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栏目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05-16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内容

一、前言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在进行水处理作业时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健康,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本规程涵盖了从预处理、化学处理到排放控制的全过程,适用于各类工业和生活水处理设施。

二、操作程序

1. 检查与准备

- 开始工作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所有安全装置处于正常状态。

- 熟悉并理解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紧急应对措施。

2. 设备启动

- 按照操作规程启动设备,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设备损坏。

- 在启动过程中,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并报告。

3. 水质监控

- 定期采集水样进行分析,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

- 根据水质变化调整处理工艺和药剂添加量。

4. 化学品处理

- 正确储存和搬运化学品,避免泄漏或误触。

- 使用化学品时,遵守个人防护装备规定,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5. 维护与清洁

-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良好运行。

- 处理结束后,关闭设备并清理工作区域。

三、应急处理 - 熟知应急预案,遇到紧急情况如泄漏、火灾等,立即启动相应措施。 - 发生事故后,立即通知负责人并配合事故调查。

四、个人防护 - 工作期间始终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 接受定期的健康检查,关注职业健康状况。

标准

1. 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水处理的法规、标准和指南。

2. 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安全规章制度。

3. 每次操作都需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考试题及答案

1. 何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答:遇到紧急情况如泄漏、火灾等时。

2.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哪些?

答: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3. 水质监控的目的是什么?

答: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标准,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和药剂添加量。

4. 化学品处理时应如何操作?

答:正确储存和搬运,遵守个人防护装备规定。

5. 操作结束后,应如何处理?

答:关闭设备,清理工作区域,确保设备和环境整洁。

以上内容详尽阐述了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清晰、实用的指导,确保作业安全和效率。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架子工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

第一节脚手架材料

一、钢管脚手应用外径48~5l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钢管,长度以4~6.5米和2.102.3米为宜。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二、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发现有脆裂、变形、滑丝的禁止使用。

三、木杆应采用剥皮杉木和其它各种坚韧硬木。杨木、柳木、桦木、椴木、油松和腐朽、折裂、枯节等易折木杆,一律禁止使用。

四、木脚手立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厘米,大横杆、小横杆(排木)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8厘米,6~8厘米之间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根加密使用。

五、水处理竹脚手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支杆等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厘米;小横杆不得小于9厘米(6—9厘米之间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根加密使用)。青嫩、枯脆、裂纹、白麻、虫蛀的竹杆不得使用。

六、钢制脚手板应采用2~3毫米的i级钢材,长度为1.5~3.6米,宽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为宜,两端应有连接装置,板面应钻有防滑孔。凡是裂纹、扭曲的不得使用。

七、木脚手板应用厚度不小于5厘米的杉木或松木板,宽度以20030厘米为宜,凡是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透节的不得使用。板的两端8厘米处应用镀锌铁丝箍绕203圈或用铁皮钉牢。

八、竹片脚手板,板厚不得小于5厘米,螺栓孔不得大于1厘米,螺栓必须拧紧。竹编脚手其两边的竹杆直径不得小于4.5厘米,长度一般以2.2~3米,宽度以40厘米为宜。

九、脚手架的绑扎材料可采用8#镀锌铁丝,直径不少于lo毫米的麻绳或水、葱竹篾。

第二节外脚手架

十、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应垂直隐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立杆问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钢管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紧螺栓,不准用铁丝绑扎。

十一、木脚手架的立杆应埋人地下30—50厘米,埋杆前先挖好土坑、将底部夯实并垫以砖石,如遇松土或者无法挖坑时,就绑扫地杆。木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

十二、水处理竹脚手必须搭设双排架子。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3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0.75米。

十三、抹灰、勾缝、油漆等外装修用的脚手架,宽度不得小于0.8米,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米。

筑建安资 20-1

筑建安2002

十四、木、竹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三道。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两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

十五、单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伸入墙内不得少于24厘米;伸出大横杆外不得少于10厘米。通过门窗口和通道时,小横杆的间距大于1米就绑吊杆;间距大于2米时,吊杆下需设顶撑。

十六、18厘米厚的砖墙、空斗墙和砂浆标号在10号以下(m1)的砖墙,不得用单排脚手架。

十七、脚手架的负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过270公斤。如果负荷量必须加大,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架设。

十八、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以及每隔6—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和支杆。剪刀撑和支杆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60度,支杆底端要埋人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无法设支杆时,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脚手架必须同建筑物连接牢固。

十九、架子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2米。脚手板须满铺,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搭接时不得小于20厘米;对头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间距不大于20厘米。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垫平脚手板应用木块,并且要钉牢,不得用砖垫。

二十、翻脚手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牢安全带。

二十一、水处理上料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不得大于一比三,防滑条的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

二十二、脚手架的外侧、斜道和平台,要绑1米高的防护栏杆和钉18厘米高的挡脚板或防护立网。

二十三、在门窗洞口搭设挑架(外伸脚手架),斜杆与墙面一般不大于30度,并应支承在建筑物的牢固部分,不得支承在窗台板、窗檐、线脚等地方。墙内大横杆两端都必须伸过门窗洞两侧不少于25厘米。挑架所有受力点都要绑双扣,同时要绑防护栏杆。

第三节 里 脚 手 架

二十四、砌筑里脚手架铺设宽度不能小于1.2米,高度应保持低于外墙20厘米。里脚手的支架间距不得大于1.5米,支架底脚要有垫木块,并支在能承受荷重的结构上。搭设双层架时,上下支架必须对齐,同时支架间应绑斜撑拉固。

二十五、砌墙高度超过4米时,必须在墙外搭设能承受160公斤荷重的安全网或防护挡板。多层建筑应在二层和每隔四层设一道固定的安全网。同时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二十六、搭设安全网应每隔3米设一根支杆,支杆与地平一般须保持45度,在楼层支网须事先预埋钢筋环或在墙的里外侧各绑一道横杆。网应外高里低,网与网之间须拼接严密,网内杂物要随时清扫。

第2篇 污水处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 认真听执行《一般安全守则》的有关规定。

第二条 接收污水前:

1、确认所有进水阀门正常工作状态、油层厚度在20cm以下、收油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进水量控制在一个池子500m3/h以下、储水池水位控制在3.5m以下、分离池处理量不得超过400m3/h。

第三条 值班人员在进行二级处理时流量应控制在200m3/h。进、出水口压力≤0.6mpa。

第四条 值班人员在检油前打开蒸汽加热阀门,使污油温度控制在35℃―55℃. 随时调整收油槽进油口,以保证对准油层。进油含水过半或集油间上限油位报警时,停止收油。

第五条 值班人员应定时巡视集油间污油脱水情况。严禁将加温排管浸在水中。

第六条 值班人员按标准,排放达标污水。

第七条 化验人员在取样时必须在公司规定取样点取样,不得池边取样,以防跌入池中。

第3篇 锅炉水处理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水处理人员必须执行国家低压锅炉水处理工作的安全规程,持证操作,严格执行锅炉水处理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精心操作,确保锅炉水处理达标,对因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承担责任。

2、水处理人员必须熟知各设备、仪器的操作程序,了解各试剂特征。水处理作业严格遵守规程,防止误操作。

3、水处理作业人员在水处理及化验分析中严格执行程序,正确使用化学试剂(并妥善保管)。

4、每班化验一次,确保ph值在6.5-9(中性)。

5、锅炉废水、废液排放控制必须执行锅炉烟尘、废气及废水控制办法的规定,执行排放要求。

6、作业人员在进行水质试验必须执行gb1517(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锅炉经济运行。

7、锅炉发生一般事故及异常情况时,水处理作业人员应按《锅炉事故处理规程》规定操作。

8、每班确认水处理装置完好,并详细记录。

9、作业人员应执行锅炉水处理指导书的要求,如有异常情况即时向上级汇报。

10、水处理人员应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发现锅炉进水有异常现象或危及安全时,应采用应急措施,确保运行不受影响。

11、水处理人员,可以拒绝执行有害锅炉安全运行的违章指挥。

第4篇 酚氰废水处理站安全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产车间酚氰废水处理站安全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乌斯太焦化公司化产车间酚氰废水处理站。

2一般安全规定

a) 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b)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c) 每次参加安全活动,时刻注意安全生产,防止一切人身,设备事故发生,如发生事故,要汇报,认真讨论,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d) 严禁在无压力表或其他仪表指示的情况下操作;

e) 停止的运转设备,必须关掉电源,且不得擅自送电;

f) 车间内严禁烟火,检修需要动火时,严格履行动火手续;

g) 严禁脱岗,窜岗及睡岗,严禁酒后上岗或班中饮酒;

h) 非本车间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生产区;

i) 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j) 高空作业(两米以上)必须带安全带,上下交叉作业必须戴安全帽扣好帽带;

k) 严禁触动运转设备的转动部分,各转动的设备必须有安全罩;

l) 严禁各设备超负荷运转;

m) 严禁在设备,管道或暖气上放置易燃物或其他杂物或衣服;

n) 废棉纱,棉布,油污物严禁乱放乱堆,要放在指定位置;

o) 不得随意倒废油,废渣,应倒在指定位置;

p) 消防器材要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岗位人员必须熟练使用.严禁将消防器材挪做他用;

q) 各电器设备接地线要定期检查,确保接地良好;

r) 在使用各设备前,必须先检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启动;

s) 及时处理跑冒漏等现象,杜绝事故隐患;

t) 对新工人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且学习期间严禁单独操作;

u) 女工长发必须盘在帽子内,严禁外露。

3工段长、班组长安全职责

a) 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贯彻执行厂和车间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b) 组织工段、班组安全教育;

c) 组织对新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填写安全作业证;

d) 定期组织安全活动,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有效组织、保持好本单位安全生产;

e) 组织或参加一般事故调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f) 严格劳动纪律,不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做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对恶性事故立即组织抢救,使各种损失控制到最小范围,及时上报;

g) 负责本单位防护器材、安全装置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保护完好。

4泵工岗位安全规程

a) 严禁触摸运转设备的转动部分;

b) 严禁在设备,管道或暖气上放置易燃物,衣物或其他杂物;

c) 经常检查各设备,确保正常;

d) 经常检查各吸水井水位,及时调控,以防冒水或抽空。

第5篇 工贸企业废水处理池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一、每只废水处理池底侧部必有1只∮200开口阀门,以使维修时通风、排 水之用。

二、维修时,先放掉池中废水(放进规定的水池中),然后用高压水枪进行 反复冲洗,并向池中放进一定量的溶解物,进行反复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必须进 行强制通气换气。

三、待池内清理干净后,在不断强制通风换气前提下,由维修人员下池检查 是否有破裂的地方找出〔必须有2人以上在池口上面监视〕,同时,维修人员下 去前应作好应急防护处理措施,如有不良情况,立即将下池人员拉出,确保维修 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在下池人员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维修,若池中有裂缝及破损的地 方,待池内液体风干后,在强制通风换气下进行焊接修补(专业焊工)。

五、维修工作完成后,要进行试水工作,确保水池不渗漏后,才进行废水反应。

六、废水处理要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废水处理有关要求。(要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6篇 矿井水处理厂安全操作规程

1、按照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严格操作规程,谨记运行注意事项,密切观察设备运行工况,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本着“节能降耗、环保达标”的原则,依规定标准处理,使水质达到供用水标准。

2、每班操作工必须做好运行记录(引水泵运行时间;搅拌箱加药量、搅拌时间、次数;观察沉淀池排泥、设备反洗是否正常)。

3、随时观察水质变化,严格控制加药比例和加药量。

4、根据每月预计需要消耗的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的量,及时上报药剂计划,以免不足影响正常处理水或积压,并注意药剂防潮。

5、加药量根据污泥的浓度调整加药计量泵的加药,用净水充分搅拌不低于30分钟,然后放入入溶药箱,搅拌箱溶液放空后及进关闭阀门。每个运行班各自配药,溶液箱内溶液不能沉淀,同时y型过滤器每2小时清洗一次,并做好清洗记录。

6、启动空压机按钮,将气压调至0.4-0.5㎏之间;压滤机,打开调速开关,将调速器的速度调至800-900之间。

7、运行期间经常观察沉淀池水质情况以便调整计量泵的加药量,正常情况沉淀池出水必须明显清澈,如果沉淀池液面出水混浊,无矾花说明加药量偏少,如果沉淀池液面出水混浊矾花上浮,说明加药量偏多,计量泵加药量调整2-3小时后,观察沉淀池水面反应效果。

8、污泥池经长期沉淀后有上清液时,要把污泥池上清液水管阀门和污泥泵前阀门切换到调节池方位,用污泥泵把上清液抽至调节池,使污水含泥量提高,为后期带式压滤机工作提供条件。

9、各动力设备定期检查其振动、噪音及发热情况,出现异常立即停机修理。

10、对该加油的设备,如计量泵,搅拌机等应按说明书严格操作。

11、每月检查电器设备内部各接触器的触点有无损坏,检查仪表、仪器。

12、对标准件联接部分应定期检查、紧固。

13、每班下班前必须把机器清洗干净。时常保持岗位、机器设备卫生清洁。

14、设备运行时必须有人值守,不得造成水池溢水。

15电器设备必须有专人检修。

16、严格按手动控制运行、手动控制反洗运行、自动控制运行步骤操作。

第7篇 工贸水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检查本班常用工、器具是否完整可靠。

2、 开泵前对泵体和附属设备进行检查,压力表、传感器、指示灯、安全罩等必须齐全好用。

3、 经常巡查地沟盖板、楼梯、走台及栏杆要牢固,消防器材完好无损,设备有无异常;发现电气问题要及时通知电工处理,严禁自行处理。

4、 值班人员在操作和检查中,走楼梯和平台时,必须手扶栏杆,防止滑倒伤人。

5、 工作场所要有足够的照明,一个人外出工作或检查时,特别是中、夜班,必须带上电筒,防止停电发生意外。

6、 经常对设备及管网检查,严格按工艺要求加药,在进行酸碱类化学品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标准规范,防止化学损伤。

7、 值班人员在日常维护和下池清理杂物时,所需要的工具和零配件,不得抛丢传递。

8、 操作人员在检查传动机械时,应防止衣物后头发被绞进伤人。

9、 对较长时间停运的设备,在启动前应通知电工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正常,得到电工的允许开车后,再用手动盘车,转动灵活,方可按操作程序启动。

10、合理使用循环水,控制水质,不得外排。

第8篇 废水处理机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本公司js废水处理机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管理内容

3.1操作规程

3.1.1操作者必须熟悉机床操作顺序和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

3.1.2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1.3准备工作

3.1.3.1检查搅拌机的润滑情况,不足时应及时添加润滑油。

3.1.3.2检查分离水箱中水位并使之达到标线。

3.1.3.3检查各电机短暂运行情况。

3.1.4配药

3.1.4.1将氯化钙用水溶解后抽入第一格溶药箱内。

3.1.4.2将复合聚氯化铝放入第二格溶药箱内加水搅拌溶解。

3.1.4.3将聚丙烯酰胺加水溶解后倒入第三格药箱内。

3.1.5开机运行步骤:

3.1.5.1启动溶气水泵使溶气塔视镜管的水位居于中部。旋开溶气塔出水阀,调节溶气水泵进水阀及射流器进气阀,使溶气塔内压力在0.3~0.4mpa之间。

3.1.5.2启动污水泵,a搅拌机。旋开第一格溶药箱出水阀门,根据反应槽破乳情况调整加入量。旋开第二、第三格溶药箱出水阀门,用烧杯取样,观察絮凝效果并调整加药量。

3.1.5.3待水进入气浮池后,将吸附水泵开关置于“自动”位置并打开进水阀。

3.1.5.4根据油膏积累的程度,刮去油膏,将油膏运至指定地点。

3.1.5.5经常调整溶气塔视镜管水位,使之居于中部;经常观察破乳、絮凝情况和油水分离情况,并及时调整加药量;经常注意药管管道是否有堵塞以及时清理。

3.1.6停机步骤

3.1.6.1停止运行污水泵,并关闭各加药阀门;停止运行溶气水泵,关闭释放气阀,再将运行吸附水泵,切断整机电源。

3.1.6.2打开溶气塔下的出水阀门,排净塔内存水。

3.2安全操作规程

3.2.1如砂滤塔压力表指针升至0.25mpa,应清洗或更换填料。

3.2.2观察破乳、絮凝、油水分离情况时应注意上下安全。

3.2.3溶气塔内气压超过0.4mpa时,减压阀不工作时及时应及时进行维修。

第9篇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调节池和人工、机械格栅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a生活污水进入集水池(生活污水)前必须先经过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过筛,档在人工格栅前的浮漂物,必须及时清除;

b机械格栅操作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法,按自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自动操作,实现自动开机和停机,时间可以任意设置调整。按手动档时,机械格栅就采用手动操作。被机械格栅清除后的垃圾进入小车内,满后及时处理。

2、生物接触氧生化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a、调试时,先开启集水池(生活污水)内潜污泵,将经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生化池,进行1—2天的充分闷曝气,同时开动污泥回流装置;

b、生化池内污水自动流入二沉池,经沉淀污泥循环又回流到厌氧池,经2天曝气后,曝气池内就会出现模糊状的絮凝体,此时可适当增添营养物质(如尿素和磷肥)和排除对微生物增长有害的代谢物质;

c、要及时进行换水,即及时排除上清水,补充新鲜水,换水可以间歇进行,也可以连续进行。直到悬浮混合液(mlss)浓度30分钟沉降比达到15%-20%时为止;

d、一般水温在15℃以上条件下,经过10-15天以上大致培养后可达到上述要求。若进水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为缩短培养期,可将二沉池或污水沟污泥直接引入曝气池,也可以在运行时,先投入部分菌种污泥或粪便水,作为菌种和营养物质,以加速活性污泥的形式。在培养和运行阶段,曝气池内必须连续曝气。(间歇换水时停止曝气);

e、活性污泥培养也可以用粪便水或生活污泥接种后直接培养,用粪便水直接培养时,先将浓粪便用水稀释并经过滤后投入曝气池,进行静态(闷曝1-2天)后培养,在采用间歇或连续方式进行培养。对于一般生活污水,在培养开始阶段,一般均采用间歇法培养,并最好引入接种污泥和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可用淘米水、面粉、氮肥、钾肥、磷肥等,碳;氮;磷=100:5:1为宜。当活性污泥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即时可改间歇培养为连续培养。连续进出水一定时间后,曝气池内出现絮凝体,表示活性污泥已经形成,即可正式投入运行;

f、生化池在进水的同时必须立即开启罗茨风机(确保氧气连续供应),池内曝气量必须分布均匀,气泡细微;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3-5mg/l。

第10篇 某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防护规程

一、劳动保护知识

1.劳动保护工作,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危害、工业伤事故和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工作。与职业有关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指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等。

物理性因素指噪声、振动、静电、触电、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物体打击、附落、高温液体、高温气体、明火、恶劣气候作业环境、粉尘与气溶胶、气压过高、气压过低等。

生物性因素指细菌、病毒、传染病媒介物等。

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当不能采取技术措施或采取技术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或达不到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时,最常见的个体防护措施是佩戴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劳动防护用品又称劳动保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

2.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我国对劳动防护用品采取用以人体防护部位为法定分类标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共分为九大类。既保持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的科学性,同国际分类统一,又照顾了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功能和材料分类的原则。

2.1头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用品是为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它因素危害而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防护功能要求,主要有一般防护帽、防尘帽、防寒帽、安全帽、防静电帽、防高温帽、防电磁辐射帽、防昆虫帽等九类产品。

2.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净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分为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两类,按功能又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2.3眼面部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是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尺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物等因素伤害眼睛或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根据防护功能,大致可分为防尘、防水、防冲击、防高温、防电磁辐射、防射线、防化学飞溅、防风沙、防强光九类。

目前我国普遍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有焊接护目镜和面罩、炉窑护目镜以及防冲击眼护具等三类。

2.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上能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失,预防由噪声对人身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人体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罩等三类。

2.5手部防护用品

手部防护用品是具有保护手和手臂功能的个体防护用品。通常称为劳动防护手套。

手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分为十二类,即一般防护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防毒手套、防静电手套、防高温手套、防_射线手套、防酸碱手套、防振手套、防切割手套、绝缘手套等。

2.6足部防护用品

足部防护用品是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和能量损伤劳动者足部的护具,即劳动防护鞋。

足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可分为防水、防静电、防酸碱、防刺穿、绝缘、防砸等。

2.7躯干防护用品

躯干防护用品就是通常所说的防护服。根据防护功能,防护服分为一般防护服、阻燃服、防静电服、耐酸碱服、防风沙、水上救生衣等。每一类又可根据具体防护要求或材料分为不同品种。

2.8防坠落用品

防坠落用品是防止人体从高处坠落的整体及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是通过绳带,将高处作业者的身体系接于固定物体上,整体防护用品是在作业场所的边沿下方张网,以防不慎坠落,主要有安全网和安全带二种。

安全带按使用方式,分为围杆安全带和悬挂、攀登安全带两类。

3.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其它

3.1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作用,在于隔离或断绝能伤害人体的潜在能量,其设计着重保护使用者的人体部位及隔离可能接触的危害,而不是去减低或消除危害的来源,是控制措施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劳动防护用品都在产品包装中附有安全使用说明书,应参照执行正确的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施。

3.2及时更新、报废劳动防护用品

及时更新、报废过期和失效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不易损坏的劳动保护用品丢失损坏后,应查明损坏原因如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应按劳动保护用品的价格收取个人相应比例的罚金。同时要对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测,不合格的或超过允许使用期的予以报废并更换。

3.3确保劳动防护用品质量

为了保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的三证制度。在选购防护用品时应检查防护用品的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根据燃烧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扑灭火灾要反其道而行之,即设法消除这三要素中的一个,火就可熄灭。

1.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不燃烧的物质分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这样可使火源孤立,由于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

1.2窒息法:阻止助燃的氧化剂进入,使可燃物质因缺乏氧化剂而停止燃烧。

1.3冷却法: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其降到燃点以下而众目停止燃烧。

1.4化学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反应中起抑制作用而使燃烧停止。在灭火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条件选择灭火方法,有的灭火方法能同时起到几个作用,而为了迅速灭火,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时并用。

2.常用灭火剂及其适用性

2.1水: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冷却降温,也有隔离、窒息的作用。

2.2水蒸汽:它的灭火原理在于降低燃烧区的氧含量。

2.3化学泡沫:化学泡沫是由化学药剂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产,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它的灭火原理主要是泡沫覆盖了易燃物表面,起到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4空气机械泡沫:是由发泡液、经过水流的机械作用互相混合而形成,气泡内主要是空气。它的灭火原理与化学泡沫相同。

2.5二氧化碳和其它惰性气体:加压的二氧化碳从钢瓶喷出时即成团体雪花状二氧化碳(干冰),干冰的温度是零下78.5℃能起到冷却物及冲淡燃烧区空气中氧含量的作用。

2.6四氯化碳及其它易气化的液体:四氯化碳是不可燃液体,沸点较低,遇热能迅速蒸发气体夺取燃烧物的热量,并笼罩在燃烧区周围,使其与空气隔离,从而使燃烧停止。其它易气化的液体有二氧化碳和乙基溴的混合物。

2.7化学干粉: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细砂、硅藻土和石粉等组成的细颗粒固体混合物,它依靠压缩氮气的压力被喷射到燃烧物表面上,能起到覆盖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8黄沙、土等覆盖物

3.常见火灾的扑救

3.1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初起火灾扑救: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发生着火、爆炸,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向主管汇报。同时疏散其他人员至安全地域。

若刚刚起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若起火罐体为容器,应迅速打开水喷淋设施,对罐体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升温。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工作。

3.2仓库火灾扑救:仓库内存放的物质可燃品居多,而且库存的各种化学品的危险性更大。仓库灭火时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到场向消防人员详细介绍库存物品情况,物品存放位置及相应灭火要求等。

3.3电气火灾扑救:电气火灾的特点:电气设备着火时,着火场所的很多电气设备可能是带电的。扑救带电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应注意现场周围可能存在着较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也有许多电气设备着火是因绝缘油在燃烧。扑救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3.3.1火灾发生后,由于潮湿及烟熏等原因,电气绝缘可能受损。在进行操作时,应用绝缘良好的工具操作。

3.3.2选取好电源切断点。若在夜间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临时照明用电。

3.3.3在剪断电源时应注意在不同部位剪断,避免发生短路。

3.3.4在切断电源时应及时与电力供应部门联系.

3.4在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几点;

(1)电体与人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室内应大于4m;室外不应小于8m。

(2)选用不导电灭火剂对电气设备灭火。机体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大于0.4m;35kv以下,大于0.6m。

(3)对架空线路及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体之间的仰角应不超过45°,以防导线断落伤人。如遇带电导体断落地面时,要划出一定警戒区,防止跨步伤人。

3.5充油设备的灭火

(1)充油设备的油品闪点多在130-140℃之间,一旦着火,其危险性较大。如设备外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油箱破坏,出现喷油燃烧,且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用泡沫灭火,同时应防止油火进入电缆沟。

(2)充油设备灭火时,应先喷射边缘,后喷射中心,以免油火蔓延扩大。

第11篇 水业公司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水业公司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一)打开进水阀门(如清水池进水阀、水处理车间进水阀以及曝汽池配水箱进水阀);

(二)调节配水箱阀门开启度,使各池水量趋于均衡一致(如有一个配水箱上虹吸管不虹吸,要及时调整阀门使之虹吸进水);

(三)经常观察反冲洗虹吸管水位指示器,使各池水位有一定差距,如水从小到大相差很少,应提前强制反冲其中一个水位较高的池子,以拉长反冲洗的时间间隔;

(四)两池反冲洗间隔必须大于两小时,否则泵房无法把水排走,会使贮水池水溢出池外;

(五)及时记录各池反冲洗时间、反冲洗历时、运行周期、空运时间等数据,如发现某一个池反冲洗周期超过四十八小时,应实行强制反冲洗;

(六)滤池冲洗开始后,应及时启动污水泵,做到冲洗一个池子,排走一个池子的废水;

(七)随时观察污水池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12篇 磷化废水处理生化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

2.适用范围

本规程用于指导磷化废水处理生化处理过程的操作与安全操作。

3.管理内容

3.1操作规程

3.1.1操作者必须熟悉处理设备部分设备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

3.1.2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1.3开机前应检查电控箱,电压表应在额定电压380v+10%的范围内。

3.1.4 ph电极校正

3.1.4.1按下stdby键,并将mode键接至ph测量档。

3.1.4.2用清水将电极清洗干净。

3.1.4.3将电极浸入标准掖ph7.00中,轻摇电极数秒,待控制器上显示的ph值稳定,调calib钮至显示7.00直至稳定。

3.1.4.4将电极移开,并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后的电极浸入ph4.00标准溶液中,轻轻摇动电极数秒。

3.1.4.5待控制器显示ph值稳定后,调slope钮至显示正确ph值。

3.1.4.6重复2至5步骤,看校正是否正确,校正完成后,请勿再动calib及slope两个钮,直到下次再校正。

3.1.4.7清洗电极然后放入反应池中。

3.1.5 ph控制器控制范围设定(hi、lo设定)

3.1.5.1设定前先按stdby键,使lcd显示hi字样。

3.1.5.2高值hi设定,按mode,使lcd显示hi,调hi钮,使hi设定为6.5值。

3.1.5.3低值lo之设定,同2操作。

3.1.5.4设定完毕,按下stdby键,使lcdstdby字样消失,便能做自动控制。

3.2安全操作规程

3.2.1开启污水提升泵时,应观察电控箱电流表电流是否正常。

3.2.2开启加药泵、搅拌机,观察电控箱电流表电流是否正常 ,是否有异常声音。

3.2.3配制硫酸溶液时,应将药箱先放入水后再加入硫酸,切勿顺序相反,引起硫酸溅出造成安全事故。

第13篇 污水处理安全技术规程

1、开工前车间要向参加开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工艺设备交底,详细讲解新增设备的技术指标,操作条件及检修后的工艺流程变动情况。

2、制定周密细致的开工方案并组织所有操作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学习,使每个参加开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开工步骤,明确本岗位责任,做到心中有数。

3、进行检修后的质量和设备试运,所有设备及工艺管线均须试压合格。

4、拆除检修时所加盲板,加好正常生产时需要加的盲板,要指定专人负责登记立帐,防止遗漏。

5、组织好开工前的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理检修现场,检修后的机具、更换下的设备,检修使用的架杆架板,全部拆除运走,临时电源全部拆除,搞好装置卫生。现场不得存有油污、杂木、破布垃圾等易燃物,保持上下水道畅通,管沟下水井盖板要全部盖好。

(2)照明、通风设备要齐全耗用完整。符合防爆要求,转动设备要有防护罩,所有梯子、平台和栏杆等保护设施要齐全牢固。

(3)所有消防设施、火灾工具要齐全好用。

(4)所有检修时破坏和新上设备、管线的保温要搞好。

(5)所有受压容器和设备的安全阀必须重新定压,并有铅封标志,拆除设备试压时安全阀前所加盲板,并使安全阀前阀门保持全开状态。

6、管线引入蒸气或扫线前,应先将蒸汽内冷凝水脱尽再引入,引汽

应缓慢进行,防止水击震坏设备。

7、开工时需要赶除空气的装置后系统,必须按规定的介质逐步进行更换,不准留死角。空气从各设备顶部排空,达到规定指标为止。

8、在装置引油(溶剂)之前,要关闭所有的放空阀门,(例如:机泵出口处,控制阀处,冷热设备低点排空处,塔及容器顶部和底部防空出,冷换设备出入口丝堵及采样阀处等)然后再按规定改好流程,经操作工、班长、车间领导三级检查无误,方可引油(溶剂),在开始进油时,操作工要立即按进油流程认真检查,严防跑、冒、串事故发生。

9、引油前,油品操作工要加强油罐脱水,保证进入装置的油(溶剂)

不带水。装油后,装置操作工也要加强脱水,防止升温时冲塔、冒顶和降温时冻凝事故的发生。

10、装油(或溶剂)时,油品计量要准确,装置操作工要每一至二小时向油品询问一次油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流量计、液面计、往复泵行程数几个方面来平衡油量)以防超量引起满塔(罐)跑油事故的发生。

11、烧瓦斯的加热炉(尾气、烧炉、隋性气体发生炉)开始用瓦斯时,必须采取措施,在安全的地方放空,赶走管线内的空气,经分析氧含量小于1%,方可点火,以防爆炸。所有瓦斯管线及阀门都要严格检查。

12、加热炉在灭火后在点火时,先要吹入蒸汽赶掉炉膛内积存的瓦斯,见烟筒冒蒸气几分钟后在点火,以防点火爆炸。另外点火时不得使用汽油作引火物。

13、装置升温降温时,要缓慢按规定的升(降)温速度进行,要严格控制脱水温度,防止机泵抽空,设备憋压和冲塔冒罐等事故发生。

14、当升温(降温)达到一定温度时,要对设备、机泵、管线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整个开工过程中的所有操作,必须由操作员直接进行,无关人员不得乱跳乱动仪表、阀门、设备。一定要按规定做好单位之间、岗位之间的配合联系工作,领导在现场可进行必要的检查指导。

1、生产岗位的人员,要熟练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主要工艺参数及设备等,要熟练掌握各种事故(停电、停风、停水、停气、燃料油中断等)的处理方法。

2、生产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和各项岗位责任制,对本岗位的设备运转情况和操作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异常情况和不安全因素,要判断准确,处理得当。对设备要加强维护保养,做好机泵的润滑工作,做到五定三级过滤,备用机泵要处于良好状态(热油泵要提前预热)一旦发生问题能及时启动切换,排除隐患。

3、任何一个岗位要调整操作,都要事先与有关单位,有关岗位做好联系,以免引起其它岗位发生问题。

4、经常认真检查并会使用本岗位的各种安全设施(如灭火机、灭火蒸汽线、防毒面具等)要保持良好可用,但不得随意动用。

5、生产中严格执行工艺卡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超转数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6、装置内严禁烟火,用火要办理手续,不准穿钉子鞋进入装置,不准用铁器直接在装贮油的设备、容器上敲打,不准在高温设备管线上放置易燃物,烘烤衣物及食品,避免造成火灾事故。

7、禁止用汽油(包括溶剂)擦洗地面,工具和设备等。靠近高温设备和火源处不准放置油桶,以免引起火灾。

8、机泵、管线、容器发生跑油或漏出瓦斯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并用蒸汽掩护,吹散瓦斯和油蒸汽,以防瓦斯和油蒸汽积存,造成事故。

9、进入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女工要戴好工作帽,发辫必须塞入帽内,以防被转动设备绞伤。

10、新工人、学习代培人员进入装置,必须在本岗位操作人员带领下工作,不经允许不得单人操作及动用仪表和设备,避免误操作引起事故。

11、岗位操作人员调换时,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然后进行技术安全考核,合格后方可顶岗操作。

12、原料或产品换罐。操作方案改变等,操作人员要严密注意防止原料泵抽空,产品泵憋压,使操作条件被破坏。

13、油品出装置防止超温超压,一般出装置温度必须高于油品凝固点10℃以上,进罐的温度必须低于100℃,防止突沸。

14、阀门特别是铸铁阀在关紧时不要用力过大,打开阀门时一般不要开到头,而应回松,防止阀门损坏,造成事故。

15、装置内凡有泄漏处,要及时修好,暂时无法处理的,也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16、装置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时清扫,要保持装置内下水井,排水沟畅通。

第14篇 某某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防护规程范本

一、劳动保护知识

1.劳动保护工作,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危害、工业伤事故和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工作。与职业有关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指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等。

物理性因素指噪声、振动、静电、触电、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物体打击、附落、高温液体、高温气体、明火、恶劣气候作业环境、粉尘与气溶胶、气压过高、气压过低等。

生物性因素指细菌、病毒、传染病媒介物等。

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当不能采取技术措施或采取技术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或达不到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时,最常见的个体防护措施是佩戴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劳动防护用品又称劳动保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

2.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我国对劳动防护用品采取用以人体防护部位为法定分类标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共分为九大类。既保持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的科学性,同国际分类统一,又照顾了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功能和材料分类的原则。

2.1头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用品是为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它因素危害而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防护功能要求,主要有一般防护帽、防尘帽、防寒帽、安全帽、防静电帽、防高温帽、防电磁辐射帽、防昆虫帽等九类产品。

2.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净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分为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两类,按功能又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2.3眼面部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是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尺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物等因素伤害眼睛或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根据防护功能,大致可分为防尘、防水、防冲击、防高温、防电磁辐射、防射线、防化学飞溅、防风沙、防强光九类。

目前我国普遍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有焊接护目镜和面罩、炉窑护目镜以及防冲击眼护具等三类。

2.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上能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失,预防由噪声对人身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人体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罩等三类。

2.5手部防护用品

手部防护用品是具有保护手和手臂功能的个体防护用品。通常称为劳动防护手套。

手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分为十二类,即一般防护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防毒手套、防静电手套、防高温手套、防_射线手套、防酸碱手套、防振手套、防切割手套、绝缘手套等。

2.6足部防护用品

足部防护用品是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和能量损伤劳动者足部的护具,即劳动防护鞋。

足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可分为防水、防静电、防酸碱、防刺穿、绝缘、防砸等。

2.7躯干防护用品

躯干防护用品就是通常所说的防护服。根据防护功能,防护服分为一般防护服、阻燃服、防静电服、耐酸碱服、防风沙、水上救生衣等。每一类又可根据具体防护要求或材料分为不同品种。

2.8防坠落用品

防坠落用品是防止人体从高处坠落的整体及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是通过绳带,将高处作业者的身体系接于固定物体上,整体防护用品是在作业场所的边沿下方张网,以防不慎坠落,主要有安全网和安全带二种。

安全带按使用方式,分为围杆安全带和悬挂、攀登安全带两类。

3.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其它

3.1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作用,在于隔离或断绝能伤害人体的潜在能量,其设计着重保护使用者的人体部位及隔离可能接触的危害,而不是去减低或消除危害的来源,是控制措施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劳动防护用品都在产品包装中附有安全使用说明书,应参照执行正确的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施。

3.2及时更新、报废劳动防护用品

及时更新、报废过期和失效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不易损坏的劳动保护用品丢失损坏后,应查明损坏原因如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应按劳动保护用品的价格收取个人相应比例的罚金。同时要对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测,不合格的或超过允许使用期的予以报废并更换。

3.3确保劳动防护用品质量

为了保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的三证制度。在选购防护用品时应检查防护用品的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根据燃烧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扑灭火灾要反其道而行之,即设法消除这三要素中的一个,火就可熄灭。

1.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不燃烧的物质分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这样可使火源孤立,由于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

1.2窒息法:阻止助燃的氧化剂进入,使可燃物质因缺乏氧化剂而停止燃烧。

1.3冷却法: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其降到燃点以下而众目停止燃烧。

1.4化学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反应中起抑制作用而使燃烧停止。在灭火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条件选择灭火方法,有的灭火方法能同时起到几个作用,而为了迅速灭火,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时并用。

2.常用灭火剂及其适用性

2.1水: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冷却降温,也有隔离、窒息的作用。

2.2水蒸汽:它的灭火原理在于降低燃烧区的氧含量。

2.3化学泡沫:化学泡沫是由化学药剂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产,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它的灭火原理主要是泡沫覆盖了易燃物表面,起到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4空气机械泡沫:是由发泡液、经过水流的机械作用互相混合而形成,气泡内主要是空气。它的灭火原理与化学泡沫相同。

2.5二氧化碳和其它惰性气体:加压的二氧化碳从钢瓶喷出时即成团体雪花状二氧化碳(干冰),干冰的温度是零下78.5℃能起到冷却物及冲淡燃烧区空气中氧含量的作用。

2.6四氯化碳及其它易气化的液体:四氯化碳是不可燃液体,沸点较低,遇热能迅速蒸发气体夺取燃烧物的热量,并笼罩在燃烧区周围,使其与空气隔离,从而使燃烧停止。其它易气化的液体有二氧化碳和乙基溴的混合物。

2.7化学干粉: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细砂、硅藻土和石粉等组成的细颗粒固体混合物,它依靠压缩氮气的压力被喷射到燃烧物表面上,能起到覆盖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8黄沙、土等覆盖物

3.常见火灾的扑救

3.1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初起火灾扑救: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发生着火、爆炸,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向主管汇报。同时疏散其他人员至安全地域。

若刚刚起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若起火罐体为容器,应迅速打开水喷淋设施,对罐体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升温。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工作。

3.2仓库火灾扑救:仓库内存放的物质可燃品居多,而且库存的各种化学品的危险性更大。仓库灭火时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到场向消防人员详细介绍库存物品情况,物品存放位置及相应灭火要求等。

3.3电气火灾扑救:电气火灾的特点:电气设备着火时,着火场所的很多电气设备可能是带电的。扑救带电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应注意现场周围可能存在着较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也有许多电气设备着火是因绝缘油在燃烧。扑救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3.3.1火灾发生后,由于潮湿及烟熏等原因,电气绝缘可能受损。在进行操作时,应用绝缘良好的工具操作。

3.3.2选取好电源切断点。若在夜间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临时照明用电。

3.3.3在剪断电源时应注意在不同部位剪断,避免发生短路。

3.3.4在切断电源时应及时与电力供应部门联系.

3.4在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几点;

(1)电体与人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室内应大于4m;室外不应小于8m。

(2)选用不导电灭火剂对电气设备灭火。机体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大于0.4m;35kv以下,大于0.6m。

(3)对架空线路及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体之间的仰角应不超过45°,以防导线断落伤人。如遇带电导体断落地面时,要划出一定警戒区,防止跨步伤人。

3.5充油设备的灭火

(1)充油设备的油品闪点多在130-140℃之间,一旦着火,其危险性较大。如设备外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油箱破坏,出现喷油燃烧,且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用泡沫灭火,同时应防止油火进入电缆沟。

(2)充油设备灭火时,应先喷射边缘,后喷射中心,以免油火蔓延扩大。

三、用电安全知识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触及带电体而受到电流伤害,称为触电事故,又称电流伤害事故。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前者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伤害人体神经和器官特别是心脏,严重时会引起心室颤动而窒息,造成死亡;后者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等。通常所说触电是指电击。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1电流大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即接触电压越高,对人体的伤害越大。

1.2电流种类: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比直流电大,工频交流电对人体损害最大。

1.3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特别是当通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极可能造成心室颤动,引起死亡。

1.4电流途径:电流通过心脏、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造成死亡的危险最大。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脚到脚相对危险较小,但可能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摔伤、附落等二次事故。

2.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电对人体虽然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但如果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措施,正常工作下的用电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下面介绍几种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

2.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体封闭起来,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的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人身安全的最基本要素。

2.2屏护和间距:从防止触电的角度考虑,屏护和间距一样是防止直接触电电击的安全措施。除防止电击外,屏护和间距还有防止短路、防止火灾和便于安全操作的作用。

屏护是采用遮拦、隔板、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绝开来。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前者能防止人员无意识或者有意识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后者只能防止人员无意识触及或者过分接近带电体。屏护装置应当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距离,还要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

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这外的安全技术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避免车辆或其它器具碰撞可过分接近带电体而造成事故,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过电压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2.3保护接地与接零

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设备的外壳或金属物是不带电的,当用电设备万一发生“碰壳”故障或这些金属构件碰到了电源线,操作人员就会因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而触电,并导致设备损坏。接地与接零的目的就是万一发生这种故障时,能自动把“碰壳”设备电源切断或把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接地就是把设备或线路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等同的导体紧密连接起来。接零是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的电的导电部分(如金属机壳)同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重复接地是指保护零线导线导体一处或多处能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

一般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接零的措施均已在电器设备安装设计时做好,未经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拆移。

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禁止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必须采用保护接地。即同一系统中,不应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情况下,当保护接地的设备漏电时,其外壳带有危险电压,而且所有保护接零的正常设备的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在线路保护装置未动作情况下,设备外壳将长时间带电,反而扩大了触电危险范围。

2.4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也用于因漏电引起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以及用于监测或切除各种一相接故障,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种保护装置。

为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漏电保护装置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的装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漏电保护装置是作为附加保护装置,即使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以后,也不得取消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原有防护措施。

2.5安全电压的选用

《安全电压》(gb3805-1983)规定:安全电压是指;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防止或减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流的大小或电压的高低。

安全电压取决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我国制订颁发的安全电压标准分别为:42伏、36伏、24伏、12伏、6伏五种。

选用安全电压的依据是:凡室内离度不足1.8m,室内潮湿场所不足2.5m,户外不足3m的照明装置、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以及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其安全电压可采用36伏或24伏。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结构,因而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则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24伏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四、职业安全

在污水处理厂内,污水和污泥中含有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生物成分,它们直接危害操作人员及直接接触者的健康。

1.微有机体:员工在污水处理厂暴露于污水和污泥中的微有机体面前,有可能受到如下健康威胁:甲型肝炎病毒→与原污水和初级污泥接触者获得机会较大

微螺旋体病毒→泵站及水收集系统工人易感染

寄生虫感染→泵站及水收集系统工人易感染

其他病毒感染→高度暴露的工人易感染

胃肠道疾病→刚参加工作的员工

与泥堆积有关→鼻子、耳朵、皮肤异常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雾气、水气等都能传播细菌和病毒。感染可能由于直接吸入的气体或间接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水滴感染。曝气池、出水堰、灌溉的喷水口、鼓风机房、脱水机房等都会凝结这种气体。在水气高度凝结的地方,使用薄纱型呼吸器会减少有毒物质的吸入。

避免所有的起因是不可能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免疫保护都会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防御细菌和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是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防护效果需依靠科学的环境处理、良好的人个卫生习惯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执导:

1、手和手指远离鼻子、嘴、眼睛和耳朵。

2、清洗工作、处理污水、处理格栅栅渣、排除污泥,或做其他直接接触污水和污泥的操作时都要戴胶皮手套。

3、手被划伤、烧伤或皮肤破损时,要戴手套工作。

4、吃东西、吸烟和工作完成后,要用热水和香皂彻底洗手。

5、指甲要短,要用小刷子洗掉指甲上的异物。

6、把干净衣服、上下班更换的衣服与用过的工作服分开放置。

7、工作时若受伤应及时上报并接受紧急处理。

8、每天工作后淋浴。

2.化学物质(气体和化学药品)

气体和蒸汽产生于细菌活动、工业释放后溶解到水中的气体及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的蒸发。这些气体如果大量存在,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毒性扩散或导致呼吸者生病。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缺少大气稀释的特定空间更容易聚集有毒气体。

化学药品主要针对污水的化学处理部分。应当遵守一定的操作规则、规章和法令。操作者应具备识别潜在化学有害物及其危害程度的能力。管理者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大多数化学物质能被安全地存储和处理,人们也知道它们潜在的危害性,采取适当的预防和防护措施是防止有害化学物质危害的有效方法。

为防止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化学药品从其购买到被使用,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管。必须识别所有的化学危险品,获得安全数据,使用程序和预防措施。供应者应提供详细的化学特性,危险性及关于健康,急救,安全等其他信息。材料安全数据单包括以下信息:

1.化合物组成,分子式,分子量。

2.关于沸点,凝固点,熔点,比重,溶解度和气体压力等的物理参数。

3易分解和产生聚合物的可能。

4.直接暴露于药品的人身危害性(急性或慢性),允许暴露的限制及警告信号。

5.其毒性对环境的影响。

6.个人保护措施和其他控制方法。

7.使用,储藏,常规清洁和废物处理的工作经验。

8.处理溢出,着火和爆炸的紧急程序。

9.急救程序。

这些化学药品可以通过改变使用过程和变换装备来消除,或者使用工程控制。工程控制中的基本设施包括通风、隔离、密封和工作间设计。通风初步控制空气中的有害物(灰尘、烟气、蒸汽或雾气)。隔离和密封是将危险与员工分开。下列工作程序可以帮助保护员工:

1、个人保护性设备的应用。

2、适当的管理和贮存程序。

3、清洁工作区和化学存储区。

4、工作中或易爆区禁止吸烟。

5、将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品与食具,洗具分开。

6、容器的标签,标明使用和急救等信息。

7、贴有警告标志如禁止吸烟,警告员工所处的危险条件。

8、贴有重要操作的紧急提示。

9、化学危险品安全使用的训练和训练记录。

10、帮助完成运行维修任务的工作安全分析结果。

3.特定空间

特定空间内缺乏氧气或暴露于有毒气体中。特定空间至少有下列三个特性中的一个:

(1)进出口的通道狭窄。

(2)不能良好通风的空间。

(3)容纳有限的工人工作间。

进出口通道小,人和设备很难进出,特别是进入存在有毒气体空间必须携带如呼吸器,救生等保护性设备。而有的顶端开口通道需要梯子、吊车等设备,出现紧急情况很难逃离。特定空间如果通风不好,里面会产生致命的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等,特别是储存过污泥或化学物质的地方。或者虽然其中氧气能维持生命,但如遇火源会引起爆炸。特定空间的危害有:

1.缺乏氧气,氧气含量低,在工作前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强制通风。

2.易燃气体,化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等气体,及汽油等化学品遇火源可能引起爆炸。

3.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等。

4.极限温度,如有蒸汽聚_伤害工作人员。

5.噪音,特定的空间会放大噪音,破坏工作人员听力,干扰同外界的交流。

6.光滑或潮湿的表面会造成人员伤害,潮湿的表面在电路,设备,工具被使用时增加了电击的可能性。

第15篇 污水处理站设备操作安全规程

1.严禁在设备处于带电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工作。

2.不得关闭水泵吸水口阀门,正常维修除外。

3.在没有足够的保护设施下,不得进行高空作业、修理照明灯具或处理设备。

4.不得向池中和管廊中丢弃垃圾和废弃物。

5.非特殊工作,不得翻越水池栏杆,以免发生危险。

6.在需下池检修时,必须有保护人员在旁,不得单独进行工作。

7.注意保护各类处理设备,不得在设备上摆放物品及攀爬。

8.注意保护各类测量仪表,防止磕碰。

9.需使用梯子进行操作时,需将梯子固定好,且必须由其他工作人员陪同,不得单人操作。

10.在使用软管时,严禁将其直接抛入任何处理单元,用毕后立即挂到钩子上。

《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