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械伤害:铣床运行时,刀具高速旋转可能导致切削材料飞溅,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 噪音污染:铣床工作产生的噪音可能超过安全阈值,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3. 紧急制动风险:突然停机或启动可能导致设备移动,造成人员受伤。
4. 电气危险:铣床的电气系统故障可能引发触电或火灾。
5. 粉尘爆炸: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积聚,存在爆炸风险。
6. 劳动强度过大:长时间操作铣床可能导致肌肉骨骼疾病。
7. 工件不稳定:未固定好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飞出,造成伤害。
1. gb 16176-2008《机械安全 风险评估》:规定了机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2. gb/t 23819-2009《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明确了铣床电气系统的安全标准。
3. 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设定了噪音和其他有害因素的允许暴露限值。
4. gb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虽非直接适用,但提供了设备稳定性评估的参考。
1. 危险源辨识:指识别铣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危害的因素,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2. 标准:国家或行业制定的规范,用于指导铣床的安全设计、操作和维护,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3. 是什么意思:理解这些危险源和标准的含义,意味着要将它们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以保障员工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铣床操作人员应熟悉上述危险源,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铣床在安全状态下运行。企业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程,可以有效减少铣床作业中的事故风险,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1、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未戴防护帽,戴手套操作,袖口未扎紧),手拿棉纱操作,易发生铣刀绞手、缠卷衣袖,导致碾、碰、绞割伤害。
2、铣削过程中测量工件、拆卸工作,擦试机床及用手清理铁屑等,易发生机器、工具伤害事故。
3、进刀量大,使工件松动或刀具碎断,发生工件,刀具破碎飞出造成事故。
4、夹具、刀具有缺陷,造成工件、破碎刀具飞出伤人。
5、装卡方法不正确或卡紧力不够,使工件或刀具装卡不牢,造成坠落伤人事故。
6、工作面上浮放工具,工件被碰撞坠落伤人。
7、工具、工件摆放不平衡致使倾倒伤人。
8、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造成起重伤害。
9、没有穿戴好防护用品,致使人体防护失效,金属铁屑伤人。
10、操作不当,产生不安全隐患。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未采用安全电压,易造成触电伤害。
4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