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规程涵盖了多个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
1. 初始勘查:这是工程开始前的基础步骤,涉及到地形测绘、地质调查和环境评估。
2. 控制测量:设立基准点,为后续详细测量提供准确参照。
3.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将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和形状精确地标定在地面上。
4. 进度监测:定期测量以跟踪施工进度,确保与计划相符。
5. 结构监测: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如沉降、倾斜等。
6. 竣工验收:最终测量以确认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这些环节需遵循一系列标准,如:
1. 国家和地方的测量法规:确保所有测量工作合法合规。
2. iso 19103:2015地理信息 - 测量过程和产品:定义了测量过程的质量标准。
3. astm e2222-11 标准实践:用于建筑结构健康监测。
4. jct合同条件:在英国,建筑工程合同可能包含测量标准。
工程测量规程的意义在于确保工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它意味着:
1. 精确性:规程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防止因测量不当导致的结构问题。
2. 安全性:通过结构监测,规程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的稳定性。
3. 法规遵从:遵守规程意味着尊重法律,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的法律纠纷。
4. 效率:规程指导下的工作流程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返工风险。
5. 质量保证:竣工验收依据规程,确保交付的工程符合设计和质量标准。
在实践中,工程测量规程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每个步骤都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根据具体项目特点和环境灵活调整,以实现最佳效果。对于管理者来说,理解和贯彻这些规程,不仅能够提升工程品质,也能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第1篇 工程测量复核资料整理要求规程
工程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要求
1、工程定位、测量工作完成后,由监理单位和业主参加验线,验线方法和验线仪器与放线时程序相同,以确保验线工作的检查独立性。
2、楼层验线 由现场质量员及专职验线员复验合格各楼层的放线结果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查复验。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 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 ,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和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钢尺复核,达到准确无误。
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第2篇 厂房工程测量轴线各控制线放样规程
厂房工程测量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经纬仪tdj2-b进行复测。各轴线间距离采用钢尺量距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
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坑内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2、由于基础挖深为1.3m左右,基础施工时的标高引测可以直接采用基坑外围的-0.500m标高点。
3、±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4、±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可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尺倒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在固定的柱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5、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6、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以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7、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以建筑50标高线为准,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8、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装饰控制校核。
9、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块材尺寸而定)
第3篇 工程测量施工注意事项规程
工程测量施工注意事项
1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
2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3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一定打伞。以防损坏仪器。
4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5对原始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
6由于工期紧,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衔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设手段。
7所有施工测量记录和计算成果均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并附必要检查的文字说明。
82位用户关注
31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