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6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热风炉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热风炉的安全、高效运行,防止设备损坏和生产事故。通过规范操作,保证热风炉产生的热能质量稳定,满足生产线对高温热源的需求,同时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规程的执行也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降低职业风险。

篇2

槽下卷扬作业是矿山、港口等重工业领域的重要环节,旨在高效、安全地完成物料的垂直运输。本规程旨在规范操作流程,防止设备损坏及人身安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通过严格遵守规程,可以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篇3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二十吨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减少有害排放。

篇4

岗位工艺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确保工作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员工技能的提升和团队协作的顺畅。

篇5

脱硫工艺是为了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对环境的污染,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通过实施这套操作规程,我们旨在:

- 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延长设备寿命 - 保障员工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 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环保法规要求

篇6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岗位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保障员工安全,同时也为持续改进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

1. 确保生产安全:通过严格的设备检查和操作流程,预防设备故障和人身事故。

2.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对原材料的严格把控和标准化工艺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 优化生产效率:通过规范化操作,减少无效劳动,提升生产效率。

4. 促进持续改进:记录和分析生产数据,找出瓶颈和改进点,推动工艺技术的进步。

二十吨锅炉岗位工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一、工艺指标:

炉顶温度:750~800(视煤而定)

煤层厚度:120—140mm

炉内水位:1/2~2/3(色带40~60)

水箱水位:1/2~2/3(着两个灯)炉膛压力±=0

煤最大粒度:50mm

煤中加水:5—7%

挥发份:15%以上

炉灰余c:20%(视煤而定)

风档调节:以煤掌握,蒸汽压力1.3~1.5mpa

供水压力:1.8~2.3mpa

炉水水质总碱:10~12mqn/2

总盐:≤500ppm

电机温度:按铭牌规定

润滑油位:机械油1/2黄油每班拧三把黄油咀每班打一次

二、分工专责制

负责拉煤工车数及车头大小。设备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放细灰、回收返焦,工具照明(包括胶管):煤中加水,加煤装斗正常运行。鼓风机房内文明清洁:(包括设备、地面),鼓风机、引风机、多机泵、二次风机、水膜、除尘泵、刮板机、除渣机、水喉除渣、水箱等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上由一楼操作工负责。

二楼操作工职责:负责二楼全部设备的正常使用,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蒸汽压力的调整及水位的调整,二楼放细灰、近路门灰、链片的更换(按车间规定):各仪表的正常使用:风挡的调辖及火床的正常使用:使用工具的交接:(包括胶管、墩布、火钩等工具);二楼卫生(包括水泥楼梯);水位计的冲洗及各排污的排污;锅炉的冲灰:交接班记录本及门报表,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的填写。

三、三楼操作工职责:

负责三楼设备的正常使用:钢丝绳及设备的加油。三楼卫生(包括铁梯):吊煤斗数记录:三楼工具的交接,巡回检查及设备的维护保养。

三、各运转设备的操作:

1、引风机启动时必须空载运行,电磁调节部分仪表指针为一格,不许恢复到零。以免损坏设备。

2、启动时按启动电钮,观察电流表指针,待下降后倒运转。

3、鼓风机启动必须空载,电磁调节部分为一格。

4、链条部分投入运行后,不准停刮板机与出渣机。以免因灰多损坏设备。

四、交接班制度:

1、司炉工在值班时间内要严肃认真,集中精神,监督管理好所负责的全部设备,不准打盹、闲谈打闹、看书报、私自离开岗位或操作其它与锅炉操作无关之事。

2、接班司炉工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接班。如接班人员没有按时到岗,交班者除报告主管人员外,自己仍应继续值班,一直到接班者到岗。办完交接手续方准离开岗位。

3、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有病或其它问题,不能胜任工作时,应向锅炉房主管人报告,由主管人采取措施指派别人代班。

4、在锅炉发生重大事故或正在进行重大操作时,不能进行交接班,此时接班人员协同交班人员共同处理事故,待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交接班,如须很长时间,经锅炉主管人员许可后可以进行交接班。

5、交班人员在交班自订,应该作好各种记录报表的填写及卫生工作,把使用的工具放到指定地点。并将本班内的煤耗、水耗、汽压、水位变动情况等记录本交接班记录簿中,并以口头向接班人员简要介绍班中情况发现问题和应注意事项等。

6、接班人员接班时应做好下列工作:

(1)向交班人员了解锅炉运转情况,并阅读交班记录本。

(2)检查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给水设备、排污阀风闸开关等设备是否灵敏可靠,锅炉可见部分与火焰接触的地方是否有起疤、变形、漏水和损坏现象,锅墙、炉拱等处是否有裂纹、塌陷现象,各运转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与全部仪表是否灵敏可靠。

(3)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各种工具是否齐全。

(4)检查完毕交班人员共同在记录本上签名,办完交接班手续,接班人员正式负起锅炉运行的全部责任。

五、锅炉的正常运行及调整,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

(1)正常运行中应维持锅炉均衡的进水,使水位稳定在正常水位范围内:

(2)保持锅炉的正常汽压和额定蒸汽温度:

(3)每班必须检查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及省煤器和各阀门的严密性;

(4)在运行中应经常检查所有锅炉附件的情况,有泄漏的阀门阀兰立即向有关人员反映,倾听炉拱内部有无异声。

(5)水位表每班至少冲洗一次,并应保持水位表的明亮、清洁和不漏水、不漏汽。

(6)压力表装有三通考克的,应经常试验它的正确性。

(7)安全阀至少每班提升一次,避免阀门被粘住。

(8)定期排污至少每班两次,排污时注意事项如下:

a、排污前必须查明检修中的锅炉是否与排污管道系统隔绝。

b、排污前必须检查放水阀的情况,如有难于在运行中修理的缺陷,如阀杆弯曲,阀门卡住及泄漏严重,不能进行排污,如其情况正常则在汽包水位调整到交于正常水位低负荷时进行。

c、禁止两台锅炉同时排污。

d、排污的程序如下:先开隔绝线(即第一阀),再开调整阀(即第二离炉远的)预热排污管道系统,缓慢地开大调整阀进行排污,在排污过程中如发现有冲击声时,应关小排污阀直到冲击声消失,然后再缓开启排污完中后关闭排污阀。

(9)锅炉受热面吸灰及注意事项:

a、吹灰时应适当增加燃烧室内的负压,防止火焰喷出伤人,吹灰顺序应按烟气流动方向顺序进行。

b、吹灰工作应依次进行,禁止同时运用二只或更多的吹灰器,以免汽压不足吹灰效果不好。

c、吹灰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防护眼镜,在开启烟道小门时,应站在小门一侧以防带热灰的烟气伤人。

d、吹灰前吸灰管道系统的蒸汽管道应进行仔细的暖管,并排除管内的流水然后再进行吹灰。吹灰时如听到烟道中噪声不正常且蒸汽压力下降甚多,应当停止吹灰,并检查在烟道中的吹灰管是否损坏。

f、吹灰前应通知锅炉的所有值班工作人员及准许在锅炉近旁工作的其它人员。

g、吹灰完毕后,应关闭吹灰主阀,并开启其疏水阀,应特别注意吹灰器的漏气,因为这样将使得附近受热面遭受蒸汽的冲刷受到损坏,从而造成事故。

h、在不吹灰的时间内,应定期巡视吹灰设备检查其是否泄漏。

(10)炉膛内燃烧要均匀,火床要平整,不准出现风洞。

(11)有省煤器的锅炉必须使水不间断地通过省煤器,以控制省煤器出口水温度低于炉水温度140度,防止水在省煤器内沸腾,当锅炉停止进水时,必须特别注意出口水温,必要时应开启近路烟道挡板,关闭通过省煤器的烟道挡板。

(12)运行中应保持锅炉本体附属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

(13)在运行中应保持锅炉的经济燃烧。

六、注意事项:

(1)为保证上述指标制度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坚决杜绝一切不良风气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上通下达,执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步骤的原则。

(2)严格遵守厂规厂纪,不许在工作岗位上吸烟、睡觉、脱岗和旷工、迟到、早退现象发生。

(3)严格执行操作舰程,加强责任心,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操作工签名要写清一、二、三楼、姓名、各负其责,一楼二楼三楼操作工要互相协调,把工作做好,操作班长要在20t操作,把班中生产协调好。

(5)操作班长、拉煤班长要多通气,多联系把工作做好,做认真,切勿出现漏洞影响生产。

(6)在生产在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