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结灌浆施工原则要求规程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点:
1. 地质勘查与分析
- 充分了解地质构造和岩土特性,确保灌浆方案的针对性。
2. 灌浆材料选择
- 选用适合地层特性的灌浆材料,保证其渗透性、稳定性及与地层的结合效果。
3. 预处理
- 地面预处理包括清理、钻孔、冲洗等,以清除杂物,提高灌浆效果。
4. 灌浆工艺
- 采用适当的灌浆压力和速度,控制浆液的扩散和渗透,防止地层破坏。
5. 质量监控
- 实施严格的检测和监测措施,确保灌浆质量和效果。
6. 安全措施
- 遵守安全规程,预防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7. 环境保护
-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振动和污染,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地质报告准确性
- 地质勘查报告应详细、准确,为灌浆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2. 灌浆材料性能
- 灌浆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3. 钻孔精度
- 钻孔位置、深度和倾斜度需精确,确保灌浆均匀。
4. 灌浆参数
- 灌浆压力、速度和时间等参数应根据地层条件进行科学设定。
5. 监测指标
- 通过压力、流量、浆液稠度等指标实时监控灌浆过程,确保灌浆质量。
6. 安全操作规程
- 施工人员需接受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7. 环保要求
- 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固结灌浆施工原则要求规程旨在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通过严谨的地质调查、材料选取、预处理、灌浆工艺执行和质量监控,确保灌浆效果达到预期。规程强调了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求在追求工程质量时,兼顾人员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规程不仅是指导施工的技术规范,也是评估工程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能的重要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程,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以实现最优的灌浆效果。
固结灌浆施工原则及要求
(1)布孔要求
坝基固结灌浆孔均为梅花形布置,分为六种灌浆区域。孔距、排距:l=2~3m,用于常规孔位布置;孔距、排距:l=1.5~2m,用于e区固结灌浆孔位布置。钻孔方向垂直建基面。
坝基固结灌浆布置见附图_w/c4-a(l)-11-05。
(2)a区根据施工进度,可采用无盖重+引管灌浆,b区由于有诱导缝,采用无盖重+引管灌浆。其余灌区原则上均采用有盖重灌浆,有盖重灌浆的钻孔和灌浆在相应部位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进行。
(3)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和孔口封闭法进行灌浆时,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的第一次序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的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钻孔灌浆的高差不得小于15m。
(4)采用有盖重方式施工的固结灌浆孔,为避免打断(坏)结构钢筋、止水片、冷却水管或监测仪器,需要采取相应施工措施,局部可采用预埋管法施工。预埋管必须保证孔位孔向准确,防止歪斜,否则采取补救措施处理。
(5)灌浆过程中如发现与建筑物结构分缝及抬动观测孔、物探测试孔、预埋孔冷却水管等串通时,立即停灌,按有关要求对串通灌浆孔段作彻底冲洗,并及时报告监理人,研究相应的处理措施。
(6)固结灌浆采用无盖重方式施工时,是采用自上而下还是采用自下而上,待现场试验完成并报监理审批后确定。
(7)固结灌浆采用无盖重方式时,对基岩表面3m范围内的孔段均需进行引管灌浆,引管可就近引入坝基廊道或坝后有施工条件的部位,若用无盖重固结灌浆表层灌浆达不到要求时,加密表层固结灌浆。
6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