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栏目

防止漏风措施规程

更新时间:2024-11-12

防止漏风措施规程

有哪些

1. 密封处理:对建筑结构的接缝、孔洞进行密封,如门窗缝隙、管道接口等。

2. 材料选择:选用具有良好气密性的建筑材料,如密封胶、气密窗等。

3. 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漏风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4. 设计优化:在建筑设计阶段考虑气流路径,减少不必要的开口。

5. 维护保养:保持门窗、通风口等设施的良好状态,防止因老化或损坏导致的漏风。

6. 气压平衡:设置适当的通风系统,维持室内气压平衡,防止外部空气通过压力差渗入。

标准

1. ashrae 62.1:2007 - 建筑环境设计的通风标准,规定了建筑物的气密性要求。

2. iso 9972:2015 - 建筑物热工性能的测定,包括气密性测试方法。

3. en 13829:2001 - 建筑物的气密性测试程序,提供了评估建筑物漏风程度的统一标准。

4. 国内相关标准如jgj/t 23-20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也对建筑气密性提出了要求。

是什么意思

防止漏风措施规程旨在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这包括通过密封处理、材料选择、定期检查、设计优化、维护保养以及气压平衡等多方面策略,确保建筑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止未经过滤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同时防止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流失。遵循上述标准,可以衡量和改善建筑物的气密性,从而实现节能、环保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类型和使用需求,制定针对性的防止漏风措施,并持续监控其效果,以保证长期的性能。

防止漏风措施规程范文

1、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施工标准

设计采用的通风设施及构筑物有风门、调节风门、密闭、风桥和风帘等。对其结构和设计简述如下:

(1)风门:铁制,设在晋、回风巷之间,用于隔绝风流和便于行人、检修等。门前后5m内支架完好,门墙厚度不小于0.5m。四周掏槽0.2-0.3m;结构严密,漏风少,向关门方向倾向80-85;风门迎风开启;列车通风风门区域,设置声光信号。

(2)调节风门:铁制,用于调节通过巷道的风流大小、安设在大巷、掘进工作面、独立通风硐室的回风通道等需要调节风流的巷道中。

(3)风门的密封条采用阻燃和抗老化材料。

(4)密闭:分为永久密闭和临时密闭两种,用于隔绝风流。临时密闭用木板及黄泥建筑,永久密闭用砖、料石、水泥等建筑。密闭墙两帮、顶、底需掏槽,槽深在煤中不得小于1m,岩石中不得小于0.5m;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墙无裂缝、无漏风。

(5)风桥:主要用于进回风巷交叉处,回风巷从进风巷上方通过时形成风桥,使进风风流不泄露。风桥采用不燃性材料构筑成流线型,坡度不大于25,结构坚固;主要风桥断面积不小于原巷道断面的80%。

(6)风帘:采用不燃性材料制作,主要设在回采工作面的上隅

角,用于疏导风流。

(7)挡风墙:用以截断风流流动或防止瓦斯自采空区向工作区扩散。临时挡风墙用木板及黄泥建筑,永久挡风墙用料石、水泥等建筑。

挡风墙两帮、顶、底需掏槽,槽深在煤中不得小于1m,岩石中小于0.5m;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墙无裂缝,无漏风;墙内外5m内支架完好。

(8)测风站:用以测量全矿井总进风量和回风量,以及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进风量和回风量。测风站设在直线巷道中;测风站本身的长度不得小于4m,附近至少要有10-15m断面没有变化;测风站不得设在风流汇合处附近,站内不得有障碍。测风站应设置记录牌,记录内容有巷道断面、风速、风量、瓦斯浓度、测风时间。

(9)风硐:主要通风机和井筒之间的联络硐,井下污风流均通过此风硐排除地面,风硐内应安装风速和负压传感器。断面不应小于4m,内壁光滑不漏风。

2、通风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井下风流按设计路线流动,在巷道布置了完善的通风设施。

(1)为独立通风硐室,进、回风巷尽头联络处等设置有调节风门,以控制风流流量。

(2)进、回风巷间废弃的联络措施巷设置了密闭墙。

(3)井下风门、调节风门等构筑物,布置在巷道水平段及直线段,安全、可靠性较强,当通风设施受采动影响后,应及时修复,以减少通风构筑物处漏风。

(4)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设置2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

(5)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可靠。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风门。

3、通风设施施工

(1)永久设施:(包括风门、密闭、风窗、风桥、防爆门、安全出口硐室)

①墙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

风桥断面不小于原巷道断面的五分之四,成流线型,坡度小于30,两端接口严密,四周见实邦、实底,要填实、结实。

②墙体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砖砌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

③密闭周边。煤与软岩掏槽(硬岩见硬底、硬帮可不掏槽),沿密闭周边抹不少于0.1m宽的裙边,其厚度不小于0.01m。

④设施周围5m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积水、淤泥。

⑤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密闭前无瓦斯积聚;要设栅栏(符合扩散通风标准,可不设栅栏)、警标、说明牌板。

⑥风门不少于2道,通风车门间距不小于1列车长度,人行风门间距不小于5m,进回风巷道之间的风门至少设2道反向风门,风门能自动关闭,有闭锁装置,风门不能同时敞开。

⑦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门底坎除外),门扇平整不漏风,门扇与门框不歪扭,调节风窗调节位置要设在门墙上方,并能调节。

⑧安全出口硐室施工

本矿回风立井作为安全出口,担负紧急情况下的行人任务,因此该井筒设置了人行硐,安全出口硐室距离井口3m,硐室通过斜巷与地面相通,安全出口硐室设两道连锁的双向风门。

(2)临时设施(包括临时风门、临时密闭)

①临时密闭要设在顶、帮良好处,见硬底、硬帮,与煤岩体结实。

②设施周围5m范围内巷道支护良好,无片帮,无杂物、积水、淤泥。

③设施四周接触严密。木板设施要鱼鳞搭接,表明要用灰、泥满抹或勾缝。

④临时密闭不漏风,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符合扩散通风标准可不设栅栏)。

(3)测风站

矿井每一进风和回风井都要建立永久测风站,测风站标准如下:

①进风立井测风站建在井底车场处,回风立井测风站建在风硐处。

②测风站长度4m,测风站前后各10m范围内巷道无分支、无拐弯。

③测风站所在4m巷道应砌墙,抹顶成光滑断面。

④特殊情况可以只在巷道两侧各砌1.3m高的墙。

⑤测风站两端抹成流线型,以降低阻力。

⑥测风站应设置测风记录牌板,记录牌要求及内容如下:

测风站记录牌要求:矿井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

测风牌内容有,测量人员、测量地点、测量时间、ch4、co2浓度,巷道断面和巷道风速。根据测风结果采区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4、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的措施

为了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保证风流按拟定路线流动,根据开拓布置和井下用风的要求,在必要地点设置通风构筑物,并要求加强管理和维护,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对不允许风流通过,也不需要行人、行车的进、回风巷道之间的联络巷道,要设置永久挡风墙。

(2)对采空区及废弃巷道要及时封闭,并应经常检查密闭效果。

(3)在行人或行车而不允许风流通过的巷道中,应设置风门,并对风门进行遥控和集中监视。为避免风门开启时风流短路,在同一巷道内设置两道风门,并禁止两道风门同时打开。

(4)为防止矿井在反风时风流短路,在主要风路之间增设2道双向联锁风门。

(5)主要进、回风巷道砌壁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滑,并保持巷道整洁,不乱堆放杂物,以降低巷道风阻和减少局部阻力。

(6)对于损坏或变形较大的巷道要及时修复,清除堵塞巷道,以保证通过的有效风量和减少通风阻力。

(7)通风设施要完备,对于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时修补更换,以防风流短路等不良后果发生。

(8)设置专职人员对矿井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按时进行检查和维修。

(9)建立完善的通风管理制度。

5、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矿井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u”型通风方式;回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回采工作面“u型”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其后部变为采空区,“u型”通风解决本煤层瓦斯涌出情况

《防止漏风措施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