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旨在为采矿作业人员提供浅孔留矿法的安全操作指南,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前准备与检查
2. 浅孔钻进作业
3. 爆破作业安全规定
4. 矿石提升与运输
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6. 个人防护设备与健康监护
7. 安全培训与定期评估
1. 作业前准备与检查:
- 检查钻机、爆破器材及提升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所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对作业区域进行地质勘查,确定钻孔位置和深度,避免钻入不稳定地层。
- 设置明显的作业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 浅孔钻进作业:
- 钻孔作业应遵循“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避免影响矿体稳定性。
- 钻孔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压力,避免过度冲击导致孔壁破裂。
- 定期清理钻屑,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减少安全隐患。
3. 爆破作业安全规定:
- 爆破员需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作业,不得擅自更改爆破参数。
- 安装炸药后,确保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
- 爆破后,等待足够安全时间,方可进行检查和清理工作。
4. 矿石提升与运输:
- 提升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
- 装卸矿石时,避免过载和不平衡,确保提升过程平稳。
- 运输车辆应保持良好维护,驾驶员需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驶安全。
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 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坍塌、中毒等可能发生的事故。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启动应急程序。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个人防护设备与健康监护:
-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头盔、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隐患及时处理。
7. 安全培训与定期评估:
- 新入职员工需接受安全培训,了解作业流程和安全规定。
- 定期对作业规程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适应性与有效性。
-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讨论,分享安全经验,提高整体安全意识。
本规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复审,以确保其内容与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安全标准保持一致。复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1. 采矿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2.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3. 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的更新
4. 员工反馈与建议
复审完成后,如有必要,应及时修订规程,并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新修订内容的培训。
1、在开采第一分层时,应将下部漏斗扩完充满矿石。
2.每个漏斗都应均匀放矿,使作业面水平下降,发现悬空,上部要停止作业,消除悬空,方准继续作业。
3.放矿人员和采场内的人员,要密切联系,在放矿影响区域内,禁止上下人员同时作业。
4.每回采一个层的放矿石量,应控制在采下矿石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矿房暂留矿石与回采工作面的高度应保持在2 m左右。
5.浅眼留矿法的采场构成要素,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矿脉为薄矿时,矿块长度为40—60 m,顶柱厚3—5 m,底柱高2.5—4 m,间柱2—6 m,计间距5—7 m,采幅控制在0.8—1 m。
第2篇 浅孔留矿法作业安全规程
1、在开采第一分层时,应将下部漏斗扩完充满矿石。
2.每个漏斗都应均匀放矿,使作业面水平下降,发现悬空,上部要停止作业,消除悬空,方准继续作业。
3.放矿人员和采场内的人员,要密切联系,在放矿影响区域内,禁止上下人员同时作业。
4.每回采一个层的放矿石量,应控制在采下矿石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矿房暂留矿石与回采工作面的高度应保持在2 m左右。
5.浅眼留矿法的采场构成要素,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矿脉为薄矿时,矿块长度为40—60 m,顶柱厚3—5 m,底柱高2.5—4 m,间柱2—6 m,计间距5—7 m,采幅控制在0.8—1 m。
34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