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栏目

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规程

更新时间:2024-11-20

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规程

有哪些

1. 现场准备与测量定位

2. 钻孔设备安装与调试

3. 钻孔作业

4. 清孔与质量检查

5. 桩身钢筋笼制作与下放

6. 灌注混凝土

7. 成桩后的养护与检测

标准

1. 现场准备与测量定位

- 场地平整,无杂物,保证设备稳定

- 定位准确,误差不超过设计要求的1%

2. 钻孔设备安装与调试

- 设备稳固,钻杆垂直度偏差小于1%

- 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钻孔效率和精度

3. 钻孔作业

- 钻进速度适中,防止塌孔或偏斜

- 定期提钻检查泥浆性能和孔壁情况

4. 清孔与质量检查

- 清孔至设计深度,泥浆指标符合规定

- 孔径、孔深、垂直度等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 桩身钢筋笼制作与下放

- 钢筋笼制作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牢固

- 下放过程中保持笼体直顺,避免扭曲变形

6. 灌注混凝土

- 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宜

- 灌注连续,避免中断,确保桩顶标高准确

7. 成桩后的养护与检测

- 桩顶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养护

- 完成后进行动测、静载试验,确认桩体质量

是什么意思

本规程详细阐述了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全过程,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检测,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操作要求。现场准备与测量定位确保施工基础准确;钻孔作业需保证质量和效率;清孔与质量检查是确保桩体质量的关键步骤;钢筋笼制作与下放关乎桩身强度;灌注混凝土要保证连续性和质量;最后的养护与检测则对成桩效果进行验证。此规程旨在规范操作,确保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规程范文

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平整场地及排泥浆沟→测量放样→护筒埋设→钻孔施工←护壁泥浆→清孔→钢筋骨架的就位→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破除桩头和质量检测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1.1 2008年3月10日前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对k24+073柴河二号大桥的原设计图纸审核完毕,同时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已经下发。

1.1.2 导线复测及加密导线点布设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监理复核批复。现场已经依照施工图精确定出挖孔桩位,及护桩。

1.2 试验准备: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及进场原材料的试验工作已经完成。钢筋、砂石料、水泥试验结果详见试验资料。

2、平整场地及排泥浆沟

进场后须先清理杂物,进行场地平整。按照施工方案开挖泥浆坑、排泥浆沟。开工前做到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为钻机就位、施工人员操作及机械运转创造有利条件。

3、测量放样

施工前进行精确的坐标计算,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再测量放样,准确定出具体施工桩位。

4、护筒埋设

桥梁桩位中心线施工放样成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具体的桩位施工放样工作(采用全站仪放样)。用十字交会法控制桩位的中心位置,附近加设控制桩后,进行基坑开挖、护筒埋设工作;护筒埋设完毕,在护筒上边缘用红(白)漆点上十字线控制点。护筒采用厚5~8mm的钢板卷制而成,护筒直径1.6m,护筒高2m,护筒要焊接牢固,连接严密不漏水。陆地埋设护筒时,护筒顶端应高出施工水位1.5m、高出地面0.3m,护筒埋置深度2~4m。埋置后的护筒中心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在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复核护筒位置的准确性。陆上或筑岛施工的护筒在灌注完混凝土后直接拔除。

5、钻孔

根据地质情况和桩基数量,考虑到时间紧迫,我部配备冲击钻机5台,发电机机组1套。

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冲击钻孔机成孔,配置推土机或汽车起重机就位。钻机就位前,应对钻架和各种钻具进行检查、维修,钻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桩径的要求。钻机安装就位时,底座和顶端应平衡,钻机底座地基坚实平整,钻孔支架平台牢固稳定,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钻机、钻架或桅杆的顶端应用风缆绳固定,并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顶部滑轮缘的铅垂线和锥头的中心应对准桩位的中心,其偏差不大于2cm。

当上述准备工作妥当后,即可开始钻孔。钻孔开始后要认真按项目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和检查记录。开钻时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钻进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

采用冲击法造孔,用小冲程开孔,使初成孔坚实,竖直、圆顺,能起导向作用,并防止孔口坍塌,钻孔深度超过钻锥全高时,方可施行正常冲击。在钻机冲孔时,应勤松绳,防止打空锤。在起落锥头时,速度应均匀,不得突然加速,以免碰撞孔壁造成坍孔,并防止锥头摆动过大,造成扩孔加大,增加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冲击钻锥起吊进出孔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钻锥撞击发生人身事故。禁止锥头砸撞或重压护筒,当发现或怀疑护筒有位移时,应停止作业,由测量人员重新定位后再进行钻进。

钻孔施工在间距5m内的混凝土灌注桩完成24h后才能开钻,避免干扰相邻桩混凝土的凝固。在中途停钻,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要求和泥浆比重及粘度,以防坍孔。当停电或发生机械事故时,锥头应提出孔外或悬吊孔中,以防塌孔或泥砂沉淀埋住锥头。当钻孔深度达到弱风化岩层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予以认可,认可后继续钻进到入岩深度,并同时用探孔器检查成孔情况,探孔器长度为4~6倍的桩基直径,在钻进过程中要伴随着钻进深度留取岩样并做好钻进记录,检测无误后可用起重机将钻机移位。

6、护壁泥浆

在钻孔中,由于泥浆相对密度大于水的相对密度,故护筒内同样高的水头,泥浆的静水压力比水大。由于静水压力的作用,泥浆可作用在井孔壁形成一保护层,防止孔壁坍塌。另外,泥浆还起到浮悬钻渣、冷却钻头等作用,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其性能要满足以下要求:a、塑性指数大于25、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大于50%;b、相对密度1.20-1.40、粘度22-30pa.s、含砂率≤4%。

7、清孔

当钻孔深度达到嵌入弱风化岩层2.5倍直径要求后,开始进行清孔经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对孔深、倾斜度、孔径、及泥浆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合格后开始吊装钢筋笼,吊装钢筋笼完成后并在灌注砼前,再次进行孔深的量测,得出的沉淀厚度若大于3cm,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以下要求后方可灌注砼。

①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

②孔的平面位置偏差群桩:100mm单桩:50mm;

③钻孔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④桩的倾斜率不大于1%;

⑤桩长不小于设计桩长;

清孔时孔内水位保持在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以上1.5~2.0m,以防止钻孔的塌陷。清孔时将附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将孔底钻渣及泥砂等沉淀物清除。清孔工作的质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甚大,必须特别注意当清孔完成后在较短时间内不能灌注混凝土时,暂不要清孔、掏浆,以免减少泥浆对孔壁的压力造成坍孔。

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当超出以上质量标准要求时,应调整钻具进行挽救或返工处理。

8、钢筋骨架的就位

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钢筋制作和吊放允许偏差:主筋间距±20mm;箍筋间 距±1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保护层厚度±1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在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先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进行正式施工。钢筋笼的主筋采用闪光对焊,钢筋笼接长采用电弧焊。大风及雨天现场进行焊接时,采取防风防雨措施,焊接后钢筋接头冬季保温冷却,其它时间自然冷却,并避免碰到雨水。

骨架采用整体制作加工,采用吊车施工作业,主筋的焊接接头必须按规范要求错开。

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每隔2m对称焊接四个耳环。吊装时,为保证钢筋笼不变形,避免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产生变形,采取在钢筋笼上设置杉木杆以加强整体刚度。钢筋笼入孔后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加设槽钢焊接等,防止灌注砼时钢筋笼上浮或下落。

制作成型后的钢筋骨架必须安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块,每组骨架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在骨架每个节段上都要挂上标志牌,写明墩号、孔号、节号、机长、操作手、护筒标高、桩底标高、桩长、钢筋距护筒顶长度、混凝土顶距护筒顶长。

9、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重新探测孔深,泥浆的回淤厚度,钢筋笼的偏差,检验合格后,开始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提前进行试压,在孔外试拼导管,一端用螺栓将加胶垫的钢板连接在套管上,一端连接输风管接头,先灌入70%的水,然后再输入4.0kpa的风压,滚动导管数次,经过十五分钟不漏水为合格。导管内径30cm,法兰盘连接。底节长4m,其余节段为1.5m、2m,接头处设锥形护套,以防提升导管时钢筋笼挂起,导管下放的长度距孔底0.3~0.4m。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计算过程

v≥π_d2/4_(h1+h2)+(π_d2_h1)/4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_yw/yc;

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y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yc-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首批混凝土的灌注应使用大料斗,以保证能将孔底泥渣冲击干净。料斗的容量应满足导管的初次埋置深度不小于1.0m的要求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灌注混凝土开始后,应连续不断地进行,混凝土的拌合物应徐徐灌入导管,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气囊。在灌注过程中,经常探测混凝土顶层的高度并做好记录,及时提升和拆除导管,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0~4.0米。最大埋深一般不大于6m,最小埋深不得小于2m。提升导管时匀速缓慢提升,用力不要过猛,导管始终在孔的中央位置,使导管不卡管、不挂钢筋笼、不漏水。避免用力过猛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杜绝断桩事故发生。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时,应放慢灌注速度。当砼面上升到钢筋笼底口4米左右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笼底口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灌注水下混凝土后期,导管上口应高出桩顶或护筒内水面4至6米以上,不允许采取升降导管的方法使混凝土下落。

在整个灌注过程中,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坚守岗位,精心组织施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原始记录,做好试块,随机取样,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

为保证桩顶质量灌注桩的桩顶高比设计标高高出0.8米,多余部分在接桩前凿除,桩头凿除后应无松散、夹泥现象,无偏位和保护层不足等缺陷,以便接柱。

《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