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放射性勘探安全操作规程
放射性勘探是一项技术性强、风险性高的工作,涉及到对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探测与分析。为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环境的稳定,制定以下放射性勘探安全操作规程:
1. 个人防护装备:每位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正确使用防护服、防辐射眼镜、手套及呼吸保护设备。
2. 勘探设备检查:定期对放射性探测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误报或漏报。
3. 现场监测:设置辐射剂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工作区域的辐射水平。
4. 应急预案:建立并演练应对放射性泄漏、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的预案。
5.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放射性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工作记录:详细记录勘探过程,包括辐射剂量、工作时间、异常情况等,以便追踪与评估。
篇2
电法勘探与磁法勘探是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探测地下的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和地下水分布等。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应用范围,电法勘探主要利用地层电阻率差异进行探测,而磁法勘探则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异常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
篇3
地球物理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检查与维护:确保所有设备在使用前都经过全面检查,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
2. 现场安全评估:对勘探区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危害。
3. 工作流程标准化:制定并执行统一的操作流程,保证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
4. 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应急预案:制定详实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疏散路线和急救措施等。
6. 通讯与协调:保持有效的通讯渠道,确保团队间的协调合作。
7. 环保措施:遵守环保法规,采取措施减少勘探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篇4
工程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调查与测绘:准确掌握作业区域的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等信息。
2. 勘探设备的选择与使用:选用合适的钻探、物探设备,并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 施工现场管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工作区整洁有序。
4. 作业人员培训:所有参与勘探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5.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各种可能风险的应急预案,如坍塌、滑坡等。
6.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勘探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7. 数据记录与分析:详细记录地质数据,及时分析以指导后续工作。
篇5
地震勘探安全操作规程
地震勘探是地质勘查领域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探测地壳内部的地震波传播情况,揭示地下结构。为了确保勘探作业的安全进行,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1. 作业前准备 1.1 确保所有设备完好无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1.2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及应急措施。 1.3 选择合适的作业时间和地点,避开人口密集区和地质不稳定区域。
2. 数据采集阶段 2.1 设置地震监测站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设备互相干扰。 2.2 使用炸药或其他震源时,遵守爆炸物管理规定,确保人员远离爆炸现场。 2.3 在山区作业时,注意滑坡、滚石等自然灾害风险。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1 在室内进行数据处理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防止电器设备短路或火灾。 3.2 使用计算机软件时,定期备份数据,防止信息丢失。
4. 应急响应 4.1 遇到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4.2 建立有效的通讯机制,确保团队间的信息畅通。
篇6
地质勘探作业涉及多种操作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钻探采样、地震探测、遥感分析等。这些活动都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规程,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勘探数据的准确性。
篇7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通过飞行器搭载设备,对地表及地下结构进行无损探测的技术。该规程旨在确保作业安全,保护人员与设备,提高勘探效率。
篇8
井中地球物理勘探安全操作规程
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探测地下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和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方法。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前准备
2. 井下设备安装与测试
3. 数据采集与监测
4. 应急处理与撤离
5. 作业后设备拆卸与保养
6. 安全培训与记录管理
篇9
勘探安全操作规程
一、前期准备
1. 详尽的地质调查:在勘探前,务必进行全面的地质研究,了解地层结构、地质灾害风险及地下资源分布。
2. 设备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特别是钻探、测量和通讯设备。
3. 安全培训:所有参与勘探的人员需接受安全操作培训,明确应急处理程序。
二、现场作业
1. 作业区划定:设定安全作业区域,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
2. 现场监督:设置专职安全员,监控作业过程,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3. 风险识别:对潜在危险源进行标识,如坍塌、滑坡、有毒气体等。
三、作业过程
1. 钻探作业:遵循正确的钻孔角度和深度,防止钻头断裂或设备损坏。
2.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地质数据,确保信息无误。
3.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意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四、后期处理
1. 现场清理:作业完成后,清理现场,恢复原貌,防止环境破坏。
2.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为后续勘探提供参考。
3. 安全评估:总结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地球物理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勘探、磁法勘探等方法:
一、电法勘探:
1、发电机应有有效的漏电保护电路。仪器外壳、面板旋钮、插孔等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ω/500v。工作电流、电压不得超过仪器额定值,进行电压换档时应关闭高压电源。
2、电路与设备外壳间绝缘电阻,应大于5 mω/500v。电路应配有可调平衡负载,严谨空载和超载运行电路。
3、导线绝缘电阻每公里应大于2 mω/500v;
4、电法勘探、磁法勘探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常识。
5、供电电极附近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6、观测前,操作员和机电员应检查仪器和通讯工具性能,测量供电回路电阻,在确认人员离开供电电极后,方可进行试供电。
7、导线铺设,应避开高压输电线路;必须经过高压输电线路时,应有隔离保护措施。
8、在雷雨天气,禁止进行电法野外勘查作业。
二、磁法勘探
1、仪器操作应按仪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禁止将仪器输出专用插口与其他仪器联接。
2、仪器工作不正常或出现错误指示时,应先排除电源不足、接触不良及电路短路等外部原因,再使用仪器自检程序检查仪器。仪器检修时应关机,焊接时应切断烙铁电源。
3、按仪器激发按钮时,禁止触摸探头中元件。
三、地球化学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野外地球化学勘探工作人员,应配备gps、手电筒、蛇药、跌打损伤等外用药品;
2、每日外出作业,应有当日的采样路线、汇合地点及宿营计划。
3、在吸血虫疫区野外作业,应配备高筒套鞋、胶手套。返队后,应及时进行血防检查。
4、现场分析药品,应由专人保管;现场试验,应保护环境,禁止随地丢弃药品。
5、野外作业,执行野外基本作业规定。
97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