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矿山采场底板塌陷事故预防措施规程
一、地质勘查与评估
1. 矿山开采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及潜在的不稳定区域。
2. 定期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底板岩体的变化情况。
二、设计与施工
3. 采用科学合理的开采设计,确保底板支撑系统稳定。
4. 严格施工管理,确保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和支护作业。
三、支护技术
5. 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和技术,如锚杆、喷混凝土、支护网等,增强底板稳定性。
6. 定期检查支护设施,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四、地下水控制
7. 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积聚导致底板软化。
8. 对含水层进行疏干处理,降低底板的水压力。
五、动态监测与预警
9. 实施底板沉降监测,设置预警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0.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预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六、安全教育与培训
11.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对底板塌陷风险的认识。
1
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员工能正确执行防塌陷措施。
七、规章制度与责任落实
1
3. 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1
4. 实行安全责任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这些规程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如《矿山安全法》、《冶金矿山安全规程》等,并结合矿山的具体条件,制定出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措施。
本规程旨在通过地质勘查、科学设计、有效支护、地下水控制、动态监测、安全教育和规章制度等多个层面,构建全面的预防体系,以降低冶金矿山采场底板塌陷的风险。各步骤相互关联,共同确保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实施过程中,需重视地质条件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预防措施,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责任到人,形成防塌陷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般情况下,采场底板塌陷事故并不多见,但由于近几年来国有矿山周围常有民采矿点越层越界乱采滥挖,形成了“楼上楼下”的作业状况,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难免有采场底板塌陷事故发生。这给采场作业职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预防对策
1.指定职能部门对周围民采矿点经常不断地进行监测,及时了解民采矿点的动态,负责监测的主管部门每月或每季度向矿主管领导分析报告民采矿点对本矿安全生产的影响,针对报告中提出的事故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井下生产单位发现有民采矿点滥挖的动静,要及时向矿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反映并写出书面报告,对于威胁井下采场安全的危险情况,要立即撤出人员,防止发生重大事故。
3.对经常越层越界限开采的民采矿点,矿职能部门要采取强制性措施,令其停止生产。
5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