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旨在规范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件识别与预警
2. 应急响应启动
3. 资源调配与协调
4. 现场控制与管理
5. 信息沟通与发布
6. 后续恢复与评估
1. 事件识别与预警:
- 建立监测系统,及时捕捉可能的公共卫生风险信号。
- 制定预警标准,明确何时启动应急响应。
-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潜在的公共卫生威胁。
2. 应急响应启动:
-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部门行动。
- 制定详细应急计划,包括人员分工、职责分配等。
- 快速动员资源,确保医疗、物资等保障到位。
3. 资源调配与协调:
- 根据事件性质,合理调配医疗、防疫、后勤等资源。
- 与相关部门建立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 针对突发事件,灵活调整应急预案。
4. 现场控制与管理:
- 实施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
- 提供现场医疗援助,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5. 信息沟通与发布:
- 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定期更新事件进展。
- 配合媒体,做好公众教育,消除恐慌情绪。
- 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6. 后续恢复与评估:
- 恢复受影响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提供心理疏导。
- 对应急处理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未来应对能力。
-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规程复审,确保其时效性。 - 在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立即进行规程修订,汲取经验。 - 鼓励各部门提出修改建议,促进规程的持续改进。
本规程旨在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指导,但实际情况可能因地域、资源等因素有所不同,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在执行过程中,应保持冷静、专业,以科学的方法和决策,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1 目的
建立行之有效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保证顾客的生命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公司服务区域内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3 职责
3.1各管理处根据所管辖区依据本规程成立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保证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通讯畅通,应急处理小组成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3.2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包括管理处所有成员,分成指挥组、隔离警戒组、消毒排查组、后勤组。
4 工作规程
4.1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2指挥组:
4.2.1组员:管理处主任、主任助理、各部门主管
4.2.2职责:负责向管理处各部门布置警戒,并对现场采取隔离措施,同时立即公司行政办公室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司行政办公室应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4.2.3操作规程:
a) 组长应保证通讯畅通。
b) 掌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展情况,确定主要隔离区域,及时召集力量;向各组明确布置任务,检查执行情况。
c) 组长应第一时间以电话形式向公司行政办公室汇报发生紧急异变情况。
e)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时,及时向救护队领导报告情况,服从统一指挥,按照统一部署,带领组员执行。
4.3隔离警戒组:
4.3.1组员:秩序维护队所有成员
4.3.2职责:负责确定隔离区域,核实隔离人员、隔离情况,维护隔离现场的公共秩序,同时保障隔离区的安全以及通道和道路的畅通。
4.3.3操作规程:
a) 采用公司统一印制的“安全隔离带”将现场进行隔离,并派专人控制现场,未经组长同意严禁人员出入隔离区域;
b)由秩序维护队长负责及时将隔离情况上报组长;
c) 为保证医护人员的顺利到达,应打开道路上设置的消防路桩,高层楼宇需控制消防梯作应急使用,同时派专人到小区路口接应救护车。
d) 现场人员必须统一佩带合格口罩。
4.4消毒排查组:
4.4.1组员:管理员、消杀员
4.4.2职责:负责对隔离现场进行清洁消毒,并对现场相关人员进行排查。
4.4.3操作规程:
a) 消杀公司负责对隔离区域进行消毒,消毒人员必须身着隔离服;
b) 消毒范围包括隔离区域以及隔离区域以外15米以内的范围;
c) 消毒人员负责填写《消毒工作记录表》,由客服人员验收并在《消毒工作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d) 管理员对现场相关人员进行排查,及时向组长汇报排查的情况。
4.5后勤组:
4.5.1组员:各管理处各部门员工
4.5.2职责:负责对隔离区域内的人员并做好宣传和咨询工作。
4.5.3操作规程:
a) 在管理处设置24小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专线咨询电话,客户主管负责解答客户的疑难问题等,并做好记录;
b) 管理处应将隔离区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书面形式在告示栏或宣传栏张贴告示,同时送达业主委员会。
4.6突发性公共卫生警报解除后,管理处应:
4.6.1 立即检查并统计情况,将情况填写在《紧急突发事件报告》上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9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