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栏目

硝化安全操作规程3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硝化安全操作规程

内容

1. 前言 硝化作业是化工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涉及高风险化学品,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生产稳定。

2. 个人防护

- 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酸碱工作服、防化手套、安全眼镜和呼吸器,防止直接接触硝化剂。

- 检查个人防护设备无破损,并正确使用和维护。

3. 作业环境

- 硝化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 严禁烟火,确保区域内无火源。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确保安全。

4. 物料处理

- 储存硝化剂时,要分开存放,避免混杂。

- 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撞击和摩擦产生火花。

- 使用专用工具转移物料,禁止直接用手接触。

5. 操作流程

- 按照既定比例精确称量原料,避免过量。

- 在搅拌下缓慢加入硝化剂,防止局部过热。

- 监控反应温度和压力,一旦超出安全范围,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应急措施。

6. 应急响应

- 设立清晰的紧急疏散路线,定期演练。

- 学习并掌握化学品泄漏、火灾等应急预案。

-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程序,通知相关人员并撤离现场。

7. 维护保养

-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清理作业区域,避免积尘引发危险。

8. 培训与记录

- 所有工作人员需接受硝化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

- 记录每次操作过程,以便追踪和分析潜在风险。

标准

1. 符合国家安全法规和行业标准,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 定期进行安全审核,评估和改进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3. 建立并执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参与硝化作业。

4. 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本规程,违反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考试题及答案

1. 硝化作业中,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哪些?(a) a. 防酸碱工作服、防化手套、安全眼镜和呼吸器 b. 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和防静电鞋 c. 防雨衣、防滑手套、耳塞和防毒面具

2. 硝化剂应如何储存?(c) a. 与还原剂混合存放 b. 随意堆放在通风处 c. 分开存放,避免混杂

3. 发现硝化反应温度超出安全范围,应如何处理?(b) a. 继续观察 b. 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应急措施 c. 调整搅拌速度降低温度

4. 应急疏散路线应多久演练一次?(d) a. 每月 b. 每年 c. 不定期 d. 定期,具体频率视情况而定

5. 硝化作业人员应具备何种资格?(a) a. 接受过硝化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 b. 持有电工证 c. 有化工操作经验即可 d. 无需特殊资格

硝化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缩合硝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序言

1.1目的

为加强对缩合和硝化车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推进公司发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山东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1.2适用范围

本规程只适用于缩合、硝化工序的安全生产

2.原料安全性能

2.1邻苯二胺

2.1.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本品可,有毒,具刺激性。

2.1.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2.1.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1.4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搬运注意事项:本品对人体有毒害,在搬运过程中注意穿戴劳动保护。

2.1.5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戴橡胶皮手套

其他防护: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1.6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常温下为无色单斜晶体,在空气和日光中颜色变深。

熔点(℃):102~103

沸点(℃): 256 ~258

闪点:110°c

饱和蒸气压(kpa): 0.33(100℃)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较多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2.1.7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碱、强氧化剂、酸酐、酰基氯

避免接触条件:光照

2.2 尿素

2.2.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属微毒类。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2.2.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2.2.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有爆炸性的三氯化氮。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2.2.4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2.5操作处置与储运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亚硝酸钠、干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尽量轻拿轻放,尿素水份含量较高,颗粒易破损。

2.2.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2.7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有氨的气味。

熔点:132.7 ℃

相对密度(空气=1):1.335

粘度:2.33(140℃)

折射率:1.484

溶解性:溶于水、甲醇、乙醇,微溶于乙醚、氯仿、苯。

2.2.8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氧化剂、强酸、亚硝酸钠、干粉。

2.3硫酸

2.3.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2.3.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3.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2.3.4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3.5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 <>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3.6搬运注意事项

2.3.6.1硫酸运输容器,每个容器上应标明品种、数量、生产厂名、商标和出厂日期等。

2.3.6.2凡浓度超过10%的硫酸要注明“危险品”字样,对浓硫酸和发烟硫还要注明“加水要注意”的字样。

2.3.6.3从事搬运、灌酸、装卸硫酸的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用具,现场附近必须备有水龙头。

2.3.6.4搬运硫酸时,容器的撞破、倒置或坠落都会造成漏酸或使酸液飞溅,因此工作时务必小心。

2.3.6.5运输硫酸时要尽可能避免与其它物资混装。使用汽车运输硫酸时,硫酸浓度超过90%以上者,车身前面要有“危险”标志,超过10%的要要挂有“毒”字标志,行走时要选择流通量小的道路,因转载、休息、事故等需要暂时停放时,要尽可能先择安全的场所。

2.3.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呼吸系统防护: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3.8理化特性

含量: 工业级98%。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相对密度(水=1):1.83

熔点(℃): 10.5

沸点(℃): 330.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4

饱和蒸气压(kpa): 0.13(145.8℃)

溶解性:与水混溶

2.4硝酸

2.4.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2.4.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4.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常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4.4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2.4.5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4.6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沸点(℃):86(无水)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7

饱和蒸气压(kpa): 4.4(20℃)

溶解性:与水混溶。

熔点(℃):-42 (无水)

2.4.7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3.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1缩合工段

3.1.1从储罐向高位槽上打硫酸时必须保证放空常开、保持有专人监控,防止溢出灼伤,若硫酸溢出人员应及时撤离,关闭打算泵,少量溢出应用大量水稀释,大量泄露时应用干沙土囤掩,集中回收处理,若硫酸溅到人员身上,脱掉衣服,立即以大量水冲洗半小时,眼睛或皮肤接触在冲洗后去医院。

3.1.2投料前,应保证釜内无残余物料及其它,投料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要认真检查,确认原料无误后,放可按顺序投料。

3.1.3釜温达到75℃时应打开排空阀后开搅拌,,以免酸气呛人,对人产生危害。

3.1.4滴加浓硫酸时速度要适当,以免反应过快造成物料沸出伤人。

3.1.5开盖观察或取样检测ph值时,戴好相应劳动防护用品,避免造成伤害。

3.1.6放料时戴好相应防护用品,以免物料溅出、酸气呛人,对人体造成伤害。

3.1.7烘干机操作时,投料口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操作,避免伤人。

3.2硝化工段

3.2.1硝化岗位操作,应戴好防护眼镜,防止各步酸气、酸液等对眼镜的伤害。

3.2.2釜内吸入硝酸母液及取样时,应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防止酸液腐蚀手、眼及把酸气吸入体内造成身体伤害。

3.2.3补加硝酸时应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防止酸液灼伤。

3.2.4升温时,应保持釜内温度不超过60℃,防止投料时反应过快,造成液体爆沸伤人。

3.2.5开始投中间体m1时投料速度要慢慢加入,不能把整袋料一次加入防止反应过猛,造成物料喷出伤人。

3.2.6 放料、抽滤、水洗过程,严防母液灼伤眼镜

4.车间安全管理规定

4.1对设备装置的要求

4.1.1所有系统设备管道不准有泄漏现象

4.1.2所有设备管道要求为耐腐蚀材质

4.1.3设备常规配置,当采用氯苯工艺时,应按防爆要求配置

4.2对生产环境的要求

4.2.1生产现场应通风良好,同时要求能够局部通风。

4.2.2生产现场周围严格控制火源,车间内不允许吸烟。

4.2.3装有溶剂的桶应密闭并放于阴凉处,防止热晒及热烤,且每袋料及每桶料均需标识清楚。

4.2.4在危险场所或区域及醒目易见处挂设各类警示牌、指示牌;原材料、中间产品、空桶、电动葫芦、水桶、最终产品(储存库及拼混处)都须有标识牌

4.2.5现场保持卫生,设备保持干净

4.2.6消防装置用具保持好用,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4.3操作人员的要求

4.3.1牢记各种特殊操作方法,以免处理不当造成意外事故

4.3.2熟知并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3.3熟知本岗位原料物性及防护方法

4.3.4应知防火、防爆及一般急救措施

4.3.5应知电、蒸汽、水的要求和去向

4.3.6应知一般电气常识

4.3.7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3.8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时刻注意温度仪表情况,若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4.4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原料物性及其防护、工艺安全规程及意外处理方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对危险点严格控制、及时整改,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有效的培训,使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

5.意外停车应急处理办法

5.1缩合工段

5.1.1停电时,停止滴加浓硫酸,保持釜内温度。

5.1.2停汽时,停汽时间短,保温后可以正常生产。

5.1.3停水时,停水时间短,保温后可以正常生产。

5.2硝化工段

5.2.1加硝酸母液过程中停电,立即停止操作;来电后正常操作。

5.2.2 投料反应过程中停电,停止投料,等来电后正常生产。

5.2.3投料完毕保温过程中停电,立即停止操作;来电后正常操作。

5.2.4反应完毕降温过程中停电,自然降温,来电后正常操作。

6.检修注意事项

6.1 检修人员在检修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和本工种安全知识。

6.2凡是电机传动设备检查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要悬挂“禁止合闸”警告牌。

6.3凡槽、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挂设“禁止启动”警告牌。

6.4容器内动火作业(槽、罐、罐车、塔、釜、装置、沟、道)必须办理动火证。

6.5在进入罐内作业要办理特种作业许可证,经检验、批准后方可进入作业。

6.6检修人员在进入罐内检修前要全面进行一次检查,做到不合格不进,电源物料不切不进,安全设施不合符规定不进,没有监护人不进,必须与生产设备管线之间所有联通部分隔绝,加盲板,不准以阀门代替盲板,抽堵盲板应有专人负责。

6.7罐内作业要按设备深度设安全梯及架台,配备救护绳索,以保证应急撤离,在作业中严禁内外投掷材料工具,以保作业安全。

6.8罐内作业可视具体作业条件,采取通风措施,对通风不良及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应采取间歇作业,不得强行连续作业。

6.9在进入罐内清理有毒、有腐蚀性残留物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等。

6.10作业因故,较长时间中断,且安全条件改变时,需继续进罐内作业,应重新补办下罐特种作业证。

6.11罐内动火作业人离开时,不得将乙炔焊枪放入罐内,以防乙炔泄漏。

6.12作业完毕后,检修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检查罐内外,确认无误后方可封闭各部入口。

第2篇 缩合、硝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序言

1.1目的

为加强对缩合和硝化车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推进公司发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山东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1.2适用范围

本规程只适用于缩合、硝化工序的安全生产

2.原料安全性能

2.1邻苯二胺

2.1.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本品可,有毒,具刺激性。

2.1.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2.1.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1.4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搬运注意事项:本品对人体有毒害,在搬运过程中注意穿戴劳动保护。

2.1.5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戴橡胶皮手套

其他防护: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2.1.6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常温下为无色单斜晶体,在空气和日光中颜色变深。

熔点(℃):102~103

沸点(℃): 256 ~258

闪点:110°c

饱和蒸气压(kpa): 0.33(100℃)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较多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2.1.7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碱、强氧化剂、酸酐、酰基氯

避免接触条件:光照

2.2 尿素

2.2.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属微毒类。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2.2.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2.2.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有爆炸性的三氯化氮。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2.2.4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2.5操作处置与储运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亚硝酸钠、干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尽量轻拿轻放,尿素水份含量较高,颗粒易破损。

2.2.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2.7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有氨的气味。

熔点:132.7 ℃

相对密度(空气=1):1.335

粘度:2.33(140℃)

折射率:1.484

溶解性:溶于水、甲醇、乙醇,微溶于乙醚、氯仿、苯。

2.2.8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氧化剂、强酸、亚硝酸钠、干粉。

2.3硫酸

2.3.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2.3.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3.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2.3.4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3.5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 ;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3.6搬运注意事项

2.3.6.1硫酸运输容器,每个容器上应标明品种、数量、生产厂名、商标和出厂日期等。

2.3.6.2凡浓度超过10%的硫酸要注明“危险品”字样,对浓硫酸和发烟硫还要注明“加水要注意”的字样。

2.3.6.3从事搬运、灌酸、装卸硫酸的人员必须配戴防护用具,现场附近必须备有水龙头。

2.3.6.4搬运硫酸时,容器的撞破、倒置或坠落都会造成漏酸或使酸液飞溅,因此工作时务必小心。

2.3.6.5运输硫酸时要尽可能避免与其它物资混装。使用汽车运输硫酸时,硫酸浓度超过90%以上者,车身前面要有“危险”标志,超过10%的要要挂有“毒”字标志,行走时要选择流通量小的道路,因转载、休息、事故等需要暂时停放时,要尽可能先择安全的场所。

2.3.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呼吸系统防护: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3.8理化特性

含量: 工业级98%。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相对密度(水=1):1.83

熔点(℃): 10.5

沸点(℃): 330.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4

饱和蒸气压(kpa): 0.13(145.8℃)

溶解性:与水混溶

2.4硝酸

2.4.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2.4.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4.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常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4.4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2.4.5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4.6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沸点(℃):86(无水)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7

饱和蒸气压(kpa): 4.4(20℃)

溶解性:与水混溶。

熔点(℃):-42 (无水)

2.4.7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3.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1缩合工段

3.1.1从储罐向高位槽上打硫酸时必须保证放空常开、保持有专人监控,防止溢出灼伤,若硫酸溢出人员应及时撤离,关闭打算泵,少量溢出应用大量水稀释,大量泄露时应用干沙土囤掩,集中回收处理,若硫酸溅到人员身上,脱掉衣服,立即以大量水冲洗半小时,眼睛或皮肤接触在冲洗后去医院。

3.1.2投料前,应保证釜内无残余物料及其它,投料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要认真检查,确认原料无误后,放可按顺序投料。

3.1.3釜温达到75℃时应打开排空阀后开搅拌,,以免酸气呛人,对人产生危害。

3.1.4滴加浓硫酸时速度要适当,以免反应过快造成物料沸出伤人。

3.1.5开盖观察或取样检测ph值时,戴好相应劳动防护用品,避免造成伤害。

3.1.6放料时戴好相应防护用品,以免物料溅出、酸气呛人,对人体造成伤害。

3.1.7烘干机操作时,投料口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操作,避免伤人。

3.2硝化工段

3.2.1硝化岗位操作,应戴好防护眼镜,防止各步酸气、酸液等对眼镜的伤害。

3.2.2釜内吸入硝酸母液及取样时,应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防止酸液腐蚀手、眼及把酸气吸入体内造成身体伤害。

3.2.3补加硝酸时应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防止酸液灼伤。

3.2.4升温时,应保持釜内温度不超过60℃,防止投料时反应过快,造成液体爆沸伤人。

3.2.5开始投中间体m1时投料速度要慢慢加入,不能把整袋料一次加入防止反应过猛,造成物料喷出伤人。

3.2.6 放料、抽滤、水洗过程,严防母液灼伤眼镜

4.车间安全管理规定

4.1对设备装置的要求

4.1.1所有系统设备管道不准有泄漏现象

4.1.2所有设备管道要求为耐腐蚀材质

4.1.3设备常规配置,当采用氯苯工艺时,应按防爆要求配置

4.2对生产环境的要求

4.2.1生产现场应通风良好,同时要求能够局部通风。

4.2.2生产现场周围严格控制火源,车间内不允许吸烟。

4.2.3装有溶剂的桶应密闭并放于阴凉处,防止热晒及热烤,且每袋料及每桶料均需标识清楚。

4.2.4在危险场所或区域及醒目易见处挂设各类警示牌、指示牌;原材料、中间产品、空桶、电动葫芦、水桶、最终产品(储存库及拼混处)都须有标识牌

4.2.5现场保持卫生,设备保持干净

4.2.6消防装置用具保持好用,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4.3操作人员的要求

4.3.1牢记各种特殊操作方法,以免处理不当造成意外事故

4.3.2熟知并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3.3熟知本岗位原料物性及防护方法

4.3.4应知防火、防爆及一般急救措施

4.3.5应知电、蒸汽、水的要求和去向

4.3.6应知一般电气常识

4.3.7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3.8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时刻注意温度仪表情况,若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4.4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原料物性及其防护、工艺安全规程及意外处理方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对危险点严格控制、及时整改,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有效的培训,使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

5.意外停车应急处理办法

5.1缩合工段

5.1.1停电时,停止滴加浓硫酸,保持釜内温度。

5.1.2停汽时,停汽时间短,保温后可以正常生产。

5.1.3停水时,停水时间短,保温后可以正常生产。

5.2硝化工段

5.2.1加硝酸母液过程中停电,立即停止操作;来电后正常操作。

5.2.2 投料反应过程中停电,停止投料,等来电后正常生产。

5.2.3投料完毕保温过程中停电,立即停止操作;来电后正常操作。

5.2.4反应完毕降温过程中停电,自然降温,来电后正常操作。

6.检修注意事项

6.1 检修人员在检修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和本工种安全知识。

6.2凡是电机传动设备检查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要悬挂“禁止合闸”警告牌。

6.3凡槽、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挂设“禁止启动”警告牌。

6.4容器内动火作业(槽、罐、罐车、塔、釜、装置、沟、道)必须办理动火证。

6.5在进入罐内作业要办理特种作业许可证,经检验、批准后方可进入作业。

6.6检修人员在进入罐内检修前要全面进行一次检查,做到不合格不进,电源物料不切不进,安全设施不合符规定不进,没有监护人不进,必须与生产设备管线之间所有联通部分隔绝,加盲板,不准以阀门代替盲板,抽堵盲板应有专人负责。

6.7罐内作业要按设备深度设安全梯及架台,配备救护绳索,以保证应急撤离,在作业中严禁内外投掷材料工具,以保作业安全。

6.8罐内作业可视具体作业条件,采取通风措施,对通风不良及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应采取间歇作业,不得强行连续作业。

6.9在进入罐内清理有毒、有腐蚀性残留物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等。

6.10作业因故,较长时间中断,且安全条件改变时,需继续进罐内作业,应重新补办下罐特种作业证。

6.11罐内动火作业人离开时,不得将乙炔焊枪放入罐内,以防乙炔泄漏。

6.12作业完毕后,检修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检查罐内外,确认无误后方可封闭各部入口。

第3篇 硝化棉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确保在搬运、储存、使用硝化棉过程中的安全性。

2硝化棉的定义及相关特性

2.1硝化棉的定义:硝化纤维素又称硝化棉,浅白色或淡黄色絮状体,分子式[c6h7o2(ono2)8]n。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极易着火,具有爆炸性。含氮量一般在11~13%。工业上可用于制喷漆、摄影胶片、赛璐珞、塑料和无烟火药等。化工生产上常用于制作火棉胶、粘合剂、瓶口胶套等。

2.2硝化棉的化学特性: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 能溶于丙酮. 由于硝化棉在硝化过程中的条件不同, 其含氮量也不同、 溶解度互有差异含氮量超过12.5%者为爆炸品, 性质很不稳定. 相对密度: 1.66 熔点:160~170℃ 自燃点: 170℃ 闪点: 12.78℃(酒精) 爆速: 6300米/秒(含氮13%时) 爆轰气体体积: 841升/千克(含氮13.3%时) 爆热: 4053千焦/千克(含氮13.3%时)

2.3硝化棉的火灾危险 :遇火星、高温、氧化剂、大多数有机胺(如间苯二甲胺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干燥品久储变质后,易引起自燃,通常加乙醇、丙醇或水作湿润剂. 湿润剂干燥后, 容易发生火灾.

3 职责

3.1行政人事部负责硝化棉的全面管理。

3.2采购部负责硝化棉的采购。

3.3储运部负责硝化棉的搬运、储存及管理。

3.4质检部负责硝化棉的检验。

3.5生产部负责硝化棉的溶解处理及使用。

4 管理规定

4.1 硝化棉的采购

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的需求,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采购,减少因采购量过大而给仓库带来储存压力,减少硝化棉的储存危险。

4.2 硝化棉的搬运及仓储。

4.2.1硝化棉到货后,储运部应及时通知行政人事部安全主任,由原材料主管、安全主任两人进行登记、记帐。

4.2.2 储运部搬运工在卸货过程中应遵循小心轻放的原则,严禁拖、摔、踩、撞击等野蛮装卸行为。

4.2.3 硝化棉卸货后应在安全主任的监督下,搬运并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有专人管理。储存室应干燥阴凉,主要通道要有安全距离,不得存量储存,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积水的地点存放。

4.2.4硝化棉储存室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泄漏、防火、防雷、 报警、灭火、防晒、消除静电等安全措施。

4.3 硝化棉的取样、检验

4.3.1硝化棉到货后,质检部检验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取样检验,取样时应事先通知行政人事部安全主任,在安全主任的陪同下进行取样。

4.3.2检验员取样时应用小尖刀从包装袋一角剪开一个小口,口径控制在5cm以内。用调墨刀从开口处小心取出样品。严禁扯、拉、撕等野蛮拆卸,严禁撞击包装袋。

4.3.3 取完样后,检验员应用透明胶带将开口粘牢,并由安全主任进行检查。直到安全主任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4.4 硝化棉的领用

4.4.1 硝化棉在经检验合格后,生产部原则上应在当天将硝化棉全部领用完。

4.4.2 领用时由仓库主管、安全主任一起签发领用。领用时搬运应遵循小心轻放的原则,严禁野蛮装卸行为。

4.4.3 生产部领出的原料在安全主任的监督下,用叉车拉到车间。

4.4.4 硝化棉拉到车间后,生产车间应预先作好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在硝化棉拉到车间后,立即开始溶解处理。拆卸包装、投料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严禁野蛮拆卸、严禁拖、摔、踩、撞击原料包装。

4.4.5溶解好的硝化棉溶液,应用专门盛装化学危险品的容器盛装、并在使用前,认真对容器进行检查,避免容器泄漏,消除隐患,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

4.4.6 溶解好的硝化棉溶液如生产部不能及时使用应申请重新入库,入库时由原料主管、安全主任进行登记、记帐。

4.4.7重新入库的硝化棉溶液应储存在专用储存室(柜)内,并有专人管理。储存室应干燥阴凉,主要通道要有安全距离,不得存量储存,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积水的地点存放。

4.4.8硝化棉储存室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泄漏、防火、防雷、 报警、灭火、防晒、消除静电等安全措施。

4.5废弃硝化棉的销毁处理

4.5.1废弃硝化棉的销毁,由公司统一安排处理,具体工作由安全主任负责。确保销毁过程的安全,销毁超过25kg以上的按规定报公安部门审批或处理。

4.5.2严禁将硝化棉或混有硝化棉的物质倒入垃圾堆和下水道,必须标签与实物相符,无标签及剧毒、易爆品必须事先说明,否则,在处理过程中造成事故,同样追究责任。

《硝化安全操作规程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