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栏目

五种矿山常见事故应急处理规程

更新时间:2024-11-12

五种矿山常见事故应急处理规程

有哪些

矿山常见事故主要包括:坍塌事故、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火灾事故和中毒窒息事故。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制定应急处理规程至关重要。

标准

1. 坍塌事故应急处理规程:

-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 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坍塌范围和可能的二次坍塌风险。

- 联系专业救援队伍,并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

- 实施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 爆炸事故应急处理规程:

- 迅速报警并启动紧急疏散计划。

- 关闭可能导致进一步爆炸的设备和系统。

- 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 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急救,优先转移至安全地带。

3. 透水事故应急处理规程:

- 快速关闭水源,控制水势。

- 组织人员沿预定的安全路线撤离。

- 利用防水设施和排水设备减小影响。

- 启动救援行动,寻找被困人员。

4.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规程:

- 立即启动火警响应,启动灭火设备。

- 安全疏散人员,避免烟雾吸入。

- 联系消防部门,提供火灾位置和规模信息。

- 保护重要设备和资料,尽可能减少损失。

5.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理规程:

- 尽快撤离有毒有害气体区域。

- 佩戴防护装备,进行现场救援。

- 提供新鲜空气,对中毒者实施急救。

- 通知医疗机构,准备接收伤员。

是什么意思

这些规程旨在规范矿山在发生事故时的应对措施,确保快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规程要求矿山企业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员工,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在事故发生时,应遵循规程,迅速判断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同时确保自身安全。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程,矿山可以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五种矿山常见事故应急处理规程范文

根据矿山事故及事故抢险工作的特点,矿山企业应做好以下五种危害性较大的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1、矿山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

2、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3、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4、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5、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1、矿山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理

冒顶事故是矿井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发生冒顶事故有些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限,而更多的则是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造成。其主要原因有思想不集中麻痹大意,地质构造不清、地压规律不明,支护质量不好、检查不及时等。

发生冒顶事故以后,抢救人员首先应以呼喊、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与其联络,来确定遇难人员的位置和人数。

如果遇难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难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觉察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冒落区工作时,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在清除冒落岩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难人员。在处理时,应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难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把其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顶板沿煤壁冒落,矸石块度比较破碎,遇难人员又靠近煤壁位置时,可采用沿煤壁由冒顶区从外向里掏小洞,架设梯形棚子维护顶板,边支护边掏洞,直到把人救出;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2、瓦斯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瓦斯爆炸是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瓦斯被氧化,造成热量积聚,在爆源处形成高温、高压,然后急剧向外扩散,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声响。

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中破坏力最大的事故之一。瓦斯爆炸时,瓦斯浓度在5%。16%之间,氧浓度在12%以上,爆炸的引火温度为650~750~c。爆炸时自由空间瞬时温度可达1850~c,封闭空间可达2650~c;爆炸所产生的最大压力约为炸前的9倍,出现很大的冲击波;爆炸后生成大量一氧化碳,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原因。

1)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处理的要点:

(1)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人,本着先活者后死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

(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材,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会引起再次爆炸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瓦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难人员,减轻遇难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因此,在灭火抢救遇难人员的同时,对灾区巷道恢复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3)清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

(4)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

(5)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灾区封闭等工作。

2)救护队在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注意的问题:

(1)问清事故性质、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其他情况。

(2)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

(3)进入灾区时须首先认真检查各气体成分,待不再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

(4)侦察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千方百计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

(5)有明火存在时,救护队员的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生煤尘爆炸。

(6)救护队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支护,以保证队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3、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

煤炭粉末悬浮于空气中遇高温迅速被于馏而产生可燃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传给附近悬浮的煤尘使燃烧循环下去以致形成爆炸。由于上述反应以极快速度进行,所以具有极高的温度(2300~2500~c)和很高的压力(几个到几十个大气压),故称其为爆炸。

煤尘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在空气中呈悬浮状态,而且要有一定浓度;存在高温热源。另外,煤尘中水分的含量,空气中的氧含量等对煤尘爆炸有一定影响。

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首先由发现人利用附近电话汇报上级,说明灾害地点、性质、范围及波及面。同时设法通知灾区回风侧人员由基层干部带领,按规定的避灾路线退到新鲜风流地点待命或撤出矿井。此时所有人员都应戴上自救器。如果估计在自救器的有效使用时间内撤不出灾区时,应利用现场一切可用的材料构筑临时避难峒室,等待救护队抢救。为了避免冲击波的伤害,发生事故时要背向冲击波方向,用湿毛巾保护面部和口鼻,躺在水沟的一侧。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应急计划通知有关领导及矿山救护队,立即组织抢救。

应急指挥部应迅速查清灾害地点、性质、遇难人数、位置、通风设施等的破坏程度并制定出救灾实施方案,保持与救护队不间断地联系。救护队长应根据救灾方案安排行动计划。指挥部还应及时命令后勤部门准备救灾物资和设备,做好下井人数的统计工作,组织好医务、家属及治安等项工作。

灾区救护人员应注意的是,集中力量抢救遇难人员,应多带自救器或备用呼吸器以保证遇难者安全脱险,立即切断灾区电源,注意停电操作应由灾区以外配电点进行,以防断电火花引爆煤尘或瓦斯,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发现火源立即扑灭,防止二次爆炸;恢复通风,清除堵塞物,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4、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根据热源不同,矿内火灾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因火灾,是由外来热源引起的;另一类是内因火灾,是矿物等可燃物本身受到某些化学或物理作用引起的。这两类火灾,发生最多的是内因火灾。

内因火灾发生必须有3个条件:即矿物有自燃倾向,有连续供氧的环境,热量易于积聚。矿物的自燃倾向是由矿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所决定的,它决定矿物在常温下氧化的难易程度,是矿物自燃的内因;供氧和聚热条件是矿物自燃的外因,它和矿物的地质条件、采矿方法、通风方式有关。

处理井下火灾的技术要点为:

1)通风方法的正确与否对灭火工作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法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停止风机运转等。不论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①不使瓦斯聚积,矿尘飞扬,造成爆炸;②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③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聚积的地域,也不使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④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压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⑤防止再生火源的发生和火烟的逆退;⑥防止火风压的形成,造成风流逆转。

2)为接近火源,救人灭火,应及时把弥漫井巷的火烟排除。

3)扑灭井下火灾的方法有直接灭火法(用水灭火、惰气灭火、泡沫灭火等)、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综合灭火法(注泥和注砂、均压、分段启封直接灭火等)。

用水灭火最方便有效。要求有充足的水量,保证不间断供给;有正常的通风,使火烟和水汽顺利排出;灭火时应由火源边缘逐渐向中心喷射,以防产生大量水蒸气而爆炸;要经常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防止引发爆炸。

惰气灭火是把不参与燃烧反应的窒息性气体利用一定的动力送入火区,使火区的氧含量降到抑燃值以下,从而抑制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最常用的惰性气体是氮气。当不能接近火源或用其他方法直接灭火具有很大危险或不能获得应有效果时可用惰气灭火。惰性气体灭火的优点是既能使火区气体惰化,又能抑制瓦斯涌出,在火区内的抢险和恢复工作也很安全、迅速、设备损坏率小;惰性气体灭火的缺点是火势强时,灭火时间长且易复燃,其冷却火源的作用比水要小。

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因为它无助燃和自燃性,因而注入火区后,也能起到降低氧含量,抑制燃烧和爆炸的作用。

干粉有冷却、窒息、隔绝、切断燃烧的化学作用和产生冲击波,打乱燃烧物的位置使其熄灭的物理作用。因此也是井下灭火的较好物资。

高倍数泡沫能隔绝火源并覆盖燃烧物,产生水蒸气而大量吸热,阻止火场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作用,其灭火威力大,速度快,因而也被广泛应用于扑灭井下火灾。

隔绝灭火法是在通向火区的巷道中构筑密闭墙,断绝火区的供氧源,使火区中的氧含量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高,使火灾自行熄灭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难以接近火源,不能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采用隔绝法灭火的密闭材料,取材广泛易于就地解决,便于建造也便于启封。

注浆防灭火是一种较简单的综合灭火方法。它是利用地面和井下的高差产生的压力,加上泥浆本身的压力,把事先搅拌好的泥浆注入火区,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注浆灭火兼有直接灭火和隔绝灭火的优点,且取材方便,经济有效,因而在矿井中被普遍应用。

均压通风防灭火是通过改变通风系统的压力分布,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以减少漏风,通过降低火区供氧量来加速火灾的熄灭。均压通风防灭火适用于火源位置不明确,人员难以接近,采用直接灭火或隔绝灭火都较困难的场合。

分段启封直接灭火是救护队经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当火源范围大,蔓延速度快而被封闭了的火区火势减弱之后,可采用逐段启封直接灭火的方法。

5、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当矿井水的水量超过矿井排水能力或发生井下突然涌水时,会造成水灾,轻者局部巷道被淹,重者全井充水,矿毁人亡。

矿井发生水灾后,常常有人被困在井下等待救助,这是救护工作的重点对象。

1)井下水灾应急处理的一般原则是:

(1)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人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水,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

(4)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将空区积聚的瓦斯引爆或突然涌出其他。

(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6)搬运和抢救遇难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2)抢救长期被困在井下的遇难人员时应注意:

(1)发现遇难人员时,严禁用头灯光束直射其眼睛,以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目失明。正确的方法是用衣片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蒙住遇难人员眼睛,待瞳孔逐渐收缩直至恢复正常时,才可以见到强光。

(2)发现遇难人员时,不可立即抬运出井,应注意保护体温。应在井下安全地点进行初步处置(如包扎、输液、注射等)并待其情绪稳定以后,才送到医院进行特别护理。在治疗初期,避免亲友探视,以防过度兴奋影响遇难人员的健康或造成死亡。

(3)遇难人员长期不进食,消化系统功能极度减弱又急需补充营养,应以少量多餐的方法,以稀软的、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宜。

《五种矿山常见事故应急处理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