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岗位职责 1.1 净化岗位操作员负责维护和管理净化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维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度和无菌状态。 1.2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问题,防止设备故障影响生产。 1.3 执行清洁程序,包括预处理、清洗、消毒和验证等步骤,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二、安全操作规程 2.1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洁净服、防尘口罩、手套等,防止污染和伤害。
2. 2 在操作设备前,确保熟悉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安全警告和应急措施。
2. 3 检查气体、液体管道,确认无泄漏,避免有毒或有害物质泄露。
2. 4 遵守电气安全规定,避免带电操作,防止触电事故。
2. 5 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防止积尘和微生物滋生。
2. 6 在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时,遵循化学药品的使用和储存规定,防止误用和泄漏。
三、应急处理 3.1 发现设备异常或安全隐患时,立即停止操作,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 2 如遇火灾,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并迅速报警。
3. 3 若发生化学品泄漏,立即疏散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
四、培训与记录 4.1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2 记录每日工作情况,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清洁效果和异常情况,以便追踪和改进。
1. 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规范,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
2. 遵守osha(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标准,保障员工安全。
3. 实施iso 14644-1洁净室标准,控制微粒和微生物污染。
4. 符合公司内部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1. 净化岗位操作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维护和管理净化系统,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度和无菌状态,执行清洁程序。
2. 在操作净化设备时应如何保证个人安全?
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熟悉设备操作手册,检查管道无泄漏,遵守电气安全规定。
3. 发现设备异常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停止操作,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通知相关部门。
4. 净化岗位的安全培训周期是多久?
答:定期进行,具体周期根据公司规定。
5. 清洁和消毒工作中应如何安全使用化学药品?
答:遵循使用和储存规定,防止误用和泄漏,如有必要,使用专用容器妥善存放。
第1篇 净化岗位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 劳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 进入工作岗位时操作工必须穿劳保服,戴安全帽,穿劳保鞋,戴劳保手套,安全帽的帽带放下。穿纯棉衣物,禁止穿化纤衣物,衣扣、袖口扣好,鞋带系好。
3.2 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3.3 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4 巡检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1 应经常测定净化周围co含量,当co含量超出允许范围时,必须及时上报,找出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4.2 发现有气体泄漏或报警时,立即撤离现场,及时上报采取停电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3 应经常注意冷却水、压缩空气和氮气供给系统畅通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并停电处理。
4.4 注意氧气分析仪变化情况,发现h2、o2含量超标时要停炉检查,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4.5 检查系统各设备和管道的气密情况,以防漏气而造成中毒事故。
4.6 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禁止打开系统各设备和管道的端盖、检修口及随意开启、关闭系统管道的控制阀。
5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5.1 检修净化设备,电石炉必须停电,现场专人进行监护。
5.2 严禁用铁器敲打设备及管道,以免发生火花。
5.3 检查过滤器时必须停电,用氮气充入过滤器内,将co与其它气体全部置换出来,取样化验合格后才能打开过滤器上盖。
5.4 送电后,必须要用氮气对整个净化系统的设备、管道内的空气进行置换,以防引起爆炸。
5.5 净化系统周围空间要保持通风良好,以防co外溢引起中毒事故。
5.6 净化岗位不得存放油品。
5.7 净化系统周围空间动用明火,必须向专职安全员申请,办理动火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
第2篇 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处理电渗析器及交换柱时,要佩戴好乳胶手套,耐酸靴等劳保用品,以免在配制及作用强酸,强碱再生剂时溅落伤人。
2、观察调整新旧系统压力表,控制在正常生产的范围内使用。
3、电渗透析器开车前必须先供水,水满后,再供电;停车时,先停电,后停水。
4、电渗透析器长期停用,每班不少于一次换新水,每次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5、电渗透析器进行酸处理时,禁止通电,等ph值洗至中性时,才允许供电。
6、电渗透析器的酸处理液,一要均匀,二要使酸浓度不大于3be。
7、工作时间穿平底鞋,上下楼注意安全,以免滑倒。
第3篇 制酸工序净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前必须配戴好所需的劳动用品,严禁穿高跟鞋上班。
2、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禁止从高空平台向下抛杂物。
3、接班人员接班时,需向上班人员详细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并同交班人员一起检查各设备内的液位、压力、温度等是否正常,设备和管道有无漏气、漏液现象,检查完毕,同交班人员共同在交班记录上签字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岗。
4、工作中必须精力集中,随时注意检查设备运行维护情况,保证各点液位、温度、压力始终保持在治标范围内,并做好安全运行记录。
5、操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严格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精心操作。
6、任何仪表、电器设备应由专人维修,非专业人员不得乱动。
7、禁止非本岗位人员进入工作区内,更不能乱动设备。
8、节水节电,减少水电资源浪费,精心操作防止污水外泄,污染水体土壤。
第4篇 净化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一)工段管辖范围内危险品种类及其特征
1、危险品种类
本公司合成车间净化岗位包括:变换装置(1221)、低温甲醇洗装置(1222)、硫回收装置(1223),本工段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氢气、氨、甲醇、氮气。
2、危险品的特性
(1)一氧化碳:分子量28.01,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重0.967,几乎不溶于水。它是一种非蓄积毒物,其吸收与排出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失眠、血压不稳、恶心、呕吐等状。
(2)二氧化碳:分子量44.01,为无色气体,高浓度时略带酸味。比重1.524,沸点-78.5℃(升华),吸入8~10%的二氧化碳,除头昏、头痛、眼花、耳鸣外,还有气急,脉搏加快,无礼,血压升高等状况,重症急性发作都在几秒种内,表现为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者缩小,大小便失禁等。
(3)氢气:氢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常压下,当空气中氢的体积百分数为4~74%时,一经点燃,将以极快的速度进行链式反应而发生爆炸。即使在磨擦、金属碰击的情况,也可将其点燃发生爆炸。
(4)硫化氢:分子量34.08,为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比重1.19。易溶于水,易能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熔点-82.9℃,沸点-61.8℃.它是强烈的神经性毒物,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硫化氢随空气经呼吸道和消化到很快被吸收,一部分可经呼吸道排出,在血液中的一部分很快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经尿道排出;另一部分在血液中来不及氧化,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5)氮气:分子量28,沸点-196℃.正常空气中储量约为78.93%,是无色、无味、不燃烧也不助燃的惰性气体。吸入高浓度氮气即产生缺氧状态,会窒息死亡。
(6)氨:分子量17.03,为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重0.597,熔点-77.7℃、沸点-33.5℃.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成碱性。它属于低毒类,对为的毒性主要表现为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7)甲醇:分子量32.042,为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沸点65℃,熔点-97.1℃,比重0.792.甲醇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被人体吸收。由于甲醇蒸汽在水和体液中的溶解度极高,故吸收后可迅速分布在人体内,在体内氧化缓慢,且排泄也慢,有明显的蓄积作用。急性吸入中毒,常有8~36小时潜伏期,出现头痛、眩晕、肌无力、恶心、呕吐、上腹泻、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眼球疼痛,视觉损害可迅速发展为失明,严重时刻出现酸中度、抽搐、休克等症状。
(二)日常操作安全技术规程
日常操作维护应严格按照《变换装置操作规程》、《低温甲醇洗装置操作规程》、《硫回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谨防误操作引起事故。在运行、停车、开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运行
(1)操作人员必须注意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其修正或改变要以车间或者生产部印发的书面通知为准。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原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的六严格”规定,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安全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4)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和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地方检查,必须有安全措施和有人监护。
(5)严格安全纪律,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6)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一步步可边处理边汇报或先处理后汇报。
(7)在工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于异常状态时,不准立即进行交接班,而应交代清楚,安全交接。
(8)加强岗位巡检,严防甲醇、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对甲醇泵、压缩机等转动设备的油位、振动等情况及时巡检。
(9)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甲醇,应戴防护胶皮手套和护目镜,开头阀门时,人应站在侧位安全的地方。如发现自己管辖范围有不按安全要求在工作的其他人员,要及时制止。
(10)如发现有毒物如甲醇、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大量泄漏,须戴氧气呼吸器进行处理,不可冒然前往。
(11)如发现甲醇或可燃性气体着火时,应视其部位迅速作出判断,边汇报边处理。
(12)操作人员如进入净化地下槽作业必须通知做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下去,以免硫化氢等密度大的有毒气体沉积于地下槽内,作业人员下去中毒。
(13)接触氨介质,要配备好防氨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在工作期间,要判断好风向,准备好冲洗水管,并做好监护工作。
(14)排放导淋时要判断管内介质,如有毒要戴好防毒面具,并做好监护工作,防止憋压大量排出中毒。变换工段尤其要操作人员注意。
(15)硫回收硫磺包装间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禁止同时存放氧化剂和易燃物品。
2、开车
(1)必须按操作规程和开车指令进行,对停车时动过的阀门要逐个确认,水、电、汽、氮、氨必须符合开车要求。
(2)检查阀门开闭状况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置流程畅通。
(3)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
(4)开车过程中要各按照操作规程及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压、升降温和加减负荷速率进行操作。
(5)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及时终止开车。
3、停车
(1)计划停车应按操作规程及停车方案有步骤的进行,如遇不可预测突然因素必须停车时,要果断仔细,同时向上汇报,处理原则应保设备安全为重。
(2)应及时切断高、中、低压系统及外界切断阀,同时防止各设备超压;应防止超压和低温液体泄漏,具体要求见操作规程。
(3)冬季停车后,要排尽蒸汽、冷却水等处积水,以防受冻。
(4)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源,同时迅速通知其他岗位并向车间及生产部门报告。
(三)检修安全技术规程
1、正常交出检修情况下的安全技术规程:
针对净化装置高压低温、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特点,正常检修情况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认:停机断电;泄压;排放;清洗置换合格;升、降温合格;使用防爆工具;穿长袖工作服、带护目镜、带胶皮手套和防尘口罩、系安全带;工艺监护;办理动火证、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高处作业证;工艺确认;按章作业;灭火器材准备;加盲板与系统隔离。
2、非正常交出检修情况下的安全技术规程
在非正常情况下交付检修或对系统要进行特殊处理,除按正常检修安全规程执行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如部分装置运行,部分装置检修要严防介质互窜。
(2)入塔进罐检查时,应有氮气保护,防止设备腐蚀,人要入塔进罐,要带长管呼吸器。即使在设备外部检修,如果设备内有甲醇等有害物质逸出时,也应戴面具检修。
(3)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需要动火检修时,如果无法冲洗置换干净,分析不合格,原则上应停止处理,如情况特殊非处理不可时,应办理特殊动火手续,方可执行。
第5篇 密闭炉净化岗位安全规程
1 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防火规程、厂纪厂规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 劳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 进入工作岗位时操作工必须穿劳保服,戴安全帽,穿劳保鞋,戴劳保手套,安全帽的帽带放下。穿纯棉衣物,禁止穿化纤衣物,衣扣、袖口扣好,鞋带系好。
3.2 戴好安全防护用具。
3.3 严禁穿有带钉的鞋。
4 巡检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1 应经常测定净化周围co含量,当co含量超出允许范围时,必须及时上报,找出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4.2 报警装置如发现有气体泄漏或报警时,应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并报告组长或车间。
4.3 应经常注意冷却水、压缩空气和氮气供给系统畅通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有关人员并停电处理。
4.4 注意氧气分析仪变化情况,发现h2、o2含量超标时要停炉检查,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4.5 检查系统各设备和管道的气密情况,以防漏气而造成中毒事故。
5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5.1 严禁用铁器敲打设备及管道,以免发生火花。
5.2 检查过滤器时必须停电,用氮气充入过滤器内,将co与其它气体全部置换出来,取样化验合格后才能打开过滤器上盖。
5.3 送电后,必须要用氮气对整个净化系统的设备、管道内的空气进行置换,以防引起爆炸。
5.4 净化系统周围空间要保持通风良好,以防co外溢引起中毒事故。
5.5 净化系统周围空间动用明火,必须向专职安全员申请,办理动火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
66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