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自救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自救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自救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自救器不是万能的,应尽量避免进入有毒环境。

2. 平时需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自救器操作流程。

3. 存储自救器的地方应干燥、阴凉,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4. 自救器一旦开启,无论是否使用,都不能再次使用。

5. 遵守现场安全规定,时刻保持警觉,预防事故发生。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提供基本指导,具体使用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现场培训。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快速、准确的行动是关键,因此,每位工作人员都应熟练掌握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篇2

1. 熟悉设备:每位使用者都应熟悉化学氧自救器的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定期参加培训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准确操作。

2. 检查状态:每次使用前,需检查自救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氧气发生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气囊是否有破损,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 快速佩戴:打开包装,将面罩套在头上,确保口鼻与气囊密封,同时启动氧气发生器,开始供氧。

4. 避免接触:使用过程中,避免自救器与火源接触,以防引发化学反应加速,导致氧气过快耗尽。

5. 观察指示:注意观察自救器上的氧气指示器,了解剩余氧气量,以便在必要时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6. 不得分享:自救器仅供单人使用,不能与他人共享,以免影响氧气供应,危及生命。

7. 及时撤离:一旦使用自救器,应尽快向安全区域撤离,同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8. 妥善处理:使用后,应将自救器交给专业人员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以免引起意外。

在矿井作业中,遵守化学氧自救器的安全操作规程是每位员工的基本职责。只有全面理解和熟练掌握自救器的使用,才能在危机时刻保护自身安全,降低事故风险。请每位员工务必认真对待,以确保在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下,能够作出正确的应对。

篇3

1. 自救器不是玩具,严禁非专业人员随意操作。

2. 使用时,切勿尝试打开自救器的内部装置,以免破坏密封或释放有害气体。

3. 面罩应紧贴面部,确保无泄漏,防止有毒气体进入。

4. 如果呼吸困难,立即寻找原因,可能是自救器出现问题,应尽快撤离到安全地带。

5. 在未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要轻易启动自救器,以保存其有效使用时间。

6. 自救器使用后,即使感觉呼吸正常,也应在安全地点等待救援,不可自行脱离现场。

7. 每次使用后或达到规定年限,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确认无损后方可再次使用。

8. 存放自救器的地方应避免高温、潮湿,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待用状态。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基本的自救器使用指南,但具体操作可能因设备型号和环境差异而略有不同。使用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设备说明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适应。在面对生死关头,冷静、正确的行动是最重要的。

篇4

1. 检查设备完整性:在每次使用前,务必检查自救器的外观是否有破损,密封是否良好,氧气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通常应在1800-2200psi之间)。

2. 学习佩戴方法:正确佩戴自救器是关键。将自救器紧贴面部,确保面罩密封,呼吸阀开启,然后快速打开氧气阀门,听到气流声后,方可进行呼吸。

3. 不要尝试吸气测试:压缩氧自救器内含氧气,不得尝试通过吸气测试设备功能,以免浪费宝贵的氧气资源。

4. 快速撤离:一旦启动自救器,应立即沿预定的安全路线撤离,避免暴露于有害环境过久。

5. 禁止火源:使用过程中,务必远离火源,因为氧气会加速燃烧,可能导致爆炸。

6. 呼吸异常处理:如感到呼吸困难或面罩内有雾气,应立即检查设备是否正确佩戴,如有问题,尽快向同伴或救援人员求助。

7. 教育与培训:所有在高风险环境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压缩氧自救器的使用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

8. 定期维护:定期由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9. 了解备用方案:除了自救器,还应了解其他逃生手段,如防毒面具、紧急疏散通道等,以防万一。

10.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至关重要。遵循既定的应急预案,快速而准确地执行每一个步骤。

压缩氧自救器是生命保障的重要工具,了解并遵守这些操作规程,能够使我们在面对潜在危险时,做出快速而正确的反应,从而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请每一位使用者认真对待,将安全放在首位。

化学氧自救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 化学氧自救器是利用仪器内的超氧化物生氧剂与人体内呼出的水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净化呼气,供人呼吸的个人自救装备。

2.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该自救仪器。携带位置应固定在腰间顺手一侧。

3. 开启仪器。使用时应将自救器沿腰带转至胸前,用手指掀开锁口带的搬手,至封印条断开后,扔掉封口带。

4. 去掉上外壳,戴上口具。一只手握住下壳,另一只手将上壳用力拔下并扔掉,此时气囊逐渐鼓起。立即将口具塞拔掉,置口具片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与外界隔绝。

5.带鼻夹。双手将鼻夹弹簧拉开,闭住一口气,将鼻夹准确夹住鼻子、密封鼻孔,用嘴呼吸。

6.调整挎带。将挎带套在脖子上,长度调整适当,以口具轻松咬在口中,且头能抬起为宜。

7. 系好腰带。将腰带长端绕腰一周与短带系牢,使仪器固定在胸前。

8. 退出灾区。上述动作完成后,开始退离灾区。途中感到呼吸不足时,不要惊慌,应放慢脚步,做深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切勿奔跑。

9. 佩戴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性技术培训,应能在20~30秒钟内正确佩戴完毕。

10.未脱离灾区前,严禁摘掉口具、鼻夹。

11. 未遇险情,个人不得私自打开自救器。

12. 不准用铁丝或其他东西捆扎仪器,严禁将自救器当坐垫,或随意碰撞。

13. 对不符合发放条件的自救器,必须按有关文件规定予以报废或交专业人员处理,不得随意发放。

14. 该自救器应按规定要求,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

15 该自救器只能使用1次。

《自救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