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栏目

密闭炉岗位安全规程

更新时间:2024-11-20

密闭炉岗位安全规程

内容

1. 岗位职责: 密闭炉操作员负责监控和控制密闭炉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执行定期检查,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遵循所有安全规定。

2. 安全操作流程: (1) 进行操作前,确认炉内无残留物,系统压力正常。 (2) 操作过程中,持续监测温度、压力和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 (3)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按照应急程序处理。 (4)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如检查密封性、清理积灰等。

3. 紧急处理措施: 在发生泄漏、超压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迅速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应急通风系统,撤离现场,并通知上级和安全人员。

4. 个人防护: 操作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服、防护眼镜、呼吸器等,防止热辐射、化学物质接触和吸入有害气体。

5. 通信与协作: 保持与控制室的持续沟通,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与维修团队紧密合作,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6. 培训与教育: 操作员需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最新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程序,以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

标准

1. 符合国家安全法规和行业标准,如osha的密闭空间作业规定和冶金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2. 设备维护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 应急计划需定期审查和演练,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4. 个人防护装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

考试题及答案

1. 问题:在发现密闭炉内部温度异常升高时,操作员应采取的第一步是什么? 答案: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应急通风系统。

2. 问题:操作员在进入密闭炉区域时,需要佩戴哪些基本防护装备? 答案:防热服、防护眼镜和呼吸器。

3. 问题:密闭炉岗位的工作人员多久进行一次安全培训? 答案:定期,具体频率应根据公司政策和法规要求确定。

4. 问题:当密闭炉出现泄漏时,操作员应如何通知上级和安全人员? 答案:迅速撤离现场,并通过通讯设备报告异常情况。

5. 问题:密闭炉的日常维护中,哪项任务是防止热辐射伤害的重要措施? 答案:检查和维护炉体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

密闭炉岗位安全规程范文

1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进入密闭炉岗位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2 禁止吸烟及携带火种,禁止在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保持各岗位环境的整洁和工作通道的畅通。

3 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现场的通风风机全部打开,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生;

4 检修需动火,必须执行动火六大禁令

4.1 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4.2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4.3 不进行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4 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4.5 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4.6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5 凡进入设备或容器内,必须执行化工部“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以确保人身安全。

5.1 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5.2 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5.3 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5.4 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5 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5.6 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5.7 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5.8 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6 紧急停电操作

6.1 四楼或监控画面上突然发现电极筒内冒黑烟。

6.2 电极软断、硬断、下滑危及人身和设备的电极故障。

6.3 导电系统出现放电现象或发生短路。

6.4 炉内设备大量漏水,具体反映在:当氢氧分析仪显示的氢含量超过18%,而且呈跳跃式继续上涨时。

6.5 炉底、炉壁严重烧穿。

6.6 变压器发生故障及其油冷却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7 电石炉出现大塌料或者电极电流瞬间下降超过30ka。

6.8 液压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9 动力电突然跳闸导致循环水供应中断。

6.10 发生火灾或其它严重事故。

6.11 净化系统氧气含量超标(o2含量突然超过0.8%),出现设备故障(粗气或净气风机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7 降负荷停电

7.1 当环形加料机的某个料仓连续两个小时未上料。

7.2 当净化系统氢氧分析仪检测出氢含量超过15%,而且还在连续不断的上涨。

7.3 电石炉变压器出现轻瓦斯报警。

7.4 在出炉过程中出炉小车突然发生脱轨。

8 报警装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9 为防止气体泄漏等意外事故发生,必须备置必要的检测仪、防毒面具,急救护具。

10 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应立即通知组长或有关人员,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或到医院进行治疗,禁止继续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11 巡视检查和检修作业时,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随身携带co气体检测器,随时检测co的浓度,保持与中控室联系,以防种种原因而造成co中毒。

12 进入产生和存贮co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先观察co在线检测值或使用co检测仪进行检测,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人员方可进入,其它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70ppm,工作人员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佩戴co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400ppm,工作人员停止继续作业,迅速撤离或跑到通风处及上风向处,立即通知配电工和值班领导采取停电措施,停电后再查找原因。氧气浓度在18%以下,有毒气体浓度2%以上地方,各种型号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13 密闭炉入口处应设置警告标志,现场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维修人员方可进入,由专人对其进行监护;

14 不得随意进入井下或沟内工作,必须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及通风措施,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15 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15.1 面罩的外表应平滑,无气泡、无毛刺,无影响气密的缺陷。

15.2 滤毒罐外表应平滑,无毛刺,标色(白色)正确,无影响致密的缺陷。

15.3 面罩观察眼窗  视物真实且清晰,镜片不能破碎。

15.4 导气管应具有良好的伸缩弹性,弯曲成180°时应保证气流通畅,气密好。

15.5 佩戴面罩时气密性完好,无漏气现象。每次使用如下:

15.5.1 在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前,先将滤毒罐上盖扭开、下胶盖打开,然后将滤毒罐上口接在导气管的母口上,导气管公口接在过滤式防毒面具上。

15.5.2 佩戴防毒面具时,使用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头型大小选择合适的面具,使面罩紧贴面部,无明显压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将中、上头带调整到适当位置,并松开下头带,用两手分别抓住面罩两侧,屏住呼吸,闭上双眼,将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双手同时向后上方用力撑开头带,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紧头带,使面罩与脸部确实贴合,然后深呼一口气,睁开眼睛。

15.5.3 负压测试:用手掌捂住滤毒罐,吸气会使面具轻微向内陷、摒住呼吸五秒钟以上,面具应保持内陷状态。

15.5.4 正压测试: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气阀并均匀呼气,面具应会轻微鼓涨 但不会有空气逸出。

15.5.5 如果上述任一测试失败,则应重新调整面具主体及头带组合,并重复以上测试直至气密,测试失败禁止使用。

15.6 佩戴时应注意不要让头带和头发压在面罩密合框内,也不能让面罩的头带爪弯向面罩内。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应当将自己的胡须剃刮干净。

15.7 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须清洁干净,不使用时,应将整个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内。

15.8 过滤式防毒面具应专人专用,禁止人为损坏或破坏。

16 滤毒罐安全注意事项:

16.1 安全员负责检测滤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称量罐的总重量,认真做好记录,告知维修负责人和使用人。滤毒罐内药剂极易吸潮失效,当罐体总重量大于罐体上标注的重量时,必须停止使用做失效处理。

16.2 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现场监护人负责监护,使用时间超过有效防毒时间,监护人负责通知使用者立即离开工作现场,停止继续使用滤毒罐。

16.3 滤毒罐每次使用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打开,放置在干燥通风处,用空气对罐内药剂上吸附的一氧化碳进行置换,置换时间必须一小时以上,最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盖好,收回到干燥处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16.4 滤毒罐有效期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为三年。每个面具、滤毒罐必须做好有效期的标示,无标示 、模糊不清或超过有效期视为失效,禁止使用。

17 密闭炉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7.1    检修co管线及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1 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有必要时现场安装通风设施。

17.1.2 工作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禁止一人独立工作,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使用检测仪检测co的浓度。

17.1.3 严格执行《进入容器、设备内部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动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17.1.4 检修前的安全措施

17.1.4.1 首先挂牌作好标志,切断气体来源,在所有与容器相连的管道、阀门上加盲板进行隔绝,必要时应拆掉一段管道与系统彻底。水封内必须将水注满,冬季做好防冻措施。电动设备需挂牌,切除电源。

17.1.4.2 接着使用氮气对容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洗、置换。

17.1.4.3 然后在需要检修的管线、设备和容器内进行取样分析,动火指标符合: 乙炔(c2h2)<0.23%(体积),氢气(h2)<0.4%(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进入容器指标规定:检验容器内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 ,氢气(h2)<0.4%(体积比)。

17.1.4.4 进入容器前做燃烧爆炸实验,合格后方可进入进入容器内作业。

17.1.5 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5.1 在容器内检修,打开排放阀及顶盖,禁止打开氮气阀。

17.1.5.2 检修压力容器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

17.1.5.3 进入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容器内不得随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设施上,当容器内有毒物质超标时,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隐患方可再进入容器作业。

17.1.6 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6.1 设备必须停止运行,切断气体的来源,一氧化碳浓度小于100ppm方可进行作业。。

17.1.6.2 加堵和拆除盲板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1.6.3 现场通风良好,人员站在上风向处。

17.1.6.4 作业人员在装设盲板时先安装进口,再安装出口,拆盲板时,先拆出口,再拆进口。

17.1.6.5 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安装和抽堵盲板作业。

17.1.6.6 检修时,禁止任意挪动、移动管道上的盲板。

17.1.6.7 盲板必须密封严实,无裂纹、无孔洞现象。

17.2      进入电石炉内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17.2.1 电石炉停炉,直排打开,净化系统置换合格。

17.2.2 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2.3 维修人员进入炉内戴防护眼镜。

17.2.4 人进入电石炉内必须站在踏板上,禁止脚踩踏料面。

17.2.5 进入炉内时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注意炉内的温度,防止人员中暑。

17.2.6 电极周围作隔热措施,防止人员烫伤。

17.3      检修环形加料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17.3.1 进入环形加料机检修,电石炉必须停电。

17.3.2 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

17.3.3 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3.4 工具使用铜质的,禁止使用铁质工具敲打;

18 空气呼吸器

18.1 空气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

18.1.1 检查面罩的镜片、系带、环状密封、呼气阀、吸气阀是否完好,和供给阀的连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洁,不能有灰尘或被酸、碱、油及有害物质污染,镜片要擦拭干净。

18.1.2 供给阀的动作是否灵活,与中压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

18.1.3 气源压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压力。

18.1.4 检查背具是否完好无损,左右肩带、左右腰带缝合线是否断裂。

18.1.5 气瓶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气密。

18.1.6 打开瓶头阀,随着管路、减压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气源余压报警器发出的短促声音;瓶头阀完全打开后,检查气瓶内的压力应在28mpa~30mpa范围内。

18.1.7 检查整机的气密性,打开瓶头阀2min后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的示值1min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2mpa。

18.1.8 检查全面罩和供给阀的匹配情况,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吸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1.9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查。空气呼吸器在不使用时,每月应对上述项目检查一次。

18.2 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8.2.1 佩戴空气呼吸器时,先将快速接头拔开(以防在佩戴空气呼吸器时损伤全面罩),然后将空气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瓶头阀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18.2.2 连接好快速接头锁紧,将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18.2.3 将供给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示值,以估计使用时间。

18.2.4 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系带)进行2~3次的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

18.2.5 在佩戴全面罩,系带不要收的过紧,面部感觉舒适,无明显压痛。全面罩和人和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后,此时深吸一口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2.6 空气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面罩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将空气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头阀。

18.3 注意

18.3.1 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18.3.2 压力表固定在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处,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18.3.3 拔开快速接头要等瓶头阀关闭后,管路的剩余空气释放完,再拔开快速接头。

18.4 使用后处理

18.4.1 空气呼吸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恢复使用前的战斗准备状态,并做以下工作:

18.4.2 卸下全面罩,用中性或弱碱性消毒液洗涤全面罩的口鼻罩及人的面部、额头接触的部位,擦洗呼气阀片;最后用清水擦洗。洗净的部位应自然干燥。

18.4.3 卸下背具上的空气瓶,擦净装具上的油污、灰尘,并检查有无损坏的部位。

18.4.4 对空气瓶充气。

18.4.5 将充气的空气瓶,接到碱压器上并固定在背具上。

18.4.6 按使用前准备工作要求,对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

18.5 空气瓶的充气方法及注意事项:

18.5.1 关闭瓶头阀,将空气瓶组件从背具上卸下来。

18.5.2 将气瓶组连接在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上。注意目栓空气瓶的净水压日期、有无深的刻痕、切口及瓶头阀有无损伤,如发现损伤,应及时修理,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18.5.3 打开瓶头阀旋钮,按下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充气至30mpa。

18.5.4 待空气瓶自然冷却后再充气到30mpa。注意不要对气瓶组过分加压。

18.5.5 关闭瓶头阀,放空充气管路的剩余空气,然后从充气装置上取下气瓶组。

18.5.6 将气瓶组装到背具上或另外存放备用。

18.6 日常常规检查和维修

18.6.1 整机气密性检查

18.6.1.1. 关闭空气呼吸器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开启瓶头阀,2min后再关闭瓶头阀,压力表在瓶头阀关闭后1min内的下降值不大于2mpa。如果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大于2mpa,应分别对各个部件和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检查。

18.6.2 报警器的报警压力

18.6.2.1. 打开气瓶瓶头阀,待压力表指示值上升至7mpa以上时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下降情况至报警开始,报警起始压力应在5.5mpa~0.5mpa之间。如果报警起始压力超出了这一范置,应卸下报警器,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损坏应更换新的部件。

18.6.3 供给阀和全面罩的匹配检查

18.6.3.1. 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后,打开瓶头阀,在吸气时会听到“咝咝”的响声;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应停止供气,没有“咝咝”的响声,表明供给阀和全面罩匹配良好。如果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扔然供气,还能听到“咝咝”的响声,说明不匹配。这时应对供给阀和全面罩进行全面的检查或更换供给阀和全面罩,重新做匹配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18.7 日常维护

18.7.1 空气瓶和瓶头阀

18.7.1.1. 空气瓶避免碰撞、划伤和敲击,应避免高温烘烤和寒冷冻及阳光下暴晒,油漆脱落及时修补,防止瓶壁生锈。

18.7.1.2. 空气瓶要按气瓶上规定的标记日期使用,定期进行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1.3. 空气瓶内的空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不小于0.05mpa的剩余压力。

18.7.1.4. 瓶头阀拆下维修后重新装上空气瓶时,要经过28 mpa~30 mpa的气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2 减压器

18.7.2.1. 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拆卸。当安全阀漏气时,应对减压器的膛室压力和安全阀进行重新检验。

18.7.3 全面罩

18.7.3.1. 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全面罩应放置在包装箱内,存放时不能处于受压状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不能受到阳光暴晒和有毒气体及灰尘的侵蚀。

18.7.4 供给阀

18.7.4.1. 一般情况下严禁拆卸供给阀。出现故障维修时,按原样装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8 注意事项

18.8.1 空气呼吸器及其零件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胶老化。

18.8.2 空气呼吸器严禁接触油脂。

18.8.3 应建立空气呼吸器的保管、维护和使用制度。

18.8.4 空气瓶不能充装氧气,以免发生爆炸。

18.8.5 每月应对空气呼吸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18.8.6 空气呼吸器不宜作潜水呼吸器使用。

18.8.7 压力表应每年进行一次校正。

18.8.8 剩于呼吸器的压缩空气应清洁,符合下列要求:

19 转动设备试机由岗位工在本地操作。试机时,检修负责人、岗位工始终在现场,确认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岗位工方可试机操作。试机过程中岗位工坚守岗位,不得离开控制箱,但破碎机的试机和开机由破碎班长操作。

20 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0.1 设备禁止带病作业。

20.2 禁止在运转设备周围及机架、走板、栏杆上坐,卧,跑,跳,禁止跨越走板,栏杆及机器等。

20.3 设备运行时禁止身体触及转动部位,以防发生意外。

20.4 设备运行时禁止将身体或工具探入转动部分内拾取物、件。

20.5 传动设备未停前,禁止用手、脚接触或强制停止。

20.6 设备突然停电时,视为设备带电,禁止接触设备,以防突然送电。

20.7 出现卡料或设备异常现象必须停机处理并及时上报。

20.8 皮带机运行时禁止往皮带机抛扔物料或杂物。

20.9 设备运行时禁止将工具伸入皮带内侧和皮带机滚轮内侧,防止手卷入皮带机内。

20.10 无穿行通道的设备下禁止穿行。

20.11 严禁在转动设备及附近追逐打闹。

20.12 操作工操作时,禁止他人影响其注意力(不得惊吓操作工)。

20.13 操作或巡回检查时,提防脚下滑到或踩空,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衣裤等被带入转动部位。

20.14 设备运行中,不能把手伸进转动部件或进料口取杂物,发现问题必须停车处理。

20.15 如遇皮带机打滑或石块卡住皮带时,应停车处理。在清扫场地、设备时,应先处理高处,然后清扫地面,防止高处停滞的石块或杂物滚落击伤。

21 当维修设备、清扫卫生时必须切断电源,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检修牌悬挂在控制箱上,悬挂、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22 配电箱挂设有检修牌,任何人禁止操作设备。待检修完毕,拆除检修牌,岗位工方可操作。

23 设备检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23.1 设备检修完毕,其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新装、改装的设备及设备周边的防     护装置)必须配备齐全、恢复完好后,方可移交生产使用。

23.2 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工具,避免掉入设备中,造成事故的发生。

23.3 工作完毕时将现场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火检查,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24 吊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4.1 严格遵守《吊葫芦的安全注意事项》。

24.2 电极糊不能超载或超出料斗。

24.3 吊物必须吊到位方可打开防护栏的门,其它时间禁止打开防护栏的门,防护栏的门必须关好上锁。

24.4 吊物时吊装口禁止站人。

24.5 吊物时禁止进入或身体探入吊装口内。

24.6 防护栏内禁止堆放杂物。

25 电器安全注意事项

25.1 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严禁私自乱接电器线路。

25.2 电器设备、线路的绝缘良好,不得承受张力。

25.3 移动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

25.4 电源线禁止触及、缠绕和搭接在人体和导体上,避免发生触电。

25.5 电气设备要保持干燥、通风、不准进水,蒸汽禁止喷洒在电器设备上以防事故。

25.6 电器设备安装接地装置。

25.7 防爆电器密封严实。

25.8 换灯时必须断电,并有人扶好梯子,防止触电及高空坠落。

25.9 移动照明灯具使用安全电压,绝缘完好无损,使用完后将电源线收起、挂好。

25.10 移动设备电源线、临时电源线不得拖地,需进行悬挂处理,不得影响人员作业和行走。

25.11 配电箱的门关好,配电箱内、外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25.12 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非有关人员不得移动。

26 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26.1 转动设备的防护罩必须完好。

26.2 吊装口、预留口、观察口、料仓口、检修孔的盖板必须防护牢固。

26.3 禁止人员踩踏转动设备的盖板、检修孔、观察口和料仓口,防止人员受伤。

26.4 开动转动设备时,事先要进行检查和联系,确认所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再行起动。

26.5 氧气瓶、乙炔瓶必须安装瓶帽。

26.6 禁止从2米以上的高空抛、扔工具、零件、材料、其它物件及积灰。

26.7 禁止人为损坏、破坏、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装置。

26.8 防护装置需配置警示牌,安全标语正确,字迹清晰。

26.9 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使用方法。电器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时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扑救,禁止用水扑救。消防沙储备充足,沙内无油污、易燃易爆物品,且备有消防锹。

26.10 劳保用品穿戴齐全,防止石灰粉末灼伤皮肤,如石灰粉末飞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可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先采用油脂拭擦粉末,再用流动清水进行清洗。

26.11 电石粉落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应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首先用石蜡油等油类物质粘擦眼内电石粉,然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

26.12 严禁踩踏除尘灰,以防除尘灰灼伤。

26.13 保持通道的畅通,出入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26.14 上、下楼梯时人员扶好楼梯扶手,防止滑落。

26.15 冷却棚、成品仓、电器设备禁止有水、含水容器和油品。

26.16 车未停稳时,人员必须远离车辆,以免造成事故。

26.17 人员禁止站在车辆的前面、后面。

第2篇 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1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进入密闭炉岗位严格遵守《密闭炉岗位通用安全规程》。

2禁止吸烟及携带火种,禁止在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保持各岗位环境的整洁和工作通道的畅通。

3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现场的通风风机全部打开,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生;

4检修需动火,必须执行动火六大禁令

4.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4.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4.3不进行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4.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4.5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4.6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5凡进入设备或容器内,必须执行化工部“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以确保人身安全。

5.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5.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5.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5.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5.6必须佩带规定的防护用具。

5.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5.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6紧急停电操作

6.1四楼或监控画面上突然发现电极筒内冒黑烟。

6.2电极软断、硬断、下滑危及人身和设备的电极故障。

6.3导电系统出现放电现象或发生短路。

6.4炉内设备大量漏水,具体反映在:当氢氧分析仪显示的氢含量超过18%,而且呈跳跃式继续上涨时。

6.5炉底、炉壁严重烧穿。

6.6变压器发生故障及其油冷却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7电石炉出现大塌料或者电极电流瞬间下降超过30ka。

6.8液压系统发生大量漏油。

6.9动力电突然跳闸导致循环水供应中断。

6.10发生火灾或其它严重事故。

6.11净化系统氧气含量超标(o2含量突然超过0.8%),出现设备故障(粗气或净气风机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7降负荷停电

7.1当环形加料机的某个料仓连续两个小时未上料。

7.2当净化系统氢氧分析仪检测出氢含量超过15%,而且还在连续不断的上涨。

7.3电石炉变压器出现轻瓦斯报警。

7.4在出炉过程中出炉小车突然发生脱轨。

8报警装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9为防止气体泄漏等意外事故发生,必须备置必要的检测仪、防毒面具,急救护具。

10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如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应立即通知组长或有关人员,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或到医院进行治疗,禁止继续操作,以免发生事故。

11巡视检查和检修作业时,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随身携带co气体检测器,随时检测co的浓度,保持与中控室联系,以防种种原因而造成co中毒。

12进入产生和存贮co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先观察co在线检测值或使用co检测仪进行检测,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人员方可进入,其它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70ppm,工作人员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佩戴co过滤式防毒面具。工作现场co的浓度超过400ppm,工作人员停止继续作业,迅速撤离或跑到通风处及上风向处,立即通知配电工和值班领导采取停电措施,停电后再查找原因。氧气浓度在18%以下,有毒气体浓度2%以上地方,各种型号滤毒罐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13密闭炉入口处应设置警告标志,现场符合进入条件或检修条件,维修人员方可进入,由专人对其进行监护;

14不得随意进入井下或沟内工作,必须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及通风措施,专人监护方可作业。

15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15.1面罩的外表应平滑,无气泡、无毛刺,无影响气密的缺陷。

15.2滤毒罐外表应平滑,无毛刺,标色(白色)正确,无影响致密的缺陷。

15.3面罩观察眼窗 视物真实且清晰,镜片不能破碎。

15.4导气管应具有良好的伸缩弹性,弯曲成180°时应保证气流通畅,气密好。

15.5佩戴面罩时气密性完好,无漏气现象。每次使用如下:

15.5.1在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前,先将滤毒罐上盖扭开、下胶盖打开,然后将滤毒罐上口接在导气管的母口上,导气管公口接在过滤式防毒面具上。

15.5.2佩戴防毒面具时,使用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头型大小选择合适的面具,使面罩紧贴面部,无明显压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将中、上头带调整到适当位置,并松开下头带,用两手分别抓住面罩两侧,屏住呼吸,闭上双眼,将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双手同时向后上方用力撑开头带,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紧头带,使面罩与脸部确实贴合,然后深呼一口气,睁开眼睛。

15.5.3负压测试:用手掌捂住滤毒罐,吸气会使面具轻微向内陷、摒住呼吸五秒钟以上,面具应保持内陷状态。

15.5.4正压测试: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气阀并均匀呼气,面具应会轻微鼓涨 但不会有空气逸出。

15.5.5如果上述任一测试失败,则应重新调整面具主体及头带组合,并重复以上测试直至气密,测试失败禁止使用。

15.6佩戴时应注意不要让头带和头发压在面罩密合框内,也不能让面罩的头带爪弯向面罩内。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应当将自己的胡须剃刮干净。

15.7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须清洁干净,不使用时,应将整个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内。

15.8过滤式防毒面具应专人专用,禁止人为损坏或破坏。

16滤毒罐安全注意事项:

16.1安全员负责检测滤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称量罐的总重量,认真做好记录,告知维修负责人和使用人。滤毒罐内药剂极易吸潮失效,当罐体总重量大于罐体上标注的重量时,必须停止使用做失效处理。

16.2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须记录开始使用的时间,现场监护人负责监护,使用时间超过有效防毒时间,监护人负责通知使用者立即离开工作现场,停止继续使用滤毒罐。

16.3滤毒罐每次使用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打开,放置在干燥通风处,用空气对罐内药剂上吸附的一氧化碳进行置换,置换时间必须一小时以上,最后将罐体上、下防潮封盖盖好,收回到干燥处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16.4滤毒罐有效期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为三年。每个面具、滤毒罐必须做好有效期的标示,无标示 、模糊不清或超过有效期视为失效,禁止使用。

17密闭炉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7.1 检修co管线及设备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1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有必要时现场安装通风设施。

17.1.2工作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禁止一人独立工作,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随时使用检测仪检测co的浓度。

17.1.3严格执行《进入容器、设备内部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动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17.1.4检修前的安全措施

17.1.4.1首先挂牌作好标志,切断气体来源,在所有与容器相连的管道、阀门上加盲板进行隔绝,必要时应拆掉一段管道与系统彻底。水封内必须将水注满,冬季做好防冻措施。电动设备需挂牌,切除电源。

17.1.4.2接着使用氮气对容器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清洗、置换。

17.1.4.3然后在需要检修的管线、设备和容器内进行取样分析,动火指标符合: 乙炔(c2h2)<0.23%(体积),氢气(h2)<0.4%(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进入容器指标规定:检验容器内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体积比);一氧化碳(co)<0.01%(体积比) ,氢气(h2)<0.4%(体积比)。

17.1.4.4进入容器前做燃烧爆炸实验,合格后方可进入进入容器内作业。

17.1.5检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5.1在容器内检修,打开排放阀及顶盖,禁止打开氮气阀。

17.1.5.2检修压力容器严禁在承压状态下敲打和维修。

17.1.5.3进入容器内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容器内不得随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设施上,当容器内有毒物质超标时,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隐患方可再进入容器作业。

17.1.6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项

17.1.6.1设备必须停止运行,切断气体的来源,一氧化碳浓度小于100ppm方可进行作业。。

17.1.6.2加堵和拆除盲板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1.6.3现场通风良好,人员站在上风向处。

17.1.6.4作业人员在装设盲板时先安装进口,再安装出口,拆盲板时,先拆出口,再拆进口。

17.1.6.5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时进行两处及两处以上安装和抽堵盲板作业。

17.1.6.6检修时,禁止任意挪动、移动管道上的盲板。

17.1.6.7盲板必须密封严实,无裂纹、无孔洞现象。

17.2 进入电石炉内维修时的注意事项

17.2.1电石炉停炉,直排打开,净化系统置换合格。

17.2.2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2.3维修人员进入炉内戴防护眼镜。

17.2.4人进入电石炉内必须站在踏板上,禁止脚踩踏料面。

17.2.5进入炉内时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注意炉内的温度,防止人员中暑。

17.2.6电极周围作隔热措施,防止人员烫伤。

17.3 检修环形加料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17.3.1进入环形加料机检修,电石炉必须停电。

17.3.2工作现场保持通风良好。

17.3.3现场必须有专人监护,随时检测co的浓度。

17.3.4工具使用铜质的,禁止使用铁质工具敲打;

18空气呼吸器

18.1空气呼吸器使用前的检查

18.1.1检查面罩的镜片、系带、环状密封、呼气阀、吸气阀是否完好,和供给阀的连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洁,不能有灰尘或被酸、碱、油及有害物质污染,镜片要擦拭干净。

18.1.2供给阀的动作是否灵活,与中压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

18.1.3气源压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压力。

18.1.4检查背具是否完好无损,左右肩带、左右腰带缝合线是否断裂。

18.1.5气瓶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是否牢固、气密。

18.1.6打开瓶头阀,随着管路、减压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气源余压报警器发出的短促声音;瓶头阀完全打开后,检查气瓶内的压力应在28mpa~30mpa范围内。

18.1.7检查整机的气密性,打开瓶头阀2min后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的示值1min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2mpa。

18.1.8检查全面罩和供给阀的匹配情况,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吸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1.9根据使用情况定期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查。空气呼吸器在不使用时,每月应对上述项目检查一次。

18.2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8.2.1佩戴空气呼吸器时,先将快速接头拔开(以防在佩戴空气呼吸器时损伤全面罩),然后将空气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瓶头阀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18.2.2连接好快速接头锁紧,将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18.2.3将供给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示值,以估计使用时间。

18.2.4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系带)进行2~3次的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

18.2.5在佩戴全面罩,系带不要收的过紧,面部感觉舒适,无明显压痛。全面罩和人和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后,此时深吸一口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18.2.6空气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面罩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将空气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头阀。

18.3注意

18.3.1一旦听到报警声,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18.3.2压力表固定在空气呼吸器的肩带处,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18.3.3拔开快速接头要等瓶头阀关闭后,管路的剩余空气释放完,再拔开快速接头。

18.4使用后处理

18.4.1空气呼吸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恢复使用前的战斗准备状态,并做以下工作:

18.4.2卸下全面罩,用中性或弱碱性消毒液洗涤全面罩的口鼻罩及人的面部、额头接触的部位,擦洗呼气阀片;最后用清水擦洗。洗净的部位应自然干燥。

18.4.3卸下背具上的空气瓶,擦净装具上的油污、灰尘,并检查有无损坏的部位。

18.4.4对空气瓶充气。

18.4.5将充气的空气瓶,接到碱压器上并固定在背具上。

18.4.6按使用前准备工作要求,对空气呼吸器进行检查。

18.5空气瓶的充气方法及注意事项:

18.5.1关闭瓶头阀,将空气瓶组件从背具上卸下来。

18.5.2将气瓶组连接在空气压缩机的输出接口上。注意目栓空气瓶的净水压日期、有无深的刻痕、切口及瓶头阀有无损伤,如发现损伤,应及时修理,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18.5.3打开瓶头阀旋钮,按下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充气至30mpa。

18.5.4待空气瓶自然冷却后再充气到30mpa。注意不要对气瓶组过分加压。

18.5.5关闭瓶头阀,放空充气管路的剩余空气,然后从充气装置上取下气瓶组。

18.5.6将气瓶组装到背具上或另外存放备用。

18.6日常常规检查和维修

18.6.1整机气密性检查

18.6.1.1.关闭空气呼吸器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开启瓶头阀,2min后再关闭瓶头阀,压力表在瓶头阀关闭后1min内的下降值不大于2mpa。如果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大于2mpa,应分别对各个部件和连接处进行气密性检查。

18.6.2报警器的报警压力

18.6.2.1.打开气瓶瓶头阀,待压力表指示值上升至7mpa以上时关闭瓶头阀,观察压力表下降情况至报警开始,报警起始压力应在5.5mpa~0.5mpa之间。如果报警起始压力超出了这一范置,应卸下报警器,检查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损坏应更换新的部件。

18.6.3供给阀和全面罩的匹配检查

18.6.3.1.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佩戴好全面罩后,打开瓶头阀,在吸气时会听到“咝咝”的响声;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应停止供气,没有“咝咝”的响声,表明供给阀和全面罩匹配良好。如果在呼气和屏气时,供气阀扔然供气,还能听到“咝咝”的响声,说明不匹配。这时应对供给阀和全面罩进行全面的检查或更换供给阀和全面罩,重新做匹配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18.7日常维护

18.7.1空气瓶和瓶头阀

18.7.1.1.空气瓶避免碰撞、划伤和敲击,应避免高温烘烤和寒冷冻及阳光下暴晒,油漆脱落及时修补,防止瓶壁生锈。

18.7.1.2.空气瓶要按气瓶上规定的标记日期使用,定期进行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1.3.空气瓶内的空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不小于0.05mpa的剩余压力。

18.7.1.4.瓶头阀拆下维修后重新装上空气瓶时,要经过28 mpa~30 mpa的气密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2减压器

18.7.2.1.减压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拆卸。当安全阀漏气时,应对减压器的膛室压力和安全阀进行重新检验。

18.7.3全面罩

18.7.3.1.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全面罩应放置在包装箱内,存放时不能处于受压状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仓库内,不能受到阳光暴晒和有毒气体及灰尘的侵蚀。

18.7.4供给阀

18.7.4.1.一般情况下严禁拆卸供给阀。出现故障维修时,按原样装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8.8注意事项

18.8.1空气呼吸器及其零件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胶老化。

18.8.2空气呼吸器严禁接触油脂。

18.8.3应建立空气呼吸器的保管、维护和使用制度。

18.8.4空气瓶不能充装氧气,以免发生爆炸。

18.8.5每月应对空气呼吸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18.8.6空气呼吸器不宜作潜水呼吸器使用。

18.8.7压力表应每年进行一次校正。

18.8.8剩于呼吸器的压缩空气应清洁,符合下列要求:

19转动设备试机由岗位工在本地操作。试机时,检修负责人、岗位工始终在现场,确认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岗位工方可试机操作。试机过程中岗位工坚守岗位,不得离开控制箱,但破碎机的试机和开机由破碎班长操作。

20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0.1设备禁止带病作业。

20.2禁止在运转设备周围及机架、走板、栏杆上坐,卧,跑,跳,禁止跨越走板,栏杆及机器等。

20.3设备运行时禁止身体触及转动部位,以防发生意外。

20.4设备运行时禁止将身体或工具探入转动部分内拾取物、件。

20.5传动设备未停前,禁止用手、脚接触或强制停止。

20.6设备突然停电时,视为设备带电,禁止接触设备,以防突然送电。

20.7出现卡料或设备异常现象必须停机处理并及时上报。

20.8皮带机运行时禁止往皮带机抛扔物料或杂物。

20.9设备运行时禁止将工具伸入皮带内侧和皮带机滚轮内侧,防止手卷入皮带机内。

20.10无穿行通道的设备下禁止穿行。

20.11严禁在转动设备及附近追逐打闹。

20.12操作工操作时,禁止他人影响其注意力(不得惊吓操作工)。

20.13操作或巡回检查时,提防脚下滑到或踩空,劳保用品必须穿戴整齐,防止衣裤等被带入转动部位。

20.14设备运行中,不能把手伸进转动部件或进料口取杂物,发现问题必须停车处理。

20.15如遇皮带机打滑或石块卡住皮带时,应停车处理。在清扫场地、设备时,应先处理高处,然后清扫地面,防止高处停滞的石块或杂物滚落击伤。

21当维修设备、清扫卫生时必须切断电源,严格执行检修挂牌制度,检修牌悬挂在控制箱上,悬挂、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22配电箱挂设有检修牌,任何人禁止操作设备。待检修完毕,拆除检修牌,岗位工方可操作。

23设备检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23.1设备检修完毕,其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新装、改装的设备及设备周边的防 护装置)必须配备齐全、恢复完好后,方可移交生产使用。

23.2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工具,避免掉入设备中,造成事故的发生。

23.3工作完毕时将现场清理干净并进行防火检查,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24吊装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4.1严格遵守《吊葫芦的安全注意事项》。

24.2电极糊不能超载或超出料斗。

24.3吊物必须吊到位方可打开防护栏的门,其它时间禁止打开防护栏的门,防护栏的门必须关好上锁。

24.4吊物时吊装口禁止站人。

24.5吊物时禁止进入或身体探入吊装口内。

24.6防护栏内禁止堆放杂物。

25电器安全注意事项

25.1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严禁私自乱接电器线路。

25.2电器设备、线路的绝缘良好,不得承受张力。

25.3移动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

25.4电源线禁止触及、缠绕和搭接在人体和导体上,避免发生触电。

25.5电气设备要保持干燥、通风、不准进水,蒸汽禁止喷洒在电器设备上以防事故。

25.6电器设备安装接地装置。

25.7防爆电器密封严实。

25.8换灯时必须断电,并有人扶好梯子,防止触电及高空坠落。

25.9移动照明灯具使用安全电压,绝缘完好无损,使用完后将电源线收起、挂好。

25.10移动设备电源线、临时电源线不得拖地,需进行悬挂处理,不得影响人员作业和行走。

25.11配电箱的门关好,配电箱内、外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25.12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非有关人员不得移动。

26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26.1转动设备的防护罩必须完好。

26.2吊装口、预留口、观察口、料仓口、检修孔的盖板必须防护牢固。

26.3禁止人员踩踏转动设备的盖板、检修孔、观察口和料仓口,防止人员受伤。

26.4开动转动设备时,事先要进行检查和联系,确认所开动的设备周围无人及障碍物时,再行起动。

26.5氧气瓶、乙炔瓶必须安装瓶帽。

26.6禁止从2米以上的高空抛、扔工具、零件、材料、其它物件及积灰。

26.7禁止人为损坏、破坏、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装置。

26.8防护装置需配置警示牌,安全标语正确,字迹清晰。

26.9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使用方法。电器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电石着火时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扑救,禁止用水扑救。消防沙储备充足,沙内无油污、易燃易爆物品,且备有消防锹。

26.10劳保用品穿戴齐全,防止石灰粉末灼伤皮肤,如石灰粉末飞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可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先采用油脂拭擦粉末,再用流动清水进行清洗。

26.11电石粉落入眼内,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时应立即翻开眼皮用流动清水冲洗,大量时应首先用石蜡油等油类物质粘擦眼内电石粉,然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

26.12严禁踩踏除尘灰,以防除尘灰灼伤。

26.13保持通道的畅通,出入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26.14上、下楼梯时人员扶好楼梯扶手,防止滑落。

26.15冷却棚、成品仓、电器设备禁止有水、含水容器和油品。

26.16车未停稳时,人员必须远离车辆,以免造成事故。

26.17人员禁止站在车辆的前面、后面。

《密闭炉岗位安全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