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溶解乙炔气瓶瓶内丙酮补加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检查气瓶状态
2. 确定丙酮补加量
3. 开启气瓶阀
4. 补加丙酮
5. 关闭气瓶阀
6. 标记记录
7. 安全存储
篇2
溶解乙炔气发生岗位操作规程
一、设备配置及准备
1. 检查溶解乙炔发生器是否完好,包括压力表、安全阀、冷却系统等关键部件。
2. 确保乙炔气瓶、溶剂(通常为丙酮)和电石供应充足。
3. 检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确保接地良好。
二、操作步骤
1. 启动冷却系统,预冷乙炔气发生器至适宜温度。
2. 添加适量电石到反应室,根据生产需求控制投放量。
3. 慢慢注入溶剂,保持反应室内液位稳定。
4. 观察压力表,控制乙炔气体的产出速率,防止超压。
5. 定期排放气体,检查乙炔纯度和杂质含量。
6. 在安全范围内调整操作参数,优化产气效率。
三、维护保养
1. 定期清理乙炔气发生器内部,防止积垢影响性能。
2. 检查更换磨损部件,如密封圈、阀门等。
3.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预防电气故障。
篇3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一、事故识别
1. 瓶体过热:观察气瓶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可能因充装过量或泄露引起。
2. 泄漏现象:听到嘶嘶声或嗅到乙炔气味,表明瓶阀或瓶体有泄漏。
3. 压力异常:压力表指示超出正常范围,可能为充装压力过高或瓶内气体反应产生压力。
二、初期应对
1. 立即停止充装作业,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气源。
2. 通知现场工作人员远离事故区域,疏散无关人员。
3. 使用检测设备确认泄漏位置,如无设备,通过听觉和嗅觉初步判断。
三、应急措施
1. 采取防爆措施:打开事故区通风设备,降低乙炔浓度。
2. 使用专用堵漏工具尝试封堵泄漏点,若无法堵漏,保持安全距离。
3. 若气瓶过热,用湿布覆盖瓶体降温,严禁用水直接喷淋。
四、报警与联络
1. 启动内部应急响应程序,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2. 联系当地消防部门,说明事故性质及现场状况。
3. 如有条件,向周边企业和社区发布预警信息。
五、后期处理
1. 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配合其进行处置。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
3. 对受损气瓶进行安全检查,必要时送检或报废。
篇4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检查气瓶:确保气瓶无明显损伤,阀门、减压器及连接部位密封良好,无漏气现象。
2. 存储管理:存储区域应通风良好,远离热源、火源,严禁阳光直射,且与氧化剂、酸类等物质分开存放。
3. 运输搬运:使用专用的吊架或推车,不得抛掷或滚动,避免剧烈震动。
4. 使用前准备:检查气瓶压力,使用专用扳手开启阀门,不得使用锤子或其他工具敲击。
5. 操作过程:减压器应缓慢打开,防止气流过快产生静电火花;使用中密切注意压力表指示,防止超压。
6. 关闭操作:使用完毕后,先关闭气瓶阀,再关闭减压器,确保无泄漏。
7. 应急处理:如发现泄漏,应迅速关闭阀门,撤离现场,并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篇5
溶解乙炔气体分析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安全准备: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毒面具。
2. 样品收集:从乙炔气瓶中抽取适量气体样本,使用特制的无油、无水的取样瓶。
3.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瓶密封后,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脱水、脱脂等。
4. 检测设备校准:使用标准气体对分析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 气体分析: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导入分析仪,测定其中的乙炔浓度及其他杂质含量。
6. 数据记录:记录分析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评估。
7. 结果报告:整理分析数据,形成报告,供后续使用或参考。
篇6
溶解乙炔气压缩岗位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准备与检查
2. 启动与运行
3. 参数监控与调整
4. 停机与维护
5. 应急处理与安全防护
篇7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涉及到安全生产与效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检查气瓶:确认气瓶无泄漏、腐蚀、损伤或其他安全隐患。
2. 准备充装设备:确保充装泵、阀门、压力表等设备正常运行。
3. 清洗与干燥:对气瓶进行彻底清洗和干燥,去除残留物。
4. 充装乙炔:控制充装速度,防止过快导致气瓶内部压力剧增。
5. 测量与记录:监测充装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记录相关数据。
6. 关闭阀门:充装完毕后,关闭阀门,贴上标签,注明充装日期和重量。
7. 存储与运输:将充装好的气瓶存放在指定区域,确保安全运输。
篇8
溶解乙炔气操作规程
溶解乙炔气是一种高能燃料,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等工业领域。其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设备:确保乙炔瓶无损伤、腐蚀或泄漏,安全装置如瓶阀、减压器、回火防止器等完好无损。
2. 安装连接:正确连接瓶阀、减压器和气体管道,确保连接处紧固无松动,防止气体泄漏。
3. 打开阀门:缓慢开启乙炔瓶阀,同时观察减压器压力表,以控制气体流出速度。
4. 使用监控: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气体流量和压力,保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防止积聚过多乙炔气体。
5. 停止使用:作业完成后,先关闭乙炔瓶阀,再关闭减压器,断开连接并妥善存放乙炔瓶。
6. 应急处理:如遇泄漏,立即停止操作,关闭气源,严禁明火,并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篇9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前的检查处理操作规程
一、瓶体外观检查
1. 检查气瓶的制造日期和检验周期,确认其在有效期内。
2. 观察瓶身是否有明显的凹陷、裂纹、磨损或腐蚀痕迹。
3. 检查瓶阀是否完好,无松动、损坏或漏气现象。
4. 查看气瓶的固定装置,如瓶帽、防震圈是否完整。
二、瓶内压力测定
1. 使用压力表测量瓶内剩余压力,确保不低于0.05mpa。
2. 若压力过低,需查明原因,排除可能的泄露问题。
三、气密性试验
1. 关闭瓶阀,连接气密性检测设备,进行充压至工作压力的1.5倍,观察2分钟,无明显压力下降视为合格。
2. 检测过程中若发现泄露,应立即停止,查找泄露源并修复。
四、乙炔纯度检测
1. 取样分析乙炔气体的纯度,确保不低于95%。
2. 如纯度不达标,应排空气瓶,重新充装。
五、安全附件检查
1. 确认瓶阀保险装置功能正常,无损坏。
2. 检查瓶阀手轮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
篇10
溶解乙炔气瓶操作规程
1. 气瓶接收与检查:
- 接收气瓶时,确保瓶身无明显损伤,如凹痕、裂纹或腐蚀。
- 检查瓶阀是否完好,无松动或损坏现象。
- 查看气瓶上的压力表,确认其读数在安全范围内。
2. 安装减压器与回火防止器:
- 确保减压器与气瓶连接紧密,无泄漏。
- 回火防止器应安装在气瓶出口处,以防止火焰倒流。
3. 打开瓶阀与调节压力:
- 轻缓打开瓶阀,避免快速开启导致气流冲击。
- 根据需要,通过减压器调整输出压力。
4. 使用与监控:
-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减压器、管道及接头是否有泄漏。
- 注意观察压力表,保持工作压力稳定。
5. 关闭与存储:
- 使用完毕后,先关闭减压器,再关闭瓶阀。
- 存放气瓶时,应立放,避免倒置或平躺,远离热源和火源。
6. 应急处理:
- 发现泄漏,立即关闭气瓶阀,疏散人员,严禁明火。
- 如遇火灾,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可用水。
篇11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涉及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检查气瓶状态
2. 准备充装设备
3. 进行充装
4. 后续处理
5. 记录与储存
篇12
溶解乙炔气硫酸净化岗位主要涉及以下操作步骤:
1. 硫酸接收与储存:接收合格的浓硫酸,安全存储在专用的硫酸储罐内。
2. 溶解乙炔气预处理:将未经净化的乙炔气进行初步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
3. 硫酸洗涤:乙炔气通过硫酸洗涤塔,与硫酸接触,吸收其中的杂质。
4. 硫酸再生:定期对使用过的硫酸进行再生处理,恢复其净化能力。
5. 废液处理:处理并排放废硫酸,确保环保合规。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加强乙炔气瓶的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1采购与运输:
1.1负责采购溶解乙炔气瓶的单位,在采购溶解乙炔时,一定要到持有市消防局核发的“化学危险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气瓶外必须喷涂白色漆及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家名称,产品必须附有灌装日期合格证。
1.2运输时要旋紧瓶帽,轻装轻卸,禁止抛、滑、滚、碰。
1.3装运乙炔瓶时,在车上应妥善固定、横向排放、头部朝向一方,且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1.4夏季应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
1.5车上禁止吸烟,并应备有干粉灭火器。
1.6严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门颁布的危险品运输条例及有关规定。
2气瓶的储存:
2.1使用单位在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三瓶。
2.2储存站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2.3储存站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附近应配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2.4乙炔瓶存放时要保持直立位置,并有防倾倒的措施。
2.5严禁与氧气瓶等易燃物品同间储存。
2.6储存站应有专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应设置“严禁烟火”等警告标志。
3气瓶的使用:
3.1使用单位应遵守气瓶、气体的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3.2使用中禁止敲击、碰撞。瓶阀冻结时,禁止用火烘烤、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得少于10m。
3.3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两瓶之间的距离应超过10m,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不得将瓶内的气体使用干净,必须留有0.05mpa以上的剩余压力气体。
3.4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该站在阀门侧后方,动作要缓慢,不得过急过猛。
3.5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应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不得放置在橡胶等绝缘体上,防止静电起火。
89位用户关注
58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98位用户关注
37位用户关注
31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