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栏目

plc安全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plc安全操作规程

内容

一、plc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

1. 熟悉设备:在进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操作前,务必了解设备的型号、功能及接线图,熟知其操作手册。

2. 断电操作:进行任何硬件安装、接线或程序修改时,应先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3. 接地保护:确保plc系统接地良好,防止静电干扰和电击。

4. 使用专用工具:进行plc操作时,使用专用工具,如防静电手环、绝缘工具等。

5. 定期检查:定期对plc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6. 软件更新:保持plc软件的最新版本,以确保兼容性和安全性。

二、plc程序编写与调试的安全规范

1. 程序备份:每次修改程序前,务必做好备份,以防意外。

2. 模拟测试:在实际运行前,通过模拟器或离线方式进行程序测试。

3. 错误处理:程序中应设置错误处理机制,以应对异常情况。

4. 访问控制:设置密码保护,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修改程序。

5. 实时监控:运行过程中,定期查看系统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plc故障排查与维修安全

1. 诊断日志:利用plc的诊断日志功能,定位故障原因。

2. 逐步排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排除故障,避免盲目拆装。

3. 安全停机:在故障排查过程中,如需停机,应遵循正确的停机步骤。

4. 专业维修:遇到复杂故障,应及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标准

1. iec 61131-3:定义了plc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的标准。

2. nfpa 79:美国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关于工业机器安全的电气标准。

3. iso 13849:机械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分的设计—基本概念、风险评估和设计原则。

4. osha 29 cfr 1910.147: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关于锁定/标记设备以进行维护和修理的规定。

考试题及答案

1. plc操作前必须做什么?(a) a. 熟悉设备 b. 修改程序 c. 连接电源 d. 直接操作

2. plc程序编写时,应如何确保安全?(d) a. 不做备份 b. 忽略错误处理 c. 允许任何人修改 d. 设置访问控制和错误处理机制

3. 发现plc故障,应如何处理?(b) a. 盲目拆装 b. 利用诊断日志定位 c. 立即停机,不管后果 d. 自行维修,不管技术能力

4. 哪个标准定义了plc编程语言和环境?(a) a. iec 61131-3 b. nfpa 79 c. iso 13849 d. osha 29 cfr 1910.147

5. plc维修时,如果遇到复杂问题,应该怎么做?(c) a. 继续尝试自行解决 b. 放弃维修 c. 联系专业技术人员 d. 忽视问题,继续使用

答案:1a, 2d, 3b, 4a, 5c

plc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plc安全操作规程

1、接到操作工的异常报告,立即赶到;工作服和鞋子要擦干净,在室内交谈不能大声。

2、进入主控室工作,首先要向操作工了解当时情况,未经同意,不得操作任何开关、按钮、键盘。

3、每次检修内容、情况都要认真记录,每个月一次设备运行情况分析。

4、修改程序参数要经领导同意,并详细记录,功能性修改需向生产部申请。

5、电器元件不能随便用参数不同的元件代替,紧张情况下的临时措施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6、检修中遵守优先更换元件,离线分析维修元件的原则。

7、作业后要清理现场一切东西,关好柜门。

8、不准随便触摸plc模板,不准带电拉、插模件,遵守先检查外围,再检查plc的原则。确认外围完好后,方可对plc进行检查。plc的维修应由专门人员执行。

9、plc出现死机,需查明原因,未明确原因时,切勿盲目重新启动,严禁随意修改各种地址、跳线、屏蔽信号、取消联琐等。

10、更换模件要特别注意防静电工作。

11、更换按钮等元件,要认真了解自动化等相关问题,以免造成设备事故。

12、检修结束后,要有一定的时间监护,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离开。

13、编程器不能当个人机使用,不准在机器上操作其它磁盘或装入其它操作系统。

第2篇 烟气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在检查及动火前,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3、检查设备时,只能使用低压安全照明。

4、交接班时,要认真检查各岗位是否安全,在确认无隐患下方可进行作业。

5、外来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仪器等部件、按扭。

6、各灭火装备要放在指定地点,不准随意动用,且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保持清洁。

7、防爆、保温监视报警器要定期检查,各监视仪表要准确无误,检修更换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遇特殊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

8、烟气炉巡查员工作时必须两人以上配合操作,站在上风头。

9、在启动设备前,现场必须有人监护,联系好后方可启动设备。

10、在检修设备时必须挂牌,重点部位设专人监护,互相联系好后才能工作,以免伤人。

11、喷吹、制粉、烟气炉操作时注意煤气、氮气泄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12、各岗位工对所使用设备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所规定的参数,以免误操作,造成重大后果。

13、负压区域严禁动火,需动火时必须停机办理动火证方可作业。

14、喷吹厂房、操作室遇煤气超安全范围时,应轮换工作,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15、喷吹作业区内严禁吸烟。

16、清理卫生时,严禁向下面倾倒任何物品,护栏、护罩不准放任何物品。

17、严禁往磨机内掉硬物,以免损坏设备,发生事故。

第3篇 气割废钢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1、气割作业人员必须取得气割作业特种作业证,做到持证上岗。

2、运输、储存和使用气瓶时避免激烈震动和碰撞冲击,防止气瓶直接受热。

3、严禁氧气瓶和丙烷瓶等易燃气瓶混装运输。

4、严禁氧气瓶和丙烷瓶明火距离不少于10米,而丙烷瓶与氧气点阀箱间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

5、开启瓶阀时用力要平稳,操作者应位于出气口侧以防受气体冲击,6、使用减压器时应检查气瓶丝口是否完好,紧固,防止高压冲掉。

7、严禁将瓶内气体用尽,须留有余压以防空气倒灌和用于检查。

8、必须按规定连接气带和气瓶,严禁乱接胶管,以防发生事故,且氧气丙烷胶管长度以20-30米为宜。

9、气割时发现回火或发现倒吸声音,应立即关掉割炬上的丙烷阀门,再关氧气阀门,稍停后开启氧气阀门把焊割内灰尘吹掉,恢复正常使用。

10、在输气胶管或减压器发生爆炸燃烧时,应立即关闭瓶阀;如有发现胶管漏气应及时处理,防止泄漏溅到火花引起燃烧;若发现瓶阀易烧塞或瓶体等部位有漏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把气瓶转移到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且附近不得有火源。

11、当气瓶瓶阀易烧塞或其他部位因漏气而着火时应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同时用水冷却瓶壁以防进一步发生危险。

12、若发现瓶壁温度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大量冷水喷淋以防燃烧和爆炸事故。

13、使用结束时,需将气瓶阀门关闭,收好气带,并将气瓶放回规定位置,整理好氧气设备,并打扫使用场所清洁。

第4篇 热气流烘干送砂工安全操作规程

1、检查天然气管道、开关阀门、压缩空气管道是否有漏风漏气现象。

2、工作场地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检查总管道、发送器的风压是否达到规定范围,发送器的电磁阀是否在规定位置上。

4、检查电器部分和运行机械是否正常,在一切正常后,接通电源并观察各种显示信号是否有异常。

5、打开排尘毒风扇,然后开动设备空运转一分钟,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工作。

6、点燃天然气烧嘴,点燃的顺序是先点燃木棒然后打开天燃气阀门由小到大。

7、起动运转砂盘,打开新砂斗漏砂闸门,并调节好砂流量,达到新砂烘干的效果。

8、操作人员要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效果,防止砂流中断或燃气中断,如有异常应立即关闭闸门阀门,以防流砂外溢和燃气中毒。

9、工作完毕后,应先关闭新砂闸门,停止砂盘运转,然后关闭燃气阀门,停止排尘毒风扇运转,切断电源,清理场地。

10、送砂时按下起动钮,先把发送器内积砂排净,后把选择开关打到工作位置,进行自动发送干砂。

11、发送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应随时巡查各种信号是否正常,各种阀门、电磁阀的动作是否正确。

12、发送过程中,若出现故障时,应先检查风压,后检查电磁阀,一时难以排除的应先停机后报告。当危及人或设备的安全时,应果断按下急停钮,后报告有关领导并做好事故记录。

13、工作结束,把选择开关打到排空位置,将发生器内积砂吹净后,方可按下停止钮,并切断电源。清扫阀箱及工地积砂,填写工作记录。

第5篇 乙烯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1范围

为指导、规范操作者正确操作和使用设备,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原则,保障人身、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乙烯生产装置所有人员。

2内容和要求

2.1生产岗位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2.1.1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禁止脱岗,禁止与生产无关的一切活动。

2.1.2 认真执行岗位安全操作细则,防止刀伤、碰伤、棒伤、砸伤、烫伤、踩膜跌倒及身体被卷入转动设备等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2.1.3 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对转动设备,应确认无卡死现象、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无缺相漏电等相关条件,并确认无人在设备作业,方能启动运转。启动后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

2.1.4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禁止无证操作。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开机时必须注意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挂上故障牌。

2.1.5不准超高、超重装运原料,不准超高堆放物料,防止倾斜倒塌伤人。

2.1.6按章作业,有权拒绝上级或其他部门的违章指令。

2.1.7搞好岗位安全文明生产,发现隐患(特别对因泄漏而易引起火灾的危险部位)应及时处理及上报。及时清理杂物、油污及物料,切实做到安全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2.1.8设备试运转等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制度,做好用火点的监控工作。

2.2泵安全操作规程

1.开泵时应先检查油舱中油量合适,并用手能转动泵轴,并保证泵腔内充满液体。

2.泵启动前应将出口阀关闭,使在流量为零的情况下启动,这时泵所需功率最小,以避免电动机启动时过载而损坏电器或电机。

3.泵开动后,再逐渐调节出口阀门至所需要求。

4.正常运转时要经常检查机封泄漏及油舱油位,运转声响以及电机发热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泵报修。

5.泵停车时首先关闭出口阀,否则停泵后出口管路中液体倒流会使泵的叶轮倒转,引起叶轮螺母的松脱,使叶轮和泵轴连接松动。

6.若停车时间较长,应将泵和管路内的液体放尽,以免锈蚀和冬季防冻。

2.3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3.1反应岗位

2.3.1.1开关反应器的电加热棒:

注意有没有电源线的损害,戴好手套,防止触电。

2.3.1.2接收浓碱:

v104进浓碱到80%,不能超过80%的安全限制,接受碱液的时候,要时刻注意槽的液位,一般来说,原料工段送的碱都是按乙烯工段的领料单送的,误差不大,不会超过80%。如果液位超过80%,立即关掉进口阀,通知调度让原料工段立即停止送料。

2.3.1.3配低浓度的碱

v103a/b进软水至55%,启动p104向v103进浓碱液到液面指示为80%,(配制成约7~10%的naoh碱液),循环15分钟后取样分析。其中注意观察液位的变化。

2.3.1.4 切换碱液:

①戴好防护眼镜、耐碱的手套、安全帽,防止碱液飞溅到人体。

②废碱池内有瓷砖,容易滑倒,注意防止跌伤。

2.3.1.5保持v105溢流口有水溢流。

巡检气柜的时候,要注意楼梯比较陡峭,容易摔倒。

2.3.1.6 清洗碱洗塔的时候,产生的废液比较浓,并有可能产生气泡。味道浓,要戴好口罩。

2.3.1.7下乙烯楼楼梯注意安全,防止跌倒,走过反应器或者蒸汽管旁边的时候,注意烫伤。

2.3.1.8熔盐的装填

熔盐组成:nano2,kno3,nano3。注意不可掉入其它杂质,特别是有机物。

装填

① 计算出熔盐装填所需重量,按规定配比准备好所需的固体熔盐。

②将12根电加热棒装进反应器的夹套中,按顺序每安装3根,跳开一个再安装。

③按上述方法安装完电加热棒后,将留下4个相对称的管口没装电加热棒。将配制好的熔盐从这四个管口倒进去,直至进管口。然后用法兰盖把管口盖住。

④在接到开工指令后,按操作规程升温加热熔盐直至熔盐全部融化。然后根据熔盐液面高度补加熔盐。最后将另三根电加热棒装进反应器。

⑤熔盐一旦装进反应器内,将不再放出。在反应器长期停车后,熔盐将凝固在反应器内。

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劳保鞋熔盐泄漏或溅出对人体的灼伤。防止有害的熔盐进入口中。

2.3.1.9卸出催化剂的操作

①先将反应器底部的热电偶拆下,然后把热电偶的套管抽出, 把反应器的下封头拆下,在反应器下部准备一个大的容器。

②将列管底部的盘簧和丝网拆下并用器具收好。

③让催化剂从列管内自然卸出,如已烧结,可用钢丝插入列管内作上下拉动,使之卸出。

④催化剂卸下后,用筛子将拉西环和废催化剂分离出来回用。

⑤催化剂卸完后,用空气逐根将列管吹干净。

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由于催化剂是从底部放出的。在拆卸列管底部的盘簧和丝网拆的时候,戴好防护镜、安全帽、口罩,防止瓷球或者弹簧砸到人体,以及催化剂飞入眼镜。

2.3.1.10 清扫反应器与装填催化剂

2.3.1.11 准备工作:

①准备好清洗反应器所必须的物品器材(如去污剂、长杆刷、干擦布等)。

②计算出每根列管所需催化剂的容量,用量筒量出该容量的催化剂,然后称出它们的重量。按该重量将催化剂称重分袋(每根反应管一袋)。

③准备一定数量φ5mm瓷质拉西环。按上述方法称出能装的拉西环,也分别装袋,装袋数和催化剂相同。

④ 准备好一个装催化剂的专用漏斗,一套测定催化剂列管压力降的测量工具。

2.3.1.12清扫反应器:

①卸下反应器的上下封头。

②观察催化剂的失效及表面情况确定是否更换,若需更换,观察列管清洁情况,确定清洗方案。

③若反应器长期未用,列管内壁锈蚀严重,则需化学清洗。

④若列管内壁无锈蚀,则只需用去污剂用钢丝刷清洗管子,然后用纱布擦干或用仪表空气吹干。

2.3.1.13装填催化剂

①反应器清扫完毕,在所有列管下端里装上特制的金属专用盘簧,确认每根均装好。

②将专用漏斗套在反应器列管顶端,倒入一袋准备好的拉西环,随后将称好的催化剂装入列管,上部不装满(偏差过大要重装),依次装填,不要遗漏。

③四根热电耦套管列管先不装,待其它列管全部装完后,将下封头复位,装好热电耦套管,再按上述b)办法将四根列管装好催化剂。

④装完后用仪表空气逐根吹扫反应器列管,目的是吹除催化剂粉尘。

⑤用u型测压管逐根对各列管进行测定:塞子塞住列管上端,气流量调为一定量。u型管的压差即为该列管的压降值 ,作好记录,注意在橡皮塞塞住列管的周围用密封胶泥封住,使气流量值保持稳定。算出所有列管压降平均值△pm,将各管压降△pn和△pm进行比较,△pn值偏高则用吸尘 器吸出一些催化剂,偏低则加入一些然后再测压,直到△pn都相近为止。

⑥测压合格后,用小瓷环将每根列管填满,然后,吹扫反应器表面,上好上封头,并用氮气作气密试验。

在清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灰尘及铁锈,要注意戴好口罩和防护镜。

2.3.2压缩干燥岗位:

2.3.2.1.压缩机的使用:

当进行压缩机切换操作的时候:

① 盘车,打开各级冷却水进口阀,检查油位及二、三级旁通阀应开启。

② 打开一级进口阀,启动备台压缩机,逐级关闭二、三级旁通阀让压机升压,同时关闭各级排水阀,待压机出口压力升至0.2mpa时,打开三级排空阀置换二到三次后,关闭排空阀,让压机升压到2.5mpa后,打开三级送料阀开始送料,此时应注意不可使三级安全阀启跳。

③ 当备台压机投入使用后,同时将需停运的压机缓慢打开二、三级旁通卸压,此时应注意一、二级压力表压力,不可超压,否则将使该级安全阀启跳。与此同时应迅速关闭三级送料阀,待各级压力降为零时,停压机,关闭一级进料阀,关闭冷却水进口总阀。

注意事项:

1.戴好劳保用品(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

2.压缩机的机体及止回阀的声音较大。为防止噪音伤害耳朵,要戴上耳塞。

3.开泄往火炬的安全阀管路的阀门比较高,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4.开机之前,要盘车,防止压缩机意外发生。检查水压是否正常。

5.压缩机进口阀比较大,而且高,虽然有操作平台,也要注意开启阀门时候跌倒、扭伤手。

2.3.2.2排放c201a/b冷凝水和v205集液及v201冷凝液

在排放v205中液体时,开底阀不能过大,然后再将槽中的液体排出,待有气体出来的时候马上关闭阀门。

乙烯气体对人体产生危害,虽然量少,但是要戴好口罩或者防毒面具。

2.3.2.3干燥塔的手动切换和再生

干燥塔的手动切换和再生

该操作是在装置运行中,对干燥塔(t101a/b)进行切换和再生的操作。本操作可通过自动控制程序进行自动操作。以下叙述的是手动的操作规程(以t201a在使用,t201b待用为例):

以下的操作所指的阀是该自动切换阀的旁路阀,该自动切断阀和前后阀此时处于被关闭的状况。

① 在接到切换的指令后,先稍开平衡阀uv-2107,使待用的干燥塔(t201b)压力慢慢上升到0.1mpa后关闭,开放空阀卸压后关闭, 再打开平衡阀升压至0.1mpa后关闭,打开放空阀卸压后关闭,如此进行2~3次。再打开平衡阀直至和正在使用的干燥塔(t201a)压力达到平衡。

② 先后打开t201b的乙烯进出口阀uv-2104,2111。然后分别关闭uv-2107和t201a的乙烯进出口阀uv-2101,uv-2109。至此切换工作完成,接下去是再生操作。

③ 打开uv-2103,将干燥塔内的乙烯排到气柜回收。到干燥塔压力低于0.05mpa后关闭。然后打开放空阀uv-2102。

④ 分别打开uv-2108,uv-2112,让氮气进入干燥塔对干燥塔内的干燥剂进行吹扫,氮气流量由限流孔板控制。

⑤ 将e203的加热蒸汽打开,同时打开e202的电加热,加热氮气。用手动控制以小于80℃/小时的速度加热氮气。再生升温曲线根据分子筛供应商提供的要求进行操作。

⑥然后先后关闭氮气进口阀。干燥塔处于备用状态。

使用氮气再生的时候,会带出一定量的杂质从干燥塔出来(在五楼顶高空排放),并有异味,在巡检的时候要戴好口罩。

2.3.2.4干燥剂的装填及更换

干燥剂的装填及更换,本工作在系统吹扫后,气密检查前进行。

对设备进行检查,要求内部干净,隔板牢固,按要求在底部的隔板上装两层10目丝网后,装入200mm高度的瓷球再装一层10目丝网,下手孔封闭。

检查干燥剂应符合要求,如粉碎物太多应进行筛分。

从上部向设备内装入干燥剂,装填到规定高度后,平整顶部,装好10目丝网和瓷球,密封上部封头后,用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作气密试验,注意下雨天不能装填。

更换时打开设备手孔、上封头,先从顶部拣出10目丝网和瓷球,从下部手孔掏出废干燥剂。

在倾倒干燥剂的时候会产大量的粉尘,要戴好口罩。

2.3.2.5精馏岗位:

2.3.2.5.1当制冷系统正常运行时,启动乙二醇水小循环。

① 打开乙二醇水槽(v204)的底部出口阀。打开乙二醇水冷却器(e208)乙二醇水进出口阀门。

② 打开p203入口阀,关闭出口阀,启动乙二醇泵p203a(或b),出口压力稳定渐开出口阀,通知控制室调节fv-2107,把乙二醇水流量控制在8.5m3/h左右。乙二醇水经e211,e208后回v204中。

③ 在接到压缩、干燥工序要求供应乙二醇水时,打开e208出口去e204的阀门,关闭e208回v204的阀门,使乙二醇水经e211,e208 ,e204,e201,然后回v204中。

乙二醇水溶液经过长时间在管路流动后,有各种杂质(铁锈等)混在其中,如果不小心吸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清洗或者更换阀门的时候,要戴好口罩,防止溶液进入口中。

2.3.2.5.2回流泵的启动

回流泵是输送低温液态乙烯,它的正常运行与否,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启动回流泵时,则按如下程序启动:

① 盘车,检查静电接地,阀门的开关情况。

② 关泵出口阀(回流阀不关),启动p202a或b。

③ 观察出口压力表应正常,如往复波动则需停泵,然后重新启动泵。

2.3.2.5.3开启釜液汽化器(e210)的加热蒸汽:

由于需要的热量较少,稍开蒸汽加入阀,打开疏水器前阀、旁通阀,旁通有较大汽排出时关闭旁通阀。

开阀门的时候要注意,蒸汽管的温度很好,穿好工作服,戴手套,以免烫伤人体。

2.3.2.5.4e206与e207的使用:

此时应正常运行制冷系统,并促保证塔顶冷凝器有足够的冷量。

① 检查塔顶冷凝器(e206)冷媒体出口阀保持全开,然后把冷媒体进口阀打开至约幕1/3处。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冷媒体出口温度,若冷媒体的进出口温差大于5℃,则应增大冷媒体流量,通过调节冷媒体流量把它们的温差控制在3~5℃之间。

② 检查塔顶后冷器(e207)冷媒体出口阀保持全开,然后通知控制室将冷媒体进口调节阀fv-2104打开,先将流量控制好。

e206 与e207中的冷冻盐水含有氯离子,氯离子对不锈钢容易产生点蚀,要特别注意盐水的压力。如果换热器管路被腐蚀穿孔,乙烯就会泄漏到冷冻盐水系统,冷冻系统的压力会马上上升。

2.3.2.5.5 精馏塔的操作

在乙烯送至精馏塔后,塔压力逐步上升,在上升至0.3~0.5 mpa时,用手动把轻组分出口调节阀(pv-2106)慢慢打开,将乙烯送至火炬,在压力降至0.1 mpa时关闭。然后再当在上升至0.3~0.5 mpa时,用手动把重组分出料阀(fv-2106)慢慢打开,将乙烯送至火炬,在压力降至0.1 mpa时关闭。

当乙烯精馏塔再沸器(e205)中有液位时,通知反应工序供应热水,并用手动调节fv-2102调节阀,将流量控制在20m3/h左右,稳定后切到自动。如此时水温偏低(<50 ℃),则可通知现场启用e104加热。如t202釜温过高,可减少热水加入量。

在e205的液位超过50%时,用手动调节打开fv-2106调节阀,调节流量在70kg/h左右。在反应初期,由于反应未达到最佳状态,产生的重组分比较多,所以在开车初期有可能要多排放一点重组分。为了减少乙烯损失,此时可将重组分排放到t101塔釜,回收乙烯。此后,系统压力将慢慢上升。当压力升至2.4mpa 左右时,用手动调节轻组分出口调节阀(pv-2106),将系统压力控制在2.4mpa 左右,稳定后可切为自动。此时注意在v203中是否有液态乙烯生成。若没有凝液产生或产生很慢,可能系统中氮气和不凝气体含量较高的缘故。此时可加大pv-2106的排放量。

精馏塔低温高压,里面的乙烯是液化的,并且易燃易爆,比较危险。各种阀门的开关要严格把守。特别是底部的防空阀,没有经过上级允许,绝对不能打开。

2.3.2.5.6 精乙烯槽v301的使用注意事项:

v301进行清空或者其他操作时,要对其泄压。要注意:泄压的时候要确认火炬系统正常,泄压不能把阀门开得过大,不然对火炬系统造成大的波动。

2.4废水处理安全操作规程

2.4.1压滤机系统:

压滤机开始进行污泥脱水处理工作:

打开电、气开关,开启清水阀,并检查相关事项,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打开电源开关,给集中电控箱通电。

②.打开气源开关(或开启空压机),给主机气控箱供气,调节总气压为4kg。

③.撑紧网带,调节撑紧气压,调偏气压为2~3kg。

④.启动主机,调节带速4m/min

⑤.启动网带清洗水泵,保持水压为0.3~0.5mpa。

⑥.检查:气动元件是否漏气。气管是否弯折,导致气压下降。

⑦.水压、水量是否正常。是否灵敏可靠。

⑧.网带是否张紧,有无喷嘴是否堵塞。

⑨.网带是否跑偏,调偏机构损坏。

因为废水中有大量的vae乳液,vae是胶状的,非常难把污泥压成滤饼。启动压滤机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泥浆飞出。要做好防护工作。戴安全帽、防护镜,穿工作服和劳保鞋。

2.4.2废水处理操作:

①.启动药剂泵,调节好泵流量,将稀释好的絮凝剂抽入混合器5分钟后,启动污泥泵,调节好污泥流量。

②.观察污泥的絮凝效果,再适当调节污泥与絮凝剂的混合比例,以达到最佳絮凝效果。

③.检查泥饼含水率是否合格,若有必要,请适当调节网带的张力与速度。

④.检查刮泥板刮泥是否干净。

⑤.检查网带是否冲洗干净,若有必要,请适当调节水量、水压。

⑥.网带是否跑偏,自动调节是否正常,若有必要,可使用手动调节。

⑦.停止污泥泵,药剂泵。

⑧.保持清洗水继续冲洗网带,待网带完全冲洗干净后,停止主机和清洗水泵。

⑨.松开张紧的网带。

⑩.关闭电、气开关,关闭清水、药剂控制阀。

以上操作简明流程如下:

开机:打开电、气控制开关,开启清水、药剂、污泥控制阀、撑紧网带、启动主机、启动清洗水泵、检查是否合符工作求、启动药剂泵、启动泥浆泵、调节带速。调节冲洗水压、调节药剂量、泥浆量混合比、检查排出泥饼。

停机:停止泥浆泵、停止药剂泵、冲洗干净网带、停止清洗水泵、停止主机、松开网带、关掉电、气开关,关闭清水、药剂量、污泥控制阀。

现场操作各阀门打开先后次序:

①. 打开pam、pac溶药泵阀门(关闭备用泵阀门,打开溶药泵回流阀门,调节药量)

②. 开启铁盐的自流阀门。

③. 关闭备用提升泵阀门,打开阀门,启动提升泵。

④. 开启气浮机上的刮渣机。

⑤. 气浮水满后开启出水阀,打开石灰泵阀门,启动石灰泵,调节回流阀。

⑥. 第一反应桶水满后开启pam泵阀门。

注意事项:在溶药桶中加石灰的时候,有大量的石灰粉。人体吸入会造成危害,所以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戴好口罩。硫酸亚铁也容易对身体衣服产生危害,衣服碰到了就很难洗掉。在调节池捞渣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几个人相互配合,以防失足掉到调节池中。气浮装置捞渣的时候,尽量把大块的渣分成小块,不能用力过猛,以防失足。

2.4.3 日常工作内容

①、操作工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做好值班记录(包括:记录上下班时间、水泵切换时间、污泥泵切换时间、压滤机操作时间、沉淀池排泥时间,观察记录各处理单元的表现异常现象);做好交接班记录。

②、值班工人须随时观察溶药池及药桶的药保障各处理工序的正常用药量。

③、按设备说明定期检修保养设备,做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④、及时清理池体内的杂物(如建筑垃圾、胶纸袋、绳索、其它杂物)

⑤、操作工在每天下午14:00取水样(调节池进水口、沉淀池出水口),做好水样标记并移交给化验人员。

⑥、操作工应根据药剂储备情况及时向厂部报告,确保7天储药量。

⑦、操作工应根据每天的化验检测实践进行分析判断,必要时调整操作程序。

2.4.4、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要定期检查污水泵、污泥泵、加药泵的运行情况,如发现过热、噪声变大等异常情况,要立即联系有关部门维修;观察压滤机的工作情况,如发现跑边、跑泥、泥饼潮湿、压不出泥饼,要立即联系有关部门维修。

2.污水泵最大流量控制为35m3/h,否则过大水量会影响污水处理站的正常动行。

3.用定期检查加药系统,包括搅拌置装、阀门、管道,如发现加药系统出现问题,要立即停止进水并立即联系有关部门维修。

4.沉淀池要定期排泥,具体操作见操作规程。

2.5冷冻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2.5.1s8-17氨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机组

2.5.1.1开车前准备工作

① 向调度汇报并获得同意后,通知电工检查电器是否正常;

② 检查润滑油油位是否在下视孔的2/3上视孔的1/2之间;

③ 盘动联轴器2~3圈,看转动是否顺畅,是否有碰撞声;

④ 启动蒸发器、冷凝器的水系统,并调至规定值;

⑤ 向压缩机油冷却器及冷却水套供冷水;

⑥ 检查压缩机能量调装置是否处在“o”(空载)位置;

⑦ 检查上次停机的相关记录,检查压力表、温度计是否正常;

⑧ 检查曲轴箱压力应低于0.2mpa;

2.5.1.2开车

① 打开压缩机的高压级和低压级排气阀;

② 接通电源后启动压缩机;

③ 注意油压是否比吸气压力高0.15~0.30mpa,如不在该值范围内应及时进行调整;

④ 待电流指针摆回到正常即运行指示灯亮后拨动能量调节装置手柄至高压级位置,待高压级缸投入工作后,缓慢开启高压级吸气阀;

⑤ 高压级吸气阀从关闭到开完过程中,注意观察油压、油温、二级排压、二级排温应平稳向正常运行值靠拢,不能打开过急;

⑥ 当中间冷却器压力没有明显下降时,拨动能量调节到低压级1/3组缸位置,待1/3组缸投入工作后缓慢打开低压级吸气阀,同时注意电流表读数上升和低压级吸气压力控制在0.05mpa以下, 当继续开吸气阀压力超过0.05mpa时,可将能量调节拨动到2/3组缸位置,按以上操作直至开至满负荷,但每调整一档负荷最少要间隔3~5分钟左右,且各运行参数应平稳向正常运行时参数靠拢,以避免发生液击。如系统已有压缩机正常运行,只是正常增减机台,低压级吸压通常不会超过0.05mpa,但操作时能量调节的增减及吸气阀开、关仍要求缓慢进行;

⑦ 在低压级从1/3组缸增加到满负荷过程中,可逐渐打开中间冷却器供液阀,供液量最好保持二级排温控制在90~130℃范围内,最大不得≥150℃。

⑧ 向蒸发器供液,并对蒸发器的蒸发压力进行调节;

⑨ 视油温情况调节油冷却器进、出水阀开度。

2.5.1.3 正常停车

2.5.1.3.1多台运行时部分机台停机

① 停机前十分钟左右适当调小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量;

② 转动将要停机机台的能量调节手柄,逐渐拨到高压级位置;

③ 关闭低压级吸气阀;

④ 逐渐关小二级吸气阀,待吸气压力降至接近0.05mpa时,按主机停止按钮,停止主机运行,将能量调节手柄转至“0”(空载)位;

⑤关闭高压级吸气阀;

⑥ 断开电源开关;

⑦ 关闭高压级、低压级排气阀;

⑧ 十五分钟后关闭压缩机的冷却水阀。

2.5.1.3.2多台运行时全部机台停机

① 停机前十五分钟左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及适当关小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阀;

② 适当减少各台压缩机工作缸数,使蒸发温度、压力逐渐上升,便于尽量将蒸发器内的氨回收到贮液器中;

③ 待蒸发器光管液位计显示无液位或贮液器液位基本恢复到上次开机前的液时,将要停机机台的能量调节手柄逐渐拨到高压级位置,关闭压缩机低压级吸气阀;

④ 当中间冷却器压力没有明显下降或运行机台二级排温升温较快且向145℃逼近时,逐台停止主机运行,同时将能量调节手柄转至“0”(空载)位;

⑤ 关闭高压级吸气阀;

⑥ 断开电源开关;

⑦ 关闭高压级和低压级排气阀。

⑧ 停车15分钟后关闭压缩机冷却水阀。

2.5.1.4 紧急停车

① 按主机停止按钮,切断压缩机电源;

② 关闭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的供液阀;

③ 关闭低压级吸、排气阀;

④ 关闭高压级吸、排气阀;

⑤ 将手动能量调节阀手柄拨至“0”位;

⑥ 十五分钟后关闭压缩机冷却水套进水阀和油冷却器冷却水阀;

2.5.1.5 加油

①机组首次加油时,可利用高位油槽位差及系统抽真空后形成的真空度加油,但首次加油时,在系统抽真空前应用桶往轴封及油泵处注满油;

②运行过程中加油时,由于加油系统设有高位油槽,加上运行过程中曲轴箱处于负压状态,加油时只需打开高位油槽靠近底部的输油阀和压缩机的进油阀即可;

③本机组应使用 46#冷冻油;

④加油量应保证润滑油油位在下视孔的2/3上视孔的1/2之间。

注意事项:

① 运行中应注意观察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吸温、排温、油温、油压等,并定时进行记录。一级吸压应在-0.010~-0.060mpa之间,一级吸温应在-20~-35℃之间,一级排压一般在0.1~0.4mpa之间,最大不得大于0.7mpa,一级排温不大于120℃。二级吸压应在0.1~0.4mpa之间,最大不得大于0.7mpa,二级吸温应在10~-15℃之间,二级排压不大于 1.5mpa,二级排温不大于150℃ 。

② 运转过程中,由于某项安全保护动作自动停车,一定要查明故障原因后方可开车,决不能随意采用改变它们调定值的方法再次开车;

③如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作长时间停车,应将系统中油冷却器等需用冷却水设备中的存水放净;

④长期停车,每2~3个月空载开动一次压缩机,运转时间45分钟左右即可。

2.5.2无油压缩机(vw-22/7-ⅱ)

2.5.2.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①察看有关记录,了解上次停机原因;

②检查各联接件的结合与紧固情况,有松动之处应及时固紧;

③检查机器曲轴箱的油位是否在规定的刻度线1/2以上,不够时应补加新油;

④  接通冷却水源,检查供水情况及各部分水路是否畅通或泄漏;

⑤检查仪表(压力表、温度表、温度计、电流表等)是否完好;

⑥  检查机器安全阀是否齐全完好;

⑦手动盘车2~3转,检查压缩机运动机构是否灵活,如有卡住或碰撞现象应查原因,予以消除;

⑧将各级吹除阀打开,压缩机必须无负荷起动,即打开放空阀和关闭减荷阀(进气阀)。

2.5.2.2启动

①上述工作做好后才允许启动压缩机,空压机运行正常后,打开空气送出阀,再开减荷阀,关闭冷却器冷凝水吹除阀;

②压缩机的运行状况应符合技术规范中所列的工作要求范围内。

③冷却水流量均匀,不得间断性的排出及冒气泡等现象,冷却水进水温度不允许超过30℃,冷却水中断时应立即停机;

④倾听运转的响声,不得有不正常的音响存在,如碰击声等;

⑤当活塞杆上有润滑油并窜入气缸内时,应即刻停机检查并消除之;

⑥观察电流表有否显著的波动和激增现象,以判断氟塑料环装配间隙恰当与否;

⑦发现压缩机各管路连接处有松动漏水、漏气、漏油时,应在压缩机停车后进行修理;

⑧冷却分离器必须每隔30分钟吹除一次冷凝水,潮湿天气时,视实际情况而定,多放为佳;

⑨  检查机体内油面高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油面应浸过精滤器;

⑩压缩机有异常高温时,不允许继续运转,某级排气压力突然变动很大,持久不复原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

2.5.2.3停机

压缩机在正常情况下停车,应注意下列事项:(如因事故紧急停机不受此限);

①关闭减荷阀,打开一、二级吹除阀后停机,停机后如系统中压力从止回阀处反窜时,应将压缩机排气截止阀关闭;

②停车15分钟后再关闭冷却水总管,放净各水道冷却水,临时停车不需进行此项工作;

③ 放净压缩机一、二级冷却器,一、二级油水分离器中的残留凝结水,长期停车或冬季环境气温较低时,一定要把机器中每一处存放水全部放净,以免冻裂机器;

④压缩机长期停机时应注意做好防锈油封维护保养工作,机器重新启动前,运动部件(如十字头及滑道、连杆轴承等)应注入清洁的润滑油,以免起动时烧伤运动件。

2.5.2.4 紧急停车

① 当出现冷却水源中断、机内有撞击声等异常现象时,应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② 紧急停车操作步骤除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运行外,其它步骤与正常停车相同。

2.5.3蒸发式冷凝器操作

2.5.3.1 开机

① 关闭出液管上的平衡阀组,打开进气管上的平衡阀组,这两组平衡阀只能打开其中一组,且最好打开进气管上的平衡阀组(出液管上的平衡阀组一般在系统阻力较大,冷凝液不能顺利回流到贮液器时才使用);

② 打开进水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的阀、进气阀、出液阀、放空阀;

③盘动水泵联轴器及风机风叶应轻松;

④ 待水池内注满水后启动风机和水泵;

⑤ 运行中应注意检查水箱水位,避免因浮球阀失灵造成缺水。

2.5.3.2 停机

① 停下风机及水泵;

②  关闭进水阀。

2.5.3.3 注意事项

① 在阀门开或关操作过程中,动作要缓慢;

②  运行过程中,压力保持≤1.5mpa 。

2.5.4空气分离器操作

2.5.4.1 开机(放空)

2.5.4.2 手动放空

① 关闭底部通往贮液器的回液阀,将电气盒上的转换开关拨到“o”位时,电源切断,可实现手动放空操作(此时应通过手动调节杆强制打开电磁阀阀芯);

② 打开混合气体进入阀,待充满空气分离器空间后关闭;

③ 微开供液阀,打开回气阀,待空气分离器底部结露后微开放空阀,最好向水桶排放,排放过程要仔细观察,如有白色雾状气体排出则说明基本放完这一筒空气;

④ 按上述步骤反复放直至放完为止;

⑤ 关闭供液阀;

⑥ 打开最靠近底部节流阀,待空气分离器底部霜融化完后关闭;

⑦ 关闭回气阀。

2.5.4.3 自动动放空

方法一:

① 关闭最靠近底部节流阀,打开回气阀3~4圈、打开放空节止阀2圈左右、打开供液电磁阀前后的阀门各2圈左右、打开混合气体进入阀3圈左右;

② 打开空分器底部到贮液器管路上的回液阀;

③ 接通电气盒电源,将温控器下限调为-15℃放空温度)、上限调为-10℃(供液温度);

④将电气盒上的转换开关拨到“1”位时,供液电磁阀打开,供液指示灯亮,当温度降到-15℃时,供液电磁阀关闭,供液指示灯息灭,放空电磁阀打开,放空指示灯亮,当温度上升到-10℃时,供液电磁阀打开,供液指示灯亮,以上工作程序反复进行。

⑤ 放空结束后,关闭所有阀门并将电气盒上转换开关拨向“o”位置。

方法二:

① 将电气盒上的转换开关拨到“2”位时,供液电磁阀电源切断,并将电磁阀底部的阀杆往回退强制开阀;

② 关闭空分器底部到贮液器管路上的回液阀,打开最靠近底部节流阀2圈左右,打开回气阀3~4圈、打开放空节止阀2圈左右、打开供液电磁阀前后的阀门各1~2圈左右、打开混合气体进入阀3圈左右。

③ 放空结束后,关闭所有阀门并将电气盒上转换开关拨向“o”位置。

注意事项:

① 以上放空过程中,不管是向大气还是向水桶放,都必须注意观察放出的气体是空气还是氨气,如是氨气且又不能自行关闭时应及时手动关闭并查找原因;

② 因为此类分离器第一次使用,需经过较长时间总结经验后才能最终确定哪一种放空最安全稳定,因此在放空过程中,不管是哪一种放空方式,放空时应有人在现场监控。

2.5.5 紧急泄氨器操作

当确实需要对某设备或管段进行紧急泄氨操作时,在确保系统安全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到:

① 迅速切断要紧急泄氨的设备或管段与系统的连接阀门;

② 打开紧急泄氨器的进水阀;

③ 打开需紧急泄氨设备或管段与紧急泄氨器连通的阀门,但阀门开度不能太大;

④ 泄氨完成后,关闭紧急泄氨器的进氨阀和进水阀。

2.5.6pe-22/8-a微加热再生干燥器

2.5.6.1 开机

① 缓慢打开干燥器进、排气阀;

② 当两塔体压力稳定在0.5mpa以上时开启干燥器电源,设备进入运行状态;

③ 关闭供气旁通阀;

④ 设备首次安装使用或停机较长时间后开机运行时,通常要运行4至8小时后方可达到设备露点指标;

⑤ 干燥器断电情况下可继续供气,但供气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吸附剂无法再生。

2.5.6.2停车

① 关闭电源;

② 关闭进出口阀;

2.5.6.3氨蒸发器操作

2.5.6.3.1 开机

① 关闭放油阀、供液旁通节流阀;

② 打开进出水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的阀、回气阀,并把蒸发器的进水压力调节到0.10~0.20mpa之间;

③ 打开液位控制器上下端角阀;

④ 打开氨液分离器进入蒸发器的回液阀;

⑤ 打开进入蒸发器中下部的供液通过阀;

⑥ 打开供液电磁阀前面的节止阀(开度可视蒸发器耗液量定);

⑦ 导通供液电磁阀电路;

⑧ 缓慢打开供液电磁阀后面的供液节流阀,节流阀的开度应根据蒸发器的压力及光管液位计显示的液位来调节,开度最好能使浮球液位控制器的液位维持在a与f刻度之间(可参照光管液面计液位),以避免液位波动太大而造成供液电磁阀开关过于平凡;

⑨ 若运行过程中,浮球液位控制器或电磁阀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更换时,可关闭电磁阀前后的阀门或关闭浮球液位控制器上下阀,然后打开旁通节流阀供液,但开度要调整好,并加强对液位监控。

2.5.6.3.2 停机

① 断开供液电磁阀电源或关闭供液旁通阀;

② 关闭供液电磁阀后面的供液节流阀,若整个蒸发器系统较长时间的停机,则逐渐减少压缩机的负荷以便于提高蒸发器压力,以达到将蒸发器内氨液尽量回收到贮液器中的目的,当蒸发器液位降至底部且压力在0.05mpa左右时,关闭回气阀、进出水阀;若只停其中部分蒸发器,则切断该台蒸发器供液电磁阀电源及关闭该台蒸发器电磁阀后面的供液节流阀,待15分钟后关闭进出水阀。

注意事项:

①在阀门开或关操作过程中,动作要缓慢,供液调节阀的调节幅度不能太大;

②运行过程中,注意调节蒸发器供液节流阀以保持平稳的液位和蒸发压力;

2.5.6.4贮氨器操作

2.5.6.4.1 开机

① 关闭放油阀、放空阀、放空回液阀(放空阀和放空回液阀若放空气器处于自动放空位置时则开);

② 打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的阀、液位计阀、平衡阀;

③ 打开出、进液阀。

2.5.6.4.2 停机

当整个氨系统停机时,在确保每台蒸发器供液阀已关闭且阀芯无泄漏的情况下,贮氨器各阀可维持运行时的状态,否则则关闭其出液阀。

注意事项:

① 在阀门开或关操作过程中,动作要缓慢;

②运行过程中,压力保持≤1.5mpa;

③ 贮氨器液位值不得超过80%

2.5.7 氨油分离器操作

2.5.7.1 开机

① 关闭放油阀;

② 打开安全阀前阀、压力表阀。

2.5.7.2 停机

维持其开机时的状态。

注意事项:

①在阀门开或关操作过程中,动作要缓慢;

②运行过程中,压力保持≤1.5mpa;

2.5.8 集油器操作

2.5.8.1 开机

① 打开油位计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阀、关闭抽空阀;

② 打开进油阀,油位计油位达到80%时,关闭进油阀、微开集油器回气阀,待压力降至吸气压力时关闭回气阀;

③ 关闭回气阀后,若集油器压力无明显回升,则打开放油阀放油;若压力很快回升,则继续打开回气阀,直至关闭回气阀后压力无明显上升为止,才能打开放油阀放油;

④ 但对于负压运行的蒸发器及氨液分离器进行放油时,在放油前必须先对集油器进行抽真空,才能按以上操作方法进行放油,且在操作过程中,要放油的设备放油阀可开大些,同时,为了使油氨在集油器中分离得较充分,本集油器还专门设置了电加热器,特别对于放负压设备的油时更有利,电加热过程中要时刻注视温度和压力变化,温度严格控制在50℃以内,压力则应随时通过调整回气阀的开度控制在 0.05mpa以内为宜;

⑤ 在使用电加热器放油时,电加热器必须浸没在油中才能通电,电加热器接通电源后操作者不能离开现场,同时还应注放油时油位准备降到电加热器位置时停止放油。

2.5.8.2 停机

①关闭集油器进油阀;

②当集油器压力降到0.02mpa时关闭回气阀,为下次放油做准备,停用期间,若压力回升,可打开回气阀降压。

2.5.9 氨液分离器操作

2.5.9.1 开机

① 关闭放油阀;

②打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阀。

2.5.9.2 停机

维持运行时的状态。

2.5.10空气贮罐(2立方米)操作

打开安全阀前阀、压力表阀。

每隔半小时打开一次底部排水阀,每次排至没有水雾为止。

运行过程中确保压力在0.60~0.70mpa之间;

停运期间各阀状态维持与运行时一样。

2.5.11空气贮罐(30立方米)操作

打开贮罐压力表阀、安全阀前阀、关闭放空阀(排污阀);

打开进、出气阀、送往用户阀;

每隔半小时打开一次底部排水阀(dg20阀),每次排至没有水雾为止;

运行过程中确保压力在0.60~0.70mpa之间;

停运期间各阀状态维持与运行时一样。

2.5.12中间冷却器操作

2.5.12.1 开机

① 关闭供液旁通阀、放油阀、电磁阀后面供液阀;

② 打开油位计上下角阀、压力表阀、安全阀前阀、电磁阀前的节止阀(电磁阀前的节止阀可根据液位情况调整开度);

③ 按下yk_-1液位回路箱的qa运行按钮,正常液位控制器u1的电气盒mzm和超高液位控制器u2的电气盒mgk通电工作,供液电磁阀开启供液;

④ 打开供液电磁阀后面的供液节流阀,供液节流阀一般只打开其中一个(即当开供往顶部的阀时,则关闭供往中下部的阀,当开供往中下部的阀时,关闭供往顶部的阀),为了避免供液波动过大或电磁阀过于平凡开、关,电磁阀后面的供液节流阀开度不宜过大,最好结合光管液面计和ui液位来调整,以达到液位平稳;

⑤ 运行中,当电磁阀因故障需检修或更换时,关闭电磁阀前后的阀门,并开供液旁通阀供液,但运行中必须加强监督。

2.5.12.2 停机

① 按下yk_-1回路控制箱停运按钮ta,关闭电磁阀前面的供液节止阀,若运行时,使用旁通供液则关闭旁通供液阀;

②如果整个系统停机,应尽量收回中冷器中的氨液,并使中间冷器压力没有明显下降且压缩机二级排温逼近145℃时停机。

更改记录表

更改序次更改章节号更改人批准人更改日期更改通知单号

附加说明

本文件由vae厂组织编写

本文件起草人:

本文件审核人:

本文件批准发布人:

本文件由vae厂归口并解释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第6篇 拆钢水罐、铁水罐安全操作规程

1. 指挥拆罐机运行时,应在前方引导。

2. 吊车吊重物通过罐时,拆罐机要躲开。

3. 拆罐机拆罐作业时,指挥人员不能站在罐口下。

4. 拆罐机大臂停留在罐内时,指挥人员不能进入罐内。

5. 拆罐机在启动前,必须全面检查尤其是传动和仪表部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拆罐机工作时,工作臂下严禁站人,无关人员远离车体,不得在工作臂旋转半径范围之内。

7. 停机时,主臂不得悬空放罩。

8. 严禁在驾驶室内和车体上抽烟,防止火灾事故,需起身向驾驶室外观察,必须停电熄火,切断介质,身体部分严禁碰撞各个操作杆。

第7篇 罐车卸液氯或卸黄磷安全操作规程

一、要求卸液氯或卸黄磷人员应相对稳定,有熟练的操作经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操作时必须两人,应做到先检查,确认罐内物料的液位、数量,黄磷池的水位,温度以及数量,以防溢出,在放料前必须检查罐车各类管道,放料阀门、机、泵运转、防腐料管、真空系统等是否正常,如发现任何一项有异常,不准放料。

二、卸液氯或卸黄磷作业现场严禁烟火,更不准有明火,操作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服,现场必须备有应急器材和防护物品(防毒面具、黄砂、铁锨等)。

三、液氯罐车或黄磷罐车进入卸车台后,罐车司机必须使用好手刹车,将罐车的轮胎用木樊掩挡牢固,然后由卸罐人员收回罐车司机手中的钥匙,卸罐人员和罐车司机把液氯罐车或黄磷罐车的连接件与卸液氯连接件或卸黄磷的连接件连接好,经双方共同检查,确认连接无误,方可打开卸料阀,待卸料完毕后,仍然由卸罐人员和罐车司机同时检查,关闭卸料阀门开关,拆卸连接部件。经验证,所有连接系统已妥善分离,具备启动罐车条件,这时卸罐人员把罐车钥匙交给司机,罐车司机应及时启动罐车离开卸罐现场,严禁空罐车滞留卸车台。

第8篇 热风炉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热风炉工岗位风险源及危害因素:粉尘 噪音 高处坠落 中毒

应急预防及处理措施:进入工作区域内戴口罩、耳塞,煤气区域佩戴煤气检测仪,煤气超标应立即撤离。进出作业区域,必须走安全通道;上下扶梯,握好护栏,高处作业扎好安全带,高挂低用。

二、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禁止违章作业。

2、热风炉煤气支管内压力必须保持正压,当煤气压力低于2kpa时立即停止烧炉。

3、热风炉点火时要保持预燃室有足够的温度〔炉顶温度不低于900℃〕。

4、换炉时要有明确分工,必须确认各阀门开关状态,按规定顺序进行,不得颠倒。

5、所有人孔、管道、煤气切断阀必须关严,杜绝泄漏现象。

6、热风炉炉皮灼红、开裂时应立即换炉停用,及时处理。

7、禁止在热风炉各平台及走梯上堆放杂物,并经常清扫。

8、热风炉拱顶温度及废气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拱顶温度小于1350℃,废气温度小于400℃〕。

9、热风炉烧炉期间出现灭火时,应及时关闭煤气燃烧阀、切断阀,找出灭火原因,烟道阀打开自然抽风60秒后,方可点火。

10、煤气调节阀失灵时不得烧炉,煤气燃烧阀和切断阀泄漏时不准送风。

11、入热风炉区域巡检时必须佩带便携式co报警仪,必须两人以上、一前一后,注意风向。

第9篇 混凝土拌合站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 拌合站安装时,所有管线必须妥善布置,以防工作时遭到压坏或碰伤,造

成意外事故。新机使用一个台班后,须对各紧固螺栓和各钢丝夹箍进行复查。

第二条 应经常检查操纵台各主令开关、按钮、批示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条 内部检修前,须将空气开关断开,并指定专人看守,以防发生事故。

第四条 搅拌时,严禁中途停机,如中途发生停机事故,须立即按动出料按钮,打开出料门,放尽拌筒内的搅拌,防止硬结。

第五条 严禁在料斗工作范围内和出料区内站人或放置杂物,以防误伤。

第六条 应经常检查提升料斗的上、下限位开关是否安全可靠。

第七条 地基必须考虑排水,各坑道不得积水。

第八条 拌合站工作时,任何人不得进入提升料斗轨道或在轨道下站立,必须进入时,应将料斗提升与安全孔以上并用安全销锁住,以保证安全。

第九条 根据所在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拌合站安装有效防雷装置和措施。

第10篇 液压反铲的安全操作规程

1 单斗挖掘机的作业和行走场地应平整坚实,对松软地面应垫以枕木或垫板,沼泽地区应先作路基处理,或更换湿地专用履带板。

2 轮胎式挖掘机使用前应支好支腿并保持水平位置,支腿应置于作业面的方向,转向驱动桥应置于作业面的后方。采用液压悬挂装置的挖掘机,应锁住两个悬挂液压缸。履带式挖掘机的驱动轮应置于作业面的后方。

3 平整作业场地时,不得用铲斗进行横扫或用铲斗对地面进行夯实。

4 挖掘岩石时,应先进行爆破。挖掘冻土时,应采用破冰锤或爆破法使冻土层破碎。

5 挖掘机正铲作业时,除松散土壤外,其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应超过机械本身性能规定。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0m,轮胎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6 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照明、信号及报警装置等齐全有效;

(2)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符合规定;

(3)各铰接部分连接可靠;

(4)液压系统无泄漏现象;

(5)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7 启动前,应将主离合器分离,各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

8 启动后,接合动力输出,应先使液压系统从低速到高速空载循环10~20min,无吸空等不正常噪音,工作有效,并检查各仪表指示值,待运转正常再接合主离合器,进行空载运转,顺序操纵各工作机构并测试各制动器,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9 作业时,挖掘机应保持水平位置,将行走机构制动住,并将履带或轮胎楔紧。

10 遇较大的坚硬石块或障碍物时,应待清除后方可开挖,不得用铲斗破碎石块、冻土、或用单边斗齿硬啃。

11 挖掘悬崖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作业面不得留有伞沿及松动的大块石,当发现有塌方危险时,应立即处理或将挖掘机撤至安全地带。

12 作业时,应待机身停稳后再挖土,当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不得作回转、行走等动作。回转制动时,应使用回转制动器,不得用转向离合器反转制动。

13 作业时,各操纵过程应平稳,不宜紧急制动。铲斗升降不得过猛,下降时,不得撞碰车架或履带。

14 斗臂在抬高及回转时,不得碰到洞壁、沟槽侧面或其它物体。

15 向运土车辆装车时,宜降低挖铲斗,减小卸落高度,不得偏装或砸坏车厢。在汽车未停稳或铲斗需越过驾驶室而司机未离开前不得装车。

16 作业中,当液压缸伸缩将达到极限位时,应动作平稳,不得冲撞极限块。

17 作业中,当需制动时,应将变速阀置于低速位置。

18 作业中,当发现挖掘力突然变化,应停机检查,严禁在未查明原因前擅自调整分配阀压力。

19 作业中不得打开压力表开关,且不得将工况选择阀的操纵手柄放在高速档位置。

20 反铲作业时,斗臂应停稳后再挖土。挖土时,斗柄伸出不宜过长,提斗不得过猛。

21 作业中,履带式挖掘机作短距离行走时,主动轮应在后面,斗臂应在正前方与履带平行,制动住回转机构,铲斗应离地面1m。上、下坡道不得超过机械本身允许最大坡度,下坡应慢速行驶。不得在坡道上变速和空挡滑行。

22 轮胎式挖掘机行驶前,应收回支腿并固定好,监控仪表和报警信号灯应处于正常显示状态、气压表压力应符合规定,工作装置应处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铲斗应离地面1m。长距离行驶时,应采用固定销将回转平台锁定,并将回转制动板踩下后锁定。

23 当在坡道上行走且内燃机熄火时,应立即制动并揳住履带或轮胎,待重新发动后,方可继续行走。

24 作业后,挖掘机不得停放在高边坡附近和填方区,应停故在坚实、平坦、安全的地带,将铲斗收回平放在地面上,所有澡纵杆置于中位,关闭操纵室和机棚。

25 履带式挖掘机转移工地应采用平板拖车装运。短距离自行转移时,应低速缓行,每行走500~1000m应对行走机构进行险查和润滑。

26 保养或检修挖掘机时,除检查内燃机运行状态外,必须将内燃机熄火,并将液压系统卸荷,铲斗落地。

27 利用铲斗将底盘顶起进行检修时,应使用垫本将抬起的轮胎垫稳,并用木楔将落地轮胎揳牢,然后将液压系统卸荷,否则严禁进入底盘下工作。

第11篇 单梁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

1、 电动单粱起重机应由专人操作,操作者应充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新安装或经拆检后的电动葫芦,首先应进行空车试运转数次,在未安装完毕前,切忌通电试转。

3、 在正常使用前应进行以额定的负荷125%,起升离地面约100毫米,10分钟的静负荷实验,并检查是否正常。

4、 在正常使用前应进行以额定负荷重量,作重复升降与左右移动实验,实验后检查其机械传动部分,电器部分和连接部分是否正常可靠。

5、 在使用中,绝对禁止在不允许的环境下,及超过额定负荷和每小时额定合闸次数(120次)的情况下使用。

6、 安装调试和维修时,必须严格检查限位装置是否正确灵活可靠,当吊钩升降至上下极限位置时,能否及时切断电流停止吊钩升降,避免事故发生。严禁将限位器作为正常操作下的停电。

7、 同一跨度内有多台起重机工作时,必须保持1.5m距离,以防相撞。

8、 不允许同时按下两个使用电动葫芦按相反方向运动的手电门按纽。

9、 在使用中必须由专门人员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采取措施,并仔细加以记录。

10、 制动电机应调整至使重物悬空制动,并在最大负荷下降制动时,制动下滑量不超过80mm。制动下滑量≤起升速度/100(m)。

11、 电动葫芦使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润滑油,并保持润滑油的干净,不应含有杂质和污垢。

12、 钢丝绳上油时应该使用硬毛刺木质小片,严禁直接用手给正在工作的钢丝绳上油。

13、 电动葫芦不工作时,不允许把重物悬于空中,防止零件产生永久变形。

14、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故障时,应立即切断主电源。

15、 工作完毕后必须把电源总闸拉开,切断电源。

设备动力部

第12篇 闪速炉水泵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a.作业前应对泵房的送电情况和各操作盘进行仔细检查。

b. 检查电动机是否受潮和绝缘损坏;

c.开机前必须检查各部件运转部分的防护装置,润滑情况是否良好。机械部分是否卡死或松动;

d.开泵前应确认泵的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闭。不得满负荷起动。

e.接通电源,推拉开关时,手应干燥带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进行,并一次推足闸刀。

f.接通电源后,应在5秒钟内起动,如不能起动时或起动后无力,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电机及线路。

g.打开泵体排气阀,排除空气。

h.确认操作台上泵运行开关选择至“中央”或“机侧”。

i.确认泵的出入口电动阀选择开关至“中央”或“机侧”(电动阀的运行选择与泵一致)。

j.停泵时应先关闭出口阀,严禁泵倒转。

k.事故停电时,炉前班长带领一名组员迅速赶到水泵房,确认事故柴油水泵是否自动启动,否则必须手动倒闸启动。

l.移动水泵,必须停机断电后才能进行。

m.设备运行中,不得进行危及安全的任何修理。

n.临时停电,值班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并应关闭总电源等候来电后恢复运行。

o. 严禁站在有水或潮湿地方推电门,电门上应明显标出开关方向。

p.各转动部位在运转中不许打开防护罩进行检修和清洗,禁止湿手操作电气。

q.无水时不得关闭阀门开泵,叶轮不得反向转动。

r.水泵房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如有油类等物质时,应及时清除。

s. 值班人员上下梯子要注意安全。

t. 事故柴油泵在运行过程中严禁添加燃油。

第13篇 内燃机车钳工电器部分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  严格执行《安全通则》。

第二条  上下机车时必须面向机车并抓牢栏杆,在车上作业时要注意车下,防止坠落物伤人。

第三条  检修电器要在停车状态下进行。如果在起机或机车运行时检修,必须二人以上,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条  拆装和移动电器之前,必须先切断电源,检修中需要合闸时,必须和其他人员联系好后,方准合闸。检修捷力机车高压电器时,必须在停机30分钟以后进行。

第五条  检修电机时,正确接线,防止异物掉入电机内,要对电机进行验电、检验转向。更换机车马达时,要使用天车(日立机车);检修起动接触器时,必须断电。3rd拿下后,方可进行检修(东风5、工矿机车)

第六条  注意现场油水渍、障碍物,以免滑倒磕伤;在吊装作业中由司索工确认吊具及捆绑状态是否平稳牢靠,并指挥。

第14篇 乙酰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序言

1.1目的

为加强对乙酰化车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推进公司发展,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山东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程

1.2适用范围

本规程只适用于乙酰化工序的安全生产

2.原料安全性能

2.1磷酸

2.1.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

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

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2.1.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1.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1.4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

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

(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

的收容材料。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2.1.5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

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

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1.6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纯磷酸为无色结晶,无臭,具有酸味。

熔点(℃):42.4(纯品)

沸点(℃):260

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38

饱和蒸气压(kpa): 0.67(25℃,纯品)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

2.1.7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易燃或可燃物。

2.2 双乙烯酮

2.2.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蒸气对眼和呼吸道有剧烈的刺激作用,有眼灼痛、头痛、窒息感,伴

咳嗽、胸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肺部有干湿罗音。严重者引起肺

水肿。吸入后到产生症状前有短暂的潜伏期。高浓度与皮肤接触,可引起

皮炎或溃疡;眼接触可致角膜化学性灼伤。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能发生肺

硬化。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2.2.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2.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在无机酸、碱、胺与弗里德尔-克拉夫特催化剂存在下,能猛

烈聚合,放出气体使容器爆破。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2.2.4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2.5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

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

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

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17

℃。保持容器密,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个人防护工具。

2.2.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 防 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2.7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一级≥95.0%;二级≥92.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7.5℃

沸点:127.4℃

相对密度(水=1):1.10

闪点:34℃

燃点:310℃

溶解性:溶于水,多数有机溶剂

2.2.8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氧化剂、酸类、碱、胺类。

2.3活性炭

2.3.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症状有结膜炎,角膜再生不良、湿疹和支气管炎等。

燃爆危险:易燃。

2.3.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3.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2.3.4泄漏应急处理:装入塑编袋,也可用水冲洗。

2.3.5操作处置与储运

操作注意事项:防潮、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搬运注意事项: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

2.3.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佩戴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长袖工作服,戴防尘帽。

手 防 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3.7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黑色细微粉末。无臭,无味,无砂性。

相对密度(水=1):1.8~2.1

溶 解 性: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2.3.8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酸。

2.4液碱

2.4.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

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

克。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2.4.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2.4.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2.4.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4.5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

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

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2.4.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4.7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透明液体。

熔点(℃):318.4

沸点(℃):1390

相对密度(水=1):2.12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

溶 解 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2.4.8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5亚硫酸氢钠

2.5.1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

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中

枢神经抑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2.5.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2.5.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2.5.4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5.5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2.5.6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5.7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含量:工业级≥99.5%。

相对密度(水=1):1.48

溶 解 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漂白剂、媒染剂、蔬菜脱水和保存剂、照相还原剂、医药电镀、造纸等助漂净剂。

2.5.8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 配 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3.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1 乙酰化工段

3.1.1脱色釜升温过程中要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严格控制好釜温,温度不得超过100℃,防止液体爆沸溅出伤人。

3.1.2 热过滤时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放料阀要缓慢打开,防止液体流量过大迸溅烫伤皮肤或灼伤眼睛。

3.1.3吸液碱时,液碱桶要小心搬运,并戴好护目镜,避免碱液迸溅伤人及灼伤眼睛。

3.1.4搬运双乙烯酮桶时要轻搬轻放,防止桶坏液体流出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对人体造成伤害。

3.1.5搬运双乙烯酮桶时,看桶是否有涨桶现象,防止开盖时液体喷出伤人。

3.1.6开双乙烯酮桶盖时,要用手掌压住盖子,防止因桶内有压力喷出伤人。

3.1.7双乙烯酮量吸够后,吸液管不能拔出桶外,防止双乙烯酮洒出桶外迸溅伤人。双乙烯酮少量泄露时,立即用水冲洗,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  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冷却水,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收集处理。

3.1.8吸双乙烯酮时操作人员要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戴防毒口罩,戴橡胶耐油手套。

4.安全管理要求

4.1对设备装置的要求

4.1.1所有系统设备管道不准有泄漏现象

4.1.2所有设备管道要求为防腐材质

4.1.3设备应按丙类防爆要求配置

4.2对生产环境的要求

4.2.1生产现场应通风良好,同时要求能够局部通风。

4.2.2生产现场周围严格控制火源,车间内不允许吸烟。

4.2.3装有溶剂的桶应密闭并放于阴凉处,防止热晒及热烤,且每袋料及每桶料均需标识清楚。

4.2.4在危险场所或区域及醒目易见处挂设各类警示牌、指示牌;原材料、中间产品、空桶、电动葫芦、水桶、最终产品(储存库及拼混处)都须有标识牌

4.2.5现场保持卫生,设备保持干净

4.2.6消防装置用具保持好用,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4.3操作人员的要求

4.3.1牢记各种特殊操作方法,以免处理不当造成意外事故

4.3.2熟知并严格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3.3熟知本岗位原料物性及防护方法

4.3.4应知防火、防爆及一般急救措施

4.3.5应知电、蒸汽、水的要求和去向

4.3.6应知一般电气常识

4.3.7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3.8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时刻注意温度仪表情况,若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4.4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知原料物性及其防护、工艺安全规程及意外处理方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对危险点严格控制、及时整改,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有效的培训,使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

5.应急处理办法

5.1乙酰化釜吸完黑料后,滴加双乙烯酮时,停电,关闭搅拌,关闭真空阀门。等待来电,来电后,开搅拌继续按要求操作。

6.检修注意事项

6.1 检修人员在检修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和本工种安全知识。

6.2凡是电机传动设备检查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要悬挂“禁止合闸”警告牌。

6.3凡槽、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挂设“禁止启动”警告牌。

6.4容器内动火作业(槽、罐、罐车、塔、釜、装置、沟、道)必须办理动火证。

6.5在进入罐内作业要办理特种作业许可证,经检验、批准后方可进入作业。

6.6检修人员在进入罐内检修前要全面进行一次检查,做到不合格不进,电源物料不切不进,安全设施不合符规定不进,没有监护人不进,必须与生产设备管线之间所有联通部分隔绝,加盲板,不准以阀门代替盲板,抽堵盲板应有专人负责。

6.7罐内作业要按设备深度设安全梯及架台,配备救护绳索,以保证应急撤离,在作业中严禁内外投掷材料工具,以保作业安全。

6.8罐内作业可视具体作业条件,采取通风措施,对通风不良及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应采取间歇作业,不得强行连续作业。

6.9在进入罐内清理有毒、有腐蚀性残留物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毒面具等。

6.10作业因故,较长时间中断,且安全条件改变时,需继续进罐内作业,应重新补办下罐特种作业证。

6.11罐内动火作业人离开时,不得将乙炔焊枪放入罐内,以防乙炔泄漏。

6.12作业完毕后,检修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检查罐内外,确认无误后方可封闭各部入口。

第15篇 人工顶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上岗条件

第1条  人工顶板人员要熟悉人工顶板的操作工艺,工作面作业规程,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安全规定

第2条  铺设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检查顶板、煤帮、支护情况,发现隐患时,要停止铺设,汇报处理。

第3条  铺设时必须超前回柱20米以上。水平分层工作面,回柱与铺设不得同时作业。

第4条  铺设后必须及时向采空区内注水或注泥浆。

第5条  铺底网要在移溜后立即铺设。网间搭接长度,沿倾斜金属网不得小于0.2米(竹、荆笆不小于0.3米);沿走向不得小于0.15米(竹、荆笆不小于0.2米)。铺双层网时,上下两层网的搭接沿走向不得少于0.1米,沿倾斜不得少于0.3,双缝要双联。

第6条  各种人工顶板材料的铺设都要做到严密、齐直、平整。不得漏铺和留有空隙,机头、机尾及上下巷道都要铺设齐全;网边要对齐,铺成直线,搭接符合要求,金属网没有卷网现象,荆笆没有错位现象;紧贴顶板或底板,不出现凹凸不平及波浪式的紧松、疏密不均现象。

第7条  笆、网、底梁等材料在工作面内都要摆放整齐,不得杂乱堆放,影响行人及工作安全。

第8条  采用挂网方式时,必须将局部冒顶处的空顶接严实,确认安全后方可挂网。

操作准备

第9条  备齐钳子、牙钳、镐、铁锹、联网钩等工具,足够的金属网、镀锌铁丝(14号以上)、管箍、连接头、7.5---10米长的小胶管等备件材料。

第10条  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支架是否安全可靠,有无妨碍工作的支柱;铺底网的巷道浮煤、浮矸是否已清理,底板是否已找平。

第11条  检查采区内供水管路至工作面的管路闸门有无损坏及漏水。

第12条  铺底网前将网道和上一个循环的网边的浮煤、矸、杂物清理干净,将网边露出,并在下底梁前,按规定挖底沟。

第13条  将工作面的供水管、胶管移至新刮板输送机道靠采空区侧(在放顶前移设好),并和上口顺槽的注水管接好。

第14条  按规定将金属网等材料运至工作面指定位置。

正常操作

铺底网

第15条  铺网时要向煤帮伸延铺网,超出所铺柱根0.1---0.2米。若需下底梁,则先下底梁后铺网。

第16条  按工作面坡度铺设底梁,并使各底梁的高度保持一致,不得高低不平,底梁下不能有空隙。若不刨底梁槽,两底梁间必须用浮煤填平。

第17条  底梁方向可垂直工作面或成45°角,底梁铺设不得弯曲,要成一直线。两排底梁要对接(或搭接)、对齐。

第18条  无论是单层网还是双层网,铺网时应网边对接,网边交错。必须对好上一个循环的网边,网卷之间的网头也要分别对齐接好。

第19条  铺双层网时,先铺一卷或数卷下层网,再及时铺上层网。先将网头的网边同上一个循环的网边固定起来,然后开始展网,铺平铺直后,及时联网。

第20条  联网用镀锌铁丝(或尼龙绳等),折成双股,弯成60°---80°的钩,穿过网边的网孔,用联网钩,拧够三圈,按前进方向将刷头铅丝压下,如此一道紧接一道地联网。交错铺网时,必须联够双层三片网边,双道联接(网头接头处相同)。对接铺网时,必须联够双层四片网边,单道联接。联网卷接头处四层四片,双道联接。

第21条  一般应采用先铺网后支护的方法。铺网前先扶好临时棚子和贴帮点柱,挂好悬臂梁,攉净浮煤,找平底板,然后进行铺网工作。网铺平后,先稀联,待支上支柱后再密联。网上的支柱必须穿鞋,以免压坏网。

第22条  采用先支护后铺网的方法(包柱法)时,要严格控制包柱的联网距离,柱孔两端要联接牢固。联网孔距柱边不大于2个网孔;因补柱包网困难时,应先在网上打临时支柱,换下妨碍铺网的柱子。

挂顶网

第23条  金属支柱、铰接顶梁的挂网操作顺序与铺底网基本相同。挂网时一般应自上而下一卷一卷地依次吊挂。先稀联几扣,然后用悬臂梁或托棚托住,再按联网要求联网。网下的柱头必须有帽或托板。

第24条  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的,挂网工应在移架、推溜后、刮板输送机停转时,按照展网、联网、拉网、放网的顺序操作。

先将新金属网压在垂挂的金属网的煤壁侧;接着用联网钩和0。6米长的双股12---14号镀锌铁丝将前后二片网拧紧(三圈),其扎结点按二片网的边线三角形布置,并把接头往下压平;然后在支架前梁下设挂网钩,联网后,将网折挂在前梁下;待采煤机割过后,将折挂的网放下放顺,为移架作好准备。

网下补网

第25条  应选用大小适宜的网片进行补网。网破坏严重时,必须先架设棚子用托梁托住网片,然后再进行补网。

第26条  在有坡度的工作面补网时,人员要站在上方,先联网片的上边,然后依次往下联结。

第27条  采煤过程发现坏网时,补网人员要紧靠支柱由上往下操作,禁止靠煤壁补网。

铺设竹笆、荆笆

第28条  笆片的铺设顺序和金属底网的铺设顺序基本相同。笆下底梁的铺设和网下底梁的铺设相同。

第29条  铺单层笆时,沿倾斜两柱间的空隙,一般要用符合其面积大小的笆联结。

小笆与左右及两巷每边最少要用两道铁丝联结牢固。

第30条  笆间要用铁丝联结,再用板皮将接头压住,板皮两端用铁钉钉在底梁上。

若排距太大,笆不够长时,必须补底梁或补长笆使笆能钉牢固。

第31条  铺双层笆时,靠底梁头一层要垂直工作面,上层要平行工作面。

第32条  严禁使用腐朽或松乱不齐、铁丝不紧的笆帘。

注水、注浆

第33条  注水、注浆时要遵守注水、注浆工操作规程,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第34条  一般的方法是从下到上,每隔1。5米左右,用胶管与主胶管接上,打开水阀门,从下到上每个棚挡中向采空区由顶板逐步向底板均匀喷射压力水,直至湿透为止。注水到上风巷后,关好水阀门,将水管盘好,放在指定地点。

第35条  注水过程中应间断地去下顺槽观察,使洒水既能湿透,又不造成下顺槽被淹或淤塞。

第36条  采空区注浆操作顺序和向采空区注水的操作顺序基本相同。操作时应不少于2人配合作业,一人掌握浆管喷头,均匀周密向采空区灌注黄泥浆,另一个人配合移设、检查管路及信号联系。

第37条  送浆前,要用电话与注浆站联系;先用清水冲洗管道,后送黄泥浆;发生管路崩裂、堵塞时,应立即联系停止供浆,处理妥善后,方可继续作业。

第38条  采空区已全部注完浆后,立即联系停止供浆,并放出清水冲洗管路,以防泥浆沉淀堵塞管路。

收尾工作

第39条  清理好工具,按规定进行交接班。汇报注水、注浆情况并填写日志。

《plc安全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