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步骤
1. 地质勘查与设计: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
2. 支护结构施工:包括挡土墙、锚杆、支撑梁等的安装,确保结构稳定。
3. 监测与调整:实时监测基坑周边变形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4. 防排水措施:设置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涌入影响基坑稳定性。
5. 安全防护:设置警示标志,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护栏等。
6.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如渗水、坍塌等。
篇2
1. 场地准备与测量
2. 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
3. 开挖作业
4. 监测与安全检查
5. 基坑排水与降水
6. 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
篇3
基坑支护安全操作规程
基坑支护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与审批:确保基坑支护设计合理,符合工程地质条件,并经过专业人员审批。
2. 施工准备:进行场地清理,设立警示标志,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3. 支护结构安装:按照设计图纸精确施工,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4. 监测与检查: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
6. 工程交接:工程完成后,做好交接手续,确保后续施工的安全。
篇4
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勘查与设计:在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评估土体稳定性,为设计提供准确数据。
2.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挡土墙、锚杆、土钉墙等。
3. 施工监测:设置监测点,定期观测周边环境和支护结构变化,及时预警潜在风险。
4. 开挖作业:遵循“分层、分块、限时、均衡”的原则,控制开挖速度和深度,防止土体失稳。
5. 排水措施: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体松动。
6. 安全防护:设立警示标志,配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人人身安全。
7.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判和快速响应。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基础施工应有支护方案,并有较强针对性指导施工,基坑深度在超过5m时应有专项支护设计,支护设计及方案应经公司审批。
2.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四周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临边及其它防护必须符合要求。
3.坑槽开挖及安全边坡应符合安全要求,特殊支护的作法符合设计方案,支护设施已产生局部变形时,应采取措施调整。
4.基坑施工应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内外降水,应制订预防临近建筑危险沉降的措施。
5.坑边荷载,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不得小于设计规定,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应符合要求,并有预防垮塌的施工措施。
6.人员上下应设专用通道,设置的通道应符合要求。土方开挖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挖土机作业时不得有人误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司机应持证作业。
7.应按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并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
8.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的立足点,垂直作业上下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作业环境应设置足够的照明。
41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69位用户关注
6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