巷道锚网支护、革新采煤工艺等在内的科技成果700余项,并有多项获得了省、部级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有的还填补了国家空白,有力地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第4篇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与认识
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大楼位于福州市西二环路与江滨北路交汇处,占地面积8.16474公顷,一期总建筑面积122866m3,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总砼量约为37912 m3。施工过程中的机械主要是:工程钻机gps-15型31台套,深层搅拌桩机sjd-ⅲ型8台套,高压喷射搅拌桩机ph-5d型2台套,高压旋喷机t_u-75a 4台套,注浆机2tgz-60/210双液调速4台套,半自动化搅拌站2台套,空压机5台,运输砼车6部,控掘机2台,吊车1台及泥浆外运车8部及其它施工设备。最高峰时施工总用电量达1700kva(共有四台变压器)。
作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是:最高峰施工人数约500人,除了少部分是公司钻工外,大多数是外来“三工”,安全意识差、安全技能较低。而使用气举反循环的钻孔灌注桩会造成场地泥泞,这也是安全工作难于顺利进行的最大障碍。福建广电中心项目是我省重点工程项目,是至今为止我省钻孔桩最大的单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为了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不断克服困难,追求新的管理方法,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下面我就工地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些作法简要介绍如下,请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导。
一、健全的机构是作好安全工作的保障
同志曾多次指出“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预防胜于救火”、“隐患险于明火”,建设部等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标准二规程五个规范”。但安全事故仍频繁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所以我们应着力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认识和安全技能,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大大地降低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公司领导十分重视项目部安全机构的建设,在项目部组建之初,即成立了公司广电项目安全监督组,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三名经验丰富的专职安全员组成,监督组与项目脱离经济关系,直接对公司总经理负责,不受项目部许多因素的干扰,独立执行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监督、指导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当生产与安全工作出现矛盾时,安全监督组能够坚持原则,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地位上,确保各项生产施工在安全条件下进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安全工作一票否决权”。
二、规章制度是作好安全工作的依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一个企业、一个项目部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就难于实现有效的管理。为使各项管理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安全监督组根据公司现有的《安全检查制度》、《教育制度》、《各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结合广电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值班制度》、《炊事员安全操作规程》、《项目应急救急预案》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或措施,从而不但完善了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而且使之可实施性更强。
规章制度已经制定,但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呢?在项目部与公司签订的安全责任制之后,安全监督组依据钻孔桩的特点和广电项目的特殊性,分解安全生产目标,提出安全管理措施要求,与各班组、特殊工种签订安全责任制,并重点抓好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工作。通过安全责任制的签订,全体作业人员提高了安全意识,认识到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和义务,懂得有权得到哪些劳动保护、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有接受安全教育的义务、有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反映到安全监督组的责任、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第5篇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实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践基础上,融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内容,遵循煤矿安全生产客观规律,形成的矿井安全基础建设工作体系。故此,基于笔者单位所在辖区内煤矿在目前基础条件和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要积极稳妥地抓好这项工作,务必更要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笔者谈谈个人认知。
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的宣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切实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做好标准化工作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落实监督检查责任。要把煤矿标准化纳入矿井科学管理总体规划当中,把标准化贯穿于矿井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2.加强培训工作,吃透新标准
要以新增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做好新、老标准的对接。要分级、分层培训煤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使他们真正搞清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掌握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工作步骤,达到懂得业务、会做工作的目的。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利用各种条件,采取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大造声势、舆论,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额参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的实践
1.对表梳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局对辖区内煤矿深入开展“学标准、抓整改、促落实、保安全”活动,要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按隐患等级分级治理,明确治理重点,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建立隐患闭环整改机制。要与安全“体检”相结合,细化工作内容,逐条、逐项对照自检表专业和项目,认真开展安全自检工作。要与局月督查、矿旬检查、科室周排查、队组日巡查相结合,逐级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突出重点,抓好“一通三防”这个关键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试点阶段,我局必须抓住那些对矿井生产安全具有制约作用的关键性环节,集中主要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所有工作中,“采掘机运通”是重点;在“采掘机运通”当中,通风管理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煤矿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多数是由于通风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就拿我局曲江公司来说,“9.30”安全事故发生,充分说明了该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我局因地制宜,区分出轻重缓急,优先抓好“一通三防”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标准化。由重点到非重点,循序渐进,首先完善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全方位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并结合曲江公司实际情况,集中力量抓好“一通三防”和机电运输“主项达标”。通过解决主要问题,把安全事故的势头牢牢遏制住。在矿井安全状况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再开始进行其他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3.切实做好标准化试点工作
要求我局辖区内的尚庄煤矿、流舍煤矿必须达到二级标准,其他生产煤矿达到三级标准。确定试点矿井和目标后,制定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个人,全面掌握工作进程,实事求是的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并对在试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认真总结好的经验,为下一步在我局全面施行新标准的达标创建创造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矿井搞好和促进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说煤矿标准化工作是矿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矿井安全生产的不二法宝。
第6篇 安全生产培训的实践思考
安全生产培训是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劳动者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治本之策。
安全生产培训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意识理念培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和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培训。企业法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通过科学的安全生产培训,有了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了自我防范能力,就能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时刻关注安全,做到“三不伤害”,安全生产才能真正落实到位,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调查和监管实践,针对安全生产培训的现状,思索探讨一些安全生产培训的措施和对策,仅供读者参考。
一、统一培训认识
1.安全生产培训是安监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民生问题,安全第一,安全问题,生命至上。坚持科学发展观(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包含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为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安全生产为了人,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管理水平、操作技能等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而重视程度、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高,源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因此,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是安监部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高危行业职工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
2.安全生产培训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迫切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企业有义务对员工的安全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是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同时,安全生产培训成本低、见效快、回报率高,是企业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近段时期,全国,全省其他地方安全事故连续发生,我市兴山发生了“3•31”较大事故,这些事故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这些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安全知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良,安全防护不当,而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改善安全习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3.安全生产培训是预防安全事故的有效对策。
从本质上说,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教育培训就是通过多种形式、持续不断的培训,使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特别是从事高危行业的农民工,从不同层次和领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识别重大危险源,明白所处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从思想上重视到位,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安全生产培训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可分为自然本能期,强制监管期,自我管理期,团队文化理念期,即安全管理从原始的自然本能反应,到政府部门的强制安全监管,安全执法,再到企业的自我管理,自我规范,最后发展到崇尚安全、关注生命的安全文化,是“物本”到“人本”的升华。只有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达到了相应的水平,企业的管理才能上升到新的阶段,其根本手段别无他法,就是安全教育培训。
二、找准培训症结
当前安全生产培训存在的薄弱点主要表现在:
1.认识不统一。
少数地方、部门和企业,特别是返乡创业的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漠视安全防范,忽视培训投入,安全培训意识不强,重要性认识不足,淡化安全操作规程,处险境而不自知,遇险情而难自救,常因小小失误或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教训极其深刻。
2.针对性不强。
安全生产管理涉及面广,必须针对不同高危行业组织安全生产培训,重点区分不同类别和岗位层次及实际岗位技能要求,有针对性设置课程,聘请专业人员授课,使参训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克服只懂理论,只讲法律法规,不懂操作规程,只懂生产经验,不懂生产特性和安全性能,顾此失彼,特别是有些培训机构受利益驱动,存在只管收钱发证,忽视培训效果的现象,培训无的放矢,无针对性。
3.考核不严格。
培训质量低,考核走过场,发证秩序乱,是培训中的又一顽症。
具体表现在:培训空点多,新注册的民营企业负责人,新上岗的农民工未参加培训大有人在;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培训和考核无证上岗擅自进行特种作业,有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满18周岁,也取得了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有的生产经营单位把对新进企业员工的岗前培训,误作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有的人文化层次低,不具备特种作业所需要的文化程度,也取得了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有的安全生产培训考试考核,让他人代替答题,自己只签名,成绩不真实;有的培训档案资料不全,甚至人档不符,造假蒙骗安全监管人员等等,诸如此类,考试考核规章形同虚设。
4.经费投入不足。
培训是需要投入的,企业应从安全费用提取中支付培训费用。少数企业认为,培训是安监部门的职责,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只顾眼前利益,重视企业生产,忽视安全培训,舍不得花钱培训工人,无法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5.培训流于形式。
培训机构的人员队伍素质、培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素质的安全队伍的知识需求,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培训内容急待更新,培训方法急需改进,避免受训对象参训热情不高,或自以为是,或被动应付,使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培训作用。
三、强化培训实效
1、明确培训责任。
安全生产培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3号令)规定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是安全生产治本之策之一,既是安监部门依法履责,坚持前瞻思考、未雨绸缪,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需要,也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有效措施。
2.突出培训重点。
安全培训工作重点集中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新上岗农民工等四类人员上。在安全生产培训实践中,有些安全意识和投入能力强的企业自觉利用党校阵地开展封闭式“三级教育”和全员培训,有些安全意识强、管理力度大的企业在安全培训中,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培训向跟班安全员等重点岗位前移,拓展了培训的空间,使培训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训落到实处,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3.创新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工程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安全发展为总揽,树立大培训、广参与的观念,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培训、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一是编印培训教材,首先针对不同行业分门别类,聘用专家教授编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各类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事故危害因素,技术操作规程,相关法律法规,必备的专业知识入手,引导学员通过培训后有自学的教材和空间,让受训者喜闻乐见、开卷有益,温故而知新。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当前培训质量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僵化,一般都是注入式教学,教员讲的口干舌燥,学员听的一知半解,培训往往走过场,所以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实行20%法律法规,30%的操作技能,50%的具体案例,用案例现身说法,切忌从条文到条文,从概念到概念,必须用幽默的语言,通过图文并茂的投影或光碟为受训学员释疑解惑,活跃课堂氛围,确保入耳入脑入心,提高安全素质。三是实施分类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对象各异,素质参差不齐,必须根据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按照“因人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据不同行业,不同对象优选教材,深入乡镇和企业,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既可避免人财物的无形消耗,为企业节约费用,又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4.强化培训运用。
培训的结果在于运用。因此,对培训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应统一制定培训手册,载明培训的内容、成绩及实际操作中“三违”情况的考核记录,随时跟踪考核,实施网上公开,与企业资源共享。同时,围绕安全生产对人才的需求,拓宽用人视野,开展人才交流,培养土专家,发挥监管所长,用于行业监管,鼓励大专以上毕业生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学习考试,培养专家型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5.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对安全生产培训的检查考核,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的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培训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既可以奖优评先,又实施执法监管,把安全生产培训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发现职责不清,无证上岗,未进行全员全过程教育培训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为建立长效机制,降低事故几率奠定良好基础。
安全生产培训是以保护人的生命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让我们在培训实践中,增强服务意识,适应企业需求,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创新培训理念,让安全生产培训发挥应有效应,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而不懈努力!
第7篇 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探索实践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管理新方法
九十年代至今,上海城市建设连续保持高强度投入,投资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几轮城市建设发展中,上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在建设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兄弟省市大力配合支持下,取得一定成绩,总体受控,保持平稳。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这几年,我们不断学习和吸取先进国家经验,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的特点,在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现向大会作简要汇报。
一、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筑市场需求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上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已基本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一支高度机动、覆盖全市、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监管队伍。但随着建筑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理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主要做法:
(一)引入风险机制,培育建筑安全中介机构。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我们根据建设部的统一部署,确定了“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社会中介参与”的保险运作机制,充分运用费率调节机制,改变“重理赔轻预防”的状况,鼓励保险公司聘用安全服务事务所、监理公司等安全服务中介机构,到施工现场进行咨询服务。这类安全预防服务中介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安监站指导,并定期报告工地安全生产状况,起到了安全监管的信息员、报告员、服务员的作用成为政府安全监管的协同力量。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强化了过程监督,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服务也有了保障。同时保险公司预防成本也得到合理开发使用,“业绩效益”两挂钩的激励机制,更促进中介服务到位有效
(二)推行安全监理制度,补充监管力量。从1996年开始,在市政工程领域试行了安全监理制度。2002年,我们又在闵行、虹口区试行安全监理制度,都收到较好效果。尤其是市政工程领域、闵行区实行了安全监理之后,安全事故高发的形势较快地得到了控制。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推广安全监理制度。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在监理质量的同时,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实施,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每月向安监站报告工地安全生产情况。这样既补充了现场监督力量,又使得安监站可以根据现场监理定期安全报告,有的放矢地对问题严重的工地进行集中执法整治,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建立社会、职工和舆论监督机制。一是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我们聘请一些人大、政协委员等社会知名人事担任社会义务督察员,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检查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二是公开承诺机制。我市部分地区要求施工工地以告示形式,向职工和社会做出遵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承诺,并报监督部门备案,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的监督;三是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安全隐患和事故,营造重视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监督管理新模式:一是减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逐步实现监督管理政府归位,企业到位;二是进一步了增强企业风险意识;三是大大激活了企业安全管理内在需求;四是促进和鼓励企业加强管理的积极性;
二、坚持科教兴业方针,探索实现监督管理手段现代化
上海建设工地量大面广,每年高大精深且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占不小比例,监督难度和深度在不断上升,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和监督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事故的有效途径。
(一)探索打造“数字化工地”,提升监管科技含量。一是建立隐患预防预控系统;在部分重大工程和高大精深项目,以及一般项目关键部位中,试点建立了施工现场电脑安全监视指挥系统,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二是实行高危环节“以机代人”监控方式。对进入地下施工或隐蔽施工阶段工程,以及在升降设备运行中,更新传统监督方法,试点采用红外线探头监控监视作业方式实施监督,减少高危领域作业安全事故和监督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全市工地短信群发系统,应对大面积公共安全事故,提高预警和处置能力。
(二)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一是建立了建设工程安全质量计算机申报系统。全市所有项目的申报统一进入计算机系统,达到信息采集及时,办理规程透明,信息共享充分,监管数据准确完整。二是探索建立现场安全监督计算机系统。通过全面采用手持式安全监督信息采集系统(掌上电脑),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标准一致、查处依据规范、告知文本统一,杜绝行政监督与查处裁量的随意性。
三、紧抓传统监督管理方法不放,安全监督有效有力
近几年,我们在大力探索实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模式的同时,正确处理科技创新与传统管理的关系,始终抓住传统的、科学的、以及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放,在监督机构完善、监管措施改进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等几大领域继续强化建设和引导,为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推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继续大力推进现场管理标准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是全面建立企业安全自控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现场“人、机、物、料、环”五个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监控。目前这项工作已向分包作业班组延伸。
(二)安全专项整治不放松。根据季节特点和安全防范重要时期,不间断地对深基坑、脚手架、活动房、升降设备以及电器设备等开展各项安全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违规企业和个人。
(三)建立层次培训制度。一是加强一线工人培训,成立流动安全学校,把安全学校办到建筑工地,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试点企业事故下降趋势明显。2003年下半年,在扩大办学机制上进行改革,实施社会化办学新思路,扩大办学力量,力争全覆盖。并规定从2004年4月开始,未经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不准上岗。现在,这项培训工作正在上海蓬勃开展。二是建立项目经理、安全监督各类从业人员的年度强制培训制度。目前上海已初步经形成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建筑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初步满足了上海建筑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2004年,上海城市建设仍将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建设项目总量呈稳中有升的态势。面对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及《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继续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用“____”重要思想统领安全生产工作,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始终作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握处理好建设与城市安全运行、环境改造、社会稳定的关系。坚持“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兴业”为手段,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建立“预案、预控、预报、预警”长效机制为重点,求真务实,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依照“项目抓标准、企业抓许可、监督抓机制”的总体思路,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破:
(一)调整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差别化原则,建立市、区、街道(镇)分级分类安全管理新模式,实现安全生产全覆盖、网格化监督。
(二)研究建立符合上海实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建设参与各方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地。研究安全事故责任分解方法。突出企业责任主体地位,建立以总承包单位为主线的安全责任分解体系,体现“责随事转、责权对等”原则。
(三)实施建设工程从业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建立以中介机构评估为主要手段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制度。整合管理资源,探索建立企业资质和安全许可联动管理新机制,研究安全许可纳入“三色通道”管理新途径。
(四)继续探索安全监督市场化社会化运作体制与机制。一是研究建立建设工程领域系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建设单位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本市施工企业职工意外伤害保险、沪外企业职工综合保险的建设工程保险制度体系。在高危领域试点安全信用担保制度。二是构建齐抓共管支撑体系。发挥建筑业管理各部门以及相关协会、学会、检测认证机构、培训机构合力作用,构建法律、信息、技术装备、宣传教育、培训和市场监管等安全生产支撑体系。自觉引入社会监督机制,争取全社会广泛支持。
(五)深化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建立以政府引导为基础、企业自主贯标为主、工程项目为落脚点的现场标准化管理模式。坚持量质并举,提高达标项目覆盖面。完善认证管理办法,提高认证水平。改革安全评优方法。将评优创优融入项目建设始终,变“集中应对”为“常规长效”,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安全常抓不懈。
(六)大力推行安全监理制度。确立安全监理在建设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安全监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充实扩大队伍,提高工作质量。完善安全监理规则。明确从项目的监理规划到现场监督全过程的职责任务。用1至2年时间,对监理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监理知识培训。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预警、预报、预控、预案”机制。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市、区(县)、管理大口和工地相互衔接的建设工程“三级”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各区(县)和管理大口应建立工地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制度,防患于未然。
近几年,上海在创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国务院、建设部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与兄弟省市同行先进做法相比,上海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下一步我们要在建设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贯彻“量条例一决定”为契机,以降低伤亡事故,遏止重大事故为基本目标,全面做好2004年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为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8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