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洁频率与时间安排
2. 清洁工具与用品准备
3. 清洁步骤与方法
4. 卫生间设施维护
5. 卫生标准与检查
6. 应急处理与特殊情况
7. 安全注意事项
1. 清洁频率与时间安排
- 公用卫生间应每日进行早晚两次常规清洁,如人流量大,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清洁次数。
- 清洁时间应避免高峰期,以免影响使用者。
2. 清洁工具与用品准备
- 工具:扫帚、拖把、清洁桶、抹布、刷子、手套等。
- 用品:消毒液、洗洁精、除臭剂、卫生纸、洗手液等。
3. 清洁步骤与方法
- 清理地面垃圾,用扫帚从角落向门口清扫。
- 擦拭马桶,使用专用刷子和消毒液。
- 擦洗洗手盆、镜子和水龙头,用湿抹布擦拭后用干抹布擦干。
- 清洁地板,用拖把蘸取清洁液后彻底拖净,确保无水渍。
- 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4. 卫生间设施维护
- 定期检查设施完好性,如发现破损及时报修。
- 保持卫生纸、洗手液等供应充足。
5. 卫生标准与检查
- 地面干燥无污渍,无异味。
- 马桶、洗手盆、镜子等表面光洁无水垢。
- 垃圾桶内垃圾不超过2/3,及时更换垃圾袋。
6. 应急处理与特殊情况
- 遇到设备故障,立即通知维修人员。
- 如遇突发污染,立即清理并消毒。
7. 安全注意事项
- 使用清洁剂时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 清洁过程中确保电源关闭,防止触电。
1. 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复审,评估清洁效果和设施状况。
2. 复审结果将作为改进措施的依据,必要时调整清洁流程或提升清洁用品质量。
3. 对于连续三次未达标的卫生间,需进行深入调查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
本规程旨在为公用卫生间提供整洁、卫生的环境,各责任部门务必严格执行,共同维护公共空间的卫生与安全。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环境和需求进行微调,确保清洁工作的高效和专业。
公用卫生间的清洁作业规程和标准
1、内容:办公楼内的所有公用卫生间。
2、作业规程:
(1)每天清洁办公室完毕后,开始清理公用卫生间;
(2)打开门窗通风,用水冲洗大小便器,用夹子夹出小便器内的烟头等杂物;
(3)清扫地面垃圾,清倒茶筐、桶和垃圾桶,换新垃圾袋后放回原位,并将茶筐用84消毒液清洁干净;
(4)将洁厕剂倒入水勺内,用恭桶刷沾洁厕剂刷洗大、小便器,然后用清水冲净;
(5)用湿抹布和洗涤灵擦洗面盆,大理石台面;
(6)擦隔板、墙面、花盆、暖气罩、门窗、设备等;
(7)先将湿抹布拧干擦镜面、窗玻璃,然后再用干抹布擦净;
(8)冲洗龙头并擦干,电镀件打亮;
(9)补充卷纸、洗手液;
(10)用湿拖把拖干净地面,然后用干拖把拖干;
(11)喷适量香水或空气清新剂,小便池内放入芳香球;
(12)每两小时保洁一次,清理垃圾桶、茶筐桶内垃圾和地面积水,并补齐卷纸;
(13)报修、维修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标准:
(1)门窗、隔板无尘、无污、无杂物;
(2)玻璃光亮无水迹;
(3)地面墙角无尘、无污、无杂物、无蛛网、无水迹;
(4)面盆、龙头弯管无尘、无污、无杂物;
(5)电镀、镜面明亮,无水迹;
(6)大、小便池无尘、无污、无杂物,小便池香球放两个,用去2/3即更换;
(7)垃圾桶内垃圾不超过1/2,茶筐、桶无垃圾、无茶渍;
(8)设备(烘手器、开关、暖气罩、手纸架、洗手液盒、门锁)无尘、无污;
(9)手纸、绿植摆放标准,手纸叠出小三角,开口方向冲外;绿植放在两个面盆中间,托盘距墙面一拳远;
(10)目视墙壁干净,便器附近墙面洁净无黄渍;
(11)地面无烟头、污迹、积水、纸屑,空气清新、无异味;
(12)墩布池干净,墩布码放标准,无杂物;
(13)清洁工具、物品码放整齐,不囤积。
4、注意事项:
(1)禁止使用碱性清洁剂,以免损伤瓷面;
(2)用洁厕剂时,应戴胶皮手套防止损伤皮肤;
(3)下水如有堵塞现象,及时上报,请工程组疏通。
3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