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二十埠河东支段综合治理工程
分部工程
道路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道路结构形式
长江东路以南至新安江路段两侧沿河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新安江路以南至施工终点两侧沿河道路采用泥结碎石结构。
1、二十埠河综合治理工程路面结构拟定:
结构设计一(7米与9米红线道路结构):
范围:东西岸长江东路以南至新安江路
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6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
30cm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6cm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设计三(泥结碎石结构):
范围:东西岸新安江路至二十埠河
1cm石屑磨耗层
8cm泥结碎石面层
30cm道渣石基层
2)、人行道路面结构:
人行道路面结构为:
6cm厚纽西兰地砖
2cm厚水泥砂浆(1:4)
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22年03月05日
工程名称
二十埠河东支段综合治理工程
分部工程
道路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路基填筑
交底内容: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路基处理及填前碾压→路基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1、测量放线
首先对业主单位所交控制桩及资料进行复测校核,确认无误后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控制桩及水准点。然后测设现状横断面图,一般平坦地段50m测一断面,起伏较大地段进行加密断面,经实测与设计提供值不符时及时交监理确认。
路基正式填筑前,每20m测设一中线桩并测一组边线桩,为确保路基碾压质量,在路堤土两侧各加宽30~50cm,当路堤碾压成活后再进行刷坡达到设计宽度及坡度要求。
2、地表清除
处理过的路基清除表层淤泥,然后进行填夯,每层填筑厚度不超过30cm,不能直接用膨胀土回填,应进行掺灰搅拌处理后再填筑。
3、路基处理及填前碾压
一般地基的处理
根据道路沿线路基条件分以下几种状况分别进行处理:
第一类:清表后土基顶面距离路床高差大于等于40cm的,在清表后处理完毕的土基顶面直接铺筑40cm的6%掺灰改良土,之上铺筑路基填料。
第二类:清表后土基顶面距离路床面高差小于40cm的,从路床面高度起向下超挖达到路床下40cm深度,在这40cm范围内铺筑40cm的6%掺灰改良土。
第三类:清表后土基顶面在路床面以下的,将路床下40cm范围内换填成6%掺灰改良土。如局部含水量过大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过试验确定具体掺灰比例。
膨胀土地基处理
膨胀土路基采用掺石灰处理,掺灰量根据膨胀率具体确定。若采用弱膨胀土作为路床填料,应经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可掺入6%的石灰进行改良处理,改性后的涨缩总率不得超过0.7%。
软土及沟塘的处理
道路经遇软土和沟塘处要对路基进行处理,清淤必须彻底,以清至硬质原状土为标准,基底填筑40cm的6%掺灰改良土后,按正常路段以路基回填材料填筑至路床顶面。
施工中对淤泥应予以推土机或人工清除,包括对原农田、菜地的植被,清除后方可进行堆填碾压,满足路床土压实要求,对高填方段的压实填土应进行跟踪监测。
4、路基填筑
道路红线外绿化带范围内沟滨和沟塘的回填材料为素土,分层回填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为20cm-30cm。
路基填方要求
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特征的土。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若采用中等膨胀土作为路堤填料时应经改性处理后方可填筑。弱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若膨胀率不超过0.7%,可直接填筑,并采取防水、保温、封闭、坡面防护等措施。
路堤的施工方法:
根据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水平分层填筑法,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筑上一层。纵向分层填筑法,当原地纵坡大于12%的路段,应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采用机械碾压时,分层最大松浦厚度不应超过30cm。
挖方路垫的施工
当挖方路基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对路基顶部表层的土,应做土工试验。当路垫路床的表层下30-80cm内为有机土、难以翻拌晾晒干的过湿土、暴露后易风化的软岩,其cbr值应大于规范规定要求,如不符合规定,应清除进行换填。当路垫路基顶部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的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换填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整平凹槽,设置盲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外,在分层回填压实。
填挖结合段的施工
在路线纵向和横向填挖交界段,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路基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台阶应有2%-4%向倾斜的坡度,挖台阶前应清除草皮及树根。
对土质路基填挖衔接处应采取超挖回填措施并进行压实。
桥涵、挡墙等结构物处的填筑
(1)填料: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范的材料。
(2)填筑: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并应充分压实到规定要求。
结构物回填处顺路线方向长度应按设计规定,并挖成台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分层回填。回填处如有泄水孔或其他构筑物时,按设计或规范要求碎石、粗砂或砂砾层。
回填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时,必须注意两边对称同时进行,直至管顶。回填时特别要注意管道两侧腋下的回填压实。
桥台、涵身背台和涵洞顶部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
5、填筑过程中质量控制:
(1)土方填筑过程中,要以试验段施工的结论指导全面施工。
(2)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方可填筑下一层。
(3)每层填方设专人严格掌握卸土地点、分层厚度、土壤性质,并应在整个路基填筑宽度内使运土车辆均匀分布行驶。
(4)试验人员应跟班作业,严格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并测定压实度,确保每层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收人
第2篇 道路工程人工挖孔桩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中建四局贵阳市东二环道路建设项目一分部
工程名称 | 贵阳市东二环道路工程 | 分部分项工程 | 孔桩开挖 | 工种 | 杂工 | |||||
1、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要求作业; 2、挖孔、起吊、护壁、余渣运输等所使用的一切设备、设施、安全装置、防毒面具或氧气面罩、配件、材料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在使用前检查,确保使用的安全; 3、每天必须有专人进行有毒气体检测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才可进行下孔作业; 4、每班作业前,应将桩孔内的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或大风扇向孔内送风5分钟,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人。孔深超过10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凿岩时还应加大送风量; 5、开挖过程必须有专人监视开挖桩孔的施工情况; 6、孔桩开挖按规定的距离进行跳挖,每挖深500—800㎜就护壁一次; 7、堆土要在孔口周边1米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m; 8、第一节护壁要高于孔口300㎜,按规定做好孔口的防护措施; 9、孔内作业照明应使用防水电缆,采用安全矿灯或12伏以下的安全电压,或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小于15ma,孔内照明亮度不应低于60w,并使用防水、防爆灯泡; 10、下孔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由刚性爬梯上下,成孔或作业下班后,必须在孔周围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盖孔口板; 11、挖孔抽水时,作业人员必须上地面后才可进行,抽水后电源必须断开; 12、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13、补充交底内容: | ||||||||||
交底人 签名 | 接受交底负责人签名 | 交底 时间 | ||||||||
接受交底人(全员)签名 |
第3篇 市政设施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道路部分
工程名称
部位名称: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稳定层
交底日期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本工程稳定层施工厚度: 车行道的路面基层由下至上包括15cm厚的4%水泥石屑稳定粒料层、35cm厚 的6%水泥石屑稳定层,自行车道的路面基层为15cm厚的6%水泥石屑稳定层;人行道的路面结构由下至上为15cm厚的6%水泥石屑稳定层、2cm厚1:3水泥砂浆及彩色水泥砼方砖30×30×5cm。
2.施工测量:施工前对路基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或基底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3.备料:根据各路段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的干燥集料数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数量。也可根据各种集料所占的比例及其松干密度,计算每种集料的松铺厚度,以控制集料施工配合比,而对结合料(水泥)仍以每袋的摊铺面积来控制剂量。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为:
(1)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石屑集料:压碎值不小于30%,一般松干容重1500~1600kg/m3,细度模数为3.3~3.5。
(3)拌和用水应采用清洁饮用水。
4.拌和:
采用现场集中进行集中拌和。拌和时要注意: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拌和中适时测定含水量,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0.5~1.0%,如含水量大于最佳时,应进行自然蒸发,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值。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值,应补充洒水进行拌和。一般在摊铺洒水时,用水量应稍大些,这样可避免二次拌和造成的浪费。
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的损失。在雨季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集料,防止雨淋。
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室确认的剂量多0.5~1.0%。
拌和机和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减少摊铺机待料的情况。
5.摊铺和碾压:
a.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施工应用专门制造的摊铺机铺设。
b.采用12吨以上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当分层摊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c.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直到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要求压实度98%。
d.水泥稳定碎石应全宽度一次摊铺,若摊铺宽度不够,应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摊铺,保证前后铺料搭接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一整体。
e.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超高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6.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型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b.经过拌和、整型的水泥稳定土,应在实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
c. 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工作缝的处理。工作缝和调头处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a.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土末端,沿稳定土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此槽应与路的中型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
b.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分。
c.第二天,邻接作业段拌和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靠近方木未能拌和的一小段,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整平时,接逢处的水泥稳定土应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cm,以形成一个平顺的接缝。
d.如拌和机械或其他机械必须到已压成的水泥稳定土层上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作业段。一般可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8~10m长的稳定土层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铺上10cm厚的土、砂或沙砾。
e.整平后,用平地机将塑料布上的大部分土除去(注意勿刮破塑料布),然后人工除去余下的土,并收起塑料布。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应将接缝修整平顺。
7.纵缝的处理:
a.水泥稳定层的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逢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纵逢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b.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c.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型和压实;
d.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e.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部分,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整型和碾压。
8.养生: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在其上覆盖硬纸皮,洒上适量的水,重视保湿,以免水分蒸发。养生时间不应少于7天。养生期间,应严格控制车辆通行。
9.质量检验:
水泥稳定石屑在摊铺未压实前应每天取样一次或每拌和250吨取样一次,并按照jtj057-94及jtj058-2000规范的标准方法在工程师确认合格的实验室检验含水量、水泥含量、混合料干容重和颗粒组成范围(筛分试验)。
会签栏
参加单位
参加人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5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