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絮凝剂加药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絮凝剂加药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前准备
- 检查设备:确保加药泵、搅拌器等设备完好无损,电气线路安全可靠。
- 熟悉药品:了解絮凝剂的性质,如ph值、毒性等,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加药操作
- 量取药品:精确测量絮凝剂的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处理效果。
- 溶解与混合:在指定地点将絮凝剂溶解于水中,均匀搅拌,避免结块。
3. 安全措施
- 个体防护: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毒口罩,防止药品接触皮肤和眼睛。
- 现场监控: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定期检查泄漏和溢出情况。
4. 应急处理
- 药品溅出: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避免吸入或摄入。
- 设备故障:立即停止操作,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报告给上级。
5. 清洁与维护
- 清理现场:作业结束后,清理残留药品,保持设备清洁。
- 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篇2
操作步骤
1. 系统启动前检查:
- 检查絮凝剂储存罐内是否有足够的原料。
- 确认管道无泄漏,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 检查搅拌机、计量泵等设备是否正常。
2. 制配过程:
- 根据工艺要求,设定絮凝剂的配比和添加速度。
- 启动搅拌机,均匀混合絮凝剂。
- 打开计量泵,将絮凝剂溶液输入污水处理系统。
3. 运行监控:
- 定时观察絮凝效果,调整添加量。
- 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4. 系统维护:
- 定期清理设备,防止堵塞。
- 检查电气线路,确保无老化、破损。
5. 停机程序:
- 关闭计量泵,停止絮凝剂添加。
- 关闭搅拌机,切断电源。
- 清理工作现场,做好交接班记录。
篇3
絮凝剂制配、添加系统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絮凝剂制配、添加系统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用于提升水质处理效率。此规程旨在确保司机在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维护设备的良好状态。
篇4
絮凝剂制备系统操作规程
絮凝剂制备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原料储存单元:用于存储絮凝剂原料。
2. 混合调配单元: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
3. 溶解单元:将混合后的原料溶解成所需浓度的絮凝剂溶液。
4. 稳定化单元:确保溶液稳定,防止絮凝剂沉淀。
5. 计量输送单元:精确控制絮凝剂溶液的输出量。
6. 控制与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各单元的操作,并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篇5
絮凝剂添加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絮凝剂添加装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主要用于促进污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提高固液分离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储药罐、搅拌器、计量泵、控制系统和输送管道。
篇6
絮凝剂操作规程
絮凝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及工业生产中的化学药剂,主要功能是通过凝聚细小颗粒,形成大块絮团,便于沉淀或过滤。常见的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如铝盐、铁盐)和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以下是絮凝剂操作的基本步骤:
1. 絮凝剂的配制:根据水质条件和处理需求,确定絮凝剂的投放浓度,通常为0.1%至0.5%。将絮凝剂缓慢加入清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
2. 混合阶段:将配制好的絮凝剂溶液通过计量泵或手动方式注入待处理的污水中,此时需要快速搅拌,使絮凝剂均匀分散。
3. 反应阶段:降低搅拌速度,让絮凝剂与污水中的颗粒充分接触,形成絮团。
4. 沉淀或过滤:絮团形成后,可通过静置或机械方式(如斜板沉淀、过滤设备)进行固液分离。
絮凝剂制备系统操作规程范文
污泥车间运行人员在操作絮凝剂制备系统前应经过专门培训,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并按此说明进行操作。
检查预溶解槽、注水元件、准备成熟罐、储存罐及相关管线等部件应完好、清洁无杂物。
检查药槽内药量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齿轮箱油量。
检查阀门开启情况。
检查控制面板相关参数设置情况。(浓度、搅拌时间等)
检查絮凝剂制备系统的控制模式。
按设备及现场情况进行其他维护。
在对絮凝剂制备系统进行维护前,应熟悉絮凝剂制备系统的构造并阅读相关说明。确保絮凝剂制备系统处于停机状态,并打开相应保护装置和关闭电源。
1、润滑维护:按要求依据絮凝剂制备系统润滑表格定期、定部位对絮凝剂制备系统进行润滑维护。
2、每次启动前检查絮凝剂制备系统紧固情况。
3、每次启动前检查防护装置,并使其处于使用位置。
4、保证所有管路及溶药罐内无外来杂质。
5、每次运行完毕后,进行清洗维护保养。
6、按设备使用手册及现场情况进行其他维护。
71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