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生产总体原则 1.1 某某污水处理厂始终将员工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 1.2 实施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1.3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及时整改。
二、设备管理与维护 2.1 所有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2. 2 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严禁无证上岗。
2. 3 对高风险设备,如压力容器、电气设备等,要定期进行专业检测,并建立详细记录。
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1 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严禁堆放杂物,防止绊倒摔伤。
3. 2 作业过程中,员工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滑鞋等。
3. 3 易燃易爆物品应妥善存放,远离火源,操作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四、应急处理与救援 4.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2 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标志,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撤离。
4. 3 建立事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相关部门。
五、安全教育培训 5.1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2 新入职员工须接受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 3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更新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六、环保与职业健康 6.1 严格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6. 2 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6.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安全和环保的建议,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国家标准,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1. 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答:将员工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 设备操作人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上岗?
答: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操作规程,无证不得上岗。
3. 发生事故时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上报相关部门。
4. 员工在作业现场应佩戴哪些个人防护装备?
答: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滑鞋等。
5. 污水处理厂如何保障职业健康?
答: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第1篇 某某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防护规程范本
一、劳动保护知识
1.劳动保护工作,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危害、工业伤事故和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工作。与职业有关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指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等。
物理性因素指噪声、振动、静电、触电、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物体打击、附落、高温液体、高温气体、明火、恶劣气候作业环境、粉尘与气溶胶、气压过高、气压过低等。
生物性因素指细菌、病毒、传染病媒介物等。
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当不能采取技术措施或采取技术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或达不到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时,最常见的个体防护措施是佩戴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劳动防护用品又称劳动保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
2.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我国对劳动防护用品采取用以人体防护部位为法定分类标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共分为九大类。既保持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的科学性,同国际分类统一,又照顾了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功能和材料分类的原则。
2.1头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用品是为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它因素危害而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防护功能要求,主要有一般防护帽、防尘帽、防寒帽、安全帽、防静电帽、防高温帽、防电磁辐射帽、防昆虫帽等九类产品。
2.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净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分为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两类,按功能又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2.3眼面部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是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尺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物等因素伤害眼睛或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根据防护功能,大致可分为防尘、防水、防冲击、防高温、防电磁辐射、防射线、防化学飞溅、防风沙、防强光九类。
目前我国普遍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有焊接护目镜和面罩、炉窑护目镜以及防冲击眼护具等三类。
2.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上能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失,预防由噪声对人身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人体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罩等三类。
2.5手部防护用品
手部防护用品是具有保护手和手臂功能的个体防护用品。通常称为劳动防护手套。
手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分为十二类,即一般防护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防毒手套、防静电手套、防高温手套、防_射线手套、防酸碱手套、防振手套、防切割手套、绝缘手套等。
2.6足部防护用品
足部防护用品是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和能量损伤劳动者足部的护具,即劳动防护鞋。
足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可分为防水、防静电、防酸碱、防刺穿、绝缘、防砸等。
2.7躯干防护用品
躯干防护用品就是通常所说的防护服。根据防护功能,防护服分为一般防护服、阻燃服、防静电服、耐酸碱服、防风沙、水上救生衣等。每一类又可根据具体防护要求或材料分为不同品种。
2.8防坠落用品
防坠落用品是防止人体从高处坠落的整体及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是通过绳带,将高处作业者的身体系接于固定物体上,整体防护用品是在作业场所的边沿下方张网,以防不慎坠落,主要有安全网和安全带二种。
安全带按使用方式,分为围杆安全带和悬挂、攀登安全带两类。
3.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其它
3.1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作用,在于隔离或断绝能伤害人体的潜在能量,其设计着重保护使用者的人体部位及隔离可能接触的危害,而不是去减低或消除危害的来源,是控制措施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劳动防护用品都在产品包装中附有安全使用说明书,应参照执行正确的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施。
3.2及时更新、报废劳动防护用品
及时更新、报废过期和失效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不易损坏的劳动保护用品丢失损坏后,应查明损坏原因如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应按劳动保护用品的价格收取个人相应比例的罚金。同时要对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测,不合格的或超过允许使用期的予以报废并更换。
3.3确保劳动防护用品质量
为了保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的三证制度。在选购防护用品时应检查防护用品的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根据燃烧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扑灭火灾要反其道而行之,即设法消除这三要素中的一个,火就可熄灭。
1.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不燃烧的物质分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这样可使火源孤立,由于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
1.2窒息法:阻止助燃的氧化剂进入,使可燃物质因缺乏氧化剂而停止燃烧。
1.3冷却法: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其降到燃点以下而众目停止燃烧。
1.4化学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反应中起抑制作用而使燃烧停止。在灭火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条件选择灭火方法,有的灭火方法能同时起到几个作用,而为了迅速灭火,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时并用。
2.常用灭火剂及其适用性
2.1水: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冷却降温,也有隔离、窒息的作用。
2.2水蒸汽:它的灭火原理在于降低燃烧区的氧含量。
2.3化学泡沫:化学泡沫是由化学药剂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产,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它的灭火原理主要是泡沫覆盖了易燃物表面,起到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4空气机械泡沫:是由发泡液、经过水流的机械作用互相混合而形成,气泡内主要是空气。它的灭火原理与化学泡沫相同。
2.5二氧化碳和其它惰性气体:加压的二氧化碳从钢瓶喷出时即成团体雪花状二氧化碳(干冰),干冰的温度是零下78.5℃能起到冷却物及冲淡燃烧区空气中氧含量的作用。
2.6四氯化碳及其它易气化的液体:四氯化碳是不可燃液体,沸点较低,遇热能迅速蒸发气体夺取燃烧物的热量,并笼罩在燃烧区周围,使其与空气隔离,从而使燃烧停止。其它易气化的液体有二氧化碳和乙基溴的混合物。
2.7化学干粉: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细砂、硅藻土和石粉等组成的细颗粒固体混合物,它依靠压缩氮气的压力被喷射到燃烧物表面上,能起到覆盖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8黄沙、土等覆盖物
3.常见火灾的扑救
3.1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初起火灾扑救: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发生着火、爆炸,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向主管汇报。同时疏散其他人员至安全地域。
若刚刚起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若起火罐体为容器,应迅速打开水喷淋设施,对罐体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升温。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工作。
3.2仓库火灾扑救:仓库内存放的物质可燃品居多,而且库存的各种化学品的危险性更大。仓库灭火时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到场向消防人员详细介绍库存物品情况,物品存放位置及相应灭火要求等。
3.3电气火灾扑救:电气火灾的特点:电气设备着火时,着火场所的很多电气设备可能是带电的。扑救带电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应注意现场周围可能存在着较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也有许多电气设备着火是因绝缘油在燃烧。扑救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3.3.1火灾发生后,由于潮湿及烟熏等原因,电气绝缘可能受损。在进行操作时,应用绝缘良好的工具操作。
3.3.2选取好电源切断点。若在夜间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临时照明用电。
3.3.3在剪断电源时应注意在不同部位剪断,避免发生短路。
3.3.4在切断电源时应及时与电力供应部门联系.
3.4在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几点;
(1)电体与人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室内应大于4m;室外不应小于8m。
(2)选用不导电灭火剂对电气设备灭火。机体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大于0.4m;35kv以下,大于0.6m。
(3)对架空线路及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体之间的仰角应不超过45°,以防导线断落伤人。如遇带电导体断落地面时,要划出一定警戒区,防止跨步伤人。
3.5充油设备的灭火
(1)充油设备的油品闪点多在130-140℃之间,一旦着火,其危险性较大。如设备外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油箱破坏,出现喷油燃烧,且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用泡沫灭火,同时应防止油火进入电缆沟。
(2)充油设备灭火时,应先喷射边缘,后喷射中心,以免油火蔓延扩大。
三、用电安全知识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人体触及带电体而受到电流伤害,称为触电事故,又称电流伤害事故。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前者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伤害人体神经和器官特别是心脏,严重时会引起心室颤动而窒息,造成死亡;后者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等。通常所说触电是指电击。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1电流大小: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即接触电压越高,对人体的伤害越大。
1.2电流种类:交流电对人体的损害比直流电大,工频交流电对人体损害最大。
1.3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特别是当通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极可能造成心室颤动,引起死亡。
1.4电流途径:电流通过心脏、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造成死亡的危险最大。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从脚到脚相对危险较小,但可能因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或摔伤、附落等二次事故。
2.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电对人体虽然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但如果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措施,正常工作下的用电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下面介绍几种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
2.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体封闭起来,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的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人身安全的最基本要素。
2.2屏护和间距:从防止触电的角度考虑,屏护和间距一样是防止直接触电电击的安全措施。除防止电击外,屏护和间距还有防止短路、防止火灾和便于安全操作的作用。
屏护是采用遮拦、隔板、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绝开来。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前者能防止人员无意识或者有意识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后者只能防止人员无意识触及或者过分接近带电体。屏护装置应当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距离,还要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
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这外的安全技术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以及避免车辆或其它器具碰撞可过分接近带电体而造成事故,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过电压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的火灾事故。
2.3保护接地与接零
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设备的外壳或金属物是不带电的,当用电设备万一发生“碰壳”故障或这些金属构件碰到了电源线,操作人员就会因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而触电,并导致设备损坏。接地与接零的目的就是万一发生这种故障时,能自动把“碰壳”设备电源切断或把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接地就是把设备或线路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等同的导体紧密连接起来。接零是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的电的导电部分(如金属机壳)同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重复接地是指保护零线导线导体一处或多处能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
一般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接零的措施均已在电器设备安装设计时做好,未经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拆移。
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禁止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必须采用保护接地。即同一系统中,不应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情况下,当保护接地的设备漏电时,其外壳带有危险电压,而且所有保护接零的正常设备的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在线路保护装置未动作情况下,设备外壳将长时间带电,反而扩大了触电危险范围。
2.4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防止由于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也用于因漏电引起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以及用于监测或切除各种一相接故障,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一种保护装置。
为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漏电保护装置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的装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漏电保护装置是作为附加保护装置,即使安装了漏电保护装置以后,也不得取消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原有防护措施。
2.5安全电压的选用
《安全电压》(gb3805-1983)规定:安全电压是指;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防止或减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流的大小或电压的高低。
安全电压取决于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我国制订颁发的安全电压标准分别为:42伏、36伏、24伏、12伏、6伏五种。
选用安全电压的依据是:凡室内离度不足1.8m,室内潮湿场所不足2.5m,户外不足3m的照明装置、机床局部照明灯具、移动行灯、手持电动工具(如手电钻)以及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其安全电压可采用36伏或24伏。凡工作地点狭窄、工作人员活动困难、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或金属结构,因而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则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24伏以上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四、职业安全
在污水处理厂内,污水和污泥中含有很多有害的化学物质生物成分,它们直接危害操作人员及直接接触者的健康。
1.微有机体:员工在污水处理厂暴露于污水和污泥中的微有机体面前,有可能受到如下健康威胁:甲型肝炎病毒→与原污水和初级污泥接触者获得机会较大
微螺旋体病毒→泵站及水收集系统工人易感染
寄生虫感染→泵站及水收集系统工人易感染
其他病毒感染→高度暴露的工人易感染
胃肠道疾病→刚参加工作的员工
与泥堆积有关→鼻子、耳朵、皮肤异常
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雾气、水气等都能传播细菌和病毒。感染可能由于直接吸入的气体或间接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水滴感染。曝气池、出水堰、灌溉的喷水口、鼓风机房、脱水机房等都会凝结这种气体。在水气高度凝结的地方,使用薄纱型呼吸器会减少有毒物质的吸入。
避免所有的起因是不可能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免疫保护都会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防御细菌和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是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防护效果需依靠科学的环境处理、良好的人个卫生习惯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执导:
1、手和手指远离鼻子、嘴、眼睛和耳朵。
2、清洗工作、处理污水、处理格栅栅渣、排除污泥,或做其他直接接触污水和污泥的操作时都要戴胶皮手套。
3、手被划伤、烧伤或皮肤破损时,要戴手套工作。
4、吃东西、吸烟和工作完成后,要用热水和香皂彻底洗手。
5、指甲要短,要用小刷子洗掉指甲上的异物。
6、把干净衣服、上下班更换的衣服与用过的工作服分开放置。
7、工作时若受伤应及时上报并接受紧急处理。
8、每天工作后淋浴。
2.化学物质(气体和化学药品)
气体和蒸汽产生于细菌活动、工业释放后溶解到水中的气体及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的蒸发。这些气体如果大量存在,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毒性扩散或导致呼吸者生病。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缺少大气稀释的特定空间更容易聚集有毒气体。
化学药品主要针对污水的化学处理部分。应当遵守一定的操作规则、规章和法令。操作者应具备识别潜在化学有害物及其危害程度的能力。管理者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释放。大多数化学物质能被安全地存储和处理,人们也知道它们潜在的危害性,采取适当的预防和防护措施是防止有害化学物质危害的有效方法。
为防止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化学药品从其购买到被使用,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管。必须识别所有的化学危险品,获得安全数据,使用程序和预防措施。供应者应提供详细的化学特性,危险性及关于健康,急救,安全等其他信息。材料安全数据单包括以下信息:
1.化合物组成,分子式,分子量。
2.关于沸点,凝固点,熔点,比重,溶解度和气体压力等的物理参数。
3易分解和产生聚合物的可能。
4.直接暴露于药品的人身危害性(急性或慢性),允许暴露的限制及警告信号。
5.其毒性对环境的影响。
6.个人保护措施和其他控制方法。
7.使用,储藏,常规清洁和废物处理的工作经验。
8.处理溢出,着火和爆炸的紧急程序。
9.急救程序。
这些化学药品可以通过改变使用过程和变换装备来消除,或者使用工程控制。工程控制中的基本设施包括通风、隔离、密封和工作间设计。通风初步控制空气中的有害物(灰尘、烟气、蒸汽或雾气)。隔离和密封是将危险与员工分开。下列工作程序可以帮助保护员工:
1、个人保护性设备的应用。
2、适当的管理和贮存程序。
3、清洁工作区和化学存储区。
4、工作中或易爆区禁止吸烟。
5、将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品与食具,洗具分开。
6、容器的标签,标明使用和急救等信息。
7、贴有警告标志如禁止吸烟,警告员工所处的危险条件。
8、贴有重要操作的紧急提示。
9、化学危险品安全使用的训练和训练记录。
10、帮助完成运行维修任务的工作安全分析结果。
3.特定空间
特定空间内缺乏氧气或暴露于有毒气体中。特定空间至少有下列三个特性中的一个:
(1)进出口的通道狭窄。
(2)不能良好通风的空间。
(3)容纳有限的工人工作间。
进出口通道小,人和设备很难进出,特别是进入存在有毒气体空间必须携带如呼吸器,救生等保护性设备。而有的顶端开口通道需要梯子、吊车等设备,出现紧急情况很难逃离。特定空间如果通风不好,里面会产生致命的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等,特别是储存过污泥或化学物质的地方。或者虽然其中氧气能维持生命,但如遇火源会引起爆炸。特定空间的危害有:
1.缺乏氧气,氧气含量低,在工作前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强制通风。
2.易燃气体,化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等气体,及汽油等化学品遇火源可能引起爆炸。
3.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等。
4.极限温度,如有蒸汽聚_伤害工作人员。
5.噪音,特定的空间会放大噪音,破坏工作人员听力,干扰同外界的交流。
6.光滑或潮湿的表面会造成人员伤害,潮湿的表面在电路,设备,工具被使用时增加了电击的可能性。
第2篇 某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防护规程
一、劳动保护知识
1.劳动保护工作,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危害、工业伤事故和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工作。与职业有关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指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等。
物理性因素指噪声、振动、静电、触电、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物体打击、附落、高温液体、高温气体、明火、恶劣气候作业环境、粉尘与气溶胶、气压过高、气压过低等。
生物性因素指细菌、病毒、传染病媒介物等。
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当不能采取技术措施或采取技术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或达不到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时,最常见的个体防护措施是佩戴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劳动防护用品又称劳动保护用品或个人防护用品。
2.劳动防护用品分类
我国对劳动防护用品采取用以人体防护部位为法定分类标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共分为九大类。既保持了劳动防护用品分类的科学性,同国际分类统一,又照顾了劳动防护用品防护功能和材料分类的原则。
2.1头部防护用品
头部防护用品是为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它因素危害而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防护功能要求,主要有一般防护帽、防尘帽、防寒帽、安全帽、防静电帽、防高温帽、防电磁辐射帽、防昆虫帽等九类产品。
2.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御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等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使用者供氧或清净空气,保证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分为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两类,按功能又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2.3眼面部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是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尺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物等因素伤害眼睛或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根据防护功能,大致可分为防尘、防水、防冲击、防高温、防电磁辐射、防射线、防化学飞溅、防风沙、防强光九类。
目前我国普遍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有焊接护目镜和面罩、炉窑护目镜以及防冲击眼护具等三类。
2.4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上能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失,预防由噪声对人身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人体防护用品。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罩等三类。
2.5手部防护用品
手部防护用品是具有保护手和手臂功能的个体防护用品。通常称为劳动防护手套。
手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分为十二类,即一般防护手套、防水手套、防寒手套、防毒手套、防静电手套、防高温手套、防_射线手套、防酸碱手套、防振手套、防切割手套、绝缘手套等。
2.6足部防护用品
足部防护用品是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和能量损伤劳动者足部的护具,即劳动防护鞋。
足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功能可分为防水、防静电、防酸碱、防刺穿、绝缘、防砸等。
2.7躯干防护用品
躯干防护用品就是通常所说的防护服。根据防护功能,防护服分为一般防护服、阻燃服、防静电服、耐酸碱服、防风沙、水上救生衣等。每一类又可根据具体防护要求或材料分为不同品种。
2.8防坠落用品
防坠落用品是防止人体从高处坠落的整体及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是通过绳带,将高处作业者的身体系接于固定物体上,整体防护用品是在作业场所的边沿下方张网,以防不慎坠落,主要有安全网和安全带二种。
安全带按使用方式,分为围杆安全带和悬挂、攀登安全带两类。
3.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其它
3.1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作用,在于隔离或断绝能伤害人体的潜在能量,其设计着重保护使用者的人体部位及隔离可能接触的危害,而不是去减低或消除危害的来源,是控制措施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所有劳动防护用品都在产品包装中附有安全使用说明书,应参照执行正确的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施。
3.2及时更新、报废劳动防护用品
及时更新、报废过期和失效劳动防护用品。对于不易损坏的劳动保护用品丢失损坏后,应查明损坏原因如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应按劳动保护用品的价格收取个人相应比例的罚金。同时要对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定期检测,不合格的或超过允许使用期的予以报废并更换。
3.3确保劳动防护用品质量
为了保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的三证制度。在选购防护用品时应检查防护用品的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
二、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根据燃烧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扑灭火灾要反其道而行之,即设法消除这三要素中的一个,火就可熄灭。
1.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与不燃烧的物质分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这样可使火源孤立,由于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
1.2窒息法:阻止助燃的氧化剂进入,使可燃物质因缺乏氧化剂而停止燃烧。
1.3冷却法: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其降到燃点以下而众目停止燃烧。
1.4化学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并在反应中起抑制作用而使燃烧停止。在灭火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条件选择灭火方法,有的灭火方法能同时起到几个作用,而为了迅速灭火,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时并用。
2.常用灭火剂及其适用性
2.1水: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主要作用是冷却降温,也有隔离、窒息的作用。
2.2水蒸汽:它的灭火原理在于降低燃烧区的氧含量。
2.3化学泡沫:化学泡沫是由化学药剂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产,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它的灭火原理主要是泡沫覆盖了易燃物表面,起到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4空气机械泡沫:是由发泡液、经过水流的机械作用互相混合而形成,气泡内主要是空气。它的灭火原理与化学泡沫相同。
2.5二氧化碳和其它惰性气体:加压的二氧化碳从钢瓶喷出时即成团体雪花状二氧化碳(干冰),干冰的温度是零下78.5℃能起到冷却物及冲淡燃烧区空气中氧含量的作用。
2.6四氯化碳及其它易气化的液体:四氯化碳是不可燃液体,沸点较低,遇热能迅速蒸发气体夺取燃烧物的热量,并笼罩在燃烧区周围,使其与空气隔离,从而使燃烧停止。其它易气化的液体有二氧化碳和乙基溴的混合物。
2.7化学干粉: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细砂、硅藻土和石粉等组成的细颗粒固体混合物,它依靠压缩氮气的压力被喷射到燃烧物表面上,能起到覆盖隔离和窒息的作用。
2.8黄沙、土等覆盖物
3.常见火灾的扑救
3.1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初起火灾扑救:易燃可燃液体贮罐发生着火、爆炸,一旦出现火情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并向主管汇报。同时疏散其他人员至安全地域。
若刚刚起火可使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若起火罐体为容器,应迅速打开水喷淋设施,对罐体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升温。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工作。
3.2仓库火灾扑救:仓库内存放的物质可燃品居多,而且库存的各种化学品的危险性更大。仓库灭火时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到场向消防人员详细介绍库存物品情况,物品存放位置及相应灭火要求等。
3.3电气火灾扑救:电气火灾的特点:电气设备着火时,着火场所的很多电气设备可能是带电的。扑救带电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应注意现场周围可能存在着较高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也有许多电气设备着火是因绝缘油在燃烧。扑救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时,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3.3.1火灾发生后,由于潮湿及烟熏等原因,电气绝缘可能受损。在进行操作时,应用绝缘良好的工具操作。
3.3.2选取好电源切断点。若在夜间切断电源时,应考虑临时照明用电。
3.3.3在剪断电源时应注意在不同部位剪断,避免发生短路。
3.3.4在切断电源时应及时与电力供应部门联系.
3.4在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几点;
(1)电体与人体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室内应大于4m;室外不应小于8m。
(2)选用不导电灭火剂对电气设备灭火。机体喷嘴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大于0.4m;35kv以下,大于0.6m。
(3)对架空线路及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体之间的仰角应不超过45°,以防导线断落伤人。如遇带电导体断落地面时,要划出一定警戒区,防止跨步伤人。
3.5充油设备的灭火
(1)充油设备的油品闪点多在130-140℃之间,一旦着火,其危险性较大。如设备外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油箱破坏,出现喷油燃烧,且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用泡沫灭火,同时应防止油火进入电缆沟。
(2)充油设备灭火时,应先喷射边缘,后喷射中心,以免油火蔓延扩大。
第3篇 污水处理厂安全操作规程
今年夏季污水处理事故高发,从近3年来的事故来看,2023年污水处理事故发生频率及人数明显大幅度升高,本文汇总一些污水处理厂常规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希望各位同行,可以谨记谨行!
1.进入井、池作业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下井、池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懂得人工急救的基本方法,明白防护用具、照明器具和通讯器具的使用方法。
(2)患深度近视、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疾病及有外伤疮口尚未愈合者不得从事井、池下作业。
(3)操作人员下井作业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比如悬托式安全带、安全帽、手套、防护鞋和防护服等。如果尽管在已采取常规措施能无法保证井下空气的安全性而又必须下井时,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离式供氧面具,而应当佩戴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护装具。
(4)有人在井下作业时,井上应有两人以上监护。如果进人管道,还应在井内增加监护人员作为中间联络人。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只要有人在井下作业,监护人就不得擅离职守。
(5)每次下井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1h。
2.泵房集水池的安全注意事项
集水池的作用是调节来水量与泵的抽水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的频繁启动,一般要求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抽水量。集水池的布置应该充分考虑清理池底淤泥时操作的方便性,比如要设置吊物孔、出泥孔和爬梯等。
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或易燃性挥发性物质时,集水池应当设置成封闭式,在集水池平而距离最大的两点设通风孔,使集水池液而以上的空气形成最大程度的对流,井在合适的位置安装高空排放的排气筒,必要时还要安装风机强制通风,有时还要在操作人员巡检必须经过的部位设有毒气体标志。
清理池底淤泥时,因为集水池都很深(一般是污水处理厂的最低点),所以一定要严格遵守下井、池作业的规定,注意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清池前,先关闭进水闸或堵塞靠近集水 池的检查井停止进水,并用泵将池内存水排空,再用高压水将淤泥反复搅动几次,然后要采用强制通风,在通风最不利点检测有毒气体(h2s、ch4及可燃气等)的浓度和含氧量,在达到安全部门的规定要求后,操作人员方可下池工作,同时池上必须有人监护。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操作人员下池后,仍要保持一定的通风量,因为人进入后,对淤泥层的搅动仍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的工作时间不宜超过30min。
3.污水处理厂有害气体中毒的防范
在污水管道和处理厂的各种构筑物和井内,都有可能存在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根据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有毒有害气体(窒息性气体)和易燃易爆气体两大类。
有毒有害气体主要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进入人体内部后会抑制人体细胞的换氧能力,引起肌体组织缺氧而发生窒息性中毒。
易燃易爆气体是遇到各种明火或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能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的气体,比如沼气、石油气等,在污泥井、集水井(池)等气体流通不畅或长时间没有任何操作的地方,这些气体容易积聚成害。
4.发现有人气体中毒后的抢救方案
(l)报警: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有人中毒后,立即大声呼救并迅速跑向值班室报告,当班负责人问明大致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拨打急救电话120和气防电话119(一般和火警电话相同),同时通知上级有关管理部门。
(2)抢救:在有人报警的同时,当班负责人还应安排其他人员立即施救。施救人员要按要求穿戴好空气呼吸器后,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中毒人员抢救到通风无毒区,然后立即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术。
(3)心肺复苏:在发现中毒人员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如果是氯气中毒,为防止施救人员中毒,不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应采用胸外按压法急救。
(4)注意事项:施救人员在到中毒区抢救中毒人员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自身的防护。在将中毒人员抢救出来后,立即隔离事故现场,防止未佩戴防护器具的人员进人而引起再次中毒事故。
5.防止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的分子式是h2s,相对密度为1.19,比空气略重,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12-o.03mg/m³时,就可以闻到它那特殊的臭鸡蛋气味。当空气中含量达到o.o1%时,人接触2-5min就会嗅觉失灵;当含量为0.07%-0.1%时,能引起急性中毒,麻痹呼吸中枢;当含量超过0.2%时,数分钟内可以使人窒息死亡。理论上认为,人体对空气中硫化氢的60min安全接触浓度是0.02%-0.03%,8h安全接触浓度是0.001%。硫化氢属于易燃物品,与氧化剂反应很强烈,易起火或爆炸,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4.3%-46%。在有硫化氢的场所严禁明火(包括火花、吸烟等),使用的电器设备应具备防爆性能。
污水处理厂发生的许多伤亡事故都与硫化氢有关,比如因在各种下水道、集水井(池)、泵站和构筑物内均有出现硫化氢聚集而引起工作人员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无论城市污水处理厂还是工业废水处理场,都必须具有一系列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安全措施。
(1)掌握污水成分和性质,弄清硫化氢污染物的来源。对各个排水管线的硫化物浓度及其变化规律要做到心中有数,酸性污水和含硫污水是造成下水道、阀门井、计量表井、集水井(池)、泵站和构筑物腐蚀和其中硫化氢超标准的直接原因,因此要严格控制和及时检测酸性污水的ph值和含硫污水的硫化物浓度。
(2)经常检测集水井(池)、泵站、构筑物等污水处理操作工巡检时所到之处的硫化氢浓度,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所有井、池或构筑物内工作时,必须连续检测池内、井内的硫化氢浓度。
(3)泵站尤其是地下泵站必须安装通风设施,硫化氢比空气重,所以排风机一定要装在泵站的低处,在泵房高处同时设置进风口。
(4)进人检测到含有硫化氢气体的井、池或构筑物内工作时,要先用通风机通风,降低其浓度,进入时要配戴对硫化氢具有过滤作用的防毒面具或使用压缩空气供氧的防毒面具。
(5)严格执行下井、进池作业票制度。进入污水集水井(池)、污水管道及检查井清理淤泥属于危险作业,必须按有关规定填写各种作业票证,经过有关管理人员会签字才能进行。施行这一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下井、进池的次数,避免下井、进池的随意性;井能督促下井、进池入员重视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6)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气防知识培训。要使有关人员懂得硫化氢的性质、特征、预防常识和中毒后的抢救措施等,尽量做到事前预防,一旦发生问题,还要做到不慌不乱,及时施救,杜绝连死连伤事故的发生。
(7)在污水处理厂有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地方,操作工巡检或化验工取样时不能一人独往,必须有人监护。
6.防止沼气爆炸和中毒
厌氧消化污泥或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产生的气体被称为沼气,其中ch4约占50%一75%,co2约占20%~ 30%,其余是h2co、n2、hzs等。沼气中含有65%的甲烷时,燃烧lm3的沼气需要6 .2m3的空气。当空气中含有8.6%~20.8%(以体积计)的沼气时,就可能形或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沼气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发热量为21000,25000kj/m3,可用于锅炉、燃气发电机、汽车发动机等。除了可作为气体燃料外,诏气中的ch4还可用作制取四氯化碳、甲酵、甲醛、有机玻璃树脂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褶气中的二氧化碳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干冰。因此,诏气是一种可供利用的生物能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产生的沼气中含有饱和水蒸汽和o.o05%-0.08%的h2s,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沼气带有h2s所固有的臭味,为了避免沼气中h2s腐蚀输气管道及相关设备(如锅炉、沼气发电机等),利用前需作除湿、脱硫处理。脱硫的方法主要有干式脱硫、湿式脱硫及水淋喷洗脱硫等,除湿的方法一般是在管道低点设置凝水器。
为防止污染大气,一般不允许将剩余沼气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在确有沼气而又无法利用时,可安装燃烧器将其焚烧。燃烧器通常能自动点火和自动灭火,必须安装在安全地区,其前要有阀门和阻火器。燃烧器要设置在容易监视的开阔地区.与消化池盖或贮气柜之间的距离要在15m以上。
沼气中的甲烷是易燃易爆气体,因而在厌氧处理系统的运行巾,必须对防止沼气可能引起的爆炸问题高度重视。另外,沼气浓度较高的地方氧的含量必然会较低,加上沼气中古有h2s气体,如果进入沼气富集区而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还可能导致使人窒息死亡的严重后果。
为杜绝沼气的泄漏,要定期对厌氧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测和维护,如果发现泄漏,应立即进行停气修复,这是防止沼气中毒与爆炸的最佳措施。检修过的厌氧反应池、管道和贮存柜等相关设施,重新投人使用前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埋地沼气管道上而不能有建筑物或堆放障碍物。
沼气柜因放放空时,应间断进行,严禁将原来贮存的沼气一次性排入大气。放空时要在晴天进行,严禁在可能产生雷雨或闪电的天气进行。另外,放空时还要注意下风向是否有明火或热源(如烟囱)。
沼气的密度与空气基本相同,因此,在可能有沼气存在的房间内必须设置上下置换气孔,换气次数一般为8~ 12次/h。在沼气管道阀门及其他可能逸出沼气的地点,应该设置在线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其可靠性,防止误报。而且所有电气设备、计量仪表、房屋建筑等要按有关规定设置防爆措施,其次要严禁在巡检、维修等过程中出现的人为明火,比如抽烟、带铁钉鞋与混凝土地面的摩擦、金属工具互相撞击或与混凝土结构的撞击、电气焊作业等均可产生明火。
应当在值班或操作位置及巡检路线上设置甲烷浓度超标报警装置,在进入厌氧反应器内作业之前要进行空气置换,并对其中的甲烷和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符台安全要求后才能进入,作业中要有强制排风设施或连续向池内通人压缩空气。
沼气系统区域周围应设防护拦,建立出人检查制度,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人。沼气系统的所有厂房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甲级防爆要求,例如是否有泄漏天窗,门窗与墙的比例、非承重墙与承重墙的比例等要达到防爆要求。
7.防止溺水和高空坠落事故
污水处理厂操作工和管理人员需要经常在污水池上巡检,检修人员也需要经常在污水池上进行检修或更换设备等工作,因为一般污水池的水深都在3m以上,所以预防溺水事故是污水处理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污水处理厂工作的有关人员必须懂得一些溺水急救的常识。另外.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是一次提升后靠重力流动,因此均质池、沉砂池乃至曝气池都高于地面3m以上,所以在污水处理厂工作或参观必须要当心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
(1)污水池等构筑物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栏杆,栏杆高度不低于1.2m。
(2)池上走道不能高低不平,也不能太滑,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必须有防滑措施。雨、雪、风天和有霜的季节,有关人员在构筑物爬梯和池顶上行走时,必须手扶栏杆,注意脚下。
(3)有关人员不准随便跨越栏杆,必须跨越栏杆工作时,必须穿好救生衣或系好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
(4)污水池栏杆必须设置救生圈等救生措施。
(5)各种并盖、排水沟盖板、走道踏板等要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腐蚀损坏,必须及时更换
(6)在对污水处理设施放空后进行检修或在外池壁上作业时,必须配备登高作业的“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并遵守登高作业的其他有关规定。
8.清通管道时的注意事项
清通管道时应当尽量避免下并作业,比如在检查管道内部情况时,最好采用反光镜照射等间接方法。必须下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下井作业前必须履行各种手续,检查并井盖开启后,必须设置护拦和明显标志。
(2)下井前必须提前打开检查井并盖及其上下游井盖进行自然通风,井用竹棒搅动并内泥水,以散发其中的有害气体。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强制通风,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到允许值以下,而含氧量达到规定值。
(3)人员下井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测定并下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含氧量,其含氧量不得少于18%。准确量化的测定方法是使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检测方便快捷。简易的方法可以将安全灯放入井内,如采缺氧,灯会熄灭;如果有可燃性爆炸性气体(未到爆炸极限),灯熄灭前会爆闪。简易的方法还可以将鸽子等小鸟放人井内,观察小鸟的活动是否异常来判定人能否下井。
(4)严禁进入管径0.8m以下的管道作业,对并辣不超过3m的检查井,在穿竹片牵引钢丝绳和掏挖淤泥时,也不宣下并作业。
(5)井下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必须使用防爆型设备,而且供电电压不得大于12v。并下作业面上的照度要高于50k。
进人污水处理厂的其他并、池作业时的注意事项也可以参照以上内容。
9.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则
污水处理厂都设置水质分析化验室,进行分析化验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加热挥发性或易燃性有机溶剂时,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必须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
(2)可燃性物质如汽油、酒精、煤油等物品,不可放在电炉、火源或其他热源附近。
(3)当加热蒸馏、高温消毒及有关用火或电热工作中,必须有人在现场负责看管,不能无人值守。从电热炉上、烘干箱中或其他热处用手取玻璃仪器或试样时,要佩带隔热手套。
(4)剧毒物品必须制订保管、使用制度,并设专用保险柜双人双锁管理,杜绝单人取用管理现象。
(5)倾倒硝酸、硫酸、烧碱溶液、氨水和氢氟酸等强腐蚀性药剂时必须带好橡皮手套,开启乙醇和氨水等容易挥发性的试剂瓶时,绝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尤其是夏季高温时极易大量冲出,如果不小心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伤害事故。
(6)酸、碱,尤其是挥发性酸、碱必须在不同的仓库内保存。
(7)用移液管吸取水样或化学试剂时,不能用口吸,而必须使用橡皮球吸取。
(8)应经常检查电热设备所用电线是否完整无损,电炉等加热设施必须放在隔热垫板上,电源开关应安装坚固的外罩,开关电闸时,一定要精力集中,而且绝不能湿手操作。
(9)使用挥发性溶剂、试验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加热消解(如测定codcr)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10)操作离心分离机、六联搅拌机等转动仪器时,必须在仪器完全停止转动后才能进行开盖等操作。
(11)氢气锅瓶、氮气钢瓶等压力容器必须远离热源,并停放稳定,且不能放在操作间内,而应在隔开的单独存放间内存放。
(12)化验室内应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13)接触污水和药品后,应注意及时洗手,手上有伤口时不可接触污水或药品。
10.化验采样时的安全事项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场采样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仪器,采样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在排水检查井、泵房集水池及均质池等存在高浓度有机污水或待处理污水的地方取样时,要有预防可燃性气体引发爆炸的措施。
(2)在泵房、检查井等半地下式或地下式构筑物处取样时,要当心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引起的中毒危险和缺氧引起的窒息危险。
(3)取样时,如果需要上、下曝气池、二沉池、事故池等较高构筑物和地下式泵房的爬梯,要注意预防滑跌摔伤,尤其是在雨、雪、霜、风等恶劣天气条件时上、下室外爬梯更要十分当心。
(4)在泵房集水池、曝气池等各种水处理构筑物上取样时,必须小心操作,以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25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