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调火安全规程旨在确保在进行火源调整作业时,人员的安全和设施的完好。此规程适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场所,涉及燃气设备、火炉、燃烧器等各类火源的调整工作。
二、基本安全原则
1. 掌握知识:操作前,务必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流程。
2. 关闭气源:在进行任何调整前,必须先关闭主气阀,断绝燃气供应。
3. 通风良好:确保作业环境通风,防止燃气积聚引发危险。
4. 使用工具:使用专用工具进行调火,避免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5. 检测气体:使用气体探测器检查是否有燃气泄漏。
6. 禁止烟火:作业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三、调火步骤
1. 设备检查:检查设备无明显损坏,连接处无松动,阀门正常。
2. 调整空气供应:根据设备手册,调整空气入口,保持合适的空气与燃气比例。
3. 点火测试:缓慢开启燃气阀,点火测试燃烧情况,观察火焰颜色和形状。
4. 调整燃气量:根据需要,逐步调整燃气阀门,保持稳定蓝色火焰。
5. 测试效率:检查设备运行效率,如热输出、废气排放等,确保符合标准。
6. 安全确认:调火后,再次检查气体泄漏,确认安全无误。
四、应急处理
1. 发现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禁止使用电气设备。
2. 火灾应对:使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必要时迅速撤离并报警。
五、维护与培训
1. 定期检查:定期对燃气设备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2. 培训员工:对操作人员进行调火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调火安全规程应符合以下标准:
1. 国家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规程(gb 12201-2006)
2. 工业燃气燃烧器安全规程(gb/t 16297-1996)
3.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14)
4. 燃气器具安全管理规定(gb 50028-2006)
1. 在调火前,首要的安全措施是什么?(a) a. 关闭气源 b. 使用专用工具 c. 通风良好 d. 检查设备
答案:a
2. 调火过程中,哪种颜色的火焰表明燃烧充分?(c) a. 黄色 b. 红色 c. 蓝色 d. 白色
答案:c
3. 发现燃气泄漏时,应如何处理?(b) a. 继续调火 b. 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c. 使用电气设备检查泄漏源 d. 自行修理
答案:b
4. 调火安全规程的制定依据不包括哪项?(d) a. 国家燃气器具安装维修规程 b. 工业燃气燃烧器安全规程 c.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d. 燃烧效率标准
答案:d
第1篇 工贸企业调火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煤气安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2.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叩时,应停止加热。
3.立火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应按先点火,后送煤气的程序操作,并站在上 风侧。
4.停送煤气时,必须执行停送煤气制度,附近禁止动火和有闲人逗留。
5.不准单人处理煤气设备。煤气设备动火时应办理动火申请手续,取得动火证。
6.在煤气管道或换向系统工作时,应事先与换向工联系好,交换前3分钟 要停止作业。
7.禁止在烟道走廊晾衣服或睡觉休息。
8.两侧烟道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9.送煤气前必须将水封注满水,平时保持溢流,不准将进水关死。
10.清洗交换旋塞时,要关闭加减旋塞。
11.测温时应注意加煤口是否打开,并注意加煤车来往动向。
12禁止在烟大、火大的地方测温。
13.打开看火孔盖时,必须站在上风侧,禁止脸部正对看火孔。
14.防止铁器及其它杂物掉入立火道内。
15.禁止从炉上往炉下扔东西。
16.禁止坐在轨道上休息。
17.插、拔焦饼管及更换火道内调节砖煤气喷嘴时,应事先切断明线电源。
18.拔焦饼和换喷嘴吹扫要注意防止烫伤、烧伤。
19.必须熟悉煤气性质,防毒知识面及中毒气救方法。
20从烟道出来时,要注意推焦车、熄焦车动向。
第2篇 调火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规程
(1)劳保用品穿戴不整齐不能进行工作。
(2)地下室煤气区严禁吸烟和随意动火,需动火时,必须填写动火申请书,经安环部批准后,由安全员现场监督,采取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清理煤气管道及火把试验时由组长负责安全。
(3)点煤气火时,要先点火后开煤气。
(4)打开看火孔盖看火时,必须站在上风侧,禁止脸部正对火眼。
(5)在炉顶工作时,要注意风向和装煤车的行走方向。
(6)拔测焦饼中心温度钢管时,或拔清扫斜道的链子等物时,要戴石棉手套或垫石棉布,以免烫伤,并且要注意身边的其他人不要被烫伤。事前与装煤车司机联系好,切断煤车电源。
(7)看火钩要带横梁,发现铁器掉入立火道内立即处理。不准用脚踢看火孔盖。
(8)每季度要检查地下室煤气管道及所属设备是否跑漏煤气。
(9)清洗交换考克时,要防止上反考克着火伤人。
(10)地下室及烟道走廊co含量不得超过30mg/nm3。
(11)地下室应安装co报警器。
(12)进入煤气区作业时,需两人以上在场,并携带co检测仪。不准单人处理煤气设备。
(13)禁止在烟道走廊和地下室带煤气抽、堵盲板。
(14)地下室严禁放易燃、易爆品,非工作人员不准随便进入地下室。
(15)地下室要加强通风。
(16)要掌握防毒面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17)在测温测压时,注意四大车行走动向。
(18)测炉头火道温度时,要防止上升管及上升管水封溢水烧伤、烫伤。
(19)地下室禁止拉接临时线路、照明。
(20)插、拔焦饼测温管时,必须切断煤车电源。
(21)在交换设施附近作业时,必须密切注意交换机换向,在换向期间应停止作业。
(22)禁止踩踏装煤孔盖。
(23)打开看火孔盖后必须等待不往上喷火时,方可观察立火道情况。
(24)在煤气管道或系统工作时,应事先与换向工联系好,交换前3分钟要停止作业。
(25)不准单人处理煤气设备。煤气设备动火时应办理动火手续,取得动火证。
(26)禁止在烟道走廊晾衣服或休息睡觉。
(27)两侧烟道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8)清洗交换考克时,要关闭加减考克。
(29)禁止坐在轨道上休息。
(30)从烟道出来时,要注意推焦车动向。
(31)禁止从炉上往下扔东西。
(32)煤气总管压力底于500pa,应停止加热。
(33)停送煤气时,必须执行停送煤气制度,附近禁止动火和有闲人逗留。
(34)送煤气前必须将水封注满水,平时保持溢流。
(35)禁止在烟大、火大的地方测温。
(36)必须熟悉煤气性质、防毒知识及中毒急救方法
(37)当停止加热后,再恢复加热前必需做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恢复加热。
(38) 本岗位员工在工作期间必须佩带防毒口罩
(39)夏季高温天气应多服用下发的防暑降温物品
(40)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
(41)定期组织学习职业病健康防治知识
第3篇 调火工岗位安全规程
1、 地下室不准吸烟,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 点燃煤气时必须先点火后给煤气。
3、 地下室不准带煤气操作。
4、 在炉顶调节牛舌砖,清扫斜道或测焦饼中心温度时,要注意铁器碰触磨电道触电。注意周围环境,防止烫伤自己或别人。
5、 立火道内严禁掉入铁器、泥土及杂物。
6、 煤气支管不准点火燃烧。
7、 严禁坐在四大车轨道上休息,注意四大车走向,避免碰撞。
8、 在地下室要动火时应办动火证,由上级安全部门批准后方可动火。
9、 在打开的装煤孔或上升管附近工作时,要站在上风侧,防止烧伤。
第4篇 调火岗位安全规程
(1)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安全帽扣好帽带。
(2)交换机、地下室、烟道走廊严禁烟火,检修动火时必须履行动火手续。
(3)看火钩子必须带横梁。
(4)使用高温计必须把带子挎在脖子上。
(5)严禁坐卧轨道上休息,或从炉顶往下扔东西。
第5篇 调火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煤气安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2、煤气主管压力低于500pa 时,应停止加热。
3、立火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应按先点火,后送煤气的程序操作,并站在上风侧。
4、停送煤气时,必须执行停送煤气制度,附近禁止动火和有闲人逗留。
5、不准单人处理煤气设备。煤气设备动火时应办理动火申请手续,取得动火证。
6、在煤气管道或换向系统工作时,应事先与换向工联系好,交换前 3 分钟要停止作业。
7、禁止在烟道走廊晾衣服或睡觉休息。
8、两侧烟道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9、送煤气前必须将水封注满水,平时保持溢流,不准将进水关死。
10、清洗交换旋塞时,要关闭加减旋塞。
11、测温时应注意加煤口是否打开,并注意加煤车来往动向。
12、禁止在烟大、火大的地方测温。
13、打开看火孔盖时,必须站在上风侧,禁止脸部正对看火孔。
14、防止铁器及其它杂物掉入立火道内。
15、禁止从炉上往炉下扔东西。
16、禁止坐在轨道上休息。
17、插、拔焦饼管及更换火道内调节砖煤气喷嘴时,应事先切断明线电源。
18、拔焦饼和换喷嘴吹扫要注意防止烫伤、烧伤。
19、必须熟悉煤气性质,防毒知识面及中毒气救方法。
20、从烟道出来时,要注意推焦车、熄焦车动向。
第6篇 调火铁件工安全操作规程
1. 除调火、热修、煤气测温、交换机工外,未经领导批准,其它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地下室及蓄热室走廊。
2. 进入地下室操作必须两人以上,前后保持一定距离,带好一氧化碳报警仪。
3. 在地下室检查或观察砖煤气道时,必须用玻璃片挡住。
4. 炉顶操作时,注意站在上风侧并观察机车行驶。
5. 未经批准,地下室及蓄热室走廊严禁动火,并备好干粉灭火器。
6. 地下室处理温度后,要检查加减旋塞是否开正。
7. 打开看火孔盖时,要站在上风侧,看火孔钩必须有横梁,禁止往立火道扔铁器杂物
8. 严禁在地下室开会、睡觉、工作间休息。
9. 在炉体测量中,严禁私自开车,严禁在车走形中测量。
10. 更换加减旋塞和孔板时,必须停止加热和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95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79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